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法律知識講義
㈠ 社區普法教育方案5篇
【 #策劃# 導語】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以下是 整理的社區普法教育方案,歡迎閱讀!1.社區普法教育方案
為進一步深化我社區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更好地發揮法制宣傳教育在提升廣大群眾的法律素質,推動建設法治化社區、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的基礎性作用,鞏固提高“平安永合”的創建成果。根據上級有關工作的要求,結合本社區實際,特製定以下工作計劃: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普法宣傳的長效機制。
建立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普法領導小組,落實專門的普法宣傳人員,制定普法宣傳工作計劃,把普法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
二、創新普法載體,突出普法宣傳的全民性。
1、認真做到社區領導幹部和一般工作人員學法工作。打鐵先需自身硬,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必須自己要懂法、守法,故首先必須學法,按照上級相關要求認真組織學習。
2、加強對社區居民的發展宣傳教育,著力提高在全社會倡導和營造“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圍。利用電化教育設施組織黨員群眾進行法律法規教育;通過法律早市定點宣傳、送法下鄉、文藝匯演、法制宣傳櫥窗、懸掛宣傳橫幅、電子屏幕滾動條、簡訊平台、永鋼報、永聯村訊發放法制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法律法規知識;利用法制學校組織村民學習《憲法》、《婚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 法》、《物權法》、《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科普講座等法律法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學法、用法、守法,促進轄區居民依法開展生產,保障正常生活,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保障社會安定、和諧。
3、強化企業職工的法制教育培訓,增強法制意識。根據我社區企業大、職工多、紀律嚴、要求高等特點,利用法制學校,以員工手冊、村情廠史、安全知識等內容開展新職工職前教育,同時組織企業職工學習《勞動合同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消防法》以及知識講座等強化職工的素質教育。
4、加強外來人口法制教育,樹立自覺守法理念。根據我社區外來人口眾多,包括永鋼集團外籍員工和外來船戶,接近本地人口,而外來人口刑事犯罪率及高,普法工作尤顯必要,所以外來人口普法工作及為重要。通過社區民警、協管員辦理外來人員私房出租戶暫住證,每月一次定期走訪等進行面對面宣傳教育、發放宣傳資料,不斷增加他們的法律知識,逐步樹立自覺守法的理念。
5、深化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做好青少年犯罪預防工作。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堅持抓好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預防青少年犯罪是普法工作的重要一個方面。充分利用暑期組織青少年學習《未成年人保護 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增強青少年辯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以促進對滑蔽青少年學生的普法教育。
總之,新的一年普法工作將在社區的領導下,根據本社區實際,抓住人的要素,按照普法教育工作計劃,全面開展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為永合轄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
2.社區普法教育方案
一、以憲法為核心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深入學習宣傳鄧小平民-主法制理論和黨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學習宣傳與公民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月活動和「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認真開展新頒布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
二、圍繞提高公民素質和文明程度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深化社區法制宣傳教育,以社區居民為主體,圍繞「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要求,探索具有社區特點、適合居民需要的形式,提高法制宣薯鍵傳教育的效果,增強公民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特別加強對社區閑散人員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三、圍繞維護社會穩定,發揮法制宣傳教育在杜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預防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繼續揭露「」邪教組織的政治本質和嚴重危害,做好對「法-輪-功」痴迷者的法制教育工作。加強刑釋信手州解教人員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制觀念,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
四、以舉辦法制講座、法律知識競賽、法律咨詢活動、開辟法制宣傳園地、懸掛宣傳橫幅、向社區居民贈送法律知識讀物和宣傳資料等方式,開展普法教育。通過社區開展的「每月一法」法制講座,大力開展《傳染病防治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新婚姻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不斷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識,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和法制氛圍。
五、組織開展對青少年、老年、婦女、外來工等不同對象的普法教育。以法制宣傳月和「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為契機,聘請司法工作者、法律服務志願者來社區開展現場法律咨詢活動,免費為居民工解答有關法律問題,並根據需要提供法律服務。
六、以金鼎律師事務所為法律援助單位,開辟法律免費熱線電話,積極為社區老年人、殘疾人、低保戶、特困戶等提供法律援助。
七、結合計劃生育宣傳,進行新《婚姻法》圖片展覽,反對「」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在社區進行大型圖片展覽,使法律知識家喻戶曉。
八、通過對居民進行法律知識測試競賽等形式,激發廣大居民學法、守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九、利用少兒假日學校,對青少年進行法制課教育。針對青少年成長特點,在社區青少年中廣泛宣傳《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兵役法》等。
十、利用法制黨校,對老年人進行《老年人保護-法》、《民法通則》等有關法律教育。加大宣傳敬重老人、贍養老人、樹立家庭美德、弘揚社會正氣的教育力度。在社區形成贍養老人是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虐-待老人是違法行為的輿-論氛圍。
十一、對外來務工人員及流動人口,通過分發宣傳資料等形式,經常性地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做好計劃生育,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按照新修改後的《婚姻法》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切實對家庭、子女和社會負責。
3.社區普法教育方案
充分做好六五普法宣傳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對法治宣傳教育和貪 污治理工作的新要求,結合本社區實際,制定「六五」普法工作實施方案。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xx大會議精神,全民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依法治理,堅持法治宣傳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堅持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想結合。
2、主要目標
在廣大社區群眾中宣傳法律知識,讓居民能夠知法懂法守法,學會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基本權利。
3、主要任務
深入學習宣傳和國家基本法律制度。進一步學習宣傳憲法、國家的基本法律制度以及黨和國家關於民族法律建設理論、方針和政策,努力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憲法意識,培育民主法治觀念、愛國主義觀念和國家安全統一意識。進一步學習宣傳黨和國家關於民主法制建設的政策、方針和重大理論,促進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培育民主法治觀念、愛國主義觀念和國家安全統一意識。
