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的法律效力
㈠ 正規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是什麼樣子的
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合同,一般來說就是有效的。
您說的這專種情況呢,一般都是由屬公司一方提供給你一個合同,這種合同叫格式合同,是他們已經擬制好的,一般是不允許你隨意變更條款的,類似於保險合同之類的,所以呢,如果認為這個產品很好,公司值得信任,那隻要合同沒有明顯的欺詐、顯失公平等情形,可以根據個人情況簽訂。如果想了解合同類型、內容等,建議在網上搜下吧,了解下大體內容
㈡ 關於格式合同的法律效力的案例
格式合同具有下述法律特徵:
(1)格式合同的要約向公眾發出、專並且規定了在某一特定屬時期訂立該合同的全部條款;
(2)格式合同的條款是單方事先制定的;
(3)格式合同條款的定型化導致了對方當事人不能就合同條款進行協商;
(4)格式合同一般採取書面形式;
(5)格式合同(特別是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格式合同)條款的制定方一般具有絕對的經濟優勢或壟斷地位,而另一方為不特定的、分散的消費者。
㈢ 合同怎麼樣才具有法律效力
這個是一個制式合同,也是格式合同,現在合同還沒有生效,借款人在合同書簽字、按手印以後就生效。生效的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㈣ 本合同文本為示範文本 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情況下,合同示範文本都是符合有效合同的要件要求的,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版。權
合同有效的要件包括:
1、意思表示真實
2、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3、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4、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只要要件符合,無論是不是示範文本,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延伸:
合同示範文本指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而制出的文本合同,也指舉例一些標准合同文本,依據此合同為標准等。
㈤ 格式條款效力認定規則有哪些
您好,
根據《合同法》第39條的規定。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格式合同條教的產生和發展.首先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產物。合同是人們進行市場交易活動的紐帶。雖然在每一次具體的市場交易活動中,交易的當事人、交易內容等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殊情況,但是某一種類的交易活動總是具有許多共性的東西。可以歸納出來,供當事人遵循。所以。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達和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就開始將某些行業的交易活動中帶有共性的內容,預先擬定好,形成格式化、固定化的事先擬定條款,以便於加快簽訂合同的過程,減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這是格式合同產生和獲得發展的基本原因。其次。格式合同的迅速發展。也與壟斷組織的出現具有很大關系。進入二十世紀以後,隨著競爭導致的壟斷組織的出現,一些在政治經濟方面佔有優勢的大公司、大財團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和壟斷地位。大量使用事先擬定好的含有一些對合同對方當事人不公正條款的格式合同,以便獲取壟斷利潤。
格式合同由於其便捷的交易方式。在當今世界各國已經廣泛存在。在世界各國的合同法律制度中。對格式條款的定義及其構成要件也均有嚴格的規定。我國《合同法》第39條至少規定了格式條款的三個基本構成要件。首先。格式條款是「重復使用」的合同條教。這一構成要件意味著。格式條款的要約對象具有廣泛性,要約行為具有不斷重復性。這種格式條教一般是向社會上比較廣泛的群體發出要約,任何一個具有合同主體資格並同意該格式條款的當事人.均可以即時與要約方簽訂合同。只要該格式條款不被修改,該格式條款總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被反復作為合同條款而對外進行要約。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同類合同的簽訂總是千篇一律地遵循該格式條款簽訂。而不會存在差異。其次,格式條款是合同一方當事人,即佔有優勢的一方當事人,事先擬定好的,並且往往都是印製好的格式化、固定化的條款。格式條教的要約方。在對外要約時已經將自己的合同意思表示格式化和固定化。不存在修改格式條款的可能性。再次。格式條款作為合同條款的成立過程中。不需要與合同對方當事人進行任何協商。格式條款合同的承諾方當事人只有「接受」或「不接受」的被動選擇.而沒有「討價還價」的協商餘地。這就使格式條教的承諾方當事人在很多情況下,表現出被迫而無奈地「接受」格式條款的情形。
我國的市場經濟是在改造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基礎上,逐步培育起來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的現實生活中就存在著大量的格式合同現象。例如在鐵路、公路、航空、水上運輸等交通運輸業.在郵電、通訊、銀行、電力供應等壟斷性行業.在城市供水、供氣、供暖、城建、醫院、城市交通等公用事業方面,都存在著大量的格式合同。這些格式合同在發揮著提高交易效率的優點的同時,也日益暴露出格式合同恃強凌弱、合同權利失衡的弱點。在進入市場經濟體制之後,這些已經被計劃經濟體制僵化了的定型化的格式合同,必須進行法律上的規范。我國合同法對格式合同制度進行規范化的目的。就在於充分保護格式合同適應市場經濟、提高交易效率的優勢,同時限制格式合同不適應市場經濟、容易導致合同權利失衡的弱點。
我國《合同法》對格式合同制度進行規范和調整的基本方式就是對格式條款的效力認定。也就是說,通過法律的規范和調整,確認格式條款的效力。從而保護合理的格式條款,制止不正當的格式條款。從合同法第39條、第40條和第4l條的規定上看,《合同法》所確認的格式條款效力認定原則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公平原則。公平原則是我國民法通則所確定的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原則。《合同法》第39條著重強調「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在市場經濟中,能夠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當事人往往佔有政治上、經濟上的優勢地位,尤其是因為格式條款是一方當事人在未與合同對方當事人協商而預先自已擬定的條款。這就難免會在有意或無意中揉進不公平的條款內容。因此,凡是違反民法通則第4條所確定的公平原則的格式條款。其法律效力受到限制。
