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效力瑕疵種類和區別

法律效力瑕疵種類和區別

發布時間: 2023-04-07 15:18:12

『壹』 三種效力瑕疵合同的區別

律師解答:
所謂效力待定合同,就是指合同雖然成立,但因其欠缺生效要件,因此其效力能否發生尚未確定,須經有關權利人表示承認才能生效的合同。
(一)效力待定合同與可撤銷合同的區別
可撤銷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允許合同當事人撤銷該合同,使已成立生效的合同溯及既往地歸於無效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與可撤銷合同都屬於相對無效合同,它們在合同效力方面的欠缺要件往往只涉及合同當事人及合同有關人員的利益,一般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兩者的主要區別如下:
1、合同有效要件欠缺的性質不同。可撤銷的合同一般只是欠缺「意思表示真實」的合同生效要件或嚴重違反公平原則如欺詐、脅迫、乘人之危、重大誤解、顯失公平等。而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合同當事人主體能力方面的合同有效要件,如無行為能力,無代理權、無處分權等。
2、效力狀態不同。效力待定合同處於效力待定狀態,既非無效,也非有效。其有效還是無效取決於第三人或善意合同相對人的是否追認或撤銷。而可撤銷合同在合同當事人行使撤銷權並經法定機關確認無效之前,仍是有效合同;但當合同當事人行使撤銷權並經法定機關確認無效後,為自始無效合同。
3、有權主張並影響效力變化的當事人不同。效力待定合同可由法定的第三人追認或拒絕追認,或由合同的善意相對人撤銷,此追認或撤銷直接向合同當事人進行,無須向法院或仲裁機關請求;而可撤銷合同只能由受損害的合同方向法院或仲裁機關請求撤銷,不能直接向合同另一方當事人要求。
4、受時間限制不同。效力待定合同,第三人應在法律規定的催告追認期間內(我國《合同法》規定為1個月)作出追認或拒絕追認的意思表示;而可撤銷合同,當事人須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撤銷權,否則該權利消滅。
(二)效力待定合同與無效合同的區別
無效合同是指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定或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因此自始、確定、當然的絕對無效合同。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
1、欠缺有效要件的性質不同。無效合同欠缺的是合同的根本有效要件(即合同內容的合法性),它往往涉及到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合同的非根本有效要件,即合同當事人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方面的欠缺,一般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2、效力狀態不同。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處於待定的相對無效狀態,有效與無效取決於第三人的追認或善意相對人的撤銷,而無效合同處於自始、確定、當然的絕對無效狀態,所謂確定無效是指無效狀態不可改變,無法補救,所謂自始無效是指合同一經成立就無效,所謂當然無效是指無須任何人主張,也無須法院和仲裁機關宣告就無效。
3、有權主張並影響效力變化的當事人不同。效力待定合同應由法定的第三人追認或拒絕追認及善意相對人的撤銷,使得合同有效或無效;而無效合同當然無效,無須當事人主張就本來無效,且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都可向法院或仲裁機關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事實,法院和仲裁機關還可主動確認合同無效的事實。
4、受時間限制不同。效力待定合同,法定第三人的追認或拒絕追認應在法定的催告期間(1個月)內行使;而無效合同的確認不受時間限制,只要合同存在無效的情形。

『貳』 法律的效力可以分為哪四種

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
基本概述
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4、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詳細解讀
對人的效力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對事的效力
指法律對什麼樣的行為有效力,適用於哪些事項。這種效力范圍的意義在於:
①告訴人們什麼行為應當做,什麼行為不應當做,什麼行為可以做。
②指明法律對什麼事項有效,確定不同法律之間調整范圍的界限。
空間效力
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適用於哪些地區。一般來說,一國法律適用於該國主權范圍所及的全部領域,包括領土、領水及其底土和領空,以及作為領土延伸的本國駐外使館、在外船舶及航空器。
時間效力
指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效力以及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有無溯及力。
生效時間
①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②由該法律規定具體生效時間
③規定法律公布後符合一定條件時生效
終止生效
法律終止生效的時間法律終止生效,即法律被廢止,指法律效力的消滅。它一般分為明示的廢止和默示的廢止兩類。
明示的廢止,即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規定廢止舊法。
默示的廢止,即在適用法律中,新法與舊法沖突時,適用新法而使舊法事實上被廢止。
溯及力
法律的溯及力法律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法律一般以不溯既往為原則。各國普遍採用的通例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溯既往,但是新法不認為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新法。而在某些有關民事權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

