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法律責任
Ⅰ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的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保證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正常運行,加強對污染源的有效監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立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自動監控設施,是指在污染源現場安裝的用於監控、監測污染排放的儀器、流量(速)計、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記錄儀和數據採集傳輸儀器、儀表,是污染防治設施的組成部分。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自動監控設施的運行,是指從事自動監控設施操作、維護和管理,保證設施正常運行的活動,分為委託給有資質的專業化運行單位的社會化運行和排污單位自運行兩種方式。
第四條本辦法適用於縣級以上重點污染源(包括重點監控企業)自動監控設施的運行和管理活動。
其他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和管理活動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五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費用由排污單位承擔,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可給予適當補貼。
第六條國家支持鼓勵設施社會化運行服務業的發展。
第七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的規章制度、標准,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的監督管理。
第二章設施運行要求
第八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選型、安裝、運行、審查、監測質量控制、數據採集和聯網傳輸,應符合國家相關的標准。
第九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必須經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正式投入運行,並按照相關規定與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聯網。
第十條從事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社會化運行單位必須取得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
第十一條所有從事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操作和管理人員,應當經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委託的中介機構進行崗位培訓,能正確、熟練地掌握有關儀器設施的原理、操作、使用、調試、維修和更換等技能。
第十二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單位應按照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每半年向其報送設施運行狀況報告,並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第十三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單位應按照國家或地方相關法律法規和標准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員培訓、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定期比對監測、定期校準維護記錄、運行信息公開、設施故障預防和應急措施等制度。常年備有日常運行、維護所需的各種耗材、備用整機或關鍵部件。
第十四條運行單位應當保持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正常運行。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因維修、更換、停用、拆除等原因將影響設施正常運行情況的,運行單位應當事先報告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說明原因、時段等情況,遞交人工監測方法報送數據方案,並取得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設施的維修、更換、停用、拆除等相關工作均須符合國家或地方相關的標准。
第十五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維修、更換,必須在48小時內恢復自動監控設施正常運行,設施不能正常運行期間,要採取人工采樣監測的方式報送數據,數據報送每天不少於4次,間隔不得超過6小時。
第十六條在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指導下,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產權所有人可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採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委託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運營資質證書的運行單位,並簽訂運行服務合同。
運行合同正式簽署或變更時,運行單位須將合同正式文本於10個工作日內,向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七條排污單位不得損壞設施或蓄意影響設施正常運行。
第十八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委託單位有以下權利和義務:
(一)對設施運行單位進行監督,提出改進服務的建議。
(二)應為設施運行單位提供通行、水、電、避雷等正常運行所需的基本條件。因客觀原因不能正常提供時,需提前告知運行單位,同時向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配合做好相關的應急工作。
(三)舉報設施運行單位的環境違法行為。
(四)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擾運行單位的正常工作或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正常運行。
(五)不得將應當承擔的排污法定責任轉嫁給運行單位。
第十九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社會化運行單位有以下權利和義務:
(一)按照規定程序和途徑取得或放棄設施運行權;
(二)不受地域限制獲得設施運行業務;
(三)嚴格執行有關管理制度,確保設施正常運行;
(四)舉報排污單位的環境違法行為;
(五)對運行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運行水平。
第三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情況行使以下現場檢查和日常監督權:
(一)社會化運行單位是否依法獲得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營資質證書,是否按照資質證書的規定,在有效期內從事運行活動;
(二)社會化運行單位是否與委託單位簽訂運行服務合同,合同有關內容是否符合環境保護要求並得到落實;
(三)運行單位崗位現場操作和管理人員是否經過崗位培訓;
(四)運行單位是否按照要求建立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的人員培訓、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定期比對監測、定期校準維護記錄、運行信息公開、事故預防和應急措施等管理制度以及這些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實施;
(五)自動監控設施是否按照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相關要求聯網,並准確及時地傳輸監控信息和數據;
(六)運行委託單位是否有影響運行單位正常工作和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正常運行的行為;
(七)運行委託單位和運行單位是否有其他環境違法行為。
第二十一條運行委託單位對自動監控設施的監測數據提出異議時,縣級以上環境監測機構應按照國家或地方相關的標准進行比對試驗等監測工作,由縣級以上環境監察機構確認責任單位,並由責任單位承擔相關經濟、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運行狀況進行定期檢查,出現檢查不合格的情況,可責令其限期整改;對社會化運行單位可建議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其運營資質進行降級、停用、吊銷等處罰。
第二十三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行使運行監督管理權力時,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嚴格按照本辦法規定履行職責;
(二)不得無故干預運行單位的正常運行業務;
(三)為運行委託單位和運行單位保守技術秘密;
(四)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及謀求個人和單位的利益;
(五)不得以任何形式指定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單位。
第二十四條國家鼓勵個人或組織參與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活動的監督。
