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套票法律責任
A. 如何防範增值稅專用發票「套票」問題解答
如何防範增值稅專用發票「套票」問題解答
問:什麼是「套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答:從本質上講,「套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屬於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當中的一種。涉稅犯罪分子利用銷貨方想做生意的心理,先假裝要購買貨物,然後又以種種借口,套取銷貨方開具真實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復印件(因沒有付款,銷貨方不會把已開具的發票交付給對方),再盜用銷貨方開票信息(主要是竊取銷貨方的納稅識別號、發票代碼、發票號碼,以及開具的數量、金額等數字信息),用偷梁換柱的手法,以虛構的銷貨方名稱(用套取的銷貨方納稅識別號),改變貨物名稱、購貨方名稱(用套取發票時提供的購貨方納稅識別號),保證其他需要認證的電子數據不變的情況下,製作假票進行虛開,謀取非法利益。
問:納稅人如果收到了「套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存在哪些涉稅風險?
答:「套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屬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當中的一種。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7〕134號)的規定,納稅人取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向稅務機關申報抵扣稅款進行偷稅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有關規定追繳稅款,處以偷稅數額五倍以下罰款;利用虛開的專用發票進行騙取出口退稅的,應當依法追繳稅款,處以偷稅數額五倍以下罰款。利用虛開的專用發票進行偷稅、騙稅,構成犯罪的稅務機關依法進行追繳稅款等行政處理,並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量型標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虛開稅款數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型,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沒收財產。
如果受票方自始至終不知道其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系人為「套開」,對「套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違法行為毫不知情,即沒有證據表明其主觀存在故意,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善意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87號)的規定,不以偷稅或者騙取出口退稅論處,但不予抵扣進項稅款或者不予出口退稅,已經抵扣的進項稅款或者取得的出口退稅,應依法追繳。若受票方能夠重新從銷售方取得防偽稅控系統開出的合法、有效專用發票的,應准予抵扣進項稅款或者出口退稅。
問:日常經營中,納稅人應當如何防範「套開」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涉稅風險?
答:為了有效防範被「套開」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涉稅風險,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尤其要注意以下事項:
1.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時,要盡可能核實業務單位的信息真假,要求對方提供營業執照復印件、蓋有一般納稅人戳記的稅務登記證(副本)復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並依照《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判斷是否符合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條件。
2.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及《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的規定,開具和取得發票,做到在規定時限內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提前或滯後,避免因不按規定隨意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造成的開票信息泄露,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3.堅持有貨交易的原則,只有購進貨物,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確保貨、票、款一致性,即從哪個企業購進貨物,就要從哪個企業取得發票,貨款支付給哪個企業。
問:為遏制增值稅專用發票「套票」,稅務機關採取了哪些措施?
答:為了遏制增值稅專用發票「套票」,稅務機關採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套票」危害性的宣傳。隨著電子商務和物流業的快速發展,貨物交易行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購進貨物後再去核實交易方的情況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避免「套票」對企業利益的損害,提高防範意識就顯得十分重要。當前,稅務機關加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取得相關規定的宣傳力度,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稽核系統幫助企業辨別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真偽,同時,提醒企業在盡可能確保貨物真實的前提下,要通過銀行結算支付貨款,盡可能地降低和化解涉稅風險。
2.升級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為了改進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的認證功能,稅務部門經過努力已經推出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漢字防偽項目。當前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漢字防偽項目已經在上海、陝西和深圳三地試運行,相信不久的將來「套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這種涉稅犯罪將會得到有效遏制。