『叄』 結合行政法兩大基本原則,分析行政瑕疵有哪些表現

行政瑕疵表現有:
1.行政違法
2.行政失職
3.行政越權
4.行政濫用職權
5.事實依據錯誤
6.適法錯誤
7.程序違法
8.行政侵權
9.行政不當

一、行政違法形態界定

行政違法形態,即行政違法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行政違法行為分類的具體化,如同民法上侵權行為形態一樣,主要具有法定性、客觀性和交叉性的特徵。(註:參見王利明主編《民法·侵權行為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240頁。)由於行政違法形態的復雜性,立法和理論上對其往往有著不同的歸類,各國也有不同的認識。例如,美國法律規定的行政違法形態主要有:(1 )非法拒絕履行的或不當延誤的機關行為;(2)獨斷專橫、反復無常、 濫用自由裁量權或其他不合法的行為;(3)同憲法規定的權利、權力、 特權與豁免權相抵觸;(4)超越法律規定的管轄范圍、權力和限度, 缺少法律規定的權利;(5)沒有遵守法律規定的程序;(6)沒有可定案證據作依據;(7)沒有事實根據。(註:參見《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第706條,見行政立法研究組編譯《外國國家賠償,行政程序,行政訴訟法規匯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122頁。)而在英國,法院判例產生的行政違法(越權行為)形態主要有:(1)違反自然公正原則;(2)程序上的越權;(3)實質上的越權包括超越管轄權的范圍、不履行法定的義務、權力濫用以及記錄中所表現的法律錯誤。(註:王名揚著《英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172頁。)在日本,將各種違法性或不當性的行政行為稱為行政行為的瑕疵,又將行政行為的瑕疵分為可撤銷的行政行為與無效的行政行為。(註:(日)室井力主編《日本現代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99—100頁。)在德國,對有瑕疵的行政行為規定為:無效的行政行為、錯誤的行政行為、違法的行政行為。(註:參見《聯邦德國行政程序法》,第42、44、45、46、47、48條,見《外國國家賠償。行政程序。行政訴訟法規匯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241頁。)在我國,理論上對行政違法的表現形式的概括也是不相同的,如有人將行政違法分為實體上的行政違法(其主要表現形式有行政失職、行政越權、濫用職權)和程序上的行政違法(其主要表現形式有手續瑕疵、形式瑕疵),還有人則提出行政違法的表現形式主要有越權、濫用權力和侵權行為。(註:見張尚@①主編《走出低谷的中國行政法學-中國行政法學綜述與評價》,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308—309頁。)另外,在理論上還有行政瑕疵的提法。(註:朱進、陸春陽:《試論行政瑕疵的後果及其承受》,《安徽律師》1993年第3期,第33頁。 )我國立法上有關於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的規定,《行政訴訟法》第54條和《行政復議條例》第42條對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作了明確的列舉,但它們的規定是略有差異的:《行政訴訟法》規定的違法形態包括主要證據不足、適用法律(法規)錯誤、違反法定程序、超越職權、濫用職權、不履行法定職責等六種,而《行政復議條例》規定的行政違法或不當形態包括程序不足、違反法定程序、不履行法定職責(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職責)、主要事實不清、適用法律(包括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錯誤、超越職權、濫用職權、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等。目前,人們大多以《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為准據來探討行政違法的形態即表現形式。我們認為,對行政違法(或不當)形態的探討,以這些規定為參照系還是可取的,但是又不宜完全局限於這些規定范圍,因為這些規定本身尚存在一些欠缺:如這些規定只是關於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概括而不包括行政規范性文件創制行為以及行政合同行為的違法,區分行政違法的標准不一致(如違反法定程序的行為,是相對於違反實體規范的行為而言的,但《行政訴訟法》以及《行政復議條例》並未規定實體違法的表現形式)。有鑒於此,我們結合現行《行政訴訟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並借鑒我國台灣學者洪家殷先生關於違法行政處分的具體形態劃分,(註:洪家殷:《論違法行政處分-以其概念、原因與法律效果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八卷第二期,1995年3 月版。在台灣,行政處分概念類似於大陸的具體行政行為概念。所謂行政處分是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的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的單方行政行為(台灣行政程序法第86條),這一界定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司法解釋相當接近。大陸地區關於具體行政行為的司法解釋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行政職權,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有關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將行政違法區分為行政錯誤、行政越權、濫用職權、程序違法、內容違法等幾種形態(或具體表現形式),當然每一形態中還可包括若干具體情形。

二、行政錯誤

關於行政錯誤,我們在此作一種擴大化的理解,即指行政行為在內容或形式上所表現出的錯誤。凡行政行為在事實認定上的錯誤、法律適用上的錯誤、文書記錄上的錯誤(意思表示方面的錯誤)、意思形成方面的錯誤,皆屬行政錯誤。行政錯誤又可分為下列具體情形:

