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關於法律知識的論文

關於法律知識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4-08 10:52:19

㈠ 法律方面論文

你好,法律方面的論文大部分是按照這個思路去寫的:
1.選題,你在生活中發現存內在容哪些法律問題,你對這個法律問題有看法。比如:論保險代位求償行使中的若干法律問題。
2.選好你要寫的論題後,就開始查找有關論題方面的資料,比如現行規定,學者們對這方面的定義,主流的觀點,這方面的案例等。
3.大概熟悉在你論題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對問題的認識後,就可以開始著手正文了。
4.各個學校都有對論文格式的要求,一定要嚴格按照學校要求的格式來完成論文。多和同學交流,不懂就問老師。
5.跟你說說正文怎麼寫。
本科論文可以分成三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是中文摘要,引言,相關概念特徵,立法現狀等;
第二部分,重點是第二部分,這一部分要求你提出在存在的問題,然後針對問題給出解決的辦法。
第三部分就是把你的參考文獻列出,再致謝就可以了。
謝謝,請採納!

㈡ 法律方面論文範文

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的生力軍,必備的法律素養是其立足社會的核心條件。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法律方面論文,供大家參考。

法律方面論文範文一:車貸險三類糾紛的法律分析

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是指借款人向貸款人申請汽車消費貸款後,由借款人作為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因借款人不履行貸款合同給貸款人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該業務自1997年開辦,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蓬勃發展,並帶動了機動車輛保險市場的繁榮。但是,由於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保險期限較長,不僅客觀上風險要在經營中逐步釋放,而且隨著保險事故的不斷發生和理賠調查的日趨深入,該業務在管理上遺留的問題和導致的糾紛也越來越多。筆者將理論研究和業務實踐相結合,就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業務中可能涉及的三類糾紛進行法律分析。

一、購車人發生欠款後、保險人賠付銀行損失之前,銀行或者保險人以銀行名義起訴購車人、擔保人的案件

當購車人發生欠款並構成保險事故後,銀行有權選擇依據貸款合同向購車人、擔保人主張權利,也有權依據保險合同向保險人索賠。這種情況下,除非保險條款或合作協議中明確約定了保險人享有先訴抗辯權,否則保險人沒有權利要求銀行先起訴購車人、擔保人。同時,在沒有賦予保險人先訴抗辯權的情況下,為防止銀行在購車人發生欠款後濫用訴權,即便銀行自願選擇起訴購車人、擔保人,在未經與保險人協商一致時,該訴訟費一般是不屬於保險賠償范圍的。

因此,銀行和保險人在發生保險事故後,首先應關注共同利益、從實際出發,對於購車人惡意欠款或無力還款、確已無法通過催收或協議處分抵押物等方式收回欠款,並且購車人或擔保人具有可執行財產能夠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盡快協商一致,由保險人承擔訴訟等經費並以銀行名義起訴購車人、擔保人,以及盡早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二、銀行起訴保險人的案件

銀行起訴保險人的案件是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糾紛中最為常見的,爭議焦點主要是保險人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實踐中爭議較大、較難處理的主要有以下二種類型:

(一)涉嫌詐騙的案件

涉嫌貸款詐騙的,一般是借款人、汽車經銷商單獨或串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取提供虛假材料以虛構汽車買賣關系、同一車輛向多家銀行貸款、非法提取貸款現金挪作他用等方式套取銀行貸款。此類案件中,有的是購車人偽造、變造或收購、借用他人身份證購車,有的是提供虛假財產狀況證明、虛增車價,有的則是虛擬購車主體、擔保人或抵押財產等情況。因此,判斷保險人是否應承擔保險責任,應根據實際,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保險利益問題。《保險法》第12條規定了“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因此,對於涉嫌詐騙的業務,如果貸款人並未實施購車行為,保險人可根據新《保險法》第四十八條“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不得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的規定而拒絕賠償。

2.銀行審貸和投保人如實告知的義務。針對涉嫌詐騙的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業務,保險人通常基於《貸款通則》、《汽車消費貸款管理辦法》的規定和保險條款的約定,以銀行疏於履行審貸義務、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作為不承擔責任的抗辯理由。筆者認為,盡管《貸款通則》和《汽車消費貸款管理辦法》等明確規定了銀行的審貸義務是獨立的,並且銀行有審慎地進行資信調查的義務,條款中也通常約定了保險人在因被保險人過錯導致貸款合同無效或被撤銷時、在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時,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在實務中,仍然應該根據銀行疏於審貸和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具體情形區別判斷其法律後果。

如前所述,涉嫌詐騙的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的具體情形千差萬別,但無論是空車套貸、虛增價款或者其他情形,其基本特徵均是申請貸款的材料中存在虛假信息。既然存在虛假信息,則必然說明銀行在審貸過程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疏忽、投保人在投保過程中隱瞞了真實情況。

針對保險人關於銀行審貸疏忽的抗辯,保險人不承擔責任的條件應以銀行的過錯為限,不宜包括輕微的疏忽、更不應以虛假信息推定銀行存在過錯。特別是購車人收購、借用他人身份證件的情形,筆者認為應構成表見代理,貸款合同成立,保險人不能以銀行未盡到資信調查義務或當事人之間沒有一致意思表示為由而不承擔保險責任。

針對保險人關於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抗辯,筆者認為盡管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對“最大誠信”的要求更高,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仍然應以“有限告知”為原則,同時應逐步確立書面詢問的有限告知方式。在有限告知的前提下,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保險人有權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拒絕承擔賠償責任。此外,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中,由於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是分離的,被保險人是進行保險索賠的權利人,因此,投保人告知義務的履行以及對投保人有關情況的調查直接關繫到被保險人權益的風險。

根據《保險法》規定,對投保人的選擇和有關情況的調查是保險人的法定義務,其該義務的履行也關繫到保險合同的履行,因此有人提出要通過雙方協議將保險人的審查義務和銀行的信貸資產審查結合在一起,或者以銀行的資信審查代替保險人的承保審查。筆者認為,銀行的資信調查和保險人的承保審查義務的法律依據不同,前者是依據《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等,後者是依據《保險法》,其側重的專業重點亦有所不同,因此不能混為一談或相互替代,相反,應分別予以強化。

(二)由於銀行未履行作為被保險人的催收、危險程度增加的通知義務、未代投保人連續投保車輛險等而引發保險責任爭議的案件

1.根據《貸款通則》第32條規定,“貸款人在短期貸款到期1個星期之前、中長期貸款到期1個月之前,應當向借款人發送還本付息通知單”,貸款人對逾期的貸款要及時發出催收通知單,做好逾期貸款本息的催收工作。保險條款通常約定被保險人有做好欠款的催收工作和催收記錄的義務。

2.根據《保險法》關於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時應及時通知保險人的規定,保險條款通常也在被保險人義務中約定被保險人發現投保人有潛在的不還款風險或任何可能導致保險合同風險增加的情況,應通知保險人並協助減少或消除風險。

3.為避免投保人因貸款所購車輛自身發生事故損失而產生的不還款風險,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一般要求投保人一並投保貸款所購車輛的損失險、盜搶險等車輛保險,且保險條款通常約定投保人未按時續保上述車輛保險的,被保險人應代投保人投保。銀行違反上述保險法規定或保險合同約定的被保險人義務,保險人有權按照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主張不承擔賠償責任或減小賠償責任。

三、保險人賠付銀行損失後,向購車人、擔保人進行追償的案件

保險人在履行了保險賠償責任之後,有權向購車人、擔保人進行追償,但筆者認為該追償不等同於保險代位求償。保險代位求償權,是“基於保險利益原則,為防止被保險人獲得雙重利益而公認的一種債權轉移制度”,通常認為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實質是民法清償代位制度在保險法領域的具體運用;該制度設立的目的是既不能讓被保險人因投保而取得額外的利益,也不能讓有過錯的第三者逃避其在法律上的賠償責任。

新《保險法》第60條規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由此可見,保險代位求償權是代位被保險人向第三人行使權利;因此有觀點認為,由於保證保險合同中投保人即是債務人,其是否還款、是否按約定履行義務直接決定了保險事故是否發生,與第三人沒有直接關系,因此一般不存在第三人過錯致使保險事故發生的情況,當然也不存在保險代位求償權。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就是沒有區分保險事故發生的具體情形,將保險人的追償權等同於代位求償權的錯誤認識。

(一)投保人因主觀意願而發生惡意違約

汽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承保的風險具有信用性,與投保人對債務履行的主觀願望具有一定的聯系。對於保險人而言,其在依賴投保人的誠信態度的基礎上為其信用承保,無法通過一般的詢問和告知來了解投保人的主觀世界,況且投保人的主觀意願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因此,一旦因投保人主觀惡意造成保險事故發生,即出現了保險人承保的不確定性危險的必然發生,保險人得為該射幸率的發生而給付保險金,並將因為缺乏第三方責任因素而不享有代位求償權。但是,保險人不享有對第三方的代位求償權,並不等於其不能向投保人(債務人)或擔保人追償;保險人在向被保險人履行了保險賠償責任之後,被保險人對投保人不再享有賠償金額范圍內的債權,該債權及相應的擔保權一並轉移至保險人,實務中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也會就權益轉讓問題簽署權益轉讓書。

(二)因受第三方侵害影響履約能力而發生善意違約

投保人因第三方的侵權或合同違約行為而遭受侵害,降低或損害了投保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能力,造成保險事故發生,一般稱為善意違約。這種情況下,由於投保人最終可以從第三方獲得損失的救濟,而保險代位權的本質是“一個為了防止被保險人獲得超過全額補償,有利於承保人或保險人的原則”(語出1883年Castellainv.Preston案中的布萊特法官),故筆者認為此時保險人既可以向投保人(債務人)、擔保人追償,也可以行使代位求償權向有責任的第三人追償。

(三)因客觀情況發生變化而發生違約

除了主觀因素以外,某些客觀上的事件,例如地震、台風、洪水、海嘯等以及戰爭、武裝沖突等不能預見、不能克服、不能避免的不可抗力以及非因當事人故意或過失而偶然發生的意外事件,也可能導致投保人(債務人)不履行、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清償責任。對於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導致的保險事故,保險合同從保障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利益的角度出發,立足於減輕並合理分配風險,一般約定為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且不向投保人追償。同時,此類情形下因無特定第三方的過錯,亦不存在保險人代位求償權。

法律方面論文範文二:法律文化理論研究

一、法律文化的內涵

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隨著我國文化理論的發展,“法律文化”從西方引入我國,開始引起我國法理學、比較法學和法律史學領域學者的關注,“頗有言必稱法律文化之勢”。但由於學界對法律文化的內涵缺乏明確的界定和深入的研究,使得法律文化現在仍未形成系統的理論,更遑論一門獨立的學科。“法律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學者勞倫斯•弗里德曼在《法律文化與社會發展》一文中提出的,指的是“與法律體系密切關聯的價值與態度,這種價值與態度決定法律體系在整個社會文化中的地位”。而法念法律文化與社會發展》一文中最先英國法學家科特雷爾則認為“法律文化”僅適用於觀察法律與文化一體化的初民社會和小型社區以及特定職業人群的法律觀念,與“法律意識形態”等同。也有學者把法律文化視為法律傳統或作為一種法律解釋方法。概括而言,法律文化是指植根於一個民族或國家長期共同生活的歷史文化過程中公認的、穩定的法律價值、觀念以及學說的統稱,是人們進行法律活動的行為模式和指導規范。

二、當前我國法律文化研究現狀與問題

首先,我國法律文化側重與其他法學學科結合來研究某一問題,而缺少對宏觀理論的研究。從我國近幾年的研究成果來看,我國當前研究法律文化,主要集中在:(1)與法制史結合來研究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包括禮法、無訟、自然法、律等,這部分研究占絕大部分;(2)與比較法結合來研究法律文化;(3)進行地方性研究,來研究少數民族如藏族、彝族、瑤族等的法律文化。而對法律文化本身的理論基礎、體系的研究卻明顯不足。其次,法律文化沒有釐清與一些學科尤其是法學學科的關系,從而影響了自身學科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學科交叉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重要。這種跨學科的發展前提是相應學科之間的合作關系,而非簡單的包含關系。而且我國法律文化的跨學科研究僅著眼於法社會學和法制史,對於其他學科不夠重視。而當前世界中關於法與數據、數字時代、工程學、戲劇、數學、人工智慧的研究已經變成一種新的發展趨勢。最後,對我國法律文化的現代化路徑這一理論基礎問題,我國學者存在認識偏差。不少學者認為打破法律文化區分的制度性法律文化與觀念性法律文化這種二元結構並進行整合,使觀念性法律文化向制度性轉變,是我國法律現代化的路徑。然而,深入分析後我們可以發現這種觀念背後體系的是一種法律的一元觀,即“趨向於附和占據支配地位的依照法律治理國家的觀點”,是“現代科學主義驅動下型構而成的以立法統合整個法律定義”,是“唯法律的”、“現代性的”、“宏大敘事型的”。但就轉型期的我國現代化進程而言,我們更多的恰恰是對“現代性”的反思,更關注的是“後現代的”“地方性知識”這樣多元格局的存在。我們的出發點不再是看“沖突”,而是看“存在”,不再是進行統一的“整合”,而是研究各自獨立的前提下互動的融合來起作用,來滿足轉型的中國社會現實需要。

三、法律文化研究的理論基礎——法律多元主義

馬克•維恩•霍克在第23屆世界法哲學大會的基調報告中曾討論了歐洲統合過程中法文化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由於“在不同地域文化傳統相互影響愈益強烈的過程中,強勢的文化傳統往往處於支配地位,並且時常會驅逐、消磨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處於相對弱勢的文化傳統中的某些要素”,因此努力保護本地區部分的傳統和經濟,“提升後發國家的法律地位”,建立國家法和國家內部多元的、部分社會的法規范、以及歐盟法的三元法律構造這一多元體制至關重要。事實上,這種法律文化的多元化正如我們前文所述,是現代社會下,法律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這種法律文化多元主義正是我國研究法律文化的理論基礎。提倡法律文化多元主義的學者中,最有影響的一位是日本的千葉正士。其理論的核心觀點就是對於作為國家法的正式法與非正式法之間具有復雜的交互關系,應當將包涵多元價值、理念的法前提予以概念化,並運用構成多元法體制的各種概念進行分析。千葉正士針對亞洲不同地域多元法體制下的國家法和移植法、固有法,進行法人類學、法社會學、以及法哲學上的分析論證,提出了法文化上的獨創概念——“法文化的操作性定義”。其多元法體制的法文化理論內核可以概況為是三種二元區分下二項對立,具體是指“正式法•非正式法”,“移植法•固有法”,“法規則•法前提”這三方面的二項對立。

㈢ 法律論文範文精選

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法律論文 範文 精選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法律論文範文精選篇1

淺析法律 文化 對新型法制化建設的影響

摘要: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法制建設越來越為學界與社會所重視。在探索如何在中國法制建設的道路存在多方面的觀點與爭論。法律具有民族特性,是民族的共同意識。發掘傳統法律文化在現代法制建設中的意義,能有效地促進法制的完善與發展,形成具有特色的、完善的中華法系。

關鍵詞:

傳統;法律文化;法制建設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和「依法治國」方針國策的指導下,中國的法制建設的重要性日益顯現。但是,依法治國,從這個源於西方的治國理念傳入我國並且應用到實踐當中的成效來看,比起西方來說,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此落後於西方的尷尬局面。著名的德國歷史法學派法學家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薩維尼認為法律就像語言、風俗一樣,具有「民族特性」,是「民族的共同意識」,「世世代代不可分割的有機聯系」,它「隨著民族的成長而成長」。中國新型法制建設面對著越加開放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西 方法 律文化的沖擊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當如何取捨,何去何從?對此,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亊實,中國今天正在使用的一整套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職業群體的分類,是幾乎全部從西方發達國家借鑒和移植過來的。所以,它們基本上不屬於我們傳統法律文化的組成部分。法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源於西方的「舶來品」,而這與以封閉的小農經濟、政治的專制統治和以家庭為中心的宗法關系為基礎的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是格格不入的。

一、從法律的起源和用途來看

在我國的傳統法制文化中,法只是一種統治和刑罰的工具。自奴隸社會時期便有「天討」、「天罰」的神權法思想出現;而司法也主要依靠於「鬼神」、「神獸」等,並且主要應用於宗教和政治、軍事活動。我國古代法的基礎是「禮」和「刑」,追求的是維護血緣統治關系和等級制度。①而這卻令人民對法產生畏懼和排斥,甚至是厭惡。而並不像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古希臘法和古羅馬法,是奴隸制的商品經濟關系下,契約式的人權和民主。

二、從法律的發展來看

在我國的傳統法制文化中,儒家學派逐漸成為被統治者推崇、主導社會的思想體系,中華民族精神在本質上是「儒」的體現。②首先是受儒家推崇的「人治」傳統。儒家主張具有賢德禮義理想主義下的人來統治整個國家,這在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體現的便是權力大於法律和專制統治的長期延續。法律的正當性來自於統治者手中權力的賦予,權力凌駕於法律之上,把法視為政治的一部分。而這種思想至今仍有深刻的影響,正是由於這種根深蒂固的潛在意識,把法看成是統治者手中的政治工具或者是打擊報復的懲罰手段。從近現代中國的歷史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小到一個刑亊案件的法官因為民眾的輿論和關注便匆匆給一個案件下結論,大到對權力、特定人物的盲目崇拜和對民主、憲政與分權排斥的思想。而在西方法律文化中,早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就形成了早期的民主制度,出現了以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為代表的主張民主與法治的學者;到近代,洛克、孟德斯鳩、盧梭等對現代世界法制建設影響巨大的「鼻祖」級的人物,均來自於西方。

其次是受儒家文化推崇的「禮」與「德」。

在西方法律文化中,官僚政治受法律調節,但在中國法律並不獨立,法律從屬於道德,為行政服務,也成為穩定社會秩序,鞏固統治的制度。所謂「德禮為政教之本」③,法只是一種輔助的手段和教條式的工具,這導致長期以來法律不能得到人們的有效重視和信仰。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強調對禮義的追求,提倡綱常倫理。正如費正清先生在《美國與中國》所言,在以家庭為單位的重農主義的社會中,「人的價值並不像西方所認為的那樣是每個人所固有的品質,而是需要從外界獲得的。一個人的行為好壞主要應看它對社會福利、安定與是否有貢獻來判斷,個人本身也是不受贊揚的,因此中國所存在的一種政治傳統即為家長式的控制。」④這種影響是巨大的。一方面,這導致「人情」、「等級」和「面子」成為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因子。

而這對我國當今法制建設的影響,是極其不利的。近年來「打官司就是打關系」、「一紙司考不如有個叫李剛的爹」等一些言論從側面體現出,我們的社會建立在一種錯綜復雜的關系網上,而在此當中,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地位和尊嚴所體現出的價值越發的小,心甘情願也好被迫無奈也好,只有屈從和扎入這一張張類似等級制度的大網才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從而進一步的導致在某些司法當中「以亊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這一原則的陷落和法律本身公信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在此基礎上一旦少了等級和家庭的一定程度的約束,對社會規則的漠視就很可能導致侵權行為的發生,受侵害的客體既可能是公共利益也可能是私利,而這與法制建設中,人們對法律這種社會公共規則的敬畏和自覺的遵守的目標是截然相反的。

崇尚「以和為貴」、「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這種基礎下,造就了不管是在統治者還是人民,還是立法、司法中都存在的「無訟」的價值取向。再加上「重獄輕訟」的訴訟制度,這使得自古以來人民的權利意識淡薄。人民沒有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利的意願和傾向,當權利受到侵害時卻向權力尋求救濟(而這通常是非法的),或是乾脆選擇忍氣吞聲。目前我國當下「主流」的觀點類似於「先中體西用,再逐步過渡到西體中用」的文化價值取向。但是新型法制建設的要求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要求顯然是沖突激烈的,在「中體」思想的引領下依然是無法擺脫人治和人情關系的窠臼的,而這將是法制建設的致命傷。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全盤否定拋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呢?這顯然是不行的。那麼在新型法制化建設的浪潮中我們應當如何取捨,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實現自己的「華麗轉身?」一是堅決破除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不利於進步的部分,弘揚吸收西方的先進法律精神。可以大膽的說,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大部分是不利於法制建設的,而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當然有方方面面,但在當今世界市場經濟的大勢下,這不僅是我國發展的要求,更是一種不可逆的趨勢。

二是制度改革和完善。

制度的不完善更是為權力的濫用和腐敗煽風點火。不能讓「黨」的頭銜成為某些不法分子的「免罪金牌」和特權標志。對於作為執政黨隊伍,對其違法行為更應當透明的依法處置。」減少權對立法、司法的干預,重視憲法的地位,逐步建立違憲審查機制(憲法雖然是充滿政治意識形態的產物,但是對於違反憲法的必須採取得到法律的制裁和追究,否則憲法將淪為一種形式主義的文字),加強對權力的監督,使得立法、司法、行政三者相互獨立又互相牽制。不僅是立法、司法制度面,作為行政的執政黨,也應當加強自身的建設。這是破除等級和特權勢力風氣的關鍵,使得法治得到真正保障的關鍵。三是文化大環境的建設和 教育 的改革。我國沒有西方深厚的__宗教的傳統,這正是一個很好的基礎;所以,要培養大眾對法律的信仰,把法律作為自己的「宗教信仰」,減少政治和意識形態在文化和教育中的影響,提高公民的權利意識,提倡多樣化的文化,同時又要適當的運用中國傳統法律道德的教化作用,把「無訟」最為發展的最終目標而不是過程。從文化教育入手,加強法制的教育,是一種廣泛的必要的保障。

培根說過,「對於一切亊物,尤其是艱難的亊物,人們不應期望播種與收獲同時進行,為了使它們逐漸成熟,必須有一個培育的過程。」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是不可能消失的,中國的法制化建設必然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眼光和視野,更需要的是決心和毅力。我們必須站在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 經驗 和當今時代發展的趨勢下,既要大膽的吸收和借鑒西方先進的法律文明,又要理性的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進行取捨,真正從權力社會走向文明的法治社會。

<<<下頁帶來更多的法律論文範文精選

㈣ 法律論文範文8000字

法律與人們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法律是維護秩序,規范、調整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法律論文 範文 8000字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法律論文範文8000字篇1

淺析憲法在依法治國中的重要作用

論文摘要:依法治國就是依完治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規定了整個國家的基本制度和法律運行機制,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加強憲法的實施,必須改進全社會的憲法觀念,加強憲法的宣傳,憲法實施的監督,憲法的司法化等工作。

黨的十七大 報告 強調“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深入落實,全社會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依法治國,概括而言,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事務,就是依憲治國。這是因為以憲法為最高法的完備而優良的法律體系是依法治國的基礎。

一、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一)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藉助於國家權力所具有的強制力和約束力,它的高低、大小是衡量一部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地位的重要標志。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已為世界上各成文憲法國家所公認和接受。如日本國憲法規定,憲法為國家最高法律,凡與憲法條款相沖突的法律、法令、詔敕等一律無效。這說明:第一,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據和立法基礎,沒有憲法依據和憲法授權,則不能制定法律;第二,即使其他法律有憲法上的立法依據,但其內容和精神也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條文相抵觸,否則無效或部分無效;第三,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准則,並且負有維護、遵守、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我國現行憲法也規定了自身最高的法律地位。

(二)憲法規定了法治匡f家的基本制度。

憲法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例如我國現行憲法包括四個修正案

(1)全面、准確地體現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規定:“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雜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

(2)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我們的國體,它確定了我們國家的性質和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但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而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農民,還有其他勞動人民,把國體確定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更加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3)規定了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們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定為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從中體現出我們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4)規定了我們國家在政治、經濟、 文化 等方面的基本制度。再如美國1789年憲法第一條就規定了代議制度,其中包括美國國會的組成、職權、活動原則及其與總統、聯邦法院的分權制衡關系等等。

(三)憲法規定了整個國家的法律運行機制。

憲法規定了憲法和法律的監督、解釋體制。我國憲法在 總結 建國以來的實施 經驗 和吸收各國憲政發展長處的基礎上,確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憲法的實施,這既保證了“議行合一”和“民主集中制”原則的貫徹執行,又兼取特設專門機關監督的優勢,使憲法實施的監督真正落到實處。國家立法機關所制定的一般法律以及其他國家機關頒布的規范性文件必須遵循憲法,同憲法的原則精神相符合,否則勢必會損害國家的根本利益,影響國家的法治建設,因此,各國憲法對於憲法實施的監督都做了規定。如,我國憲法就明確規定由立法機關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監督憲法實施。

(四)憲法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基本權利表明了公民在—個國家中的憲法地位,是公民行為合法性的依據。自憲法產生以來,公民的基本權利就是憲法的一項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現行憲法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對公民的權利和自由作了廣泛的、充分的規定。首先強調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是我國公民的一項權利,也是社會主義法制的一條基本原則。還規定了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人身權利和自由,社會經濟權利,監督權,老人、婦女和 兒童 等特定主體的權利等等。

我們不但在憲法中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而且在許多方面還有保障:(1)物質保障。我們國家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廣大勞動人民直接掌握國民經濟的命脈,為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實現提供了物質條件。(2)政治保障。我們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政權決定了全力維護廣大勞動人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核心職能之一。(3)法律保障。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是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體現,因而它不僅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而且通過依法制裁侵犯公民權利和自由的行為,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實現。

憲法所規定的這些制度,不僅為法制的統一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法制的完整提供了保證。如果沒有憲法,各種法律和法律制度就沒有統一的依據,法制的內部一致性就沒有了根本保證;同時,也只有在憲法制定和頒布之後,其他法律以及整個法律制度才能獲得賴以產生的基礎,有關立法、執法、司法和監督憲法等機關的組織,才能根據憲法的知道原則而被確立下來。

二、改進憲法觀念,加強憲法實施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但是只有把紙上的憲法轉化為社會主體的行動指南,憲法才能真正成為物質力量,立憲的目的、憲法價值才能實現。因此我們需要在全社會進一步普及憲法知識,提高憲法意識,培植憲法信仰,使憲法銘刻在公民的心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首先,加強憲法的宣傳工作

我國憲政建設缺乏先天的內在因素,憲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國家或政府推動的,是通過國家或政府來組織實施的。加強憲法的宣傳工作,重要的是要對各級國家機關的領導幹部及其工作人員進行憲法的普及、宣傳。目前,在相當多的黨政幹部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頭腦中,並沒有憲法至上的觀念。人民主權是憲法的原則之一,其核心思想就是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政府的權力來自於人民,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國家機關的黨政幹部、工作人員具備了較高的憲法意識,憲法在實施過程中就不會因遇到法盲而侵犯公民權益。加強憲法的宣傳工作,還必須向公民宣傳憲法知識。讓公民了解憲法最根本的精神就是限制權利、保護權利,國家機關只是受人民委託,為人民服務的機構,應該置於人民的監督之下,國家權力應該時刻以保護公民權利為己任。不懂憲法,就意味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能很好地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其次,加強憲法實施的監督工作

一個國家法治狀7兄和法治水平如何,與該國憲法的規定在實際中得到實現的程度密切相關。如果憲法得不到有效地實施,就不可能實現法治,至多隻能造就人治形式下的法治,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法治。所以,保證憲法的實施就成為一國法治建設最重要的任務。加強憲法實施的監督,就要加強監督機構監督憲法實施活動的法律效力。通過法律和規范性法律文件將違憲的概念和含義確定下來,注重違憲與法律責任制度的銜接和關聯,同時設立違憲責任形式和違憲責任所對應的法律制裁 措施 。對於此類工作,如能持之以恆,如能制度化,就可以極大地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樹立憲法的權威地位。還要加強社會公眾對憲法實施的監督。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社會公眾對憲法的監督是人民對國家進行監督,對憲法進行監督的一種重要方式。一是通過憲法賦予公民的批評、建議和申訴、控告和檢舉權,通過制度的手段對違憲的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監督。二是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也就是社會輿論和新聞批評的方式來實行對憲法的監督。

最後,加強憲法的司法化

長期以來,一些同志認為憲法作為根本法的作用,不是通過憲法條文的規定直接實現的,而是通過其他部門法來實現的,所以,憲法規范對人們的行為沒有直接的法律約束力。這種錯誤認識是憲法在實施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調控手段造成的。加強憲法的實施關鍵還在於加強憲法的權威性,最突出的就是憲法的司法化。為此,必須賦予憲法的可訴性,使憲法直接進入司法活動當中,人們從自己周圍發生的各種案例中體驗到憲法的價值,在利益關系中實現憲法規范。公開取締、撤銷違憲立法,禁止、杜絕違憲行為,依法追究各種違憲責任。建立、健全我國的違憲審查制度,強化全國人大及其會的機構建設,強化普通法院的行政庭建沒,規定審查違憲案件的許可權,撤銷同憲法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以及地方性法規等,對違憲法律、法規宣告無效或者拒絕適用。通過彈劾、罷免等方式追究違憲行為的責任,直至追究法律責任。我們欣喜地看到2001年8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山東“齊玉苓案”的批復,開創了將憲法引入司法訴訟的先河,這意味著任何公民的權利都會受到憲法的保護,從而使公民從心理上產生了對憲法的神聖感與崇敬感。

法律論文範文8000字篇2

淺析輿論對刑事審判的影響及規制

一、輿論影響刑事審判的形式

法院是刑事裁判的唯一主體和權力行使者,但由於媒體報道產生的社會效應,使其在刑事審判中掌握了主動權,成為引領刑事判決的風向標。目前,我國輿論影響審判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於傳媒報道了具有爭議性的司法案件,引起了民眾大規模的熱議,然後傳媒以公共討論平台的身份發布這些爭議,致使形成了輿論與法院之間觀點的對峙;[1]另一種是網民為引起廣泛關注,在網路媒介上發布了爭議性的案件,導致了大量的評論和轉載,各家媒體也開始聞風爭相報道,輿論在所謂情理的參與下帶有明顯的傾向性,給法院帶來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媒體在對進入司法程序中的司法案件進行報道時,搶先對案件進行討論、分析,甚至攻擊、侮辱與案件有關的法官、當事人及 其它 訴訟參與人,得出預測性結論,令受眾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造成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法院審判的現象。[2]