4、對象及其要求
普法宣傳對象:社區居民,社區工作人員
普法要求:1、繼續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廣大社區群眾的法律意識。
2、加強社區幹部法制宣傳教育,著力提高依法管理能力。建立中心組集體學法制度,組織學習有關的法律法規,每兩個月組織1次,每年不少於6次,參加學習人員應達100%。
3、強化法律培訓和學習,進一步提高依法治居能力。
5、組織領導
以社區主任為組長,社區工作人員和法律宣傳志願者為成員,成立普法工作領導小組。
4.社區普法教育方案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分工
各工作站、各單位要把「五五普法」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並納入年度綜治考核內容,要有年度計劃和檢查總結。要建立和調整工作小組,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同時把社區工作指導員作為參與和指導社區普法工作的重點,加強培訓學習,使之成為普法宣傳骨幹,成為推動社區普法宣傳教育的排頭兵。
二、注重實際,深化普法成果
繼續深入開展以案說法、以案學法」活動,並以此為載體,加大對五五普法規劃的宣傳力度,進一步鞏固社區在過去十幾年來的法制宣傳成果。
(一)要完成和落實好普法教育和宣傳資料的征訂任務,確保普法工作順利實施。
(二)以學法制、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為主題,重點開展以尊重法律權威、依法行使權利、履行責任義務為主要內容的公民意識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落實普法宣傳教育進單位、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活動。
1、充分利用有線廣播電視的宣傳功能,增加時間時段,擴大宣傳內容,要有法律知識、典型案例、法在身邊等內容。
2、要充分利用黑板報、櫥窗、標語、橫幅等簡易實際,易行、易記的傳統手段進行廣泛動員宣傳。
3、加強各級幹部的法制教育。主要學習《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法》《物權法》等法律、法規。
4、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重點宣傳《義務教育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治安處罰法》。青少年法制教育要具體結合教育部門的計劃。
5、加強企業和外來人口的法制教育,重點是《交通法》、《安全生產法》、《安徽省外來人口管理條例》、《消防法》等內容。
6、完善以會代訓制度,加強法制宣傳骨乾的培訓工作。
7、積極開展與平安創建相關的各項法律法規和大政方針的宣傳教育。
(三)通過大力宣傳五五普法規劃,進一步提高廣大公民的法治觀念和法制意識,促進全鎮依法治理工作,把各類違法犯罪現象控制在最小程度,各種矛盾糾紛控制在最小范圍,為社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
三、加強檢查,抓好督促落實
1、落實普法經費,做到專款專用,確保五五普法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2、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措施,規范台帳資料,做到年度有計劃、半年有小結,年終有總結。
3、強化依法行政,不斷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5.社區普法教育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社區自治組織健全。成立創建「民主法治社區」領導機構,有社區主任具體負責,社區各包塊幹部具體落實。
(二)自治制度完善。《社區居民自治章程》或《社區居民公約》由社區居民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經居民會議討論通過符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建立健全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制度和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制度。
(三)民主選舉規范有序。社區居民自治組織依法按期換屆選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選舉產生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無暴力、威脅、欺騙、賄 賂、偽造選票等破壞和干擾選舉的行為。
(四)民主議事決策制度健全。凡涉及社區居民自治范圍的重大問題,均由居民會議或居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社區居民代表大會每年至少召開按程序討論決定社區重大事務。
(五)民主管理制度落實。社區居委會公章、財務賬目、用人用工等管理制度明確、執行規范。社區居民委員會依法辦事,居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切實得到保障,無壓制、破壞民主,侵犯民主權利的行為發生。
(六)民主監督機制運作良好。社區居委會幹部依法接受群眾監督,實行社區居委會向居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制度。社區居委會實行居務、財務公開,公開時間和場所確定,內容真是全面,包括社區重大事務、居民普遍關心事項等。居民會議設立社區事務監督小組,檢查、督促社區居民會議決定情況;檢查、監督社區事務公開及財務收支情況,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居財審計工作;反映居民合理意見、建議和要求,並督促社區居民委員會及時辦理。廣大居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得到落實,群眾滿意率達到95%以上,沒有發生因社區事務不公開而引發的群眾上訪案件。
(七)法制宣傳教育扎實深入。經常探究社區法制教育的新方法,不斷探索社區法制教育的新路子,建立健全社區普法網路,社區居民的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法律素質不斷提高,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增強,積極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
二、工作方法
1、充分利用板報專刊、法制櫥窗、法制圖片、固定標語、法制燈謎等形式,交叉開展法制知識競賽、法制文藝演出、法律咨詢等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群眾和廣大青少年等普法對象,在濃厚的法制氛圍中受到更加有效、更加深入的法制教育。
2、充分利用宣傳欄、活動室、電教室、市民學校進行法律法規宣傳,結合中心工作,及時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時事新聞、科學技術、計劃生育、健康教育、環境保護、綜合治理、社區建設,宣傳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
3、充分利用元旦、春節、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建黨紀念日、建軍節、國慶、重陽節等重大節日採取多種多樣的宣傳方式,擴大宣傳范圍,
4、組織法律、科技、文化、衛生等部門,開展「四進社區」和「四進村居」活動,宣傳相關法律,並為社區的依法治理提供服務,解決群眾涉法問題,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區、村居穩定。
5、有針對性地運用法制專刊、法制展板、宣傳車等宣傳工具,對群眾和廣大婦女、青少年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預防吸毒、販毒,預防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防止群體性沖突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的發生。
6、積極開展《憲法》、《選舉法》、《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宣傳,依法建章立制,進一步完善和制定符合村情民意的《居民自治章程》。
7、依法民主選舉,充分尊重民意。尤其在選民登記、候選人提名,設立秘密寫票處、當眾計票,當場公布結果等具體程序和環節上,嚴格把關,保證民主選舉公開、公平、公正、無干擾。
8、重點抓好居民代表會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完善了居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以保障居民代表會議所討論決策事項真正代表多數居民意願。
三、組織保障
1、加強領導,認真組織。要把普法工作作為加強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做到統一組織,分級實施,層層負責落實。要因地制宜,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明確責任分工,確保普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2、積極協調,精心部署。要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社區民主法治建設,大力開展普法工作。要杜絕形式主義和短期行為,著眼於長遠發展、全面發展,注重社區民主法治建設和其他工作的結合。
㈡ 社區工作相關政策及知識
1.關於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
