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論文
1. 注會考生必讀:注冊會計師的民事法律責任
一.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概述
(1)注冊會計師法律的責任的概念
注冊會計師是指通過國家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並從事會計審計業務兩年以上,經省級注會協會注冊的職業人員。
(一)注冊會計師主要有如下五項業務:
1.審計業務。包括有審查企業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辦理企業合並、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辦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
2.鑒證業務。如審閱、預測性財務信息審核,內部控制審核等。
3.稅務業務。包括稅務代理和稅務籌劃。
4.管理咨詢。如公司的治理結構、信息系統、預算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會計、經營效率、效果和效益等提供診斷及建議、意見。
5.會計服務。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法人制度的完善,被譽為「經濟警察」的注冊會計師的業務將呈擴大趨勢。注冊會計師的業務行為越來越需要法律制度的規范,才能維護市場的秩序,防止虛假驗資、抽逃稅款的行為。經濟相關法律中都明確的規定了注冊會計師在違反法定職責時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所謂法律責任,即指行為人違反或不履行法律規定義務或合法約定的義務,應承擔的一種不利的制裁性後果。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指注冊會計師在執行業務活動的過程中,沒有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應承擔的一種不利的制裁後果。
(二)注冊會計師法律的責任的特徵
1.法律責任主體的特定性。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主體只能是通過國家注會考試,並經省級注協注冊的執業人員,非滿足此條件的會計人員及非執業人員都不能成為法律責任的主體。
2.法律責任產生的執業行為的違法性。
所謂執業性即指主體是執業人員,行為是執業行為,內容是專業性活動。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在執行業務的過程中發生的,違反執業義務產生的,這是與非執業行為產生的法律責任區別的一個標志。
3.法律責任產生的主觀性。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的產生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違法執業主觀有過錯。法律上的過錯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故意,即已預料到不法後果,積極追求後果的發生或放任後果的發生;另一種是過失,由過於自信或疏忽大意引起。
4.法律責任承擔的法律性。滾蔽
規范注冊會計師執業行為的法律有民法、行政法、刑法、經濟法等法律規范。不同的違法行為,不同的違法程度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據是不同的,構成的犯罪的行為,則依據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5.法律責任類型的多樣性。
如上所述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違法行為承擔責任的依據有民法、行政法、刑法。因此,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有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二.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的基本內容
(一)研究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的意義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與驗資虛備顫審計單位、會計服務企業之間都是平等的,他們之間形成的是平等的財產關系,這種關差敗系受民法的調整和規范。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企業更加需要注冊會計師,在兩者相互交往發生法律關系時,會因權利的行使和義務履行產生糾紛,進而發生民事訴訟,出現民事責任。只有健全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制度,才能在企業與注冊會計師之間建立相互約束的權義模式,有效防止不法行為的發生,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公眾的利益。
(二)民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區別.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區別主要有:
1.法律依據不同。
行政責任依據行政法,刑事責任依據刑法。行政法和刑法都屬於國家公法,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國家強制性追究;民事責任依據民法,民法屬於私法,民事責任的追究尊重權利人的意思。
2.承擔責任的目的不同。
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具有強制性,體現國家對違法行為的懲罰和預防;民事責任直接目的是對受損民事權利的救濟和恢復。
3.承擔責任的形式不同。
行政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警告、罰款、暫停執業、沒收違法所得、吊銷資格證書。注冊會計師的刑事責任形式的:罰金、沒收財產、拘役和有期徒刑。注冊會計師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是向國家承擔的責任,主要為資格的限制或剝奪及對自由的限制。民事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向受害人(即平等主體)承擔的一種財產責任,並以損失為限進行賠償。
4.責任的構成要件不同。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即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所需具備的條件。其承擔行政責任要求注冊會計師執業行為違反行政法,主觀有過錯;承擔刑事責任要求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行為構成犯罪的要件。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可以分為侵權民事責任和違約民事責任,並且兩種民事責任的承擔都有以造成損害後果為要件,這是與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強調行為的違法性是不同的。
5.承擔責任的主體不同。
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均可;民事責任的承擔只能由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對外活動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只能以事務所的名義,並且由事務所統一接受委託,注冊會計師的行為代表事務所進行。
(三)注冊會計師專家民事責任
探討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構成要件旨在分析民事責任的承擔應具備的條件,也就是說注冊會計師在何種情況下承擔民事責任。因為注冊會計師如同律師、醫師、建築師等,都具有專業的技能、專門的資格和顧客對其資歷的信賴,他們都被你為專家。故此,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即專家民事責任。注冊會計師的專家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因主觀過錯給委託人或第三人造成損害的,由所執業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承擔的民事責任。注會專家責任的特徵有:
1.責任產生的執業性。
2.責任承擔的過錯性。
3.責任承擔的分離性。
注冊會計師專家責任的行為主體為注冊會計師,而最終承擔責任的是會計師事務所。
4.責任性質的侵權性。
注冊會計師專家責任是一種侵權責任,因為注冊會計師的違法行為往往侵害了委託人或第三人真實信息享有的權利,這種責任造成的損害受民法的侵權法調整。
5.侵害對象的廣泛性。
注冊會計師的驗資、審計等行為並不僅僅產生對特定人的影響,往往對社會公眾都有影響。如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的審計是否真實,直接關系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因此,注冊會計師的專家責任的受害人可能是委託人,可能是第三人。
(四)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構成要件
根據民法的基本原理,一般民事侵權責任構成要件有四個,注冊會計師的專家責任實質上也是一種侵權責任,也需具備以下四個要件:
1.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指注冊會計師未履行民事法律規定的執業法定義務而實施的行為,如違反保密義務、客觀驗證義務出具虛假。
2.過錯。
過錯指的是違法行為人對實施違法行為及損害後果的心理態度。注冊會計師的過錯有故意和過失兩種。其主觀過錯通常通過違法行為表現出來,採用過錯推定原則。
3.損害後果。
損害後果,則是違法行為人實施的不法行為給他人造成的財產損失。損害後果以產生為要件,如果沒有產生損害則不構成民事責任。
