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含義和法律效力包括
『壹』 什麼是仲裁協議仲裁協議具有什麼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三章從仲裁協議的積極要件和消極要件兩個方面進行了規定。其中第十六前轎條規定,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慧埋肆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 仲裁的意思 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 仲裁委員會 。 由此可知,無論是作為合同中的單獨條款還是作為補充協議,仲裁協議的積極生效要件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 (一)主體要件。仲裁協議的主體必須是原合同或是從事民事活動的有相應 民事行為能力 的民事主體。 (二)意思表示要件。即雙方要有訂立仲裁協議的合意。 (三)內容要件。有效的仲裁協議必須明確仲裁的事項和仲裁機構。特別是關於仲裁協議的選擇方面,只能選擇一個明確的仲裁機構進行仲裁。 (四)形式要件。仲裁協議必須要以書面形式訂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七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協議無效: (一)約定的仲裁事項超出法律規定的仲裁范圍的; (二)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或者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訂立的仲裁協議; (三)一方採取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仲裁協議的。第十八條規定,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由此可知,仲裁協議的消極要件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主體不適格。 (二)內容違法。 (三)意思表示有瑕疵。 (四)內容不明確。 所以,仲裁法對仲裁協議的效力問題作出了比較明確的規定。但是在雙方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產生異議時,究竟應該由哪個機構來判斷仲裁協議的效力液鍵呢
『貳』 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具體是什麼
訂立仲裁協議的效力是:如果當事人自願依法自願達成仲裁協議的,仲裁協議有效,當事人只能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如果當事人 向法院起訴 的,法院不予受理;但是仲裁協議無效的,法院可以予以受理。《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四條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第五條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第十六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第十八條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叄』 仲裁效力是什麼意思
一、仲裁效力是什麼意思
1、仲裁效力是指裁決是否具有終局性,即能否向法院上訴或要求其他機構變更仲裁裁決。仲裁條款一般對此作了規定。仲裁協議一經合法成立,首先對各方當事人產生直接的法律效力,當事人因此喪失了就特定爭議向法院起訴的權利,而相應地承擔著將爭議提交依協議確立的范圍、地點的仲裁機構仲裁並服從仲裁裁決的義務。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九條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勞動仲裁已結案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勞動仲裁已經出具裁決書。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
按照有關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肆』 仲裁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訴訟是什麼意思?仲裁是什麼意思? 一、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全體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和解決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發生的訴訟關系。根據訴訟的內容和形式不同,它可以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1、刑事訴訟是指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檢察機關(人民檢察院)和偵查機關(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等)在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訴訟活動。特徵:
1.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主持進行。
2.是實現國家刑罰權的活動。
3.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
4.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進行。
2、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全體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發生的訴訟關系。它有如下特徵:公權性、強制性、程序法定性、對象具有特定性、權利處分自由性(訴狀主體有權依法自由處分其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規范性與正當性。
3、行政訴訟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它有以下特徵:特定性(僅限於行政案件)、司法性(司法活動)、合法性(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強調保障行政相對人的權益,強調被告的舉證責任等)、限定性(受案范圍受限制)和恆定性(行政訴訟的原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相對方,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政訴訟的被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管理方,即作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訴滑旁訟的當事人雙方的訴訟地位是恆定的)。
二、仲裁是指買賣雙方在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後,簽訂書面協議,自願將糾紛提交雙信橡橡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決,以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仲裁協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後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生的爭議提交給仲裁的協議。這兩種形式的仲裁協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
問題二:什麼是仲裁 仲裁
arbitration
解決民事爭議的方式之一。民事爭議通常可以採取向法院起訴和申請仲裁機構審理兩種方法。仲裁指爭議雙方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後達成協議,自願將爭議交給第三者作出裁決,雙方有義務執行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仲裁機構和法院不同。法院行使國家所賦予的審判權,向法院起訴不需要雙方當事人在訴訟前達成協議,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審判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經法院受理後,另一方必須應訴。仲裁機構通常是民間團體的性質,其受理案件的管轄權來自雙方協議,沒有協議就無權受理。
問題三如亂:仲裁是什麼意思 朋友,所謂的「仲裁」在外國的意思就是「公判」也就是組成了「仲裁組」進行裁決,按證據和雙方態度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在商討制定裁決書。
問題四:仲裁人 是什麼意思 就是在仲裁過程中,負責仲裁和調解的仲裁員。仲裁員,又成為仲裁人。
問題五:商家仲裁是什麼意思 仲裁是指買賣雙方在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後,簽訂書面協議,自願將糾紛提交雙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決,以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仲裁協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後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生的爭議提交給仲裁的協議。這兩種形式的仲裁協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
問題六:仲裁是什麼意思 仲裁就是由公認的(其實做不到,都是 *** 指定的)第三方機構,對民事糾紛進行審理裁定的一種方式。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
問題七:申請仲裁什麼意思 你好,如果答案對你有所幫助,請予以採納為最佳答案!!!!!!!!!仲裁一般是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願將其爭議提交由非官方身份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並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仲裁活動和法院的審判活動一樣,關乎當事人的實體權益,是解決民事爭議的方式之一。仲裁是指糾紛當事人在自願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非司法機構的第三者審理,由第三者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一種解決糾紛的制度和方式。仲裁在性質上是兼具契約性、自治性、民間性和准司法性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 民事爭議通常可以採取向法院起訴和申請仲裁機構審理兩種方法。仲裁指爭議雙方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後達成協議,自願將爭議交給第三者作出裁決。 仲裁機構和法院不同。法院行使國家所賦予的審判權,向法院起訴不需要雙方當事人在訴訟前達成協議,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審判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經法院受理後,另一方必須應訴。仲裁機構通常是民間團體的性質,其受理案件的管轄權來自雙方協議,沒有協議就無權受理
問題八:什麼叫仲裁 仲裁一般是機構團體的工作,隨便找一個第三人不能叫做仲裁者,只能算是勸架者!調解和仲裁的決策結果是不一樣的,調解是在海關機構人員的指引下,利益矛盾雙方進行面對面的協商,最終達成妥協讓步,達成和解。而仲裁是在調解不能的情況下,有機構相關人員直接做出的裁定!具有法律上強制性!
