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什麼是上主的法律責任

什麼是上主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3-03-30 15:37:22

① 什麼是主法律行為,從法律行為

主法律行為是指在兩個有聯系的法律行為中,不依賴於他行為而可獨立存在的法律行為;而須依賴於他行為而存在的法律行為,就為從法律行為。
法律分析
區分主法律行為與從法律行為的主要意義在於:從法律行為的命運決定於主法律行為,主法律行為不存在,從法老殲律行為也不能存在。主法律行為和從法律行為標准不同,角度不同。根據不同的標准將民事法律行為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以法律行為與原因的關系為標准,可以將其劃分以民事行為內容上的主從關系為標准,可以將民事行為劃分復為主行為和從行為。(1)主行為是指不需要有制其他行為的存在就可以獨立成立的行為。(2)從行為是指以其他行為的存在為前提的行為。從行為依附於主行為,為有因行為和無因行為。主法律行為是指在兩個相互關聯的民事法律行為中,能夠獨立存在的民事法律行為。從法律行為是依附於主法律行為的存在而存在的民事法律行為。例如,甲向乙借帶含冊款1萬元,由丙作主法律行為是指在兩個相互關聯的民事法律行為中,能夠獨立存在的民事法律行為。從法律行為是依附於主法律行為的存在而存在的民事法律行為。例如,甲向乙借款1萬元,由丙作保證人。此例中,存在兩個民事法律行為:一個是甲與乙之間的借貸合同行為,另一個是丙與乙之間的保證合同行為。保證合同行為的存在依附於借貸合同的存在(如果沒有借貸合同,就不可能存在保證合同)。因此,借貸合同行為是主法律行為,保證合同行為是從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條 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請求賠償損失。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後,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蠢宏仍應當承擔擔保責任,但是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② 我國勞動法律責任的形式以什麼為主

法律責任還可理解為勞動法體系中的一項法律制度,即勞動法律責任制度,它是關於如何認定違反勞動法行為以及如何對違反勞動法行為追究法律責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也就是勞動法中的罰則的總稱。其內容主要是規定違反勞動法行為有哪些,對各種違反勞動法行為應追究什麼法律責任,違反勞動法者承擔法律責任應具備哪些條件等等。
一、勞動法律責任的概念
1.法律責任的發生原因是違反勞動法的行為。既包括直接違反勞動法律規范的行為,也包括違反勞動法合同、集體合同和內部勞動規范的行為。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和遵守內部勞動規則都是法定義務,因而,違反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和內部勞動規則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2.法律責任的主體是實施違反勞動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又稱違法行為人。其中,作為違法行為人的單位,除了用人單位以外,還包括工會組織、用人單位團體和作為勞動管理主體或勞動服務主體的機關(機構)或組織。單位的代表人或代理人在執行職務過程中所實施的違法行為,屬於單位違法行為,應由單位承擔法律責任但有關責任人員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個人違反勞動法應由本人承擔法律責任。
3.法律責任的內容是違法行為人必須承受的一種向違法行為相對人或國家給付一定財物或其他利益的法律後果。即法律責任對違法行為人而言,意味著一種不利的法律後果。這既是對違法行為的一種法律否定,也是對違法行為人的一種法律警戒。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③ 教育法規定的法律責任是一種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
根據違法主體的法律地位、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將教育法律責任分為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三種:
1、行政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實施了違反行政法規的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2、民事法律責任是指由於人們實施違反民事法律所規定的行為所導致的賠償或補償的法律責任。
3、刑事法律責任是指由於實施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行為所導致的法律責任,簡稱刑事責任。刑事責任是一種懲罰最為嚴厲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七十一條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不按照預算核撥教育經費的,由同級人民政府限期核撥;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違反國家財政制度、財務制度,挪用、剋扣教育經費的,由上級機關責令限期歸還被挪用、剋扣的經費,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二條 結伙斗毆、尋釁滋事,擾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教學秩序或者破壞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侵佔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十三條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④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一、主體

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應注意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二、過錯

主觀故意或過失。

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

三、違法行為

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是既聯系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