4.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指的是違法行為和損害後果的聯系。如果損害後果發生的原因不是違法行為,或違法行為產生別的後果,未產生損害後果,則兩者之間無因果關系,法律責任也就不成立。因果關系的不成立,需由注冊會計師舉證說明。
三.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的具體形式
(一)注冊會計師在資產評估、驗資或驗證中的民事責任
根據《公司法》第208條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驗證的機構因其出具的評估結果、驗資或者驗證證明不實,給公司債權人造成損失的,除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外,在其評估或者證明不實的金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據此法條規定,注冊會計師在資產評估、驗資或驗證中重大失實行為民事責任。
此種情形承擔民事責任的特徵有:
1.執業行為的違法。會計師事務所在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驗證中出具的評估結果、驗資或者驗證證明不實,此種行為屬於會計師事務所重大失實行為。注冊會計師嚴重違背法律規定,不履行應盡職責,應當審查檢驗有關文件而不審查檢驗或者審查檢驗不認真的行為。
2.賠償對象的特殊性。會計師事務所因重大失實行為給公司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向公司債權人賠償損失。
3.賠償責任的有限性。會計師事務所的重大失實行為給公司債權人造成的損失數額可能很大,會計師事務所只承擔在其評估或者證明不實的金額范圍內的賠償責任。
4.過錯責任推定。會計師事務所在資產評估、驗資或驗證等重大失實行為承擔民事責任須注冊會計師主觀上有過錯。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免責的情形只有一個,即沒有過錯。但此證明沒有過錯的責任由會計師事務所承擔。反之,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推定主觀有過錯。
(二)注冊會計師製作、出具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文件的民事責任
根據《證券法》第173條規定:「證券服務機構為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等證券業務活動製作、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財務顧問報告、資信評級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應當勤勉盡責,對所依據的文件資料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進行核查和驗證。其製作、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根據法律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在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等證券業務活動製作、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等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給買賣證券的人或接受服務的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與證券發行人、上市公司共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此種情形下,會計師事務所也採用過錯責任推定原則。只要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就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四.注冊會計師民事法律責任的預防和完善
(一)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
1.完善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
提高報考學歷條件,由現在的專科提高為本科學歷。改變考試命題的方式,改理論性為實踐性。
2.加強注冊會計師的繼續教育。
注冊會計師行業是專業性極強的行為,需專業人才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注會協會應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再教育,進行專業知識和經驗手交流,樹立典型,加強合作。
(二)加強行業自律,提高執業形象
注冊會計師協會在加強行業自律同時,應加強行業監督,用時將違規執業的注冊會計師(所)公之於眾,通過各種信息手段向社會公開。
(三)加強會計事務所的管理,形成有效的執業監督機制
1.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
建立專門的質量控制委員會,統一質量標准,進行質量檢查,對質量檢查的結果進行內部的通報,形成質量考核評價與獎懲制度。
2.調整審計技術方法
會計師事務所應在制度基礎審計的基礎上引入風險基礎審計方法。根據對風險的評估分配審計資源,重點關注風險較大的領域和范圍。
3.人才引進機制的完善
專業性強的行業,需要專業知識強的人才,更需要責任心、職業道德都高的人。依法約定適用期,不能只安排做事,應全面考驗應聘者的綜合素質。
4.轉移風險,投執業保險
執業風險的存在,必然要採取一定的方式防範和化解風險。僅依靠會計師事務所自身的財力無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應購買相應的執業保險。
(四)完善相關法律和訴訟制度
1.應盡快制定有關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法律責任的法律和法規。
2.為了保證訴訟的公正性,針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專業性,成立專門的專業鑒定委員會對注冊會計師出具的資料進行鑒定。
2. 能幫我找份會計職業責任的論文么。。。謝謝了。
隨著資本市場的深化及會計職業的演化,會計責任觀念和責任機制呈現出多元化和社會化趨勢。本文廓清了新時期的會計職業責任觀,指出真正負責任的會計行為遠超出法律責任和受託責任,而應當把它與會計職業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努力謀求會計主體行為與整個社會的關聯互動,不斷縮小會計、審計的期望差異,建立起會計責任與其發展定位相協調的運行體系。
關於會計職業,通常包括兩層含義,在不同的場合或語境之下,它可以特指注冊會計師審計事業,也可以特指單位組織內部的會計專門工作,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雖同為「職業」,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二者卻常如同一對「同命冤家」而處於復雜的關系糾葛當中,並針對會計信息質量等問題而顯示出不同的職業責任觀念。本文擇取泛化的會計職業觀,探討作為一種專門職業,會計到底應當對誰負責?應當負起哪些責任?怎樣才能適當地負起責任?這是人們應該已經意識到的、卻還沒有來得及小心求證的一個基本問題。尤其是在新時期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中,一方面,諸多責任紛至沓來,令人應接不暇,並夾雜著一些責任悖論而難以調解;另一方面,會計從來沒有像今天那樣陷於諸多利益關系的矛盾運動當中,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安於賬房而明哲保身。毫無疑問,一種更加廣泛的、更深層次上的會計職業責任觀念正處於復雜的嬗變當中,而且這最終將關繫到整個會計職業的命運與前程。
一、關於會計職業責任的認知
責任在現代漢語中的基本含義是分內應做之事以及因沒有做好分內之事而應承擔的後果和義務。而大凡提及會計責任,人們就會習慣性地以為會計基於其不良行為後果而應當承受的責任,並容易讓人聯想起歷史上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會計舞弊案件而令當事人受到的責罰。這種充滿「怪罪」之意的責任追究,其實多是法律上認定的狹義責任觀,並且在本質上是屬於後顧性的,可以稱之為事後責任,有時候也被稱為消極責任。這種對於會計責任的考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起碼缺少了反思和改進的意蘊。毫無疑問,如果沒有事先的責任約定以及相應的職責分工,事後的責任擔當就多少有些不分青紅皂白了。進一步地,即便對於責任有著嚴格的事先約定和事中履行,事後的責任也未必能得到妥善落實,最終結果仍可能差強人意。而我們的會計領域恰恰就在這方面一度出現困頓,至於那些帶有前瞻性的、未來導向型的責任定位就更加顯得模糊了。這種責任類似於由他人或自我賦予的「職責」,其相應的語詞,常常只是「職責」和「義務」的一種語言學變形。
一般而言,會計職業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責任
經濟責任即會計行為當事人作為某個組織成員,應該負有服務於組織經濟利益的責任。當前主要表現為會計應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和管理體系,強化會計監督,並通過提供企業經營決策有用的信息,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服務。
(二)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即會計行為當事人應該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履行社會契約,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倫理,也是程序化的道德。
(三)道德責任
道德責任是會計行為當事人應該遵守社會所期望的或者禁止的而又未寫進法律的某些為社會所普遍認同的價值和慣例,使其行為保持在高於「守法」的水平。
(四)自願責任