1. 關於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可以參看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2. 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主要介紹社區建設的一些基本的實務和技能,所講內容有社區工作基本知識和社區主要工作實務。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是為了加強城市居民委員會的建設,由城市居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城市基檔世層社會主義民主和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根據憲法制定的一部法律,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1989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一號公布 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一共有23條內容。
2.社區居委會基本知識
1、社區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人們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目前城市社區的范圍,一般是指經過社區體制改革後作了規模調整的居委會毀逗轄區。 2、社區建設 社區建設是對社區工作的總體概括,是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依靠社區力量,利用社區資源,強化社區功能,解決社區問題,促進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協調和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社區成員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過程。
3、社區服務社區服務是在政府的指導和扶植下,發動和組織社區成員,利用和開發社區資源,開展各種福利服務和便民生活服務,以不斷滿足社區成員的生活需求的過程。簡單地說,主要是指社區開纖蠢賣展福利服務和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務的過程。
4、弱勢群體指在經濟、社會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因而存在著種種生活困難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殘疾人、貧困者等等。 5、社區內單位是對社區地域內的一切單位的總稱,既包括社區地域內的企業單位,又包括事業單位和部隊、機關等等;既包括隸屬於社區的單位,又包括不隸屬於社區的單位;既包括公有制單位,又包括非公有制乃至混合所有制單位。
6、社區中介組織是指以社區居民不成員,以社區地域為活動范圍,以滿足社區居民的不同需求為目的,由居民自主成立或參加,介於社區主體組織(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民委員會)和居民個體之間的組織。如志願者組織、業主委員會、老年協會、婦女協會、讀書會、秧歌隊、攝影協會、書法協會、釣魚協會等等。
7、社區規劃是指對社區建設的總體部署。其目的是有效利用社區資源,協調社區各種社會關系,合理配置生產力,有計劃地發展居民的生活服務設施,提高社區區劃的合理性,從而提高社區整體建設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區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8、社區居委會是指黨領導下的社區居民依法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我國城市基層政權的重要基礎。
3.法律進社區最好宣講那些方面的法律內容
法律進社區活動的概念應當是:
凡屬於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中介組織實施、作用於社區的管理、服務、援助、宣傳教育等活動,都屬於法律進社區的范疇。如社區居民民主權利的行使涉及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等;
社區治安涉及的居民人身、財產安全;社區服務、保障涉及的衛生保健、計劃生育、困難戶和低保對象、失業人群等;社區建設涉及的小區規劃、出新、物業管理、消防、排污、綠化、美化等;
涉及相鄰關系中的陽光權、噪音污染、油煙污染以及違章建築、裝潢等;涉及到鄰里關系、家庭關系、外來人口問題等等。
這些都是社區建設中涉及法律的問題,都可能產生侵權和糾紛,也都需要通過社區建設、管理以及法制宣傳教育、社區依法治理、法律服務來解決。
4.街道辦事處有關法律法規及基層相關工作知識有哪些
幫你整理了以下的相關規定,可以參考下,如果還有別的疑問,可以追問我哦!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市、區關於街道工作方面的指示,制訂具體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二)指導、搞好轄區內居委會的工作,支持、幫助居民委員會加強思想、組織、制度建設,向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及時反映居民的意見、建議和要求。
(三)抓好社區文化建設,開展文明街道、文明單位,文明小區建設活動,組織居民開展經常性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
(四)負責街道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工作,加強對違法青少年的幫教轉化,保護老人、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五)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轄區擁軍優屬、優撫安置、社會救濟、殯葬改革、殘疾人就業等工作;積極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和社區教育工作。
(六)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常住和流動人口的管理及計劃生育工作,完成區下達的各項計劃生育指標任務。
(七)協助武裝部門做好轄區民兵訓練和公民服兵役工作。
(八)負責在轄區開展普法教育工作,做好民事調解,開展法律咨詢、服務等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搞好轄區內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
(九)負責本轄區的城市管理工作,發動群眾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綠化、美化、凈化城市環境,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工作。
(十)負責本轄區的綜合執法工作,維護轄區的良好秩序。
(十一)負責研究轄區經濟發展的規劃,協助有關部門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十二)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的三防、搶險救災、安全生產檢查、居民遷移等工作。
(十三)承辦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㈢ 社區法律法規的具體內容
1、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愛護公共財產。
2、協助政府部門在社區開展民事調解、社會治安、勞動就業、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和流動人員管理等工作,協助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維護本社區的交通、通訊、能源等市政公共設施。
3、向社區居民會議或社區成員代表會議負責,並定期匯報工作,努力完成其提出的各項任務。
4、辦理本社區居民的公共事務,開展共駐共建,管理和維護集體資產。
5、發展社區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6、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興辦有關的社會福利事業,指導、管理社區安老、助殘等社區服務機構。
7、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社區內失業人員及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與服務工作。
8、參與業主委員會對本社區的物業管理和服務進行指導、監督和支持。
9、加強社區與社區之間的聯系,促進團結、互助,就共同關心的問題與政府部門及其他社區進行合作。
10、向政府部門反映社區居民的意見、要求並提出建議。
11、組織社區居民對政府部門的各項政務進行民主評議和民主監督。
12、依法積極培育和發展社區民間組織,協助政府部門加強對社區民間組織的指導與幫助。
13、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府允許范圍內,自主決定社區各項事務。
㈣ 基本法律知識學習內容
基本法律知識學習內容 篇1
我國婚姻法第二條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這是關於婚姻法基本原則的規定,即:(一)婚姻自由原則,(二)一夫一妻制原則,(三)男女平等原則,(四)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原則,(五)實行計劃生育的原則。
(一)婚姻自由原則
婚姻自由是指公民有權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自主決定自己的婚姻大事,不受任何人強制和干涉。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兩個方面。結婚自由也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一方不得對另一方加以強迫,二是雙方以外的其他人,包括父母、子女及其他組織等不得干涉。婚姻法第三條明確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當然,任何自由都不是絕對的,婚姻自由也是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自由,比如當事人行使結婚自由權時必須要符合法定婚齡,登記離婚時雙方要達成離婚協議,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等。
