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試論會計的法律責任論文

試論會計的法律責任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5-11 01:01:52

❶ 淺論審計責任和會計責任論文的目的和意義

審計責任和會計責任是獨立審計中一對緊密相連的概念,兩者通過經濟責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但同時在注冊會計師審計中兩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涉及到注冊會計師和被審計單位的責任劃分和可能承擔的法律後果。因此科學界定兩者責任,對於強化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意識、提高審計質量和促進被審計單位加強會計核算和監督,推動市場經濟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會計與審計責任的概念

根據獨立審計准則,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和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是兩個不同意義的概念。會計責任是指被審計單位應建立、健全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護其資產的交全、完整、對其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負責,即保證會計報表的質量,這對於被審計單位是來說是責無旁貸的、應盡的義務。

而審計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按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出具審計報告,並對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審計報告的真實性是指審計報告應當如實反映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范圍、審計依據、實施的審計程序和應表示的審計意見;審計報告的合法性是指審計報告的編制和出具必須符合印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准則的規定。

二、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關系

如上所述,審計責任與會計責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兩者之間又有一定的聯系。兩者之間的聯系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會計與審計的關聯性

審計本身是從會計中逐步分離出來的,二者聯系密切,具有很強的關聯性。首先,兩者的處理對象都是會計資料,包括各種會計報表、會計憑證、會計賬薄;第二,兩者均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有關;第三,兩者均能促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第四,兩者均是圍繞會計信息質量發揮作用的。

2、工作目標的一致性

不論是會計單位,還是審計單位,在工作中,都是以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為依據,向有關利益方面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維護利益各方合法權益。

3、客觀基礎的同一性

不論是會計單位,還是審計單位,都是根據同一個企業已經實現了的經濟活動履行各自的職能。即:兩者反映和監督的都是同一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所以,它們的客觀基礎是一致的。

三、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區別

當然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緊密聯系的同時,還具有著明顯的區別。

1、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實質不同

會計責任是被審計單位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為保證資產的安全完整和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而應負的直接責任。但審計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在經濟監督活動中,為揭露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重大錯誤和舞弊,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負有的更高層次的責任(因為如果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的過程中按規范進行審計,就會大大降低甚至消除會計責任的危險)。因此,當會計報表出現問題時,在追究被審計單位會計責任的同時,要更加嚴格地追究作為高層次監督活動的審計責任。

2、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具體內容不同

會計責任的具體內容包括: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對會計報表項目的存在和發生、完整性、權利和義務、估價和分攤、表達和披露進行認定;而審計責任包括: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應如實反映審計范圍、審計依據、已實施的審計程序和應發表的審計意見、審計報告的編制和出具必須符合《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准則的規定,對會計報表總體的合理性、所列金額的真實性、完整性、所有權、估價、分類、交易截止和報表披露的公允性進行評價和判斷。可見審計責任主要是對被審計單位履行會計責任的情況進行評價。

3、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承擔者不同

會計責任的承擔者包括:企業管理當局、企業主要負責人和業務主管、會計人員和相關人員。而審計責任的承擔者包括: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和合夥人,兩者有明顯的差別。

4、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追究者不同

有權追究會計責任的部門包括: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審計部門、被審計單位的主管部門、檔案和司法部門;而有權追究審計責任的部門包括:省級以上財政部門、省級以上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國證券管理委員會、司法部門和相關部門以及企業的其他利益相關者。

四、辨析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現實意義

從以上對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分析可以看出,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兩者在具有相同特徵的同時又有明顯的不同,我們既不應該由於其共性而將其混淆,也不應該由於其差異而過分強調一方忽視另一方,正確認識和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對消除有關各方認識誤區,指導實踐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有助於增強被審單位的責任意識,進一步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近年來,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會計造假足以讓人膛目,其中原因不乏被審計單位對自身責任認識上的模糊。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瓊民源原董事長馬玉對公司造假帳的事實供認不諱,但他仍然不服,認為「人家都這么干,為什麼單單抓我」可謂代表了造帳者的典型心態。2000年7月1日,盡管國家實施的新《會計法》進一步明確了各單位的會計責任,然而會計造假的案例仍有發生,表明會計責任主體意識在當事人心目中的淡漠,此外,有的被審單位存在轉嫁責任的不良心理,認為產品合格與否,全靠檢驗員(注冊會計師)的檢驗,只要檢驗過關,產品出廠以後出現質量問題,是由於檢驗員失職,人家會追究檢驗環節的責任。這種轉嫁責任的心態會使其利用審計的自身局限以及注冊會計師的疏漏鋌而走險,助長其造假之風。正確認識和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有助於被審計單位領導和會計人員明確自身職責,增強責任感,自覺接受會計法規的約束,提高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水平,從而提高會計信息可靠性。

2、有助於增強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意識,進一步規范審計行為,提高審計執業水平。

盡管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將被審單位的會計責任寫入審計業務約定書和審計報告,要求被審單位出具聲明書以示對會計責任的強調,同時在業務約定書中強調審計的局限性及審計意見的「合理保證」作用,但這些防範責任風險的措施只能防範注冊會計師承擔不應承擔的審計責任,不能減輕其應負的審計責任、成為推脫責任的借口,規避責任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嚴格按照專業標准,規范執業行為,謹慎執業,只有正確認識和切實履行審計責任,注冊會計師事業才可能取得長足發展。

3、有助於司法部門和社會公眾合理確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維護其合法權益。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世界各國控告注冊會計師的訴訟案件急劇增加,人們稱之為注冊會計師的「訴訟爆炸」時代,我國控告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訴訟雖然始於近幾年,但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注冊會計師被控告的原因可能是注冊會計師方面的責任,也可能是被審計方面的責任,也可能是使用者認識差異所致,如何合理確認各方責任,做到司法公正,把握和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就顯得尤為關鍵,實務中,受法院判例的影響,往往會加重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因此,這一理論問題只有職業界才給於關注。明確審計責任和會計責任的關系,能夠為司法部門合理判定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提供前提,同時可以減少社會公眾對審計工作的誤解,維護注冊會計師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審計責任和會計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中常用的兩個概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注冊會計師事業不斷地發展,進一步分清兩者的區別和聯系,合理界定各自的責任范圍,對於發揮審計在現代經濟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強化會計市場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❷ 求一段題目為《會計信息失真及法律責任》論文的摘要,200字左右

會計信息是反映企業在某一時點上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期
間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綜合價值信息,是會計核算工作
的最終產品。它既是評價企業經營管理當局經營業績的主要
指標,也是有關的利益主體(投資者、債權人、go-vern-ment、職
工)分享在企業內所主張的利益的重要依據。因此,會計
信息是否真實、完整,直接關繫到國家、企業、職工、其他
相關法人和自然人的切身利益。只有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
准確、完整,才能合理地協調各方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關
系,維護健康的經濟秩序,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順利
開展。在現代經濟中,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會計信息的失真已成為困擾會計行業的嚴重問題,
也成為我國經濟工作中函需解決的問題。影響會計失真除法
律環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等外部因素外,會計職業道德
滑坡是導致會計失真,影響會計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
此,誠信問題作為會計人員最起碼的職業操守,要引起高度
重視。
l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喪失是影響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是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
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
規范,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當遵循的道德標准。因此,會計信息的質量、真實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僅決定
於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更決定於其道德修養程度。分析其
主客觀原因有以下幾點:
1.1主觀故意。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淪喪,使會計信
息完全服務其所謂的「政治』,需求,將本單位利益放在第
一位,以小團體利益為重,主動違法,將其高超的財務技術
處理能力用於弄虛作假上,故意出具虛假會計信息,為企業
謀取不正當的利益,以致干擾社會正常經濟秩序。
1.2利益驅動。會計人員以損害國家、單位利益為代價滿
足個人私慾,故意偽造、編制、隱瞞、毀損會計資料,監守
自盜,利用職務之便行假公濟私、撈取好處之實,不惜貪
污、挪用公款,以身試法。
1.3隨波逐流。會計人員由於受同事、領導的引誘和影響,
雖不情願也不阻止,更怕得罪人,只好不顧原則聽之任之,
甚至貪圖別人的小恩小惠,更有甚者挺而走險,與犯罪人共
同作弊,收受賄賂。
1.4被動地位。由於會計人員職業地位的從屬性,其工作
完全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不以其主觀意志為轉移,而是從
屬於所在單位的文化層次,單位負責人的道德素質、執政水
平和用人標准。會計人員為維持自己現有的利益,只有違心
地按領導意圖辦事。1.5意識淡薄。工作中缺乏競業精神,得過且過,不負責
任,記賬不規范,賬目混亂,賬表不符,數據拼湊,編造報
表,對工作隨意拖拉,敷衍塞責。不學習新的業務知識,固
步自封,專業水平差,業務素質低,不勝任工作。
2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會計職業道德主要依靠會計從業人員的自覺性,具有很
強的自律性,它不僅要求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還要調
整會計人員內在的精神世界。會計人員要強化自我教育和道
德修養,學會自我保護,提高自己對會計工作的自信心和責
任感,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完整。會計人員應做到:
2.1愛崗敬業。會計人員首先要熱愛會計工作,安心本職
崗位,要忠於職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要充分認識到會
計工作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從事會計工作為榮,
敬重會計工作,具有獻身會計工作的決心。
2.2誠實守信。會計人員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
事,執業謹慎,信譽至上,不為利益所誘惑。不弄虛作假,
不泄露秘密。2.3廉潔自律。會計人員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公私分明,不貪不佔,不同流合污,遵紀守法,勇於承擔職
業責任,履行執業義務,保證廉潔自律。
2.4客觀公正。會計人員要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
是,不偏不倚,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2.5堅持准則。會計人員要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
一的會計制度,始終堅持按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
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要敢於同違反會計
法律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的現象做斗爭,對法律負責,對國
家和社會公眾負責,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2.6提高技能。會計人員要具有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
意識、願望和緊迫感,要具有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科學的學習
方法,不斷進取,提高業務水平。
2.7參與管理。會計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鑽
研相關業務,全面熟悉本單位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主動提
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積極參與管理。
2.8強化服務。會計人員要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努力維護和提升會計職業的良好社會形象。3建立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檢查、獎懲機制
3.1通過對會計職業道德觀念、規范、警示教育,幫助和
引導會計人員培養會計職業道德情感,樹立會計職業道德信
念,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
3.2為了充分發揮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健全會計職業道
德體系,應強化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情況進行檢查,可
通過將會計法執法檢查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相結合;將會計
從業資格證書注冊登記管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相結合;將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評、聘用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相結合,
並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相應的表彰和獎罰。在會計行業自律
組織比較健全的情況下,也可由職業團體通過自律性監管,
對發現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行為進行相應的懲罰。
會計信息失真不僅是一個抽象的道德問題,也有其十分
復雜的社會、經濟、文化、甚至政治背景,會計人員的職業
道德建設不僅僅要靠會計執業界的努力,還要依託於社會各
方面的變革與協調,要與各行各界的職業道德同步,營造一
個良好的會計環境,才能更好的強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才
能從根本上防止會計信息失真。

❸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論文提綱

畢業論文嗎? 我也是寫這個論文的。剛做了提綱,准備寫初稿了。
我們可以探討一下。呵呵

❹ 關於會計財經法規的論文

財經 法規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法規,它能否適應目前時代的發展需求,這些年來備受大家的關注。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財經法規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財經法規的論文篇一:《讓我們盪起快樂學習財經法規的雙槳》
摘要:財經法規是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必修的一門課程,該課程至關重要,不可忽視。學生們要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成為合格的會計從業人員必須要理解和遵守財經法規。但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因為這門課程成績不好而考不到會計從業資格證。本文 總結 了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財經法規課程成績的一些 心得體會 。

關鍵詞:財經法規;教學;分組競爭;課前新聞;手機背誦

中職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轉折時期,隨著學習生活由普通 教育 向職業教育轉變,發展方向也由升學為主向就業為主轉變,目前中職學生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厭學情緒嚴重,不僅成績差的學生不願意去學,就連成績好的學生也對學習缺乏動力。如何引導學生在學校里揚長避短,由厭學轉化為愛學呢?這一直是中職教師要思考的難題。

一、分組競爭,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

傳統的財經法規教學基本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師本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效率不高,考證通過率也不高;在安排到擔任該門課程時,筆者苦苦冥思:如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力量呢?本著生本教育原則,開學的第一節課,筆者根據該班級總人數(共60人),要求學生自主選擇組員進行分組,6人一組,共10組,分組後選出每組組長,每組組長把組員名單寫在紙上上交,內容包括: 1、組名:要求有創意,積極上進 2、組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3、組員4、 口號 5、目標。