(一)事實錯誤

行政行為的作出必須基於必要和適當的客觀事實,即在作出行政行為前應明確地認定相關的事實。事實的存在及其正確認定,是行政行為能夠成立的基本事實要件,是行政行為正確性和合法性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事實不清,或者認定事實錯誤,或者根本就不存在作出某種行政行為的事實,或者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事實,或者事實未經充分調查而確定,都應屬於行政行為在事實方面的錯誤,從而影響到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對於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行政行為,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其為違法行為並否認其法律效力(《行政復議條例》和《行政訴訟法》都有明文規定);而且《行政處罰法》第30條更明確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當然事實是否清楚,是通過證據來證明的。如果沒有充分、確鑿的證據證明相關事實的客觀存在以及准確性,即可認定行政行為不符合事實上的要求而構成行政違法。因此,《行政訴訟法》明確規定,對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被告應承擔舉證責任。在審判實踐中,對於被告不提供或者不能提供證據,或者雖提供證據卻缺乏主要證據,或者提供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的,都可歸屬於事實不符的情形。

事實錯誤的具體情形包括:第一,實際上不存在的事實或只是一種假想的事實;第二,未經調查取證或者未獲取充足證據的;第三,事實認定錯誤的。認定事實的常見錯誤有對象認定錯誤、事實性質認定錯誤、事實真偽判斷錯誤、事實的情節(如確定公民違法事實的程度)認定錯誤等。(註:參見姜明安主編《行政訴訟與行政執法的法律適用》一書中關於行政處罰的事實認定錯誤部分,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 年版, 第347—350頁。)

(二)法律適用錯誤

《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二)項規定,具體行政行為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判決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法律適用錯誤這種違法形式,只能適用於具體行政行為以及行政合同行為的違法。關於法律適用錯誤,理論和實踐部門的專家學者多有不同的界定,有人認為「適用法律、法規錯誤是指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行為時,適用了不應該適用的法律、法規規范,或者沒有適用應當適用的法律、法規規范。」(註:黃傑主編《行政訴訟法釋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18頁。 )另有人認為「實施具體行政行為違反了程序法規定,或者依據了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或條款,或者適用的法律法規或條款不是調整相應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法規或條款。」(註:羅豪才主編《中國司法審查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352頁。)還有人認為「行政主體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 沒有按法律、法規、規章的要求辦事,錯誤地援引了法律、法規、規章。」(註:姜明安主編《行政訴訟與行政執法的法律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351頁。)我們認為, 既然法律適用(行政管理活動中的法律適用而不包括法院的法律適用活動)是指行政主體將法律規定具體運用於各種特定的事件或者對象的活動,那麼法律適用錯誤就應是指在法律適用活動中的依據法律錯誤(包括不同的法律法規以及不同的條款)、理解法律錯誤、法律適用與具體的相應事實不相一致以及規避應適用的法律規范。至於所適用的法律范圍,人們大多認為(甚至《行政復議條例》也規定)不僅包括法律和法規,還包括規章以及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和命令(即其他規范性文件)。我們認為,在形式上仍應限定在《行政訴訟法》所規定的法律、法規兩種形式上,不宜擴大。因為規章在行政訴訟中只能作為「參照」(並不能直接援引),對其他規范性文件人民法院則可以完全無視其規定,而且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本身必須符合法律或者法規,具體行政行為不可能完全離開法律、法規的規定而只適用行政規范性文件。對行政規范性文件的適用是否正確,判斷的依據也必須是法律、法規的規定。因此,行政機關在法律適用上應與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適用相一致。否則,判斷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或合理公正就會有多個不同的標准,這樣必然引起行政違法認定的混亂。

關於法律適用錯誤的具體情形,人們也往往有不同的歸類,理論界眾說紛紜。如有人將其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適用法律法規性質錯誤;二是適用法律法規條款錯誤;三是適用法律法規對象錯誤。(註:羅豪才主編《中國司法審查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363頁。)另有人認為它主要表現為下列情形:(1 )適用規范性文件錯誤;(2)適用規范性文件的條文錯誤;(3)適用規范性文件的款、項、目錯誤;(4)適用法律概念錯誤或錯誤解釋了法律概念。 (註:朱新力著《行政法基本原理》,浙江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頁。 )對此,根據實踐中的各種具體情形並借鑒有關學者的看法,(註:關於法律適用錯誤有人概括為十種形式,參見姜明安主編《行政訴訟與行政執法的法律適用》,第351—352頁。)我們將法律適用錯誤歸結為如下幾種具體情形:

其一,應適用甲法卻適用了乙法,如應適用《商標法》卻適用了《葯品管理法》;

其二,應適用效力層級高的法律規范卻適用了效力層級低的法律規范;

