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貸款通則具備法律效力嗎

貸款通則具備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3-08-24 03:05:49

A. 企業之間借款合法嗎

問題一:企業間借款是否合法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中明確規定,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無效合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貸款通則》第61條規定,企業之間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融資業務。第73條規定,企業之間擅自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對出借方按違章收入處1倍以上至5倍以下罰款。由此可見,企業之間的借貸是違法的。
企業之間的相互借貸之所以為法律所禁止,除了違反國家有關金融貨幣專營的規定外,還因為:第一,信貸杠桿是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如果允許企業之間借貸,而人民銀行又無法對這種借貸進行管理監督,信貸杠桿的宏觀調控作用便會大為削弱。第二,資金市場的發展規模及資金這種特殊資源按市場規則的優化配置,與國家經濟建設的全局有極大關系。資金市場的主體歷來都是銀行,並且歷來由國家通過制訂和執行金融法規政策調控。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使資金脫離銀行控制而形成「體外循環」,形成不受國家金融法規政策調控和不受人民銀行監督管理的地下資金市場。其發展結果必然使資金市場規模失控,並且使資金不能按市場規則優化配置,這對市場經濟的健康發育和有序運轉及國民經濟的健康均衡發展十分不利。第三,無論是從事商品生產、商品流通的企業還是從事其他服務業的企業,他們制定企業章程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他們的營業范圍時,不可能批准該企業可以從事借貸活動。因此,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也違反企業設立的宗旨和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規。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中明確規定,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無效合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貸款通則》第61條規定,企業之間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融資業務。第73條規定,企業之間擅自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對出借方按違章收入處1倍以上至5倍以下罰款。由此可見,企業之間的借貸是違法的。
企業如果起訴到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的規定,對自雙方當事人約定的還款期滿之日起,至法院判決確定借款人返還本金期滿期間內的利息,應當收繳,該利息按借貸雙方原約定的利率計算,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借款利息未約定,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

問題二:企業與企業之間可以相互借款嗎,借貸行為是否合法 1、企業與企業之間可以相互借款,借貸行為是完全合法的。
2、最高人民法院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答記者問時說,1996年央行發布的《貸款通則》規定,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借貸會破壞金融秩序,企業之間借貸的合同是無效的。2007年物權法出台,按照物權法的規定,物權的權利人有權依法自由的處分自己的財產,貨幣資金當然是屬於他的財產,他當然可以處分。所以,規定只要不是把錢拿去放貸,企業之間的借貸就是合法的。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 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為生產、經營需要訂立的民間借貸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外,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問題三:企業與企業之間借款是否合法? 這個是合法的.
只不過他們之間的借款超過一定的借款利率的倍數.法院是不予保護的.
一般是四倍吧.我沒記錯的話.

問題四:公司和公司之間借款是合法的嗎 借貸是指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依貸款人不同,借款合同可以分為金融機構借款合同和民間借款合同。目前我國立法只允許法定貸款人依法貸款。
1996年6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貸款通則》第2條規定:「本通則所稱貸款人,是指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經營貸款業務的中資金融機構。」《貸款通則》第2條規定:「本通則所稱借款人,系指從經營貸款業務的中資金融機構取得貸款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和自然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明確規定,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無效合同。根據上述規定可以看出,企業在我國只能成為借款人而不能成為貸款人。即我國立法禁止企業之間相互借貸,其原因在於:有助於規范企業的經營范圍;有助於維護國家金融秩序,金融是一國經濟的命脈,國家必須對其加以控制。如果允許企業之間相互借貸,必然會造成金融秩序失控,給國民經濟造成損失。
根據現行的我國法律,非金融機構的企業之間是不能貸款的,如果發生貸款,法律後果自然是合同無效,本金返還,利息理論上國家是要沒收追繳的。而企業和個人以及個人和個人之間是允許形成借貸關系的,利息不得超過銀行利息的四倍。
企業之間相互借貸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民間經濟行為,然而對於這種行為的法律界定卻說法很多。當一種經濟行為「合理卻不合法」的時候,立法機構也正是應當有所作為之時。可以參考我些寫的一篇文章《企業間借貸合法嗎?》user.qzone.qq/343872600/2