學生嘗到自己當家作主選擇夥伴的滋味,大家都熱烈地參與討論,熱情高漲。學生們都知道了,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唯一且必經途徑是學好財經法規。兩節課下來,學生們都踴躍地上交了“表決書”——都寫得豪情萬丈,志在必得。筆者還要求他們各自演繹下小組風采,他們格外來勁,連平時比較文靜的學生也被帶動起來了,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就是要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覺得財經法規課原來也不是想像中那麼無聊,對上課有所期待。

接下來,根據財經法規教材特點及背誦知識點的需要,筆者採用以組為單位的考查方式,按不同的教學階段進行分工:在回憶舊知識時讓小組的學困生來唱主角,然後由各小組的優、中等生進行歸納、補充,強調舊知識的要點;在探索新知識過程中,讓優生在組內引導帶動,設置“我們一起想一想”的課前問題思考;在作業訂正中,讓中等生輔導學困生。筆者本著案例結合知識點並體現生活的原則對他們的平時成績進行加減分。一章節內容講授完畢後,筆者先讓每小組自主有針對性地復習,然後進行全班的測驗,測驗成績進行小組之間平均分排名和小組內成員成績排名。

在這種分組教學競爭下,大大刺激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正是利用90後的心理特點:“輸了什麼都行,輸了面子就不行”。

於是大家充分發揚小組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的前提下進行學習。事實證明,這個分組競爭的模式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對促進學習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課前“五分鍾一句話財經新聞”活動,引領學生走進社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目前學生在學校只能學習到書本的財經知識,而對現實中財經時事 熱點 知之甚少,為了讓學生們對財經更感興趣,對社會發生的財經大事有更深的了解,提早了解社會,並藉此提高學生的成績。筆者提出了以下要求:每次講授新課前的5分鍾里,必須有一小組派一“新聞記者”以一句話形式報道當前社會最新財經新聞,然後其他組同學對該報道進行評議,並討論該報道與本課程——《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相關性。最後由筆者有針對性地釋疑、點撥和歸納。

一開始實施“課前新聞”,學生尚未適應,反應一般:上台的“新聞記者”表情僵硬緊張,台下的“觀眾”毫不捧場,原計劃五分鍾的活動三分鍾不到就草草了事,完全達不到筆者希望的效果。事後筆者 反思 ,找了班中表達能力較好,號召力較強的兩位同學過來“面授機宜”。第二次課時,由這兩位“托兒”上演的精彩雄辯略鬥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有了這次的模板,現在上課基本不用筆者招呼,這些准新聞報道員已整裝待發。這種活動能寓教於演,讓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中來,並能有效結合課本知識,使課堂與生活相結合,提高了學習興趣和成績。

三、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情感和尊嚴,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在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除了老師耐心地教外還要求學生安心地學。要想學生安心地學習,老師應該去了解學生想什麼,學生的情緒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特別是對那些 學習態度 不好的學生,更加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們解除情感上的困難,安心學習。

2、獎懲有度,維護學生尊嚴

學生也要尊嚴!現在的中職學生更愛面子,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給學生尊嚴。給學生尊嚴並不是說不能批評和懲罰學生,而是批評和懲罰要有度,不能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

財經法規記憶的知識很多,通常筆者每節課都會提問背誦,對於背出來的學生和有進步的學生,筆者會及時表揚;而對於背不出來的學生,筆者會採用鼓勵與批評相結合的方式處理。

四、利用現代科技輔助教學——手機背誦

對於財經法規該學科,要求背誦的地方不少,但有學生向筆者反映晚上睡覺前想回憶鞏固一下內容,但苦於書本遠在課室沒有拿回宿舍;有些則說其他同學都沒復習,自己一個人拿著書復習覺得特沒面子;有些則反映拿起厚厚的書本就想睡覺,遠遠沒有手機QQ來得吸引。說干就干,當天晚上,筆者請求科代表協助把班裡所有同學的手機號碼都添加到筆者的中國移動飛信中。每節課下來,筆者就將重點內容以簡訊的形式發到每位學生手中,該 方法 新鮮且滿足了學生愛玩弄手機的特點。此後課堂提問效果顯著提高。有時筆者沒能及時將內容發到他們手機里,有同學還會發信息過來催,可見此方法既有效提高成績又深得學生喜愛。

五、親身體驗

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生動性,筆者在講授內容時適當地設計了一些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如講到第三章票據的結算時,筆者就指導學生扮演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承兌人、背書人、被背書人、保證人不同的角色,讓他們熟悉這些操作流程,對於考試時案例分析里出現的情況他們就了如指掌了。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財經法規科目因其特殊性更需要師生的加倍努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採用不同的 教學方法 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輕鬆快樂地盪起積極參與的雙槳,泛舟知識的海洋,欣賞到更多知識領域的無限風光。
財經法規的論文篇二:《會計上崗證考試中的財經法規的應考策略》
摘 要: 財經法規是會計專業學生的基礎課程,是參加會計上崗證考試的必考科目。但是,教材中涉及大量的法律條文,容易混淆、記憶難度大,是學生應考的重點與難點。作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詳細論述會計上崗證考試中的財經法規的應考策略。

關鍵詞: 會計上崗考試 財經法規 應考策略

財經法規是財會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的信息量非常大、法律規定非常多,死記硬背乾巴巴的法律條文,難度非常大。尤其是在考試前期的應考階段,要在短時間內記住如此龐大的信息量,必須有一定的 記憶方法 與應考策略。

一、財經法規復習策略

1.合理安排每輪復習時間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考試前的“磨槍”階段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抓住重點,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磨的時間。對於財經法規考試,通常情況下,在考試前,需要進行三輪財經法規復習,一輪6天:會計法律制度復習2天,支付結算制度復習1天,稅收徵收管理制度復習1天半,會計職業道德復習1天半。這六天的復習,需要在記憶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配套練習,邊做邊練習。如果復習時間太少,或復習安排不合理,則記憶效果只會一般。通過三輪的扎實復習,學生不僅會對財經法規的大體脈絡形成充分認識,而且對於知識點的記憶會比較扎實。

2.理解記憶

面臨如此大的信息量,如果死記硬背不僅容易混淆,而且容易遺忘。對於知識點的記憶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這樣才會記得牢固。財經法規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生活實際,在學習、記憶的過程中,可以採用聯系生活、理解記憶的方式,通過與實際生活內容相聯系,提高學習、復習的積極性,大幅度強化記憶效果。如在進行預算管理體制這一知識點的記憶時,部分考生很難分清整個預算管理體系中,人大、政府、會、財政部門的具體許可權與職責,就可以通過圖示理解的方式進行記憶。

3.串聯瑣碎知識點

財經法規中的有很多瑣碎的知識點,不僅不容易記憶,反而容易混淆。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將瑣碎知識點適當串聯。比如說,在消費稅稅目背誦時,可以編制如下 故事 :小紅的卧室鋪著實木地板,周末一家人去遠足,爸爸戴著手錶、媽媽戴著珠寶,開著加滿油的轎車,來到 高爾夫球 場附近的游樂場,一家人在遊艇上玩得非常高興,在酒店吃飯,人們相互敬酒、遞煙,看著外面的煙火鞭炮,小紅真高興。通過這個小故事將14個稅目全部概括進來,有效幫助考生記憶。

相似知識點的歸納也非常重要,通過對比記憶的方式,達到鞏固強化的作用。比如,三個萬分之五的比例:銀行匯票承兌的手續費、貸記卡透支利率、稅款滯納金罰款。在會計法律中,關於銀行票據的規定比較繁瑣、罰款內容比較多,如果採用歸納整理的方式,則能夠幫助考生記憶,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強題目練習

在剛開始做題時,考生會因為做錯題目影響復習信心。可以改變做題方法,針對每一章節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邊復習、邊記憶、邊練習,從而熟悉同一知識點的不同考察方法與考察角度。整理錯題,並深入分析題目做錯的原因,錯題的考點在什麼地方,應該怎樣解決類似問題;關於這一考點還有哪些不同考察方式,相關知識點的拓展有哪些,自己當如何搜集整理相關知識點。不需要採取題海戰術,通過練習往年試題、模擬試題摸清自己的掌握程度,及時查缺補漏,有針對性地採取復習策略,從而更好地安排復習內容與復習時間。

二、應考技能

會計上網證考試因採取機考形式,不發傳統的紙質試卷,無法一目瞭然地看到所有的試題,推測試卷的難度,而且電腦屏幕過眼即忘,會令考生感到恐慌,甚至大腦一片空白導致發揮失常。其實,在任何一項考試中,學生的心情都會比較緊張、興奮。緊張是在考試過程中,幾乎每個考生都會出現的問題,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現象。但是,緊張會影響考試技能的發揮。考神的 經驗 是:好成績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考生的實際掌握情況,二是臨場發揮水平,在考試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技巧,提高考試成績。如果心情平靜地做題、審題,一般考試結果都比較理想;如果心煩意亂,則成績大多不理想。在進行考試之前,可以給自己充分的心理暗示,不管題目有沒有復習到,只要認真、冷靜的思考,審清題目、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理性答題,肯定會考出比較理想的成績。心情平靜之後,還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合理分配考試時間。鑒於考試時間有限,考生拿到試卷後應進行題量與題型的瀏覽,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分配時間。在單選題和判斷題上,不要浪費太多時間,爭取在短時間內作答,這樣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考慮其他相對較難的題型。要做到抓大放小、先易後難,切忌鑽牛角尖。財經法規考試內容涉及面廣,復習再充分,在考試中也會遇到一定問題,不應在小問題上浪費時間。

其次,審清題目再答題。每種題型都有分值說明與答題要求,審清題型,區分開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能指導考生合理分配答題時間,運用答題技巧。

再次,不要漏答題。不要因為題目難就放棄答題,因為放棄就意味著零分,努力一下也許還有得分的希望,不要忽視這些小分數,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小分數決定考試的成敗。因此,前面跳過的題一定要補上。

最後,答完試卷後,不要急於交卷,應該認真、耐心地進行檢查,切忌因看錯題目或填錯選項而做錯。

三、結語

參加會計上崗證必考項目——財經法規考試的考生們,如果針對指定教材與大綱要求,採用聯系與理解的方式進行記憶,在此基礎上輔以考試應答技巧,堅定成功的信心,就一定能取得滿意的考試成績。

參考文獻:

[1]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北京郵電出版社,2012(12).

[2]鍾杏雲.案例教學法以提高學生的吸引力[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12).

[3]李麗華.《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探討[J].福建商業會計,2011(02).
財經法規的論文篇三:《我國財經法規的發展現狀及其改革建議》
摘 要 在我國的各項法規中,財經法規屬於重要組成部分,國內財經法規的發展狀況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本文從我國的財經法規發展現狀入手,綜合分析了國內財經法規的改革策略,首先應該明確行政處分的主體,不斷完善國家財政法規中的會計制度,進一步完善財經法規的監督隊伍建設。通過研究和分析我國財經法規的發展現狀及其改革策略,可以發揮理論對實踐的重要指導和支持作用,有利於推進我國的財經法規建設和發展。

關鍵詞 財經法規 發展現狀 改革建議

一、我國的財經法規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法治制度建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會計、稅收以及支付結算等制度都在長期的 社會實踐 應用過程中獲得了豐富和提高,在部分領域中取得了顯著成效,較為突出的是在思想教育領域中的指導作用和行政管理過程中發揮的監督力量。其中,財經法規的成績最為顯著。與以往相比,財經立法的框架更加全面,更符合時代的需求。但是在我國的市場經濟進步發展的過程中,市場的變化速度非常快,由於市場規律的作用,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利於市場秩序的問題,其中很多問題都是違法的。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不斷完善相關內容的法律規范,做到與時俱進,必然需要社會全面提升法制建設水平和法制建設質量,做到有法可依,促進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機制不斷完善。[1]我國的財經法規首先明確的就是檢察機關行使的監督權力,但大部分的財經法規中都沒有對相應的處分權力主體進行明確,這不利於專職行政監督部門發揮良好的監督職能。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部分法律法規的內容開始無法滿足社會需要。但是對於市場的發展,尤其是不良競爭這個方面,只有文字上的規定,實際的操作性比較差,而且缺少監督和管理的部門,導致部分行政法律主體無法發揮主導作用。通過研究和分析我國的財經法規發展現狀,才能了解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而找到有針對性的改革策略,為我國的財經法規制度發展提供重要支持。[2]

