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行政復議受理法律責任

行政復議受理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3-06-12 07:36:42

㈠ 行政復議法適用條件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防止和糾正違法或者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法立法宗旨的規定。 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法適用范圍的規定。 行政復議是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廣泛運用的行政方法,是指行政相對人,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依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申請,請求重新審查並糾正原具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機關據此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適當進行審查並作出決定的法律制度。 第三條 依法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行政機關是行政復議機關。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 (三)審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擬訂行政復議決定; (四)處理或者轉送對本法第七條所列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 (五)對行政機關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依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提出處理建議; (六)辦理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事項;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機關、行政復議機構及其職責的規定。 第四條 行政復議機關履行行政復議職責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有錯必糾,保障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的規定。 第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是法律規定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的除外。 【釋義】 本條是關於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規定。 第二章 行政復議范圍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二)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 (三)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徵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八)認為符合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 (九)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或者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放的; (十 一)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釋義】 本條規定了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的范圍。 具體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針對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的影響其權益的決定或者措施的行為。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 (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 (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 (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前款所列規定不含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施。 【釋義】 本條是關於對抽象行政行為的申請審查的規定。 第八條 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提出申訴。 不服行政機關對民事糾紛作出的調解或者其他處理,依法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釋義】 本條是關於不屬於行政復議范圍的規定。 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對行政機關的下列行為,不能申請復議: 第三章 行政復議申請 第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釋義】 本條是關於復議申請期限的規定。 第十條 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申請人。 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申請行政復議。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的,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同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申請人。 申請人、第三人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參加行政復議。 【釋義】 本條是關於復議申請人、第三人和被申請人的規定。 第十一條 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行政復議請求、申請行政復議的主要事實、理由和時間。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申請形式的規定。 第十二條 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釋義】 本條是關於不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工作部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如何確定復議管轄問題的規定。 第十三條 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對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派出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釋義】 本條是關於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復議管轄問題的規定。 第十四條 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行政復議,國務院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 【釋義】 本條是關於不服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復議管轄問題的規定。 第十五條 對本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以外的其他行政機關、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按照下列規定申請行政復議; (一)對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關的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二)對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依據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部門或者該部門的本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三)對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分別向直接管理該組織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或者國務院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四)對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以共同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五)對被撤銷的行政機關在撤銷前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請人也可以向具體行政行為發生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由接受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辦理。 【釋義】 本條是關於對不服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門以外的其他行政機關、組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復議管轄問題的規定。 第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已經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 【釋義】 本條是關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如何處理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關系的規定。 第四章 行政復議受理 第十七條 行政復議機關接到行政復議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並書面告知申請人;對符合本法規定,但是不屬於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 除前款規定外, 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受理期限的規定。 第十八條 依照本法第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接受行政復議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對依照本法第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屬於其他行政復議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自接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七日內,轉送有關行政復議機關,並告知申請人。接受轉送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第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釋義】 本條是關於縣級人民政府負責轉送行政復議申請的規定。 第十九條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機關決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後超過行政復議期限不作答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者行政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關系的規定。 第二十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級行政機關應當責令其受理;必要時,上級行政機關也可以直接受理。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機關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的處理規定。 第二十一條 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執行: (一)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行政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三)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行政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 (四)法律規定停止執行的。 【釋義】 本條是關於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力與行政復議關系的規定。 第五章 行政復議決定 第二十二條 行政復議原則上採取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申請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復議機關內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情況,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審理方式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行政復議機關內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應當自行政復議申請受理之日起七日內,將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行政復議筆錄復印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或者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答復,並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 申請人、第三人可以查閱被申請人提出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行政復議機關不得拒絕。 【釋義】 本條是關於被申請人答辯期限、舉證責任以及申請人、第三人閱卷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四條 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被申請人不得自行向申請人和其他有關組織或者個人收集證據。 【釋義】 本條是關於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行政機關不得自行取證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 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前,申請人要求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經說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終止。 【釋義】 本條是關於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一並提出對本法第七條所列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對該規范性文件有權處理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在七日內按照法定程序轉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依法處理,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應當在六十日內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釋義】 本條是關於申請人對行政機關制定的有關文件等抽象行政行為提出審查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處理方式及處理期限規定。 第二十七條 行政復議機關在對被申請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時,認為其依據不合法,本機關有權處理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在七日內按照法定程序逐級轉送或者直接轉送有權處理的國家機關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機關認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不合法的,其處理方式及處理期限的規定。 第二十八條 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應當對被申請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提出意見,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同意或者集體討論通過後,按照下列規定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一)具體行政行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內容適當的,決定維持; (二)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決定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三)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撤銷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可以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2.適用依據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濫用職權的; 5.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 (四)被申請人不按照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提出書面答復。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的,視為該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決定撤銷。 行政復議機關責令被申請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申請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 【釋義】 本條是行政復議案件審查工作和作出決定具體處理被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及依據的原則規定,它是行政復議工作程序和結果的形式的法律依據。 第二十九條 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提出行政賠償請求行政機關對符合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應當給予賠償的,在決定撤銷、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者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時,應當同時決定被申請人依法給予賠償。 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沒有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行政復議機關在依法決定撤銷或者變更罰款,撤銷違法集資、沒收財物、徵收財物、攤派費用以及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具體行政行為時,應當同時責令被申請人返還財產,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或者賠償相應的價款。 【釋義】 本條是對行政復議過程中有關行政賠償內容的規定。 第三十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根據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徵用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 【釋義】 本條是對侵犯土地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法律救濟程序的規定。 第三十一條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六十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三十日。 行政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應當製作行政復議決定書,並加蓋印章。 行政復議決定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期限和行政復議決定書的規定。 第三十二條 被申請人應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 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或者有關上級行政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履行。 【釋義】 本條是關於被申請人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規定。 第三十三條 申請人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或者不履行終局的行政復議決定,按照下列規定分別處理: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依法強制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由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強制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釋義】 本條是關於對申請人不執行行政復議決定,行政機關應採取措施保證履行的規定。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行政復議機關違反本法規定,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或者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的,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經責令受理仍不受理或者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機關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或者不按照規定轉送行政復議申請的,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違法行為所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 行政復議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復議活動中,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讀職、失職行為的,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復議活動中,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讀職、失職的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第三十六條 被申請人違反本法規定,不提出書面答復或者不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或者阻撓、變相阻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申請行政復議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進行報復陷害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於被申請人故意破壞行政復議工作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第三十七條 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經責令履行仍拒不履行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釋義】 本條是關於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 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發現有無正當理由不予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不按照規定期限作出行政復議決定、徇私舞弊、對申請人進行打擊報復或者不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等情形的,應當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建議,有關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處理。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機構發現有拒絕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不按照規定期限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柯私舞弊、對申請人打擊報復或者不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等情形的,應當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建議的規定。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行政復議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不得向申請人收取任何費用。行政復議活動所需經費,應當列入本機關的行政經費,由本級財政予以保障。 【釋義】 本條是關於行政復議不收費原則的規定。 第四十條 行政復議期間的計算和行政復議文書的送達,依照民事訴訟法關於期間、送達的規定執行。 本法關於行政復議期間有關「五日」、「七日」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節假日。 【釋義】 本條是對行政復議期間和送達的規定。 第四十一條 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申請行政復議,適用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於涉外行政復議的規定。 第四十二條 本法施行前公布的法律有關行政復議的規定與本法的規定不一致的,以本法的規定為准。 【釋義】 本條是對本法施行前頒布的法律中關於行政復議的規定與本法的規定不一致的部分的法律效力的規定。 第四十三條 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1990年12月24日國務院發布、1994年10月9日國務院修訂發布的《行政復議條例》同時廢止。 【釋義】 本條是對行政復議法適用條件 法律開始施行時間的規定。

