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
A. 因要債而殺人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不管是不是要債,如果是殺人的話,都構成故意殺人罪。要債不是殺人的理由,要債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去追債,去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比如說起訴,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是尋求其他的方法調節等等,但不能夠用極端的手段。否則的話,最終造成人財兩空,啥都沒剩下。
B. 經濟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的區別
法律責任可以分為經濟法律責任、民商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等,經濟法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一)產生的依據不同
經濟法律責任產生的直接依據是行為主體的經濟違法行為。經濟違法行為是指經濟法主體在國家干預和調控經濟的過程中故意或者過失地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並依法應承擔經濟
法律責任的行為;民商法律責任產生的直接依據是平等的民商事主體的民商事違法行為,
民商事違法行為是指民事主體、商事主體在民事、商事活動中故意或者過失地違反民商事法律、法規,並依法應承擔民商法律責任的行為;行政法律責任產生於行政法主體的行政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是行為主體違反了國家行政法律、法規的行為;
刑事法律責任產生於刑事違法行為,雖然有些經濟違法行為具有經濟違法和刑事違法雙重屬性,但一般經濟違法行為和嚴重經濟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的界限應當是明確的,只有刑事違法行為才會產生刑事責任。同時,刑事違法行為也並非只能產生於經濟領域。
(二)產生的過程不同
經濟法律責任產生於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的過程中,而在市場運行過程中由
於市場調節而產生的法律責任,不能歸結為經濟法律責任;民商事法律責任則是產生於民商主體在進行平等的民商事活動過程中,兩種活動過程的區別主要在於需不需要國家直接或間接進行干預和調控;刑事法律責任除了可以在此領域和過程產生之外,還可以在其他非國家干預經濟的過程和領域內產生。只要發生嚴重侵犯國家、社會、個人權益,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就可以產生刑事法律責任。
(三)內容不盡相同
雖然經濟違法行為造成的後果具有多樣性和非財產性,雖然經濟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也
並非都具有經濟性,但經濟法律責任應主要是一種經濟責任,這是因為其產生的依據具有經濟性;民商法律責任雖然也具有經濟性,但因民商事違法行為的多重性,也就決定了其法律責任的內容必然具有多樣性,其中,非經濟性的人身責任就是重要的民事責任形式;
雖然經濟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都是在國家機關進行行政管理和監督過程中產生的,
但其活動的內容存在較大區別,因而由此活動所產生的法律責任也必然存在很大差異。
經濟法律責任主要是一種經濟責任,而行政法律責任則是非經濟性或者說主要是非經濟性的。
(四)實現的方式不同
經濟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是經濟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但以經濟制裁和行政制裁為主。民商事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是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但以民事制裁為主。行政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包括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但以行政制裁為主。其中行政制裁又可以分為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刑事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包括刑罰處罰和非刑罰處罰,但以刑罰處罰為主。
(五)追究責任的程序不同
經濟法律責任的追究程序主要是行政訴訟程序和刑事訴訟程序,此外還包括行政復議、國家賠償等程序。民商事法律責任的追究程序是民事訴訟程序和仲裁程序等。刑事法律責任的追究程序主要是刑事訴訟。
C. 在我國,法律責任實現的3種方式是什麼
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D. 侵權責任法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情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關於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具體如下:
1、第八條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2、第九條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3、第十條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4、第十一條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5、第十三條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6、第十四條連帶責任人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數額;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支付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7、第三十六條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8、第五十一條以買賣等方式轉讓拼裝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由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
9、第七十四條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10、第七十五條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非法佔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證明對防止他人非法佔有盡到高度注意義務的,與非法佔有人承擔連帶責任。
11、第八十六條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因其他責任人的原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他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
(4)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擴展閱讀
連帶責任人的追償權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第一、須履行了義務。這里的履行義務,不應限於實際履行的行為,凡能因該債務人財產利益的減少而達到債履行效果的行為,例如提存、抵銷等,均應包括在內。
第二、須其他連帶責任人共同免去履行責任,即因該連帶責任人的履行行為,使主體債務人的債務全部或部分消滅。
第三、須該連帶責任人履行義務超過其應當分擔的部分,未超過的,不能行使追償權。連帶責任人有權要求其他債務人償付超過的部分,其他債務人每人應償付的部分應按自己應承擔的份額的比例確定。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E. 經濟法律責任的經濟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
主體的經濟違法行為產生經濟法律責任,而經濟法律責任則是違法主體依法應承擔內的容否定性經濟義務,這種否定性經濟義務應當是經濟法律責任的內容。經濟法律責任只能通過國家對違法主體實施一定的強制措施或者違法主體接受一定的法律制裁來實現或完成。經濟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包括:經濟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經濟制裁是指對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並依法應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單位和個人所採取的具有經濟和財產權益內容的懲罰性措施。它是經濟法律責任的主要實現方式,具有懲罰性和補償性雙重功能。經濟制制裁不同於民事制裁中的財產性懲罰措施,不能把經濟制裁與民事制裁劃等號或者混同。同時經濟制裁也具有獨立性,而不是完全從屬於行政制裁或其他制裁。經濟制裁主要適用於管理受體的經濟違法行為而產生的經濟法律責任。至於管理主體即國家機關在干預經濟過程中的違法行為產生的經濟法律責任也是存在的。對於前一種經濟法律責任所適用的經濟制裁措施主要包括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等;對於後一種經濟法律責任所適用經濟制裁措施主要是指行政侵權賠償即國家賠償
F. 簡述法律責任實現方式的概念及其種類
反而思之
「要是你的收入和財神爺一樣多,你會怎樣呢?」
「要是財神爺的收入和我一樣多,他又會怎樣呢?」
G. 什麼是行政執法
行政執法是指行政主體依照行政執法程序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具體事版件進行處理並直接影響相對權人權利與義務的具體行政法律行為,是國家行政機關在執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或履行國際條約時所採取的具體辦法和步驟,是為了保證行政法規的有效執行,而對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所做的具體的行政行為。
H. 簡述我國經濟法律關系主體法律責任實現的方式
經濟法律關系發生在經濟活動中,經濟活動的參與過程中,享有經濟權利和承擔回經濟義務的當答事人都可以成為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
有經濟管理主體:國家經濟管理機關
經濟活動主體:自然人、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
I. 【法學】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中,通過補救不作為承擔彌補或賠償是哪些法律行為
即依照民事法律規定要求,對責任人承擔彌補、賠償等責任方式,是民事內責任承擔的主要方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修理、重作、更換,等等。 其中停止侵害就是以不作為的方式來實現的。其它那些方式多以作為為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