(二)一夫一妻制原則
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制度,它包含兩層含義:第一,一個男人只能娶一個妻子,一個婦女也只能嫁一個丈夫;第二,婚姻應當是一男一女的結合,同性間不能形成婚姻。一夫一妻制是社會主義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則。
(三)男女平等原則
我國《憲法》第四十八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是指男女雙方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享有平等的權利,負有平等的義務。
(四)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原則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是指婦女、兒童和老人在婚姻家庭方面的權利和利益,國家給予特殊的重視和保護。我國《憲法》和婚姻法中都有關於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合法權益的具體條款,規定這項基本原則主要是考慮到兒童、老人在身體、經濟上處於弱勢,男女在生理上的差異以及我國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大量殘存等諸多原因。
(五)實行計劃生育的原則
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婚姻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我國是人口大國,只有有計劃地控制人口繁衍,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相協調,人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更大提高。
基本法律知識學習內容 篇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第三條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第四條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蝕。
第五條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二)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三)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第六條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
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第七條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年度計劃,相關經費納入本級政府預算。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採取組織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具體機構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八條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工會、青年聯合會、學生聯合會、少年先鋒隊以及其他有關社會團體,協助各級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保護未成年人有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家庭保護
第十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沉迷網路以及賭博、吸毒、賣淫等行為。
第十二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撫養教育未成年人。
有關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應當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第十三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依法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第十四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和智力發展狀況,在作出與未成年人權益有關的決定時告知其本人,並聽取他們的意見。
第十五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第十六條父母因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對未成年人監護職責的,應當委託有監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
第三章學校保護
第十七條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注重培養未成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未成年學生全面發展。
第十八條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不得違反法律和國家規定開除未成年學生。
第十九條學校應當根據未成年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他們進行社會生活指導、心理健康輔導和青春期教育。
第二十條學校應當與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互相配合,保證未成年學生的睡眠、娛樂和體育鍛煉時間,不得加重其學習負擔。
第二十一條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應當建立安全制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採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設施、場所中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學校、幼兒園安排未成年人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三條教育行政等部門和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應當根據需要,制定應對各種災害、傳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傷害等突發事件的預案,配備相應設施並進行必要的演練,增強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第二十四條學校對未成年學生在校內或者本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的,應當及時救護,妥善處理,並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五條對於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學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互相配合加以管教;無力管教或者管教無效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將其送專門學校繼續接受教育。
依法設置專門學校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專門學校的辦學條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專門學校的管理和指導,有關部門應當給予協助和配合。
專門學校應當對在校就讀的未成年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
專門學校的教職員工應當關心、愛護、尊重學生,不得歧視、厭棄。
第二十六條幼兒園應當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在體質、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諧發展。
第四章社會保護
第二十七條全社會應當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護未成年人。
國家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
第二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並採取措施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的和流動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義務教育。
第二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適合未成年人的活動場所,並加強管理。
第三十條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書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美術館、文化館以及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中小學校在節假日期間將文化體育設施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社區中的公益性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網服務。