二、國內經濟法規改革策略

明確當前我國財經法規的實際情況,國家和相關部門需要重點研究,找到改進的方法,這樣才可以促進其不斷地完善,使之更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明確行政處分主體

我國的國內經濟法規的改革創新應該以財經法規的發展現狀為依據,進行行政處分主體明確,創建更加和諧的法制環境。我國國內資本流轉也因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影響也開始不斷呈現出多元發展態勢。所以,如果想實現財經法規作用的充分發揮,就應該突出直屬監督管理單位的地位和作用,明確從屬監督單位。由此才能幫助專屬監督單位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形成各個執法管理部門之間的合力進步。可以依法進行違法行為處罰管理,可以有效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確保國家財經法規建設工作順利開展。通過明確行政處分的主體,一方面可以讓執法人員工作的過程中更有針對性,做到著重管理、依法監管。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市場的主體明確自身的權利和義務,樹立法律意識。這兩個方面保證市場有穩定的秩序,營造出良好的民主執法環境對於經濟法規的執行和發揮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所以,相關部門要明確權責,各個工作人員應該嚴格審查違法行為,強化執法力度。

(二)完善國家財政法規中的會計制度

應該關注和重視我國財經法規中的會計制度完善,在現代社會執法的過程中,涉及經濟犯罪的案件頻發。財經法規屬於行政執法中的有力依據,所以在進行財經法規制定和完善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市場經濟的主導地位,以《會計法》為重要法律指導,結合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實現會計科目的完善和內容核算準確性提高。在補充完善財經法規以後,各地方政府應該以此為依據嚴格執法,做好各環節的監督與管理工作,保證整體上的工作有法律依據。而會計相關業務和主管單位也應該明確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調查與分析,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違法行為,然後嚴格按照國家財經法規進行監督管理。如果情節嚴重,可以考慮移交司法機關進行審理,這樣可以保證處罰的公平性,由此可以充分發揮財經法律法規的作用。

三、關於我國財經法規未來發展注重點的幾點思考

研究出促進財經法規不斷改革的策略後,國家和相關部門還要注意,市場的發展速度非常快,那麼財經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這些新的問題要求我們要不斷地改進財經法規的內容,要重點研究未來發展的注重點。那麼結合國外財經理論的經驗和我國的實際情況,應該從以下兩點內容進行思考:

(一)一定要定期補充財經法規的內容

第一,國家和相關部門一定要注意與時俱進。但是法律是嚴肅的問題,所以必須要制定具體的期限。結合國外先進的經驗和理論,將時間設定為一年、三年、五年和十年,做到一年一檢查、三年一立法、五年改進落後問題、十年一次重新整合。這樣可以保證有時間充分考慮新的問題,使新添加的內容更合理。第二,規定了統一的時間。國家和相關部門要設立專業的部門,部門中的工作人員定期到實際中去調查,整合數據,及時發現新的問題。第三,對於特殊的情況,要有靈活性的思維。例如,當發生重大財經問題的時候,雖然沒有到規定的時間段,但是相關人員要調查發生問題的原因,將財經法規中有遺漏的部分補充上,使其效力更全面。不僅如此,財經法規的發展還要結合其他法律構成部分的經驗與方法。

(二)推動財經法規體系不斷完善

要推動財經法規體系的不斷完善,使體系更加完備。第一,不斷豐富財經法規的內容,尤其是與預算有關的內容,以財經預算的公開性為目標,推動預算機制的不斷完善,為各地方政府工作提供依據;第二,重點促進財經方面的法律法規形成完備的體系,在現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整合內容,綜合調查實際的情況和需求,有針對性地加以補充,在實現內容的全面性之後,促進其形成科學的框架,提高框架內容之間聯系的緊密性;第三,做好稅收方面的工作,當前我國已經推動營業稅改革增值稅,雖然現在是試施行,但是按照當前取得的成績來看,未來必定會真正施行,那麼就需要形成完備的法律,在財經法規之中一定要加入這個方面的內容,促進其不斷發展。不僅如此,國家和相關部門還要將財經法規的立法權適度下移。現階段制定財經法規的部門是單一的,只能由高級的機構負責,這不利於及時發現市場中真實的情況,所以要將責任適當地下移,保證內容更符合實際情況。

四、結語

我國的財經法規雖然在執行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的進步成效,但是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環境下,財經法規中的部分內容顯然無法滿足社會的快速發展。所以應該首先明確行政處分的主體,進行財經法規會計制度與監督隊伍的建設和完善,解決好財經法規中存在的各部分問題,從客觀社會實際出發,不斷完善財經法規制度建設。通過研究和分析我國財經法規的發展現狀及其改革策略,可以發揮理論對實踐的重要指導和支持作用,有利於推進我國的財經法規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濤.高職《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2(03):36-38+42.

[2]邱海萍.高職“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學方法初探[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11):108-109+131.

猜你喜歡:

1. 財經法規個人學習心得

2. 財經法規重點知識歸納

3. 會計財經法規知識重點

4. 財經法規知識點歸納

5. 財經法規的學習方法

❺ 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的論文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有著共同的目標和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受;兩者也有很大的區別:性質不同,作用范圍不同,實現形式不同。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的論文篇一

《淺議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

摘要:會計行業主要是為企業或其他組織提供會計信息,其服務質量直接影響企業投資人、經營者甚至社會公眾的利益,進而還對社會的整個經濟秩序產生影響。這里筆者先簡單介紹了當前會計行業職業道德建設的現狀,然後對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之間的關系展開分析與探討,並就如何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和會計法規提出了幾點思考,希望能夠在如何促進會計行業良性發展這個問題上給予一定參考。

關鍵字:會計職業道德;會計法規

在會計人員的實際工作中,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少部分會計人員由於素質較低,沒能抵擋住誘惑,從而喪失了原則。例如,對會計資料故意偽造、隱匿甚至是損毀,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對國家和集體的利益造成了極大的損害;編造虛假的會計報表、會計賬簿,對外提供虛假會計信息以及虛假經濟指標,使得政府的相關決策受到了嚴重影響,社會的正常經濟秩序受到了擾亂;還有一部分會計人員壓根就沒有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缺乏敬業精神和職業理想,將會計工作簡單地認為就是算賬,以至於缺乏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缺乏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而會計行業的職業道德建設卻未能與之相適應,這是造成上述情況存在以及產生的原因之一。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關系分析

會計職業道德作為一種重要的道德行為准則,是指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期間,樹立的和需要遵循的,能夠使會計職業特徵得以體現,能夠對會計職業關系進行調整的基本職業行為規范和准則。會計法規,則是對會計領域一切法律法規的總稱。

(一)兩者互為依託、相互補充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兩者有著相同的調整對象,擔負著相同的職責,還有著共同的目標。會計職業道德經過對會計職業活動中的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達到對國家正常經濟秩序的維護,進而更好地為企業或其他組織理財、用財、聚財、生財。而會計法規則是通過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來對國家正常的經濟秩序進行維護,從而也達到為企業或其他組織理財、用財、聚財、生財的目的。可以說兩者都是對會計工作領域中的各種利益關系進行調整,對會計的行為進行規范。兩者都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維護的工具,都是為了加強和規范會計工作,為了搞好會計管理、會計監督、會計核算的管理手段,都是為增加經濟效益和加強經濟管理而服務的。可以說兩者共同的目的都是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地服務。在對會計行為規范的過程中,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和會計法規的強制功能是互為依託、互相補充的。會計法規是對會計人員的基本會計行為進行強制規范,而當一些會計行為不宜或不需要用會計法規來進行強制規范的時候,會計職業道德就接過這方面的規范功能。會計法規只能規定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不得違法,卻不適宜在會計人員要強化服務、提高技能及勤勉敬業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規定,而會計職業道德則能對這部分予以補充。

(二)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可以說會計法規的相關規定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凡是會計法規中禁止的行為,都是會計職業道德要對其予以譴責的行為;凡是會計法規中規定的行為,均是會計職業道德所提倡的行為。因此,兩者之間相互滲透。會計法規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保障,而會計職業道德又是會計法規能夠得以正常運行的思想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會計法規在制定以及施行的過程中,也是會計人員進行自我職業道德培養和教育的過程。通過對守法、依法的會計行為予以獎勵、表揚,對違法的會計行為予以法律制裁,能夠讓會計法規在會計職業道德培養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關於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建設的思考

(一)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議

首先,會計人員應當加強自身個人職業道德修養。要做到《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裡面的諸如熟悉法規、依法辦事、保守秘密、愛崗敬業、客觀公正、搞好服務等等要求,[1]就必須依靠會計人員的個人職業道德修養。會計行業的廉政性、保密性以及超然性如果沒有良好的個人職業道德修養,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會計人員應當主動提高自身個人職業道德修養,樹立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養成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風,愛崗敬業,嚴格按照規范辦事,自覺對各種不良思想的誘惑和侵蝕予以抵制。其次,應當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要從會計職業品德教育、會計職業紀律教育、會計職業能力教育等三個方面對會計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從而使會計職業道德融入每位會計人員的深層意識中,增強其履行道德義務和工作職責的自覺性,並最終養成堅持原則、實事求是、清正廉潔、恪盡職守的優良道德品質。

(二)完善會計法規建設建議

首先,要對現有的會計法規進行修改完善。對現有會計法規中處罰與責任不明確的條款要予以修改,使之與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相適宜;對法規中沒有涉及的地方也要進行增加,做到有法可依。還有就是增加賠償制度的相關規定。因會計人員造假而造成的損失,按照責任大小對損失予以賠償,尤其要加大企業責任人的賠償比例。一旦會計信息使用者因為虛假會計信息受到了權益損害,就可以依照相關法規向司法機關提交訴訟,從而獲得賠償。其次,提高法規質量。一是要廣泛徵求社會各領域、各階層的意見。二是要向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學習經驗,提高會計准則的質量。再次,對會計法規中的舉報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並對一些重大會議法規的實施進行定期檢查,從而為會計法規的進一步提高提供可靠依據。最後,加快地方會計法規建設。一是各地區要聯系本地實際情況對現有的地方會計法規進行修改或補充。二是要加快基於地區會計調查研究的立法步伐。

三、結論

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兩者是互為依託、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會計職業道德能夠對會計法規的全面執行起到促進作用,提高會計法規的執行效果;而會計法規則能夠促使會計人員遵紀守法,進而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伴隨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能夠預見到,不斷完善的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將會為會計信息的質量帶來有力的保障,將會不斷提高會計行業的社會公信力,最終促進會計行業步入良性發展路途。

(作者單位為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阿蘭.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08):87-90.

[2]王迎雙.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01):126-128.

[3]王仙蕊.淺談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J].現代經濟信息,2014(17):366.

