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和解的法律效力

和解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0-12-31 00:16:57

A. 調解書生效後的法律效力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調解協議或調解書生效後,與生效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訴訟結束,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行起訴。

2、一審的調解協議或調解書發生效力後,當事人不得上訴。

3、當事人在訴訟中爭議的法律關系中的爭議歸於消滅,當事人之間實體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依調解協議的內容予以確定。

4.具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書,具有強制執行力。當負有履行調解書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未按調解書履行義務時,權利人可以根據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具體規定如下:

1、第四十九條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2、第九十七條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3、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4、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1)和解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調解書主要由下列三部分組成:

一、首部,依次寫明下列事項:

(一)標題和編號,標題寫明「調解書」,並在其右下方寫明文書的編號。

(二)申請人欄內寫明申請人的名稱、姓名和地址;有代理人的寫明代理人的姓名、單位和地址等。

(三)在被申請人欄內,寫明被申請人名稱、姓名和地址;有代理人的,寫明代理人的姓名、單位和地址等。

二、正文,依次寫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之間的合同和發生的爭議事項,以及雙方當事人的仲裁或調解要求。

(二)仲裁員的選定及其工作情況和結果即「XX仲裁委員會根據合同的仲裁條款受理了本案,組成以XXX為首席仲裁員,XXX和XXX為仲裁員的仲裁庭,(或組成以XXX為獨任仲裁員的仲裁庭)經當事人雙方同意,由仲裁庭進行了庭前調解。通過查明事實、分清是非,雙方自願達成調解協議。

(三)爭議雙方當事人之間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

(四)調解費金額的分擔。

三、尾部,依次寫明;

(一)調解書份數及分持情況;

(二)仲裁員、秘書簽名,仲裁委員會蓋章;

(三)製作調解書的日期和地點。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B. 和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法院、仲裁庭根據和解或調解協議做出的裁決書、調解書是具有法律內效力,一方反悔,另一容方可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2)和解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人民調解協議書一般分為四個部分:標題、首部、正文和尾部。

標題、首部和尾部這些格式都是固定不變的,比較容易掌握。較難的是協議書的正文部分,就是對當事人糾紛的簡要介紹及達成的協議內容的表述。

正文要求簡練,對糾紛的經過需用與有限的文字表達清晰、完整,達成的協議內容更是協議書的核心部分,要求具有可操作性,真正起到解決糾紛的目的。

所以,要寫好協議書的正文,製作一份高質量的人民調解協議書,筆者認為需做到「四要」。

C. 書上說和解、調解不具備法律強制執行力,請問什麼樣的調解書具備法律效力

由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主持下達成的「調解書」一經當事人簽收,即具有強制執行力,一方不遵守協議,對方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和解是當時雙方經協商,自行達成的協議,這個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其本質就是雙方簽訂的一份民事合同。調解,是指爭議雙方經中間人撮合,雙方達成的協議,這個根據「中間人」的不同,效力不一。其他單位和人員主持下作出的調解均無強制執行力。

法律效力和強制執行力是不同的,沒有強制執行力的和解、調解書只要不違反法律強制規定,符合合同成立條件,均具備「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3)和解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在中國,和解與調解不同,和解是當事人之間自願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第三者參加;調解是在第三者(可能是群眾或者群眾組織,也可能是人民法院)主持下成立的。

調解書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確認雙方當事人協議內容的法律文書。它是法律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文種之一。裁決書是仲裁庭或仲裁員根據經過調解雙方達成的協議製作的記載該調解結果的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書。

雙方當事人互相協商達成協議,解決雙方的爭執。這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依法處分自己民事實體權利的表現(見處分原則)。和解成立後,當事人所爭執的權利即歸確定,所拋棄的權利隨即消失。和解一經成立,當事人不得任意反悔要求撤銷。

(3)和解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網路-和解

網路-調解書

網路-法律效力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D. 和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調解書和只記入筆錄的調解協議生效後,可以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法律後果:

第一,結束訴訟程序。法院調解是人民法院的結案方式之一。調解協議生效,表明人民法院最終解決了雙方當事人的糾紛,民事訴訟程序也因此而終結,人民法院不得對該案繼續進行審理。

第二,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調解協議生效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在調解協議中得到確認,民事爭議已得到解決,當事人不得對此法律關系再發生爭議。

第三,不得以同一訴訟標的、同一的事實和理由再行起訴。調解協議生效後,民事糾紛已依法解決,當事人不得以同一訴訟標的、同一事實和理由,向人民法院再次提起民事訴訟。但是,對於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或者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原告如果有新情況、新理由,在6個月屆滿後,還可以第二次起訴,請求法院審理解決。

(4)和解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調解協議生效的時間,因法院是否製作調解書而不同。

首先,關於調解書的生效時間。《民事訴訟法》第89條第3款規定:「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這一規定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調解書必須送達雙方當事人簽收。據此,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不適用留置送達和公告送達的方式。

二是調解書必須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才能生效。如果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拒絕簽收的,應當視為調解不成立,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調解協議書

E. 法院調解的法律效力

對於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在簽收前,當事人可以反悔,人民法院應當在當事人反悔的情況下作出判決。

