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傳謠法律責任
1. 微信群散播謠言犯法嗎
法律分析:視具體情況定。情節較輕的散播謠言不算犯罪,只屬於違法行為。如果是情節嚴重,針對不同類型的謠言,就可構成誹謗罪、誣告陷害罪、尋釁滋事罪、商品聲譽罪、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以及編造、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2. 在全國疫情蔓延期間微信群里發造謠信息,可能要承擔這些法律責任
隨著全國疫情的蔓延,微信群、QQ群中謠言肆起,“誰建群誰負責”隨意散布謠言不僅是違法行為,群主可能也要擔責!
微信群不是私密空間,群主應履行管理責任
《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依據法律法規、用戶協議和平台公約,規范群組網路行為和信息發布,構建文明有序的網路群體空間。
微信群里這些信息不能發!
互聯網非法外之地散布謠言可能要承擔這些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名譽權或者侵犯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法律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2、行政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3、刑事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規定,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微信群造謠傳謠行為怎麼處罰
可以對當理人處治安管理處罰,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情節嚴重的,會構成刑事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微信群傳播謠言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造謠誹謗的認定條件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
綜上所述,謠言的傳播對社會的危害是比較多的,如果一些謠言具有社會危害性的,往往會出現群眾性的恐慌,所造成的後果是更加嚴重的,所以造謠要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