自願責任處於自願選擇主動承擔對於組織和社會的義務,使得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而不是簡單地安分守己和明哲保身。表面上看,上述會計責任的層次劃分有條有理,但實踐中卻可能是一個復雜的、多元矛盾的責任安排系統,尤其是在當前復雜的社會和組織背景下。這里有會計人員的責任,也有會計主體的責任,還有會計系統監督者的責任,如審計責任和監管責任等。此外,會計是不是還應具有一些促成民主治理和社會公益的責任?而且這些責任能否在一個治理的框架內和諧共處?與會計目標的演化一脈相承,會計責任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路向。特別是現代會計在資本市場中的盡情演繹和較之傳統的某種程度的異化,使得會計在履行職責中經常存在以上一種或者幾種緊張的對立狀態,服務於公司組織目標和對公眾以及自己良心負責之間互為犄角、顧此失彼,並最終導致責任不清而難以讓有關主體真正負起責任來。一個尤為現實的課題就是,會計職業責任和會計法律責任如何協調?畢竟法律上強調的責任多為公正的價值和義務,而很少關注效率價值問題,而會計並不是為這些法律責任而存在,會計生命力的源泉在於社會的需要以及會計職業本身的效率和價值。會計更重要的責任在於把本職業的「有用性」目標發揚光大,一味強調會計法律責任容易讓會計職業的發展陷入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犬儒主義」。真正負責任的會計職業觀念應當把會計責任機制與會計職業的發展方向和歷史定位結合起來,探討會計這門專業、職業「正當」或者「應當」的職責、任務和義務是什麼,以及會計在全面落實其目標定位的過程中如何真正地負起責任來。
二、會計職業責任並不局限於法律責任
從已有的會計、審計研究文獻以及歷來的法律卷宗來看,我們不難發現,人們對於會計責任的認定多為法律責任,而且探討更多的是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即所謂的審計責任。廣義的法律責任一般可以看成是法律義務的同義詞,而流行的會計法律責任用語則多為狹義的法律責任,它是由國家立法機關所制定、司法機關來實施的具有強制性的責任。然而,即便放在更廣泛的意義上考察會計法律責任,它也只能規定會計基本的責任和義務。責任一詞在西方直到18世紀還只是一個法律范疇,到了19世紀下半葉責任觀念才廣為流行,進入20世紀以來,特別是在二戰以後,責任概念令人矚目地躍升為當代倫理學中的一個關鍵性范疇,今天它已經跨越其學術邊界而引起廣泛的重視,並成為這個時代的一種人文需求和精神內核。畢竟法律責任體現的是最低限度的倫理,責任在法律區域之外還大有用武之地。負責任的行為與其說是強制的,倒不如說是誘致性的,它完全可以不打折扣地履行規定的任務,但規定之外還有大量的價值剩餘,這其實就被歸結為道德責任問題。現代責任觀顯然同時涵蓋了道德和法律兩個領域。道德責任以道德情感和評價為基礎,主要依靠精神上的自製力,主動對自己的過錯或過失行為承擔不利後果。相比而言,會計法律責任觀是一種消極的會計責任觀,它體現的往往是最低限度的倫理道德,是一種比較被動的他律,而不是一個能動的自律性選擇。而會計道德責任則表現為會計行為主體對於會計責任的自覺認識(責任感、責任心)和行為上的自願選擇。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講求的就是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責任,而職業道德責任也不能窮盡會計責任,會計還可以有更加高尚的精神追求。例如,在美德引導下的責任,就是超越一般道德規范要求、在高尚品質下承擔的責任,這有助於塑造理想人格,體現更加卓越的價值。
三、現代會計職業責任超越了受託經濟責任
基於兩權分離而形成的受託經濟責任促進了會計職業的發展演化,也構成獨立審計的前提。但嚴格而言,受託責任是兩權分離情形下公司組織的責任,具體化為代表公司行使職權的公司經理(受託人)的責任,而會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受託責任得以落實的重要手段,而且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也最終通過會計顯現出來。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受託責任會計學派一度在會計史上占據著主導地位,至今仍有人堅持認為,這是會計主體首要的、根本性的責任。著名會計學家井尻雄士視受託責任為「復式簿記的核心」。加拿大學者卡特(James Cutt,1980)明確提出受託責任的循環,即把受託經濟責任的確立、認定、解除,然後到再確立的過程,當作會計的目標和會計工作(包括審計)的全部重心所在。張忠民(2005)等人把受託責任循環視為會計的循環,會計的精義就在於受託經濟責任,認定和解除受託經濟責任是會計永恆的主題。把會計責任和會計目標結合起來加以考量,具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它如同現代會計的目標轉向一樣,到了20世紀70年代以後在決策有用學派的沖擊之下開始處於下風。會計職業責任已經既成事實地轉向了一種更加寬泛的社會責任觀念,而不單單是為顯性的委託人的利益服務。簡要地說,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完善,會計最主要的責任形式開始從內部的賬務責任過渡到對外的財務報告責任,其應擔負的主要職責也從反映和解除受託責任逐漸向保護投資者權益方面偏移。其實在受託責任的語境中,會計責任的意義並沒有得到彰顯。我國過去長期以來,在國有企業內部,主要體現為在實質上「缺位」的國家所有者與企業廠長經理之間的委託代理關系,基於傳統形成的行政序列和等級制,受託方與委託方在權利與義務上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別和不對等性,委託代理雙方因為會計問題發生糾紛和沖突時,一般根據行政級別加以解決。會計作為企業日常的監督和控制手段,似乎只在乎其崗位責任,即只要在自身工作崗位上不出現營私舞弊或者過錯,大可明哲保身而不用承擔多大的責任。《會計法》的實施雖然在整體上提高了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意識,但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整個責任體系中基本上還處於從屬地位,也沒有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和重視。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完善,會計信息供求呈多元化發展,會計信息的經濟後果顯得更加顯著,各種不同的利益主體之間圍繞會計信息展開的博弈和因會計而發生沖突的可能性加大,盡管明顯的「委託代理」關系並不存在,卻無疑加大並深化了會計責任。基於復雜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日益完善的資本市場背景,整個公司的會計責任機制安排已經變得復雜紛呈。例如在安然事發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皮特(2002)於公開場所發表演講指出,「首要的是查出哪些人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對投資者和安然員工造成的可怕損失,誰應該承擔責任,應承擔什麼樣的責任?」而這恐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僅僅是管理當局,包括董事會、內部審計董事會、組織中會計人員,以及准則制定機構、外部監管部門都可能被設入局中。在理想狀態下,會計應該關注復雜治理系統下所有的規范、價值和偏好,這些復雜的反復無常的變數代表著一些重疊的、沖突的並且不斷發展的責任觀,會計的任務就是在其中小心翼翼地尋求一種平衡,以盡可能保證各利益相關者在相關制度安排中各得其所,並各盡其責。
四、會計職業責任與會計目標、社會期望直接相關
注冊會計師作為一種昂貴的社會控制工具,其地位和作用已經為人所共識,但人們又普遍認為,注冊會計師並沒有很好地履行其社會責任,而且對於注冊會計師的角色期望並沒有達成共識,至少圈內和圈外的認識是不一致的。即便會計職業嚴格遵守了職業准則和行業道德規范,卻依然可能難逃連帶責任的命運,例如「深口袋」問題就暴露了會計職業責任履行的困惑。社會要求提供真實的、有價值的會計信息,而對於什麼才是「真實的」,會計界和法律界就有不同的認識,會計一般追求的是程序真實和過程理性,並指望通過會計技術標準的完善達到結果的真實;而法律上的真實則強調後果真實,也許會計主體和審計部門循規蹈矩地辦事,但卻未必達到了法律和社會所期待的真實性,有時候照樣會被牽涉進虛假陳述的民事訴訟當中而承擔一定的不利後果。可見,會計的責任遠遠不止是忠實地遵從公認的游戲規則那麼簡單。普遍的觀點認為,責任既需要外部的控制,更需要職業的進化精神。會計責任不再是簡單的負責和歸責,而更多地表現為社會對於會計職業、行業和會計行為及其後果的一種期望。除去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專業知識、工作「技藝」都包含有責任的重要成分,即康德所謂的一種能力責任。毫無疑問,無論會計責任機制的演化方向和定位如何,一個亘古不變的信條在於責任的履行需要的是知識加良知。會計人或者會計主體有義務並憑其良心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能,並在與整個社會的關聯互動中謀求最大限度上的共同信念,有足夠的能力去實現會計目標。毫無疑問,這不僅僅是對責任的外在強化,也體現出會計職業的內在價值。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會計職業責任主要是從會計目標和會計職業發展定位出發,強化社會經濟秩序和相關制度安排,不斷完善會計的技術知識和職業道德水準,努力謀求會計主體的個體化行為與社會化行為的關聯互動,不斷縮小會計、審計的社會期望差異,進而建立起會計職業責任與角色意識和發展定位相協調的運行體系。如今,無論是會計師行業,還是企業組織內部的會計工作,既然都已經泛化為一種「職業」,而且這個職業的服務領域已經面向整個社會,即便是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自身的會計行為也變成廣泛的社會性活動,其責任觀念顯然不能再局限於組織內部的行為學觀點。不單單是會計責任主體范圍已經波及到會計系統之外,而且在整個責任體制安排中,個體的作用將越來越有限,「我」將被「我們」、整體以及作為整體的高級行為主體所取代,一種廣泛的更深層次的會計責任觀念意味著要對一個復雜的治理網路中的競爭性規范進行平衡,並最終達成會計發展的根本目標。這顯然是「多元化社會所需要的、富有挑戰性的、並且有時候是英勇的事業」,而這又何嘗不是會計界所有富有責任感的諸位同仁理應承擔的一種積極責任!
