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偽造別人簽字法律責任

偽造別人簽字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31 11:13:37

Ⅰ 偽造簽字的法律後果

偽造簽名的法律後果要依據偽造簽名的目的來確定有什麼後果以及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如果是用於詐騙的,可以按合同詐騙罪、詐騙罪等罪名追究刑事責任。

Ⅱ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別人冒充本人簽字負什麼法律責任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別人冒充本人簽字的,如果本人不追認的,則專不承擔法律責屬任,由代簽人承擔責任;如果經追認的,則本人應該承擔責任。
代替他人簽名的,屬於一種代理行為,如果本人不知情的,則屬於無權代理,本人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代替自己簽名而不作否認表示的,或經本人追認的,則該簽名對本人有約束力,本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民法通則》
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Ⅲ 急~偽造他人簽名屬於什麼罪

偽造他人簽名構成詐騙罪,如果以此製造偽證,則構成偽證罪,如果用以偽造政府公文,情節將更為嚴重。簽名具有法律效力,偽造簽字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但是僅僅偽造簽名並不當然構成刑事犯罪,還需要結合偽造後的具體行為,社會危害性,危害後果等綜合判斷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

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採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並造成較大損失的: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名義;

3、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無效的單據、介紹信、印章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

4、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兌現的票據或者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5、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6、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對方交付款、物的。

(3)偽造別人簽字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買賣合同雙方還沒確定達成交易,沒正式跟另一方簽字確認,但是其他人偽造簽名導致合同成立,這將直接損害未明確簽名的一方利益。那麼,利益受有損害的一方是否可以維權,得看該簽訂的買賣合同是否有效。

首先,訂立合同時出現有以下情況的將導致合同無效:

1、一方用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買賣合同,並且已經損害國家利益的;

2、買賣合同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有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情況的;

3、買賣雙方訂立合同時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比如洗黑錢等;

4、訂立買賣合同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Ⅳ 急~偽造他人簽名屬於什麼罪

簽名具有法律效力,偽造簽字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但是僅僅偽造簽名並不當然構成刑事犯罪,還需要結合偽造後的具體行為,社會危害性,危害後果等綜合判斷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

若是用作仿造欠收條和合同,則構成詐騙罪,如果以此製造偽證,則構成偽證罪,如果用以偽造政府公文,情節將更為嚴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4)偽造別人簽字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偽造他人簽名詐騙7萬 瓊海一女子獲刑1年半

2013年下半年,被告人陳某到香港旅遊、打零工時住在彭某家,因賴某欠彭某70000元未還,被告人陳某又與賴某相識,彭某便委託被告人陳某從香港回海南時幫忙找到賴某,讓賴某恢復與其聯系,但未委託被告人陳某代收賴某70000元的欠款。

2014年年初,被告人陳某到瓊海市中原鎮找到賴某,假借彭某的名義要求賴某歸還欠款70000元,稱由其代收後再轉交給彭某。

2014年1月至5月期間,賴某以現金及銀行匯款的方式交給被告人陳某70000元,被告人為防止詐騙之事敗露,假借彭某的名義,偽造彭某的簽名向賴某出具兩張已收取欠款的收據,

被告人收到70000元後未告知彭某,擅自用於填補生意虧空和日常開支。2014年8月,彭某找到賴某詢問欠款之事時案發。

被告人陳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70000元,數額巨大,已構成詐騙罪。一審法院依照相關法律判決如下:被告人陳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5000元;被告人陳某的違法所得25000元予以繼續追繳後退賠給被害人賴某。

Ⅳ 偽造簽字注冊公司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的規定,對公司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情節嚴內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吊銷營容業執照。投訴舉報人一般都要求撤銷公司登記,以達到恢復或者否定其股東、投資人身份的目的。公司登記機關的登記事項應當是以公司的股東實際情況相一致的。公司登記機關可能通過調查取證對登記申請材料簽字、蓋章的真偽作出鑒定,但是卻無權干預和裁判公司股東糾紛等民事爭議。在發生股東糾紛的情況下,公司登記機關憑申請材料中的假簽字、假公章撤銷公司登記,意味著對公司的東的爭議和糾紛作出了裁定,對公司的股東資格等民事法律關系作出了確認。

Ⅵ 偽造別人簽字和手印犯法嗎

偽造別人簽字和手印犯法,構成詐騙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規定, 詐騙公私財物,偽造信息,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6)偽造別人簽字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對於簽名的真偽,可以在進入司法程序後向法院書面申請司法鑒定,也可以自己尋求第三方鑒定機構來鑒定,自行委託司法鑒定時一般通過律師事務所進行,這個筆跡還是能鑒定出來的,字形雖然千變萬化,但鑒定專家主要看的不是字形,而是看的運筆特徵、書寫習慣、起筆落筆特點、筆畫、筆順等,找出共性來,一般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根深蒂固的書寫習慣,從而被發現馬腳。之後司法鑒定結果能夠被法院採信。

其實獲取證據很多時候不僅僅是法律的范疇,而是要看生活閱歷經驗和信息挖掘能力,針對不同的偽造合同,要注意的點也是不同的,比如對於一個偽造的買賣合同,可以調查買賣雙方,查詢相關公司的工商注冊信息,看經營范圍等等,有經驗的人也能夠從買賣產品價格等看出蛛絲馬跡,這些都不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了。如果涉嫌合同詐騙,那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由他們介入偵查。這些都要看具體的偽造合同情況,也沒有一定之規。

Ⅶ 偽造他人筆跡,簽合同,屬於什麼罪

一般認定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
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一)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採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並造成較大損失的: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名義;
3、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無效的單據、介紹信、印章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
4、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兌現的票據或者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5、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6、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對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簽訂後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
(三)揮霍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四)使用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五)隱匿合同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拒不返還的;
(六)合同簽訂後,以支付部分貨款,開始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全部貨物後,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或者雙方另行約定的付款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其餘貨款的。

Ⅷ 偽造法人簽字,屬於犯罪嗎

刑法對偽造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公章、公文、證件及偽造居民身版份證犯罪都有相應規權定,但對偽造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名稱未見有犯罪規定。
按刑法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及妨害對公司企業管理秩序罪的條文規定,該罪項下有幾十種具體犯罪罪名,且是否涉嫌犯罪,並非幾句咨詢話語而無相關「證據線索」就可探討清楚的。請留電話,以便聯系。

熱點內容
論網路個人信息的行政法保護 發布:2025-04-30 04:36:05 瀏覽:349
行政法四十二 發布:2025-04-30 04:35:55 瀏覽:836
王成律師 發布:2025-04-30 04:10:18 瀏覽:962
新婚姻法心得體會 發布:2025-04-30 04:08:03 瀏覽:902
司法所的權力 發布:2025-04-30 03:55:59 瀏覽:517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破局五 發布:2025-04-30 03:25:38 瀏覽:620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深山香醫 發布:2025-04-30 03:16:57 瀏覽:957
黨建改革新黨紀條例 發布:2025-04-30 03:15:33 瀏覽:207
法律顧問求職信 發布:2025-04-30 03:14:55 瀏覽:647
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2016 發布:2025-04-30 03:04:09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