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合同法律效力
⑴ 公證過的房屋買賣預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房屋買賣預約合同經買賣雙方協商一致後,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公證也具內有法律效力。經過公證容的,只是加強該合同的證據效力,在發生糾紛時,不需要提供其他證據證明,法院可以徑行按公證過的合同內容確定雙方權利義務。
⑵ 房屋認購協議書有怎樣的法律效力與合同有何不同麻煩告訴我
編者按:在商品房買賣時,雙方會首先簽署房屋認購協議書,那房屋認購協議書具有什麼樣的法律效力?與合同有何不同?小編為您整理了相關知識。認購書是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的預約合同認購書與商品房買賣合同之間是預約與本約的關系。認購書是平等主體之間為設立買賣商品房民事權利義務關系而簽訂的協議,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認購書應為獨立的合同。認購書是買賣雙方就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相關事宜進行的約定,不是對商品房買賣結果進行直接確認,所以也不應屬於商品房買賣合同。認購書不等於商品房買賣合同認購書與商品房買賣合同之間存在許多不可預測的環節與風險,如果將認購書直接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那麼開發商在掌握優勢信息的情況下,可能附加種種不合理條件,強行要求買方履行此「買賣合同」或承擔違約責任,則會嚴重損害買方的利益。認購書的效力必須區別於本約即商品房銷售合同的效力。二、認購書與房屋買賣合同的區別(一)認購書與買賣合同有何差別1、是訂約時間不同,預約屬前契約階段合同,所承擔的民事責任屬締約的過失責任范疇。而本約是在民事合同權利義務關系全部定型後簽訂的,雙方應承擔的義務是合同義務。2、是預約合同是諾成合同,不受要物約束,強調當事人主觀意志在合同成立中的決定作用。而本約一般則受要物約束,交付是合同履行的重要內容。3、是簽訂預約合同的目的是訂立本約,由於本約所定的義務是合同義務,直接具備履行內容。由預約到本約的簽訂,雙方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將預約所確定的原則貫徹到本約的合同條款中。概括而言,預約的目的在於有事實或法律上障礙,暫無法訂定主契約時,約定將來訂立一定合同:預約的目的在於簽訂本約,而預約合同屬諾成性合同而非實踐性合同,不受要物約束。(二)認購書在購買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作用商品房認購合同是約定商品房買賣合同基本事項,以約束雙方繼續就合同訂立進行磋商談判的合同。合同載體包括認購書、訂購書、優先購買協議等文書。認購合同與商品房買賣合同屬於預約與本約之關系,二者合同內容、合同目的、權利義務、違約形態、違約責任形式等存在較大區別,但認購書具備一定條件可以認定為買賣合同,當事人義務將產生質的變化,由雙方履行磋商義務變更為出賣人交付房屋、買受人支付價款。相關閱讀:房屋認購書的定義 房屋認購書的定義是什麼簽訂房屋認購書三點注意購房者簽訂的房屋認購書具備哪些法律效力如何認識房屋認購書的定金及其損害賠償的問題
⑶ 商品房認購書沒有約定簽訂正式合同,有法律效力嗎我想退定金能退嗎
簽訂了認購書,就具有法律效力,不想買是不能要求退還定金的,購房人必版須按照認購書的約定權繼續履行合同。因為認購書等同於合同,是合法有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當事人簽訂認購書、訂購書、預訂書、意向書、備忘錄等預約合同,約定在將來一定期限內訂立買賣合同,一方不履行訂立買賣合同的義務,對方請求其承擔預約合同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預約合同並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 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人應當將定金返還買受人。
⑷ 購房預約合同能公證嗎公證之後有法律效力嗎
沒有房產證,房來主無法源在法律上證明自己是該住房合法的權益所有人!你們就此住房,簽署的任何協議,公證都是無效的,公證處也不會受理和該房產產權有關的任何公證!原因;我也沒有那房子產權證,我可以可以做個公證,把房子賣給你不?你敢買嗎?我們的買賣合法有效否?
