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不同於政治責任
㈠ 法律與政治的關系
一、政治與法律的內在邏輯
從形式上看,法律與政治並沒有什麼聯系,但從本質上講,法律和政治都是上層建築,都要決定於經濟基礎,而經濟基礎的性質又決定了上層建築的性質,因此,無論是在專制社會還是法治社會,法律的性質都是有經濟基礎決定的,同樣的道理,法學作為研究法律應用規律的學科也是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其性質也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政治以權力為核心,而法律又以權利為核心,而權力的使用則是為了保障權利,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法律本身就是政治,它只不過是政治的一種手段和措施。
西方社會極力主張法律和政治的平等地位,即政治與法律的分立,但是無論是在什麼社會,只要存在國家,就會存在執政黨。法律在本質上講仍然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執政黨執政理念的體現,雖然在西方社會法律有其自主性,但這種自主性的存在並不是要讓法律凌駕於政治之上,而是要讓法律在協調社會管理中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說,法律本身就是政治高度發展的產物,在內在邏輯上法律與政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作為法學,尤其是法學為法律提供理論支撐,從某種程度上講,法學與政治的關系甚至比法律還要更加親密。
二、法學來源於政治
1、法學的階級性
作為統治階級進行社會管理的手段,法律本身就是具有階級性的,法律服務於政治,因此法學也必然帶有階級性,因為法學所包含的任何理論都是在為政治做理論服務,政治大於法律,而法律衍生法學,法律與法學只是一套體系中的兩種方式而已,而且在不同的制度中,法學的研究也僅僅是限於在本制度內讓法律能更好的促進本制度的穩定。因此,法律和法學都是政治發展的必然產物,因為任何一種政權的確立,首先都需要用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社會規范來協調社會秩序,因此如何制定社會規範本身就是一種理論論證,而隨著這種理論論證的不斷深入發展,具體如何制定、制定原則、適用原則和辦法等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就形成了法學,因此,從本質上講,法學是具有階級性的。
2、法學與政治的價值目的相同
法律的價值就在於在社會管理和協調中充分發揮其作用,比如對人權、物權以及公民權利與自由的保護,而政治的價值在於通過政治主張、政治決策、政治實施等一系列政治活動來達到滿足公眾需求的目的,因此政治的目的是滿足公眾需求和保障公民權利與自由,而法律的目的在於保護公眾已經獲得的需求和權力自由,而法學則是在理論上來論證如何保護才更合理,因此,法學和政治在價值目的上是相一致的。
三、法學服務於政治
1、法學與法律的相互關系
法學作為研究法律理論以及法律實際應用規律的學科,為法律發揮調節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秩序的功能提供了理論支撐,法學作為一門學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通過結合法律發展狀況而適時地進行理論論證,因此,要保證法律合理的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節奏,就必須要保證法學在理論上要與時俱進。
根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一依據,法學與法律之間是一種理論與實踐上的互補關系,這種關系首先表現在,在法學的研究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新的法律應用理論,而這些理論的合理與否則需要通過具體的法律操作進行實踐上的論證,從而通過實踐以進一步豐富法學理論;其次,法學的發展不可能涵蓋所有法律操作中出現的問題,而在法律操作實踐中又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會成為法學研究的新課題,從而又進一步豐富了法學理論,然後法學再通過基於實踐的論證在理論上不斷豐富,進而為法律實踐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導。
2、法學要受到政治的制約
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規范,是國家通過一定程序制定的,法律一旦得到國家的認可,就具有了普遍的社會約束力,成為人們使用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行為准則,但是,法律的執行則是通過國家的強制來實施的,因此,法律作為統治階級進行社會協調的一個手段,必然會成為統治階級實現政治目的的一個措施,因此,法律的實施必須要受到政治的制約,而法學作為法律的理論依據,理論的制定不能盲目地超越政治范圍,因此法學同樣也要受到政治的制約。
3、法學促進政治對法律的制約
法律作為統治階級進行社會協調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如果說法律是在實踐上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那麼法學作為研究法律應用規律的一門學科,則是在理論上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因此,作為理論,法學從本質上講是服務於政治的,因為,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往往首先體現為理論依據,只有在理論上有其可行性,在實踐上才能體現可行性,因此,只有在法學為政治提供理論上的支撐後,政治才能有效地制約法律。
四、法學的發展間接地促進政治體制改革
1、政治改革以法學為理論保障
一個國家政治體制的改革勢必會帶動固有制度的變革,而法律作為一個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也會發生變革,因此作為法律實際應用的理論支撐,法學首先要在理論上體現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主張,只有這樣,法律才能在政治體制改革中發揮作用時能夠有理論依據,才能保證法律為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改革提供製度保障。
2、政治改革明確法學發展方向
法學的發展方向與政治改革的主導思路是相適應的,法學的發展本身就是要服務於政治,法學與政治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但是在政治體制改革中,相關政策制定就必須要對已有法律進行改革,通過改革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適應政策主張的法律,這就要求法學也必須在理論上進行更新,而這種更新首先就要體現法律的修改對於政治體制改革的適應性,同時還要在理論上體現執政黨的執政理念,這就為法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1、主體不同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2、形式不同
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
3、特徵不同
民事法律責任有其獨特的特徵:
1)是一種因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承擔的法律責任。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是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如果當事人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規定,就不存在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問題。
2)是一種以財產為主要內容的法律責任。
特徵:
1)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行政法律義務的後果
2)這種違反義務的行為沒有超出行政法規定的違法限度,因而適用行政法上的制裁措施
3)責任措施是由行政違法行為實施者向國家承擔的責任
4)對於責任承擔者來說,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是體現社會譴責和國家懲罰性的一種法律上的負擔
㈢ 道義責任、政治責任、紀律責任、法律責任的區別與聯系
道義責任,為人之秉性,倫理道德親情家庭所要承擔的,沒有強制性。政治責任,個人的工作承擔,目標要求。紀律責任,對於所處工作的規定的遵守與督察。法律責任,強制性的國家規定的每個公民應盡的法律責任。
㈣ 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的區別是什麼
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的區別是什麼?