其三,應適用此條款卻適用了彼條款;

其四,應同時適用幾部法律或法規的規定、或者應同時適用幾項法律條款,卻只適用了其中一部法律或法規規定或者某一項條款;或者應適用一項條款,卻適用了幾項不應適用的條款;

其五,適用了尚未生效的法律規范;

其六,適用了無權適用的法律規范;

其七,適用了已經被廢止、撤銷的法律、法規及其條文;

其八,應適用特別法卻適用了一般法;

其九,規避應適用的法律條文;

其十,錯誤解釋或理解法律規定;

其十一,法律的依據與事實不相符合,如對不具備法定條件的行為人准許其從事一定的活動。

(三)文書記錄方面的錯誤

文書記錄方面的錯誤,往往是指一種明顯的錯誤,它是指行政主體主觀上所欲表達的意思與文書記錄實際表達的內容相沖突而且容易被明顯地辯識,例如誤寫、誤算、電腦錯誤等。因此,這類錯誤是意思表達方面的錯誤。對於這類錯誤行為,一般不將其作為行政違法看待,但它存在瑕疵,行政主體必須及時予以更正。如《聯邦德國行政程序法》第42條規定:「行政機關可隨時對行政行為中的書寫錯誤,計算錯誤以及類似的明顯錯誤進行更正。錯誤涉及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得更正之;行政機關有權要求遞呈需更正之文書。」(註:行政立法研究組編譯《外國國家賠償。行政程序。 行政訴訟法規匯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頁。)

(四)意思形成錯誤

意思形成錯誤,是指行政主體及其人員在主觀意思(及其能力)方面不符合法律的規定或者存在欠缺而影響其真實意思從而致使行政行為違法。我國台灣學者洪家殷先生認為,有關意思形成的瑕疵方面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合議制機關之組織及構成因未合乎法律上的規定,而影響其意思之決定並致使所作成之行政處分違法;二是作出行政處分的公務員在意思形成上有瑕疵。(註:洪家殷:《論違法行政處分-以其概念、原因與法律效果為中心》, 《東吳法律學報》第八卷第二期,1995年3月,第84頁。)借鑒此種分法, 我們將意思形成錯誤分為兩類:一類是行政機關(及其他行政組織)的意思構成錯誤;二類是行政公務人員的意思形成錯誤。

其一,行政機關的意思構成錯誤

行政機關的意思形成不符合法定的要求,如應迴避的人仍參與作出行政決定、應由合議而決定的行為卻只由首長一人決定。例如,《行政處罰法》第38條關於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規定:對於一般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具體由行政機關負責人決定;但「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如果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非經行政機關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的,則屬於意思不符合法定條件而違法,這種處罰決定應無效或者撤銷。

其二,行政公務人員意思形成錯誤

行政公務人員意思形成錯誤,即指公務人員作出行政行為時欠缺正常的意思能力,或者因受到詐欺、脅迫或收受賄賂而影響行政行為的作出,或者行政行為的作出是基於錯誤的意思(如重大疏忽)判斷。從各國的立法及判例實踐來看,對於這類因公務人員意思形成錯誤而作出的行政行為,並非都確定為行政違法行為而是區分各種具體情況予以區別對待。有的意思形成錯誤被認為是違法,有的意思形成錯誤則並不影響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公務人員意思形成錯誤主要有下列幾種具體情形:

(1)行政行為基於錯誤的意思而作出。 對於此種情形是否違法不能一概而論,如在德國,一般只要客觀上與現行法相一致即不影響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在授益行政處分中,若其結果未違反強制規定,亦非為受益人或第三人所誤導,則該錯誤基於信賴利益之保護,應不構成瑕疵之要件;惟在負擔行政處分,因其同有損於公益及私益,所以應為得撤銷。日本之通說主張,民法上有關錯誤之規定不能適用於行政處分,行政處分不得以其本身有錯誤為由,而視為無效或得撤銷,只有於其內容系不可能或違法時,始以其內容為不可能或違法為理由,決定應為無效或得撤銷,但原則上,仍依其所表示者發生效力。」(註:洪家殷:《論違法行政處分-以其概念、原因與法律效果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八卷第二期,1995年3月,第86頁。)

(2)受到惡意詐欺、脅迫或收受賄賂而作出行政行為的。對此種情形,一般認為構成違法。(註:參見《聯邦德國行政程序法》,第48頁。)(3 )公務人員喪失意思能力(如無意識或精神失常)而為行政行為的。對於此種情形,由於公務人員此時已不能代表所屬機關或組織的意思,應將其認定為無效行為。

三、行政越權

關於行政越權,國內大多依《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而稱之為「超越職權」。目前關於行政越權的認識,我們認為還存在如下欠缺:

其一,只將其視為一種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在行政越權的概念界定上,從目前學者們和實踐部門的專家的理解來看,大多將其限定於具體行政行為范圍內。這些具有典型性的觀點如:(1 )行政越權是行政主體超越其法定行政職權(許可權和權能)的違法具體行政行為;(註:朱新力:《論行政越權》,《法學研究》1996年第2期,第116頁。)(2)超越職權,指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超出了法律、 法規規定的權力范圍;(註:黃傑主編《行政訴訟法釋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頁。)(3)超越職權,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超越了法律、法規規定的許可權范圍或授權、委託范圍。(註:羅豪才主編《中國司法審查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388頁。 )我們認為,將行政越權這種違法形態僅限定在具體行政行為中,是不完全的。不僅具體行政行為存在越權之情況,而且行政立法行為(行政法規、規章的制定)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創制行為也存在超越職權的情形,如超越法定的立法許可權范圍、事務范圍、超越授權范圍等。這些情形同樣屬於違法行為並且也為行政越權的具體表現。

其二,將程序越權也視為行政越權。人們一般認為,行政越權不僅包括實體或內容上的越權,還包括程序上的越權,違反了法律規定的方式、步驟、期限等情況即屬程序上的越權。(註:參見姜明安主編《行政訴訟與行政執法的法律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 頁;羅豪才主編《中國司法審查制度》,第392頁。)我們認為, 越權是對權力及其界限的超越,它應是對實體權力或管轄權的超越,而對未按法定的程序實施行政行為的,將其歸屬於程序違法或方式違法更為妥當。

其三,將行政越權的主體只限定在行政主體或行政機關。從目前對行政越權的界定來看,各種觀點都將其在主體方面作了限定,只限於行政主體或者行政機關。我們以為,無論何種組織或者人員,只要它們無權而行使或者行使超過法定的權力及其界限,皆應屬於行政越權之范圍。

鑒於上述分析,我們認為,行政越權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超越法定的權力及其限度而作出了不屬於自己行政職權范圍的行政行為,或者非行政機關的組織及其人員在無法定授權或委託(或者超越授權或委託的范圍)的情況下而越權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關於行政越權的具體表現,可概括為如下幾類:無許可權、層級越權、事務越權、地域越權、內容越權、內部越權。

(一)無許可權

無許可權,是行政越權中的最嚴重違法形式,它是指越權的主體實施了根本就不具有的職權的行為,該類越權行為是一種當然無效的行為。這類無許可權的越權行為可以形象地概括為「無權行使了有權」。在實踐中,無許可權的具體情形主要有:

其一,行政機關行使了非行政權力的行為。在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存在著國家權力的分工,行政機關不得行使司法權和立法機關及其他國家機關的權力,否則即表現為無許可權。如無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對於需要強制執行的案件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卻自己強制執行的,就屬於此種情形;又如對於刑事案件決定是否起訴或追究刑事責任的,屬於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職權,而行政機關決定不予移送司法機關查處,則屬超越了行政權范圍而行使了司法權。

其二,其他國家機關越權行使了行政機關的行政權的行為。如人民法院行使了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也屬「無許可權」行為。

其三,內部行政機構行使了外部行政機關的職權。如行政機關的內部科、處、室及派出機構等直接以自己的名義(有法律、法規授權的除外)對外行使職權。

其四,行政機關以外的企業事業單位、社團體和其他組織或個人在無法律法規授權或行政機關依法委託的情況下行使了行政機關的職權。

其五,行政機關被撤銷或由於被分解、合並,其行政職權已喪失或轉移後,仍以原行政機關的名義行使原行政機關的職權。行政機關喪失作為行政主體的資格後,如仍以原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行為的,就造成了一種無許可權的越權行為。

其六,受委託人的行政委託許可權終了後,仍繼續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行為。

其七,黨組織直接行使行政權或者與行政機關共同行使行政權。黨的各級組織應依照黨章的規定進行活動而無權對公民或組織行使國家行政管理權,否則即超越了行政機關的行政職權。

其八,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未任職前或免除職務後的時間內實施行政行為。

(二)層級越權

層級越權或稱縱向越權,是指上下級行政機關之間上級或下級行使了另一方的行政職權。實踐中,層級越權主要表現為兩種具體情形:

其一,下級行政機關行使了上級行政機關的職權。此種情形可形象地概括為「小權行使了大權」,對此類行為屬於越權並被認為違法,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是沒有異議的。