F. 和解的法律效力來自哪裡

執行和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行使處分權並達成合意的結果,除雙方當事人外,任何第三人都無權對法律文書確定的實體權利義務行使處分權。執行和解協議中約定變更、增加履行義務主體的(主要指涉及第三人執行中擔保的問題),也必須有原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人的參與。
2、主觀要件執行和解協議的簽訂應當具備主觀要件,即要求和解主體在處分實體權利義務時,必須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意思表示,這種真實意思表示還應當是雙方面的,而不得是單方面的。任何受制於對方或第三方的壓力、脅迫、不當干預而表達出的執行和解的願望,任何在發生重大誤解、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等情形下所為的執行和解的意思表示,都是不真實的,都破壞了執行和解的主觀基礎,因而也是不合法的,即為無效的。
3、內容要件執行和解協議的內容必須合法。和解主體在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一致基礎上所為的執行和解行為,其內容必須正當合法。雖意思表示一致,卻系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的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以及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都足以導致執行和解協議的無效。
4、時限要件執行和解協議的簽訂只能發生在執行程序啟動之後至終結之前這個特定的時段,執行程序尚未啟動或者業已結束時,均無執行和解的可能和必要。
5、形式要件當事人達成的執行和解協議所具備或應當具備的形式規范特徵,執行和解的形式與效力的關系因國而異。在大陸法系國家,訴訟中和解包括執行和解的具體形式一般不影響和解的法律效力,只要依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將和解協議記入法院的有關手續中,和解即可發生終局的法律效力。但在英美法系國家,訴訟中和解的形式,則對和解的法律效力有著直接的影響,在英美法系國家,訴訟中的和解主要有和解契約和和解裁判兩種,英國的和解契約許多是由組織和解的律師負責進行的,律師代表當事人將和解的有關條款記載在律師所寫的案情大綱上,就意味著和解作為契約的成立,這種和解契約是純粹私法意義上的,相當於成立一個取代原先訴訟原因的新合同,不具有訴訟法上的強制執行力,當事人若有違反,對方只能以違約為由請求新的救濟,在美國的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並不當然終結訴訟,要想終結正在系屬的訴訟程序,根據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民事訴訟規則》第41條第1款1項的規定,當事人須向法院書記室提交雙方當事人簽署的終結訴訟的書面協議,以此來終結訴訟程序。[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207條規定,執行員應將執行和解協議的內容記入筆錄,《執行

G. 和解協議有無法律效力,調解協議有法律效力對嗎

執行和解,是指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就執行標的的一部或全部,自願協商達成如何執行的協議。
對執行和解協議的效力,有的學者認為「執行和解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執行和解協議是當事人之間自行和解的結果,

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仍要按原法律文書執行,只有原法律文書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約束力。

簽訂協議書就是為了解決問題,達成和解,至於和解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法律上是有明確規定的。雙方在自願的情形下簽訂的協議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大家在簽訂協議書的時候也要看清和寫明協議書的基本內容,確保自身合法權益不受損。

《調解協議》與《民事調解書》不同。調解協議系案件各當事人自行判斷各方利益後,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達成的協議,提交給法院,法院據《調解協議》製作《民事調解書》。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89條的規定,法院調解書的內容包括以下三項:

一是訴訟請求。即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實體權利請求。

如果被告向原告提出反訴的,調解書中也應當列明。有第三人參加訴訟的,還應當寫明第三人的主張和理由。

二是案件事實。即當事人之間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和雙方爭執的問題。

三是調解結果。即當事人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其中包括訴訟費用的負擔。

拓展資料:

和解協議,是指債務人與債權人會議之間就債務清償、避免破產清算所達成的書面契約。和解程序開始後,為達成和解協議,債務人須向債權人會議提交和解協議草案,供其審査討論。

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和解協議,交法院裁定是否認可。法院裁定認可後,發布公告,中止破產程序。和解協議自公吿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通常,和解協議包括對債務人減免清償債務的數額,債務清償期限,清償方式,債務清償的擔保等內容。

由債務人提出草案、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法院認可的關於清償債務的協議。債務人提交的和解協議草案的內容應當包括:清償債務的財產來源;清償債務的辦法;清償債務的期限等。

1.雙方債務糾紛的情況、金額。

2.債務人承認的債務事實。

3.債務人償付債務的期限與金額。

4.債務支付的優惠。

5.延遲付款的後果。

6.雙方簽字、生效。

H. 法院執行和解協議的法律效力是怎麼規定的呢

《民事訴訟法》來第自211條明確規定: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其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66條、267條以及《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86條、87條又就執行和解制度作了細化規定,進一步增強了其在司法實踐中的可操作性。

熱點內容
法院定卷機 發布:2025-04-29 10:00:38 瀏覽:849
訴訟法與非訴訟程序法和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5-04-29 09:56:17 瀏覽:825
刑法修正2015 發布:2025-04-29 09:48:51 瀏覽:680
六合律師 發布:2025-04-29 09:46:29 瀏覽:160
法院當管理 發布:2025-04-29 09:24:32 瀏覽:660
調解機構調解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9 09:22:41 瀏覽:564
碭山縣律師電話咨詢 發布:2025-04-29 09:20:15 瀏覽:987
看勞動法的網站 發布:2025-04-29 09:11:14 瀏覽:513
共同發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9 09:10:17 瀏覽:287
告知不到位承擔多少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9 09:09:39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