【主要參考文獻】
[1] 郭道揚.會計史研究(第二卷)[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5.
[2] 李曉強.中國會計制度改革和會計信息差異[M]. 大連:大連出版社,2008.
[3] 蔡立新,崔也光. 挑戰與變革:基於信息社會環境的會計理性思考[J]. 會計研究, 2007,(2).
[4] 張忠民.會計責任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5.
3.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有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三種責任可以同時追究,也可單獨追究。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的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出於故意未按專業標准出具合格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注冊會計師過錯歸責原則 1.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 2.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舉證責任的不同:在一般的過錯原則下,舉證責任在原告一方,奉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過錯推定原則下,舉證責任倒置給被告,若被告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被法律推定其有過錯。
更多關於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有哪些,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ea9d71161582603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4. 淺論審計責任和會計責任論文的目的和意義
審計責任和會計責任是獨立審計中一對緊密相連的概念,兩者通過經濟責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但同時在注冊會計師審計中兩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涉及到注冊會計師和被審計單位的責任劃分和可能承擔的法律後果。因此科學界定兩者責任,對於強化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意識、提高審計質量和促進被審計單位加強會計核算和監督,推動市場經濟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會計與審計責任的概念
根據獨立審計准則,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和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是兩個不同意義的概念。會計責任是指被審計單位應建立、健全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護其資產的交全、完整、對其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負責,即保證會計報表的質量,這對於被審計單位是來說是責無旁貸的、應盡的義務。
而審計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按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出具審計報告,並對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審計報告的真實性是指審計報告應當如實反映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范圍、審計依據、實施的審計程序和應表示的審計意見;審計報告的合法性是指審計報告的編制和出具必須符合印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准則的規定。
二、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關系
如上所述,審計責任與會計責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兩者之間又有一定的聯系。兩者之間的聯系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會計與審計的關聯性
審計本身是從會計中逐步分離出來的,二者聯系密切,具有很強的關聯性。首先,兩者的處理對象都是會計資料,包括各種會計報表、會計憑證、會計賬薄;第二,兩者均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有關;第三,兩者均能促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第四,兩者均是圍繞會計信息質量發揮作用的。
2、工作目標的一致性
不論是會計單位,還是審計單位,在工作中,都是以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為依據,向有關利益方面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維護利益各方合法權益。
3、客觀基礎的同一性
不論是會計單位,還是審計單位,都是根據同一個企業已經實現了的經濟活動履行各自的職能。即:兩者反映和監督的都是同一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所以,它們的客觀基礎是一致的。
三、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區別
當然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緊密聯系的同時,還具有著明顯的區別。
1、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實質不同
會計責任是被審計單位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為保證資產的安全完整和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而應負的直接責任。但審計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在經濟監督活動中,為揭露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重大錯誤和舞弊,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負有的更高層次的責任(因為如果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的過程中按規范進行審計,就會大大降低甚至消除會計責任的危險)。因此,當會計報表出現問題時,在追究被審計單位會計責任的同時,要更加嚴格地追究作為高層次監督活動的審計責任。
2、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具體內容不同
會計責任的具體內容包括: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對會計報表項目的存在和發生、完整性、權利和義務、估價和分攤、表達和披露進行認定;而審計責任包括: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應如實反映審計范圍、審計依據、已實施的審計程序和應發表的審計意見、審計報告的編制和出具必須符合《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准則的規定,對會計報表總體的合理性、所列金額的真實性、完整性、所有權、估價、分類、交易截止和報表披露的公允性進行評價和判斷。可見審計責任主要是對被審計單位履行會計責任的情況進行評價。
3、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承擔者不同
會計責任的承擔者包括:企業管理當局、企業主要負責人和業務主管、會計人員和相關人員。而審計責任的承擔者包括: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和合夥人,兩者有明顯的差別。
4、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追究者不同
有權追究會計責任的部門包括: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審計部門、被審計單位的主管部門、檔案和司法部門;而有權追究審計責任的部門包括:省級以上財政部門、省級以上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國證券管理委員會、司法部門和相關部門以及企業的其他利益相關者。
四、辨析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現實意義
從以上對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分析可以看出,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兩者在具有相同特徵的同時又有明顯的不同,我們既不應該由於其共性而將其混淆,也不應該由於其差異而過分強調一方忽視另一方,正確認識和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對消除有關各方認識誤區,指導實踐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有助於增強被審單位的責任意識,進一步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近年來,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會計造假足以讓人膛目,其中原因不乏被審計單位對自身責任認識上的模糊。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瓊民源原董事長馬玉對公司造假帳的事實供認不諱,但他仍然不服,認為「人家都這么干,為什麼單單抓我」可謂代表了造帳者的典型心態。2000年7月1日,盡管國家實施的新《會計法》進一步明確了各單位的會計責任,然而會計造假的案例仍有發生,表明會計責任主體意識在當事人心目中的淡漠,此外,有的被審單位存在轉嫁責任的不良心理,認為產品合格與否,全靠檢驗員(注冊會計師)的檢驗,只要檢驗過關,產品出廠以後出現質量問題,是由於檢驗員失職,人家會追究檢驗環節的責任。這種轉嫁責任的心態會使其利用審計的自身局限以及注冊會計師的疏漏鋌而走險,助長其造假之風。正確認識和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有助於被審計單位領導和會計人員明確自身職責,增強責任感,自覺接受會計法規的約束,提高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水平,從而提高會計信息可靠性。
2、有助於增強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意識,進一步規范審計行為,提高審計執業水平。
