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論文

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9-15 14:50:59

①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

因為《 財經 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不僅有著素質 教育 的一般要求,而且也具備著應試教育的特點,所以要求學生學生要學好著一門學科需下苦功夫。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篇一:《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教學 方法 改革的探討》
【摘要】《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本文從實際教學出發,結合學生的特點,更新教學理念,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以提高本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考證通過率。

【關鍵詞】財經法規 會計職業道德 因材施教 教學方法改革 探討財經類

中職學校的會計專業是培養既具有潛在發展能力,又具有基本執業技能財經人員的重要陣地,肩負著為社會輸送財務文員的重任。會計證是財會專業學生 畢業 後走向會計工作崗位的上崗證,其中《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必考科目,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這門課程理論性很強,比較枯燥乏味,而且又要考核實際運用能力,對於幾乎沒有法學基礎的中職學生來況,學習起來感覺非常困難。要使中職學生能夠嫻熟地掌握財經法規的基本理論,就要結合學生的特點,更新教學理念,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和考證通過率。

1. 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因材施教

中職生的塵源,多來自成績中下等的初中畢業生,他們中的大部分屬於學習基礎較差,自覺性不強的學生,很難適應現行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再加上學生入學時 文化 素質參差不齊,以前又沒有接受過法規方面知識的學習,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帶來較大的困難。綜合這些情況,我們教師應該認真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找出最適合學生特點的方法,並注重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交替使用。

2. 強化綜合素質,加強會計職業素養教育

由於《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既有素質教育的一般要求,同時又擁有應試教育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重點難點的提煉,還要使學生很好理解和掌握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在保證會計法律制度和會計職業道德等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強化綜合素質教育,特別是會計職業素養的教育,―最大可能地提高學生在今後會計崗位上的實際工作技能,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這是《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本質要求。

(1)樹立新的職業教育理念,確立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指導思想。長期以來,參加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學生普遍感到“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這一科目考試難度大,教學內容涵蓋面廣,理論性強,知識點分散。因此,如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的改革非常有必要。教學方法改革要體現“改革過分偏重講授”的教學方法,實施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課堂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2)通過課堂教學滲透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逐步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價值觀,中職生財會專業畢業生就業的方向主要是會計職業,而會計崗位對會計職業道德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財經法規教師應把握財經理論學習這個有利時機,及時進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把提高學生會計職業價值教育作為改進課堂教學的重心。

(3)教師應不斷進行專業學習,並加強與各校教師的教學交流與探討。財經法規教師要具有扎實的會計實務、法律、金融、稅收等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就應該充分利用每一時機向書本學、向社會學、向實踐學,集百家所長,不斷充實自己,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

3. 採用多種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由於中職生文化素質有差異,為應對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大部分學生處於死記硬背的狀態,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以改進學生 學習方法 ,順利通過會計證考試,應從以下方面進行努力。

(1)採用自學與指導相貫通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中,適宜採用自學與指導相貫通的方法,引導學生精讀教材,用“導學”的形式將書本的主要內容和知識點給出,讓學生心中有清晰的輪廓。例如,學習《票據結算方式》時,各結算方式的特點、使用要求等內容應該熟練掌握,其他知識只需一般了解。每章節的學習基本遵循這個規律,這樣便於學生抓住教材的完整結構,運用自己的推理,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概括能力、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使他們的自學能力得到提高,提高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學生會計證考試通過率。

(2)課堂應適時使用互動式教學法,將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討,在教與學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例如,在學習《政府采購法律制度》時,教師可以提前告知學生課堂要探討的題目、內容和要求,學生通過分組提問、發言和討論,進行課前准備,生生之間進行互動。上課時,學生通過提問,教師通過要點講評、糾錯和答疑,師生之間進行互動。

(3)“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娛”,在實行以案例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下,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模式所不可比擬的優勢,可以文字、圖形、影像等方式直觀再現案例內容,增強了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和立體感,給學生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的 法律知識 世界。例如,在學習《法律責任》時,甚至可以通過網路將校園教學系統與法院審判庭聯系起來,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案件的發生、發展和處理過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案例教學。此外,還可以利用網路開設多媒體課堂,學生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方法進行學習,並開展網路討論,從而最有效地實現學習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 淺談案例教學法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中的應用.《財經界》.2010年第16期.

[2]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版.