值得說明的是,在《合同法》中並沒有將違背公平原則的「顯失公平」的格式條款一律視為無效合同條款,而是將此類合同條款視為可撤銷或者可變更的合同條款。因為《合同法》第54條所規定的「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其中包括「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無效合同與可撤銷、可變更合同(即《合同法》第52條規定的「無效合同」與第54條所規定的「可撤銷合同」)是有原則區別的。無效合同是由於合同的成立要件違反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絕對無效的合同,這種合同不存在轉化為有效的可能性;可撤銷的合同,其法律效力處於不確定的變化狀態之中。合同法第54條僅僅賦予可撤銷合同當事人申請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撤銷或變更這類合同的訴權。並且這種訴權的存在是有時間限制的。一旦這類合同的當事人放棄這種申請撤銷權。那麼可撤銷的合同就轉化為有效合同。當然。如果這類合同的當事人依法行使了撤銷權,那麼依據合同法第56條的規定。「無效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至終沒有法律的約柬力」。被撤銷的合同在法律效力認定上。等同於無效合同。
2、合法原則。雖然合同法)盡量體現尊重合同當事人意願。促進市場交易完成的立法宗旨,但是,對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實行適當的國家干預仍是《合同法》的基本精神之一。格式條教必須符合國家法律規定,仍然是認定格式條款法律效力的基本標准之一。《合同法》第40條規定的「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52條……規定情形的」。該條款無效,就體現了這一原則。那麼《合同法》第52條規定了哪些違法的無效合同條款呢?這里包括:第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條款。這里重點是強調「損害國家利益」,體現了《合同法》重視保護國家利益的立法精神。例如在與國有企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簽訂的合同中。利用「欺詐、脅迫」手段,損害國家利益等。如果一方當事入雖然以欺詐、脅迫的手段。使對方當事人在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簽訂合同。損害的僅僅是合同當事人的利益,而沒有損害國家利益。根據合同法第54條之規定,只能作為可撤銷或可變更合同來認定,麗不能作為無效合同認定。第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條款。第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條款。第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條款。第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條款。凡是格式條款中包含有上述五個方面違法情形的內容,均應視為無效格式條款。
3、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55條所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就是「意思表示真實」。在《合同法》中,鑒於格式條款的預先擬定性和未與合同對方當事人協商的特點。對於承諾格式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作出了特別的保護措施。《合同法》第39條規定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當事人。應當「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這一規定所體現的立法精神。就是防止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當事人利用自已預先擬定格式條款的有利條件,使用隱含、晦澀的語言來免除或者限制自己的責任。從而使承諾格式條款的一方當事人在「重大誤解」的情況下,承諾格式條款。造成合同的成立並非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的局面。
4、著重保護承諾格式條款一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原則。正如前文所述。格式條款的優點在於提高交易效率。其缺點則是容易導致侵害承諾格式條款一方當事入利益。形成合同權利失衡的現象。基於這一現實。我國《合同法》在規定格式合同制度時。體現了著重保護承諾格式條教一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立法精神。這一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合同法》第39條專門規定了格式條款提供者一方當事入的提示說明義務。第二、《合同法》第40條專門規定了違反法律規定的格式條款以及合同權利嚴重失衡的格式條款的無效認定原則。第三、《合同法》第41條專門規定了有利於承諾格式條教的一方當事人的合同解釋原則。即「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從上述三點上看。很明顯可以看出,《合同法》在認定格式條款的效力時,體現了著重保護承諾格式條款的一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原則。
㈥ 格式條款在哪些情況下不產生法律效力
合同法規定:格式條款合同中明顯有失公平,限制另一方權利的情況下不內產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容: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㈦ 格式合同或格式條款的法律效力
格式合同或格式條款是指一方預先制定的,內容相對固定的,可以被重專復使用的屬合同或條款。其效力有兩種,判斷標准有一個,具體的條款內容是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不違反有效,違反無效。例:房地產格式合同,其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在簽定的過程中,提供合同的一方違反法律規定,限制另一方的權利簽訂的合同則是違法的,是否屬於無效合同,那則另當別論。
㈧ 合同和協議的法律效力
合同和協議僅是兩種不同的名稱而已,只要是有權代表簽字蓋章就生效了,他們本身沒有區回別。就你的具體答事項而言,就同一事項後簽署的合同生效的同時原來的協議就失效了,但是不排除原協議約定在後面的合同簽署存在重大瑕疵或沒有約定明確部分事項時還是可以生效或部分生效!
㈨ 格式合同和備注那個有法律效益
不符抄合 你一定可以要求退費的,備注雖然是合同的內容,而且法律效力確實高於格式合同,但是其中規定的內容明顯顯失公平,依法可以撤銷,你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要求退款,不要被騙了!如果打官司你會勝訴的,所以和他們理論一定要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