個人或組織發現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活動中有違法違規行為的,有權向環保部門舉報,環境監察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第四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縣級以上重點污染源,是指列入國控、省控、市控及縣控重點污染源名單的排污單位;重點監控企業是指城鎮污水處理廠。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所稱運行單位包括社會化運行單位和自運行單位。
社會化運行是指已取得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或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接受污染物產生單位委託,按照雙方簽訂的合同,為其提供自動監控設施操作、維護和管理,保證設施正常運行,並承擔相應環境責任的經營服務活動。
自運行是指污染物產生單位自行從事其自動監控設施操作、維護和管理,保證設施正常運行,並承擔相應環境責任的活動。
第二十七條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個人或組織如實舉報設施運行違法違規行為的,可給予獎勵,並有義務為舉報者保密。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Ⅱ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污染源監管,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與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排污收費制度,預防污染事故,提高環境管理科學化、信息化水平,根據《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等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監督管理。
重點污染源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和雜訊排放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管理和運行維護,必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自動監控系統,由自動監控設備和監控中心組成。
自動監控設備是指在污染源現場安裝的用於監控、監測污染物排放的儀器、流量(速)計、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記錄儀和數據採集傳輸儀等儀器、儀表,是污染防治設施的組成部分。
監控中心是指環境保護部門通過通信傳輸線路與自動監控設備連接用於對重點污染源實施自動監控的計算機軟體和設備等。第四條自動監控系統經環境保護部門檢查合格並正常運行的,其數據作為環境保護部門進行排污申報核定、排污許可證發放、總量控制、環境統計、排污費徵收和現場環境執法等環境監督管理的依據,並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第五條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負責指導全國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制定有關工作制度和技術規范。
地方環境保護部門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要求按照統籌規劃、保證重點、兼顧一般、量力而行的原則,確定需要自動監控的重點污染源,制定工作計劃。第六條環境監察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參與制定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核實自動監控設備的選用、安裝、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三)對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等進行監督檢查;
(四)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聯網監控管理;
(五)核定自動監控數據,並向同級環境保護部門和上級環境監察機構等聯網報送;
(六)對不按照規定建立或者擅自拆除、閑置、關閉及不正常使用自動監控系統的排污單位提出依法處罰的意見。第七條環境監測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指導自動監控設備的選用、安裝和使用;
(二)對自動監控設備進行定期比對監測,提出自動監控數據有效性的意見。第八條環境信息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指導自動監控系統的軟體開發;
(二)指導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核實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是否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的技術規范;
(三)協助環境監察機構對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運行進行維護管理。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自動監控系統的義務,並有權對閑置、拆除、破壞以及擅自改動自動監控系統參數和數據等不正常使用自動監控系統的行為進行舉報。第二章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第十條列入污染源自動監控計劃的排污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建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配合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第十一條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應當根據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建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作為環境保護設施的組成部分,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第十二條建設自動監控系統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一)自動監控設備中的相關儀器應當選用經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指定的環境監測儀器檢測機構適用性檢測合格的產品;
(二)數據採集和傳輸符合國家有關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和介面標準的技術規范;
(三)自動監控設備應安裝在符合環境保護規范要求的排污口;
(四)按照國家有關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環境監測儀器的比對監測應當合格;
(五)自動監控設備與監控中心能夠穩定聯網;
(六)建立自動監控系統運行、使用、管理制度。第十三條自動監控設備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經費由排污單位自籌,環境保護部門可以給予補助;監控中心的建設和運行、維護經費由環境保護部門編報預算申請經費。第三章自動監控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第十四條自動監控系統的運行和維護,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自動監控設備的操作人員應當按國家相關規定,經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二)自動監控設備的使用、運行、維護符合有關技術規范;
(三)定期進行比對監測;
(四)建立自動監控系統運行記錄;
(五)自動監控設備因故障不能正常採集、傳輸數據時,應當及時檢修並向環境監察機構報告,必要時應當採用人工監測方法報送數據。
自動監控系統由第三方運行和維護的,接受委託的第三方應當依據《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的規定,申請取得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
Ⅲ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責任界定
一、排污單位應當承擔企業主體責任「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養護。」在生產和其他活動中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承擔治理污染、恢復生態環境的責任。20世紀70年代初,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提出了「污染者負擔」原則,通過法律的強制性和規范性明確污染和破壞環境資源的受益者的責任,使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將追求經濟利益和其他利益與保護環境資源相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環境保護部關於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環規財函〔2017〕172號)亦作出了「排污單位承擔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的規定。不論是從環境資源法的價值目標分析,還是從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闡釋,排污主體對根據自己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排污行為及產生的排污後果承擔環境資源法上的責任,均是自願公平原則在環境資源保護領域的充分體現。