[3]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堂教學方法探索.《企業導報》.2013年第1期.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篇二:《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有效教學思考》
[提要]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試必考的科目,也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本文從實際教學出發,結合學生的特點及教學現狀,對本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重點講述採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同學間互助的方法,輔之以班主任的配合等教學策略,提升學科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順利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

關鍵詞:有效教學;主觀能動性;案例教學;小品表演;班主任配合

近幾年,由於國家大力發展經濟,使得有志於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越來越多,報名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人員也逐年增加。不論對於哪一類考生來說,《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都是必考的。而這門課相對來說是非常枯燥的,理論性很強,又要考核實際應用,加之近幾年考試難度逐年增加,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導致考試通過率較低。針對這一問題,本文首先從近幾年筆者從事中職學生《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這門學科實際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和問題進行分析。

首先,由於從2010年開始,江蘇省全面實行會計從業資格證上機考試的形式,財經法規考試就由150道單選、多選、不定項選擇以及判斷題組成。總體來講,考點多,題量大,考試難度增加。教材的內容也較以前有所增加。結合中專生的學制和考試時間,這門學科的教學時間安排非常緊張且難以調節。

其次,財經法規課程內容可以結合案例來教學,通過案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真正的做到在將來的會計工作中能夠遵紀守法,這才是學習這門課的真正意義。但由於學生要參加會計證的考試,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處於趕進度的狀態中。有些內容無法進一步詳細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這樣一學期下來,老師和學生都感到非常疲憊。

再次,由於時間緊、內容多,任課教師所帶班級也比較多,教學中很難有精力照顧到每個學生,而有些學生學習自主性差,對這門課興趣不大,這就導致部分學生被落下來。平心而論,這當中的有些學生如果能夠再抓得緊一點,還是有希望通過考試的。

以上幾點是筆者作為任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感受到的比較撓頭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存在的困難,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分析學生, 總結 經驗 ,歸納了以下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第一,在每學期第一次財經法規課上為學生介紹從事會計工作遵紀守法的必要性,考取會計上崗證對今後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從事會計工作必須取得會計上崗證),從而引出財經法規這門課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在一開始就幫助學生明確將來的職業發展軌跡和要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的積極性。

第二,教育並幫助學生端正 學習態度 。財經法規這門課能否提高學習效率,知識點掌握扎實,好的學習態度是決定性因素。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由於筆者在成教教學中也為社會人員培訓財經法規課程,通過觀察發現,與在校生相比,參加社會培訓人員往往都是已經參加工作,不僅工作時間緊,相當一部分還有家庭負擔,但上崗證考試通過率卻比學校在校生要高一些。為什麼會是這樣呢?由於社會已工作人員了解現在工作的競爭激烈以及職業要求,所以他們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可以說不管課上課下,與在校生相比,學習態度更加認真,基礎理論知識也更扎實,考試通過率自然就高。結合財經法規這門課的特點,不難得出以上的結論。

第三,《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學科理論性很強,這就要求學生每次課後要配合所學內容進行大量的知識要點記憶,這往往也是這個年齡段學生最感到厭倦的事情。那麼,如何讓學生克服惰性,有效地督促其進行記憶復習,筆者有以下幾點心得:

1、動員全體同學,充分發揮學生自治的力量。每次課結束後給學生布置復習內容,下次上課進行全班默寫,以此督促學生及時復習。為了提高效率,每次默寫前,先由每組的組長就本次課所學的內容,對小組內每個同學先進行檢查背誦,並進行打分記錄。這樣,就在課上默寫前先進行一遍預熱准備,那麼課上默寫情況會理想得多。同時,課上默寫不及格的同學先由課代表統一組織進行重默,重默依舊不及格或不配合課代表工作的同學再由教師來監督背誦。