3.重點打擊惡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用於抵扣稅款的不法行為。本著受票地就是案發地的原則,對企業在沒有購進貨物的情況下,通過支付手續費惡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用於抵扣稅款的不法行為,稅務機關與公安機關密切協作,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移送一起,不姑息,不手軟。
4.部門聯手共同打擊發票賣方市場。稅務機關與公安機關利用各自的信息資源、技術手段和辦案優勢,順藤摸瓜,從源頭上精準打擊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涉稅犯罪的賣方市場,規范稅收秩序,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納稅環境。
B. 如何鑒別發票套票
地方稅務發票具有以下防偽標志:一是發票聯不加印底紋,用水印紙印製,水印圖案為菱形,中間標有SW字樣。二是發票監制章和發票號碼用有色熒光(安全防偽)油墨套印,印色為大紅色,在紫外線燈光下呈現桔紅色反應。
專業人士說,最基本的辦法有三點:一是看紙張;二是看財務章;三是看印票質量。 因為真發票使用的是特殊防偽紙,手感應比較柔韌,內含的菱形水印從正反兩面看,其線條均沒有外力壓制痕跡,透過光線可見比較通透,線條圓潤;而假票的紙張較為光滑、硬、脆,菱形水印透過光線好像用實線描畫成,無通透感,從紙張背面看,菱形標志的線條有外力壓制痕跡。另外,經營者通常不在假票上蓋有與其經營名稱相符的財務章,蓋章相當模糊,故意讓人辨認不清
C. 發票套票是怎麼回事是同一張發票開幾次么套票可以報銷,享受保修么套票和假票是什麼關系
套票的發票是真的,只是大頭小尾,用於報稅的一聯金額小,而給客戶的那一聯金額大。以此少計收入偷逃稅款,使用人如果被查出,輕則罰款,重則治罪。
假票是指不是合法做出來的發票。
D. 我3張增值稅發票,已經抵扣了。但現在稅務局查出來是套票,我要被罰款嗎謝謝
稅務部門在查處納稅人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中,有「善意取得」和「惡意取得」兩種不同的定性。相應地,會導致兩種不同的稅務處理結果:稅務部門認定納稅人屬於善意取得的,對其不以偷稅或者騙取出口退稅論處,但納稅人已經抵扣的稅金或者取得的出口退稅必須依法追繳。稅務部門認定納稅人屬於故意取得的,必須依法追繳納稅人已經抵扣的稅金或者取得的出口退稅,同時對納稅人按照偷稅或騙取出口退稅予以處理。
但如何來定性善意和惡意,稅務部門一直感覺操作難度很大。一方面,由於目前企業間的購銷業務、資金結算形式多種多樣,比如發票開票方推銷貨物並送貨上門、受票方現金結算、銀行匯票背書等等,這些交易和結算的形式給稅務部門認定納稅人是善意或惡意取得虛開發票帶來了困難。另一方面,有的納稅人實施了惡意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但通過做假賬、做偽證、發票開票方與接受方串通一氣等形式加以掩蓋,稅務部門難取證,給定性帶來難度。再有,部分稅務幹部業務水平不高,片面強調有貨物購進就行,檢查流於形式,停留在翻翻賬、對對數據淺層次上,難以發現深層次的問題。
其實,甄別納稅人究竟是善意還是惡意取得虛開發票還是有路徑可循的,關鍵是要在調查取證中突破就賬查賬的傳統做法,通過認真分析「票、貨、款」運行的全過程,准確分清納稅人的善意和惡意行為。
在購貨方(受票方)不知道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下簡稱專用發票)是銷售方虛開的情況下,對購貨方應當如何處理的問題不夠明確。經研究,現明確如下:
購貨方與銷售方存在真實的交易,銷售方使用的是其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專用發票,專用發票註明的銷售方名稱、印章、貨物數量、金額及稅額等全部內容與實際相符,且沒有證據表明購貨方知道銷售方提供的專用發票是以非法手段獲得的,對購貨方不以偷稅或者騙取出口退稅論處。但應按有關規定不予抵扣進項稅款或者不予出口退稅;購貨方已經抵扣的進項稅款或者取得的出口退稅,應依法追繳。
購貨方能夠重新從銷售方取得防偽稅控系統開出的合法、有效專用發票的,或者取得手工開出的合法、有效專用發票且取得了銷售方所在地稅務機關已經或者正在依法對銷售方虛開專用發票行為進行查處證明的,購貨方所在地稅務機關應依法准予抵扣進項稅款或者出口退稅。
如有證據表明購貨方在進項稅款得到抵扣、或者獲得出口退稅前知道該專用發票是銷售方以非法手段獲得的,對購貨方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7]134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處理問題的通知〉的補充通知》(國稅發[2000]182號)的規定處理。
E. 遇到發票套票怎麼辦
套票應該抄就是俗稱的開陰陽襲票,最好的驗證辦法是比對發票的全部聯次。
外網上的發票真偽查詢一般只有稅務機關征管系統的發票流向查詢的功能,只能查到領用單位等信息,並不能很好的判別是否為套票。
根據題主描述,似乎是商業零售業務,那麼就是增值稅普通發票,這種票的防偽措施請搜索《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51號》,是一冊圖文並茂的好教程。另外,如果懷疑收到的是假票,可以找出開出地稅務機關的電話號碼,直接電話打過去反映,沒有滿意的答復就找出當地稅務機關紀檢監察部門的電話,投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 用票單位和個人有權申請稅務機關對發票的真偽進行鑒別。收到申請的稅務機關應當受理並負責鑒別發票的真偽;鑒別有困難的,可以提請發票監制稅務機關協助鑒別。
F. 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發票是套票,現在稅務部門查到了我,我該負什麼責任
你入帳的套票只要不是在明知假票情況下不用承擔責任。入賬的套票不能(計算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G. 一張面值為50萬的增值稅發票在網上認證了通過,也做好了抵扣。但現在查出是套票。我會犯什麼法罰款坐
1,會計分抄錄如下:
進項發票沒有認證時,你可把未認證的進項稅額計入: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額
貸:應付帳款
等下個月抵扣後再轉入進項稅額,抵扣期為3個月。到下個月驗票後再把這個數轉到進項稅額明細科目里去,今後碰到類似情況都可這樣處理,保持原材料或庫存商品庫帳的正確與完整。 2,我覺得其實還可以估價入賬: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
H. 增值稅發票套票問題。
增值稅發票作為抄國家的金稅工程,管理非常嚴格的.
首先,公司名字不一樣,這個票肯定是不能用的,如果你拿到稅務局抵扣,會接受很嚴重的懲罰的.
另外,套票和你講的概念不一樣,即使所有的看上去都是對的,這票也可能是套票.
I. 關於發票的套票
套號發票這種情況在地稅發票里很常見。
你公司算偷漏稅,應付的責任是:按偷漏稅專金額的1-5倍罰款之後,還屬可處2000-10000元罰款。數額巨大(稅款5000元以上)或份數較多(5份)的話,可追究刑事責任。
而且你還需要如實供述發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