二、輿論影響刑事案件的特徵

(一)當事人身份特殊。

涉案當事人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社會名人往往是媒體吸睛尋求關注的出發點,為了防止具有特殊身份的涉案人員獲得特殊法律待遇,對案情進行大肆報道,引起民眾的廣泛監督。法官在民眾的監督下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會威嚴掃地。

(二)具有間接性和代理人效應。

輿論以其明顯的傾向性引導大眾,生成了一種足以影響法院獨立審判的輿論氛圍,從而使得審判在不同程度上喪失了其應有的公正性。[3]而另一方面,一方當事人為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試圖從輿論方向影響司法審判,主動要求媒體介入報道,媒體對當事人的一面之詞先入為主作出傾向性的報道,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形成輿論觀點,對法院的審判評論和干預,法院的中立地位受到威脅,被傾向性觀點開始引領,大大影響了司法審判公正度的最大化。

(三)影響被告人的定罪量刑。

我國刑法為實現量刑的合理合法化,針對不同的案件性質和事實,規定了不同的量刑情節。在實踐中由於媒體等輿論的傾向性報道和評論,使得一些本應具有減輕,從輕量刑的被告人因其身份特殊而受到限制,法院在權衡下,選擇了妥協民憤,舍棄了司法審判原則,犧牲了被告人的利益。

(四)影響司法公信力和權威。

隨著輿論對審判影響的日益嚴重,使人們不得不懷疑司法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公平正義是法律追求的重要價值,是人們信服司法和法律的根本,司法的權威性才能牢樹於民心,然而,政府部門為了平息民憤對司法進行大肆干預,嚴重威脅司法的獨立性,使法官妥協於社會輿論,致使本已明確審判方向的在審案件被迫改變初衷,作出迎合輿論的裁判,已經生效的判決也再次被掀起再審風波。司法的權威性盪然無存,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人們不再信賴和尊重司法,反而遇事直接訴諸輿論或信訪,司法名存實亡。

三、輿論影響刑事審判的規制

(一)提高媒體素質。

在一些重大刑事案件的審理中,媒體的報道和評論往往具有很嚴重的傾向性和針對性,無法以法律的角度作出客觀的評論,經常以道德的名義對案件情況進行傾向性報道,在案件沒有作出判決前,提前給涉案人員定罪量刑,扣上犯罪的帽子。所以,媒體應首先做到對案件的相關情況做到保密,尤其是被告人的隱私。其次要時刻維護司法尊嚴,客觀評價司法行為,充分考慮報道的時機和場合,適時適度的對案件進行報道,正確引領輿論方向,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豐富 法律知識 ,培養法律思維,從法律角度出發,與司法部門進行溝通,避免觀點分歧。

(二)推動司法公開。

輿論之所以相悖於司法,正是由於司法的不公開透明,才會引起民眾對司法正義性的質疑,對法院產生誤解。司法公開是人民真正理解司法活動公正性,避免誤解性輿論泛濫的有效途徑。建立健全司法公開 渠道 和機制 [本文由WWw.lw54.com提供,第 一論 文網進行論文代寫和論文發表服務,歡迎光lw54.com 聯系方式QQ 712086966],使人民大眾時刻能夠了解和掌握自己所關心案件的進程,全程見證司法活動的公正性,如完善人民陪審制度,推廣司法文書公開和庭審公開渠道,及時答疑解惑,澄清有關事實真相。使人民大眾信服司法,揚威司法,依賴司法。

(三)提高法官水平。

法官是裁量權的最終行使者,其裁判結果是否令人信服,不僅僅是依法裁判,更是取決於其判決理由的充分性和邏輯嚴密性,民眾主要通過判決理由對案件提出評判,所以法官需要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向民眾就裁判結果作出解釋說明,而這最終要求法官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能夠站在法律思維的角度,向社會作出普遍接受性的發言。

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向來是情、理、法的並重結構,所以說,規制輿論影響刑事審判的任務仍艱巨曲折。

參考文獻:

[1]周福興.新時期“媒介審判”現象的深層機制[J].新聞窗,2009,(2):18

[2]付松聚.我國“媒介審判”現象研究[D].河南:鄭州大學,2009.

[3]魏永征.新聞傳播法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209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法律論文範文8000字”

㈤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5000字範文

法律產生於權力,法律是人類行為規則中重要的一種。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法律 畢業 論文5000字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法律畢業論文5000字篇1

淺談知識產權融資擔保的法律障礙和問題

一、知識產權融資的概述和必要性

知識產權融資是債務人和第三人用自己合法的知識產權出質,向債權人做出擔保債權實現,獲得貸款的融資方式。我國對於知識產權的法律依據見於:《擔保法》第75條第3款規定:“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可以質押,並簽訂合同,相關本門登記自登記起生效。”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在歐美發達國家已十分普遍,在我國則處於起步階段,《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明確指出要“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商品化、產業化,引導企業採取知識產權轉讓、許可、質押等方式實現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

我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的融資需求大,而信用低,有形資產少,無形資產價值少並且未被充分利用,而銀行和中介金融機構的經營理念傳統的負面影響,知識產權的未來使用費的風險大,貶值高成為了其擔保的障礙和觀念的誤區,並且法律的相關漏洞使融資得不到保障。在我國,中小企業擁有的專利占總量的65%,新產品佔80%,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佔GDP(國民生產總值)60%,上繳稅收占稅收總額53%。所以知識產權的融資的市場和機會很多。並且加強知識產權的融資,可以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經營管理的能力,減少政府的負擔,符合我國“科教興國”的戰略,提高整體對外的競爭力和適應力,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創新能力的增強。

二、我國現存知識產權融資法律規定所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產權的法律規范不清,權利界定過於籠統

我國雖然有相關的《擔保法》,《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的出台,但是對如《擔保法》:

第七十九條以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其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第八十條本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權利出質後,出質人不得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可以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出質人所得的轉讓費、許可費應當向質權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質權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

規定過於籠統,對於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其操作的復雜性和風險性並不能完全涵蓋。但對於專利、商標、著作權之間的交叉問題應適用何種法律也沒有完整的規定,質押融資事件中面對復雜問題更無所適從。並且其規范的范圍過於狹窄,沒有商業秘密權,商號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並沒有包括在內,也沒有專門或集合立法,導致很多權利的真空和爭議侵權的產生。還有擔保法與物權法的銜接性較差。如《擔保法》第79條對知識產權質押合同生效的表述是:“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而《物權法》第227條則規定:“以 注冊商標 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有關主管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從嚴格的語義角度解讀,“設立”與“生效”是兩個法律後果截然不同的概念,兩者相互矛盾,不利於法律的適用。

(二)知識產權融資的評估不完善

知識產權的資產評估的是整個融資擔保的核心和關鍵,知識產權評估的內容包括:所含權利及限制、知識產權的價值、確定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是否明確和規范三個方面,但是由於我國的評估水平較低,標準的不統一,形式的不一致,並且缺乏權威性和穩定性,又沒有使用不同類型的評估,使得評估並不科學風險的不確定性加大。

(三)知識產權的市場交易不成熟

由於知識產權的擔保價值主要是它的未來所產生的現金流,而知識產權本身的變現的難度大,風險和貶值的可能性高,而公開的市場交易規則不規范,其融資成本高。並且專利的時效性使得很多專利可能瀕臨浪費和報銷,而且沒有市場的交易的統一規范,是知識產權的交易秩序十分混亂,風險上升。還有就是知識產權難以轉化,或轉化條件高,例如專利權很可能依靠大的機器和設備進行,使得成果轉化的效率很低。

(四)知識產權融資的中小企業和銀行的信息不對稱

由於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自身內控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不健全,使得銀行對於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了解和信息甚少,自身的信用等級很低,很多的銀行不敢把錢貸給中小企業,而又缺乏相關的調查和咨詢,雙方的溝通和聯系並不緊密。銀行為了降低風險,會提高融資的門檻和費用,並且對於其的流動性和用途進行細致而有限定性規定,大大影響了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

(五)我國的知識產權的登記制度混亂

我國的知識產權的登記程序十分復雜,難度極大,有數十個部門進行監管,而且權力過大,費用過高,有些擔保重復,而有些擔保沒有,不允許“未來財產”和“數量浮動的財產”作為擔保物,使得登記的難度和成本增加。並且不同的知識產權種類,如專利和商標進行雙重的質押,其流程和所經和部門就更難以操作。加之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當著作權因交易而移轉或設定質權時,因缺乏公示機制。使情況更加復雜。

(六)知識產權的擔保形式單一

對於專利的有較強的時間性和實用性來說,專利的質押不利於整個專利的使用和專利的升級,其的價值被大大限制,而且,知識產權擔保物的擔保價值不完全基於擔保物的轉讓,更多地基於知識產權的預期現金流量;知識產權擔保價值更接近於抵押價值,而非轉讓價值。因此,知識產權質押是值得質疑的。

法律畢業論文5000字篇2

淺議農村宅基地使用權隱性流轉的法律規制

摘要 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新生代農民工大多傾向於在城市購房,其在農村的宅基地及其住宅因此被荒廢,一些地方甚至出現“空心村”。農村宅基地作為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逐漸弱化,很多地方開始出現宅基地使用權的隱性流轉,有必要將這些隱性流轉行為置於法律的規范與調整之下。本文以維護交易安全為目的,從健全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制度、建立有效機構服務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建立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等三個方面提出立法建議。

論文關鍵詞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 隱性流轉 宅基地登記 宅基地退出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物權法》將宅基地使用權定性為用益物權,是一項他物權。我國物權方面的立法宗旨正在經歷由羅馬法“以所有為中心”向日爾曼法“以利用為中心”的轉變,物權也由“重歸屬”向“重利用”方向發展,但與所有權相比,宅基地使用權的行使仍然受到很多限制,在諸多方面需要讓步於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必須保證所有土地實行公有制,在此前提下實現農村宅基地的物盡其用。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提出,保障農民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 渠道 。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農村住房市場將會逐步放開,依據“房地一體”原則,積極改革探索農村宅基地的流轉十分必要。在全面推進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改革前,宅基地使用權的隱形流轉已經事實存在。常見的隱性流轉方式包括轉讓、出租、贈與、抵押、入股、繼承與置換等。隱性流轉由於缺乏法律規制,大多屬於“暗箱操作”,由於宅基地使用權歸屬出現的糾紛會造成流轉各方權利受損,具有較大的法律風險。本文擬從三個方面對農村宅基地使用權隱性流轉的法律規制略陳管見。

一、將法律規制關口前移,健全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制度

公示公信是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之一,物權如同 足球 場上的球門,若想進球,必須清楚標明球門的位置,物權登記是實現公示公信的必要手段。

(一) 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是宅基地流轉的前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即宅基地所有權歸鄉鎮集體、村集體或村民小組享有。符合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獲得宅基地使用權並在宅基地上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原始取得採取登記對抗主義,辦理登記手續不是取得該用益物權的必要條件,但登記後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目前,我國正在開展宅基地使用權的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為進一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奠定產權基礎。但基於我國的歷史習慣和農村實情,確權登記工作推行難度大。建議採納廣東、安徽等地農村土地改革試點 經驗 ,只有完成宅基地確權登記手續的才可以流轉,並且不得改變土地用途。

(二) 宅基地使用權隱性流轉登記應區別對待

隱性流轉造成的宅基地使用權變動通常“披著合法的外衣”,以“房地一體”為原則有條件的轉讓或繼承。隨著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進,隱性流轉終將拋開現行法律制度的限制,新的立法應區別對待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問題,在登記生效主義與登記對抗主義間做出恰當的選擇。現行法律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登記也值得借鑒,以轉讓、互換方式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採取登記對抗主義,但對其他形式進行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未做規定。

目前法律規定,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只能隨地上附著物一並轉移,且受讓人與轉讓人須為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據農村“熟人社會”的特點,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轉讓行為自然可以達到公示公信的效果,宅基地轉讓得實行登記對抗主義。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贈與與繼承都會造成享有該用益物權的主體發生變化,應著重審查上述行為是否符合實質要件。由於贈與與繼承屬於無償取得,根據《物權法》規定,善意第三人主張行使對抗權應以支付對價為前提,贈與與繼承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不享有一般的對抗權。因此贈與與繼承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時,應適用登記生效主義以確保法律關系的穩定。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出租、抵押、入股不會造成享有該用益物權的主體發生變化,立法對上述行為的登記可不予規定。租賃、擔保、參股各方當屬理性人, 租賃合同 、擔保合同與認股權證的契約效力足以保障交易安全。相繼成立的中介服務機構也可提供合同鑒證業務,強化契約效力。

二、拓寬法律規制視角,建立有效機構服務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

(一)建立專門的行政機構統一登記農村土地使用權

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中規定,要加強農村宅基地登記發證工作,做到宅基地土地登記發證到戶,內容規范清楚,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但此項規定在實踐中落實困難。我國不動產登記存在多個登記機關,多頭登記的現象。農民嫌麻煩不願登記,個別登記機構為謀取利益收取高額登記費用也是造成宅基地登記工作難以推進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建立專門機構統一登記農村各類土地使用權。

當前宅基地使用權的管理存在很多漏洞,主要原因是“我國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主體虛位問題,土地所有者未能積極維護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 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多,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可發揮村民自治機構的基礎性作用,在自治單位挑選聯絡員,開展 法律知識 的宣講普及活動,各鄉鎮安排專員負責協調工作。通過科學的人員配置與機構設置強化宅基地所有權人作為管理者的身份與職能。各縣、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及其派出機構依據宅基地流轉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類登記,逐步實現與金融機構、民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信息共享,全方位保障交易安全。

(二)建立市場化運作的農村土地中介服務機構

借鑒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成功經驗,成立市場化運作的中介機構,提供信息發布、價格評估、合同鑒證、法律咨詢與糾紛調解等服務。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周其仁院長建議建立一個農村土地交易市場,為包括宅基地在內的所有農村土地流轉提供服務。目前重慶、成都、武漢都在探索建立農村土地交易市場,但都在研究試點階段。而且單一行政化運作的土地交易所難以解決宅基地流轉過程中大量現實且專業化的問題,如流轉信息發布渠道不暢通,土地價格評估不專業,交易手續復雜當事人難以應對,流轉後土地價金發放比例及 方法 難以確定,交易當事人權利救濟途徑缺失等。

市場化運作的中介服務機構應運而生,中介機構以居間人身份為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各方提供專業化服務,按照一定比例收取傭金。城市房地產中介機構的運營模式可以作為參考,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可發掘研究此類業務。在探索分類業務、分項經營的基礎上,逐步成立綜合性的市場運營機構,如宅基地委託代理機構、宅基地評估公司、宅基地 保險 公司、宅基地投資經營公司等。

三、統一法律規制口徑,建立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

我國法律規定農村宅基地遵循“一戶一宅”原則,然而不少農戶可基於繼承或接受贈與等原因獲得多處宅基地,“一戶多宅”現象較為普遍。一些農戶甚至超出標准面積建房,建造新房卻不拆除舊房,或未經審批違法佔地建房。據調查,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鐵爐街道下轄的劉村,僅375戶農戶,但宅基地卻多達500處,閑置宅基地96處,其中,無房空宅基56處,超過30%的農戶存在一戶多宅現象。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此類現象,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宅基地閑置率有可能進一步攀升。默許農村宅基地使用權隱性流轉只是權宜之計,且隱性流轉的不規范會導致宅基地價格降低,損害農民利益,造成集體資產流失。要從根本上規制宅基地的隱性流轉,應建立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提高農村土地利用率。