盡管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將被審單位的會計責任寫入審計業務約定書和審計報告,要求被審單位出具聲明書以示對會計責任的強調,同時在業務約定書中強調審計的局限性及審計意見的「合理保證」作用,但這些防範責任風險的措施只能防範注冊會計師承擔不應承擔的審計責任,不能減輕其應負的審計責任、成為推脫責任的借口,規避責任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嚴格按照專業標准,規范執業行為,謹慎執業,只有正確認識和切實履行審計責任,注冊會計師事業才可能取得長足發展。
3、有助於司法部門和社會公眾合理確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維護其合法權益。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世界各國控告注冊會計師的訴訟案件急劇增加,人們稱之為注冊會計師的「訴訟爆炸」時代,我國控告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訴訟雖然始於近幾年,但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注冊會計師被控告的原因可能是注冊會計師方面的責任,也可能是被審計方面的責任,也可能是使用者認識差異所致,如何合理確認各方責任,做到司法公正,把握和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就顯得尤為關鍵,實務中,受法院判例的影響,往往會加重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因此,這一理論問題只有職業界才給於關注。明確審計責任和會計責任的關系,能夠為司法部門合理判定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提供前提,同時可以減少社會公眾對審計工作的誤解,維護注冊會計師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審計責任和會計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中常用的兩個概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注冊會計師事業不斷地發展,進一步分清兩者的區別和聯系,合理界定各自的責任范圍,對於發揮審計在現代經濟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強化會計市場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5. 論文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淺談會計法律責任
[摘 要]新《會計法》的頒布是當前市場經濟發展和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新會計法的實施規范了企業的會計法律責任,提高了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本文從會計法律責任的定義出發,簡單介紹了會計法律責任的分類,明確會計法律責任的必要性,指出現階段對會計法律責任認識存在的不足,並且提出了相應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會計法律責任 認識誤區 完善建議
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其目標是建立和發展公平、公正、公開、有序、靈活的市場經濟體制。會計工作涉及到社會經濟工作的方方面面,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越重要。我國新頒布的《會計法》,針對我國目前經濟形勢特點,對於會計的法律責任進行了修改和完善,以保證總體的會計信息質量有所提高。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一部分會計人員對於會計法律責任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誤區,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的法律責任意識不夠強,違法行為的處罰缺乏有力的保障機制,因此要強化會計法律責任意識,以確保會計工作高效、有序完成。
一、會計法律責任概述
會計法律責任是指會計法律關系中的主體因違反會計法律、法規所應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後果,是對違法者違法行為的制裁。我國《會計法》明確規定,會計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單位負責人、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其他人員和會計的監管部門。這里的法律法規不僅僅指《會計法》,還包括《公司法》、《審計法》、《保險法》、《注冊會計師法》、《合夥企業法》、《獨資企業法》、《企業破產法》、《所得稅法》等與會計工作有關的相應法律、法規。
會計法律責任的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行政責任,又分為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二是民事責任,由於會計人員一般是被動的造假,不需承擔主要的民事責任,企業的法人要對企業的財務報表負責,因此民事責任主要由企業的法人承擔;三是刑事責任,這是會計法律責任中最為嚴重的,如果會計違法行為比較嚴重,造成的後果或者損失巨大,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由於會計工作涉及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會計人員責任重大,對會計法律責任的認識直接關繫到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影響到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進而影響到會計信息使用者做出決策,加之我國目前對於會計法律責任的認識和執行中還尚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加強會計法律責任意識的培養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經濟形勢的需要。
二、會計法律責任存在的問題
新《會計法》的全面實施強化了企業和會計工作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意識,減少了會計舞弊和貪污的發生,總體上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但是,還是有很多會計人員法律責任意識淡薄,對會計法律責任的認識存在誤區,對會計造假的認定存在誤解,同時在會計法律責任的強制執行過程中,執法的剛力不夠,導致會計造假、會計舞弊的行為時有發生。
1、會計人員對會計法律責任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
一方面,目前的我國的就業壓力比較大,為了保住飯碗很多會計人員迫於壓力屈服於老闆的意識,而將會計的責任拋於腦後。另外,由於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的總負責人是企業的法人代表,很多會計人員認為自身所承擔的法律責任相對比較小,出了問題會有領導負責。這種對法律責任沒有足夠重視的態度,直接導致造假賬、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
2、單位的負責人對自身要承擔的會計法律責任認識不充分
新《會計法》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但是在現實中很多企業的負責人只是把自己放在了最高決策者的位置上,過多的關注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忽略了企業的財務工作,甚至很多負責人不懂會計,對於企業的財務制度和財務決策沒能及時的監督和考核,導致企業的財務缺乏有力的內部控制機制。
3、對虛假會計信息的認定存在認識誤區
在認定會計法律責任的時候,關鍵性的一步是確認虛假的會計信息,而目前對於虛假的會計信息的認定,存在兩種觀點。一種是認為應該通過會計專業的角度來判定,一種則是認為要根據法律的角度來確定。兩種觀點沒有達成一種共識,致使對於實際工作中虛假會計信息的認定至今存在著分歧。
4、對於會計違法行為的處罰缺乏有力的外部保障體制
雖然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於會計法律責任都有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在違法行為發生時,對於責任的追究和處罰缺乏有力的外部監督保障機制。我國目前對於會計違法行為的制裁監督機構跟其他的違法行為是一樣的,都是依靠檢察院進行監督執行,缺乏一個專門的有力的行政部門,保障對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制裁得到有效執行和實施。
三、提高對會計法律責任認識的幾點建議
由於會計法律責任的主體不僅僅是會計人員,還涉及到單位的管理層,因此要全面的、有針對性的加強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意識的培養,努力做到防患於未然。
首先,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法律責任意識。會計人員是財務工作的執行者,其素質直接關繫到財務工作成果的質量,因此要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明確會計人員的職責及其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從根源上防止和減少違法行為的發生。
其次,提高單位負責人的會計法律責任意識,確保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企業負責人的會計責任意識,促使他們學習必要的財務知識,增強會計法制觀念,加強對會計工作的管理,並通過制定有效的內部財務控制體系,防止和監督會計舞弊的發生。
再次,企業和政府部門要加強對會計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保障法律責任違規處罰的有效落實。雖然制定法律法規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引導和約束人們的行為,並不是為了懲罰違法行為,但是對於違法行為的處罰決不能手軟。上級管理部門要加大對財務人員舞弊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包庇任何違規、違法行為,國家行政機關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機構,確保對違法行為的處罰落實到實處。
總之,企業的管理者、會計人員、政府的相關的行政部門都要加強會計和法律相關知識的學習,明確自己的職責和法律責任,會計人員要遵守職業道德,服務企業,服務社會。企業以及政府一旦發現違法行為,要及時進行制止並將責任落實到相關人員,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6.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5000字範文
會計既是以提供會計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又是一種進行價值管理的經濟管理活動。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會計5000字 畢業 論文的 範文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點我查看「會計畢業論文題目」???