中介讓你們做的那個公證,只能公證和證明,你支付了款項給房主,房主承認有這回事。一旦房主反悔或是耍賴,你可以主張的債權,拿回房款!而不是公證你們對該房產產權變更。
⑸ 麻煩問一下,認購協議書和購房合同有同等法律效力嗎
認購書是商品房買賣合同的預約合同
認購書與商品房買賣合同之間是預約與本約的關系。認購書是平等主體之間為設立買賣商品房民事權利義務關系而簽訂的協議,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認購書應為獨立的合同。認購書是買賣雙方就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相關事宜進行的約定,不是對商品房買賣結果進行直接確認,所以也不應屬於商品房買賣合同。
認購書不等於商品房買賣合同
認購書與商品房買賣合同之間存在許多不可預測的環節與風險,如果將認購書直接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那麼開發商在掌握優勢信息的情況下,可能附加種種不合理條件,強行要求買方履行此「買賣合同」或承擔違約責任,則會嚴重損害買方的利益。認購書的效力必須區別於本約即商品房銷售合同的效力。
認購書與房屋買賣合同的區別
(一)認購書與買賣合同有何差別
1、是訂約時間不同,預約屬前契約階段合同,所承擔的民事責任屬締約的過失責任范疇。而本約是在民事合同權利義務關系全部定型後簽訂的,雙方應承擔的義務是合同義務。
2、是預約合同是諾成合同,不受要物約束,強調當事人主觀意志在合同成立中的決定作用。而本約一般則受要物約束,交付是合同履行的重要內容。
3、是簽訂預約合同的目的是訂立本約,由於本約所定的義務是合同義務,直接具備履行內容。由預約到本約的簽訂,雙方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將預約所確定的原則貫徹到本約的合同條款中。概括而言,預約的目的在於有事實或法律上障礙,暫無法訂定主契約時,約定將來訂立一定合同:預約的目的在於簽訂本約,而預約合同屬諾成性合同而非實踐性合同,不受要物約束。
(二)認購書在購買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作用
商品房認購合同是約定商品房買賣合同基本事項,以約束雙方繼續就合同訂立進行磋商談判的合同。合同載體包括認購書、訂購書、優先購買協議等文書。
認購合同與商品房買賣合同屬於預約與本約之關系,二者合同內容、合同目的、權利義務、違約形態、違約責任形式等存在較大區別,但認購書具備一定條件可以認定為買賣合同,當事人義務將產生質的變化,由雙方履行磋商義務變更為出賣人交付房屋、買受人支付價款。
⑹ 房產預定協議可以這么寫嗎這樣寫有法律效力嗎
可以這樣寫,但是問題是簽這個有風險的。對於房屋買賣的要求是比較嚴些的。你們的違約情況還是少了,還有就是責任的認定要明確些的。
⑺ 請教一個法律效力的問題,開發商就一棟房子先和一個人簽訂了預定合同又和另外一個人簽訂了購房合同
1、開發商簽的兩個房屋買賣合同都是有效的。
2、開發商和A簽的合同、開發商與你親戚簽的合同,是屬於債權范疇,是平等的。
3、開發商可以選擇向A或你親戚之間的任何一人履行合同義務,即交付房屋,辦理過戶登記等合同義務。
4、本案中,開發商已經選擇向你親戚履行交房的義務,但可能還沒履行過戶登記的義務。
5、A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已經不能要求開發商履行交房義務,因為開發商已經把房交付給了你的親戚,開發商已經無法履行向A交房義務,所以A選擇向法院起訴要求開發商履行過戶義務。
6、A向法院要求開發商履行過戶義務,對你親戚可謂是釜底抽薪了。一旦法院判決開發商向A履行過戶義務的話,你的親戚就會被A起訴騰房,而你親戚一定會敗訴。
7、法院的封條可能是A向法院申請了財產保全,所以法院查封了你親戚的房(此時,房子應該還在開發商的名下),所以封條是有法律依據的,撕掉封條是會被法院以妨礙民事訴訟為由處以司法拘留或罰款的。
8、現在唯一的解決之法,是你的親戚盡快起訴到法院,參加A起訴開發商的案件當中去,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被告是開發商,要求法院判決開發商向你親戚履行過戶義務。
9、如果你親戚在A向法院起訴之前,辦理了預告登記的話,勝訴的勝算就又增加了一成。
10、法院查封後的房子,是不能進行買賣、過戶、轉讓、抵押、租賃等處分房屋的行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