按照不同的情況,農村宅基地退出可以採用無償與有償兩種方式。出於公益事業建設、鄉(鎮)村公共設施建設和舊村改造的需要佔用農民宅基地的,不涉及農民主觀意願,為單方行政行為,適用各地農業用地徵收補償標准,此處不再贅述。

(一)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無償退出

《農村宅基地管理條例》規定,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無償退出的情形包括:不合規定的“一戶多宅”或超出標准建房的;自批准建房之日起滿二年未動工興建的;非法轉讓宅基地或住房的;④筆者增加一種情形,村民在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後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的。第一種情形下應鼓勵村民主動退出,違法佔用的宅基地無償收回,地上建築物及其他附屬設施給予適當補償,面積超標且超標部分房屋滅失的不在補償之列。後三種情形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由村民委員會或村經濟合作社直接無償收回宅基地使用權。

(二)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有償退出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有償退出的前提是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建立宅基地退出補償基金。但是我國目前的現狀是作為集體土地所有權人的村集體大多沒有相關資金來源。 宅基地退出補償基金的資金來源應以“誰投資,誰受益,誰受益,誰投資”為原則,以國家財政撥款為基數,鼓勵村辦經濟和集體組織成員加入,在土地收益實現的情況下,按照基金份額分配收益。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農民都是理性人,若要讓其自願退出原本無償取得、擁有無期限使用權的宅基地,應積極探索宅基地退出激勵補償機制,包括制訂符合市場行情的補償標准,擴大補償范圍,探索賠償金的發放方式和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等。

除貨幣化補償外,廣東、重慶、天津等地已經開始試點“宅基地換房”,即農民自願以其宅基地,按照規定的置換標准,換取小城鎮內的一套住宅,遷入小城鎮居住。這種以宅基地使用權換取房屋所有權的方法看似美好,卻存在不少現實問題。由於小城鎮住宅建設成本較大,這種置換必須成規模、大面積進行,集體成員內部意見不一致時,少部分村民的利益恐難以保障。遷入小城鎮也為日後從事農業生產帶來不便,在以傳統粗放型耕作為主的農村,“宅基地換房”模式難以推廣。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法律畢業論文5000字”

㈥ 關於法律的政治論文2000字範文

法律是社會社會的習慣和思想的結晶,政治與法律之間相互聯系。這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法律的政治論文2000字 範文 ,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法律的政治論文2000字範文篇一:《淺談從信任法律到信仰法律》

【摘要】近年來群體事件頻發,這些事件等都在輿論和民眾的強烈關注之下,暴露出了執法經濟、程序違法、監督機制缺失等問題,但 文章 認為上述部門如此肆意妄為的根本原因乃在於執法人員法律信仰的缺失,法律工具主義、法律虛無主義觀念盛行。當務之急是要培育官員對法律的信仰,法學研究應直面中國現實,增進公民對法律的信任,奠定全民法律信仰的基礎,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積累理性基礎。

【關鍵詞】群體事件;信任法律;信仰法律;法理分析

近年來群體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都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事發後各地出現的「奇招怪招」更是為這些事件增添了一份戲劇性的色彩。然而,在這種看似「幽默」的民眾反應之中,我們看到的是社會道德面臨的顛覆性挑戰,政府的公信力、法治的尊嚴在有關機關的「執法」行為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我們似乎聽到了什麼轟然倒塌的聲音。在痛心疾首之餘,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冷靜分析這些事件背後折射出來的深層次社會矛盾,探究這些執法人員如此「無法無天」的根本原因,從源頭上杜絕此類事件的再度發生。

一、「群體事件」一一折射出法律信仰的失落

事出必有因,任何事物都不會孤立憑空地出現,以釣魚執法事件為例說明,此事件也是如此。可能大家對釣魚執法事件的關注多集中在其負面效應上,但客觀而言,這種不正常的執法手段也是在應運交通執法部門在查處黑車上的困難而生的。由於打擊黑車證據難固定、處罰難度大,執法部門採取一些非常規的執法手段本無可厚非,但是,像「釣魚執法」這樣的執法方式已經被嚴重扭曲、異化了,「釣魚」已經不是為了執法,而成為執法機關完成指標、「創收」的手段。本應帶頭執法的行政人員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我們的法律何在?不可否認,執法經濟、不當的行政指標、行政監督缺位等體制性因素是一方面原因,但這些都是表象,問題的症結在於當下行政執法主體缺少對法律最基本的敬畏與虔誠,把法律當成了獲取本部門利益的工具。在有些地方和部門,法律被束之高閣,取而代之的是部門的政策和領導的批示。行政執法人員守法意識淡薄、規則觀念不強,這反過來對公民法律信仰的培育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出現了一個法律信仰整體性失落的局面。

二、政府官員的法律信仰與普通民眾的法律信任

由於種種因素的制約,中國民眾法律信仰的缺失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在這里並不想過於強調普通民眾法律信仰的問題。誠然,法律信仰十分重要,因為只有物質的、制度化的「硬體」系統而缺乏相應的精神意識、觀念、情感等「軟體」系統支持的所謂「法治」,不是真正的法治,它只有法治的外表和骨架而沒有內在的靈魂。但是,在我國現階段的情況下,談全民的法律信仰還是一個十分虛妄的問題。且不論我國現在法律制度的「硬體」建設還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就民眾的內心感受而言,對於法律,他們連最基本的信任都尚未建立,更遑論更深層次的信仰問題。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建立起民眾對於法律的信任,而這,就要建基於政府官員尤其是執法人員對法律的信仰之上。信仰法律在現階段只是對政府官員的要求,現實地說,也只能是對官員的要求。公民的法律信仰的養成只能是我們的一種美好的希望與期待,但是,在官員尤其是執法人員基於對法律的虔誠信仰而將其內化為自己遵守法律的行為動機的同時,就能增進公民對法律的信任,進而有助於公民法律信仰的形成。

(一)政府公務人員――樹立對法律的信仰增進法律信用

法律信用是一國信用的組成部分,法律信用是一國法律及其有效實施的邏輯延伸和必然結果,是法律被嚴格實施和遵守的「言行一致」的信用度,是通過法的客觀運作所不斷彰顯的實際有效性服從而贏得人們對法律的主觀信任感。它強調法律規則通過自身的「言行一致」、「令行禁止」等客觀性和確定性來贏得人們內心的確認,也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如果法律沒有信用,人們就不會相信更不會尊重和遵守法律,法律的應有功能就不會得到發揮而最終只能成為白紙一張而已。法律信用貫穿於法治的各個環節。法律制度的合理與完善是其可能獲得民眾信任的基本前提,但是對於法律信用的培育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執法信用。因為法律制度跟人不一樣,它們自身不能直接成為信任的目標,從嚴格意義上講,只有執法者的行為才能被信任,人們是通過對執法者多次執法活動表露的認可進而對法律產生信任的。因此,執法者尤其是行政執法人員能否率先垂範、嚴於律己以提高自身的執法素養是民眾能否對法律產生信任的關鍵,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法律信仰能否生成。實踐中,我們國家無法可依的局面已經大為改善,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問題日益凸顯,甚至執法人員帶頭違法。像上海釣魚執法這樣的惡性事件只是目前我國嚴峻的行政執法形勢的冰山一角,現實中執法人員知法犯法、「監守自盜」的現象比比皆是,這是對正義之源頭活水的玷污,使法律本身所追求的公平、正義、自由等價值盪然無存,長此以往,結出的必然是法律不被信任進而無法被信仰的惡果。要根本改變政府官員的法律工具主義、法律虛無主義以及官本位等嚴重違背現代法治精神的錯誤思想,解決之道就是讓官員尤其是行政執法人員建立起對法律一種虔誠的信仰。政府官員對法律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的信仰,基於此而對法律產生歸屬感與依戀感。只有在這種類似於宗教信仰般的法律情感氛圍中,法律才能最終找到自身正當性與合理性的真正基礎和根源;也只有在這個基礎和根源當中,法律才能獲得真正的、有社會普遍感召力的神聖性。依法行政就不會僅僅是一句流於表面的 口號 ,而是每個行政人員自覺的行為,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等要求就能得到最徹底的貫徹執行,因為它們不再是一種外在的約束,而是內化為執法人員執法行為的出發點。

(二)法學研究――應當直面中國的法治實踐現實

正如顧培東教授所言:「近些年,中國法學正依循著知識一一 文化 法學的進路前行,法學研究越發成為疏離社會現實而自閉、自洽和價值自證的文化活動。受此影響,中國法學對法治實踐的貢獻度和影響力正不斷減弱。」形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國法治實踐並不完全符合法學人對法治的願望和期待,從而導致一部分法學人放棄對法治實踐的關注和參與。中國實行法治的主要難點在於,傳統法治理論以及西 方法 治模式中被認為具有普適性的某些原理、原則以及制度遭遇到中國具體國情的挑戰。因此,中國法學應當立基於法治的中國因素,直面中國的法治實踐,對在中國這片土壤中如何實行法治做出自己的回答,為中國法治的創造性實踐提供應有的智慧。 (三)公民――從法律信任到法律信仰

法治秩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建立法治秩序的過程中,執法者的行為備受公眾關注,也最有可能影響公眾的法治觀念。執法者嚴格公正的執法行為,所樹立起的不僅僅是執法者的權威和形象,更是法律的權威和形象。當一個執法部門為了私利而「執法」,特別是引誘守法者違法時,社會就會對法律產生強烈的質疑。執法者所影響的不僅僅是這一部門的形象,更影響了法律的形象,動搖了人們心中的法治觀念和信心。因此,只有行政執法人員內心對法律保有一種虔誠的信仰、自覺尊重和認同法律,將法律內化為自己的 思維方式 與行為方式,才能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而在每一次的執法活動中,就能通過守信效應的彰顯而逐步贏得人們內心對法律的肯認,對法律的信任就會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積累而逐漸地養成。在這一基礎上我們才能講公民法律信仰的問題。因為沒有基本的法律信任是不可能奢望法律信仰的。信仰是信用得以強化的必然結果,在人們對一事物毫不懷疑相信的情況下信仰才能得以形成。試想連最起碼的信任都沒有,怎麼可能會產生強烈的信仰認同?所以,在對待公民的法律情感的問題上,我們不能因為法律信仰的重要性而忽視最基本的法律信用的建立;不能混淆強調客觀有效性的法律信用與注重主觀認同性的法律信仰,而在空洞的理論層面上尋求達到法律信仰的路徑。法律信用是生成法律信仰的現實基礎,法律信用的建立過程也就是公民對法律信任感不斷強化的過程。其實,20世紀90年代以來法學界對法律信仰的考問,很大程度上源於對於現實法律無效的苦惱,與其說是法律「信仰」危機,不如說是法律「信任」危機,這種危機尤其在執法人員枉顧法律、違法行政時體現出來。

由此可見,對於我國目前的現實狀況來說,優先重視和解決的應該是法律信用的問題,法律信用問題不解決就不可能達到法律信仰。法律信用的缺失已經成為我國目前法治建設中極為嚴重的現實問題,嚴重影響我國法治的進程甚至葬送多年來法治建設的已有成果。試問中國還能經受幾次上海釣魚執法這樣的考驗?為了一己之私設置圈套陷害守法百姓,為了罰款而罰款。面對這樣一種嚴重濫用公權力的行為,怪不得有網友大呼這哪裡是秉公執法,簡直就是為了罰款不擇手段,是赤裸裸的「權力栽贓」和「公權搶劫」。長此以往,公民如何相信政府、如何相信法律?而在培植公民對法律信任的過程中,國家權力是否合法、公正地行使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一個國家公權力經常被濫用、執法人員帶頭違法的社會中,公民絕不可能相信進而信仰法律。因此,為了培植公民對法律的信任感,國家公權力必須正常行使,執法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這要求執法人員對法律保有一種虔誠的信仰,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執法經濟的無形吸引、法律工具主義的錯誤引導,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公民在對法律信任的基礎上,我們才有資格談論公民法律信仰的問題。在上海釣魚執法事件中,我們付出的社會成本無疑是巨大的。不僅破壞了法律的嚴肅與公正、破壞了社會對法治的信仰,而且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撕裂了社會成員間基本的和諧與互信,使社會公德每況愈下,人們的善良、同情、友愛之心被迫穿上了自我保護的盔甲,使社會上的弱者再也得不到人們的同情和幫助。這一事件反映出來的實質在於行政執法人員缺乏對法律的信仰,法律工具主義、法律虛無主義盛行,進而嚴重影響到普通民眾對法律的信任,影響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當務之急是要培育政府官員對法律的信仰,尊重法律,嚴格依法辦事,樹立法律的至上地位,從而建立法律信用,增強民眾對法律的信任感,在此基礎上,全社會的法律信仰才能得以建立,像釣魚執法等這樣的「荒誕」現象才能從根本上杜絕。

法律的政治論文2000字範文篇二:《淺析比較法律文化與法律移植》

摘要:法律移植作為作為一種推進法制現代化發展的主要途徑,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在法律移植中隱含著不同不同文化之間以及傳統與現實之間不斷碰撞和融合的過程,因此比較分析不同國家與地區間法律文化的差異對更好地完成法律移植這項工程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從比較法律文化的必要性入手,進而分析了中西方法律文化的主要差異,最後提出了對當前法律移植工作的幾點建議,希望法律移植的順利進行並最終實現法制現代化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法律移植 法律文化 比較法學

法律移植作為作為一種推進法制現代化發展的主要途徑,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但法律移植不僅僅是將先進地區的法律移植到落後地區這么簡單,它還隱含著不同不同文化之間以及傳統與現實之間不斷碰撞和融合的過程。因此,在探討法律移植這一重要論題的過程中,不得不重視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法律傳統及法律文化差異,只有在充分認識和仔細分析了不同法律文化之間的差異後才有可能順利進行法律移植並最終實現推進法制現代化發展的目標。

一、為什麼要進行法律文化比較

所謂法律移植,正如有的學者所概括的,「 在鑒別,認同,調適,整和的基礎上,引進,吸收,採納,攝取,同化外國的法律包括法律概念,技術,規范,原則,制度和法律觀念等,使之成為本國法律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木國所用。」但是法律移植並不是簡單地引進或者借鑒發達地區的法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反思 我國已經發生的各種法律移植,我們會發現在這種法律運動與發展的活動中有成功也有失敗,因此在法律移植過程中對於如何進行移植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當前中國所進行的法律移植屬於移植中的異體移植,較之於經濟文化政治處於相同或基本相同階段和發展水平的國家或地區間的法律的相互借鑒吸,以致融合與趨同,如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間的法律技術的借鑒,我國作為一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直接採納移植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法律,難度顯然要大得多。原有的法律制度解體後,新建立的法律制度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觀念上的不認同,使法的效力難以實現,有的法律制度受到質疑,有的法律制度甚至受到抵制。面對這樣的困境,不少學者提出要重視本土資源,尊重我們原有的傳統與習慣法。但是在關於探尋本土資源的這條道路上,同樣困難重重。在如何界定傳統與習慣的問題上至今還有很多爭議,而將習慣與傳統堅持到什麼程度也是值得探討的。因而法律移植方而困擾最大的便是:一方面,認識到必須注意本土資源;另一方面又不能從本土資源找到一個合適的切人點,全盤移植西化的道路又走不通,因而無所適從。在面對這樣的困境時,我們不可能選擇逃避或放棄,雖然不可能達到移植進來的法律與我們原有的社會環境完全融合,但是努力縮小這種差距是大有可能的。要做到這一點,最先決性的條件就是要充分了解法律在我國的和國外的發展歷程和當前狀態,在這其中法律文化又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領域,因此,法律文化比較是我國進行法律移植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二、中西法律文化比較