二、明晰雙層法律關系
在本案中,排污單位與第三方污染防治運維公司簽訂了固廢管理合同,將固廢管理委託第三方運維公司實施。其中存在兩層法律關系。第一層法律關系是行政法律關系,即排污單位承擔企業主體責任,生態環境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對其未履行行政法上的義務的行為即未建立固廢台賬的行為給予行政法律制裁,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決定。第二差飢坦層法律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本案中第三方運維公司「未建立固廢台賬資料」,根據委託合同中「第三方運維單位應當履行合同義務卻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排污單位有權依照合同約定要求第三方承擔違約責任,即就其繳納的罰款向第三方追償。
一般情況下,在企業與第三方污染防治運維單位的法律責任認定過程中,一要明確企業主體責任,二要明晰法律路徑中的雙層法律關系。
三、污染源自動監控第三方運維企業存在重大過錯,應當追究相應的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辦法》第二十條規定,排污單位或者運營單位違反技術規范的要求,對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不能正常運行,或者對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條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第(二)項之規定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行為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企業和第三方環境監測運維單位如果存在實施或者參與實施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破壞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等行為將導致其負刑事責任的後果。上述法律條文不但規定了客觀方面,更明確了主觀方面,「偽造」「弄虛作假虛桐」「干擾」「破壞」等加深了運維第三方侵犯法益的嚴重程度,此類行為不僅破壞力大,而且有顯著的主觀惡性。如果污染源自動監控第三方運維企業在履行委託合同的過程中實施重大違法行為,主肢空觀上存在破壞生態環境的故意,根據罪刑相適應原則,追究與其行為後果、主觀惡性相適應的刑事責任。
Ⅳ 淄博市污染源自動監控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污染源自動監控監督管理,發揮污染源自動監控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污染源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安裝、運行維護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由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和監控平台組成。
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是指安裝在污染源現場,用於監測、監控污染物排放的儀器、生產或者治理設施運行參數記錄儀、數據採集傳輸儀、感測器等自動監測設備以及配套輔助設施;監控平台是指建立在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通過通訊傳輸線路與現場端自動監測設備連接,用於對污染源實施自動監控的信息管理系統、計算機等軟體和設備。第四條監控平台以及數據傳輸網路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第五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協調配合機制,協調解決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保障自動監控工作正常開展。第六條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公安、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污染源自動監控有關工作。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破壞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有權向政務服務熱線或者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舉報擅自拆除或者閑置、破壞自動監測設施以及在設施運行維護和數據採集、傳輸中弄虛作假等行為。舉報內容經查證屬實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依法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對在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市、區縣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建設安裝第八條排污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建設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
(一)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的;
(二)實行排污許可重點管理的;
(三)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要求建設安裝的。
鼓勵其他排污單位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開展污染物排放的自行監測。具體鼓勵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九條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時限要求建設安裝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
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提供的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應當符合國家、省規定的標准。第十條排污單位建設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按照有關規定和技術規范,確定監測項目;
(二)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的點位選擇、安裝位置等符合相關技術規范和管理要求;
(三)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符合國家相關儀器質量要求,並符合省有關技術規范;
(四)數據採集和傳輸符合國家有關數據傳輸和介面標準的技術規范;
(五)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與監控平台穩定聯網。第十一條排污單位應當按照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對建設完成的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後,申請與監控平台聯網並上傳驗收材料。第十二條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聯網後,排污單位應當根據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組織對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准確性進行評估,並將評估報告上傳至監控平台。第十三條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正常運行後,自動監測數據的季度有效傳輸率不得低於相關技術規范規定的標准。
排污單位應當按照環境信息公開有關規定主動公開自動監測數據,接受社會監督。第三章運行維護第十四條排污單位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及運行台賬,負責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的運行、維護和管理。第十五條排污單位可以自行或者委託運行維護單位運行維護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
排污單位委託運行維護單位運行維護的,應當簽訂委託合同,明確委託事項、運行維護要求以及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內容。
運行維護單位應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配備符合相關規范要求的人員、設備。
鼓勵排污單位委託運行維護單位承擔運行維護工作。第十六條自行運行維護的排污單位、運行維護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運行維護制度,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對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進行運行維護,及時排除故障。
委託運行維護的,排污單位、運行維護單位應當共同保障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正常運行,對自動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准確性以及監控因子的完整性、可追溯性負責。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令第19號文件2012年2月1日發的文件內容是什麼呢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辦法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監督管理
