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意向書法律效力
① 就業意向書有法律效力嗎
1、意向書作為約定訂立合同的合同,在預約中已經約定了合同的主要或全部內容,並附約在未來特定時間訂立正式合同。既然意向書具備了合同的要件,包含當事人的合同義務,自然具有法律約束力。
2、《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其法律性質是一種民事合同。具體理由如下:
《協議》是畢業生、用人單位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中,畢業生可以自由地選擇用人單位,到工作條件好,待遇好,適合自身發展的用人單位去工作。
用人單位也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需要選擇優秀的畢業生到本單位工作,從而為單位謀求更大的利益和發展。其他的任何人或單位、組織非依法定理由不得對於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加以干涉。
(1)就業意向書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意向書特點:
其一是協商性,其二是靈活性。意向書不像協議、合同那樣,一經簽約不能隨意更改,意向書比較靈活,在協商過程中,當事人各方均可按各自的意圖和目的提出意見,在正式簽訂協議、合同前亦可隨時變更或補充,最終達成協議。其三是簡略性。
事實上,法律並沒有對意向書的效力作出規定,通常的意向書內容中都含有導致其喪失約束力的條款。如在意向書中列有「本意向書不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的權利義務具體由正式的合同確定」等條款,意向書中這些條款通常都表明雙方不希望受到有關內容的約束。因此,通常來說,意向書不具有和合同一樣的法律效力。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意向書也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如果意向書已經具備了一份合同的主要條款。
② 與公司簽訂了畢業生就業意向書,請問該意向書的法律效力以及違約後是否要賠償違約金
現行勞動合同法對違約金有規定。企業與學生簽訂了「三方協議」,由於三方協議只是勞動意向合同,並不是真正的勞動合同,不受《勞動合同法》的保護,因此也只能按民事責任來處理,基本按一個月的工資為標准設定違約金;如果企業與學生簽訂了勞動合同或建立了事實勞動關系,在這種條件下發生的毀約現象,大學生可通過《勞動合同法》來解決。因而就業協議書是具備了法律效應的,如果協議期內要更換工作是需要承擔違約金的。具體條款如下:
一、就業協議的解除
就業協議的解除分為單方解除和雙方解除。
單方解除,包括單方擅自解除和單方依法或以協議解除。單方擅自解除屬違約行為。單方依法或以協議解除,是指一方解除就業協議有法律上或協議上的依據,此類單方解除,解除方無須對另一方承擔法律責任。
雙方解除是指畢業生、用人單位,經協商一致,取消原訂立的協議,使協議不發生法律效力。雙方均不承擔法律責任,但須徵求學校同意。
二、 違約責任及畢業生違約的後果
畢業生違約,除本人應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外,往往還會造成其他不良的後果,主要表現在:
第一, 就用人單位而言,用人單位往往為錄用一名畢業生作了大量的工作,一旦學生違約,會給用人單位造成被動。
第二, 就學校而言,用人單位往往將畢業生違約行為認為是學校的管理不嚴,從而影響學校和用人單位的長期合作關系。
第三, 就其他畢業生而言,違約會影響其他畢業生的就業,造成就業信息的浪費。
此外給你提供一點簽訂就業協議的流程及注意事項供你參考:
一、簽訂就業協議的程序
1、 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達成協議並在就業協議書上簽名蓋章,用人單位應在協議書上註明可以接收畢業生檔案的名稱和地址。
2、用人單位進人,如須經主管部門同意則應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如當地的人事局、去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則另有要求)
3、畢業生將簽訂好的協議書直接送到學院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處。
4、學校會及時將協議書的審核情況反饋給用人單位和畢業生。
5、 對於考研、專升本的畢業生,在與用人單位簽定協議時要說明情況,如用人單位在知情後同意簽約,畢業生在錄取研究生或升入本科後不承擔違約責任。沒有簽約的考研、專升本的畢業生將就業協議書統一交到就業處。
