法律義務責任
『壹』 什麼是責任;什麼是義務
1、責任的基本解釋:
①分內應做的事:教育下一代是父母與教師的共同責任。
②沒做好分內專事而應承擔屬的過失:先別追究責任,救人要緊。義務
2、義務基本解釋:
①「權利」的對稱。法律對公民或法人必須作出或禁止作出一定行為的約束。在社會主義社會,義務與權利是一致的,不可分離。參見「權利」。
②不要報酬的:義務咨詢|義務勞動。
3、兩者的區別:
義務是必須的,強調「必須」,有泛指性。
如:食品生產企業,就必須保證食品的安全性,這是義務。
責任是特定,受特定的條件影響,對應於某團體個人或特定的工作、任務、崗位、能力等等。
如:食品生產企業,必須通過一系列監督、測試、檢驗等程序保證食品的安全性,這是責任。
『貳』 責任與義務的區別
區別如下:
義務:
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規定應盡的版責任。
法律義務是指法律規定的法律關系主體應該這樣行為或不權這樣行為的限制和約束;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於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或者由於法律規定而應承擔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
責任:
分內應做的事。
法律責任必是與不利後果相關的,需要由國家機關來追究。
拓展資料:
義務是「權利」的對稱。
①又稱「社會責任」、「直接社會義務」。
社會普遍認為的為了滿足一定社會關系參加者享受直接社會權利,其他人應作出的一定作為或不作為,是客觀的社會規律、人們曰常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以及其他各種條件直接作用的結果,一般為習慣、道德等社會規范所確認。
這種意義上的義務是法律義務的直接基礎和社會內容。
②「法律權利」的對稱。又稱「法律義務」。
法律規定權利主體應作出一定行為或不作一定行為的責任,是保證法律權利得以實現的條件,是國家對一定的直接社會責任的確認,有鮮明的階級性,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法律關系的主體一般都應履行法律義務,但並非所有法律主體都必然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義務並不必然同不利後果相關,只有違反法律義務者才承擔不利後果;
『叄』 責任和義務是什麼
責任是分內應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責任感是衡量一個人精神素質的重要指標。責任和自由是對應的概念,責任事實上--雖然不是時間上--以自由為前提,而自由只能存在於責任之中。責任是唯獨存在於上帝和鄰舍的約束中的人的自由。
負責任的人在自身的自由中行動。除了他的行為和他本人以外,再沒有別的能夠支持他,減輕他的負擔,這個事實就是自由的證據。負責任的行動發生在義務中,這義務給予他自由,給予他完全的自由。同時,負責任的行動完全發生在相對性的區域內,發生在無數視角里,每一種特定的現象都在其中出現。
『肆』 違反法律義務要不要承擔法律責任
沒有義務哪來的責任,法律義務是第一性義務,法律責任是第二性義務,只有違反第一性義務才會有第二性義務的產生!!因此,不存在這樣的法條!除非其責任就是義務本身,但那不是責任,而是義務!!
『伍』 什麼叫法律義務
法律義務也稱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主體,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承擔的責任,這在法律上稱為權利義務對等原則。
『陸』 責任和義務的定義和區別
1、內容不同
義務
義務人為滿足權利人的利益而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必要性,義務具有法律強制性。
義務是情願、志願、應該。
責任
(1)一是指分內應該做好的事,如履行職責、盡到責任、完成任務等。
(2)二是指如果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後果或強制性義務,如擔負責任、承擔後果等。
2、分類不同
義務
(1)又稱「社會責任」、「直接社會義務」。
社會普遍認為的為了滿足一定社會關系參加者享受直接社會權利,其他人應作出的一定作為或不作為,是客觀的社會規律、人們日常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以及其他各種條件直接作用的結果,一般為習慣、道德等社會規范所確認。這種意義上的義務是法律義務的直接基礎和社會內容。
(2)「法律權利」的對稱。又稱「法律義務」。
法律規定權利主體應作出一定行為或不作一定行為的責任,是保證法律權利得以實現的條件,是國家對一定的直接社會責任的確認,有鮮明的階級性,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根據憲法和各部門法以及其他標准,可以對法律義務作出不同種類的劃分。
責任
分為法律責任、道義責任、虛擬責任、家庭責任、理性責任、社會責任
3、要求不同
公民的基本義務也稱憲法義務,是指由憲法規定的公民必須遵守和應盡的法律責任。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
(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憲法第52條)
(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憲法第53條)
(3)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憲法第54條)
(4)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憲法第55條)
(5)依法納稅。(憲法第56條)
除上述的基本義務以外,我國憲法還規定了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這些義務既具有社會倫理和道德的性質,同時也具有一定形式的法律性質。
責任
(1)價值觀要求
乙方主體必須按照甲方主體的價值觀來處理有關價值事物,而不能按照乙方主體自己的價值觀要求來處理有關價值事物,即乙方主體必須代表甲方主體的利益要求來進行決策和行為,而不能代表乙方主體自身的利益要求進行決策和行為。否則,將受到相應原價值處罰。
(2)最大價值率要求
乙方主體必須按照「最大價值率法則」來處理有關價值事物,即乙方必須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發揮自己的最大聰明才智,來履行責任。
『柒』 如何理解違反法律義務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違反法律,不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是根據你個人的實際能力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