第三章現場監督檢查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現場監督檢查,保障其正常運行,保證自動監控數據的真實、可靠和有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是指在污染源現場安裝的用於監控、監測污染物排放的在線自動監測儀、流量(速)計、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記錄儀和數據採集傳輸儀器、儀表、感測器等設施,是污染防治設施的組成部分。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現場監督檢查。
第四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現場監督檢查,由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行使現場監督檢查職責的機構(以下統稱監督檢查機構)具體負責。
省級以下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進行監督管理和現場監督檢查的許可權劃分,由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確定。
第五條實施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應當與其他污染防治設施的現場檢查相結合,並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准、技術規范以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規定。
第六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應當保證其生產和銷售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排污單位自行運行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應當保證其正常運行。由取得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的單位(以下簡稱運營單位)運行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排污單位應當配合、監督運營單位正常運行;運營單位應當保證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正常運行。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生產者、銷售者以及排污單位和運營單位應當接受和配合監督檢查機構的現場監督檢查,並按照要求提供相關技術資料。監督檢查機構有義務為被檢查單位保守在檢查中獲取的商業秘密。
第二章 監督管理
第七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建成後,組織建設的單位應當及時組織驗收。經驗收合格後,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方可投入使用。
排污單位或者其他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所有權單位,應當在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驗收後五個工作日內,將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有關情況交有管轄權的監督檢查機構登記備案。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主要設備或者核心部件更換、采樣位置或者主要設備安裝位置等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重新組織驗收。排污單位或者其他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所有權單位應當在重新驗收合格後五個工作日內,向有管轄權的監督檢查機構變更登記備案。
有管轄權的監督檢查機構應當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登記事項及時予以登記,作為現場監督檢查的依據。
第八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確需拆除或者停運的,排污單位或者運營單位應當事先向有管轄權的監督檢查機構報告,經有管轄權的監督檢查機構同意後方可實施。有管轄權的監督檢查機構接到報告後,可以組織現場核實,並在接到報告後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逾期不作出決定的,視為同意。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發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的,排污單位或者運營單位應當在發生故障後十二小時內向有管轄權的監督檢查機構報告,並及時檢修,保證在五個工作日內恢復正常運行。停運期間,排污單位或者運營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和技術規范,採用手工監測等方式,對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監測,並報送監測數據。
第九條下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每季度向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工作情況。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於每年的1月30日前向環境保護部報送上一年度本行政區域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工作報告。
第十條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工作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轄區內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總體運行情況、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二)轄區內有關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違法行為及其查處情況和典型案例;
(三)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生產者、銷售者和運營單位在轄區內服務質量評估。
第十一條上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對本轄區內下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的工作情況進行督查,並實行專項考核。
第十二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的有關情況,應當依法公開。
第三章現場監督檢查
第十三條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進行現場監督檢查,應當重點檢查以下內容:
(一)排放口規范化情況;
(二)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端建設規范化情況;
(三)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變更情況;
(四)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狀況;
(五)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維護、檢修、校準校驗記錄;
(六)相關資質、證書、標志的有效性;
(七)企業生產工況、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與自動監控數據的相關性。
第十四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分為例行檢查和重點檢查。
監督檢查機構應當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定期進行例行檢查。對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例行檢查每月至少一次;對其他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例行檢查每季度至少一次。
對涉嫌不正常運行、使用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或者有弄虛作假等違法情況的企業,監督檢查機構應當進行重點檢查。重點檢查可以邀請有關部門和專家參加。
實施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例行檢查或者重點檢查的,可以根據情況,事先通知被檢查單位,也可以不事先通知。
第十五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現場監督檢查,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檢查前准備工作,包括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登記備案情況、污染物排放及污染防治的有關情況,現場檢查裝備配備等;
(二)進行現場監督檢查;
(三)認定運行正常的,結束現場監督檢查;
(四)對涉嫌不正常運行、使用或者有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的,進行重點檢查;
(五)經重點檢查,認定有違法行為的,依法予以處罰。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結果,應當及時反饋被檢查單位。
第十六條現場監督檢查人員應當按照有關技術規范要求填寫現場監督檢查表,製作現場監督檢查筆錄。
現場監督檢查人員進行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以拍照、錄音、錄像、儀器標定或者拷貝文件、數據等方式保存現場檢查資料;
