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附件的法律效力
⑴ 簽合同時公司只給一個合同,沒有合同附件,廠商說合同附件在他們,那麼這個合同附件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附件,也是應該讓員工簽署的,未經簽署無效。另外,如果合同附件是公司規章制度,則應該以適當方式向員工進行公開,未向員工送達,員工不知悉也不生效。
⑵ 我想問一下簽訂合同以後後面的附件有法律效應
有的。 合同附件一般對合同正文補充說明的相關文件,是合同的有效組成部分,有關合同附件法律效力與合同是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
⑶ 附件是否和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件是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好在每份附件中,所有的當事人都簽名確認,
如果當事人是單位的話,
在合同及附件的材料上蓋上騎縫章,以免日後有糾紛
⑷ 同時簽訂的合同,合同和附件有沖突,哪個最有法律效力
不是的 如果有些條款不合法,相關法律有沖的條款無效,其他條款依然有效.
違法強制性規定專條款是絕對無效,如屬下條款絕對無效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
如果是霸王條款和政府政策相互沖突或者是乘人之危,明顯不合理條款效力待定,可以通過司法途徑宣告無效.屬於效力待定合同
⑸ 通過傳真的合同書上寫了作為合同附件之一,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這樣的合同書有效嗎
雙方都認可或者你有證據證明是對方發過來的就有效。如果你沒證據證明,對方又否認,就不好說了
⑹ 合同的補充協議和附件有什麼區別
一、變更內容不同
如果是想變更主合同的內容,需要簽署補充協專議;想要補充主合同的內容,簽署附屬件即可。
二、附件不同
合同附件一般指在主合同中已經約定見附件,其實是主合同的組成部分;如果沒有明確約定,附件一般可以用來解釋主合同,附件要服從合同的約定。
三、協議不同
合同補充協議是對原合同未盡事宜,或者合同履行過程新發生的情況而另外進行的約定。補充協議如果和主合同約定有沖突或矛盾的,一般以補充協議為准,相當於對主合同的變更。
⑺ 房屋合同附件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附件本是為增加合同條款中可供買賣雙方協商的空間,更大程度地維護消費者利益。但因目前消費者的法律知識不足,附件有時就被發展商利用作為「對付」買家的工具。同時,不少買家認為正式的合同文本才具有法律效力,附件不重要,況且幾十頁的內容也懶得讀。 實際上,根據《合同法》規定,若合同正式文本與附件內容有矛盾,以附件為准。即買賣雙方在合同附件中約定的條款最終是執行依據。因此,建議買家簽合同附件時最好慎之又慎。依據《合同法》的規定,買受人有權在合同中與出賣人約定交付房地產權屬證書的時間,如果出賣人未能及時辦證的,買受人有權選擇退房,由出賣人退還房款,並按已付房款支付一定比例的違約金,或者不退房,取得違約金。 相關知識延伸閱讀:一房二賣合同效力如何 (一)在一房二賣中,出賣人先後與兩個不同的買受人訂立合同後,對後買受人履行了合同義務,辦理了房產過戶登記手續的情形。如前所述,兩個房屋買賣合同均屬有效。 (二)在一房二賣中,出賣人將房屋售與前買受人並辦理了產權過戶登記之後,又與後買受人成立就同一房屋為標的物的買賣合同。 在一房二賣中,這種情形也很普遍。此時,由於房屋產權已經過戶,出賣人已非房屋所有權人。出賣人系出賣他人之物即屬於無權處分行為,依據《買賣合同解釋》無權處分合同有效。 (三)在一房二賣中,二次買賣均未完成過戶登記的處理。 在一房二賣中,二次買賣均未辦理過戶登記的情形下,房屋所有權仍為出賣人享有,而二次買賣的買受人均未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原則上講,買受人只能通過債權保護方法保護自己的權益。也就是說,一合同的債權人並不能排斥另一合同的債權請求。
⑻ 合同附件上說與合同一樣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合同中沒有提及合同附件這一條。那合同附件有用么
合同附件在合同中未提及證明該合同沒有附件,那麼所謂的附件再怎麼寫也是沒有用的。
⑼ 技術附件在合同中的法律效力
這中間實際上存在著合同的變更。從原來的合同來看,主合同條款包含了以技術附件為標准驗收版的條款,附件權應視為合同的一部分,與主合同有同等法律效力。
但是,你們之間既然存在大的方案變動,就應視為合同出現了變更,應以變更後的合同內容為主。你現在應當積極尋找能夠證明合同有變更的證據。例如郵件往來,書面材料等。如果沒有直接的證據,你可以考慮從其他的方面找證據,例如你們按照變更後的方案履行而對方表示接受的證據等,只要能證明你們雙方就後來的變動達成了合意就可以了,不用擔心前面的附件本身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