1、倫理化的中國法律文化

所謂中國傳統法律的倫理化,並不是說中國法律的全部規范為倫理,而是強調儒家的倫理原則支配和規范著法的發展,儒家的倫理精神滲透了法的全部內容。在青銅時代,法律與宗教倫理並無嚴格區別,至春秋戰國時期,法律與宗教倫理有了一定的分離,但從西漢開始,法律與倫理之間又開始融合,之後儒家的原則和精神逐漸影響著法律的演進與發展,到隋唐使中國法律徹底倫理化,這一情形一直到清末都未變化。中國傳統法律倫理化的影響極其廣泛,我們可以再傳統中國法律文化的各個領域中觀察到它的表現,也可以在每一部法典甚至每一法律條文中,體察到倫理精神和原則的滲透。中國傳統法律的倫理化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第一,在國家政治領域表現為君權至上和中央集權,從北宋開始這種趨勢不斷加強並於明清到達頂點。第二,在家族與社會領域表現為族權與父權的延伸和擴張,在傳統中國社會,無論是國法還是民間習慣法都給予這兩項權利特殊的保護。第三,在經濟財產方面,傳統法律遵循禮的要求強調重義輕利,往往將對私人財產的保護置於公益及道德之後。第四,在人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方面,傳統法律依據儒家理論,竭力維護等級特權制度。倫理化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是特定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歷史傳統等條件綜合作用所形成的,這種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發展,是傳統中國社會中合理又合適的一部分。同時還有一點我們不能不注意到,傳統的中國法律走的是一條兼具理性和人文色彩的道路,雖然以現代觀念來看,它對人性的扼殺是無可置疑的,但是傳統中國法律中「仁」的因素,如對老弱病殘婦幼者實行憐憫的規定,對死刑特別慎重的會審制度等,這對機械化和功利化的現代社會及其法制來說,未嘗沒有一點積極的啟發意義。

2、帶有宗教性的西方法律文化

在西方,宗教對法律有著深刻的影響,然而這種影響不論是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不能與中國法律受到儒家倫理的影響相提並論。因此,相對於中國傳統法律的倫理化,西方法律只是具有宗教性,而沒有達到宗教化的程度。這里所說的宗教指的是____,它是唯一一個對整個西方法律產生巨大影響的宗教。所以,西方法律的宗教性實際上是有關基督____方法律的影響問題。

關於____對西方法律文化的影響,沃克是這樣論述的,「這種影響至少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它對自然法的理論產生了影響;第二,直接提供經過整理,並已付諸實施的行為規則;第三,強化倫理原則和提出一些基本依據,以支持國家制定法或普通法的規則;第四,在人道主義方面影響法律,包括強調個人的價值,對家庭成員及 兒童 的保護、生命的神聖性等;第五,證明和強調對道德標准、誠實觀念、良好的信仰、公正及其他方面的支持。」除此之外,基督____是西方國家的國教或主要宗教,大多數立法者、法官和法學家已普遍接受和持有新教的信仰,其普遍觀念,如個人的價值、尊重人格等,對西方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已產生相當的影響。還有,在近代西方法律學校的建立、法學 教育 和研究的興起與傳播方面,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三、比較法律文化對法律移植的啟示

在比較了中西法律文化的差異後,如何才能在今後的法律移植工作中保證移植的效果呢?下面,將法律移植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方 面試 論如下:

首先, 法律的移植是法律原則的移植。原則, 拉丁文為語意為開始, 起源, 基礎。法律原則指構成法律規則之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基礎性的原理和准則。它分為政策性原則和公理性原則。政策性原則與國家的實際相關。公理性原則是從社會關系的本質中產生出來的, 並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從而被奉為法律之准則的公理。它是各種不同性質法律之間得以溝通並以之得以實現認同的文化因素的核心。較之於移植適應特定生活習慣及社會背景的法律規則, 從而對木土社會進行削足適履的改造與整合而言, 原則的移植更有利於維護法律體系的穩定性一致性, 更有利於彌補法律的漏洞, 起到提綱摯領的作用。同時, 原則確立後, 新的規則與制度得以因此建立, 從社會實際出發, 它的成果與效力都是可取的。

其次, 從技術層而考慮, 移植法律概念的接受,有一個表達方式的轉化過程。即由一種語言思維方式想另一種語言思維方式的轉變。要達到精神層而的認同, 首先必須在技術層面應以本民族的語言方式表達出來。用本民族已經有的概念經輸人新的內容而表達新的內涵是文化吸收的重要途徑。法律術語的翻譯固然應該嚴謹, 但生硬到連專業人士都搞不懂的話, 其效果可想而知。正如語義分析法學派所認為的, 對概念的提煉, 闡述, 通過分析其要素, 結構, 語源, 語境, 語脈, 從中央到地方尋求合理的符合時代精神的民族文化的能使人們形成共識與可接受的意義。只有這樣,才有肯能個將移植來的法律內化為我國文化的一部分。

再者, 法律的移植應處理好與 傳統文化 的關系。盡管對於文化及法律文化並沒有一個通行的說法,但有一點可以確定, 即它對於民族心理的形成與維系具有巨大的作用, 產生重要的影響。它的改變過程是自然演進的。時至今日, 宗教在西方社會仍其有重要影響。法庭作證是手按聖經並不是形式, 而是基於一種信仰。比較而言, 我們對自己的傳統的態度是不明智的。儒家思想把道德置之法律之上, 對法律的發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但無論如何不能否認道德與法律之間的密切關系。對於傳統道德文化應採取批判地繼承的態度, 取其精華, 棄其糟粕。

參考文獻:

[1]張中秋.比較視野中的法律文化[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3.

[2][德]K&middot;茨威格特 H&middot;克茨.比較法總論.潘漢典 米健 高鴻鈞 賀衛方,譯.[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1.

[3][日]大木雅夫.比較法.范愉,譯.[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6.

[4]張文顯.法哲學范疇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5][法]孟德斯鴻.論法的精神,上冊.張雁深,譯.[M].商務印書館,1963.

[6]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1962.

[7]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8]強世功.法律移植公共領域與合法性&mdash;國家轉型中的法律[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9]王進文.法律移植社會環境下的文化認同[J].河北法學,2001,11.

[10]徐志明.從比較法律文化看法律移植[J].學術研究, 1995,6.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法

㈦ 法律基礎小論文

現各高職院教都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證明,法律基礎知識的教學重要性日益突出。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法律基礎小論文,供大家參考。

法律基礎小論文 範文 一:案例教學法在法律基礎知識課中的應用

摘要:案例教學法是法律課堂常用的教學形式。所謂的案例教學法就是通過對現實案例的解讀,讓學生充分理解 法律知識 。案例教學法充分結合了現實情況,考慮到了多方面的聯系,將法律基礎知識運用到了極致。本文深入解讀了如何在法律基礎課中充分發揮案例教學法的作用。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法律基礎知識 應用 教學活動

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律不斷得以完善,在各個方面都基本實現了有法可依。在法律基礎知識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對法律基礎知識的利用,而不是單純的進行知識講解。學生通過案例教學的方式可以對知識的具體利用一個有清晰的認識,從而將法律條文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依據,做到活學活用。本文將案例教學法在法律基礎知識課堂中的運用進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可以為教學實踐提供幫助。

一、 案例教學對法律基礎知識學習的作用

案例教學是開展法律基礎知識教學離不開的一種教學方式。法律基礎知識是客觀固定的,是在國家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然而,現實生活中一個案例往往會涉及到多個法律知識,那麼如何合理地運用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就成為了學習法律基礎知識的關鍵性問題。案例教學正好補充法律知識運用的空白,給了學生運用法律基礎知識的空間。

案例教學法是在案例的基礎上。結合教學知識點所開展的教學活動。教師和學生針對案件的具體情況,會做出自己的評析,並從法律知識層面進行深入解讀。案例教學法可以為學生法律知識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首先,讓學生擺脫了枯燥的單純法律知識的學習,切實體會到法律知識的作用;其次,學生從案例中學到了法律知識的具體運用,提高了學生素質;最後,案例將法律知識與現實情況聯繫到了一起,鍛煉了學生分析處理法律事件的能力。

二、 案例教學法選取案例的基本條件

在開展法律基礎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對法律的了解以及教材的安排,確定具體案例的選擇。總的來說,案例不可隨便從電視欄目或是新聞中選取,而應按照教學要求進行法律知識的普及。案例教學法中所選擇的案例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第一,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法律基礎知識課程是按照教學要求開展的,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應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於參考價值不高的案例應及時摒棄,以免耽誤時間。第二,內容較為單一,針對性強。教師選擇的案例內容不能過於復雜,以免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壓力,應將一些難度適中、易於分析並且涉及知識點較為單一的案例選進來,保證教學的質量。第三,具有啟發意義。教師選擇的案例應具備啟發性,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不僅僅是案例本身,還需要根據案例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因此,對案例的選擇需要格外重視,要減少由於選擇不當而造成的教學效果下降。

三、 案例教學法的具體運用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講授法律基礎知識的關鍵 方法 ,也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教學活動。教師和學生應重視案例教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從案例中積極學習、快速掌握法律知識的具體運用。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採用以下教學形式開展案例教學活動。

(一)在課堂教學中加入案例視頻分析

有關法律知識的課堂教學占據了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絕大部分時間,同時也占據著學生的精力。案例教學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理論知識的教學與案例分析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法律知識,還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豐富課堂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播放案例視頻的方式簡單、迅速、省時,優勢十分明顯。教師在對視頻案例進行分析的時候,學生可以放開思路,積極思考,進行多維層面的知識拓寬。這個過程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幫助。

(二)採用適當的方式接入案例

每一個案例與教材知識都存在著差異,沒有為教學活動而特地發生的案例。因此,教師應採用適當的方式將案例接入課堂,否則,將起不到運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的目的。教師可以採用課前導入的方式或是課堂討論的方式,帶動學生的聽課興趣,誘發學生積極思考,為法律知識的傳授打下良好的基礎。案例導入的方式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由此,教師應重視自己對案例使用時間和時機的把握,爭取將案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使學生在案例學習中可以充分理解法律基礎知識並形成完整的系統,以幫助其順利解決現實問題。

(三)組織室外活動,深入 社會實踐

案例的來源比較寬泛,可以是電視欄目中的內容,也可以是開庭審理的實錄。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開展室外活動,帶領學生進入社會實踐,比如法庭旁聽和模擬法庭。從這些活動中,學生會體會到法律制度的完善性,增強法律意識,做一名合格的守法公民。室外活動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樂趣,使他們認識到了法律對實際生活的意義。

(四)多種教學形式並用,發揮各自長處

案例教學法並不是唯一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需要用其他的方式進行彌補。教師應充分運用不同的方法,發揮出不同方式的優勢,進行優勢互補,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與其他的教學方式並不是對立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能認為案例教學法是最重要的教學形式,而應正確地看待其作用,從課堂教學的需要出發,避免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從而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案例教學可以快速提高學生對法律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學生從案例教學活動中可以認識到法律基礎知識運用與理論之間的差別,認識到法律基礎知識的具體利用方式。同時,案例教學法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教師和學生應認識到這種方式的短處,利用其他教學方式進行補充,以便達到教學大綱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山林.案例教學法在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3(Z2).

[2]鄭金洲編著.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高其才編著.法律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法律基礎小論文範文二:以法律知識類型化為基礎的知識產權專業教學

摘要:知識產權專業教學中,由於需要突出知識產權專業知識、知識產權 管理知識 等知識的教學,因而壓縮了普通法律知識的教學的課時,造成學生法律知識學習缺乏系統性。在對法律知識進行類型化的基礎上,區分不同的法律知識,突出教學重點,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

關鍵詞:知識類型化;法律思維;知識產權;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 編號:16723198(2015)17016302

1問題的提出

在知識產權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法律類的課程無疑佔了較大的比例;並且,在我國的學科分類體系中,知識產權本身也被分在了法學項下。然而,現實中知識產權專業卻與法學專業有著一定的不同:通常知識產權專業招生的對象為理科生,就業方向偏重於專利代理人等方向,學生除了法學知識以外,還要開始一些非法學課程,如管理學、機械制圖等;而就法學課程的開設本身而言,知識產權專業因其專業特性,通常要突出“知識產權”的學科屬性,因而會增加知識產權相關專業的比重,對於專利、商標、著作權等往往單獨開設課程。這種情況會使得知識產權專業法學課程的比重相對降低,有些專業的法律核心課程不再開設:如《憲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中國法制史》,有些法律課程會某種程度上“縮水”,如《經濟法》僅開設《競爭法》等等。開設課程與課時量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使知識產權專業的學生,在法律知識學習方面不如其他法律專業學生那麼系統化。但就現實需求而言,社會作為需求方,需要的仍然是受過系統法律訓練的知識產權專業學生,並不會考慮知識產權專業開課時課時量的有限性。這就對於知識產權專業的法律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受到更為專業、系統而有效的法律專業培訓?