會計畢業論文5000字篇1試談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和審計風險的對策
摘要:影響審計風險的因素包括內生因素和外生因素,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是影響審計風險的重要內生因素之一。隨著審計准則國際趨同時代的到來,如何降低審計風險成為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注冊會計師存在的職業道德風險以及相應的應對 措施 。
關鍵詞:審計風險;內生因素;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應對措施
前言
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注冊會計師進入訴訟「爆炸」時代。20__年2月15日,我國正式頒布了新的審計風險准則體系,採用風險導向審計模型。
影響審計風險的因素包括外生因素和內生因素,外生因素包括:中國審計歷史發展遺留問題、執業環境、審計對象的經營理念與投機心裡、審計期望差距等等。其中的職業環境包含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法律環境、技術環境等。所以外生因素不易把控,度量與測評上也存在極大困難,即使找到相關公式與指標,它們與審計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也不直接。
但是其內生因素卻直接作用於審計風險的高低。審計風險產生的主體是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由於他們採用了不恰當的審計程序和 方法 或是非故意的錯誤理解與判斷,導致審計結果與審計對象的經濟狀況不相符,最終可能誤導信息使用者。因此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是影響審計風險的重要內生因素之一。
一、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分析
(一)注冊會計師考核與選拔體制問題
在中國,注冊會計師考核與選拔體制主要是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注冊會計師考試(即CPA)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設立的執業資格考試。從1991年開始已經經歷了10餘年的發展,2009年時進行了改革,考試開始實行「6+1」制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在廣度上涉及經濟、管理、法律多個領域,深度上越來越看重綜合能力的評價,對於復雜經濟業務的處理是其考核重點。
但現實中卻存在很多問題,注冊會計師考試在近幾年顯得特別火爆,一些注會輔導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他們打出的 口號 極為誘人,似乎只要通過了CPA考試,你的明天就有了保證,這吸引了很多在校大學生的眼球。在校大學生沒有任何從業 經驗 ,他們相較真正的從業人士有著大把的時間和中國式 教育 下的做題技巧,校園里掀起了考注會證熱。但是之後呢?拿到注冊會計證書後,這些從未接觸過復雜業務的年輕會計師們非常容易被誘惑與欺騙,嚴重的甚至要承擔法律責任。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比如缺乏經驗的畢業生應聘到事務所,他們對於手頭財務資料的理解程度是有限,而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量大、工作效率高,加班加點是常事,迫於領導的壓力和繁重的工作量,年輕的畢業生們對於所審計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是否真正了解不得而知。所以對於在校大學生和跨專業大學生考取注冊會計師證書,我們要謹慎對待,因為這可能直接影響到審計質量從而增強審計風險,同時也可能對於個人的職業生涯產生不可修復的創傷。國家已經出台政策不允許在校大學生報考注冊會計師,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些唯利是圖的輔導班們總能為在校大學生們重新包裝讓其出現在考場上。一旦精英教育大眾化,結果並不直接導致人口素質的提高,相反往往帶來社會成本的增加。
(二)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發展問題
本土的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發展問題十分突出,首先是人才流失問題,自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出現後,越來越多的中小事務所的核心人才跳槽到四大工作,直接削弱了中小事務所的核心競爭力,孔雀東南飛的現象嚴重影響了事務所的持續發展;其次是越演越烈的競爭問題,截止到2008年我國擁有7143家會計師事務所,其中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已經超過6000家,佔全行業90%以上。然而由於受到規模與風險的限制,這些數量龐大的事務所的基本業務層面極其雷同,所以競爭態勢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出現了價格戰,結果就是審計質量大打折扣,客戶大量流失與審計風險的增強。最後是內部管理問題,中小事務所的管理是不完善的,因為規模的限制,可能權利過分集中無法分清企業與個人的利益,從而導致事務所只注重短期獲利而不在乎長遠發展。促進本土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發展是極其必要的,因為一旦出現壟斷,那結果就是審計質量的降低和審計風險的增強。自從四大進駐後,中小事務所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同時也是一個極好的淘汰機制,優勝劣汰的結果是優化競爭機制。經濟業務的多樣性決定了中小事務所的發展方向,我們只有將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或是重新定位目標市場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
(三)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失范
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分為兩個層次:基本原則和具體要求。所規范的內容從專業勝任能力到獨立性,從收費標准到業務宣傳等等。這一規范從整體上制約了注冊會計師行為,但效果卻不令人滿意。《中國經營報》發表 文章 ,2008年至今共有24家上市公司因為虛增收入、虛增固定資產、違規向關聯方提供資金等原因受到行政處罰,但僅有5家擔任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因為在這些虛假年報上簽字受到行政處罰。回報高、處罰風險低使得許多事務所和審計人員蒙蔽了雙眼,最終違背了職業道德。單純提高處罰力度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培養階段和選拔階段就注重職業道德的測評。同時我們的監管力度不夠,也是導致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失范的原因所在。
二、面對審計風險的應對策略
面對審計風險的應對策略包含很多領域,比如:政策與法律的支持、審計准則的國際趨同、改進審計方法與技術、公司治理等等。本文主要從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與風險基金方面分析如何降低審計風險。
美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共4個層次:第一層次職業道德概念;第二層次行為守則;第三層次行為守則解釋;第四層次道德裁決。而在我國不存在完善的道德懲戒,這就使得具有逐利性的審計人員忽視了本身就較低的處罰成本而甘願冒險。加大處罰成本使其遠遠超過其獲利水平,這樣不僅可以抑制審計人員見利忘義,而且能夠對投資人給與一定的補償,但是這種方式只能存在於事後,它的預防作用並不明顯。所以要想整體提高職業道德建設鼓勵措施必不可少,對於遵循職業道德從業的審計人員給與獎勵,可以是行業獎金,也可以為每個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建立道德檔案,根據不同的檔案記錄給與不同資質從而達到鼓勵其遵守職業道德的目的。
改變薪水償付方式對於注冊會計師堅持職業道德有重大影響,委託方一般會根據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 報告 內容給與薪資,然而這就有背公平原則。我們可以建立有資質的信用中介機構,在審計之前就將薪資轉到有關賬戶,當審計結束後由有關部門對於審計報告的質量和公允性作出評價,並決定是否支付薪資的問題,這樣就將被審計單位隔離出來,有利於打消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的後顧之憂,促使其堅持職業准則。
在注冊會計師考核過程中加大職業道德的考核力度,不僅體現在試卷中,更多的是在考察階段為注冊會計師建立誠信檔案,使得良好的職業道德成為注冊會計師高薪的資本,從而將道德風險經濟化。
建立風險基金是對注冊會計師的一種有效保護,就像其他的 保險 形式一樣使得站在被告席的注冊會計師盡可能降低損失。如今我國加大了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擔當,因此建立健全風險基金有利於注冊會計師的 職業規劃 與風險規避。但這種風險基金只能在經濟上盡量減少損失,其他方面的成本不能包括在內,這也是對注冊會計師行為的制約,畢竟風險往往是最好的管家。
參考文獻:
[1]《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改革方案》,中注協2009年
[2]胡曉敏。《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2010年
[3]《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指導意見》,2002年
會計畢業論文5000字篇2淺議我國注冊會計師的從業現狀與道德構建
摘要:近些年來,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市場經濟不斷完善,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方面的問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注意。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注冊會計師行業在職業道德建設方面得到了極大發展。同時因為多種因素的作用,職業道德水平在整個注冊會計師行業來說不高,這是一個需要關注的社會問題。這一問題影響會計行業的發展甚至生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是整個會計行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重要性;對策
一、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概述
職業道德這一簡單詞語中隱含著極其多彩的內容。若想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先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進行深入的了解。需要從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意義極其含義著手研究這一問題的內在含義。