四、損害事實

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

損害應當具有 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

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

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有一因一果的關系

(4)什麼是上主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認定和歸結簡稱「歸責」,它是指對違法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進行判斷、確認、歸結、緩減以及免除的活動。

(一)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體現了立法者的價值取向,是責任立法的指導方針,也是指導法律適用的基本准則。歸責一般必須遵循以下法律原則:

1、責任法定原則。其含義包括:

(1)違法行為發生後應當按照法律事先規定的性質、范圍、程度、期限、方式追究違法者的責任;作為一種否定性法律後果,它應當由法律規范預先規定。

(2)排除無法律依據的責任,即責任擅斷和「非法責罰」。

(3)在一般情況下要排除對行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聯系原則。其含義包括:

(1)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行為與危害或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這是認定法律責任的重要事實依據。

(2)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意志、思想等主觀方面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聯系,有時這也是區分有責任與無責任的重要因素。

(3)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區分這種因果聯系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

3、責任相稱原則。其含義包括:

(1)法律責任的性質與違法行為性質相適應。

(2)法律責任的輕重和種類應當與違法行為的危害或者損害相適應。

(3)法律責任的輕重和種類還應當與行為人主觀惡性相適應。

4、責任自負原則。其含義包括:

(1)違法行為人應當對自己的違法行為負責;

(2)不能讓沒有違法行為的人承擔法律責任,即反對株連或變相株連;

(3)要保證責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證無責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縱。

(二)免責

免責是指行為人實施了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但由於法律的特別規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責任,即不實際承擔法律責任。

免責的條件和方式可以分為:

1、時效免責。

2、不訴免責。

3、自首、立功免責。

4、有效補救免責。即對於那些實施違法行為,造成一定損害,但在國家機關歸責之前採取及時補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責任。

5、協議免責或意定免責。這是指雙方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協商所達成的免責,即所謂「私了」。

6、自助免責。自助免責是對自助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所謂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情勢緊迫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認可的行為。

7、人道主義免責。在權利相對人沒有能力履行責任或全部責任的情況下,有關的國家機關或權利主體可以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免除或部分免除有責主體的法律責任。

⑤ 法律責任 法律適用 法律制裁 法律處分

法律責任是指由於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者由於法律規定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產生法律責任的原因大體上可以分為下面三種:(1)侵權行為,也就是違法行為;(2)違約行為,即違反合同約定,沒有履行一定法律關系中的作為義務或不作為義務;(3)法律規定,這是指無過錯責任或嚴格責任。與道義責任或其他社會責任相比,法律責任有兩個特點:(1)承擔法律責任的最終依據是法律。承擔法律責任的具體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最終依據是法律;(2)法律責任具有國家強制性。即法律責任的履行由國家強制力保證。當然,正如國家強制力有時是作為威懾力隱蔽於法律實施的幕後一樣,在法律責任的履行上,國家強制力只是在必要時,在責任人不能主動履行其法律責任時,才會使用。
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國家機關對違法者依其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性懲罰措施。制裁主要針對人身進行,國家使用強制力對責任主體的人身、精神施加痛苦,限制或剝奪財產,使責任主體受到壓力、損失和道德非難,從而起到報復、預防和矯正的作用,平衡社會關系,實現社會的有序發展,維護社會正義。法律制裁與法律責任有著密切的聯系。法律制裁是承擔法律責任的重要方式。法律責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結果或體現。法律制裁的目的,是強制責任主體承擔否定的法律後果,懲罰違法者,恢復被侵害的權利和法律秩序。同時,法律制裁與法律責任又有明顯的區別。法律責任不等於法律制裁,有法律責任不等於有法律制裁。比如在民事法律中,民法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包括了兩種情況:一種是對一般侵權行為的民事制裁;另一種是違約行為和特殊侵權責任的法律後果。在前一種情況下,司法機關通過訴訟程序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責任,給予民事制裁。在後一種情況下,如果違約方根據對方的要求履行合同義務,或採取補救措施,或向對方賠償或支付違約金,違約方以自己的行為主動實現了自己的法律責任,就不會再有民事制裁。同樣地,在特殊侵權責任的情況下,如果責任人主動承擔賠償責任,也不存在民事制裁。當然,如果違約方或特殊侵權責任的責任人拒不履行義務,經另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判決違約方或侵權責任人賠償損失或承擔其他方式的民事責任,這種判決才能稱為對被告的民事制裁。
法的實施是指法在社會生活中被人們實際施行。法的實現是法律在現實生活中從抽象的行為模式變成人們的具體行為,從應然狀態進到實然狀態。法律不實施則僅僅具有文本和認識上的意義,法律只有在社會生活中實施,才能夠真正成為法律,具有社會規范的一切內容。法的實施是實現法的作用與目的的條件,是建立法治國家的必要條件。