第三十二條國家鼓勵新聞、出版、信息產業、廣播、電影、電視、文藝等單位和作家、藝術家、科學家以及其他公民,創作或者提供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出版、製作和傳播專門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內容健康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路信息等,國家給予扶持。
國家鼓勵科研機構和科技團體對未成年人開展科學知識普及活動。
基本法律知識學習內容 篇3
第一條為了擴大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促進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以下簡稱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舉辦外資企業,保護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第二條本法所稱的外資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有關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不包括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的分支機構。
第三條設立外資企業,必須有利於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鼓勵舉辦產品出口或者技術先進的外資企業。
國家禁止或者限制設立外資企業的行業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條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的投資、獲得的利潤和其他合法權益,受中國法律保護。
外資企業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不得損害中國的社會公共利益。
第五條國家對外資企業不實行國有化和徵收;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外資企業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實行徵收,並給予相應的補償。
第六條設立外資企業的申請,由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授權的機關審查批准。審查批准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九十天內決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第七條設立外資企業的申請經批准後,外國投資者應當在接到批准證書之日起三十天內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外資企業的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該企業成立日期。
第八條外資企業符合中國法律關於法人條件的規定的,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
第九條外資企業應當在審查批准機關核準的期限內在中國境內投資;逾期不投資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吊銷營業執照。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外資企業的投資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第十條外資企業分立、合並或者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並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一條外資企業依照經批準的章程進行經營管理活動,不受干涉。
第十二條外資企業僱用中國職工應當依法簽定合同,並在合同中訂明僱用、解僱、報酬、福利、勞動保護、勞動保險等事項。
第十三條外資企業的職工依法建立工會組織,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外資企業應當為本企業工會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
第十四條外資企業必須在中國境內設置會計帳簿,進行獨立核算,按照規定報送會計報表,並接受財政稅務機關的.監督。
外資企業拒絕在中國境內設置會計帳簿的,財政稅務機關可以處以罰款,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責令停止營業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第十五條外資企業在批準的經營范圍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資,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可以在國內市場或者在國際市場購買。
第十六條外資企業的各項保險應當向中國境內的保險公司投保。
第十七條外資企業依照國家有關稅收的規定納稅並可以享受減稅、免稅的優惠待遇。
外資企業將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在中國境內再投資的,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申請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部分所得稅稅款。
第十八條外資企業的外匯事宜,依照國家外匯管理規定辦理。
外資企業應當在中國銀行或者國家外匯管理機關指定的銀行開戶。
第十九條外國投資者從外資企業獲得的合法利潤、其他合法收入和清算後的資金,可以匯往國外。
外資企業的外籍職工的工資收入和其他正當收入,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後,可以匯往國外。
第二十條外資企業的經營期限由外國投資者申報,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期滿需要延長的,應當在期滿一百八十天以前向審查批准機關提出申請。審查批准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十天內決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第二十一條外資企業終止,應當及時公告,按照法定程序進行清算。
在清算完結前,除為了執行清算外,外國投資者對企業財產不得處理。
第二十二條外資企業終止,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繳銷營業執照。
第二十三條舉辦外資企業不涉及國家規定實施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的,對本法第六條、第十條、第二十條規定的審批事項,適用備案管理。國家規定的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由國務院發布或者批准發布。
第二十四條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實施細則,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第二十五條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基本法律知識學習內容 篇4
第一條為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和工作(以下統稱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因難,保護其健康,以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議,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的女職工。
第三條凡適合婦女從事勞動的單位,不得拒絕招收女職工。
第四條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第五條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條女職工在月經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高空、低溫、冷水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第七條女職工在懷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在正常勞動日以外延長時間,對不能勝任原勞動的,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勞動。懷孕七個月以上(含七個月)的女職工,不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在勞動時間內應當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
第八條女職工產假為九十天,其中產前休假十五天。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女職工懷孕流產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
第九條有不滿一周歲的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含人工喂養)時間,每次三十分鍾。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個嬰兒,每次哺乳時間增加三十分鍾。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的兩次哺乳時間,可以合並使用。哺乳時間和本單位內哺乳往返途中的時間,算作勞動時間。
第十條女職工在哺乳期內,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延長其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
第十一條女職工比較多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以自辦或者聯辦的形式,逐步建立女職工衛生室、孕婦休息室、哺乳室、托兒所、幼兒園等設施,並妥善解決女職工在生理衛生、哺乳、照顧嬰兒方面的困難。