問題五:企業之間無息借款合法嗎? 通過銀行以委託貸款的形式是合法的

近日,某企業財務人員來電話咨詢。他說,企業將自有的閑置資金300萬元暫借給另一家企業,時間6個月,協議規定不用支付利息,6個月後還款時也確實沒有支付利息。這種情況該企業是否應該按同期銀行利息或其他方法計算利息收入並繳納營業稅?稅務機關是否有權核定其利息收入?另外,如果不是企業的自有閑置資金,而是企業從銀行貸款而來,又無償供另外一家企業使用,該企業用不用納稅調整?如果這些銀行貸款享受了財政貼息待遇,該企業又該如何處理?
非關聯方無償讓渡資金沒有納稅義務
關於無償將資金讓渡給他人使用的涉稅問題。我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本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營業稅。」《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條規定:「條例第一條所稱提供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是指有償提供條例規定的勞務、有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有償轉讓不動產所有權的行為。前款所稱有償,是指取得貨幣、貨物或者其他經濟利益。」因此,公司之間或個人與公司之間發生的資金往來(無償借款),若沒有取得貨幣、貨物或者其他經濟利益,不繳納營業稅。由於無償借款無收入體現,因此也不涉及企業所得稅問題。
納稅人需要關注的是,企業將閑置資金借給另一家企業使用,約定不收利息,但另一家企業以低於市場價格向其提供其他勞務或商品的行為,不能視為無償。只要出現企業間借款不收利息的情況,稅務機關就會探究其可能取得其他經濟利益的渠道。如果企業存在以低於市場價格甚至無償獲得另一家企業的勞務或商品的情況,稅務機關就可以根據這一往來關系判定企業借款是「有償」行為,進而確定其計稅營業額。如確實無償,納稅人有義務證明自己「無償」借款理由的正當性。
關聯方讓渡資金需納稅調整
無償讓渡資金不涉及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前提是企業間不存在關聯關系,如果存在關聯關系,則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稅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企業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而減少其應納稅的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即若借貸雙方存在關聯關系,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利息收入並繳納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
《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國稅發[2009]2號)規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零九條及《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一條所稱關聯關系,主要是指企業與其他企業、組織或個人具有下列關系之一:(一)一方直接或間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總和達到25%以上,或者雙方直接或間接同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達到25%以上。若一方通過中間方對另一方間接持有股份,只要一方對中間方持股比例達到25%以上,則一方對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間方對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計算。(二)一方與另一方(獨立金融機構除外)之間借貸資金佔一方實收資本50%以上,或者一方借貸資金總額的10%以上是由另一方(獨立金融機構除外)擔保。(三)一方半數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或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會的董事會高級成員是由另一方委派,或者雙方半數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或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會的董事會高級成員同為第三方委派。(四)一方半數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同時擔任另一方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會成員和經理),或者一方至少一名可以控制董事會的董事會高級......>>

問題六:個人與企業之間的借貸是否有效? 相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其他企業及其他組織或者公民的借貸行為而言,公民個人與公司企業之間的借貸屬於民間借貸。關於民間借貸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問題,我國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只要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就是合法有效的。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無效民事行為能力,不受法律保護:(一)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二)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三)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四)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你向該公司借款,只要是你與該公司的真實意思表示,不屬於上述幾種情況,那麼就是合法有效的,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

問題七:企業之間可以發生民間借貸嗎 企業間借款是指無金融經營權的兩個企業之間互相拆借資金的民事行為。關於企業借貸合同效力《商業銀行法》第十一條第二款明確規定: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等商業銀行業務。
貨幣借貸是一種金融業務,其穩定關繫到一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只能由國家指定的金融機構專營,非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借貸歷來為我國法律所禁止。長期以來,司法實務中對企業間借款合同是一概否定其效力的,即認為企業間借款合同非法,應歸於無效。關於企業借貸利息處理。對企業之間非法借貸糾紛案件的處理,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釋規定借款人只返還本金,不計利息。並且,對自合同約定還款期滿之日起,至法院判決確定借款人返還本金期滿期間內,當事人已取得的利息或約定但尚未取得的利息全部予以追繳。