2、將每次默寫的成績記錄在冊,並作為平時考核成績的重要依據,以引起同學對每次默寫成績的重視,更加努力學習。

3、教會學生識記知識點的竅門,切勿死記硬背。其實在財經法規學習過程中,知識點的記憶量是非常多的,也很是讓學生煩惱。比如說,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內容以及每部分內容都由哪些 規章制度 組成,總結起來一共有20多個與會計相關的法律規章,而這部分幾乎是每年必考的知識點,也無有效的 記憶方法 ,只能靠多記憶才行。但就總體而言,財經法規當中很多知識點是可以採用聯想記憶和結合實際進行理解的。如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會計人員內部牽制制度中規定:出納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管理以及收入、支出、費用和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就是這個幾乎每年必考的考點,很多學生經常掌握不準確。那麼,在課上講到這部分內容時,我就幫助學生結合會計工作實際進行分析:我國會計工作管理實行錢賬分管,同學們都知道出納員是專門從事與貨幣資金打交道的工作,於是引導同學,既然出納與貨幣資金打交道,那如果他同時又從事收入、支出等賬目的登記,或者同時從事會計檔案保管工作會出現什麼問題呢?同學們思考後回答道,可能出納員會利用職務之便用抽換、塗改會計檔案等手段進行貪污舞弊。分析到這里,同學就自然理解出納員為什麼不能同時兼管這幾項工作,也就無需死記硬背就能牢牢掌握這部分知識了。

第四,班主任的積極配合。有過班主任工作經驗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班主任在班級里有著極高的權威性。班主任越是重視的事情,學生才會更加的重視。所以,班主任對《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這門課重視起來,會對班級整體成績的提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由於任課老師負擔重,就更需要班主任的支持。那麼,班主任如何配合任課老師提高財經法規教學的有效性呢?對此,筆者在日常教學中是這樣做的:

1、作為任課教師,每次的默寫或者考試成績均認真記錄並交由班主任審閱,班主任配合任課教師對成績經常不理想的同學查找原因並進行教育,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2、班主任可以利用自習課,抽出一小部分時間,視情況對全班同學或者個別同學進行抽背,以此作為對任課老師課堂教學及練習默寫的有力補充。

第五,引入案例教學法,並將案例改編成小品,使枯燥的內容更加生動有趣。財經法規里有的法律規章是很枯燥難懂的,那麼採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比如,在課上利用多媒體,給同學一些緊扣考綱的案例讓學生運用所學進行分析。同時,摘錄與同學們工作生活非常貼近的案例,組織一些有表演才華的同學,改編成小品,在課堂上表演給同學門看,並對小品中所表現出的行為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這樣一來,同學們可以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掌握知識要點。這種教學方法非常受同學們的歡迎,效果很好,如果課上時間有限,可以引入到班團活動中。

經過近幾年擔任《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任課教師,筆者更加意識到,要想提高該門課程學習的有效性,使更多的同學能掌握扎實的財經法規知識,不僅需要任課教師本人的努力,更需要發揮班主任的力量以及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篇三:《淺談如何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一、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

會計職業道德,就是在相關的會計工作中應該遵守的,並且能夠調整職業關系的准則和規范。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更加迫切的追求經濟上的利益,往往這種做法會造成直接或間接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缺失甚至淪喪,也影響了企業的形象和相關的整體利益。當前,我國企業會計人員在職業道德上仍存在諸多的缺失和問題,這非常不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現存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相關的法制體系還不夠健全,也缺乏一定的監督監管力度;會計人員的會計法制觀念淡薄;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人員職業操守過低;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等等。

二、會計職業道德缺失原因

盡管我國現在已經對會計行業做出了一些道德規范,會計職業道德體系對比以前的也已經完善了許多,但是這些法律法規並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很多條款並不具備可操作性,在實踐上還存在許多困難。目前我國會計的法律和相關的法規還不夠完善和健全,存在著很多的漏洞,導致許多會計人員“鑽空子”,在出現違反法律的會計行為的時候,現有法律法規並不能夠起到制裁和懲戒的作用,甚至一些時候當會計人員需要依靠法律法規的時候,也無法給會計人員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護。可見,我國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夠成熟和健全,監管的力度也不夠。

並且,在當前階段來看,我國的教育體制中也存在嚴重的不足,尤其對會計專業的學生,只重點培養專業的技能,而沒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自古以來,人們就將誠實和守信作為道德的基本要求,誠信建設的根基在於教育,所以我國的高等院校更應該高度重視相關的教育。

還有一些會計人員不願意主動去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導致對一些會計准則和一些核算制度等不能准確地掌握,在工作中發生了很多的失誤,以致於會計信息出現了失真的現象。

三、加強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和要求,即要保持經濟中高速的增長。所以加強我國當前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現在的政治經濟形勢的迫切需要。下面提出幾點關於加強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建議:

1.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現行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存在一定的局限,同時缺乏具體的操作規則,所以我們必須要完善會計的職業道德規范:首先,要把公眾的利益放在日常的會計工作中首要的位置;其次,把“求真務實”的理念放在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位置;最後,對現在相關的會計守則和規范里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地方進行補充和改革。