第十二條女職工勞動保護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所在單位的主管部門或者當地勞動部門提出申訴。受理申訴的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處理決定;女職工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理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三條對違反本規定侵害女職工勞動保護權益的單位負責人及其直接責任人員,其所在單位的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並責令該單位給予被侵害女職工合理的經濟補償;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四條各級勞動部門負責對本規定的執行進行檢查。各級衛生部門和工會、婦聯組織有權對本規定的執行進行監督。
第十五條女職工違反國家有關計劃生育規定的,其勞動保護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計劃生育規定辦理,不適用本規定。
第十六條女職工因生理特點禁忌從事勞動的范圍由勞動部規定。
第十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具體辦法。
第十八條本規定由勞動部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規定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1953年1月2日政務院修正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中有關女工人、女職工生育待遇的規定和1955年4月26日《國務院關於女工作人員生產假期的通知》同時廢止。
㈤ 社區工作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是什麼
1、關於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可以參看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2、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主要介紹社區建設的一些基本的實務和技能,所講內容有社區工作基本知識和社區主要工作實務。
3、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是為了加強城市居民委員會的建設,由城市居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城市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5)社區法律知識講義擴展閱讀:
社區工作者的知識結構至少應當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社區工作自身的理論體系和實務模式。社區工作作為社會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獨特的工作原則、步驟和方法,社區工作者必須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點,掌握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巧。
第二,相關行為科學及社會科學的知識方法。在現代社會工作的專業化過程中,吸收了各種現代科學成果。
如果說,從事個案和小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會心理學、精神醫學、文化人類學知識的話,社區工作則更需要政治學(如公共行政學)、社會學(如組織社會學)以及經濟學、教育學知識。
第三,社區背景知識。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區結構、服務事業及公共或私人機構的功能特點,並熟悉社區生活習俗,從而容易適應工作環境,建立積極的社會關系。
㈥ 社區矯正人員法律常識教育內容
1. 社區矯正人員參加教育學習內容有哪些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十五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識、時事政策等教育學習活動,增強法制觀念、道德素質和悔罪自新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教育學習時間不少於八小時。
第十六條 有勞動能力的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社區服務,修復社會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集體觀念和紀律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社區服務時間不少於八小時。
(6)社區法律知識講義擴展閱讀:
司法各部門在社區矯正工作中的職責:
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人民法院對符合社區矯正適用條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決、裁定或者決定;人民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矯正人員及時依法處理。
《實施辦法》第三條規定: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參考資料來源:萊西政務網-《社區矯正實施辦法》解讀
2. 社區矯正法律知識有哪些
一、社區矯正適用對象有哪些社區矯正是一個外來語,是西方國家首先推行的一種刑事執法模式,我國於2003年開始社區矯正試點工作,2009年在全國全面試行。
所謂社區矯正是指與監禁刑罰執行對應的一種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即將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有關部門、社會組織和志願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不脫離社會,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目前,我國社區矯正的對象包括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以及被剝奪政治權利在社會服刑的5種罪犯。
二、社區矯正制度在實踐工作中所面臨的主要困難及解決辦法:1、我國社區矯正試點工作針對的五類對象:「管制,緩刑,假釋,監外執行和剝奪政治權利,這五類對象都應當公安機關來具體執行。但是在實踐上矯正工作成立了矯正小組,具體工作卻是集中在司法局及下屬的司法所。
這些司法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的時候既沒有法律的明文規定,沒有 *** 發文,只有「兩院兩部」《關於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關於擴大社區矯正試點范圍的通知》以及2009年出台的《關於在全國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在美國,許多州制定通過了自己專門的《社區矯正法》。
以俄勒岡州舉例來看,該州的《社區矯正法》就矯正機關設立、矯正工作人員職責、以及縣與州在社區矯正工作中的關系都做了詳細規定。建立和完善相關社區矯正法律制度,及早出台切實可行具有實際操作性的法規是推進社區矯正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是對現在的《刑法》、《監獄法》和《治安處罰法》等基本法律進行修改;二是制定《社區矯正法》,明確社區矯正的性質以及在我國刑罰體系中的地位和適用對象,明確社區矯正的執法主體、適用條件、適用程序;明確矯正機構與公、檢、法機關相互協調、配合機制。2、基層司法單位和法院的銜接不夠完善。
比如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人民法院在判處生效後七日內,以特快專遞的方式向罪犯長期固定居住地的司法局基層單位郵寄相關法律文書,但是由於客觀原因,法律文書不能及時送達;比如基層法院在判決緩刑的時候,經常出現被判處緩刑人員不到居住地或者變更居住地以逃避矯正等問題。對於在實踐中的銜接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建議法院明確送達日期,通過法院快遞的方式及時將社區矯正對象的基本檔案送達司法局或者學習一些區縣法院的做法,判決文書及矯正對象的基本檔案可以由司法所當庭接收;。
3. 社區矯正法律知識有哪些
一、社區矯正適用對象有哪些
社區矯正是一個外來語,是西方國家首先推行的一種刑事執法模式,我國於2003年開始社區矯正試點工作,2009年在全國全面試行。所謂社區矯正是指與監禁刑罰執行對應的一種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即將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有關部門、社會組織和志願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不脫離社會,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目前,我國社區矯正的對象包括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以及被剝奪政治權利在社會服刑的5種罪犯。
二、社區矯正制度在實踐工作中所面臨的主要困難及解決辦法:
1、我國社區矯正試點工作針對的五類對象:「管制,緩刑,假釋,監外執行和剝奪政治權利,這五類對象都應當公安機關來具體執行。但是在實踐上矯正工作成立了矯正小組,具體工作卻是集中在司法局及下屬的司法所。這些司法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的時候既沒有法律的明文規定,沒有 *** 發文,只有「兩院兩部」《關於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關於擴大社區矯正試點范圍的通知》以及2009年出台的《關於在全國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在美國,許多州制定通過了自己專門的《社區矯正法》。以俄勒岡州舉例來看,該州的《社區矯正法》就矯正機關設立、矯正工作人員職責、以及縣與州在社區矯正工作中的關系都做了詳細規定。建立和完善相關社區矯正法律制度,及早出台切實可行具有實際操作性的法規是推進社區矯正工作的當務之急。一是對現在的《刑法》、《監獄法》和《治安處罰法》等基本法律進行修改;二是制定《社區矯正法》,明確社區矯正的性質以及在我國刑罰體系中的地位和適用對象,明確社區矯正的執法主體、適用條件、適用程序;明確矯正機構與公、檢、法機關相互協調、配合機制。
