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辦法法律效力
A. 實施辦法和管理辦法的區別
管理辦法與管理規定的區別
辦法指一種應用寫作的法規性公文文件。
特點
(1)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於行政約束力。
(2)辦法的條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規定是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是用於特定規范內工作和事務制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特點
1.從針對的問題和涉及的對象看,它們都是針對帶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問題,涉及的是大多數的人和事,並非少數或特定的人和事。
2.從約束力和法定效力看,它們都具有極強的強制約束力,它們的效力是由法定作者的法定許可權與規范的公文內容決定的,包括效力所及的時間、空間、人員、機關等等。
3.從產生程序看,它們產生的程序極為嚴格和規范,需要履行嚴格的審批手續和正式公布的程序。
4.從公文語言的使用看,它們要求運用語言要講究高度的准確、概括、簡潔、通俗、規范。
5.從效用原則看,一般實行「不溯既往」和「後法推翻前法」的原則,即公文效力所及只對文件正式成立後發生的有關人和事;與其規定不一致的「舊文件」即行廢止,以新文件為准
規定的分類 大致可以分為方針政策性和具體事宜性兩種。
範文:
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1】
第一條為規范物業服務收費行為,保障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物業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物業服務收費,是指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向業主所收取的費用。
第三條國家提倡業主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管理企業;鼓勵物業管理企業開展正當的價格競爭,禁止價格欺詐,促進物業服務收費通過市場競爭形成。
第四條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服務收費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服務收費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物業服務收費應當遵循合理、公開以及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
第六條物業服務收費應當區分不同物業的性質和特點分別實行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具體定價形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B. 部級單位的管理規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C. 管理辦法和管理規定有什麼不同
辦法指一種應用寫作的法規性公文文件。特點(1)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於行政約束力。(內2)辦法的條容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規定是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是用於特定規范內工作和事務制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特點1.從針對的問題和涉及的對象看,它們都是針對帶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問題,涉及的是大多數的人和事,並非少數或特定的人和事。
2.從約束力和法定效力看,它們都具有極強的強制約束力,它們的效力是由法定作者的法定許可權與規范的公文內容決定的,包括效力所及的時間、空間、人員、機關等等。
3.從產生程序看,它們產生的程序極為嚴格和規范,需要履行嚴格的審批手續和正式公布的程序。
4.從公文語言的使用看,它們要求運用語言要講究高度的准確、概括、簡潔、通俗、規范。
5.從效用原則看,一般實行「不溯既往」和「後法推翻前法」的原則,即公文效力所及只對文件正式成立後發生的有關人和事;與其規定不一致的「舊文件」即行廢止,以新文件為准
規定的分類 大致可以分為方針政策性和具體事宜性兩種。
D. 《**管理條例》與《**管理辦法》的區別
、「條例」「規定」「辦法」間的區別
「條例」與「規定」和「辦法」相比,主要特點是所涉及事物和問題的性質更重要,范圍比較寬;內容高度概括;有效的時間與空間范圍廣闊,穩定性強;對制定與發布機關的地位有較嚴格限制,如行政系統只有國務院有權使用,「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得稱「條例」(見1987年4月21日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黨的系統也只限「用於黨的中央組織制定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規章制度」(見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一般屬於「自主的」規范性公文,即自身即可創造新的規則。
「規定」的特點是使用范圍廣泛,對制定和發布機關的地位無嚴格限制;所涉及事物和問題不如條例重大,范圍相對窄一些;內容詳盡具體,針對性強;一般既可是「自主的」規范性公文,也可以是「補充的」規范性公文(內容為依法或根據授權補充其他規范性公文的內容,對其加以細化和完善),也可以是「執行的」規范性公文(直接為有效執行其他規范性公文而制定,自身不創造新的規則,只是對這些公文在何種情況下適用做出具體規定,對有關概念和問題做出精細的解釋說明)。但從實際使用情況看,規定更適合作為「自主的」和「補充的」規范性公文。
「辦法」比「規定」所涉及的事物和問題的規模要更小一些,性質也相對輕一些;針對性更強,內容也更加詳盡、具體而精細,更重直接的可操作性;除了一部分為「自主的」公文外,大部為「執行的」規范性公文,如各種「實施辦法」即均具備這種性質。
E. 公司內部管理規定是否有效力和法律相沖突是否適用/
公司的內部管理規定是勞動合同法律體系的組成部分,和法律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如果它和法律相沖突,則不適用。
F. 省政府出台的管理辦法是法律法規嗎
省政府出台抄的管理辦襲法是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
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法規則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6)管理辦法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法律法規的分級: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法律法規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實現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G. 《規定》《意見》具有法律效力嗎
規定和意見要看具體的制定部門和法律程序,可能是法規、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都有可能。內只要不和上容位法律抵觸,並符合制定程序,在一定范圍內都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來說,國家機關以「國家機關以令第**號」公布的,屬於部門規章,依法制定並公布的,肯定有法律效力;對於國家機關發布的《xxxx的意見》(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查處廣告違法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其在一定時期內可以反復適用,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H. 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管理辦法有沒有法律效力
規范性文件有
I. 管理辦法屬於法規范疇嗎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自治州(2015《立法法》最新修訂),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主要是看發布的部門是國家機關就是法規。
J. 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的區別
實施細則,一般式針對某一部法律,對其中涉及到得具體的詳細的問版題,作出比較細致的權規定,指導法律實施過程中,對某些事情、問題如何認定、結論及處理。一般由執行該法律或者制定該法律的部門制定細則,並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或者國務院批准。屬於法規級別。
實施辦法一般由行政部門對該部門制定的行政法規作出的具體規定,由該部門發布即可;或者由省級政府制定地方性的實施辦法,由省人大批准發布。屬於規章或者文件級別。
比較一下:法律效力上,細則效力高於辦法;批准程序上,細則比辦法嚴格得多;制定部門上,細則制定的部門級別要比辦法的制定部門高;涉及范圍上,細則一般都是全國性的,辦法可能是地方性的。當然,從實際的指導法律法規的實施,作用都一樣。
《立法法》中有規定,什麼樣的法規才能用「條例」「細則」這樣的名稱,什麼樣的法規可以用「辦法」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