結合筆者多年來作為學生參與法律課程學習,作為編輯參與法律教材編輯、參與法律教材編寫,以及作為教師進行法律專業課程講授的 經驗 ,筆者認為,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到更為有效地傳達法律知識,需要對現有的法學 教育 體系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與剖析,提煉其更為有效的部分,刪除或者簡略講述一些冗餘部分,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法學教材的編寫,多著眼於一種學科的整體敘事,例如,一個學科是如何產生、如何發展,等等,有哪些整體敘事所需要的原則,有哪些基礎概念,哪些基礎規則,等等。事實上,各學科的教材之間一定程度上缺乏必要的勾連,如“法律關系”“法律行為”這種基礎概念,在法理、民法課上講授,但不一定能貫穿到行政法等課程中去。同一套教材中,有時甚至會出現不同分冊基於不同的學科立場,出現編排知識的重疊、沖突,以及一些知識的遺漏等等。而現在高校的教學又往往是某一學科由專門的老師負責,一個教師通常不會去深入了解其他學科的課堂給學生講授了些什麼,不同的學科之間呈現各自為戰的情況。如果每個教師僅著眼於本課程的教材對學生進行講授,則兩種情況難以避免:不同課程之間的知識缺乏配合與銜接,知識出現重疊或沖突;各學科基於本學科立場的知識過多,加大了教學負擔。

2現代法學教材中的三種知識

基於這種現實,筆者以為,需要對於各學科的法律知識進行一種整體上的評估,在此基礎上對相關的法學知識進行通盤的考慮,以培育學生准入法律共同體以及掌握相關法律實務技巧為目標,重新考量不同課程中哪些知識需要向學生講授、不同的知識如何向學生講授,以及不同的課程如何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整體的法學知識體系。

在這種背景下,筆者以為首先要區分法學教材里的三種不同的知識:法律知識、法史知識與比較法知識、法哲學知識。上述三種不同的法學知識往往被參雜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法學教材的內容,但這三種知識其實是不同的知識,並且對於培養學生的法律實務能力有著不同的意義。

法哲學方面的知識主要是一種對於法律整體性理解的知識,如法律到底是什麼?法律在本土維度如何界定?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法律?法律現象要體認哪些價值完成哪些社會功能?等等,上述知識其實並不僅僅體現在法理學中,其他部門法多少也會有些涉及,如民法如何自我定位,等等。這類知識嚴格意義上都屬於法哲學方面的知識。這種知識對於學生整體上認知法律現象會有一定的幫助,但需注意:這些知識往往存在著很多分歧,如關於法律的概念,不同的法理學派認知差異很大;對於什麼是知識產權,學界其實也不存在完整意義上的通說。因此,法哲學知識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並且,法哲學知識本身與法律實務之間的關系不大,因而陳衛東等教授甚至曾經建議在司法考試中取消法理學的部分。而對於普通的本科生教學而言,法哲學的知識產權對於進行法律研究意義非常重大,但對於培養學生的法律實務能力意義有限,因而在教學體系中,教師應該有所區分,對於多數學生,可以縮減法哲學的授課內容,並且保證法哲學方面的授課保證在相關知識已有共識的基礎上。當然,對於培養學生最基礎的法律認知、法律方法等方面的法哲學知識,依然需要重點向學生講授,當然這種講授不是幫助學生提升對法現象更為深刻的認知,而是幫助學生學習其他部門法知識做有益的鋪墊。目前有的高校法理學被劃分為法學導論、法理學兩門課程,事實上法學導論課程就擔負著上述鋪墊的功能。

法史以及比較法方面的知識通常出現在各部門法的教材中。一般的部門法學科都會對自己的學科史進行一個回顧,建構本學科的一個延續的敘事。同時會將其與該部門法相關他國家的對應法律制度納入進來。法學教材的這種書寫方式其實是為了建構獨立的部門法敘事,使一個部門法形成內在的特有的知識譜系。但是,需注意,法史的知識以及比較法知識,都不是現行有效的國家實定法,如果學生不能有效地從部門法敘事中區分出這兩種知識,誤以為這兩種知識本身是有效的本國實定法知識,反而無助於學生實務能力的培育,甚至會潛在地削弱法治所必須的法律人尊重本國現行實定法的倫理要求。因此,首先需明確,法史知識與比較法知識對於法學學科建設有意義,但對於法律實踐意義不大,並且在中國現實語境中,這些知識都只是描述性的,而不具備法律上的規范性;因而可縮減這類知識的講授比例;同時,在講授時,需要教師著重提醒學生這類知識並不是我國生效的實定法知識,本身不能作為生效的法律規則而援引,以免給學生不必要的誤導。 相比上述法哲學知識、法史與比較法知識,真正的法律知識應是基於國家實定法的一天闡釋體系。這種知識是面向實踐的,是學生應該重點學習的。下文將對這類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剖析。

3對於法律知識的類型化

如筆者上文所言,相對於法哲學知識、法史與比較法知識而言,法律知識的傳授才是我們本科法學教學的重點。而如果跨過學科的藩籬對於法律知識進行具體剖析,則可以發現事實上存在三種不同層面的法律知識。

第一個層面是經驗描述層面。這個層面的法律知識是最基礎的,包括實定法文本知識,以及法教義學所提煉的概念、規則、原則等法律三要素,同時還包括由規則組成的制度。這些知識是法科學生學習法律的基礎。對於這種知識的學習,主要靠的是學生的記憶。而教師則需要從實踐運用的需要出發,對眾多的實定法文本知識進行鑒別分類。對於最基礎最重要在實踐中最常用的知識,應該要求學生准確記憶;對於一些在實踐中有可能用到,但運用頻率相對較低的知識,則需要學生熟悉、了解,避免可能的錯誤理解即可;而對於那些在實踐中運用頻率較少的知識,則需要學生大致了解一下知識的基本脈絡,例如什麼樣的法律文本在做相應的規定,碰到類似問題應該到按照什麼樣的方向檢索知識,即可。而不必一味地強求學生記憶所有的實定法文本。

第二個層面的知識是實踐運用層面的知識。單一的經驗描述層面的知識,還不足以使一個學生具備運用法律知識解決法律問題的能力。這種情況下,實踐運用層面的知識就顯得非常必要,只有具備了這種知識,學生才能夠說真正具備了法律實務方面的“技能”。在具體而言,在法律的實踐運作中,三種技能非常重要。其一是事實認定方面的技能,具體而言又包括兩種技能:閱讀事實材料,從中發現相關的法律意義;尋找相關的證據,為自己的法律主張辯護。只有具備了上述兩種技能,一個法務工作人員才能有效地將生活事實與法律規范勾連起來,從而使法律適用於相關事實。其二是以法解釋學為基礎的法律方法。法律文本通常本身並不一定具有確定的規范意義,尤其是對個案的規范意義,這就需要解釋技巧、推理技巧,從客觀的文本中去發現有關於個案的意義,從分散的條文中去 總結 完整的法律規整。因此,幾種主要的解釋技巧以及基礎的邏輯推理方式的培訓,對於法科學生同樣不可或缺。其三是查找法律的方法。如上所述,法科學生無法也沒必要機械記憶所有的條文知識,在這種情況下,遇到具體個案時,去查找檢索法律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只要學生能夠有效運用各種工具查找到相應的法律條文,即便他不能准確記憶這些條文,他仍舊能夠較好地運用相關法律知識處理問題。

第三個層面的知識是思辨層面的。這種知識往往伴隨著一些法律學科的主流的價值觀念。這種知識雖不直接面向實踐,但卻往往作為法律共同體理解法律條文的共同前見而在場,因而學生也有必要學習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另外,思辨層面的知識對於培育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養成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等作為大學生乃至作為研究者非常重要的思維習慣,從而實現學生素質上的提升,也是非常必要的。

4以知識類型化為基礎的知識產權教學

結合到具體的知識產權專業法學教學,上述三個層面的知識,對於學生而言,第一個層面的知識顯然是基礎,也是目前教學的重點,但筆者以為,對於這種記憶性的知識,沒有必要投入過多的教學時間,尤其是現代檢索手段已經非常發達,沒必要讓學生死記硬背所有的文本知識。更多的應是了解即可。第二個層面的知識其實對於學生的學習非常必要,但卻恰恰是教學中容易忽視的。筆者認為,可在法理、民法等相應課程中有意識地加入一些法律技能培養方面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更多法律技能方面的訓練。至於第三個層面,對於以研究為學習目標的學生非常重要,但對一般學生,其意義限於培養法律人共同的思維前見。因而對於這類知識的傳授可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別進行,做到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葛雲松.法學教育的理想[J].中外法學,2014,(2).

㈧ 法律基礎論文範文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要課程。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法律基礎論文,供大家參考。

法律基礎論文範文一: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

[摘要]慕課背景下的模虧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改革,是在當前學生學習的平台的開放性、學習主體的自覺性以及學習途徑多元性的背景下提出的。做好慕課背景下的課程改革,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充分挖掘慕課學習的平台的功能,注重加強學生專業基礎,探索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課程學習模式,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確立,在獲得更豐富學習資源的同時,也充實著學習體驗。

[關鍵詞]慕課;學生主體;課程改革;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

慕課,是新近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發展於過去的那種發布資源、學習管理系統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與更多的開放網路資源綜合起來的新的課程開發模式。“慕課”建立的基礎是學習者的大量參與,這些學習者可根據他們的學習目標、背景知識和技能以及興趣愛好自由選擇課程並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1]。慕課的現代新型學習方式,受到了學習者的歡迎,是值得推廣和應用的。

一、慕課背景下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學習特質

(一)學習的平台的開放性

互聯網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主體,學習的平台的開放性,已經成為現代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人們的信息和資訊量大,傳統的口授或者書本,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學習需求,尤其是學習慾望強的大學生群體,他們思維活躍,喜歡嘗試新事物,而良好的學習的平台就至關重要,人們對於資訊,喜歡上網搜集信息,已經成為網路化的生活環境,網路也改變著人們的認知方式。因此,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材為主的學習方式,很難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而且學習方式單一,與信息量大的社會環境格格不入,這已經成為教學上的弊端,也不能養成學生收集資訊,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因此,學習的平台的開放性,尤其要在教學中重點關注,緊跟時代潮流。

(二)學習主體的自覺性

21世紀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個體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主動和自覺學習是個人的一項優秀特質,主體的自覺性對於學習、對於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高校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樹立現代學習理念,轉變為探究和自主合作學習,這樣學生的創造力可以最大限度的被激發,學生的能力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這對於提升學生自身整體素質以及主體價值意義的追尋,對於學生從學習中領略樂趣,用學習完善自己的生命體驗,對個人的價值和意義都是至關前碼脊重要的。

(三)學習途徑的多元性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信息的需求量日漸加大,學習途徑也日漸多元、豐富,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途徑的多元性對人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滿足於傳統的書本、教師,並從中汲取信息量,而且學習方式、途徑也日漸多元。熱門利用和藉助信息平台,通過專門網站發布和信息的搜集與整理。網路成為人們學習、咨詢的重要平台,而學習也不例外,學習途徑多元化的發展,對於嘗試新事物,喜歡電腦和網路的新時期大學生而言是很適合的,也是這個群體樂於並喜歡接受的重要傳播媒介和平台。而這種學習方式的多元化,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成為生活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僅可以通過學習完善自身,也可以實現自身更好更快的發展,這點的價值和意義是非常顯著的,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也使個體在學習中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是良好的學習的平台。

二、當前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大學課程中,學生對於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顯現出明顯的厭學情緒,興趣度不高,對學習內容感到枯燥乏味,這些都成為學生真正體會這門課程樂趣和專業魅力的重大阻礙,學生在學習中不僅不能有所收獲,對這門學科也帶有偏見,影響了學習品質的培養以及教學效果的提高。這對於學生而言是危險的,也對於學習極其不利。學習方式為被動學習,慧滲學習中以消極和抵觸的情緒去應對,對於整個高校學習氛圍的塑造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也同樣是不利的。這是綜合因素造成的,有學生自身認識的偏差,教師講授的不到位,教材上缺乏靈活性,這些問題在慕課上都能有所解決。公眾學習的平台,學生對於學習專業的魅力和基礎有基本的正確認識,最新的課堂和優秀的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在快樂中實現學習的目的與意義。

(二)理論學習多於實踐應用

傳統意義上的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學習,較多的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對於當前的熱點缺乏解讀的力度與深度,不注重與最前沿、最熱門的社會焦點相聯系,老師只注重對熱點的簡單解讀,忽視了學習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用,這些對於學生學習是非常不利的,不僅對這門課產生厭學情緒,學生也不能發展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份調查報告顯示,大學思修課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如何加強理論與學習實踐的結合,是教好這門課程的關鍵所在。有些非常優秀的教師,他們結合最新時政熱點的解讀客觀、全面、上課內容充實,賦予表現力,不僅學生可以用心學,對於教師而言,也是一種學習和借鑒,能夠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學習途徑單一

我們高校教學中,存在著盡信書的一種理念,多讀書這本是好事,但缺乏對學生理想信念方面的引導,這點對於思想與法律基礎知識學習是有較大負面影響的,容易造成學生思維上的局限,輕於實踐,只是在理論上不斷苦學,影響學生思維的提升,創造力的發揮,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與提升,這對於學生的學習是百無一利,是值得關注的。現在的互聯網迅速發展,移動手機傳媒咨詢的快捷發展,影響著人們對信息的接收,處理與應用能力,因此傳統的單一式教學,靠老師、靠書本,是不能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與需要的,這對於提升民族的創新能力是極為不利的,必須得以改進。而利用好新型平台學習,也成為學生學習關鍵重要的一部分,是值得關注和重視的。

三、慕課背景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

(一)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慕課提供最優質的教學資源,注重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激發。因為學生主動利用慕課平台,就是主動學習,主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平台上提供最優質、全面的教學資源,是對平時課堂的重要補充與發展。同時,慕課教學將完整的課程內容分解為若干細小的知識點,製作8~12分鍾的微課程,學生可以就某一知識點反復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2]。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到充分的學習樂趣,愛上學習,學習興趣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是值得推廣的新型學習模式。

(二)要充分挖掘慕課學習的平台功能

慕課依託互聯網而生,開啟了線上教學的新時代,藉助互聯網開展線上教學,這樣既可以突破傳統班級授課制課堂教學模式的局限,又可以開展大規模教學,減輕線下教學的壓力[3]。MOOC學院是最大的中文MOOC學習社區,收錄了1500多門各大MOOC平台上的課程,有50萬學習者在這里點評課程、分享筆記、討論交流。在慕課的學習的平台上,有豐富的資源和信息,能夠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對學習資源的需求。藉助於慕課平台與其他學習者之間的心得體會和筆記交流,使學生在學習中可以交流,對於學生的學習也有重要的意義。這種融學習與交流為一體的學習的平台,也受到廣泛的歡迎。

(三)要注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確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新課標的要求,對於大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習已經成為一項自覺的活動,因此,主體地位的確立是非常重要的。慕課以服務和方便學生學習為最終導向,同樣也賦予了學生以自主學習選擇權利[4]。慕課作為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平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融入了主觀的學習體驗,“我要學”成為學習的主要動力,學習成為學生喜歡自願的自覺行動。同時,慕課豐富的資源和信息量,又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滿足其求知慾,而且在學習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愛上學習,學習成為其發展的重要一部分,在學習中成長。

(四)要注重加強學生專業基礎

慕課平台,目前做的比較成功的有慕課網和酷學習網等,慕課網是目前國內慕課的先驅者之一,由北京慕課科技中心成立的,現設有:前端開發、PHP開發,JAVA開發、Android開發及職場計算機技能等課程。其中課程包含:初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而酷學習,是上海首個推出基礎教育慕課的公益免費視頻網站。酷學習的價值觀,就是免費、分享、合作。該網站創始人李旭輝表示,對視頻的熱愛驅動他去無償做這個公益慕課網站,希望孩子們看了網站後能更加快樂地學習,尤其是邊遠地區教育資源貧乏的孩子也能得到優質的教學。而這些視頻,注重針對目前出現的學習上的最新問題,並對此予以解決,使學生在不斷學習中努力提升自己。而這些精品視頻學習資源中,對於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以及對於其扎實與鞏固,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意義的,是對於日常課程不足的一種補充和完善,是對於其學習的一個提升與發展,是學習重要的平台,對學生發展起著重要的意義。

(五)探索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課程學習模式

在學習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已經引起了教育界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理論與應用型的人才,才是社會最終需要的,能給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在教學中必須要有所調整和改革,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知識的學習,充分利用慕課平台的便利,實現自身對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老師通過借鑒和學習最新的課程理念,應用於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地查漏補缺,且針對最新發展的時事熱點,對其進行解讀,不僅培養學生分析的思維能力,還對學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樹立,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因此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這也是時代對於教學,對於學習方式提出的最新要求,是課程改革與實踐發展的重要方向,是值得關注與重視的。

四、結語

慕課背景下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研究,是現代科技的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而慕課,也已經影響了學生學習和發展,對於學生的學習實踐是極為有利的,這也要求學生充分利用這一平台,在這一平台上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力,實踐能力與創造力,實現我國社會發展進程中,學生自覺主動、自願的學習理念以及發展。學生的不斷學習,學習能力的不斷增強,對於增強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素質與水平,尤其是我國的創新水平與能力,有著顯著地推進意義。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不僅是對教育最好的闡釋,更是對慕課學習的平台的完美總結。這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學習力凝聚和發展的平台,將有利於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完善和發展自身,是學生實踐能力的重大提升,對學生和教育發展意義重大,因此,藉助慕課平台學習,已經成為現代學習方式發展的一個重大提升,具有發展的空間與潛力,必將會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1]潘燕桃,廖昀贇.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慕課”化趨勢[J].新視野,2014(4).