2、基層司法單位和法院的銜接不夠完善。比如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人民法院在判處生效後七日內,以特快專遞的方式向罪犯長期固定居住地的司法局基層單位郵寄相關法律文書,但是由於客觀原因,法律文書不能及時送達;比如基層法院在判決緩刑的時候,經常出現被判處緩刑人員不到居住地或者變更居住地以逃避矯正等問題。對於在實踐中的銜接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建議法院明確送達日期,通過法院快遞的方式及時將社區矯正對象的基本檔案送達司法局或者學習一些區縣法院的做法,判決文書及矯正對象的基本檔案可以由司法所當庭接收;
4. 社區矯正人員要學習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有三方面: 1、是加強法制意識的培養,在學習社區矯正有關規定的基礎上,主要組織學習了《刑法》、《刑事訴訟法》中的相關規定,以矯正對象提問的方式,切實法律層面的困惑和問題。
2、是促進自我意識的覺醒,要求矯正對象在矯正期間遵守法律、法規規定,從思想上樹立反省意識,積極改正錯誤的觀點和行為,從而達到一個合格、模範公民的標准。 3、是樹立不斷學習的意識,要求矯正對象在矯正期間自覺加強各方面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法制觀,不斷完善自身,加強人格塑造,為順利融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司法所工作人員以教育與溝通相結合的形式了解了各位矯正對象的生活情況。通過學習,社區矯正對象一致表示,一定按照相關法規好好改造自己,爭做遵紀守法的公民。
(6)社區法律知識講義擴展閱讀: 社區矯正 是指針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這四類犯罪行為較輕的對象所實施的非監禁性矯正刑罰。 社區矯正實施的最初原因是為緩解監獄罪犯過多而產生的壓力。
其目的是為通過 *** 、社會以及愛心人士的幫助,使矯正對象改正惡習,並幫助他們重新回歸社會。社區矯正其非監禁刑罰的性質可以使其在不脫離社會、不脫離生活的情況下,並藉助 *** 、社區、社會愛心人士以及親人的幫助下能更好的適應社會並且回歸社會,實現再社會化的過程。
2003年全國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和山東6個省市實行社區矯正工作試點,已推廣至全國。 參考資料:網路:社區矯正。
5. 社區矯正人員要學習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有三方面:
1、是加強法制意識的培養,在學習社區矯正有關規定的基礎上,主要組織學習了《刑法》、《刑事訴訟法》中的相關規定,以矯正對象提問的方式,切實法律層面的困惑和問題。
2、是促進自我意識的覺醒,要求矯正對象在矯正期間遵守法律、法規規定,從思想上樹立反省意識,積極改正錯誤的觀點和行為,從而達到一個合格、模範公民的標准。
3、是樹立不斷學習的意識,要求矯正對象在矯正期間自覺加強各方面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法制觀,不斷完善自身,加強人格塑造,為順利融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司法所工作人員以教育與溝通相結合的形式了解了各位矯正對象的生活情況。通過學習,社區矯正對象一致表示,一定按照相關法規好好改造自己,爭做遵紀守法的公民。
(6)社區法律知識講義擴展閱讀:
社區矯正
是指針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這四類犯罪行為較輕的對象所實施的非監禁性矯正刑罰。
社區矯正實施的最初原因是為緩解監獄罪犯過多而產生的壓力。其目的是為通過 *** 、社會以及愛心人士的幫助,使矯正對象改正惡習,並幫助他們重新回歸社會。社區矯正其非監禁刑罰的性質可以使其在不脫離社會、不脫離生活的情況下,並藉助 *** 、社區、社會愛心人士以及親人的幫助下能更好的適應社會並且回歸社會,實現再社會化的過程。2003年全國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和山東6個省市實行社區矯正工作試點,已推廣至全國。
㈦ 社區法律法規的具體內容
1、關於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可以參看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2、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主要介紹社區建設的一些基本的實務和技能,所講內容有社區工作基本知識和社區主要工作實務。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是為了加強城市居民委員會的建設,由城市居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城市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7)社區法律知識講義擴展閱讀:
作用:
一、法律法規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
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實現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二、 法律法規具有預防作用。對於法律法規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
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麼,違法後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這樣人們在日常的具體活動中。
根據法律的規定來自覺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來達到有效避免違法和犯罪現象發生的目的。嚴格及時有效的執法也可以警示人們,未違法,違法必受罰,受罰不可變通也。
㈧ 律師去社區普法一般講什麼課題
普法教育,應該是以憲法_育為重點!
授課內容從民事篇和刑事篇兩個方面展開,為社區居民普及婚姻家事、繼承等常見的民事法律知識,還對常見的刑事犯罪類型進行了講解,以經典案例的剖析引出背後的法律關系,幫助居民們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識。
㈨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知識
農村常用法律知識一:
一、群眾應學習和掌握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農村法制宣傳 教育 要緊緊圍繞中心工作,要宣傳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特別是關於家庭聯產承包、減輕農民負擔等政策(中央1號文件)的同時,結合農村實際學習宣傳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包括:
(1)關於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方面的法律法規
如:憲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民法、婚姻法、繼承法、婦女權益保障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收養法、義務教育法、末成年人保護法等。
(2)農業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
如:農業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種子法、森林法等
(3)關於經濟方面的法規
如:合同法、 公司法 、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擔保法等。
(4)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方面的法律法規
如:刑法、預防末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信訪條例等。
二、農民到城鎮務工經商要辦哪些手續?
目前,對農民到城鎮務工經商,全國並無統一的規定。但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對外來人員務工經商有專門的地方性法規,對外來人員執行三證制度。一是實行《暫住證》制度。規定外來人員到達後,必須按照戶籍管理規定,持本人身份證和其他合法有效證明,育齡婦女需同時持婚姻狀況證明,到暫住地公安機關辦理暫住登記。對符合條件的,由公安機關核發《暫住證》。末取得《暫住證》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其出租房屋或提供經營場所,勞動行政機關不予核發《外來人員就業證》,工商行證機關不予辦理營業執照。二是實行《婚育證》制度。外來人員中的育齡婦女,在辦理暫住登記之後,應當到暫住地計劃生育部門辦理《婚育證》,末辦理《婚育證》的,勞動機關不予辦理《外來人員就業證》,工商行證機關不予辦理營業執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其出租房屋或者提供經營場所。三是實行《外來人員就業證》制度。外來人員必須持《暫住證》和其他有關證明向當地勞動行證機關申請辦理《外來人員就業證》,作為在當地務工的有效證件。三證齊全以後,經勞動行證機關指定的職業介紹機構辦理就業手續。外來人員到鄉(鎮)村企業務工,也應當執行上述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三、農民進城打工,遇用人單位(老闆)不願與你簽訂 勞動合同 時,應怎麼辦?