問題九:仲裁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勞動仲裁? 仲裁(Arbitration),又稱公斷,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協議將爭議提交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並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在我國,仲裁與訴訟是解決商事糾紛的兩大主要途徑。與作為國家公力救濟的訴訟相比,仲裁屬於私力救濟,但同時又得到了國家法律的承認,從而也上升為一種法律制度。我國採用或裁或審制度,也就是說某一經濟糾紛,或者到法院訴訟,或者選擇仲裁。 勞動仲裁機構目前是一種全官方的,而且勞動爭議必須首先經過勞動仲裁後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問題十:仲裁是什麼意思 仲裁就是由公認的(其實做不到,都是 *** 指定的)第三方機構,對民事糾紛進行審理裁定的一種方式。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
『伍』 法律中「仲裁」是什麼意思
仲裁,俗稱公斷,是指買賣雙方在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後,簽訂書面協議,自願將糾紛提交雙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決,以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
仲裁協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後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生的爭議提交給仲裁的協議。這兩種形式的仲裁協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
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否則,另一方當事人有權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5)仲裁的含義和法律效力包括擴展閱讀
仲裁具有裁決一經作出立即生效的特點。仲裁的法律化、訴訟化,不僅不能准確地反映仲裁的特性,反而會扼殺仲裁應有的生機與活力,降低仲裁的功能。探尋仲裁法律之上的道德效應,才符合仲裁的特質、定位,是仲裁發展的必由之路。
仲裁理念是:「將法治精神與人文精神有機結合,重視柔性執法和社會效果,充分體現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以至誠至善的精神追求、靈活務實的仲裁藝術,公正、高效、平和、理性地化解糾紛,促使權利義務平衡,實現互動雙贏,促進經濟交往與社會和諧」。
仲裁法的不斷完善體現出一種高超的造法精神,審時度勢的根據國內外情勢,既保持法律的穩定性又體現出法律的的發展性。仲裁具有的靈活簡便的特點,成為人們除開訴訟之外又一法律選擇。
仲裁委員會對於委員的限制非常嚴格,從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仲裁委裁決的專業性。一裁終局的模式,既可以提高仲裁效率,又可以真正過濾出那些需要交由二審終審的訴訟制度進行就記得案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仲裁
『陸』 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
仲裁協議是仲裁雙方但是當事人約定的關於仲裁的文件,它是有一定效力的,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對當事人的法律效力這是仲裁協議效力的碼滑帆首要表現。 1、仲裁協議約定的特定法律關系發生爭議後,當事人就該爭議的起訴權受到限制,只能將爭議提交仲裁解決,不得單方撤銷協議而向法遲雹院起訴。 2、並且必須依仲裁協議中確定的仲裁范圍、仲裁地點、仲裁機構等內容進行,不得隨意更改。此為仲裁協議對當事人還產生基於前兩項效力之上的附隨義務:任何一方當事人不能隨意解除、變更已發生法律效力的仲裁協議;當事人應履行仲裁委員會依法作出裁決,等等。 (二)對仲裁機構的法律效力有效的仲裁協議是仲裁機構行使仲裁 管轄權 ,受理案件的唯一依據。沒有仲裁協議的案件,即使一方當事人提出仲裁申請,仲裁機構也無權受理。 (三)對法院的法律效力: 1、有效的仲裁協議排除了法院的管轄權。 2、另一方面,仲裁協議對法院的制約力還表現在,對仲裁機構基於有效仲裁協議所作出的有效裁決,法院負有執行職責。這體現了法院對仲裁的支持。 3、有效的仲裁協議是申請執行仲裁裁決時必須提供的文件。 《讓液中華人民共和國 仲裁法 》 第十六條 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柒』 仲裁的概念
勞動合同時勞資雙方簽訂的鍵漏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勞動合同都有哪些訂立方式?通過口頭定立的勞動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接下來就由我為您詳細介紹與勞動合同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一、「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協議將爭議提交(具有公認地位的)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並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仲裁異於訴訟和審判,仲裁需要雙方自願,也異於強制調解,是一種特殊調解,是自願型公斷,區別於訴訟等強制型公斷。
仲裁一般是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願將其爭議提交由非司法機構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並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仲裁活動和法院的審判活動一樣,關乎當事人的實體權益,是解決民事爭議的方式之一。
二、釋義
仲裁是指糾紛當事人在自願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非司法機構的第三者審理,由第三者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一種解決糾紛的制度和方式。仲裁在性質上是兼具契約性、或亮早自治性、民間性和准司法性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
民事爭議通常可以採取向法院起訴和申請仲裁機構審理兩種方法。仲裁指爭議雙方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後達成協議,自願將爭議交給第三者作出裁決。
仲裁機構和法院不同。法院行使國家所賦予的審判權,向法院起訴不需要雙方當事人在訴訟前達成協議,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審判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經法院受理後,另一方必須應訴。仲裁機構通常是民間團體的性質,其受理案件的管轄衫雀權來自雙方協議,沒有協議就無權受理
三、中國仲裁種類
中國現有兩種仲裁。一是國內企業之間有關經濟合同爭議的仲裁;一是涉外經濟貿易和海事合同爭議的仲裁。
『捌』 法律仲裁什麼意思