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的論文篇二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

摘要: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商品的生產者和服務的提供者,其職業道德水平直接影響經濟活動的全過程。而會計行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領域,主要提供會計信息或鑒證服務,其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經營者、投資人和社會公眾的利益,進而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本文筆者從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體系概念出發,剖析了我國會計行業職業道德現狀,然後對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道德建設;法律;法規

中圖分類號:F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9-00-01

近年來,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受到了嚴重的挑戰,特別是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頻發,更是加劇了行業的誠信危機,虛假的會計信息會導致很多行業都無法健康運行,嚴重影響到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急需通過會計法規的形式來對會計行為進行規范。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有著共同的目標和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受;兩者也有很大的區別:性質不同,作用范圍不同,實現形式不同。本文對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進行了分析。認為應將會計人員工作置於法律法規的約束和規范之下,以強化職業道德的法律性。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內涵及現狀分析

1.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規范和准則。會計職業道德屬於意識形態范疇,是一般社會公德在會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會計職業道德本質應該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會計人員的“職業之道”,即會計人員的職業技能和技術。職業技能和技術是指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時應具備的必要知識、方法和技能。沒有基本知識難以了解會計和會計工作,沒有基本技能就不能勝任會計工作,沒有基本條件(如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等)則不能從事會計工作。二是會計人員的“職業之德”,即會計人員的職業品質。職業品質是指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應具備的品質、作風、態度、良心、職業觀念、職業責任、職業義務和職業榮譽等。

2.會計法規

會計法律制度亦即會計法律規范,簡稱會計法規。它是指有關會計方面一切具有強制力的法律規範文件的總稱,是會計工作法律規范的具體表現形式。為了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我國會計法規已形成一定的體系,從縱向構成上形成四個層次,即會計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它是調整我國經濟生活中會計關系的法律總規范,是會計法律制度的最高層次。會計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發布的《總會計師條例》。會計地方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會計規章,由國務院各部委制定。如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企業會計條例》等。

3.會計職業道德現狀

每年,國家審計署都審計出大批舞弊的案件,這些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企業通過粉飾、偽造編造會計報表,欺騙投資大眾,從中漁利,不僅嚴重誤導了投資者等眾多社會公眾的經濟決策,致使其決策失誤,造成了無可挽回的經濟損失,而且也極大地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導致社會資源無序盲目地配置和流動,同時更嚴重挫傷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給市場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對於會計造假案件的頻發,究其原由,是因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出現滑坡,價值觀念出現偏差。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社會主義各項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提高政府和國民的公信力和誠信度成為各項事業發展的保障。如何重建會計行業公信力就成為我們面臨的緊迫問題,更是社會和諧發展、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一項必然要求。

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

1.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繫上相互補充

一方面,會計行為不可能全部由會計法規進行規范,還需要通過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來實現,兩者相輔相成,可以說會計法規是會計職道德的最低要求。另一方面,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目標都是為了會計工作的誠實守信,都是為了維護我國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兩者實現的目的是相同的。

2.二者在實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最初的會計職業道德逐漸被吸收到會計法規中,會計法規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規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而會計法規則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會計法規的制定和施行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會計工作主體自我道德教育、培養的過程,通過對違反會計法行為的法律制裁,對依法、守法、執法、護法行為的表揚、獎勵,使會計法規在培養會計職業道德上發揮重要作用。

3.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差異

一方面,會計法規側重於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的合法性,具有較強的客觀性。而會計職業道德重於調整會計人員的內在精神世界,對偏於主觀性。筆者在會計實踐工作中,發現很多人認為職業道德是虛的,而會計法規是實的,只要在會計工作中不違反會計法規就可以了,職業道德更本無法衡量。其實這種狹義上的理解是會計工作所不提倡的。另一方面,會計法規是通過立法程序制定頒布和修改的,其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而會計職業道德出自於會計人員的職業生活和職業實踐,約定俗成。其表現形式既有明確的成文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范,主要是靠社會輿論和道德評價來實現。

4.具有同樣的職責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調整對象均是會計法律關系,即各經濟單位和組織在會計活動中發生的具體經濟關系。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承擔著同樣的職責,即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不做假賬。

三、結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不斷深入,可以預見,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將不斷完善,進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進而提高行業的社會公信力,確保會計行業的良性循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舒.對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關系的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1,21:281.

[2]陳文捷.淺析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J].綠色財會,2013,07:36-39.

[3]張一貞,余榕.論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制度[J].中國合作經濟,2004,12:98-99.

[4]林采融.談談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的關系[J].中國商界(上半月),2009,06:36,28.

❻ 財務管理論文選題,關於地區,行業,具體企業的方面

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選題:
1.關於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思考
2.試論會計法律責任
3.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4.關於強化會計監督的思考
5.關於會計管理體制的研究
6.關於會計理論結構的探討
8.關於會計政策的探討
9.建立我國金融工具會計的探討
10.關於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的思考
11.知識經濟時代會計模式的思考
12.關於會計委派制的經濟學思考
13.經營者知識資本權益研究
14.業績衡量標准與管理人員報酬契約
15.獨立審計的誠信問題
16.內部控制、審計與組織效率
17.「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融資租賃業務中的應用
18.金融創新對金融業的沖擊及對策研究
19.強化內審工作的思考
20.資本外逃現象探析
21.管理會計及其應用探討
22.淺議「穩健原則」在實際運用中的局限性及其改進
23.論穩健原則在財務分析中的作用
24.現金流量表與企業財務狀況分析
25.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26.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27.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分析
28.關於內部轉移價格研究
29.企業收益質量及其評價體系
30.自由現金流量與企業價值估價
31.企業財務目標再認識
32.企業集團財務總監委派制研究。
33.關於企業價值研究
34.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
35.企業集團股利政策研究
36.資本成本決策研究
37.企業/企業集團 財務管理體制研究
38.財務風險評價體系
39.企業集團母、子公司利益沖突與協調
40.企業營運能力分析體系判叢
41.企業表外融資的財務問題
42.企業稅收籌劃
43.企業/企業集團投資政策研究
44.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戰略研究
45.論現代企業產權制度變遷與會計的發展。
46.知識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變革及人才培養戰略。
47.走出財務目標的誤區。
48.面向e時代的財務管理及其軟體。
49.流動性、風險性、盈利性的協調問題的研究。
50.試論籌資管理及籌資風險控制。
51.企業增長財務問題探討
52.產權、治理結構、競爭與國有商業銀行改革
53.變動成本法的應用研究
54. 管理會計的假設前提與原則
55. 投資決策分析方法
56.關於管理會計師及其職業道德研究
57.預算管理研究
58.責任會計的研究
59. 標准成本的研究
60. 關於內部轉移價格的研究
61. 關於成本差異分析的研究
62. 關於敏感性分析的探討
63. 關於州咐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
64. 關於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思考
65.關於商譽的會計思考
66.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機制研究
67. 關於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探討
68.試論會計報告披露的冊沖純范圍
69.關於強化會計監督的思考
70.減值會計研究
71.試論會計信息披露制度
72.關於或有事項的研究
73.關於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的研究
74.關於會計政策的探討
75.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會計監督
76.關於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的思考
77.論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
78.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探討
79.試論會計信息披露制度
80.應收賬款的管理
81.淺議我國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
82.論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與完善
83.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研究
84.論中國特色的財務管理的目標
85.論財務杠桿
86.論投資組合風險的衡量
87.論作業成本法及其現實意義
88.管理會計和控制系統中的激勵行為研究
89.論資本預算及其方法研究
90.如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91.完善公司治理與管理會計創新
92.公允價值計量與歷史成本計量對會計核算的影響分析
93.淺談現代企業制度需要建立責任會計
94.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
95.產權理論分析與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96.入世與我國企業資本運營
97.論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98.投資決策理論中的會計信息需求
99.企業財務分析評價初探
100.從企業的安全性談償債能力分析

❼ 能幫我找份會計職業責任的論文么。。。謝謝了。

隨著資本市場的深化及會計職業的演化,會計責任觀念和責任機制呈現出多元化和社會化趨勢。本文廓清了新時期的會計職業責任觀,指出真正負責任的會計行為遠超出法律責任和受託責任,而應當把它與會計職業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努力謀求會計主體行為與整個社會的關聯互動,不斷縮小會計、審計的期望差異,建立起會計責任與其發展定位相協調的運行體系。
關於會計職業,通常包括兩層含義,在不同的場合或語境之下,它可以特指注冊會計師審計事業,也可以特指單位組織內部的會計專門工作,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雖同為「職業」,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二者卻常如同一對「同命冤家」而處於復雜的關系糾葛當中,並針對會計信息質量等問題而顯示出不同的職業責任觀念。本文擇取泛化的會計職業觀,探討作為一種專門職業,會計到底應當對誰負責?應當負起哪些責任?怎樣才能適當地負起責任?這是人們應該已經意識到的、卻還沒有來得及小心求證的一個基本問題。尤其是在新時期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中,一方面,諸多責任紛至沓來,令人應接不暇,並夾雜著一些責任悖論而難以調解;另一方面,會計從來沒有像今天那樣陷於諸多利益關系的矛盾運動當中,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安於賬房而明哲保身。毫無疑問,一種更加廣泛的、更深層次上的會計職業責任觀念正處於復雜的嬗變當中,而且這最終將關繫到整個會計職業的命運與前程。

一、關於會計職業責任的認知

責任在現代漢語中的基本含義是分內應做之事以及因沒有做好分內之事而應承擔的後果和義務。而大凡提及會計責任,人們就會習慣性地以為會計基於其不良行為後果而應當承受的責任,並容易讓人聯想起歷史上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會計舞弊案件而令當事人受到的責罰。這種充滿「怪罪」之意的責任追究,其實多是法律上認定的狹義責任觀,並且在本質上是屬於後顧性的,可以稱之為事後責任,有時候也被稱為消極責任。這種對於會計責任的考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起碼缺少了反思和改進的意蘊。毫無疑問,如果沒有事先的責任約定以及相應的職責分工,事後的責任擔當就多少有些不分青紅皂白了。進一步地,即便對於責任有著嚴格的事先約定和事中履行,事後的責任也未必能得到妥善落實,最終結果仍可能差強人意。而我們的會計領域恰恰就在這方面一度出現困頓,至於那些帶有前瞻性的、未來導向型的責任定位就更加顯得模糊了。這種責任類似於由他人或自我賦予的「職責」,其相應的語詞,常常只是「職責」和「義務」的一種語言學變形。
一般而言,會計職業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責任
經濟責任即會計行為當事人作為某個組織成員,應該負有服務於組織經濟利益的責任。當前主要表現為會計應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和管理體系,強化會計監督,並通過提供企業經營決策有用的信息,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服務。
(二)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即會計行為當事人應該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履行社會契約,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倫理,也是程序化的道德。
(三)道德責任
道德責任是會計行為當事人應該遵守社會所期望的或者禁止的而又未寫進法律的某些為社會所普遍認同的價值和慣例,使其行為保持在高於「守法」的水平。
(四)自願責任
自願責任處於自願選擇主動承擔對於組織和社會的義務,使得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而不是簡單地安分守己和明哲保身。表面上看,上述會計責任的層次劃分有條有理,但實踐中卻可能是一個復雜的、多元矛盾的責任安排系統,尤其是在當前復雜的社會和組織背景下。這里有會計人員的責任,也有會計主體的責任,還有會計系統監督者的責任,如審計責任和監管責任等。此外,會計是不是還應具有一些促成民主治理和社會公益的責任?而且這些責任能否在一個治理的框架內和諧共處?與會計目標的演化一脈相承,會計責任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路向。特別是現代會計在資本市場中的盡情演繹和較之傳統的某種程度的異化,使得會計在履行職責中經常存在以上一種或者幾種緊張的對立狀態,服務於公司組織目標和對公眾以及自己良心負責之間互為犄角、顧此失彼,並最終導致責任不清而難以讓有關主體真正負起責任來。一個尤為現實的課題就是,會計職業責任和會計法律責任如何協調?畢竟法律上強調的責任多為公正的價值和義務,而很少關注效率價值問題,而會計並不是為這些法律責任而存在,會計生命力的源泉在於社會的需要以及會計職業本身的效率和價值。會計更重要的責任在於把本職業的「有用性」目標發揚光大,一味強調會計法律責任容易讓會計職業的發展陷入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犬儒主義」。真正負責任的會計職業觀念應當把會計責任機制與會計職業的發展方向和歷史定位結合起來,探討會計這門專業、職業「正當」或者「應當」的職責、任務和義務是什麼,以及會計在全面落實其目標定位的過程中如何真正地負起責任來。

二、會計職業責任並不局限於法律責任

從已有的會計、審計研究文獻以及歷來的法律卷宗來看,我們不難發現,人們對於會計責任的認定多為法律責任,而且探討更多的是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即所謂的審計責任。廣義的法律責任一般可以看成是法律義務的同義詞,而流行的會計法律責任用語則多為狹義的法律責任,它是由國家立法機關所制定、司法機關來實施的具有強制性的責任。然而,即便放在更廣泛的意義上考察會計法律責任,它也只能規定會計基本的責任和義務。責任一詞在西方直到18世紀還只是一個法律范疇,到了19世紀下半葉責任觀念才廣為流行,進入20世紀以來,特別是在二戰以後,責任概念令人矚目地躍升為當代倫理學中的一個關鍵性范疇,今天它已經跨越其學術邊界而引起廣泛的重視,並成為這個時代的一種人文需求和精神內核。畢竟法律責任體現的是最低限度的倫理,責任在法律區域之外還大有用武之地。負責任的行為與其說是強制的,倒不如說是誘致性的,它完全可以不打折扣地履行規定的任務,但規定之外還有大量的價值剩餘,這其實就被歸結為道德責任問題。現代責任觀顯然同時涵蓋了道德和法律兩個領域。道德責任以道德情感和評價為基礎,主要依靠精神上的自製力,主動對自己的過錯或過失行為承擔不利後果。相比而言,會計法律責任觀是一種消極的會計責任觀,它體現的往往是最低限度的倫理道德,是一種比較被動的他律,而不是一個能動的自律性選擇。而會計道德責任則表現為會計行為主體對於會計責任的自覺認識(責任感、責任心)和行為上的自願選擇。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講求的就是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責任,而職業道德責任也不能窮盡會計責任,會計還可以有更加高尚的精神追求。例如,在美德引導下的責任,就是超越一般道德規范要求、在高尚品質下承擔的責任,這有助於塑造理想人格,體現更加卓越的價值。