其二,上級行政機關行使了下級行政機關的職權。此種情形可形象地概括為「大權行使了小權」。對該類行為是否屬於越權或違法行為,理論上有不同的觀點。我們認為,原則上,上級行政機關行使了下級行政機關的法定職權,也應屬於違法行為。從目前立法關於上下級行政機關職責許可權的劃分來看,表現為四種狀況:一是立法明確規定職權屬於上級行政機關;二是立法只規定職權屬於該行政機關系統行使,並未區分上下級行政機關之間的職責許可權范圍;三是上下級職責許可權劃分不清;四是立法明確規定某種職權屬於下級行政機關行使。我們認為,當上級行政機關行使了第四種情形(即屬於下級行政機關行使的法定職權)的權力時,屬於越權。雖然上級行政機關享有對下級行政機關的監督權,但並不能以此認為上級行政機關可以直接代行下級行政機關的職權。這是因為:上級監督權的存在旨在避免下級行政機關的違法或矯正其違法;下級行政機關並非上級行政機關的地域代表,其設置及其許可權並非出自上級行政機關,而是來源於法律的規定;如果允許上級行政機關行使下級行政機關的職權,那麼下級行政機關也就沒有設置的必要;另外,將會妨礙到公民救濟權的行使(上級行政機關是復議機關,而上級行政機關直接代行會使復議失去意義或者變得更加復雜)。當然,上級行政機關直接行使下級行政機關的職權,並非絕對排除。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承認它的合法性。例如在德國,依據下列理由上級行政機關可以行使下級行政機關的職權:(1)事實上或法律上之原因, 致下級行政機關難以行使許可權;(2)上級行政機關的指令無從到達時;(3)或因情況急迫有由上級行政機關介入的必要。(註:參見洪家殷:《論違法行政處分-以其概念、原因與法律效果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八卷第二期,1995年3月,第29頁注釋。)

(三)事務越權

事務越權,即指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或從事行政管理活動時,超越本機關的主管許可權范圍。在我國,法律按行政機關主管事項的不同性質來確定其行政職權范圍,不同的部門有著不同的事務主管許可權。如果一行政機關超越了本部門的主管范圍而行使了應由其他行政機關行使的職權,則屬於事務越權。事務越權又可稱為「橫向越權」。如吊銷食品衛生許可證屬於衛生部門的權力范圍,工商行政機關卻作出此種行為即屬越權。在行政執法活動實踐中,行政機關超越其主管許可權的情況時有發生。

(四)地域越權

地域越權,即行政機關超越了其行政職權行使的空間范圍。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職權往往有著一定的地域限制,即其空間界限,行政機關只有在其管轄的空間范圍內行使其行政職權才具有法律效力,否則即屬超越地域管轄范圍而應歸入無效。這種越權一般發生在不同地區的兩個職責相同的行政主體之間,如甲地的稅務機關到乙地稅務機關的管轄地域徵收稅費。

(五)內容越權

內容越權,主要是指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職權時,超越了法定的范圍、程度等內容。內容越權的具體情形主要有:(1 )超越法定的時間范圍(並非指超越程序上的法定期限,此種情形屬於程序違法,在此不予涉及)。例如,《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對違反該條例的行為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關可以扣留船長職務證書,但時間不得超過六個月。在此,六個月時間即為有效的時間的范圍,否則就構成越權。(2)超越法定的裁量范圍。 即行政機關不在其法定的裁量范圍內選擇或決定。超越法定的裁量范圍包括超越法定的行為的種類(如公安機關在治安處罰中作出拘留、罰款和警告以外的處罰)、法定的數額幅度和對象適用范圍等。(3)被授權組織超越法定的授權范圍。法律、 法規授權的組織必須在法定的授權范圍內行使,否則即為越權無效行為,這類越權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應由該被授權組織承受。(4 )受委託組織超越許可權委託范圍。受委託組織應當在委託行政機關所依法委託的許可權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行使職權,超越委託許可權范圍的行為,也應屬於越權行為。在實踐中,受委託組織有三種情形:一是非屬於行政機關系統的其他組織;二是屬於委託行政機關系統的內部機構;三是其他行政機關(如在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縣或市公安局可以將五十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警告委託鄉政府行使)。人們一般認為,受委託組織自行超越委託許可權范圍的行為後果應由委託行政機關承受。我們認為,這種將該類越權情形都視為委託行政機關的越權行為是不適當的,而應區別不同的情形。對於行政機關的內部機構越權以其所屬行政機關的名義作出行政行為的,其法律後果應由行政機關承受;至於非屬於行政機關系統的受委託組織和其他行政機關的超越委託許可權范圍的行為應由它們自己承受。

(六)內部越權

內部越權,即行政機關(或被授權組織)的內部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相互間逾越職權。人們一般忽視對此種越權行為的探討