在農民蜂擁進城打工,勞務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有些用人單位尤其是個體私營企業主(老闆),往往會找各種借口拒絕與打工者簽訂勞務合同;而打工的農民朋友呢?找份工作不容易,那還有什麼權利給老闆講條件、要求老闆訂合同呢,那麼是不是不簽勞動合同老闆就可以不承擔責任,而打工者就毫無辦法了呢?不是的。只要打工的朋友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你的合法權益照樣能得到維護和實現:
(1)加強法律學習。平時要注意法律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一要認真學習憲法、民法、勞動法及勞動部頒發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二要多看收聽電視、廣播新聞及報刊上有關宣傳、普及法律方面的節目和 文章 ,如中央一台的《今日說法》,二台的《經濟與法》,貴州台的《社會方圓》、黔南台的《十二說法》等法制節目,對農民朋友學法用法就很有啟發和幫助,並能不斷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從而學會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學習和掌握這些法律法規,就會懂得即使在老闆不與你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只要發生了勞資、勞保、工傷等勞動糾紛,自己的合法權益照樣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3月27日公布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項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系後發生的糾紛應當受理。」就屬於這種情況。也就是說,雖然用人單位末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但只要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照樣要支付勞動工資,出了工傷事故照樣要承擔賠償責任。
(2)提高防範意識。為了使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在打工期間就要多個心眼,平時要注意收集、保存有關證據,以便萬一發生勞動爭議時能運用證據來為自己說話。如在勞動工資方面:平時就要注意收集考勤表、工資表、民工名冊及老闆的真實姓名,家庭住址等有關材料;如遇工傷,就要注意收集、保存病歷、醫療發票、住院手續、評殘資料等證據材料。掌握了這些材料,一旦發生勞資或工傷等勞動爭議,這些材料就將成為勞動仲裁和訴訟中用得上的有力證據,為你打贏官司打下堅實的基礎。
(3)記住求償時效。求償時效十分重要。仲裁也好、訴訟也好,過了求償時效,即使你有理,也不可能勝訴。我國《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60日內作出。對仲裁裁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同時,我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0條、第31條還規定:「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上述法律法規所規定的仲裁和起訴時效十分重要,一旦發生了勞動爭議,提醒打工的農民朋友千萬別忘記這些重要的時效規定。否則,有理也難打贏官司。
農村常用法律知識二:
四、農村婦女享有哪些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農村婦女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益和城市婦女一樣受法律保護。在人身權利方面,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人身權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生命健康不受侵犯。為了保護婦女的人身權利,《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了11項禁止的行為,這就是:
(1)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手段剝奪或者限制婦女的人身自由:
(2)禁止非法搜查婦女的身體:
(3)禁此溺、棄、殘害女嬰:
(4)禁止歧視、虐待生育女嬰的婦女和不育婦女:
(5)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殘害婦女:
(6)禁止虐待、遺棄老年婦女:
(7)禁止拐賣、綁架婦女:
(8)禁止收買被拐買、綁架的婦女:
(9)禁止賣淫、嫖娼:
(10)禁止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婦女賣淫或者僱用、容留婦女與他人進行猥褻活動:
(11)禁此用侮辱、誹謗、宣揚隱私等方式損害婦女的名譽和人格。
在財產方面,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財產權利,《婦女權益保障》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一是在婚姻、家庭共有導產中,不得侵害婦女的權益。農村劃分承包地以及批准宅基地,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權利。婦女結婚、離婚後,其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等應當受到保護。二是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財產繼承權。在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中,不得歧視婦女。喪偶婦女有權處分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婦女合法權益受到傷害時,受侵害的婦女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受侵害的婦女可以向婦女組織控訴,婦女組織應當要求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查處,保護受侵害婦女的合法權益。對於侵害婦女合法權益的行為,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和處罰,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五、與農民關系密切的合同有哪幾種?
與農民關系密切的合同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購銷合同。所謂購銷合同,也叫 買賣合同 ,是指當事人雙方約定一方付標的物並轉移所有權給另一方支付價款並接受標的物的合同。農民交售定購糧、購買農業生產資料、出售果品等都屬於購銷合同范疇。
第二、加工承攬合同。所謂加工承攬合同,是指承攬方按照定作方提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定作方接受承攬方完成的工作成果並支付約定的報酬的合同。
第三、貨物 運輸合同 。所謂貨物運輸合同,是指承運人按照托運人的要求將貨物運送到目的地並收取運輸費用的合同,包括鐵路貨物運輸合同、公路貨物運輸合同、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和航空貨物運輸合同。
第四、 借款合同 。所謂借款合同,是指貸款方將一定的數量的貨幣交付給借對方,借款方按照約定的時間歸還貨幣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五、財產 保險 合同。所謂財產保險合同,是指投保人交付保險費,保險人在保險的財產發生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遭受損失時予以補償的合同。
六、簽訂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簽訂合同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合同條款應齊全,一份完整的合同,應當包括以下基本的內容:標題,即合同雙方權利義務所指的對象,如貨物、勞務、工程項目等: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酬金;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爭議的解決辦法等。
(2)合同內容要合法。簽訂合同,一定要注意合同內容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如果違反了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方面合同本身無效,另一方面還要受到有關機關的查處。
(3)簽訂合同的方式要合法。當事人之間簽訂合同,必須遵循自願、平等的原則,脅迫的手段迫使對方與自己簽訂合同。當事人如果採取欺詐、脅迫的手段簽訂合同,該合同就是不能得到法律保護的無效合同。
(4)委託他人代訂合同要注意明確委託許可權和事項。當事人可以委託他人代訂合同,但是應當出具寫明委託人和被委託姓名、授權委託事項、委託期限等內容的授權 委託書 ,如果委託事項不明確的,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此外,農民在簽訂合同時,還應當調查對方當事人的資信狀況、履行合同的能力等情況,以免受騙上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七、什麼是家庭暴力?婚姻法對此作出了哪些規定?
家庭暴力,是指成員家庭中的一方對另一方施以暴力的行為,如身體強壯在經濟上占優勢的一方以毆打、捆綁、禁閉、體罰等手段,從肉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為了明確禁止家庭暴力,加強家庭對受害者的保護和救助,婚姻法作出了下列規定:
(1)在總則中明確規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2)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遺棄家庭成員,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4)一方以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另一方要求離婚的,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因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八、農村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包括哪些內容?
計劃生育村民自治是指村民委員會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根據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動員和組織群眾制定計劃生育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實施計劃生育民主決策、民主選舉、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實行村務公開;鼓勵群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增進群眾身心健康。同時,發揮基層計劃生育協會的作用,實行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
九、公民實行計劃生育應承擔哪些義務?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對公民實行計劃生育義務主要做了以下規定:
(1)公民有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依法規范生育行為的義務;
(2)夫妻雙方共同承擔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3)公民有自覺落實避孕節育 措施 ,接受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指導義務。
(4)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生育子女的公民,有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的義務。
(5)公民有協助政府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