問題八:公司對公司借款怎麼操作合法 問題:1、企業能否直接向個人借款?這些「個人」能否是較多人?或不特定人?2、企業能否向企業借款?如何操作才能合法? 分析 1、企業可以向特定個人借款。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公民與企業間相互借貸屬於民間借貸,為法律所允許,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為有效。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又明確規定了幾種應當認定為無效借貸的情形:一、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二、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三、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四、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以上規定為無效的幾種情形,都是企業涉嫌非法集資和發放貸款。對於一般的借貸案件,法院會按照自願、互利、公平、合法的原則,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限制高利貸。個人與企業間的借貸關系,約定的利息在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以內,且沒有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是合法有效的,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2、向不特定人借款可能被認定為非法集資,可被處行政、刑事責任。 吸收公眾存款和發放貸款都是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法律規定,設立商業銀行,應當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審查批准;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等商業銀行業務。如果企業想向社會公眾籌集經營資金,必須達到法律規定的條件,並且履行法律規定的手續,否則,即為非法,行為人甚至可能受到刑法的制裁。3、企業與企業之間貸款,當前被貸款通則所禁止,且有明確的行政處罰,雖然該規定僅是行政規章、且不合理,但仍有法律效力。4、企業和企業之間借貸的模式,可以調整為下列模式:1)通過銀行委託貸款。這就給銀行增加收入嘍。2)企業之間簽訂合作協議,一方支付另一方誠意金或YU付款,約定一定期限無合作進展則退款,退款加利息--這其實也相當於回購條款。這是假合作\真借款。3)通過個人轉借款。企業A把款借給個人甲,甲再借款給企業B。企業B對A承諾提供擔保責任,確保甲不向A還款時,B直接還款給A。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部分條例 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問題九:企業之間可以借貸嗎?為什麼? 1、企業間借貸是否合法這已經不是很重要的問題:企業間直搐融資的情況在現如今是很多的,並且無論是「稅法」還是「企業會計制度」都對與此相關的經濟業務作出了規定,說明企業間的借貸應該是允許的。問題是:企業間的借貸的可靠性能到底有多高?借錢容易還錢難。當然,如果對方信譽度好,又有資產做抵押,借錢給他是可以的。不過,你還得按照利息收入繳納8%的營業稅(營業稅稅率稅目表為5%,1997年國務院改為8%),也還必須向對方提供利息發票。我想這些你都可以解決。
2、稅法規定「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不高於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據實扣除」,這里所說的借款利率,指的是按照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利率。但是,從民法通則的角度講,法律規定企業間的借貸利率不超過同期借款利率的30%(也就是上浮30%)是受保護的。因此,竊以為,稅法規定的基準利率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列支,超出部分(上浮30部分)在企業自由資金列支或者做納稅調整。個人意見作為納稅調整對企業有利。

問題十:企業與企業之間簽訂借款合同可以嗎?需注意什麼法律事項? 除了親戚、朋友、同事相互之間的借款合同之外,大部分借款合同的貸款人(出借人)是銀行或信用合作社。 借款合同具有以下特點: (l)借款合同為諾成合同。借款合同的標的物是金錢,屬於消費借貸合同。傳統民法學說認為,消費借貸合同屬於要物合同,即合同的成立,不僅要雙方達成合意,還必須以標的物的交付作為合同的成立要件。民法學界通說認為,我國的借款合同應理解為諾成合同。即:只要雙方當事人就借款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借款合同即告成立。 (2)借款合同為雙務有償合同。借款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互享權利、互負義務。貸款人負有按合同約定拔付款項給借款人的義務,借款人負有按期還本付息的義務。 (3)借款合同大部分為要式合同。除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外,借款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借款合同應當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另外,借款申請書、借款憑證、協議書及修改借款合同的有關書面材料是借款合同的組成部分。 為了維護貸款人的利益,保證借款人按期還本付息,<合同法>第198條規定:訂立借款合同,貸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擔保的形式和內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規定辦理。另外,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合同法)第204條、第205條對借款的利率也作了原則性規定。根據規定,辦理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貸款的利率,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公民之間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B. 銀行是否對貸款方交給擔保公司的保證金有監管的責任

銀行收取保證金此行為本身就屬於違法行為,合同屬於無效合同,你們完全可以起訴要求銀行返還當初的保證金,至於銀行的損失時由於其違法造成的後果,理應由他們向擔保公司通過法院主張權益。