『肆』 物權行為瑕疵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你好,由於你的問題比較泛泛所以我也只能泛泛回答,物權變動,即物版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權、消滅,立法例上分為意思主義,即只需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物權變動,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地役權;形式主義,即除了物權變動的債權行為還需要物權行為以及登記或交付的法定要件才能發生物權變動;最後是折中主義,即不需要物權行為,只需要債權行為和登記交付的法定要件,如不動產抵押登記、房屋所有權轉讓、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設立等等。
以上這些物權變動一旦出現瑕疵,如沒有不動產轉讓沒有登記或動產轉讓沒有交付,有關物權變動的合同不成立、無效、被撤銷,都將導致不發生物權效力。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伍』 淺析產品瑕疵責任與產品缺陷責任的聯系與區別

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市場經濟的不斷繁榮,可供人們選擇的產品越來越多,而有關產品責任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有關產品責任的訴訟案件無論在標的額上還是糾紛案件的數量上都有不斷的升級,在產品責任越來越受到關注的情況下,為保障受害人可以及時地從侵權人那裡獲得相應的合理賠償,對產品瑕疵責任與產品缺陷責任進行研究和區分,顯得尤為必要。
一、產品瑕疵責任與產品缺陷責任概述
產品瑕疵與產品缺陷都屬於產品質量問題。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將產品瑕疵與產品缺陷混為一談,其實在產品責任法領域,二者有著不同的概念。關於「缺陷」與「瑕疵」,台灣學者王澤鑒認為,瑕疵者,就買賣契約而言,指標的物具有滅失或減少其價值或契約預定效用的特點。就侵權行為而言,則指其未具有通常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又稱之為「缺陷」。
我國《產品質量法》第14條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2條對產品瑕疵做出了規定,但兩法均未給出產品瑕疵的明確定義。英美法將產品瑕疵定義為「買賣標的物不具備該種物應當具備的價值、效用或者契約預定效用或者出賣人所保障的品質。《產品質量法》第四十六條對缺陷的定義有明確規定: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准。由產品瑕疵和產品缺陷引起的責任即為產品瑕疵責任與產品缺陷責任。
二、產品瑕疵責任與產品缺陷責任的聯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根據產品責任發生的領域將救濟機制份為兩部分,一為產品瑕疵責任制度,規范的是產品本身的質量瑕疵;另一為產品責任制度,規范產品對其他財產、人身損害的賠償。前者屬於合同責任,後者屬於侵權責任。產品瑕疵責任和產品缺陷責任是產品存在瑕疵和存在缺陷時所產生的民事法律責任。二者都是與產品有關的責任,且都是民事責任。
實踐中,很多人處理產品責任糾紛時沒有產品瑕疵責任與產品缺陷責任的概念,甚至將其混為一談。我認為在正確看待二者聯系的基礎上,正確區分產品瑕疵責任與產品缺陷責任是處理產品責任糾紛的首要問題,也是正確適用法律,處理糾紛的關鍵所在。
三、產品瑕疵責任與產品缺陷責任的區別
(一)責任性質不同
產品瑕疵責任又稱產品瑕疵擔保責任,即產品生產者或銷售者就產品的使用性、效用性、價值或其他品質所承擔的默示或明示擔保責任,是一種基於約定而產生的合同責任,屬於違約責任的范疇。
產品缺陷責任又稱產品責任,指產品生產者或銷售者因產品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侵權責任的一種,但是某種意義上。產品缺陷責任也是違約責任的一種。
(二)歸則原則不同
由於二者的責任性質不同,導致了歸責原則的不同。由產品瑕疵產生的責任是一種基於約定而產生的合同責任,屬於違約責任,其後果一般是對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因此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而由產品缺陷產生的是一種特殊侵權責任,往往導致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因此,對生產者使用嚴格責任,對銷售者實行過錯推定責任,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承擔連帶責任。
(三)權利主體不同
產品瑕疵責任是一種契約責任,根據合同相對性的原理,其權利主體只能是產品買受者。而產品缺陷責任為特殊侵權責任,因缺陷產品的侵害而獲得賠償請求權的主體,不僅包括產品買受者,還包括其他受害人。
(四)責任主體不同
產品瑕疵責任的責任主體是銷售者,產品缺陷責任的主體是生產者和銷售者。
根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銷售者負責瑕疵產品的更換、修理、退貨,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的,由銷售者進行賠償。銷售者依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於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於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第四十四條規定:因運輸者、倉儲者等第三人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五)舉證責任不同
根據《民法通則》和《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產品瑕疵責任採取的是「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舉證原則,受害人主張其合同權利受到侵害,必須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產品銷售者提供的產品存在瑕疵,否則,受害者應對其主張承擔舉證不能的後果。而產品瑕疵責任採取的是「舉證責任倒置」的特殊舉證原則,不要求受害人證明該產品存在缺陷或生產者未盡注意義務,只需證明其受到損害的事實,且該損害是由於缺陷產品造成的。如果生產者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其生產的產品不存在缺陷,則應依法賠償相應的賠償責任。 (六)訴訟時效不同
