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有懲罰和賠償兩種
『壹』 企業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有哪幾種
主體的經濟違法行為產生經濟法律責任,而經濟法律責任則是違法主體依法應承擔的專否定性經濟義務,這種否定屬性經濟義務應當是經濟法律責任的內容。經濟法律責任只能通過國家對違法主體實施一定的強制措施或者違法主體接受一定的法律制裁來實現或完成。經濟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包括:經濟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經濟制裁是指對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並依法應承擔經濟法律責任的單位和個人所採取的具有經濟和財產權益內容的懲罰性措施。它是經濟法律責任的主要實現方式,具有懲罰性和補償性雙重功能。經濟制制裁不同於民事制裁中的財產性懲罰措施,不能把經濟制裁與民事制裁劃等號或者混同。同時經濟制裁也具有獨立性,而不是完全從屬於行政制裁或其他制裁。經濟制裁主要適用於管理受體的經濟違法行為而產生的經濟法律責任。至於管理主體即國家機關在干預經濟過程中的違法行為產生的經濟法律責任也是存在的。對於前一種經濟法律責任所適用的經濟制裁措施主要包括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等;對於後一種經濟法律責任所適用經濟制裁措施主要是指行政侵權賠償即國家賠償
『貳』 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包括懲罰和什麼
法律責任方式來可以分為補償性方式自和制裁性方式.
2,法律責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實所引起的對損害予以補償、強制履行或接受懲罰的特殊義務,亦由於違反第一性義務而引起的第二性義務。
3,根據違法行為所違反的法律的性質,可以把法律責任分為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違憲責任和國家賠償責任。
4,根據主觀過錯在法律責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分為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
5,根據行為主體的名義,分為職務責任和個人責任。
6,根據責任承擔的內容可以分為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
『叄』 法律責任方式有哪幾種
【法律分析】: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分為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三種。民事責任形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刑事責任形式,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有:承擔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主刑刑罰;承擔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的附加刑刑罰;或者承擔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非刑罰性責任。行政責任形式,可分為懲罰性行政責任、強制性行政責任和補救性行政責任。懲罰性行政責任的主要形式有:通報批評、行政處分等;強制性行政責任包括強制劃撥、執行罰等;補救性行政責任的形式較多,主要有:認錯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撤銷違法、糾正不當、返還權益、行政賠償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條 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條 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第三十五條 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肆』 違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教育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違反了有關的教育法律規定而必須承擔的法定後果。
二、教師不履行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教育法律責任)
《教師法》中規定:「教師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二)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綜合而言,教師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有:
1、行政法律責任:違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有兩類,即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2、民事法律責任: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是: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
3、刑事法律責任: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給予行政處分或解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伍』 法律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民事責任形式:1、停止侵害。2、排除妨礙。3、消除危險。4、返還財產。5、恢復原狀。6、修理、重作、更換。7、賠償損失。8、支付違約金。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10、賠禮道歉
二、刑事責任形式: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三、行政責任形式:可分為懲罰性行政責任、強制性行政責任和補救性行政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條 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條 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陸』 經濟法律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經濟法律關系作為許多法律關系的一種,除具有法律關系的一般特點之外,還內有其本身的容特徵。
1.經濟法律關系是經濟管理關系和經濟協作關系相統一的法律關系。經濟法調整的經濟管理關系和經濟協作關系之間盡管有差別,但它們又是有機聯系,相互統一的,是統一在社會經濟關系中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
2.經濟法律關系是以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為內容的。任何法律關系都是以當事人之間一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為內容。在經濟法律關系中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則是以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為內容,否則不是經濟法律關系。這種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直接反映當事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體現了經濟性。
3.經濟法律關系除法律規定允許採用口頭形式外,均應採用書面形式。經濟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一般採用法定的書面形式來表示,以體現經濟法律關系的穩定性和嚴肅性,並作為將來可能發生爭議的處理依據。
『柒』 懲罰性責任與補償性責任有什麼區別
根據責任的功能和目的,分為懲罰性責任與補償性責任。
懲罰性責任是以制裁責任主體為主要目的,從而起到教育和預防作用的責任,如行政處分和刑事處罰。補償性責任是以彌補和恢復因有責主體違法導致他人受損和正常秩序受破壞為主要目的的責任,如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一般來講,刑事責任主要是懲罰性的,民事責任主要是補償性的,而行政責任既可以表現為懲罰性責任,也可以表現為補償性責任。
懲罰性責任與補償性責任除了功能和目的不同之外,還存在以下兩個明顯區別:
一是責任發生的根據不同。懲罰性責任發生的根據主要是責任人的主觀過錯,在確定和追究責任時雖然也考慮客觀損害,但責任的有無與大小主要取決於責任人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以及主觀惡性程度,客觀損害並不是懲罰性責任的必要條件;而補償性責任發生的根據主要是客觀損害後果,即行政行為對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的實際損害。
二是責任的載體不同。法律責任的載體包括財產、行為、精神和人身四種。懲罰性責任的功能和目的是給責任人造成某種痛苦,從而防止違法行為的再次發生。要達到這種懲罰目的,既可以以人身和財產作為責任的載體,又可以以行為和精神作為責任的載體,而且還可以以責任人的職務身份作為責任的主體;補償性責任的功能和目的是恢復遭受破壞的法律關系和法律秩序,這就決定了它必須以財產和行為作為主要的責任載體。
『捌』 法律責任承擔的方式有哪些
民事法律責任承擔方式有:
1.停止侵害。
停止侵害主要用於對知識產權(商標專用權等)和人身權(姓名權、肖像權等)的侵害。
2.排除妨礙。
排除妨礙主要用於對財產所有權、經營權、承包權、使用權、相鄰權的保護。
3.消除危險。
消除危險主要用於自己的財產和人身可能由於其他人的經營活動或財產管理不善而帶來的危險。
4.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廣泛適用於財產被他人非法佔有的情況。
5.恢復原狀。
恢復原狀主要是用於侵佔他人財產時的一種責任形式。
6.修理、重作、更換。
修理、重作、更換主要是用於債務人履行合同時音樂會標的物的質量不合格時採取的民事責任形式。
7.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是在民法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種,無論是侵權責任或違約責任都可以賠償損失。
8.支付違約金。
這種責任形式只適用於違約責任。
一、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別為:
1.產生的原因不同;
2.適用的法律規范不同;
3.承擔責任的形式不同;
4.追究責任的形式不同。
二、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權利主體只有在受到損害的情況下,才能夠請求法律上的救濟;
2.行為人行為的違法性。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之外,行為人只應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造成的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及其物件與損害事實之間所存在的前因後果的必然聯系;
4.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的過錯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是構成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
5.行為人達到責任年齡。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能力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不承擔責任,由他的監護人承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三條【主刑種類】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條【附加刑種類】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