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 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
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侵犯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碼吵念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
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3種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與主刑合並適用。
法律責任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因此需要在法律上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以保證法律授權的機關依法對違法行為人追究法律責任,實施法律制裁,以達到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的目的;同時也保障個人和單位不違背法律規定的行為不受追究。
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違憲法律責任有人么區別?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處分(內部制裁措施)和行政處罰兩種。其中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碰團、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具體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違憲責任是指由於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從事了與憲法規定相牴觸的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民事法律責任 、行政法律責任 、刑事法律責任 、違憲責任有什麼不同?多謝啦。
民事法律責任主要依據民事法律的法律關系來確定,按照民事法律分為侵權、合同、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由於民事法律當事人之間平等地位,責任也就是依據權利義務關系確定;行政法律責任是不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行政機關做出的對特定人的具體行政法律行為應當承擔的合法行為,一般指程式合法;刑事法律責任指的是自然人或法人違反刑事法律,觸犯刑律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在我國是最嚴厲的法律處置。違憲責任在我國目前沒有遲困怎麼具體適用。
求:行政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 的專業英語翻譯!謝謝!急!急!
administrative liability, criminal liability, civil liability
分散式供水單位不承擔行政法律責任,但應該承擔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對嗎?
是國企承擔行政責任【可附帶民事賠償】 構成犯罪的對主要負責人追究刑事責任
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以及違憲責任的區別在於哪些方面?詳細一些。
1、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2、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處分(內部制裁措施)和行政處罰兩種。其中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3、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具體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4、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5、違憲責任是指由於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從事了與憲法規定相牴觸的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民事法律責任
如果那家公司已經申請破產或以撤銷,並完成破產清算,那麼您就沒有責任。
如果沒有進行破產或公司依然存在,那麼您在擔任股東時是否對於該公司有擔保行為知情,倘若不知情,則您負有限連帶責任,即可以以擁有股票的價值進行賠償並之後向公司求償。
如果您在離開公司時已經將股票轉讓,則您不再附有任何責任
國防行政法律責任
您好, 行政違法,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對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尚未構成犯罪,依法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國防行政違法一般多是違給國防安全造成危害,希望能幫到您,望採納!
違反合同的民事法律責任和侵權的民事法律責任各舉一例
我和你簽訂租房合同,沒有到期我提前退租了。我用木棒打了你一下。
㈤ 法律責任和行政責任有什麼區別
法律責任是復指因違反制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可以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等。行政責任是法律責任的一種,包括兩個方面,即行政相對人因違反行政法規而承擔的責任以及行政執法人員因違法行政而承擔的責任。行政責任是指經濟法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依法應承擔的行政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責任是指因為違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規范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在行政活動中履行和承擔的義務。
㈥ 什麼是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如何區分
法律責任個是個大概念,他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刑事責回任,說簡單一點就是違反了刑法答的規定,行為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國家給予的否定評價),再簡單一點就是,根據刑法規定,應當給予行為人什麼樣的刑事處罰,通俗的說法就是被判多少年刑。但是刑事責任也有隻宣告成立犯罪,但不給於刑事處罰的(即不判刑的。
行政責任就是違反了行政法的規定,給予行為人什麼樣的行政處罰。比如,行為人逃稅,稅務局給予行為人罰款1000元,稅務局給予的處罰就是行為人承擔了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