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入職通知法律效力等同勞動合同

入職通知法律效力等同勞動合同

發布時間: 2020-12-31 13:18:32

㈠ 聘任確認書可以等同於勞動合同嗎

勞動合同有固定復的必須的要素,如薪制酬、期限等,您所述的聘任確認書不能等同於勞動合同,只不過可能具備了某幾個要素點,一般認為無法律效力
且據您所說,即便轉正了,也不與您簽訂合同,以聘任確認書為准,也是不合法的。
可以至相關單位所屬地的人保機構的勞動監察部門咨詢。

㈡ 員工入職協議等同合同嗎

入職協議書有如來下的條款源,和勞動合同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㈢ 公司的錄用通知書是否具有勞動合同的效力

具有合同的效力,因無勞動合同的必要條款,其還不屬於勞動合同。

錄用通知書是單位向他人發出的希望與其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即要約。相對人只要接受且未對其內容做實質性變更,則要約生效。這是訂立合同的一種方式。


合同法

第十三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六條 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一)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二)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三)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第二十一條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條 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 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

第二十五條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㈣ 入職時候填寫的職位確認書是否跟勞動合同一樣具有法律效力

面試通過後的入職確認書和職位確認書、錄取通知等形式的文件都具有法律效力,屬於用專人單位和勞動者未簽屬訂勞動合同前的雙方約定。當雙方簽訂勞動合同時,按勞動合同的規定執行。
通俗講,入職確認書屬於過渡性文件,勞動合同屬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長期勞動關系的依據。勞動合同簽訂時可以以入職確認書中相關內容作為基礎,勞動合同的簽訂需要雙方協商一致簽訂,《勞動合同法》要求在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錄取通知也是法律上的要約,具有法律效力,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合同經一方要約,另一方承諾即告成立。

《合同法》
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二十五條: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
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㈤ 入職通知書有效期七天還能代替勞動合同嗎

不能。入職通知書不是勞動合同,不能代替勞動合同。

㈥ 錄用通知書等於勞動合同嗎

錄用通知書不能代替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成立需經過要約、承諾、簽約三個步驟。錄用通知書只是公司希望與勞動者建立

勞動關系的要約,勞動者對此可以接受或要求修改相關內容,甚至可以拒絕接受。接受則意味著

承諾,雙方應據此簽訂勞動合同。缺少最後一步,只能說雙方具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意向和過程,

不能表明產生了簽訂勞動合同的結果。《勞動合同法》所要求的勞動合同只是「簽訂書面勞動合

同」的結果,而非「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過程。

《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

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

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

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

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

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

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

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

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

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㈦ 關於面試通過後的入職確認書、它和勞動合同有區別嗎

面試通過後的入職確認書和勞動合同的:

1、勞動合同法之所以對勞動合同的形式和內容進行明確規定,主要目的就是督促雙方遵守各自的權利義務,並保證發生糾紛時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從而使雙方的關系處於有法可依的狀態。

2、對於那些內容單一的入職協議之類的簡易合同,實質上缺少了勞動合同應當具備的必備條款,並不具備勞動合同法意義上的合同概念,所以對於僅有簡易合同而未全面約定雙方權利義務的,屬於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情形。但是經過雙方簽字蓋章的,就具備了法律效力,可以當做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使用。

3、入職前簽定的協議不是成為勞動合同,屬於職業意向,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建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7)入職通知法律效力等同勞動合同擴展閱讀:

員工入職注意事項:

1、勞動者應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或者入職後,了解自身崗位的職責和考核標准。

2、對單位要求本人簽字的規章制度或崗位職責說明書以及各種考核標准最好留有備份,以便於自已判斷是否能勝任本職工作。

3、無論用人單位因何種原因為勞動者調整工作崗位,當要求勞動者簽字確認時,勞動者在書面確認前應當要注意,如有不同意見應及時提出,否則簽字後將視為勞動者對變更工作崗位的認可。

4、勞動者若對用人單位以其不勝任工作為由解除勞動合同有爭議的,可與單位進行磋商,或者向勞動行政部門檢舉、投訴,也可直接提起勞動爭議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向法院起訴等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㈧ 員工錄用通知書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三方都簽字了,協議成立,不去即違約,支付違約金。 否則,協議不成立,沒有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三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十六條 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第十七條 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 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8)入職通知法律效力等同勞動合同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任意取消錄用通知書,需要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42條規定,當事人在合同的訂立過程中有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此責任即為締約過失責任。

如果涉及大規模取消錄用,用人單位的誠信責任和社會信用也將大大受損。因此,用人單位應當謹慎發出錄取通知書並合理規劃錄取通知書的內容。



㈨ 入職協議書與勞動合同同等法律效力

入職協議書有如下的條款,和勞動合同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回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答同法》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㈩ 錄用通知書=勞動合同嗎

錄用通知書的法律效力在我國《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沒有明確規定內,但它在勞動關容系的締結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法律性質屬於我國《合同法》中規定的「要約」與「承諾」的形式。基於《勞動法》系的法律關系的特殊性,企業發放錄用通知書其實是一種要約行為,對企業和員工雙方都有約束力。對於用人單位來說,一經發出到達勞動者後即生效,用人單位不得撤銷;對於勞動者來說,收到錄用通知書,可以選擇承諾或放棄,一旦選擇承諾,雙方合同即告成立。

如果錄用通知書具備了雙方協商的過程,公司發出的錄用通知書含有錄用的意思表示,還就勞動合同期限、勞動報酬、工作崗位、月薪標准等內容進行了約定,並且同時具有公司的公章和勞動者的簽字,隱含了雙方協商的過程,且在勞動合同期限內亦按約定實際履行,因此,錄用通知書應認定為雙方經協商後的真實意思表示。其次,錄用通知書雖然不具備《勞動合同法》第17條所要求的勞動合同應具備的全部條款,但核心條款已經具備。錄用通知書中約定了具體的合同期間、工作崗位、工資標准等勞動合同的基本條款,公司已經加蓋公章、員工已經簽字確認,應屬於具有法律效力的勞動合同。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控權論 發布:2025-04-30 10:24:26 瀏覽:702
信訪條例d 發布:2025-04-30 10:24:25 瀏覽:762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6 發布:2025-04-30 10:24:24 瀏覽:87
上海勞動合同條例最新 發布:2025-04-30 10:17:14 瀏覽:935
法院何海峰 發布:2025-04-30 09:55:20 瀏覽:414
敬業奉獻道德模範 發布:2025-04-30 09:54:33 瀏覽:359
西南民族大學行政法學 發布:2025-04-30 09:52:57 瀏覽:835
非公司制企業法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09:41:25 瀏覽:710
勞動法員工受傷被開除 發布:2025-04-30 09:27:11 瀏覽:807
重慶法院易 發布:2025-04-30 08:57:52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