(一)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含義
《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中有相關定義,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指:專業勝任能力、職業紀律、職業責任和最重要的注冊會計師職業品德等的合稱。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性質使其必須對廣大群眾附有極大責任。所以,想要給予社會公眾更加值得信任並且質量較高的專業服務,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是整個會計師行業發展與生存的基礎和重點。
(二)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社會主義道德是職業道德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道德的建設與職業道德的建設有著密切聯系,必須大力進行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推動社會主義 文化 強國。報告指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礎是整體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要弘揚時代新風,提高個人品德教育、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注冊會計師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時,必須能夠遵從公正、客觀和獨立的原則;保證獨立審計及其所有與之相關的職業准則;保障社會公共利益,使投資者與另外的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得到應有保護,通過嫻熟的技術展示極高的職業道德與工作能力,注冊會計師的自身道德素質由此展現;注冊會計師整體的道德素質便由會計師事務所中的一位位單獨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共同展現;包括注冊會計師行業在內的所有行業的職業道德,共同展現出整個國家的道德水準,提醒我們所有人當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程度。
二、我國注冊會計師的從業現狀分析
(一)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現狀
首先,獨立性缺失。以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為例,當「四大」中的任何一家拒絕某公司的審計請求時,那麼另外三家事務所在接受這一公司審計請求後,必然將該公司的信息進行細致詳細的調查,這是一種行業默契。可在中國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中,如果遇到相同情況,這一公司可以輕易的尋找另一個「容易合作」的事務所。這種情況一是由於當前我國有大量的會計事務所,但卻未能形成大的規模,造成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更多的因為獲得某個業務只能提供更多的幫助,二是對職業道德認識的不足,導致行為嚴謹性不夠。當前會計事務所的激烈競爭與市場化的運作方式,使得大部分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經濟上壓力較大,缺乏較高的獨立性,更多的按照客戶的要求完成審計。
其次,審計造假注冊。職業道德是把握會計師較強的財務經驗與財務知識背景的關鍵,如果某個注冊會計師缺失職業道德,必然利用專業知識和能力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獲得利益。雲南綠大地造假案件是一個典型案例,四川華源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造假幫助綠大地公司上市牟利,作為所長的龐明星利用自身職權為其出謀劃策,通過一系列手段,包括注冊關聯公司,虛增收入、虛構交易、虛增資產2.96億元,並為其偽造各種合同和發票明細。最終使連續數年虧損的綠大地公司得到了與真實情況完全相向的審計報告,得以完成上市集資3億多元。
第三,執業行為不規范。一整套完善行為規范與審計程序是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可對於一些事務所與注冊會計師為了降低開支,節省成本,沒有按規定進行實質性程序與需要的控制測試,使得審計程序沒有盡到應有作用,出具的審計報告沒有充分的審計證據,職業道德原則中的誠實、客觀與公正沒有得到執行。在紫鑫葯業案件中,1.97億預付賬款由紫鑫葯業打到「延邊系」,負責的注冊會計師沒有嚴格按照審計程序得到必要的審計證據,卻提供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便是極大的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
第四,專業能力不足,缺乏保密意識。較高的專業技能是注冊會計師行業必須擁有的能力,不僅需要財務知識精通,還要對法律法規和其他與審計相關的知識有深入的了解,這就需要注冊會計師提高自身知識儲備,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可一些注冊會計師眼中僅有高額的收益,完全不管是否是自身能力可以勝任的工作,隨意提供多種業務。在能力不足不能夠完全了解工作內容時,就事先提供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職業道德的准則要求被嚴重違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涉及各項材料,有時會有商業機密材料,而為客戶保密則是注冊會計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可一些注冊會計師有時由於缺乏嚴謹性在無意中使客戶的商業機密得到外泄,這一行為可能給客戶造成極其重大的經濟損失。
(二)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外部環境層面
首先,扭曲的審計市場需求。在我國不夠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現狀下,企業的經營者通常便是審計的委託人,這樣造成三足鼎立式的平衡被打破。企業經營者一般由於相關法規和政府的原因,不情願的聘請注冊會計師審計,這不是真實的市場需求,而自己花錢用來審計自己使事務所與經營者聯系密切,經濟往來容易造成審計舞弊,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極大缺失。其次,政府幹預過多。上市公司是當地政府經濟增長的頂樑柱,是當地稅收增長的大戶,企業募集大量資金促進企業成長,也為當地的稅收收入提供了極大助力。有利益的驅使,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為了自身的政績著想,想盡辦法提高當地經濟增長,甚至把一些常年虧損的企業實行財務包裝使其上市。由於當地政府的斡旋,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不得不做出讓步,按當地政府和企業要求提供相應的審計報告推動企業上市,這一行為嚴重違背職業道德准則。
2、會計事務所層面
首先,市場經濟的激烈。我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相互間競爭非常激烈,正在競爭型市場階段。這是由於當前我國會計事務所大部分規模不大,不能達到規模效應,利用降低價格為主的粗放型競爭方式是會計事務所競爭的主流方式。這一競爭導致了不高的審計費用,降低審計成本成為會計事務所會保證獲得一定利潤的必要方法,從審計程序開始簡化,不規范的進行審計程序,經常造成注冊會計師在出具審計報告時沒有相應足夠的證據材料。其次,違規成本較低。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09至2011年三年間,中國證監會便對61個上市公司造假案進行行政處罰,這些上市公司均得到注冊會計師提供無保留審計報告,可只有其中的9家會計師事務所受到了相應處罰,並且基本沒有對注冊會計師個人進行處罰。
3、注冊會計師層面
首先,職業道德意識淡薄。在進行人員招聘時,我國的會計事務所大部分都只關注注冊會計師的專業能力方面考察,卻沒有對職業道德投入太多的關注。而且,一些注冊會計師甚至並不認為職業道德是必要與重要的,後續缺乏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得一些注冊會計師沒有相應的風險意識與責任感,在金錢的驅動下,常常提供違背職業道德的證明。其次,專業勝任能力不足。當前審計前進的主要方向是風險導向審計,這種審計在彌補過去審計方法不足的同時,還可以減小審計期望差距。但也需要獲得較高專業素質的注冊會計師,要求注冊會計師在法律、會計、審計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認識,同時還需要對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有深入的了解。如果是沒有足夠相關知識了解程度的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又沒有專業人士輔助,極易造成因審計證據不足而導致的審計結果偏差。
三、加強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對策分析
想要整個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快速發展,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是重中之重。加強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是提高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的必經之路,必將作為行業前進的重要部分。針對當前現狀提供相應促進發展與穩定的方法是當前所必需的。
(一)完善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體系
《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准則》與《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道德規范指導意見》是當前我國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來源與依據。但這兩項規範文件沒有具體的方法與操作規范,只是規范總綱,涉及執業能力、職業品德及職責責任等方面。所以,當前職業道德規范體系指導職業道德的具 體操 作必須不斷改革完善。依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規定的各項標准,職業道德裁決指南、職業道德規范指導意見、職業道德基本准則及職業道德具體准則一起構成了我國現行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准則體系,必須不斷對職業道德准則體系進行規范。
(二)提升注冊會計師整體素質