6、在5月20日前簽完就業協議書的畢業生,將協議書及時交到就業處,確保在畢業時能及時拿到就業派遣證。
二、簽訂協議時應注意的問題
1、 查明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
簽訂就業協議的當事人必須具備合法的主體資格,一般而言用人單位必須具有從事各項經營或管理活動的能力,單位應有錄用指標和錄用自主權。
2、 按規定的程序簽訂協議
畢業生憑學校發放的就業協議書,在與用人單位簽約後交學校就業指導工作處。
3、有關條款的內容必須明確
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在簽約時,盡量採用示範條款。如確有必要進行變更或增加,亦應在內容上必須明確。
4、注意與勞動合同的銜接
由於畢業生就業協議簽訂在先,為避免在日後訂立勞動合同時產生糾紛,應盡可能將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體現在就業協議的約定條款中,並明確表示在今後訂立勞動合同時應予以確認。
5、 對合同的解除條件做事先約定
畢業生就業協議一經訂立,就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不得隨意解除,否則應承擔違約責任。
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好運!O(∩_∩)O~
③ 就業意向書的違約金規定具有法律效力嗎就業意向書與就業協議書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沒有法律效力,你不用承擔違約金。
現行勞動合同法對違約金有規定。適用違約金的情況回只有兩種答,一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並約定服務期的,二是競業限制,這兩種情況可以同時約定違約金,其他情況一律不得約定違約金,約定了也是無效的。
④ 您好 我想問一下 我是應屆畢業生 我簽訂了一份就業意向書 但沒有簽訂三方協議
只有三方協議才是具備完全法律效力的,就業意向書屬於兩方,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國家規定勞動合同中如果沒有培訓條款和競業禁止條款的約定,且用人單位支付過經濟補償,一律不需要支付違約金。單位約定的違約金條款無效,不需要支付。
1、三方協議僅限於應屆畢業生在求職階段與擬用人單位簽訂的合同,效力僅限於取得畢業證以前;
2、三方協議的目的是約束應屆畢業生畢業後進入擬用人單位工作,同時要求擬用人單位在畢業生畢業後與該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因此如果用人單位與應屆畢業生簽定了正式的勞動合同,則三方協議的效力自然解除;
3、正式勞動合同可以約定的違約條款僅局限於涉及保密條款和設定服務期的合同,其他任何情形都不得為勞動者設定違約金。三方協議的違約條款僅針對應屆畢業生畢業後未進入用人單位,在正式勞動合同簽訂後,該違約條款所需的基礎已經不復存在,所以違約條款當然不可能順延至正式勞動合同中;
4、三方協議是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過渡期間的產物,對於三方協議沒有準確的法律予以規定,但是正式工作以後,可以參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及相關勞動法律法規。
兩方雖無法律效力,可以不用支付賠償金,但是如此做法卻涉及個人對該企業的誠信問題,會影響到未來的社招。故而是否違約仍需題主三思。
⑤ 兩方的就業意向書有法律效力嗎
幾乎每個畢業前沒復找制到工作的學生都簽過吧 還不是為了學校的就業率 但是你的意向書是你單方自己找的還是學校或者班級統一找的呢?如果是自己單方還是去協商解除以除後患,如果是後者就沒什麼問題,如果企業妄想做什麼你完全可以反過來告他的 沒問題。
另外,不管是前者後者,你按照提前一個月通知用人方的方式與企業解除合同是肯定會通過的。
⑥ 急問:兩方就業意向書 是否也有法律效力 需要賠償違約金嗎
1、兩方就業意向書具備一定的法律效力,如果裡面有約定違約金的話,也是生效的回。
2、《中華人民共答和國合同法》
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
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⑦ 應屆畢業生簽了雙方意向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應屆畢業生簽了抄雙方意向協議沒有襲法律效力。