產品瑕疵責任的訴訟時效是一年。《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為一年。產品缺陷責任的訴訟時效是二年。《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七)免責條件不同
產品瑕疵的免責條件是,根據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銷售者對其銷售的產品存在瑕疵如事先向消費者作出說明的,或產品存在瑕疵但有合同約定的免於承擔責任之情形的,可以免予承擔法律責任。
我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1)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2)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八)責任承擔方式不同
產品瑕疵責任的承擔方式有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等多種形式。產品缺陷責任的責任承擔方式為賠償損失。我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規定: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1)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2)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準的;(3)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第四十二條規定: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九)法律後果不同
產品瑕疵的責任者承擔的主要是財產損失的賠償,不包括對人身傷害和精神損失的賠償。產品缺陷責任者需要承擔的不僅僅是財產損失的賠償,還包括人身損害及精神損害賠償。對此,《民法通則》及《侵權責任法》都有相關規定。
四、完善產品瑕疵責任與產品缺陷責任制度的幾點思考
(一)完善我國產品缺陷責任與產品瑕疵責任的立法模
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立法模式都是由本國的國情決定的,但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滯後的立法模式必將阻礙社會的和諧與發展。國外對產品瑕疵責任與產品缺陷責任是分開立法的。例如,美國關於產品缺陷責任法一直以判例法為主,而我國對產品缺陷責任與產品瑕疵責任采分開立法並將兩種責任一起分散規定在各個部門法中的立法模式。我建議,我國應將產品缺陷責任與產品瑕疵責任分開立法,可將產品瑕疵責任的內容全部歸入民法中,對產品缺陷責任可單獨制定一部產品責任法。
(二)完善產品缺陷的判斷標准
國外對產品缺陷的判斷標准通常都採用消費者合理期待的安全標准,我國採用的是「不合理危險標准」及「國家標准,行業標准」的雙重標准。為此。我建議:對產品缺陷的判斷標准應採用一般標准。可以將「不合理危險」作為基本標准加以規定,但對「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我們不能將它作為基本標准,應對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的產品,要求同時適用不合理危險標准,違反任何一項標准均可以認定具有缺陷。
(三)完善我國產品缺陷責任與產品瑕疵責任的賠償制度
完善產品瑕疵責任中「三包」賠償制度。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三包」制度已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但立即廢除「三包」制度也不現實,因此,我建議,我國應盡快建立統一的條例,對產品瑕疵賠償方式只做原則性的規定,針對不同種類的產品瑕疵制定不同的責任賠償方式。此外,完善產品缺陷責任與產品瑕疵責任發生競合時的賠償制度。當發生產品缺陷責任與產品瑕疵責任的競合時,我國法律規定,受害人只能選擇向生產者求償產品缺陷責任或產品瑕疵責任其中一種的救濟方式"筆者認為,這樣規定對受害人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公平的。建議對我國產品缺陷責任與產品瑕疵責任發生競合時的賠償規定應作適當修改,規定當發生兩種責任的競合時,消費者既可以請求得到對產品自身損害的賠償,同時也可以請求得到由產品質量問題導致的消費者人身財產損害的賠償。
綜上所述,產品瑕疵責任和產品缺陷責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不能正確區分,容易導致對案件定性錯誤,繼而直接影響到法律的適用、舉證責任承擔等一系列問題,勢必造成司法實踐的混亂,司法裁判的錯誤。我期待法律及早對產品瑕疵和產品缺陷責任作出更明確的界定,把兩種責任嚴格區分開來,從而有利於法律工作者對法律條文的正確理解與適用。

熱點內容
劃清與西方司法獨立 發布:2025-01-13 02:53:22 瀏覽:469
法院進家 發布:2025-01-13 02:51:46 瀏覽:239
喪家產假陪產假在勞動法中屬於 發布:2025-01-13 02:40:24 瀏覽:65
法治歌歌曲 發布:2025-01-13 02:40:17 瀏覽:94
勞動合同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13 02:11:26 瀏覽:972
下列屬於新條例 發布:2025-01-13 01:19:40 瀏覽:828
不戴口罩道德 發布:2025-01-13 00:53:23 瀏覽:9
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 發布:2025-01-13 00:10:51 瀏覽:779
馬克思法學研究生 發布:2025-01-13 00:07:03 瀏覽:146
法律援助來源 發布:2025-01-12 23:44:24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