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委會主任的法律責任
『壹』 業主委員會主任的職責和義務有哪些
一、業主委員會的職責及權利有:
1、召集和主持業主大會。
2、修訂業主公約、業主委員會章程。
3、決定聘請物業管理企業。業主委員會有權採用招標或其他方式,選聘、續聘或解聘物業管理企業,與物業管理企業簽訂變更或者解除物業管理委託合同。
4、審議物業管理服務費收取標准及使用辦法。通常由業主委員會提出物業管理服務內容和標准。物業管理企業據此提出測算依據和收費標准,經雙方協商後簽訂物業管理委託合同予以確定。
5、審議年度管理工作計劃、年度費用概預算。物業管理企業每年應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年度費用概預算,上報業主委員會審議。根據業主的意見和建議提出修改意見,物業管理企業修改後,由業主委員會批准實施。
6、檢查、監督物業管理企業的工作。
7、監督公共建築、公共設施的合理使用,負責物業維修基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
8、業主大會或業主代表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二、 業主委員會的義務有:
1、向業主大會報告工作。
2、執行業主大會通過的各項決議,接受廣大業主的監督。
3、貫徹執行並督促業主遵守物業管理及其他有關法律、政策規定,協助物業管理企業落實各項管理工作,對住戶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
4、嚴格履行物業管理委託合同,保障物業各項管理目標的實現。
5、接受政府行政管理機構的監督指導,執行政府部門對本物業的管理事項提出的指令和要求。
6、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政策,不得違反業主大會的決定,不得損害業主公共利益。
『貳』 業委會主任職務侵佔罪成擔什麼法律責任
業主委員會利用職務便利,侵佔本單位財產,價值達到六萬元以上的,構成職務侵佔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叄』 業委會主任主動辭職的法律程序是怎樣的
業委會主任主動辭職應該向業主委員會提出,得到業主委員會同意並由業主委員專會從業委會成員中再選舉一名委員當屬主任。
『肆』 業委會主任職務侵權須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你是指業委會主任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業主委員會的財物非法佔有的話,專那麼視金額可能構屬成職務侵佔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如果你說的「侵權」是指打人啊什麼的話,那一般不能說是職務行為,視傷害情況可能構成一般民事侵權或者犯罪,並不會因為他是業委會主任而有另外特別的處罰。
你給出的內容太含糊,先只能給你回答到這了。
『伍』 業委會成員主任副主任是一家人合法嗎
物業委員會,這個本身就不是官方的,所以如果他們的成員主任和副主任是一家的,不應該算是合法,但是肯定是不合規的,就是不合規矩,這個沒有法律效應在裡面
『陸』 業委會主任職責與義務
業委會主任應主持全面工作,負責統籌協調小區物業服務企業、社區、業委會事務工作;負責召集業委會會議;組織以及其他有益小區活動開展。在業委會這個體系中,主任相當於領導人,應該把握好整個組織的方向,做到想業主所想,為業主辦事,促進社區和諧健康發展。
業主委員會與物業管理公司實行業主自治與專業化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法律關系和經濟關系。
從法律關繫上講,業主委員會與物業管理公司是委託者與受委託者、聘用與受聘的關系。在法律上,業主委員會有委託與不委託,聘用或不聘用的權利;物業管理企業也有接受或不接受委託,受聘或拒聘的權利,兩者是平等的。
(6)業委會主任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業委會的職責和作用:
業主委員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其權利為:
1、召集業主大會會議,修訂業主公約、業主委員會章程;
2、代表業主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管理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
3、及時了解業主、物業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監督和協助物業管理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4、審議年度管理工作計劃、年度費用預算;
5、監督公共建設、公共設施的合理使用;
6、監督業主公約的實施;
7、業主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柒』 業委會主任對維修基金使用付什麼責任
當地的維修知抄基金使用管理辦法是如何規定的。一般來說,使用維修基金需要事先申報維修項目,相關業主簽字,事後主管部門驗收。除對維修基金的管理、使用做道出重大改變以外,是不需要經業主大會通過的。比如只是維修一幢樓的設備,只要該樓業主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即可(人數、面積專雙三分之二),與其它樓的業主無關。如果是維修基金由業委會自管的,也要有經業主大會通過並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的管理辦法,業委會違反了該管理辦法,可以向市房管局物業管理處或維修基金管理中心反映,也可以走法律程屬序。
『捌』 如何追究業委會主任的法律責任
要求召開全體業主大會 ,在業主大會上揭露業委會的違法行為,並要求司法出面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玖』 業委會主任適不適用公職人員處分法
業委會屬於民間性質組織,不適用於公職人員的相關處分法律法規及規定。
『拾』 業委會主任侵害業主利益,他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沒有對業主委員會作出明確的規定。民事訴訟法規定具備訴訟主體回資格的三類主體即自然人、法答人、其他組織,業主委員會顯然不屬於自然人、法人,那它是否屬於「其他組織」呢?有學者認為,業主委員會也不屬於「其他組織」,因為按照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其他組織」應當是「合法成立、有一定組織機構和財產,但不具法人資格的組織」。業主委員會只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是一個內設機構,沒有法律地位,不能獨立承擔訴訟結果。而《物業管理條例》作為第一部全國性的物業管理法規,力求規范物業管理活動,以從根本上解決相關主體之間的法律責任不清的問題,但其僅從業主、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之間的內部關系的角度對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的職能作了簡單的規定,未明確規定其法律地位,缺乏對外主體資格的規定。所以說,在我國現有規定中沒有業主委員會的空間。然而,沒有存在的制度空間,一旦出現業主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受損的權利應該得到救濟,因為「無救濟則無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