法律仲裁是指案件發生之後將其交由仲裁庭進行處理的程序,仲裁一般處理合同爭議、勞動爭議等案件糾紛。在進行仲裁程序時,需要遵守好六個仲裁原則,分別為協議仲裁的原則、或裁或審的原則、協議管轄的原則、不公開仲裁的原則、獨立行使仲裁權的原則和一裁終局的原則。一、法律仲裁是什麼意思
仲裁,俗稱公斷,是指買賣雙方在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後,簽訂書面協議,自願將糾紛提交雙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決,以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仲裁協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後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生的爭議提交凳森給仲裁的協議。這兩種形式的仲裁協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
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否則,另一方當事人有權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仲裁法)之規定,凡是合同投資者、合同交易所、合同公司、合同登記結算機構與合同交易服務機構之間發生的合同爭議,只要雙方當事人訂立仲裁協議,就可以通過仲裁途徑解決合同爭議。
二、仲裁要遵循什麼原則
(一)協議仲裁的原則。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二)或裁或審的原則。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三)協議管轄的原則。仲裁委員會應當由當事人協議選定。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四)不公開仲裁的原則。由於仲裁往往涉及商業信譽,當事人之間發生財產糾紛時,往往不願公諸於眾,因此《仲裁法》第40條規定,仲裁不公開進行;當事人協議公開的,可以公開進行,但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
(五)獨立行使仲裁權的原則。為保證仲裁結果的公正性,《仲裁法》第8條規定,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六)一裁終局的原則。根據《仲裁法》第9條規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申請仲裁流程
提交申請書: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並按照被申請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受理: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豎大起五日內將申訴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
開庭審理:仲裁庭應當於開庭的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訴自理,對被申請人可以做缺席裁決。
仲裁調解: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願達成協議。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製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及時裁決。
仲裁裁決: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准余粗豎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延長期限不超過十五日。仲裁庭裁決後應當製作仲裁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介紹的關於「法律仲裁是什麼意思」的相關法律知識,法律仲裁是雙方通過約定,將可能出現的或已經存在的爭議提交給獨立的仲裁機構或者仲裁庭,由其居中作出裁決的一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糾紛解決機制。
『玖』 仲裁協議的效力是什麼意思
仲裁協議的效力是指的是雙方當事人依照合法的程序,本著自願的原則所簽署的仲裁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受法律保護的。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項;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五條:仲裁協議的效力是指的是雙方當事人依照合法的程序,本著自願的原則所簽署的仲裁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受法律保護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六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拾』 法律仲裁是什麼意思什麼情況需要法律仲裁
仲裁,俗稱公斷,是指買賣雙方在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後,簽訂書面協議,自願將糾紛提交雙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正猛決,以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
仲裁協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後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生的爭議提交給仲舉絕橋裁的協議。這兩種形式的仲裁協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
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否則,另一方當事人有權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仲裁法)之規定,凡是合同投資者、合同交易所、合同公司、合同登記結算機構與合同交易服務機構之間發生的合同爭議,只要雙方當事人訂立仲裁協議,就可以通過仲裁途徑解決合同爭議。
拓展資料:仲裁要遵循什麼原則
1、協議仲裁的原則。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2、或裁或審的原則。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3、協議管轄的原則。仲裁委員會應當由當事人協議選定。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4、不公開仲裁的原則。由於仲裁往往涉及商業信譽,當事人之間發生財產糾紛時,往往不願公諸於眾,因此《仲裁法》第40條規定,仲裁不公開進行;當事人協議公開的,可以公開進行,但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
5、獨立行使仲裁權的原則。為保證仲裁結果的公正性,《仲裁法》第8條規定,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6、一裁終局的原則。根據《仲裁法》第9條規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宏清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