勞動合同中如果沒有培訓條款和競業禁止條款的約定,且用人單位支付過經濟補償,一律不需要支付違約金。單位約定的違約金條款無效,不需要支付。
1、三方協議僅限於應屆畢業生在求職階段與擬用人單位簽訂的合同,效力僅限於取得畢業證以前;
2、三方協議的目的是約束應屆畢業生畢業後進入擬用人單位工作,同時要求擬用人單位在畢業生畢業後與該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因此如果用人單位與應屆畢業生簽定了正式的勞動合同,則三方協議的效力自然解除;
3、正式勞動合同可以約定的違約條款僅局限於涉及保密條款和設定服務期的合同,其他任何情形都不得為勞動者設定違約金。三方協議的違約條款僅針對應屆畢業生畢業後未進入用人單位,在正式勞動合同簽訂後,該違約條款所需的基礎已經不復存在,所以違約條款當然不可能順延至正式勞動合同中;
4、三方協議是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過渡期間的產物,對於三方協議沒有準確的法律予以規定,但是正式工作以後,可以參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及相關勞動法律法規。
⑧ 就業意向書的法律效應
就業意向書的法律效應
1、三方協議是我國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產物專。其內容包括了學屬校對學生的就業過程進行行政管理的內容,例如移轉學生檔案、發放派遣證等內容,也包括用人單位和學生平等自願協商的內容,其中關於違約金的內容就是這種雙方平等協商後約定的內容。
2、違反這些內容的行為就是違約行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也稱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因違反合同義務所承擔的責任。違約責任的產生以合同的有效存在為前提。
3、合同一旦生效以後,將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該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面地、嚴格地履行合同義務,任何一方當事人因違反有效合同所規定的義務均應承擔違約責任,所以違約責任是違反有效合同所規定的義務的後果。
4、我國《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⑨ 在校的時候和一個單位簽了就業意向書,並沒有簽訂就業協議書。意向書上面有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沒有特殊情況應該交違約金。所謂特殊情況就是特別約定意向書的必須經版學校蓋章方能生效等權等。
因為意向書是你跟單位簽的,其實質是合同行為,雙方當事人是你和單位,如果沒有特別約定其他生效條件,並且雙方沒有欺詐行為,沒有重大誤解,沒有顯失公平,沒有合理的情勢變更等情形,那麼自你們雙方簽字蓋章即生效。既然合同有效,合同規定的違約金自然有效,數額如果明顯超過其損失的話,可以協商減少。
⑩ 關於意向書的法律效力問題
一般情況下,意向書內容中都含有導致其喪失約束力的條款。如在意向書中列有「本意向書不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的權利義務具體由正式的合同確定」等條款,意向書中這些條款通常都表明雙方不希望受到有關內容的約束。
但在某些情況下,意向書也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如果意向書已經具備了一份合同的主要條款;
如買賣雙方約定了買賣價格、買賣標的物、交付時間、交付方式、違約條款等,而且當事人沒有明確排除其約束力,且一方已經開始履行了該意向書所載明的部分義務,對方也接受了,雖然此時沒有訂立合同,通常應認為該意向書具備了法律約束力,也可以視為一份「合同」了。
(10)就業意向書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意向書的簽署方式通常有二種:
第一種是單獨簽署式,只由出具意向書的一方簽署,但文件一式兩份,由合作的另一方在其副本上簽章認可,交還對方,就算簽署完成。
第二種形式是聯合簽署式。雖然這只是一種意向的表達,但形式上仍然保持協議的形式,也就是在書面上出具合作雙方的職銜及代表人姓名,由雙方分別簽署,各執一份為憑。
意向書的特點:其一是協商性,其二是靈活性。意向書不像協議、合同那樣,一經簽約不能隨意更改,意向書比較靈活,在協商過程中,當事人各方均可按各自的意圖和目的提出意見,在正式簽訂協議、合同前亦可隨時變更或補充,最終達成協議。其三是簡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