違反了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我國《貸款通則》第18條第2款規定,借款人有權按合同約定提取和使用全部貸款。而金融機構實行貸款預收保證金制度,使借款人實際得到的貸款總額減少,不能滿足借款人急需資金的需要,侵犯了債權人的合法權利。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嚴禁非法提高利率的公告》第8條明確規定:「嚴禁各金融機構擅自提高存、貸利率或以手續費、協儲代辦費、吸儲獎、有獎儲蓄以及貸款保證金、利息備付金,加收手續費、咨詢費等名目變相提高存貸利率。」預收貸款保證金正是一種變相提高貸款利率的行為。
《貸款通則》第4條規定:「借款人與貸款人的借貸行為應當遵循自願、平等、誠實、信用的原則。」銀行為加強貸款管理,預防貸款風險而單方規定了預收貸款保證金制度,不論借款人是否願意都強迫其接受並加重了借款人的負擔,造成了不公平、不合理的結果,這顯然違背了自願、平等、誠實、信用的原則。盡管金融機構認為,借款人只要到本機構貸款,該條款就必然成為貸款合同條款,但依據《民法通則》及《貸款通則》的規定,該條款顯然不具有法律效力。

C. 審理委託貸款合同糾紛案件的幾個法律問題

一、委託貸款合同的效力認定
委託貸款合同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兩種:雙方協議的委託貸款和三方協議的委託貸款。雙方協議的委託貸款由資金提供人(委託人)與銀行(受託人)簽訂的委託合同及銀行(受託人、貸款人)與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構成,委託人與受託人、貸款人與借款人的權利義務分別在兩個合同中約定;三方協議的委託貸款則由一個合同構成:資金提供人(委託人)、銀行(受託人、貸款人)與借款人的權利義務均在一個合同中約定。審判實踐中,從事委託貸款的委託人多為非金融企業,借款人則多為難以從銀行取得貸款的中小企業,按現有的法律及司法解釋,企業間的借貸合同屬無效合同。由此引發了一個法律問題,即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通過委託貸款形式向企業發放貸款是否就自然演變成有效合同了呢?有觀點認為,《貸款通則》中規定委託人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個人」,但對委託人的主體身份並未作限制性規定,因此,應視為法律允許所有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均可以「委託人」的身份將資金委託銀行辦理委託貸款,委託貸款作為《貸款通則》規定的一種借貸模式,其合同形式不論是雙方協議還是三方協議,均為委託人、受託人(貸款人)及借款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因此,這類合同應作有效合同處理。這是當前審判實踐中的主流觀點。
但筆者認為,委託貸款合同是否為有效合同,應結合委託人的身份、資金來源及貸款用途等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審查,不宜僅依委託貸款合同的外衣就認定此類合同為有效合同。理由是:《貸款通則》中關於委託貸款的規定,只是對委託貸款的操作形式及特點進行了概括性地表述,並未對委託貸款這種方式的效力作出規定。《貸款通則》還規定了自營貸款,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自營貸款」合同均為有效合同。二者中的道理顯而易見。如前所述,當前我國規范民間借貸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框架仍不允許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資金拆借業務。如果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披上委託貸款的外衣從事資金拆借業務獲得允許,將動搖當前的民間借貸法律框架。委託貸款這種「過橋借款」雖然具備了合法的形式,但事實上卻成了某些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逃避金融監管、違規從事民間借貸牟利的途徑,明顯屬於規避法律的行為,依照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第(三)項「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之規定,應認定為無效。如果對委託貸款合同是否存在「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不作區分,無視對委託貸款合同內容合法性的審查,就有可能因司法的錯誤引導進一步滋生民間借貸的亂象,擾亂國家金融秩序,影響金融安全。
二、委託貸款合同中擔保權的行使