三、現代會計職業責任超越了受託經濟責任

基於兩權分離而形成的受託經濟責任促進了會計職業的發展演化,也構成獨立審計的前提。但嚴格而言,受託責任是兩權分離情形下公司組織的責任,具體化為代表公司行使職權的公司經理(受託人)的責任,而會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受託責任得以落實的重要手段,而且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也最終通過會計顯現出來。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受託責任會計學派一度在會計史上占據著主導地位,至今仍有人堅持認為,這是會計主體首要的、根本性的責任。著名會計學家井尻雄士視受託責任為「復式簿記的核心」。加拿大學者卡特(James Cutt,1980)明確提出受託責任的循環,即把受託經濟責任的確立、認定、解除,然後到再確立的過程,當作會計的目標和會計工作(包括審計)的全部重心所在。張忠民(2005)等人把受託責任循環視為會計的循環,會計的精義就在於受託經濟責任,認定和解除受託經濟責任是會計永恆的主題。把會計責任和會計目標結合起來加以考量,具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它如同現代會計的目標轉向一樣,到了20世紀70年代以後在決策有用學派的沖擊之下開始處於下風。會計職業責任已經既成事實地轉向了一種更加寬泛的社會責任觀念,而不單單是為顯性的委託人的利益服務。簡要地說,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完善,會計最主要的責任形式開始從內部的賬務責任過渡到對外的財務報告責任,其應擔負的主要職責也從反映和解除受託責任逐漸向保護投資者權益方面偏移。其實在受託責任的語境中,會計責任的意義並沒有得到彰顯。我國過去長期以來,在國有企業內部,主要體現為在實質上「缺位」的國家所有者與企業廠長經理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基於傳統形成的行政序列和等級制,受託方與委託方在權利與義務上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別和不對等性,委託代理雙方因為會計問題發生糾紛和沖突時,一般根據行政級別加以解決。會計作為企業日常的監督和控制手段,似乎只在乎其崗位責任,即只要在自身工作崗位上不出現營私舞弊或者過錯,大可明哲保身而不用承擔多大的責任。《會計法》的實施雖然在整體上提高了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意識,但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整個責任體系中基本上還處於從屬地位,也沒有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和重視。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完善,會計信息供求呈多元化發展,會計信息的經濟後果顯得更加顯著,各種不同的利益主體之間圍繞會計信息展開的博弈和因會計而發生沖突的可能性加大,盡管明顯的「委託代理」關系並不存在,卻無疑加大並深化了會計責任。基於復雜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日益完善的資本市場背景,整個公司的會計責任機制安排已經變得復雜紛呈。例如在安然事發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皮特(2002)於公開場所發表演講指出,「首要的是查出哪些人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對投資者和安然員工造成的可怕損失,誰應該承擔責任,應承擔什麼樣的責任?」而這恐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僅僅是管理當局,包括董事會、內部審計董事會、組織中會計人員,以及准則制定機構、外部監管部門都可能被設入局中。在理想狀態下,會計應該關注復雜治理系統下所有的規范、價值和偏好,這些復雜的反復無常的變數代表著一些重疊的、沖突的並且不斷發展的責任觀,會計的任務就是在其中小心翼翼地尋求一種平衡,以盡可能保證各利益相關者在相關制度安排中各得其所,並各盡其責。
四、會計職業責任與會計目標、社會期望直接相關

注冊會計師作為一種昂貴的社會控制工具,其地位和作用已經為人所共識,但人們又普遍認為,注冊會計師並沒有很好地履行其社會責任,而且對於注冊會計師的角色期望並沒有達成共識,至少圈內和圈外的認識是不一致的。即便會計職業嚴格遵守了職業准則和行業道德規范,卻依然可能難逃連帶責任的命運,例如「深口袋」問題就暴露了會計職業責任履行的困惑。社會要求提供真實的、有價值的會計信息,而對於什麼才是「真實的」,會計界和法律界就有不同的認識,會計一般追求的是程序真實和過程理性,並指望通過會計技術標準的完善達到結果的真實;而法律上的真實則強調後果真實,也許會計主體和審計部門循規蹈矩地辦事,但卻未必達到了法律和社會所期待的真實性,有時候照樣會被牽涉進虛假陳述的民事訴訟當中而承擔一定的不利後果。可見,會計的責任遠遠不止是忠實地遵從公認的游戲規則那麼簡單。普遍的觀點認為,責任既需要外部的控制,更需要職業的進化精神。會計責任不再是簡單的負責和歸責,而更多地表現為社會對於會計職業、行業和會計行為及其後果的一種期望。除去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專業知識、工作「技藝」都包含有責任的重要成分,即康德所謂的一種能力責任。毫無疑問,無論會計責任機制的演化方向和定位如何,一個亘古不變的信條在於責任的履行需要的是知識加良知。會計人或者會計主體有義務並憑其良心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能,並在與整個社會的關聯互動中謀求最大限度上的共同信念,有足夠的能力去實現會計目標。毫無疑問,這不僅僅是對責任的外在強化,也體現出會計職業的內在價值。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會計職業責任主要是從會計目標和會計職業發展定位出發,強化社會經濟秩序和相關制度安排,不斷完善會計的技術知識和職業道德水準,努力謀求會計主體的個體化行為與社會化行為的關聯互動,不斷縮小會計、審計的社會期望差異,進而建立起會計職業責任與角色意識和發展定位相協調的運行體系。如今,無論是會計師行業,還是企業組織內部的會計工作,既然都已經泛化為一種「職業」,而且這個職業的服務領域已經面向整個社會,即便是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自身的會計行為也變成廣泛的社會性活動,其責任觀念顯然不能再局限於組織內部的行為學觀點。不單單是會計責任主體范圍已經波及到會計系統之外,而且在整個責任體制安排中,個體的作用將越來越有限,「我」將被「我們」、整體以及作為整體的高級行為主體所取代,一種廣泛的更深層次的會計責任觀念意味著要對一個復雜的治理網路中的競爭性規范進行平衡,並最終達成會計發展的根本目標。這顯然是「多元化社會所需要的、富有挑戰性的、並且有時候是英勇的事業」,而這又何嘗不是會計界所有富有責任感的諸位同仁理應承擔的一種積極責任!

【主要參考文獻】
[1] 郭道揚.會計史研究(第二卷)[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5.
[2] 李曉強.中國會計制度改革和會計信息差異[M]. 大連:大連出版社,2008.
[3] 蔡立新,崔也光. 挑戰與變革:基於信息社會環境的會計理性思考[J]. 會計研究, 2007,(2).
[4] 張忠民.會計責任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5.

❽ 會計專科畢業論文4000字

有關專業選題
財會專業
一、 選題原則
畢業論文選題應當在財會專業范圍之內,並符合財會專業的特點,畢業論文選題應當分為規定性命題和自選命題兩種。選題時應當結合我國財會實踐,選擇應用性強或當前實踐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作為畢業論文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內容。鼓勵學生對改革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
二、選題范圍
(一)、會計部分
1.關於會計理論結構的探討 2.中外會計報告比較及啟示
3.對我國具體會計准則的思考 4.關於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思考
5.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6.關於會計政策的探討
7.建立我國金融工具會計的探討 8.關於商譽的會計思考
9.論會計的國家性和國際性 10.關於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的研究
11.試論重組會計 12.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會計監督
13.關於破產清算會計若於問題的思考 14.關於會計管理體制的研究
15.論會計目標 16.關於或有事項的研究
17.試論會計學科體系的構建 18.關於會計工作的法律責任
19.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 20.關於會計管理體制的探討
21.會計人員職業道德 22.合並會計報表研究 23.企業並購會計研究
24.債務重組會計研究 25.會計准則和制度的經濟後果研究
26.關於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探討 27.試論會計信息的公開制度
28.試論我國的會計准則體系 29.試論會計報告披露的范圍
30.試論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31.關於強化會計監督的思考
32.關於期貨會計的探討33.試論會計環境 34.非貨幣交易會計研究
35.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的內部控制制度 36.試論新《會計法》下的會計監督體系 37.新《會計法》對會計核算的要求 38.試論會計法律責任
39.股票期權會計研究
(二)、財務管理部分
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實證研究 2.企業配股財務標准研究
3.資本成本決策研究4.企業/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研究
5.經營者薪酬計劃 6.管理業績評價體系 7.財務風險評價體系
8.企業營運能力分析體系 9.企業獲利能力評價體系
10.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 11.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戰略研究
12.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政策研究 13.企業/企業集團投資政策研究
14.企業集團股利政策研究 15.關於投資財務標准研究
16.關於企業價值研究 17.預算管理與預算機制的環境保障體系
18.企業並構財務問題研究 (題目宜具體化) 19.企業/企業集團存量資產重組研究 20.企業集團財務總監委派制研究 21.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控制體系
22.企業財務目標再認識 23.企業投資結構研究 24.關於財務的分層管理思想研究 25.企業表外融資的財務問題 26.自由現金流量與企業價值評估
27.企業收益質量及其評價體系 28.企業信用政策研究
29.關於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研究
30.關於內部轉移價格研究 31.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分析 32.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33.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基礎分析
(三)、管理會計部分
1.變動成本法的應用研究 2.管理會計的假設前提與原則
3.投資決策分析方法 4.關於管理會計師及其職業道德研究
5.預算管理研究,業績評價體系與方法研究 6.關於ABC法的研究
7.責任會計的研究 8.關於投資項目決策的研究 9.標准成本的研究
10.戰略管理會計研究 11.關於內部轉移價格的研究 12.關於成本差異分析的研究 13.關於敏感性分析 14.關於成本控制方法
(四)、審計部分
1.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2.論市場經濟下審計的職能與作用
3.論審計在宏觀經濟調控中的地位與作用 4.論審計目標與審計證據的獲取
5.論審計與經濟監督系統6.論我國審計組織體系的健全與發展
7.我國審計體制的改革與完善8.論審計的法制化、規范化建設
9.論審計執法與處罰力度的強化 10.論審計風險及其防範
11.比較審計初探 12.論經濟效益審計 13.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
14.論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 15.對驗資中有關問題的探討
16.對資產評估中有關問題的探討 17.審計工作策略探討
18.論內部控制系統審計(制度基礎審計探討) 19.論審計方式方法體系的完善
20.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制度的構建 21.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22.論審計工作質量的控制與考核 23.論我國審計准則體系的完善
24.論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25.獨立審計准則研究(可選一個准則進行研究)
(五)、會計電算化部分
1.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性分析 2.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容錯性及可操作性問題
3.會計電算化核算系統的子系統劃分研究 4.會計電算化工作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5.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工作方法的影響探討 6.會計電算化對傳統會計職能的影響研究 7.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8.網路會計研究
淺議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
本篇文章來源於 「論文地帶」 轉載請以鏈接形式註明出處 網址:
[內容摘要]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迎接我們的是一個全球化,信息化,網路化和以知識驅動為基本特徵的嶄新的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對於企業所處的財務環境受整個經濟環境的影響,也發生了較大的變革。財務與會計作為企業中一項重要的管理活動,如何面對變化的環境,更好地發揮其職能作用是需要我們不斷研究的一個課題。本文通過對新環境下傳統的財務會計報告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的分析,闡述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財務會計報告 知識經濟 發展

一、引言

會計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會計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變化是推動財務會計發展的兩大動力。進入21世紀,世界經濟已進入了一種全球化,信息化,網路化和以知識驅動為基本特徵的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知識經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其的定義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指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之上的經濟。 )。知識經濟與以往經濟的最大不同在於,經濟的發展與繁榮不再直接取決於資源、資本、硬體技術的數量、規模和增量,而是直接有賴於知識或有效信息的積累和利用。它強調人力資源開發,尤其是人力資源創造力的開發在經濟發展中的價值;它強調產品和服務的數字化、網路化與智能化。與經濟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企業的財務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企業的經濟活動日益復雜化;物價變動較以往更加頻繁和激烈;行業的競爭加劇;互聯網在財務會計中廣泛應用;金融衍生工具飛速發展,且由於衍生工具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桿作用,由此可能帶來暴利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因此人們高度關注衍生工具的報告問題;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也日益成為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與企業市場價值的關鍵所在。
現行的報告體系已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2001年1月1日實施的《企業會計制度》中規定,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遵循著特定的會計准則,採用規范、通用的格式進行編制,具有綜合性、規范性等優點,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有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因滯後於環境的變化而顯示出了它的缺陷與不足。本文通過對新環境下傳統的財務會計報告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的分析,就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談一下自己的拙見。

