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產過程中虛報債權法律責任
⑴ 企業破產清算中會遇到哪些法律風險
一、企業在破產清算中存在的刑事法律風險 (一) 妨害清算罪 依據刑法第162條規定,妨害清算罪,是指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假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企業財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為。公司企業犯本罪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 直接責任人 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本罪的犯罪主體是公司企業或者清算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本罪只能是故意犯罪,過失行為,不構成本罪。追訴的標准以造成債權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應予以追訴。 (二) 虛假破產罪 依據刑法第165條第二款的規定,虛假破產罪是指公司企業通過隱匿財產、承擔虛假債務或者以其他方式轉移財產、處分財產,實施虛假破產,嚴重損害債和其他人利益的行為,構成虛假破產罪。犯本罪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同,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本罪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構成本罪,另外犯罪的目的、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以其它方法轉移、處分財產」一般是指無償轉讓財產的;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的;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擔保的;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放棄債權的。二、企業刑事法律風險的防控原則企業總體上要按照事先防範、事中控制、事後補救的原則,依法預防和控制破產清算階段存在的刑事法律風險,要求如下: (一)事先防範原則事先防範主要內容是指鏟除刑事法律風險存在的土壤,排除這種風險的可能性。因此,事先防範是企業刑事法律風險防控的前提。如企業成立、合同簽訂之前的審查,企業重大決策做出前的風險評估等,這就要求企業通過規范化的運作,依照法律專業人員層層把關,逐步篩選和排查刑法法律風險,把這種可能性扼殺在萌芽狀態。與事後補救相比,這種事先防範成本小、效益高,不需要通過相應的仲裁、訴訟等程序,就可以保障企業的良性正常運轉。為了做到事先防範,這就要求領導層一定要有法律意識,增強防範刑事法律風險的責任感。 (二)事中控制原則事中控制主要指企業在運作的過程中,通過完善法律工作機制,強化各個部門,直至各個人員的法律責任,實現企業刑事法律風險的全方位防範和動態化監控,使風險在可控的范圍內。事中控制與事後補救相比,也具有節約成本,極易控制風險的特點。因此,事中控制是企業刑事法律風險防控的關鍵,是排除刑事風險的最後一道關卡。如在對外投資、對外擔保、合同管理、招投標管理、知識產權管理、 債權債務管理 、資產處置、糾紛案件管理等過程中,就要求企業要建立動態的防控體系,健全工作程序,完善各項規定製度,強化相應主體的責任意識,使刑事風險在事中控制的過程中逐步被消化和吸收。 (三)事後補救原則事後補救主要指在刑事法律風險出現時,通過企業內部的法律部門,及時與相應的司法機關溝通,積極配合,最大限度地避免或者挽回企業的經濟損失。事後補救要求企業積極主動地開展司法救濟,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事後補救與前面的事先防範和事中控制相比,經濟成本比較大,相對比較被動。但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還是要積極主動地配合相應的司法機關,最大限度地保障企業的各項權益,使自身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要牢固樹立刑事法律風險意識,把防範刑事法律風險貫徹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全過程中。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到防範刑事法律風險的重要性,企業應當對自己的投資、合並與分立、融資與擔保、 債權與債務 等重大的業務事項進行風險調查,由專業的法律人士進行集中風險分析,提交風險評估報告,為有效化解風險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於極易發生刑事法律風險的業務,企業內部應當建立刑事法律風險內控機制,可從權利授予、報告呈送、限時審批、責任審計、業務考評等幾個程序,嚴格防控刑事法律風險的出現。
⑵ 在破產過程中虛報債權犯法嗎
犯法,破產案件申報虛假債權,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會構成虛假訴訟罪,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在破產程序中,繼續履行合同已履行部分債權的處理,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但筆者認為,管理人在遵循《企業破產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應充分發揮管理人在破產程序中的作用,保障債務人財產的公平分配及破產程序的順利進行。法律依據:《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捏造民事法律關系,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 (一)與夫妻一方惡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債務(二)與他人惡意串通,捏造債權債務關系和以物抵債協議的;(三)與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經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員惡意串通,捏造公司、企業債務或者擔保義務的;(四)捏造知識產權侵權關系或者不正當競爭關系的(五)在破產案件審理過程中申報捏造的債權的;(六)與被執行人惡意串通,捏造債權或者對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優先權、擔保物權的;(七)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捏造身份、合同、侵權、繼承等民事法律關系的其他行為。隱瞞債務已經全部清償的事實,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他人履行債務的,以「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論。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基於捏造的事實作出的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或者在民事執行過程中以捏造的事實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申請參與執行財產分配的,屬於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
⑶ 企業在破產清算中存在哪些刑事法律風險
企業在經營活動過程中,由於管理、技術、產品質量等原因,可能導致資不抵債的現象出現,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依法申請破產,而在破產清算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刑事犯罪。如【妨害清算罪】、【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罪】、【虛假破產罪】等。
一、刑法第162條【妨害清算罪】
1、公司、企業進行清算時,隱匿財產,對資產負債表或者財產清單作虛偽記載或者在未清償債務前分配公司、企業財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2、本罪只能是故意犯罪,過失行為,不構成本罪。追訴的標准以造成債權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應予以追訴。
二、刑法第162條之一【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罪】
1、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2、《最高檢 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第7條:「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隱匿、銷毀的會計資料涉及金額在50萬元以上的;
(2)為逃避依法查處而隱匿、銷毀或者拒不交出會計資料的。」
三、刑法第162條之二【虛假破產罪】
1、公司、企業通過隱匿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實施虛假破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2、本罪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構成本罪,另外犯罪的目的、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以其它方法轉移、處分財產」一般是指無償轉讓財產的;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的;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擔保的;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放棄債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