《中國人民銀行對「關於委託貸款的擔保問題的請示」的答復》(銀條法[1991]14號)第二條規定,委託貸款一般不需要擔保;有擔保人的委託貸款與其他經濟合同擔保成立的要求一樣,要有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並簽訂正式的擔保合同,其內容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文件的要求。現實生活中,商業性的委託貸款(區分政府部門發放的政策性資金貸款)合同中,為了減少資金回收風險,絕大多數會設定擔保,並且多為物的擔保。在委託貸款合同中,由於真正提供資金放貸的是委託人,銀行只是名義上的貸款人,因此,委託貸款合同項下擔保的債權應該是委託人對借款人所享有的債權,名義貸款人受託銀行不享有債權,自然也不享有擔保權。這時就涉及到另一個法律問題:在委託貸款合同中,設定受託銀行為擔保權人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委託人能否享有擔保權?對此,分兩種情況分析如下:
1、委託貸款合同有效。如果擔保合同系擔保人與委託人簽訂,且擔保合同並不存在法律規定的無效情形,且依法履行了相應的程序(如抵、質押登記),擔保合同應認定為有效合同。如果擔保合同系受託銀行與擔保人簽訂,約定的擔保權人為受託銀行,或擔保登記機關登記的擔保權為受託銀行時,擔保合同的效力以及委託人擔保權的行使就值得商榷。根據《貸款通則》及中國人民銀行的相關批復,真正的債權人是委託人,名義貸款人受託銀行對所發放的貸款並不享有債權。根據合同法及擔保法的相關規定,擔保權基於擔保主債權的實現而存在,屬於一項從權利。既然受託銀行不享有債權,自然就不存在為實現其債權而設立的擔保權,因此登記其名下的擔保權因主債權不存在而不成立。此時,盡管委託人是真正的債權人,但因委託人未按擔保法的規定與擔保人簽訂擔保合同及履行相應的手續,按照擔保法的相關規定,不屬於擔保權人,自然也不得享有擔保權。此時,委託人向擔保人主張擔保權缺乏法律依據。
2、委託貸款合同因被認定為規避法律而無效。委託貸款合同無效,因擔保合同屬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當屬無效,委託人自然無法要求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
三、委託人能否按合同法中委託合同的相關規定直接向借款人主張債權
不管是雙方協議還是三方協議,均存在兩個合同關系:委託人與受託銀行間的委託合同關系、受託銀行與借款人間的借貸合同關系。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在借款人不能按借款合同履行還款義務時,委託人不得直接向借款人主張債權,而應由受託銀行主張,受託銀行實行債權後轉交委託人。在審判實踐中,大量委託貸款合同糾紛因借款人不依約履行還款義務、受託銀行又怠於履行協助義務而產生。這時,委託人如何主張權利?有觀點認為,由於借款人由委託人確定,受託人系受委託人指示向借款人發放貸款,這就意味著借款人明知委託人與受託銀行之間的委託合同關系,因此,在借款人不按約履行還款義務時,委託人可依據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條「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託人的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託和第三人」的規定,直接起訴借款人主張債權。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委託貸款協議糾紛訴訟主體資格的批復》(法復[1996]6號)中卻規定,在履行委託貸款協議過程中,由於借款人不按期歸還貸款而發生糾紛的,貸款人(受託人)可以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貸款人堅持不起訴的,委託人可以委託貸款協議的受託人為被告,以借款人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意味著最高法院對委託貸款產生糾紛時的訴訟路徑已有明確規定。因此,委託貸款合同產生的糾紛,原則上應按上述最高法院的批復進行審理,除非三方當事人在委託借款合同中特別約定委託人可以直接起訴借款人的除外。如《中國建設銀行人民幣資金委託貸款合同》作為建設銀行擬定的標准制式合同,其第十二條的約定就屬於這種例外情形,這時委託人直接起訴借款人具有合同依據,並不與最高法院的上述批復相沖突。
四、是否適用調解結案
在當前民商事審判領域,力爭調解結案是人民法院的追求。但因委託貸款合同及相應擔保合同的效力問題並不屬於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圍,而屬人民法院司法審查的范圍,因此,人民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不僅要尊重當事人對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的依法處分,還要加強對當事人調解協議內容的司法審查。不能將本屬無效的委託貸款合同及項下的擔保合同以調解書確認為有效,否則,不僅有違法律規定,還可能損害其他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毫無疑問,委託貸款合同糾紛適用調解,但調解必須嚴格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嚴格審查「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以及調解「自願、合法」的原則,確保「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調解不成時,則應按照「當判則判,調判結合」原則依法及時處理,確保案件處理合法公正。

