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假貨法律責任

假貨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30 19:47:55

❶ 賣假貨會觸犯那條法律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刑法第140條),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行為。

根據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包括:

(1)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致使產品不符合產品質量標准如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企業標准;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說明的除外;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以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等,

(2)偽造產地或者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的;

(3)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4)屬於國家明令規定的淘汰產品的,

(5)偽造檢驗數據或者檢驗結論的;

(6)無檢驗合格證或無有關單位允許銷售證明的;

(7)產品或其包裝不符合要求的,如沒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沒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沒有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限期使用的產品沒有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日期或者失效日期的;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沒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但裸裝的儀器和其他根據產品的特點難以附加標識的裸裝產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劇毒、危險、易碎、儲運中不能倒置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產品,沒有警示或者中文警示說明或標明儲運注意事項的等等;

(8)失效、變質的等等。根據本條規定,構成本罪對象的偽劣產品,不是屬於上述廣義上的偽劣產品。成為本罪犯罪對象的只能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企業標准等產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產品;不合格的產品;失效、變質的產品;等等。如果不是生產、銷售上述實質上的偽劣商品,雖屬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違法行為,不構成本罪。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法規,故意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行為。

行為表現為四種情況:

l、摻雜、摻假,即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入與原產品並不同類的雜物,或者摻入其他不符合原產品質量的假產品。如在芝麻中摻砂子,在磷肥中摻人顏色相同的泥土等。

2、以假充真,即生產者、銷售者將偽造的產品冒充真正的產品,主要表現為生產、銷售的產品名稱與實際名稱不符,或者原材料名稱、產品所含成份與產品的實際名稱、成份不符。如將黨參冒充人參、將豬皮鞋冒充牛皮鞋等。

3、以次充好,即以質量次的產品冒充質量好的產品。主要表現為將次品冒充正品,將等次低的產品冒充等次高的產品,將舊產品冒充新產品,將淘汰產品冒充未淘汰產品,將沒有獲得某種榮譽稱號的產品冒充獲得了某種榮譽稱號的產品等。

4、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主要表現為將沒有達到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冒充達到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將超過使用期限的產品冒充沒有超過使用期限的產品等。只要實施上述其中一種行為便可能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同時實施多種行為的,也只以一罪論處。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構成犯罪的,要求銷售數額在5萬元以上。不管是個體生產、銷售者,還是單位生產、銷售者,都必須達到這個數額,否則不以本罪論處。銷售金額反映了行為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規模、行為持續時間、危害范圍以及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即銷售金額與上述情節的嚴重程度都是成正比關系的銷售金額大,反映出行為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規模大、行為持續時間長、危害范圍廣、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嚴重;反之亦然。而且,這種規定的可操作性強,便於司法機關准確認定和處罰犯罪。

另外,依本法第l49條規定,生產、銷售假葯、劣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不合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不合標準的電器、壓力容器、易燃易爆產品、假農葯、假獸葯、假化肥、假種子、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不構成本節所定其餘各罪的,但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應定為本罪予以處罰。同時,如果該行為同時構成本罪和本節其餘之罪的,應依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犯本條所定之罪,依其銷售金額定其刑事責任:

l、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2、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3、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4、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本法第150條之規定,單位犯本罪,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規定處罰。

####如不滿5萬元的,承擔的是行政責任,有工商、公安等行政機關處行政處罰(如行政拘留、罰款等)

❷ 網上賣假貨是不是不要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回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答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滿足要件即可成立此罪,法律並無對其銷售形式進行特殊規定,說明只要滿足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還銷售的,而且金額較大的,就構成此罪。《商標法》第四十條第三款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您可以通過消協來解決,不能解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公安機關認為涉案金額較小不予立案,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自訴。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❸ 販賣假貨會受到怎樣的處罰法律上是怎麼規定的

現在的行業或可謂是競爭非常的激烈,就拿百事可樂來說,除了有百事可樂之外,還有可口可樂。它們兩個味道一樣,就看顧客怎麼進行選擇了。在以前人們大多都會機構買那些比較便宜,而且質量較好的物品。商家進行賣東西的時候,大多都是以質量進行取勝。但是不少的商家他們為了能夠賺錢就開始賣假貨,而且他們賣的這些貨品質量都非常的差,就為了能夠賺一定的銷售業績。

他們的這種行為其實已經構成了,銷售偽劣產品的罪名。如果銷售偽劣產品的話,情節輕的話,會處於兩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情節過重的話,甚至會處於無期徒刑,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作為商家一定不要銷售假的商品給顧客,不僅這種方式不長久,而且如果被發現了的話,還可能會面臨嚴重的懲罰。

賣假貨是會進行判刑的,如果當事人銷售的金額很大的話,就會稍微地進行處罰,不需要進行判刑,只需要罰款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銷售的金額過多,受騙的人過多,對他人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對於這種行為,應該進行嚴重的處罰,很可能會沒收他的全部財產。

❹ 客戶主動購買假貨,承擔法律責任嗎

您這一方,如果你知道這是假貨還出售需要承擔責任。
客戶一方,明知假貨專,故意購買的話,是不夠成屬國內的任何違法行為,但是如果明知假貨依然購買,則購買的物品不會受法律保護,特別是不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不能像售假者要求賠償等權利。另故意購買假貨的,一些物品千萬不要帶出國,有些國家(出於保護自身產品),對攜帶假貨的人員會進行處罰,限制入境上不良記錄的,這些需要切記。

❺ 賣假貨按國家法律規定怎麼處罰

賣假貨的行為,來刑法規定的處罰源為:

1.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2.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3.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處罰規則規定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中。

❻ 消費者權益法關於假貨處罰規定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同時,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❼ 賣五萬元一下假貨要付什麼法律責任

參考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節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一百內四十條容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❽ 賣假貨按國家法律規定怎麼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此,對於賣假貨的處罰標准不能籠統的混為一談的。就比如買假葯的話,只要被國家相關單位發現,或者被公民舉報,情況屬實的話,按照銷售金額進行處罰,銷售金額達5萬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在銷售金額的百分之50,而且需要面臨2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熱點內容
王牌律師電視劇 發布:2025-04-29 06:04:30 瀏覽:320
打小三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9 05:53:16 瀏覽:575
依法治國課外知識競賽試題 發布:2025-04-29 05:50:50 瀏覽:977
2016一級法規真題答案解析 發布:2025-04-29 05:36:36 瀏覽:790
人大立法公文樣式 發布:2025-04-29 05:27:59 瀏覽:990
刑法主體是指 發布:2025-04-29 05:19:58 瀏覽:220
勞動法試用期解僱員工 發布:2025-04-29 05:11:20 瀏覽:489
承銷商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9 05:10:46 瀏覽:182
勞動合同法中的計時工資 發布:2025-04-29 05:05:47 瀏覽:230
成都私人法律顧問費用 發布:2025-04-29 05:05:45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