[2]湯儷瑾,黃金滿.基於慕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0).

[3]劉志山,李燕燕.慕課背景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其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4(11).

[4]張鷙遠.“慕課”(MOOCs)發展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3).

法律基礎論文範文二:法律基礎課案例教學論文

摘要:掌控課堂節奏。法律基礎課是面向全校的公共課程,多是合班授課,學員眾多。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掌握討論節奏,注重課堂的整體運作。

關鍵詞:法律基礎;案例教學

一、教學案例的選取

案例教學法是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核心。案例教學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案例的選取是否恰當。真實性。案例要真實准確、注重細節,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不可由教師主觀臆測。這樣學員才會認真對待案例,仔細分析案情,才能學習知識、啟迪智慧、訓練能力。為此,教師要深入實踐,採集真實案例,選擇實際發生、社會反響強烈的案例。針對性。案例應該具有針對性,與所學理論知識直接相關,為教學目標服務。法律基礎課教材是法律教學的依據,而案例就是原材料。教材規定了案例的選擇方向,吃透教材才能選准案例。案例選擇不可脫離教材,否則就失去了理論支撐,討論分析只能停留在表面,難以深入。典型性。教學案例要貼近學生實際,才能引起情感共鳴。對一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案例進行分析,學生就會感同身受、印象深刻。要注意選用一些與大學生違法犯罪、大學生權利義務直接相關的案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討論、思考。

二、案例教學的實施

案例導入。法律基礎課前,教師先將精心選好的案例向學生展示,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出法律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依照案情繁簡,確定時間,讓學生閱讀案例,積極思索,形成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以分小組,以小組形式組織活動。分析討論。在課堂討論時,各小組派出代表,發表本小組對於案例的分析和處理意見,回答其他小組成員的詢問。允許不同觀點的學生辯駁,展開探討,在不同觀點的撞擊、不同角度的論證中,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在討論中,教師要統籌規劃,引導學生圍繞教學內容展開討論。教師在討論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觀點,避免學生產生依賴情緒。如果學生分析有誤,教師也不必立即糾正,通過針對性地提問,引導討論繼續下去,讓學生作出判斷,得出結論。歸納總結。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發言、討論之後,教師要及時總結。總結要圍繞教學目的,根據案例涉及的法律理念和法律規定,進行細致分析。同時,對學生認識有偏差或遺漏的方面,教師要重點講解,解答疑問。力求用案例說明法理,用法理剖析案例,使法理與案例有機結合。總結不一定講出標准答案,有些案例沒有標准答案,關鍵是看討論思路是否對頭、分析方法是否恰當、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否正確。轉變教師角色。傳統教學方式基本以灌輸為主,教師在課堂上占據主動地位,即便在案例教學中,有些教師也不乏“主動”現象,從介紹案例、分析到得出結論,全部由教師包攬,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案例教學中真正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參與,適時引導,使自己從“講授者”轉變為“傾聽者”、“引導者”。

掌控課堂節奏。法律基礎課是面向全校的公共課程,多是合班授課,學員眾多。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掌握討論節奏,注重課堂的整體運作。如果對討論環節控制過緊,學生發言不踴躍,做不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果控制過松,又會出現討論聲不絕而話題卻游離案例之外的現象。教師要根據課程進展,靈活處理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出現“冷場”時,要及時“串場”;出現“頂牛”時,要引導同學辨析;出現偏題時,要及時拉回主題。做好准備工作。案例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前,教師要大量收集資料,進行案例選擇和教學設計。認真備課,分析討論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充分准備。在討論案例時,教師要做到思路清晰、思維縝密、分析有力、論證充分。案例教學法通過展現真實、典型的案例,讓學生充分參與,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作為教師,還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提高駕馭案例教學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研究——基於課程論的視角王卉華中科技大學2014-05-01

㈨ 大學生法律意識論文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大學生法律意識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大學生法律意識論文篇1

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

摘要: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它的有效實施是以全體公民的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為前提的。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認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及其原因,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原因,對策

法律意識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1,是現代法制建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呈現出逐步增強的趨勢

隨著我國普法活動的大力開展,學校法制教育的持續進行,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法律意識已經有了普遍的提高,用法、守法和維法行為也明顯增多,在自身權益受到侵犯時,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在許多調查中都顯示採取法律途徑是解決糾紛的有效途徑。

(二)大學生法律意識存在的問題

1、缺乏應有法律的基礎知識,法律知識水平較低

我國目前除法律專業的大學生以外的非法律專業的大學生進行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過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公共課程,對法律基礎知識進行部分的講授,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對法律制度、法制建設有基本的框架性認識,但由於涉及的法律知識內容有限,課程的實際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學生對法律制度和法律建設往往只停留於感性認識層面,而無法上升到理性層面乃至在實踐中運用。

2、知行脫節,淡於守法、用法

在我國高校都開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課程,不少學校還設有有關法律內容的選修課,學生能夠通過老師的講授學到一定的法律知識。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知行不一、知法但不守法用法的情況,當遇到沖突或問題時,往往是因頭腦過熱、失去理智而採取過激的行為,有時甚至是違法行為,最終造成嚴重的後果。

3、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日益增多

身處於“象牙塔”的學生們的生活並不像社會想像的那樣平靜和安寧。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其犯罪類型也正在向智能化、多樣化發展。從2002年的“傷熊事件”到“馬加爵”案,再到2010年的“李剛”案和“葯家鑫”案,使大學生犯罪問題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而這些背後的深層原因更值得大家關注和深思。

二、造成大學生法律意識缺失的原因

(一)學校原因。長期以來,學校對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大多隻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對學生進行簡單、基礎的教育,更側重於進行法律知識的灌輸,缺乏以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為主的啟發式教學和實踐教學,對學生的測評哈停留在考試成績上。另外,由於許多教師在法律方面大多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統和專業的知識,以至於對學生的教育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家庭原因。家庭在大學生教育過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家長的法律意識普遍不強,對法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產生懷疑,而習慣於靠群眾運動來解決國家和社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家長對學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智力教育而忽視了健康人格教育,特別是法律意識方面的培養和教育,使學生無法健康、平衡的發展和成長。

(三)社會原因。我國是擁有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天人合一和與人無爭、與世無爭的傳統文化觀念,至今還存在於社會觀念中,影響著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鞏固和強化。同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立法上成績與不足同在,法律空白、法律體系內部的摩擦和沖突、法律規范缺乏可行性, 司法干預和司法腐敗現象時常出現,使人們對法律效力的公正性產生質疑。

三、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對策

英格爾斯曾說:“再完美的現代制度和組織原則如果沒有其得以運營的社會根基和缺少賦予這些制度與組織原則以真實生命的現在心理基礎,也會變成一堆廢紙或導致畸形發展。”【1】

(一)優化社會法治環境。營造良好的社會法治氛圍,是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外部條件。社會要加強立法和提高立法質量,樹立起法律權威,使公民在認識和情感上對法律產生信仰感和依賴感;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格守法、公正司法,發揮自身的表率作用,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大眾傳媒的報道要始終堅持客觀。公正、及時准確的原則,並能夠利用自身優勢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努力營造學法、知法、守法的良好社會環境。

(二)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要積極營造“依法治校”的氛圍,對學生的管理要始終堅持人人平等,各項程序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以實踐法律的行為去影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養成。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法律意識中的作用,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的法制教育緊密結合,改進法律基礎課課堂教學、教學內容,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大學生法律意識塑造方面的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我管理和約束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違法行為。

(三)重視和完善家庭教育。家庭對於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要通過多途徑增強家長的法律意識,並能夠以身作則,加強自身修養,從正面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用自身的榜樣力量影響孩子,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子女進行法律觀念和意識的教育。

總之,我國正處於發展的機遇期,要建立社會、學校、家庭一體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社會的有效資源,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的力量,從多方面幫助大學生培養和提高法律意識。

參考文獻:

[1]劉旺洪.法律意識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9

[2](美)英格爾斯.走向現代化[C].世紀檔案――影響20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的100篇文獻.北京:中國文獻史出版社,1996.435

大學生法律意識論文篇2

試論如何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

摘 要: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造化育人的高等院校是大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因此擔負著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重任。本文就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法律意識 培養

大學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肩負著祖國未來現代化建設的任務,然而,由於絕大多數人自幼上學、很少接觸社會,在應試教育下,從學生到家長都只注重分數,忽略素質教育,缺乏法律知識的學習,導致部分大學生雖然以優異的成績進入高校,卻有許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因此,作為教書育人的高等學府,主導性培育和快速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法律意識,是其參與社會現代化進程和塑造“現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職責。

1 充分發揮學校課堂法律基礎知識教育的作用

健全的法律意識必須以一定的法律知識為基礎,課堂教學一直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也是高校向大學生傳播法律知識的主渠道,通過教師的講授學生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法律知識,因此發揮好法律基礎課的作用,對於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1.1 了解憲法內容,樹立憲法的權威性

使學生明確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居於最高地位,國家權力必須來源於憲法和法律的明文規定,必須在憲法和法律和范圍內行使,公民義務也必須來源於憲法和法律的設定,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迫他人履行法定范圍之外的義務。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必須確立憲法在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等一切重要領域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

1.2 調動學生積極性,啟發學生主動思考

要讓學生成為課程的主體,由老師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開動腦筋並通過分析闡述自己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師生之間也可以通過討論、辯論,在爭鳴中求同存異,這樣學生掌握的知識就會更為牢靠、更加深入。

1.3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原則

法律基礎課的教學不但要聯系社會實際,而且要聯系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比如在模擬法庭中,法官、律師、當事人、法警、書記員、觀眾等角色都由學生來扮演,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體察到法庭的威嚴、對法官的尊重、訴訟的程序等等實踐知識;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案件的分析,並從多種方案中,鑒別、篩選、產生最佳方案,從而使課堂的案例分析更加深入、實用,實現大學生在實踐中學法、在情景中體驗法、在現實中懂法和用法的積極效應[1]。

2 營造良好的法制文化氛圍

2.1 為學生創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環境

高校應堅持從“依法治校”開始,一切事情要做到有章可循、照章辦事,切實保障學生的權利。各項規章制度要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尤其是在學生普遍關注的學生德智體量化考核、評獎評優、貧困生資助、學生幹部的選拔等問題上,校方一定要按規定辦事、不因人而異,對違法違紀行為嚴肅處理。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形成和提高[2]。

2.2 為大學生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

高校應積極開展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識教育的專題講座和報告,定期邀請專家和學者來校為學生做法律知識的宣傳,把最新的法律信息及時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增加法律知識、樹立法律觀點、強化法制觀念,從而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使大學校園形成一種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

另外,形式靈活的校園法制文化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對法律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比如:組織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知識競賽,使學生在比賽的同時提高對法律的認識;組織學生收看法制節目,通過觀看典型案例的分析促進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形成。

3 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學生正處於青年時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在走向成熟但還沒有成熟。他們感情豐富,心理起伏大,易沖動,自控能力差;他們沒有走向社會卻渴望走向社會;他們缺乏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但社會卻紛繁復雜。所以,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大學生很容易誤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3]。

面對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高校要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人格健康發展。第一,要及時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做好新生的心理測試,建立和科學利用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危機預警機制;第二,培養健康人格,讓學生們掌握心理調適的基本方法,通過正當方式來減輕心理負擔,培養堅強的意志力、穩定的情緒、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堅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以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預防和減少悲劇的發生;第三,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心理咨詢服務,使大學生了解基本的心理衛生知識,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應及時對其進行疏導和糾正,並時常關注,為學生做好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4 加強大學生勞動權益自我保護的教育

目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這樣一來可以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為畢業後的就業增添砝碼;二來可以獲取一些生活費用,減輕家庭負擔。然而,社會上一些非法中介和用人單位利用大學生做兼職工作心情急切、社會經驗少、缺乏自我保護和維權意識的特點,騙取大學生錢財,甚至導致大學生受到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

針對上述情況,一方面,高校應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一些與他們自身權益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找工作前先認真學習《勞動法》、《民法》和《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面對紛繁復雜的求職市場保持清醒的頭腦,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防止上當受騙。另一方面,多開展“大學生求職就業維權”講座,通過講座,使大學生知法懂法,了解自己在求職過程中,應該享有什麼樣的勞動權益,在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什麼樣的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為將來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做好准備[4]。

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是幫助和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高度重視的內容,因此,高校應堅持不懈地將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貫穿於大學生教育始終。

參考文獻

[1] 黃蔡芹.淺議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中山大學學報論叢[J] 2007,27(11).

[2] 於艷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問題探討 教育與職業[J] 2007(30).

[3] 趙 艷.對當代大學生犯罪現象的幾點思考 法制與社會[J] 2007(01).

[4] 楊一青.淺談大學生勤工助學的權益保護 思想政治研究[J] 2006(77).