D. 最高院發布民間借貸的司法解釋

最高院發布民間借貸的司法解釋

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了《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眾媒體均用「重磅」來形容這一司法解釋的出台。《規定》對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的借款關系、民間借貸案件的受理與管轄、民刑交叉的處理規則、互聯網借貸平台的責任分擔、虛假訴訟的司法判斷標准、利息的保護范圍等一系列與民間借貸密切相關的法律問題提供了更明確的法律規則和裁判依據,但其最為重磅的部分在於,首次在司法解釋層面對企業間借貸行為的法律效力給予了肯定。相信隨著《規定》的實施,企業之間拆借行為在商業實踐和司法實踐中長期存在的亂象格局將得以規制,其對社會經濟穩定、司法統一將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規定》實施之前司法機關對企業間借貸的法律效力認定

在很長一段時間,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對企業間借貸的行為均給予全盤否定。這些明確對企業間借貸予以否定的規定包括: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企業間借貸問題的答復》

《貸款通則》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對擬上市公司變相借貸融資問題的復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的批復》等

直至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前副院長奚曉明在《商事審判中的幾個法律適用問題》(下稱「《講話》」)中首次對企業間借貸的法律效力給予肯定,認為:「對不具備從事金融業務資質的企業之間,為生產經營需要所進行的臨時性資金拆借行為,如提供資金的一方並非以資金融通為常業,不屬於違反國家金融管制的強制性規定的情形,不應當認定借款合同無效。」

這一講話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司法機關對企業間借貸法律效力的認定,最高人民法院在此後的判決中,對符合要求的企業間借貸均認定有效。當然,這種認定並非毫無底線地對所有企業間借貸行為一概予以認可,《講話》對「有效」的判斷標准包括:

為生產經營所需

出借方不以資金融通為常業

不屬於違反國家金融管制的強制性規定的情形

《規定》出台之前的司法亂象

在《講話》出台之前,雖然企業間借貸被一律認定無效,但缺乏高位階的法律依據是不可忽視的問題。盡管《講話》的出台讓企業間借貸看到了曙光,但其並未從根本上解決企業間借貸的法律定性,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司法實踐的亂象。

1. 人民法院在判決中認定企業間借貸無效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

在《講話》出台之前,雖然有諸多法規、規章、批復否定企業間借貸的法律效力,但在法律、行政法規層面卻沒有任何否定企業間借貸法律效力的規定。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中關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無效這一規定通常被法院用以作為認定企業間借貸無效的法律依據。然而,這項原則不可濫用、合同效力不可隨意否定漸成共識,特別是隨著《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頒布,其第十四條明確規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無疑對這一規定的適用范圍進一步予以限制。

其直接結果是絕大多數判決被迫以「違反金融法規」為由認定企業間借貸無效,盡管如此,判決中卻無法指出當事人到底違反了哪項金融法規的哪條規定,更不敢提及其這項所謂金融法規的法律位階,以及這項金融法規中的相關規定究竟是否屬於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其結果無疑令當事人難以信服。

2. 人民法院在判決中認定企業間借貸亦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且與最高人民法院現行有效的《批復》存在矛盾

在《講話》出台之後,最高人民法院及部分地方人民法院將《講話》中的精神轉化為判決書「本院認為」部分所給出的理由,以間接適用《講話》的精神作為裁判依據來肯定企業間借貸的效力。這樣的方式雖然有些尷尬,但卻完全符合《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然而,其所存在的問題是,法官在「本院認為」部分的說理卻和現行有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的批復》中關於「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無效合同」的精神相悖。

3. 法院系統內部對企業間借貸的效力認定不統一

《講話》出台後,雖然最高人民法院對企業間借貸法律效力的判斷有了質變,但基於《講話》只是一種指導性意見,並不具有司法解釋的法律效力這一原因,地方人民法院並不一定「照單全收」。包括北京在內的部分地方法院對企業間借貸法律效力的判斷與最高人民法院保持一致,但也有包括上海在內的部分地方法院仍然堅持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的批復》作為裁判依據。

這一亂象直接導致在較長的一段時期,當事人要被迫將「受案法院所在地區是否對《講話》買賬」作為判斷企業間借貸法律效力是否能夠獲得法院認可的考量因素之一,嚴重影響了司法機關的權威和公信力。

為避免法律風險,企業通過各種「合法形式」掩蓋企業間借貸的實質,造成了商業上的亂象叢生

雖然司法機關長期以來一貫保持著認定企業間借貸無效的態度,但企業間借貸在市場上的需求卻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日益增長,兩者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為實現資金融通的同時規避法律風險的目的,最終催生出一系列商業交易上的「怪胎」。這些「怪胎」包括:

1. 名為聯營,實為借貸

這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階段的產物,為遏制這一現象,最高人民法院在1990年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直接將其定性為「無效」。

2. 名為出資,實為借貸

這一模式的手法與名為聯營實為借貸相似,也是通過約定固定收益的方式進行合作,只不過方式變為股權投資,交易完成後資金出借方退出入股的公司。

3. 名為買賣,實為借貸

在實踐中通常表現為出借人扮演買方,借款人扮演賣方,出借人將「貨款」一次性支付給借款人,借款人到期不供貨,隨後按《買賣合同》約定的方式向出借人支付「違約金」,並最終退還全部「貨款」。出借人通過回收「貨款」的方式收回本金,通過收取「違約金」的方式獲取利息收益。

這一交易模式逐漸發展,最終升級為更「高端」的托盤交易模式,通過多家企業進行連環買賣的方式使之更為隱蔽。

除上述列舉的模式外,還有一些更為隱蔽的模式發揮著「掩蓋企業間借貸」的作用。這些被迫採用的交易模式在實踐中不一定能夠切實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使人民法院對這些交易的法律定性和判斷愈發困難,且難以統一。

《規定》的出台將在很大程度上規制司法實踐和商業實踐中存在的上述亂象

隨著《規定》的出台,企業間借貸是否有效有了司法解釋層面的判斷標准和法律依據,這使得人民法院在判決時可以直接引用司法解釋的規定,避免了「無法可依」、「靠精神支撐」的尷尬。

另一方面,《規定》與《講話》不同,後者只是一項指導性精神,但前者是一項人民法院裁判時必須遵守的准則,從此以後「受案法院所在地對《講話》是否買賬」不再是訴訟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司法裁判將得以全面統一。

《規定》對企業間借貸給予原則上肯定,特殊情況下否定的態度,這就決定了正常企業間借貸行為無需再絞盡腦汁尋找外衣進行掩蓋,與之相對應的商業「怪胎」將因缺乏市場需求而得到根本遏制。

因此,無論在司法實踐角度還是在商業實踐角度,《規定》的出台無疑都具有積極意義。

《規定》並未對企業間借貸予以無限縱容

雖然《規定》對企業間借貸鬆了綁,但並不意味著企業已經可以肆無忌憚地進行資金融通。企業間借貸仍然需要受《合同法》的規制,觸犯《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借貸行為仍將被認定無效。

此外,《規定》第十四條列舉了應當認定無效的企業間借貸情形,具體包括:

1. 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2. 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又轉貸給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3. 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

4. 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

5. 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

其中,第1、第2項與《講話》出台後,最高人民法院在審判實踐中的要求「出借人以自有資金出借方為有效」的裁判規則類似。但區別在於兩項規定對這一裁判規則進行了限制,具體而言:

《規定》第十四條第1項之規定,實際上並未否定出借人用金融機構信貸資金轉貸的法律效力,而是規定在同時滿足兩項條件的情況下,該等借貸行為方為無效,即「高利轉貸 + 借款人知情」。否則,即使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出借他人也應認定有效。

《規定》第十四條第2項之規定,實際上也並未否定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出借的法律效力,而是規定在同時滿足兩項條件的情況下,該等借貸行為方為無效,即「轉貸牟利 + 借款人知情」。

此外,出借資金用於非法目的、違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也將被依法認定無效。

《規定》對企業間借貸的松綁有待進一步檢驗

誠然,《規定》的出台無論對司法實踐還是商業實踐都具有積極意義,但其實施後的效果如何,尚需進一步檢驗。

在筆者看來,至少需要重點關注兩個問題:

1. 《講話》中「出借方不以資金融通為常業」的要求在《規定》中未予以保留是否合理

《講話》中關於「出借方不以資金融通為常業」的要求在《規定》中未予以列明。在此情況下,若某企業以出借資金為常業或主業,是否所有與之相關的企業間借貸都應被認定有效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換言之,如若某企業以資金融通為常業,並最終演變成一家「銀行」,是否在法律上仍應予以肯定或默許。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規定》中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反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若大量此類「銀行」出現在市場之中,正常的經濟秩序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仍有待實踐去檢驗。