㈡ 行政復議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行政復議的舉證責任由被申請人承擔。
法律分析
相關規定所確定的被申請人承擔舉證責任制度,與規定中相關機構負有舉證責任和被告負有舉證責任的規定,在立納純亂法精神和目的上是一致的。之所以作出上述規定,主要基褲凳於以下兩方面原因:第一,行政復議的特殊性。行政法律關系是一種縱向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相關機構依職權可以單方面地對管理相對人實施具體行政行為,一般無須徵得管理相對人的同意。在此情況下,從依法行政原則出發,相關機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必須是有充分的事實根據和正確的法律依據的。因此,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該單位理應有義務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所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第二,行政復議的目的性。行政復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糾正違法或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以保障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而管理相對人由洞檔於自身所處的弱勢地位,對相關機構的執法依據、辦事程序特別是有關專業知識往往缺乏全面了解,所以難以有效完成對自己所提復議請求的全部舉證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三條 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行政機關是行政復議機關。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履行下列職責:(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三)審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擬訂行政復議決定;(四)處理或者轉送對本法第七條所列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五)對行政機關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依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提出處理建議;(六)辦理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事項;(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復議的人員,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熱點內容
楊謙教授的三商法 發布:2025-01-12 03:51:48 瀏覽:500
港區國安法執法與司法 發布:2025-01-12 03:27:58 瀏覽:688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罰款 發布:2025-01-12 03:03:39 瀏覽:156
撿到東西毀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03:01:13 瀏覽:701
新疆流動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02:42:34 瀏覽:403
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 發布:2025-01-12 02:26:07 瀏覽:496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目的 發布:2025-01-12 01:43:57 瀏覽:144
勞動法婦女節 發布:2025-01-12 01:37:44 瀏覽:228
古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2 01:10:23 瀏覽:489
行政法哪些法規重要 發布:2025-01-12 01:08:44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