㈩ 法律教育論文

法律教育作為我國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人才培養效益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法律教育論文下載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法律教育論文下載篇1
淺談醫療糾紛的法律教育

一、當今醫療面臨的法律問題

1.1醫患關系日益緊張

眾所周知醫生的主要職責是治病救人,但由於醫學科學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復雜性,而醫生執業行為的後果又直接指向患者的生命,通常醫患雙方對醫療結果的認識有分歧,焦點又在於不良後果產生的原因,因此這個行業具有高風險性。近年來,醫患關系日益緊張,醫患矛盾激化,引發大量的傷醫和殺醫案件,從同仁醫院的徐大夫被砍傷,哈醫大實習醫生命隕刀下,到浙江溫嶺大夫血灑診室然而,每次慘劇後醫生群情激憤,悲傷不已,而醫生之外的群體,則少見關心,更別提感同身受的悲憤。這些鮮血的事實,已經讓很多的家長和醫學生在思索醫療工作的人身安全問題,甚至考慮轉換專業。

1.2醫療糾紛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每年醫療糾紛均呈上升態勢,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具體表現為醫療投訴多,要求進行醫療技術鑒定及傷殘鑒定的多,要求醫院巨額賠償的多,醫院敗訴的多,新聞媒體參與的多,糾紛處理困難的多,社會影響增大的多。目前我國與醫療相關的法律法規尚不是很健全,因為醫療是專業行為,所以一旦發生醫療糾紛,要求是舉證倒置,醫院和醫生必須舉證傷殘或死亡與常規的醫療行為無關,而部分患者或家屬在不理解醫療過程及結果,或是高額的賠償不能滿足時,就反復向衛生行政部門、司法部門投訴,動輒聚眾鬧事,打罵傷害醫護人員,打砸醫院財物,甚至聘請職業醫鬧將問題升級。部分媒體缺乏醫學知識,盲目炒作,推波助瀾,是醫療糾紛的社會影響進一步擴大。

1.3醫生的法律知識缺乏

現有的醫學培養體系更注重的是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往往忽略了對醫學生的法律知識的普及,部分醫護人員更是法律意識淡薄,缺乏起碼的自我保護意識。如在進行病案的記錄時,作為醫護人員可能存在“記錄不全”的情況,但在法律層面上則不是單純的“記錄不全”,而被視為“證據不全”,往往會直接導致醫療官司敗訴,醫護人員受到不公平對待。有些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知情權、同意權等認識不到位,在進行手術或醫療操作之前未盡到很好的醫療告知義務,或是措辭不當,未讓患者充分理解手術的風險性和術後並發症及合並症的存在性。往往會導致部分患者誤以為手術完就萬事大吉,一旦在術後出現並發症或其他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或預後不佳時,就遷怒於醫院或醫生,引發糾紛。另外部分醫生忽視病人的隱私權和選擇權,在進行臨床見習生和實習生的帶教時,在未與患者充分溝通,取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超范圍使用實習醫生,或讓其獨自處理病人,造成醫療糾紛。

1.4醫療體制及醫療現狀問題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都是民眾的抱怨。目前我們的醫療資源存在分布不均,大城市相對優質醫療資源集中,而邊遠地區則醫療資源匱乏,造成三甲以上醫院人滿為患,三甲以下醫院則門可雀羅,民眾就醫困難。醫療改革將醫療市場化,要求醫院自負盈虧,不排除部分醫院過度醫療情況存在,加重患者負擔。而“以葯養醫”等不合理的制度依舊無法破解,讓醫生成為直面矛盾的具體對象,承受更多的傷害。醫療市場化也讓民眾以為醫療過程如同日常消費,往往忽視醫療過程的專業性,按照自身意願來解決醫療問題,在醫療後果達不到自身意願時,及遷怒於醫生,無形中將醫生與患者的關系對立化,造成傷醫甚至殺醫問題頻發。

1.5社會輿論推波助瀾

近年來,部分新聞媒體在不了解醫療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將醫療糾紛當作社會新聞熱點,連篇累牘地報道。並且部分報道過分渲染醫院的陰暗面,如不合理收費、收受紅包、服務態度不好等,而選擇性地忽視醫護人員的救死扶傷,容易誤導患者在治病過程中如若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就聯想到醫院鬧事,損害醫院及醫生聲譽,將當事醫生及醫院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影響事件的依法合理解決。

二、加強醫學生的法律知識學習的途徑

2.1了解法律知識教育的意義

有調查顯示目前的醫學生不了解法律法規,缺乏學習法律法規的主動性,認為只要自己不違法,沒必要學習法律知識,甚至認為專業課程太多,沒空學習。在全民法律意識增強的同時,從事醫療高風險行業的醫生更應該增強法律意識,作為未來醫生的醫學生要認識到學習醫療相關法律知識和學習醫學專業知識同等重要,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我們所從事的所有的醫療教學和科研,都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實施,師生都應該學法、懂法、用法、守法,加強法制觀念,依法辦事。

2.2完善培養方案,增設醫療相關法律課程

目前的醫學生培養方案,重醫療專業知識的學習,輕執業素質及執業法規方面的學習。而現實的醫學學科發展中,出現很多諸如安樂死、腦死亡、器官移植、試管嬰兒、基因工程等醫療工作,不再是單純的醫療事件,而涉及了眾多的法律、倫理知識。大部分的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均未開設專門的醫療相關法律的課程,我校也僅有預防醫學專業有16學時的選修課學習《衛生法》。因此可以說對於醫療相關法律的學習,目前在高校都是一片空地,需要我們從培養方案著手,增加相關法律的學習課程,才能通過共同努力,培養出即懂醫學又懂法學的醫學生,在遇到涉及法律問題的醫療活動時不會手足無措,無法可依,甚至出現違法行為。

2.3端正師生教法、學法的態度

由於長期應試教育的原因,使得高校師生對於不在教學培養方案內的醫療相關法律知識的傳授和學習的重要性都認識不夠。醫學由於其專業的特殊性,僅醫學專業知識的學習任務,相較於其他專業都要難而重,因此大部分學生都關注專業知識的學習,而忽視對整個醫療行業及個體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學習。端正教法、學法的態度,認真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從大方向來講,有助於改變目前的醫患關系緊張、矛盾尖銳,醫療糾紛繁多的現狀,小的方面也能在醫療工作中維護醫護人員的自身合法權益,避免受到傷害。

2.4改變教學方式,融普法教育於專業課堂

在推進醫學生強化法律知識的過程中,除開展專門的法律知識學習的課程外,改變傳統的僅傳授醫學專業知識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社會上影響較大的實際案例,在結合學習醫學知識的同時,普及法律知識,是不錯的選擇。如我們在講述硅肺時,選擇的就是河南開封張海峰“開胸驗肺”事件,此案例社會影響大,學生有興趣從專業角度了解事件的醫學知識,還對相關的法律知識感興趣。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明白從患者角度講是維權,對職業病防治所的工作人員來講,是瀆職,犯罪。將法律知識的灌輸融合到具體的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日積月累,醫學生的法律意識會逐漸增強。

2.5開辦普法知識講座

在沒有條件開設醫療相關法律課程的院校,可以通過邀請校內外的法學專業人士,利用當前頻發的醫療糾紛相關的社會案件,對醫學生進行普法知識講座。目前非過錯的醫療糾紛增多,主要原因是醫患雙方醫學知識的不對稱性導致對醫療活動及後果理解的差異,如對手術成功和患者痊癒的理解,大多數患者及家屬等同二者,然而在醫學上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如果醫生未盡到很好的告知和解釋,那麼會出現醫學上的腫瘤手術成功,但患者及家屬認為就是痊癒,一旦出現腫瘤轉移或復發,就會歸咎於醫生,認為存在醫療過錯,導致醫療糾紛。

三、結語

目前整個醫療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所面臨的法律問題日益突出,醫患雙方的矛盾日漸尖銳,作為醫學生,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從自身素質的提高開始,不僅有助於逐步改善目前的矛盾,還可以在沖突中保護自身作為公民的同等合法權益。而整個社會醫患對立關系的轉變尚待體制、醫方、患方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法律教育論文下載篇2
淺談醫事法律專業法律診所教育

摘 要 在醫事法律實踐教學中引入法律診所教育,可以培養師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加強醫學與法學復合型人才適應社會的能力。開辦醫事法律專業的高校在引進法律診所教育時,應針對我國目前“大法學”法律診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在機構、經費、師資、制度、案源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和保障。

關鍵詞 醫事法律 實踐 法律診所

一、法律診所教育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法律診所教育起源於美國20世紀初,興起於20世紀60、70年代,並於2000年引入中國法學教育中。到2011年底,已有144所高校引進了診所式法律教育。法律診所教育是對我國傳統法學教育的一次成功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特別是在提高法學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我國目前的法律診所教育還存在諸多困境和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相關法律規定的缺失導致診所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尚未明確。法律診所教育被引入後,就和中國的法律援助結合在一起,從事的主要工作是向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高校設立的法律診所只是一個民間組織,法律診所開展法律援助等工作就缺乏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學生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身份和地位也難以明確,進而影響了社會各屆對法律診所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經費不足。一方面是學校本身教育經費支持有限,另一方面是由於案件基本上都是法律援助案件,沒有代理費用這方面的收入。

第三,案源不充足。高校設立的法律診所專業性強,援助對象有限;且社會各屆特別是當事人對這一新生事物尚不了解、不信任,故法律援助案件十分有限,不能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

第四,課程設置尚未明確。因為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我國開設法律診所課程的法學院校一般將該課程定為大三以上及研究生的選修課,但高年級學生本身就業壓力大、學習任務重,如何將課程設置合理並達到預期目的,各高校尚未達成統一的認識,對課程的實施缺乏總體規劃和明確安排。

第五,評價體系不明。作為新興事物的法律診所實踐教學,因其涉及環節多、周期長、分散性強、可控性差等特點,對如何評價其教學成果、如何保證其教學質量還缺乏教學管理制度、教學評價標准、質量監控體系等系統的健全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二、醫事法律專業引入法律診所教育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開辦醫事法律專業的各高校對醫事法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盡相同,但是為社會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是其共同的目標,醫法人才的這些特性都要求其應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在法律診所中,學生在診所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接觸真實的當事人和處理真實的案件,運用法律知識解決醫療糾紛或其他醫事案件,逐步學會處理醫事案件的步驟、技巧和方法,在現有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實踐技能理解和掌握,使教與學達到有機統一。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能培養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應對能力和與人相處的協調能力,也能夠在此鍛煉和實戰階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畢業後能夠很快地進入社會。

(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通過積極參加實踐,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教學目標和對人才的社會要求,加深學生對於本專業的理解,正確地定位自己,促使學生對自己的職業進行合理規劃,並能在實踐的活動中明白自己知識結構的“短板”,使得學生能夠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通過幫助當事人解決實際問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對社會有一定的了解,在診所教師的引導下去感受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對法律工作者的希望和寄託,從而培養其堅定的法律信念、理想和職業道德,培養其過硬的職業素質。

(三)有利於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醫事法學專業的師資有著比單純法學專業教師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具備文科與理科雙思維、醫學與法學雙背景、理論與實踐雙能力,而現實中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又相對缺乏。法律診所教育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有利於教師在指導學生實踐、參與法律實務工作的同時,培養和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學習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對接,成為既能從事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的“雙師型”研究人員。

三、醫事法律專業實施法律診所教育的相關前提和保障

(一)機構的保障

大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離不開實踐活動環境,開辦醫事法律專業的各高校實施法律診所教育,首先要設立“法律診所”,加強實驗設施投入,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根據國內“大法學”開設法律診所的情況,法律診所機構主要是民間性質的法律援助中心,其法律地位、職能及作用尚未得到法律的相關保障,故筆者建議高校應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成立經政府批準的法律援助中心某某高校工作站,以真正實現學生走出校門、服務社會的教學目的。同時,高校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實習基地(如法院、檢察院、司法機構等)資源,通過讓法學專職教師帶隊參與、指導學生實習的辦法,開展診所法律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全程、系統地了解司法活動。最後,筆者建議有條件的高校可爭取建立司法醫學鑒定機構。醫事法律專業的學生參與司法醫學鑒定活動,一方面在鑒定專家的指導下參與醫學鑒定,增強醫學實踐知識;另一方面在法學教師的指導下討論和解決鑒定所涉的醫事案件和法律,學習法律職業技能技巧,提高法律實踐能力,從而達到法律診所的教學目的。

(二)經費的保障

由於法律援助服務的對象主要為弱勢群體,法律援助機構基本上沒有創收的條件。因此,一方面學校應加大對法律援助機構的教育經費支持,設立醫事法律專業學生實踐教學專項基金;另一方面法律援助機構應爭取地方政府的經費支持以及通過與校外的法律援助機構橫向合作獲取資金;同時,因法律援助是公益性的,法律援助機構也可爭取社會的捐助。如高校設有司法醫學鑒定機構,則高校應加大對該機構的投入,完善設施、設備,既是保障司法醫學鑒定實踐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也是為了保證鑒定結論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權威性。當然,司法醫學鑒定機構也應在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爭取經濟效益,對既承擔鑒定又承擔實踐指導教學的老師給予經費上的傾斜,以支持法律診所教育的順利實施。

(三)師資的保障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診所法律的實踐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傳統法學教育中的絕對主體,而只是充當輔助者、引導者、資源提供者、協調者和督促者等角色,而且需要系統、全面地了解案情並全程指導學生。高校醫事法律專業的專職法學教師雖然可以擔任法律援助的導師,但因其時間精力有限,容易使指導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筆者建議可以聘請退休法官、檢察官等為兼職實踐指導教師參與指導,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實現全程、系統的指導,還可以保證實踐指導的質量,同時還可以通過交流和合作提高專職法學教師的實務能力。實踐指導教師可以由司法鑒定專家來擔任,但如同本校的專職法學教師一樣,本校的教師和專家兼任的鑒定人雖然層次高、水平高,但不穩定且自身的教學和科研任務日益繁重,這不僅會影響司法鑒定工作的業務擴展和發展規模,還會使司法實踐指導工作流於形式。因此,學校應積極為鑒定人爭取利益,調動鑒定人的工作熱情,同時,吸引品德高尚、業務過硬的高層次人才到高校司法鑒定機構,走專職鑒定人與兼職鑒定人並行的道路,以保障司法醫學鑒定實踐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和取得實效。

(四)制度的保障

首先是學校層面上的制度保障。學校應將診所法律教學作為一門實踐性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制定具有一定彈性的教學大綱和模塊式的教學內容,並根據教學目標採用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客戶評價等綜合評價方式進行評價,形成一個系統的培養方案。同時,在加強對實踐環節的規范化管理的基礎上,學校在職稱評聘和核算工作量等環節應給予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平等的待遇,以促進教師的積極性。

其次是所設機構內部制度上的保障。法律援助中心某某高校工作站和司法法學鑒定機構應制定收結案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培訓交流制度、文書檔案管理制度、案件集體討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法律服務質量管理制度、保密制度、迴避制度、監督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以保證機構的管理規范和學生法律實踐的順利實施、開展。

(五)案源的保障

真實的案件是法律診所教育主要的教學資源。因此,不管是法律援助中心,還是司法醫學鑒定機構,都要通過各種辦法廣開案源。一方面,法律診所可通過網路在線解答、電話咨詢、在醫院設咨詢點、進社區提供咨詢服務等方式宣傳法律診所,爭取當事人上門;另一方面,應加強與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律師事務所、婦聯、衛生行政部門、勞動監察機構、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其他法律援助機構等相關部門的聯系並得到其大力支持,爭取充足案源,並為需要幫助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

參考文獻:

[1]馬林東,阮敏爾.“診所式”法律教育實踐性研究――以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法律診所為例.青年與社會.2012(2).

[2]熊躍敏,湯曉賀.法律診所教育:價值訴求與本土化實踐.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3]胡利平,景強,許冰瑩,等.高校司法鑒定機構實驗室認證認可與《法醫物證學》教學標准化體系的構建.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4(4).

[4]伍奕.法律診所老師指導方法探析.大學教育.2013(1).

[5]金鑫.高校司法鑒定機構的現狀與未來.法制與社會.2010(30).

[6]熊躍敏,湯曉賀.法律診所教育:價值訴求與本土化實踐.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7]鄭曉靜.法律診所的定位與發展――以西南政法大學法律診所為例.法治論壇.
猜你喜歡:
1. 關於法制教育的論文

2. 本科法律專業畢業論文下載

3. 關於法律教育研究論文範文

4. 法律畢業論文範文下載

5. 關於法制教育的畢業論文

熱點內容
劃清與西方司法獨立 發布:2025-01-13 02:53:22 瀏覽:469
法院進家 發布:2025-01-13 02:51:46 瀏覽:239
喪家產假陪產假在勞動法中屬於 發布:2025-01-13 02:40:24 瀏覽:65
法治歌歌曲 發布:2025-01-13 02:40:17 瀏覽:94
勞動合同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13 02:11:26 瀏覽:972
下列屬於新條例 發布:2025-01-13 01:19:40 瀏覽:828
不戴口罩道德 發布:2025-01-13 00:53:23 瀏覽:9
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 發布:2025-01-13 00:10:51 瀏覽:779
馬克思法學研究生 發布:2025-01-13 00:07:03 瀏覽:146
法律援助來源 發布:2025-01-12 23:44:24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