⑥ 責任主體是什麼意思

責任主體是指對違反法律、協議或者法律規定承擔法律責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社會組織。

責任主體是法律責任形成的必要條件。違法違約行為是首要的行為,沒有違法違約行為就不會發生,行為是以人的意志為主導的活動。因此,犯罪人必須參與違法或違約行為的實施。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違法行為或違約的主體,沒有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違法行為或違約的主體。因此,責任主體與法律責任的存在、類型和大小密切相關。


(6)什麼是上主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責任主體免責的條件和方式可以分為:

1、時效免責。

2、不訴免責。

3、自首、立功免責。

4、有效補救免責。也就是說,對違法行為造成一定損害,在國家機關歸責前及時採取補救措施的,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

5、協議免責或意定免責。這是指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協商達成的豁免,即所謂的「私人」。

6、自助免責。自助豁免是指對自助行為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所謂自助行為,是指債權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緊急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者自由採取扣押、限制或者其他相應措施,不能及時向人民法院請求幫助的行為,並被法律或公共道德所承認。

7、人道主義免責。權利相對人不能履行其責任的,有關國家機關或者權利主體可以免除或者部分免除人道主義責任主體的法律責任。

⑦ 根據承擔義務人的范圍法律義務可分為

根據相對應的主體范圍可以將權利義務分為絕對權利義務和相對權利義務。
絕對權利和義務,又稱「對世權利」和「對世義務」,
是對應不特定的法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絕對權利對應不特定的義務人。絕對義務對應不特定的權利人。
相對權利和義務,又稱「對人權利」和「對人義務」,是對應特定的法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相對權利」對應特定的義務人。「相對義務」對應特定的權利人。
法律責任根據不同種情,分以下幾種類型:
1、根據責任行為違反的法律性質,分為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違憲責任。
2、根據主觀過錯在法律責任中的地位,分為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
3、按照行為主體的名義,分為職務責任、個人責任。
法律責任的特徵為:
1、法律責任是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而形成的法律後果,以法律義務存在為前提。
2、法律責任即承擔不利的後果。
3、法律責任的認定和追究,由國家專門機關依法定程序進行。
4、法律責任的實現由國家強制力作保障。
(7)什麼是上主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
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我們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⑧ 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法律責任包括: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經濟法律責任、違憲法律責任。追究法律責任的原則包括:個人負責,不株連原則;重在教育原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原則。

法律責任,有廣、狹兩義。廣義指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所負有的遵守法律,自覺地維護法律的尊嚴的義務。

狹義指違法者對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法律責任同違法行為緊密相連,只有實施某種違法行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什麼是上主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特點在於: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後果的邏輯關系。

(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熱點內容
法院與原告 發布:2024-11-18 16:56:13 瀏覽:43
導游9道德 發布:2024-11-18 16:33:36 瀏覽:173
律師專業前沿 發布:2024-11-18 16:23:36 瀏覽:78
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實現依法治國 發布:2024-11-18 16:22:58 瀏覽:394
網路小說相關法律知識 發布:2024-11-18 16:16:35 瀏覽:455
買黑車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8 16:15:53 瀏覽:912
對刑事訴訟法的感想 發布:2024-11-18 15:57:45 瀏覽:6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13下載 發布:2024-11-18 15:55:06 瀏覽:555
法學解說 發布:2024-11-18 15:32:26 瀏覽:844
中國人大法學研究生 發布:2024-11-18 15:24:50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