二、財務會計報告變革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財務會計報告變革的必要性

會計的發展與企業的財務環境息息相關,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科技推動了國際經濟的迅猛發展,金融創新的日新月異則帶來了極大的風險。由於一些資產負債表外業務和表外項目不斷增加,人們紛紛指出,傳統的財務會計報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會計信息了

❾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論文(2)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論篇4
試談會計職業道德缺失及其治理 措施

一、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問題及成因

1.會計職業道德素養有待提高

很多會計人員缺少對其會計職業原則性的重視,總是為自己找各種理由以逃避對會計法規和會計政策的學習,甚至還有一些會計人員沒有會計職業道德觀念,對職業道德規范和 政策法規 了解不深。另外,他們對會計監督機制並不是很了解。比如,單位內部審計是國家監督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但這種內部審計在有些單位完全是規則化的,無法起到監督的作用。並且相關部門每年都要對稅收財務進行物價檢查,因為存在經常性、規范性不夠,同時也不能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體制提供有力的支持,以至於很難形成良好的再監督機制,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單位負責人、會計人員有可能在會計行為上進行虛假操作或舞弊。

2.會計監督機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會計法》雖然對會計職能有確切的規定,但是由於很多從業人員不僅缺乏職業道德觀念,而且對相關的法律法規缺乏了解,導致在工作中,忽略了會計的職能,再加上會計的主體的責任不明確,使會計人員間互相推卸責任,甚至對財務報表弄虛作假。

3.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培養不夠

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太過於強調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理論性學習,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不重視。在學校的教育中,這種偏頗不僅未使學生有深刻的會計職業道德意識,而且更未對職業道德的相關內容進行具體的指導,使得學生在就業時不能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做出一些違法違規的事情。還有在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中,重點放在培養會計工作人員的操作能力上,而對會計職業道德的理論講解的很少。正是由於教育體系的這種弊端,使得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觀念不牢固,在會計工作中難以正確按法律法規辦事。

4.會計工作環境不夠清晰

會計環境對會計人員的影響很大,受環境的負面影響,有些會計人員很容易做出違法違規的行為。目前,會計信息失真的大部分原因來源於會計人員受管理者的影響,管理者通過授意、指使等不恰當方式,影響會計人員的正常工作。因為會計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等的獲得需要管理者批准,從而使得會計人員在面對管理者的不合理要求時,不能夠堅持工作原則和道德准則,再加上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不完善、責任主體不明確,使得會計人員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導致虛假報表增多,同時使得會計工作不能在規范的會計環境中進行。

二、治理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重要性

1.會計職業道德是對從業者最基本的內在要求

作為會計應做到愛崗、敬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還要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和自身修養,提高專業勝任能力。

2.會計職業道德的治理是實現會計目標的前提

會計目標是會計監督的最終結果,進行會計監督就是為了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理性、合法性,也就是為了企業運行提供會計信息、系統地反映財務狀況、滿足會計報表使用者的需要而制定的。而可靠的會計信息取決於會計人員能否遵循會計職業道德准則,不造假、不虛構會計信息,使會計信息真實准確。

三、治理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對策

1.深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我國“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指出:“立信,乃會計之本;沒有信用,也就沒有會計。”他把“至真”作為會計工作的生命線。治理會計職業道德缺失,教育是根本,要讓會計職業道德在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並提高。(1)要依靠會計人員的自省自律,就是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要恪盡職守,嚴格遵照會計法律法規辦事,防止違背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出現,這是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一個本質的因素。如果會計人員能從內心自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那麼就會轉變會計行業的不良風氣。(2)在會計專業的教育課程中,未開設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要開設此課程;已開設此課程的,要加強對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的教學。對教學人員也要加強培養。在公眾宣傳方面,要發揮正能量,批評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樹立公信力。總之,要通過各種途徑抓好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深化會計德育的培養,優化社會環境,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

2.內部控制與外部控制相結合

解決問題要內外相結合,不能一味追究外部原因,而不問自身問題。要完善相關會計崗位結構的治理,促進會計環境的優化,降低會計操縱導致造假的可能性。在會計組織機構內和人員的設置上,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會計工作規范,使會計工作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工作人員分工科學、職責明確,既能相互合作又能相互監督。(1)在會計職業分工方面,各 崗位職責 明確,相互分離、相互制約。(2)會計業務涉及重大業務事項時,程序要明確,嚴格規范。會計資料要依照會計法律法規妥善保管,定期清查,程序嚴明。(3)政府應發揮主體優勢,明確自己的責任,不推卸責任,完善追責機制,以杜絕無人擔當責任。

3.加強對會計違法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獎懲並行

正是因為對會計違法違規的懲罰力度太輕,才使得違法違規者肆無忌憚。除了對違法違規行為給予行政處罰以外,對嚴重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使會計人員認識到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嚴重性,遠遠大於他們所得到的利益,使他們不敢輕易違反會計職業道德。另外,也可藉此警示預防違法違規行為發生。對做到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會計從業人員,要採取獎勵措施,鼓勵他們繼續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讓他們看到會計職業的未來光明,讓他們對自己所做的工作充滿憧憬,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認識到良好的社會信譽比違背職業道德獲得的收益更重要。

4.凈化會計環境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會受到社會上各種消極因素的干擾。如果會計人員身處道德水平低、素質低、隨心所欲的環境中,也難以獨善其身。而要凈化整個會計行業的環境,單單只靠會計人員的自身努力是不行的,必須將社會大環境與會計職業領域相結合,注重法律規則、各個職業領域的職業道德同步,才能建設好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其實就是提高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提高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這也是我國社會文化精神建設的重要部分。

5.構建層次分明的法律體系

從現在的會計領域看,會計相關實體法律有限,會計法律制度建設還不完善,而當前最重要最緊急的問題就是解決會計人員舞弊造假獲取高額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1)依照現有的法律,確定在會計舞弊造假案例中受害的公眾及相關利益者的權利和義務,如怎樣進行訴訟程序,通過哪些部門、哪些機構、找什麼人進行維權。對會計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懲治力度,必要時可“輕罪重罰”,使違法企業或個人不敢輕易觸碰違法犯罪的“高壓線”。(2)明確規定會計主體的法律責任,特別要明確規定企業主要負責人是會計行為的主要責任人,杜絕會計主要負責人隨意違規越矩、以權謀私、威脅利誘會計人員舞弊作假,集中打擊關鍵目標,使主要負責人不敢違法違規,從而減輕會計人員的職業壓力。(3)會計工作與審計工作嚴格分離,防範會計與審計相互勾結、相互包庇,進行違法違規行為,損害社會公信力,損害個人、社會、集體的利益。此外,為了大力加強會計相關法律制度體系建設,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應認真研究會計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立法和執法的科學性,保障其法律質量。地方政府也可出台一些會計相關政策,使法律更適宜本地情況。地方與中央同時努力,更能增強法律的權威性、合理性和科學性,使讓那些在會計上的造假者或准備造假者,不敢輕易越過職業道德的底線,使違法者得到應有的懲罰,警醒那些潛在的違法者。

參考文獻:

[1]陳建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及對策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5(25):114-115.

[2]秦正英.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及途徑[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11(3):93-95.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論篇5
淺談當前會計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會計職業道德,就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在履行職責活動中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和應遵循的道德標准。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道德水平,直接影響著會計工作的質量。本文擬就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談一點粗淺的認識。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會計人員職業修養和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獎懲機制

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勝過會計職業技術本身。會計可以沒有技術,可以只擁有最基本、簡單的甚至是落後的技術,但會計卻不能沒有誠信,不能沒有真實性、客觀性,不能沒有道德。會計造假將否定會計存在的價值,真實的會計信息產生的關鍵在於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道德既是會計工作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行為准則,也是衡量一個會計工作者工作好壞的標准。思想上清正廉潔;工作中客觀公正,實事求是;業務上精益求精,這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所在,會計職業道德好壞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影響會計工作質量的關鍵所在。會計人員在會計活動中是否恪守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直接決定著會計工作的質量。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道德教育被嚴重忽視

在專業教育中,大部分學校的會計專業沒有設置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或對學生進行相關教育,基本上只開設專業技能課程,並且以會計考試為目標,幾乎沒有實習、實踐,沒有將會計職業道德作為一門課程開設,屬於一種“有專業,無道德”的培養模式,將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的任務留給社會,使學生只追求實用和自我專業價值,給學生錯誤的導向,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教學中不重視對會計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的合格會計人才,難以培養出為會計職業作出奉獻的人才,會計職業道德的缺失,導致會計人員犯罪率升高。在學生管理中,學校活動、學校工作、學生活動與專業學習、專業素質培養出現脫節現象。比如,做學生輔導工作的老師缺乏會計專業背景、學生管理工作與專業教學各自為政等,導致了學生管理工作不能體現和貫徹以專業為中心、為專業教育服務、造就專業人才的管理理念,失去專業的靈魂和特點,使學生管理效益、專業教育效益、學校培養效益大打折扣。

(二)在個人利益的驅使下,會計人員的職業水準下滑

一是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嚴重下滑,一些會計職業人員,在追求物質利益時,不良思想開始抬頭,個人私慾逐漸膨脹,削弱了會計的職業操守,部分會計人員不顧會計行業規范,在利己主義思想的驅使下,故意變更、改動、替換會計資料,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或挪用公款。其主要表現在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以及做假賬、報假賬等。二是迫於單位領導的壓力,做一些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目前,我國絕大部分會計人員主要是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工作,有些會計人員工作認真,有較強的敬業精神,但面對上級領導潛意識的提示、授意、以及指使等行為,出於無奈而違心的去做一些無原則的事情。還有一些會計人員缺少職業道德、不遵守職業規范,不堅持工作原則,以領導的意志為轉移,直接或間接地協助領導偽造、篡改、銷毀部分真實的會計資料;有些更是為了自身利益,挺而走險編造虛假會計報表,挑戰法律底線。

有些會計人員不僅自己不遵守法紀,相反,卻根據單位領導或企業領導的授意,知法犯法,為經營者出謀劃策,偷逃稅收、轉移國有資產。三是由於受金錢或職位的誘惑或為滿足自己的私慾,採取收入不入賬,虛增或誇大財務支出,占國家財產為己有,有些人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導致國家利益遭受損失。違背准則,喪失公德、徇私舞弊、目無法紀、唯利是圖,對國家的利益造成了嚴重損害,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四是企業會計人員的薪資高低受制於企業領導,企業領導的道德素質直接左右著會計人員的從業道德。由於企業領導,尤其是私企領導對會計人員的解聘加薪、工作待遇都有著直接的決定權,這樣必然會使會計人員的品格失去獨立性,因受制於企業領導思路而產生扭曲而委曲求全,得過且過。久而久之,造成了會計工作人員只對企業領導負責而對法律的漠視態度。

(三)會計自身存在的問題比較嚴重

一是缺乏敬業精神,在我國會計人員隊伍中,有些會計人員庸、散、懶習以為常,工作態度不端正,墨守陳規,不求上進,缺乏鑽研業務、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職業思想和敬業精神。做賬馬虎敷衍,工作不積極主動,得過且過,加之長期不學習充電,知識老化,專業技術水平低,無法按照新規定開展工作,面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跟不上時代步伐,失去知識的支撐,長此以往將會被逐漸邊緣化。二是不熟悉法規,遵紀守法的意識淡。他們不學法,不懂法,對會計准則、會計制度知之甚少。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意識日益淡薄。一些會計缺乏職業理想和進取精神,不關注、不學習會計法規,有的會計人員思想上竟然沒有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這是現實中會計職業道德思想基礎的嚴重扭曲。三是缺乏對本職工作的熱愛,缺乏較強的事業心。不珍惜本職工作,缺乏應有的事業心。少數會計人員對國家財經制度和紀律熟視無睹,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唯我獨尊,導致會計信息出錯,從而給國家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失。四是會計人員自身的道德素養偏低。在企業,會計人員自身的道德素養不高,和企業高層領導相比,他們的工資標准較低,因而,他們盡可能多的利用自己的職權便利,弄虛作假,以權謀私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為。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企業會計進行繼續教育的忽視,導致一部分企業會計人員缺乏了對職業道德的認識。五是利益機制的驅動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的缺失。會計人員作為會計信息的直接生產者,他們也影響著會計信息的質量,一方面,會計人員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避免因違犯法規而造成對自身利益的傷害,另一方面,會計人員還須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工作,遵照直接領導者的意圖完成本職工作,從而得到相應的工作報酬、職務提升以及通過其他途徑獲得更好地發展空間。因此在處理集體利益與自身利益的矛盾心態中道德的天平倒向了自私的一面,究其根源是利益機制的驅動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的缺失。