2. 對企業以「非自有資金」出借的行為,《規定》以認定有效為原則,以較為主觀且苛刻的情形為例外是否合理

《規定》第十四條第(一)、第(二)項規定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以「非自有資金」出借行為的法律效力。其最終將導致以下四種情形依法應當被認定有效:

出借人套用金融機構資金出借,借款人對此知情,出借人並未獲取超高利益;

出借人套用金融機構資金出借,並獲取超高利益,出借人對此不知情;

出借人利用其他企業出借的資金或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進行出借,借款人對此知情,出借人並未因此牟利;

出借人利用其他企業出借的資金或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進行出借,出借人因此獲利,借款人對此不知情。

上述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將可能導致不具備相應資信的企業可以通過其他企業獲取金融機構資金,也可以使具有相應資信的企業通過轉貸金融機構資金獲取合理利益。此外,其他企業出借的資金、本單位職工集資的資金也可以用以出借,甚至可以牟利。這樣「寬松的政策」是否會對金融機構、其他企業、本單位職工的資金安全構成威脅,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此外,《規定》第十四條第(一)、第(二)項中有關「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主觀要件是認定企業間借貸無效的必要要件,在缺少該要件的情況下,即使企業高利轉貸或將第三方提供的資金轉貸牟利,借貸行為仍然有效。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此主觀的要件是否能夠有效控制「非自有資金」出借所伴隨的法律風險,也有待實踐給出答案。

總之 ,《規定》的出台對企業間借貸進行松綁,滿足了經濟高速發展環境下企業融資渠道多元化的合理需求,並對企業間借貸有效性的判斷在司法解釋層面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具有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這一點無疑應當予以肯定。然而,另一方面,《規定》對「以資金融通為常業」及「非自有資金出借」兩項可能影響經濟穩定的潛在隱患未予以嚴格限制,特別是對套取金融機構資金出借的行為在特定情形下也會予以肯定,這些潛在問題在實踐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有待進一步檢驗。《規定》第十四條為控制「非自有資金」出借所設定的條件是否能在司法實踐中發揮預期的作用,也有待我們進一步觀察。對此,我們將持續予以關注。

E. 中國人民銀行 貸款通則

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貸款通則是為了規范貸款行為,維護借貸雙方的合法權益,保證信貸資產的安全,提高貸款使用的整體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制定的該通則。

根據《貸款通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貸款行為,維護借貸雙方的合法權益,保證信貸資產的安全,提高貸款使用的整體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制定本通則。

第三條貸款的發放和使用應當符合國家的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行政規章,應當遵循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原則。

第四條借款人與貸款人的借貸活動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貸款人開展貸款業務,應當遵循公平競爭、密切協作的原則,不得從事不正當競爭。

第六條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是實施《貸款通則》的監管機關

(5)貸款通則具備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貸款通則》其它相關規定

第三十五條不良貸款的登記:

不良貸款由會計、信貸部門提供數據,由稽核部門負責審核並按規定許可權認定,貸款人應當按季填報不良貸款情況表。在報上級行的同時,應當報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

第三十六條不良貸款的考核:

貸款人的呆賬貸款、呆滯貸款、逾期貸款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比例。貸款人應當對所屬分支機構下達和考核呆賬貸款、呆滯貸款和逾期貸款的有關指標。

第三十七條不良貸款的催收和呆賬貸款的沖銷:

信貸部門負責不良貸款的催收,稽核部門負責對催收情況的檢查。貸款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呆賬准備金,並按照呆賬沖銷的條件和程序沖銷呆賬貸款。

未經國務院批准,貸款人不得豁免貸款。除國務院批准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令貸款人豁免貸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貸款通則

熱點內容
經濟法基礎課程感想 發布:2025-01-11 12:38:36 瀏覽:715
經濟法個人結算賬戶 發布:2025-01-11 11:51:29 瀏覽:226
月工作天數勞動法 發布:2025-01-11 11:22:39 瀏覽:454
依法治國與維穩 發布:2025-01-11 11:22:37 瀏覽:240
一元麻將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10:51:36 瀏覽:808
經濟法專業可以兼學民商法專業嗎 發布:2025-01-11 10:36:34 瀏覽:600
勞動法的發展 發布:2025-01-11 09:41:38 瀏覽:404
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1 09:29:57 瀏覽:349
電影辯護人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1 09:27:57 瀏覽:56
學校辦公室衛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1 09:27:04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