(二)使用快速監測儀器采樣監測。必要時,由環境監測機構進行監督性監測或者比對監測並出具監測結果;
(三)要求排污單位或者運營單位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硬體、軟體進行技術測試;
(四)封存有關樣品、試劑等物質,並送交有關部門或者機構檢測。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排污單位或者其他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所有權單位,未按照本辦法第七條的規定向有管轄權的監督檢查機構登記其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有關情況,或者登記情況不屬實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二條第(一)項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的規定處罰。
第十八條排污單位或者運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條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第(二)項的規定處罰:
(一)採取禁止進入、拖延時間等方式阻撓現場監督檢查人員進入現場檢查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
(二)不配合進行儀器標定等現場測試的;
(三)不按照要求提供相關技術資料和運行記錄的;
(四)不如實回答現場監督檢查人員詢問的。
第十九條排污單位或者運營單位擅自拆除、閑置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或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三條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第(三)項的規定處罰:
(一)未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同意,部分或者全部停運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
(二)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發生故障不能正常運行,不按照規定報告又不及時檢修恢復正常運行的;
(三)不按照技術規范操作,導致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明顯失真的;
(四)不按照技術規范操作,導致傳輸的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明顯不一致的;
(五)不按照技術規范操作,導致排污單位生產工況、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與自動監控數據相關性異常的;
(六)擅自改動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相關參數和數據的;
(七)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未通過有效性審核或者有效性審核失效的;
(八)其他人為原因造成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不正常運行的情況。
第二十條排污單位或者運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條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第(二)項的規定處罰:
(一)將部分或者全部污染物不經規范的排放口排放,規避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監控的;
(二)違反技術規范,通過稀釋、吸附、吸收、過濾等方式處理監控樣品的;
(三)不按照技術規范的要求,對儀器、試劑進行變動操作的;
(四)違反技術規范的要求,對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不能正常運行,或者對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的;
(五)其他欺騙現場監督檢查人員,掩蓋真實排污狀況行為。
第二十一條排污單位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條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二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生產者、銷售者參與排污單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弄虛作假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予以通報,公開該生產者、銷售者名稱及其產品型號;情節嚴重的,收回其環境保護適用性檢測報告和環境保護產品認證證書。對已經安裝使用該生產者、銷售者生產、銷售的同類產品的企業,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加強重點檢查。
第二十三條運營單位參與排污單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弄虛作假的,依照《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第二十四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職責的;
(二)對接到舉報或者所發現的違法行為不依法予以查處的;
(三)包庇、縱容、參與排污單位或者運營單位弄虛作假的;
(四)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或者徇私舞弊行為。
第二十五條排污單位通過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數據弄虛作假獲取主要污染物年度削減量、有關環境保護榮譽稱號或者評級的,由原核定削減量或者授予榮譽稱號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予以撤銷。
排污單位通過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數據弄虛作假,騙取國家優惠脫硫脫硝電價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及時通報優惠電價核定部門,取消電價優惠。
第二十六條 違反技術規范的要求,對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不能正常運行,或者對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移送公安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處理;涉嫌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由環境保護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的技術規范和相關指南由環境保護部另行發布。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附: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違反國家規定,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造成危害的;
(二)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
(三)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
(四)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信息系統正常運行的。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以上來自環保部官網
Ⅵ 國家環保局對自行監測有什麼法律法規要求
首先,需要改革自動監測制度
國家環保總局2005 年發布的《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規定,自動監控系統經環境保護部門檢查合格並正常運行的,其數據作為環境保護部門進行排污申報核定、排污許可證發放、總量控制、環境統計、排污費徵收和現場環境執法等環境監督管理的依據, 並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但是,《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主體責任不明確。如第十三條規定: 自動監控設備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經費由排污單位自籌,環境保護部門可以給予補助。但並未明確自動監控系統的運行和維護是誰的責任。多年來,實際操作中普遍的情況是環保部門在幫企業做監測,或由環保部門委託的第三方來執行。排污企業自己無權進入自動監測的控制室。
後來,《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利用在線監控或者其他技術監控手段收集違法行為證據。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認定的有效性數據,可以作為認定違法事實的證據。
可是,由於自動監控的運行維護責任主體不明確,在國家規定的自動監控系統的強制檢定、定期校驗等環節上難以執行到位,另外,在產生超標排放的記錄時,企業對自動監控數據的准確性等常常提出質疑,導致環保部門難以依據自動監控的數據作為有效的法律證據對企業進行監管。同理,自動監控數據作為排污收費的依據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導致很多地方排污費的徵收彈性很大,經常是「議價收費」。而一旦「費改稅」,作為稅收的依據,排放的數據就必須是經得起推敲和檢驗的。從順利推行環境稅的角度, 在線監控制度也必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