(四)會計職業道德檢查形同虛設,獎懲機制不力

在現實管理體制中會計人員仍屬單位領導和管理,由於單位一把手說了算,導致了會計人員常常受到行政的干預,不能很好的行使會計監督職能,會計監督不力。一般是單位領導要求會計人員按他的想法去做,而對政策法規置若罔聞,甚至想辦法鑽政策空子;另外,會計人員在行使會計監督時,迫於各方面的壓力,不能大膽執法。也有的會計人員不能堅決維護財經紀律的嚴肅性。更有甚者,會計人員為其他違法分子提供便利條件,有的甚至夥同他們共同進行違法違紀活動。由於會計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財政監督等監督標准不一致,各部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種監督不能有機結合,發揮監督作用的整體力度不夠。此外,會計規范體系的不完善,導致了會計從業人員道德水平下降。國家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處罰力度不大,使得違反會計法規的成本較低,同時給違法者帶來巨大的財富,很大程度上助長了造假的歪風邪氣。與此同時,會計執業的客觀環境不利於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會計職業規范。會計人員堅持准則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濟制度不健全,致使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不良職業道德現象時有發生。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在校大學生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

在校期間學好專業知識,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而對學生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也同樣是現在乃至未來對合格會計專業大學畢業生提出的本職要求。對學生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除了會計課程的開設以外,教師以身作則、身先示範、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施教方法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在校職業道德培養,需要創建一定的文化氛圍,進行多方面的引導,才能培養德才兼備的、具有較高會計素養的新型會計人才。第一,教師要釋疑解難,用人格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的熱情。在課堂上,教師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長著,同時也要用自己的豐厚的理論功底征服學生,用人格去感染學生,不斷引導和激發學生熱愛本專業學好本專業。一方面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為學生做出表率。除了課堂陣地外,還可舉辦會計方面的學術講座,解讀當前會計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和疑點,總結過去,預測未來,使學生能夠感觸到會計專業的時代脈搏並與時俱進。第二,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要從高校開設會計課程開始。要在大學生中灌輸會計職業道德,正確認識職業道德,培養職業道德意識,初步具備會計職業道德品質,為成為一個合格的會計人員奠定道德基礎。會計專業知識與會計職業道德應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把會計專業教育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同時重視起來,才能起到相互促進、培養高素質合格會計人才的目的。

(二)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要通過各種宣傳工具,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宣傳、教育,造成一種社會輿論,以加強會計人員的自我教育和社會監督,同時,選擇典型事例通過報章雜志、微信、網路等手段,對會計人員堅持職業道德的事例進行多方位的宣傳,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使之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要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採用生動具體的案例剖析分析,以增加從業人員對職業道德規范的感性認識,增強教育的效果。要加快建立各類會計從業人員的信用檔案,獎勵守信守法會計,懲處失信違法會計,促進會計職業道德的遵守。在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的同時,加強會計人員日常的自我學習和修養是必不可少的內容。

(三)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系統和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機制

會計職業道德的監測評價系統是會計職業道德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要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跟蹤檢測系統,判斷會計職業道德狀況所處的階段,這樣就能及時發現會計職業道德的動向。道德評價是多方面的,包括會計人員守法、公正愛崗敬業等方面的評價標准,並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狀況始終置於社會公眾的督導之下,這樣道德法庭才會顯示出強大的威力。為健全會計職業道德體系,應在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遵循情況的檢查,並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相應的表彰和懲罰,建立起會計職業道德的獎懲機制。沒有獎懲,檢查就會流於形式,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有利於督促會計人員在行為上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抑惡揚善的社會環境。

(四)要加大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打擊力度

在新形勢下只有不斷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才能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原國務院朱鎔基曾多次強調“不做假賬”,這充分表明了國家對會計人員的重視和要求,明確昭示著當前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目前,在會計行業出現的貪污等違法亂紀行為已經十分嚴重,使人們認識到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因此,要加大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打擊力度。一是對於惡意造假者要加大處罰力度。必須從立法、執法上對造假者追究其經濟責任,刑事責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價遠遠大於其所得到的利益,加大會計信息稽查力度和檢查面,大幅度提高會計造假成本。同時應建立民事賠償制度,以利於會計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假信息侵害時,可以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取得民事賠償。二是盡快建立和完善市場退出機制。對那些不遵守行業規則、不守信用的企業或個人,出現做假賬行為後要把肇事者驅逐出相關行業。如對會計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對參與造假的中介機構要進行取締,對造假的單位責任人、會計人員、注冊會計師吊銷資格證書,不允許繼續從事相關職業等。

(五)強化對會計行業的監督管理

法治保證並促進了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因此,可以加大對會計行業的監督力度。監督管理是加強會計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環節。要制定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從制度上對本單位本企業內部各項經濟活動和會計工作做出規定,為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供製度監督支持,保證經營管理決策的順利實施,為會計人員依法核算、依法理財提供重要依據,這從客觀上有利於遏制會計造假行為的發生。

其次,各監督部門要緊緊抓住影響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觀念形成和發展的重要環節,加強對《會計法》等法規的貫徹力度,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進行懲處,通過誠信檔案,將會計工作置於全社會的監督之下。此外,財政部門要通過嚴格的上崗資格考試制度提高專業知識和道德知識的門檻,通過後續教育來不斷提升從業人員的會計技能和道德素養,注重事前監督和過程監督,把會計職業道德引向深入。政府部門要利用行政管理上的優勢對會計職業道德實施必要的行政監管。將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同執法檢查、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年檢、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評及會計人員評優表彰活動結合起來,並善於發現典型、樹立榜樣,通過對優秀會計工作者進行表彰,營造抑惡揚善的環境,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全體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

猜你喜歡:

1. 會計職業道德論文3000字

2. 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論文

3. 淺談會計誠信與職業道德的論文

4. 會計職業道德論文範文

5. 會計個人職業道德總結範文

6.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論文

❿ 財經法規會計職業道德論文(2)

財經法規會計職業道德論文篇3
淺談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摘要:會計從業人員首先要遵守的是會計職業道德准則,這是對會計從業人員總的行為規范。會計職業道德體現在狠多方面,身為會計行業人員,應當先從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著手來完善自我,正確面對市場經濟的挑戰,以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自己。本文通過對現有問題的解析,找出其產生原因,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在我國,誠信缺失是現在會計行業出現的一大問題,隨著會計誠信喪失的事件不斷發生,如何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成為迫在眉睫十分必要的問題。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會計從業人員的高素質以及較為專業的專業素養,因此,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培養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當前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現狀

1.會計人員在利益的驅使下,缺乏誠信

一些會計人員為了個人利益,對會計道德准則完全忽視,尤其是個人所處職位更加方便其獲取不當利益。挪用公款、製造假賬等不法行為均為其獲取利益的手段。當面對領導威逼利誘,會計人員也喪失了公正求實的立場。如今,社會上腐敗現象比比皆是,有很大的原因為會計從業人員沒有堅守道德底線,忽視職業道德導致的。

2.會計法制不健全,監督制約機制乏力

現階段,我國的會計法制建設有兩個難題,第一,會計法規雖然制定了,但是地方的執行力度比較小,沒有將會計法規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第二,會計法規制度的制定沒有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導致會計體系缺乏合理性與科學性,同時,會計監督體系也存在缺陷。由於會計人員受領導制約,其常常受到行政的干預,使會計很難進一步的開展工作。很多會計人員不能依法依律辦事,唯領導是從,缺乏職業道德。

二、造成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的原因

1.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較低,屈從領導壓力,職業道德被迫失范

部分會計從業人員素質比較低,對於國家相關的會計規定,不能夠正確的認識,缺少職業道德素養,因此,在工作中,無視會計准則、對會計計算方式故意作假等情況發生的幾率比較大。在現階段的 企業管理 結構中,會計人員與企業相關領導是屬於上下級的關系,因此,當上級與下級發生利益沖突時,下級往往會妥協,服從上級領導的安排。在實際的工作中,部分領導會受到利益的誘惑,對下級會計人員強行施壓,迫使會計從業者服從自己的安排,在財務處理中弄虛作假,獲取利益。由於領導的利益干預,導致會計從業者不能左右自己的行為,使其喪失職業道德,導致其作出違法犯罪的行為。

2.社會環境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影響

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也愈加復雜,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糾葛也越來越多,導致了很多人迷失在物慾橫流中不能自拔,一些貪污舞弊,濫用職權,行賄受賄等行為也隨之爆發。在實際工作中,一些會計人員為了追求一己私利,利用工作之便,違背客觀的發展規律,不能公正公平的處理會計工作。會計人員一般會被安排在比較關鍵的職位,如果公司環境發生了變化,導致會計從業人員的心理發生變化,如果情緒不穩定,就會導致其職業道德慢慢弱化,如果會計從業人員在工作中貪圖利益,自製力差,從而導致其隨意對賬務進行修改,利用職位優勢隊公款隨意挪用,無視會計法律法規,最終走向一條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3.法規滯後內控制度不健全,監督制約機制乏力

國家只對會計制度職業道德素養進行了約束,但是,會計職業規范並不能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權威的制約與規定,並不能對會計從業人員形成法律意識的制約,對內部的一些規章制度不能很好地執行,甚至罔顧已有的法律和規章制度,在實際操作中比較主觀和隨意,未能科學地規范會計崗位的職能,這樣不能夠為會計從業人員從根本上製造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有些單位內部機構不能通過會計法律制度來要求會計從業人員遵守職業道德,同時,財務部門的職能劃分也比較模糊,導致內部規章制度無法踐行,監督反饋力度不夠,不能嚴格的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使得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如同空談,監督機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的同時,也衍生出了很多的經濟問題,然而,國家相關的法律的出台並不能隨著經濟的發展進行更新,導致政策出現不符合社會實際的情況,因此,導致會計從業人員的某些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出現符合規范的假象。

三、加強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建設對策

1.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素質,防止職業道德被迫失范

會計人員的素質需要進行加強,對他們進行法律的普及,能夠很好使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得到增強。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想要加強我國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會計人員自身,另一方面就是參與者。實事求是是會計人員應當遵守的准則,在平時的工作中,會計人員要對自己的負責,用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自己。會計人員正確認識和學習會計職業權力與義務這兩者之間存在的聯系,在做到合理合法的利用權力的同時,還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做到自己應盡的責任,這樣不單單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全社會負責。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也需要不斷的進行,利用不同的方式,採取不同的 渠道 進行各種培訓,在財政部門的監督下,開展有效並且廣泛的培訓,實現對會計人員的各方面培訓。同樣,對會計職業進行道德規范方面的整改,從職業道德與職業紀律這兩方面進行重點培訓,從而促使我國會計人員的道德水平不斷提高。

2.凈化會計行為環境,加強職業道德建設

會計人員的工作只是他們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且只是一個較小的組成部分,社會這個大環境對他們的影響遠遠超過工作崗位帶給他們的影響,作為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方方面面都要要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種影響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兩方面。例如法律法規存在漏洞、制度方面的缺陷、或者是會計人員所接觸的人員道德水平達不到一定的標准等等都是消極的方面。凈化會計社會大環境和進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持久間距的工程,會計行為環境的好壞與會計工作合理真實地開展息息相關。在一個道德意識缺乏,自私自利,滿足自我私慾的社會環境下,就不存在職業道德規范這一說法。對於整體環境的改善,會計界的力量是薄弱的,社會也需要通過方方面面一起來努力,加快相應的法律、法規完善的進程,能夠更好的促進會稽郡職業道德的建設。社會環境的積極向上,需要各個行業都提高職業道德建設,通過共同努力來實現。

3.加快法制建設步伐,建立和健全會計法規體系,加大執法力度

對於會計法律的完善並不是簡單的事情,我國的經濟建設,也需要會計法製作為支撐。在目前的情況下,各種經濟活動的參與人與組成,要嚴格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這其中,事業單位需要特別重視。我國的會計人員有著會計監督這一任務。我國出台了《會計法》,並且在其中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羅列,通過這種措施,來促使會計人員充分行使自己監督的權利,依法辦事,堅持實事求是,恪盡職守,不論面對什麼誘惑,都要堅守原則,不謀一己私利,不貪贓枉法。但是在最近一段時間,會計工作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不良現象,應該這對這些問題來做出嚴格的懲罰措施。所以,《會計法》的作用就尤為重要,對會計工作嚴格依法辦事,財政部門也需要遵循《會計法》的相關內容辦事,增強監督力度,若是查出問題,要根據相關法律來進行懲罰,若是情節嚴重的,已經造成犯罪行為,要根據相關法律對其進行責任追究。

四、 總結

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是很明顯的,它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同時也能夠促進物質文明水平的提高,這就對於會計人員有著一定的要求,需要他們嚴格按照職業規范來辦事,不斷提高職業素養,才能營造健康穩定的會計環境,才會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促使會計工作在整個社會中的作用是積極的,並且繼續發展完善,加快我國經濟建設。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來的發展進行完善,需要由全社會來進行監督,並且積極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由於市場經濟是在不停的向前發展,所以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相關規范也需要不斷的進行變化。我國的經濟建設需要會計人員的支持,這就要求會計人員需要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並且按照相關的規定辦事,從而保證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淼.會計倫理理論研究綜述與啟示[J].財會通訊,2010.

