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名公司監事法律責任
㈠ 我只是掛名當了一家公司的執行董事,請問萬一以後公司有問題我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要看具體情形,原則上執行董事並不參與公司的實際經營,如果也不是公司的股東的(即使掛名股東,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無特殊情形下,無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一、執行董事
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立董事會,執行董事的職權由公司章程規定,但一般執行董事的職權參照《公司法》第47條有關董事會職權的相關規定行使。
二、執行董事的責任
董事長(執行董事)應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不得有《公司法》第149條規定的禁止行為。
三、執行董事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
1、刑事責任:如果毫不知情的,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刑法》第31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民事責任
《公司法》第150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掛名公司監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任職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二)因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
(三)擔任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或者廠長、經理,對該公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
公司違反前款規定選舉、委派董事、監事或者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該選舉、委派或者聘任無效。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出現本條第一款所列情形,公司應當解除其職務。
㈡ 公司掛名監事有風險嗎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您如果只是擔任該公司的掛名監事,不做法人也不做股東,那您是不會存在任何風險的。
監事,其實就是股份公司中常設的監察機關的成員,也被稱為「監察人」。
監事的主要崗位職責就是負責全公司的監督、檢查、考核。原則上來說,監事的許可權最主要的就是受監事會主席委託,行使對全公司的監督、檢查、考核管理,並承擔執行公司規章制度、管理規程及工作指令的義務。
監事不得兼任董事或經理,通常監事的任期每屆為三年,若監事任期屆滿,公司可以召集股東大會進行補選,連選則可以連任。若監事任期屆滿且未及時改選,或者監事在任期內辭職導致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人數的,在改選出的監事就任前,原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監事職責。
監事的主要職責范圍包括以下幾點:
1、對公司的管理提出建議和意見。
2、負責對各級人員進行監督、檢查、考核。
3、負責股東會決議交辦其他重要工作。
4、負責對各部門管理的工作進行檢查、監督、考核。
5、檢查公司業務,財務狀況和查閱公司帳簿及其他會計資料。
6、負責對各駐外機構管理進行檢查、監督。
7、允許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8、要求執行公司業務的董事和經理,報告公司的業務情況。
9、對公司發生的問題提出質疑。
10、對所承擔的工作全面負責。
11、核對董事會擬提交股東大會的會計報告、營業報告和利潤分配等財務資料,發現疑問時,允許其以公司名義委託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師幫助復審。
12、監督董事、經理等管理人員有無違反法律、法規、公司章程及股東大會決議的行為。
由此可見,一家公司的「監事」,擁有較大的許可權,也對公司的合法運作負有極為重要的監督責任,但是只要不是該公司的法人或股東,掛名監事就不會有任何風險。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
如果您對注冊公司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共同探討
㈢ 給公司擔任掛名監事負什麼法律責任
需要查看公司的具體公司章程。
監事在公司中處於重要地位,在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范圍內被授版予了監督或者管理權的公司事務等職權,他們同樣應當為公司的最大利益行使權力,而其也負有法律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嚴格的義務。
《公司法》第148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應當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維護公司的利益。為促使監事依法為公司利益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使公司的合法權益在受到侵害時能得到恢復或補償,《公司法》明確規定了監事違法執行職務給公司造成損害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㈣ 掛名監事在什麼情況下要承擔民事、刑事責任
根據監事有無過錯確定,有過錯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監事,義務和責任。
(1)遵守公司章程回,答執行監事會決議;
(2)監事除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經股東大會同意外,不得泄漏公司秘密,不得擅自傳達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辦公會會議的內容;
(3)對未能發現和制止公司違反法律、法規的經營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
(4)監事在工作中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5)監事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忠實履行監督職責。監事-特別義務1.監事應當保證公司披露的信息真實、准確、完整。
監事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若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雖然是掛名監事,但是對外,是不能對抗第三人的,建議你與公司簽訂協議,約定權利義務關系但是如果有確鑿證據證明是掛名的話可以免責。
㈤ 掛名監事在什麼情況下要承擔民事、刑事責任
(1)在民事責任方面,在某些情況下,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就本人、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給公司造成的損失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2)在行政責任方面,在某些情況下,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就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承擔行政責任。除非法定代表人可以舉證證明,其對公司的行為並不知情,且主觀上沒有過錯亦不存在失職。
(3)在刑事責任方面,對於公司從事的犯罪行為法定代表人並不一定承擔刑事責任,但在我國《刑法》規定的某些罪名中,除了對單位進行處罰外,還可能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的刑事責任。例如,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偷稅罪、侵犯著作權罪、非法經營罪等。
(4)當公司進入破產程序、被申請強制執行或欠繳稅款時,在特定情形下,司法、行政機關有權對法定代表人採取相應強制措施。
(5)掛名公司監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我國《民法通則》49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㈥ 如果公司出了問題,掛名監事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
關鍵看涉及不涉及監事職責范圍,如果是的話,極有可能,不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行。
㈦ 我朋友開公司要我掛名公司監理人,請問有法律風險嗎
當公司的監理人有一定的法律風險。因公司監理人導致的公司破產,監理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因監理人的過錯給公司造成損害的,監理人也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五十條 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要求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列席會議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列席並接受股東的質詢。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如實向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不得妨礙監事會或者監事行使職權。
(7)掛名公司監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二)因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
(三)擔任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或者廠長、經理,對該公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
公司違反前款規定選舉、委派董事、監事或者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該選舉、委派或者聘任無效。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出現本條 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應當解除其職務。
㈧ 給公司擔任掛名監事負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監事有無過錯確定,有過錯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五十四條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檢查公司財務;
(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8)掛名公司監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除符合以上「監事或者監事會構成」中所述的要求外,根據《公司法》的第一百四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二)因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
(三)擔任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或者廠長、經理,對該公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
公司違反前款規定選舉、委派董事、監事或者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該選舉、委派或者聘任無效。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出現本條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應當解除其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