如何加強注冊會計師整體素質建設,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教育廣度與深度,大體可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對注冊會計師後續教育工作進行嚴格落實。教育的內容需要以執業規范與注冊會計師業務素質為基礎,加強職業道德、行業操守、社會公德三方面的學習。第二,增加註冊會計師行業入行標准。從考試辦法開始進行改革,注冊會計師考試報名提高申請條件。比如加強學歷要求,規定報考資格需要符合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要求;對於非財會類專業的考生增加考試科目,變更考核方式,更嚴格要求。同時提高考試中職業道德內容分值。第三,加強宣傳,提升認識。加大宣傳力度,從系統內出發,有效的宣傳職業道德規范,加強職業道德學習。提供更多樣的宣傳手段,更多的利用輿論和媒體,不斷影響使其慢慢深入每一名注冊會計師的內心,最終提高認識,摒棄違反職業道德和習慣的行為。
(三)完善法律責任體系
從依法治國方略入手,對相關法規進行規范,使職業道德真正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首先對相關法律責任進行明確,審計准則在法律中的地位得到保證。基本標準是審計准則,這樣才能真正判斷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標准。想要免除責任,必須嚴格按照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執行。審計准則必須擁有法律的權威性,以便注會計師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可以真正的客觀、公正地開展業務,做到依法獨立。同時,要增強執法力度,堅決打擊注冊會計師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法律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威懾力,對有意違法者予以嚴懲,督促注冊會計師行業規范最終增強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
(四)加強道德監管行業監督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是我國當前對注冊會計師行業進行監管的認證部門。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是一個自律性組織,規范監管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增強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必須要求注協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更嚴格的監管。注協想要提高監管職責,需要依據事務所的管理水平、人員構成和整體規模等因素進行等級評定,對不同的等級評出對應的監管方法,實行執業誠信考核制度,提出主要靠外部監管、次要靠內部監管的雙重管理體系。同時,需要穩定的政府部門進行行政監督管理工作,而注冊會計師協會負責對自身的監管職責。
參考文獻:
[1]沈穎玲。注冊會計師職業發展核心能力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1(04)
[2]張萍,劉桂華。注冊會計師職業風險的防範[J].遼寧經濟。2011(07
[3]胡少先。論注冊會計師職業的十大觀念[J].浙江 財稅 與會計。2011(09)
[4]胡凌雲,譚仕平。對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團體定位的思考[J].湖北審計。2012(07)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會計畢業論文」
7.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 》 論文 參考文獻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 》 可供參考文獻 1 。閻達五、閻金鎔《改革中的會計審計論文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2。張建軍《審計概念體系研究》,1997年。 3。毛岩亮《民間審計責任研究》,1999年。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4。李若山、周勤業《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理論與實務》,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年。
5.文光偉《注冊會計師都法律責任》,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年
6.閻金鎔《審計理論研究》,中國審計出版社,1993年 7.閻至剛《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讀本》,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年。
8.李君《論審計的獨立性》,度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
9.謝榮、李樹華、王建春《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發展戰略),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
10.陳漢文《注冊會計師職業行為難則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年。 『
1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中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案例與研究》,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王立彥、崔謹、徐惠玲《會計師職業道德與責任——理論、規范與案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劉力雲《審計風險與控制稠;中國審計出版社,1999年。
14.胡春元《審計風險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
15.周志誠《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中國海峽兩岸案例比較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
16.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審計》,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17.阿爾文·A·阿倫斯等著,張龍平等譯《審計與保證服務》,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
18.王德升《關於審計「期望差距」的幾個問題》,注冊會計師通訊,1997;年第(6)』期。
19.胡繼榮《論審計期望差距的構成要素》,審計研究,2000年第(1)期。
20.黎仁華《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研究》,財經科學1:2001年第(2)期。
21.陳宋生《淺論受託經濟責任及其產生》,江西審計與財務,2001年第(9)期。
22.陳水利《重塑注會形象重建會計信用4—從銀廣夏事件談起》,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
23.溫天理《從注冊會計師的角度透視銀廣夏》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2001年第(11)期。 、 24.劉振華《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研究隊財會月刊,2001年第(6)『期。 還有很多!!!
8. 求有關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外文文獻~
你好,非常榮幸給你解答。
關於外文文獻,我也在網上搜索過,但是只是一個論文的開頭,剩餘的他要求付費,顯然我不會花錢去買。現將開頭發給你,希望對你有用。。
The Study of CPA』s Legal Liability(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Abstract: Study on legal liability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has a direct rel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PA) instry, but also affects the run of economic order all the country. Since resumption of CPA in China in 1981,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on researches of legal liability of CPA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parts of the Legal Liability of CPA is still blank in the Law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demanded exactly to modify, such as the boundaries of Legal Liability of CPA, partitions of the Legal Liability of CPA and avoidance Legal Liability of CPA and so on, which inced a phenomenon that litigations showed up greatly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tries to define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CPA,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iability of accountant and audit, ascertain the Liability of the third person include and analyze legal liability of CPA and its reasons. Based on literatures about legal liability of CPA and recent situation of CPA instry in our country, countermeasures on avoidance legal liability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re presented.
Keyword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Legal Liability; defi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