[2]吳誠.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D].湖南大學,2009.

[3]張雲.中國會計文化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

[4]許紹雙.談會計職業道德意識的培養[J].財會月刊,2008.
財經法規會計職業道德論文篇4
淺析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部分會計人員在物質財富面前迷失方向,出現弄虛作假,挪用公款等道德敗壞的行為,使得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刻不容緩。本文將針對當前會計職業道德的弊端,企業和國家的需要提出完善法律體系和監管機制,打造積極向上的會計環境的政策建議,以期促進市場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現狀;意義;建議

一、前言

近年來會計造假事件頻頻出現,2016年一共有13家財務造假公司收到證監會發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康華農業借殼步森股份時虛增資產,欣泰電氣成為A股欺詐發行退市第一家……這些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假賬盛行使得投資者的權益受到損害。以九好集團為例,其通過虛增銀行存款、虛增收入,使得該公司從2013年到2015年服務費收入虛增了2.6億元,虛增了3億元的銀行存款,虛增2015年貿易收入57萬元,為了掩飾資金缺口,借款購買理財產品或者定期存單,並立即為借款方關聯公司質單擔保。就這樣該公司把自己包裝成價值37.1億元的「優良資產」,並和與鞍重股份聯手重組,達到了借殼上市的目的。這次案件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極其惡劣,證監會對該公司處以共計439萬元的罰款。這些公司進行的財務造假和虛增業績行為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誤導了消費者,敗壞了社會風氣。因此,我們要把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工作提上日程,讓會計人員的會計道德問題盡快地讓人走出尷尬的局面。

二、會計人員必備的優良的職業道德素質

(一)愛崗敬業。作為會計人員必須具有極大的熱情,熱愛自己的崗位,盡職盡責,尊敬自己的職業,無論什麼時候,都以自己的崗位為主,對其勤奮有加。

(二)誠實守信。誠實的履行自己的義務是每個公民應該擁有的品質,同樣對於會計人員也是如此,會計人員需要明白講信用的重要性,不能被利益誘惑。

(三)廉潔自律。作為會計人員必須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廉潔無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能被金錢沖昏了大腦。

(四)客觀公正。客觀公正是說會計人員必須要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保持獨立性,對於會計職業活動必須要有兩層的含義:可靠性和真實性,在處理會計事務時必須要公平公正的判斷和評價,提出客觀、適當的意見。

(五)堅持准則。會計人員在已經了解國家法律法規的情況下,不受環境的影響,不被他人意志左右,按照會計法律法規進行會計核算。

(六)提高技能。首先會計人員要懂得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都要努力鑽研業務,使自己的技能適應工作的需要。其次會計人員要參加各種的培訓活動,獲得更多的知識,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因為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

(七)參與管理。會計人員在不同程度參與管理的決策過程時會感到一種歸屬感和成就感,他們會覺得自己和企業管理者在討論問題時是處於平等位置的。這樣的話可以起到雙贏的局面,參與管理不僅可以為企業組織目標實現提供保證也對會計員工本身產生激勵的作用。

(八)強化服務。會計人員要樹立服務意識,為領導服務,為同事服務,為來客服務,與此同時也需要拓展服務渠道,提高自身服務能力,突出服務針對性,增強服務效果。會計人員要遵循「服務無小事,工作更為重」的觀念,以便提高全社會的會計服務的質量。

三、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現狀

(一)會計造假事件屢禁不止

在2016年,中國證監會共發出139份行政處罰決定書,有13份都是因為公司財務造假問題。在這13家企業中,欣泰電氣達到了832萬元的罰款,對其他的剩餘公司罰款不超過60萬元。除了上述公司外,還有好幾家企業也被報道存在財務造假現象,但是目前還未對其作出處罰,其中有金亞科技,該公司有多項財務數據造假,雖然已經公開道歉,但是投資者更加關心實際的賠償;鑫秋農業,龍寶參茸等公司都涉及了財務造假的行為。

(二)會計人員自己道德觀念不強

首先,我國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教育力度本身不強,在校大學生學習的大多數是會計理論知識,不怎麼接受會計道德教育。其次,當會計人員走上工作崗位後,公司在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時重點在於提高人員工作效率和能力,也不怎麼涉及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再次,許多的會計人員出於行業的壓力或者受了利益的驅動,提供了虛假的審計報告,誤導了報表使用者。於是那些本身自製能力就不強的會計人員為了滿足日益膨脹的物質要求,不顧道德約束,出賣集體的商業機密,走上犯罪的道路,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三)國家法律制度不健全

首先我國的法律制度目前不夠完善,特別是會計制度在構成上缺少完整性和系統性,有漏洞可鑽,同時很多企業缺乏健全、完善的內部核算制度,很多的會計人員就抱有這樣的僥幸心理,為自己謀求利益。再次會計規范體系並沒有包括現代會計分支,不同的會計法規之間甚至相互沖突、不銜接、協調性差,具體的會計准則、制度之間都存在著矛盾的地方。

四、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力度

1.加強教育的完整性

單位負責人、注冊會計師、會計人員都必須包括在教育對象中。因為有部分會計人員並不是自身沒有職業道德,他們只是始於單位負責人的壓力。面對領導的不法要求時,他們沒有勇氣拒絕。他們很多都只認為自己僅僅是按照上級指示做事,沒有不妥。一旦出現問題,也都應該把責任推到負責人身上,自己並沒有責任。由此可以看出許多會計造假不僅僅關繫到會計人員也關繫到單位負責人。

2.教育要有連續性

首先對於會計學的學生在還沒有參加工作時,學校就要對其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讓學生在從事會計職業之前就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為以後所從事的會計職業上做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後續教育對會計人員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為通過繼續教育使得會計人員具有了較高的文化素質並且掌握一些新技術、新知識。所以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必須具有連續性。

3.教育要具有系統性

在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時候需要具備系統性,要做到思想道德、法律兩手抓、兩不誤。首先從法律方面來說,會計人員必須遵循《會計法》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其次從思想道德上必須要讓會計人員認識到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從自身品質上不斷提升自己,這樣才能保證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再次公司平時應該多多向本公司的會計人員宣傳會計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對會計中的造假行為進行嚴厲懲罰。

(二)加強單位內部環境建設

1.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

目前,我國的很多企業沒有建立內部審計機構,企業審計主要來源於外部審計,但是外部審計主要關注的是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監督,審計對象是憑證、賬簿、報表等資料,並不涉及到企業的內部業務控制、內部稽核管理、審計。當前社會的審計現狀不利於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實施,也不能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管作用。若企業可以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就可以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也能夠使會計人員的行為規范化。內部審計的作用在於當企業內部會計人員一旦做出了不法行為,審計人員便可以及時發現,提出有利的意見。當會計人員每時每刻處在內部審計人員的監督下,他們會不斷用會計職業道德要求自己,讓自己的行為規范化,從而促進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2.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意識

良好的內部控制意識是保證內部制度健全和實施的重要因素,是內部控制環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大部分的企業不具備內部控制意識,從而使得企業的管理效率降低,出現財務舞弊的現象。假若企業單位領導和各個部門的人員在處理業務活動時能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為單位正常運行採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從而行政管理職能不斷提高,控制經費的增長和鋪張浪費,提高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形成良好和諧的 企業文化 。

3.開展有效的會計人員的組織管理工作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想要會計工作順利開展不僅僅需要會計人員的認真工作,還需要得到單位領導人的支持。近幾年出現的財務造假行為,大部分都是會計人員在單位負責人的逼迫下進行的。當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出現沖突時,會計人員若仍然依法辦事,便會與單位負責人的意圖產生分歧。人員越是堅持自己的准則,負責人和人員之間的矛盾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會計人員往往會處於不利的狀態,面臨著打擊報復、下崗待業的厄運,他們中的大部分便會為了保全自己而做假賬。要想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就必須要讓單位負責人帶頭了解和掌握會計法律法規,各司其職,勇於承擔責任,和會計人員保持融洽的工作關系。首先單位負責人要在不指揮會計人員做違背道德的事的基礎上,再對會計人員進行監督。開展有效的會計人員的組織管理工作可以為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

(三)改善會計職業道德外部環境

1.建立健全會計法律制度

目前我國的會計法規體系虛假、會計信息法律責任不完善、各法規間的協調性差,缺少完整性和系統性,與國際的會計准則也有很大的差距。雖然《會計法》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會計道德有了一些規定,但是並沒有專門系統的會計職業道德規章制度。除了缺乏專門的規章制度外,由於擁有立法權的部門過多,不同的部門立的法律條款相互重復、頻繁沖突,造成會計人員有洞可鑽,所以建立健全會計法律制度刻不容緩。

2.加大財務造假行為的懲處力度

目前出現的財務造假手段多種多樣,常見的有:虛構收入、推遲確認費用、轉移費用、遞延費用、費用資本化、推遲確認收入、多提或者少提資產減值准備、關聯交易非關聯化創造利潤等等。對於這些財務造假行為,我國政府必須採取「零容忍」「全覆蓋」的態度,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財務造假企業,一個違法行為。為了全面進化市場風氣,政府不僅僅要對造假的上市公司、審計單位、保薦機構、其他中介公司都做出相應的處罰,迫使他們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還需要對公司股東、高級管理人員做出相應的處罰,切實提高處罰的執行力,加大對財務造假的打擊力度,從而起到威懾的作用。

3.加強全社會對優良會計職業道德的宣傳

環境可以塑造一個人的性格,所以全社會需要廣泛普及會計道德知識,比如經常開展一些大型的宣講活動,對會計人員進行道德教育,制定一些可行的宣傳方案,讓會計人員堅信只有廉潔自律、客觀公正才能促進自身和社會的發展,而財務造假、喪失誠信的行為會給企業和社會帶來嚴重損害。從而從根本上凈化了市場,加強了全社會的誠信教育。只有全社會具備了自律的氛圍,才可以在全社會樹立正確的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打造積極向上的會計環境。

五、結語

雖然目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仍然存在著監督機制不完善、法律法規不健全、法律觀念欠缺等問題。但毋庸置疑的是隨著我國會計法律適度的完善,會計人員自身道德素質的提高,企業內部監督制度的完善,我國一定能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會計職業道德氛圍,在會計領域取得更大的輝煌。

參考文獻:

[1]高波.淺談會計自覺———基於職業道德的角度[J].財會學習,2017.(3).

[2]李繼軍.淺談新形勢下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J].攀登,2005.(08).

[3]高海英.淺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10).[4]丁廣進.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J].財經界(學術版),2015.(07).

猜你喜歡:

1.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論文3000字

2.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

3.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論文

4. 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論文

5. 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的論文

熱點內容
勞動法規定請病假 發布:2025-01-12 17:52:36 瀏覽:786
黨紀處分條例2015 發布:2025-01-12 17:17:05 瀏覽:932
欠條手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2 16:17:19 瀏覽:757
八方啟航法律碩士 發布:2025-01-12 14:51:14 瀏覽:448
四川省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2 14:45:11 瀏覽:736
行政法中的連帶責任 發布:2025-01-12 14:44:59 瀏覽:884
法治對稱性 發布:2025-01-12 14:08:01 瀏覽:94
燃放煙花爆竹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2 14:07:58 瀏覽:971
律師馬樹立 發布:2025-01-12 13:46:24 瀏覽:10
大竹縣律師 發布:2025-01-12 13:07:20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