2.加大會計監管力度

加大會計監督監管的力度,便於及時地改正相關的會計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在監督檢查工作中,如果發現具備很好的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應適當的給予嘉獎和鼓勵;而對於違反會計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敗壞的會計人員予以懲罰,懲罰程度依具體情節而定。

3.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的職業道德觀念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後天不斷的去培養,並且在長期的實踐和工作中不斷的強化出來。定期的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這個行業的發展是及其重要的,它是會計行業良好發展的基礎,同時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建立完善的教育體系,同時加大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力度,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上,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我國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的力度。並通過不斷地強化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的意識,從而使得我國的會計人員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道德觀和正確的價值觀。

四、結論

② 淺論教育政策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

通過學習教育法規可以很好地促進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化,使之成為一種職業習慣。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淺論教育政策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淺論教育政策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篇一

《簡論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與普及教育法規之關系》

【摘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但在現實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有很多,其中普及教育法規是其一重要手段,可通過普及《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其他法律法規來實現。

【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普及教育法規

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同時也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在加強全社會的道德建設過程中,應起到示範、影響和輔助作用。因此,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如果一名教師缺乏職業道德,就是不具備正確靈魂的教師;而缺乏正確靈魂的教師,其職業道德和能力則無從談起。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是高校教師步入高等教育職業殿堂必須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是衡量高校教師履行職業義務、職業責任水準的重要尺度,自覺遵守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高校教師實現職業價值、職業理想的重要保證。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里,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競爭。而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很重要的一點是取決於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我國在新世紀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重要保證。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標志,也是教師整體素質的核心部分。高校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體,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神聖職責。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功,民族的興盛,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而教師的素質和水平,不僅直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成效,而且影響到全民族的科學文化和道德水平。教師的事業是提高人的素質、使人完善、使人進步的崇高事業。教師要教育人、改造人、完善人,首先要不斷完善自我,加強自身的道德建設,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18世紀啟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盧梭曾說:“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努力培養和提高個人的職業道德,是高校教師從事教書育人這一崇高職業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為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強調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大計。從教師在學校的地位看,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高校高質量教育和教學的一個基本條件。廣大教師是高校改革和發展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學校辦學的主體。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培養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關鍵。

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有如此重要的意義,但在現實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有待解決:一是敬業精神不強。在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下,部分教師物慾膨脹,過分看重個人利益,熱衷於第二職業,把本職工作僅視為一種謀生的渠道;在教學上,有的教師無心鑽研業務,不求有“功”,只求無“過”;在科研上,為了評職稱,學術浮躁,急功近利,為出“成果”而忽視教學。二是育人意識淡薄。在教育和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只顧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聞不問;有的教師只注重傳授書本知識,不盡“傳道”、“解惑”的責任;有的教師對學生缺乏愛心,不深入學生,對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疑點和難點問題,採取迴避的態度。三是表率作用欠佳。有的教師重言教輕身教,不能身體力行;有的教師把個人的成見、怨氣、情緒帶進課堂,任意發泄,不考慮對學生的導向和後果;有的教師熱衷於講實惠,收受學生的“心意”、“禮品”;有的少數教師儀表不整,舉止粗俗,缺乏自尊、自重和自愛精神。

三、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要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三方面入手:

(一)加強道德自律

教師要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當代世界發展的前沿科技知識傳播給學生,要用自身完美的行為感染學生。進行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職業道德水平,關鍵在於建立內化自律機制。內化就是教師將社會約定的職業道德規范轉化為教師自身的行為准則,將外在的約束和要求轉化為自身修養規范。

(二)建立師德學習教育機制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只有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一套完整教育體制,才能使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首先,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學習和培訓,是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基礎和前提。同時,要加強經常性的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學習教育,並形成長效機制。

(三)普及教育法規

法規是由國家制定並通過國家權力強制執行的一種社會規范,這一點與道德、宗教等其他規范是不同的。教育法規是關於教育的法規,通過立法程序把教育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具有約束力。教育法規是現代國家教育行政的基礎和基本依據。通過普及教育法規,可以達到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目的。

四、普及教育法規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

在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和方法中,筆者認為,普及教育法規具有重要意義。在高校里,由於學生處於成長期,他們既有一定的思想,但卻還不是很成熟,且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因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言行舉止、治學態度、行為習慣等都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正因如此,為了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作為教師,就必須首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用自己備好課、講好課、上好課的具體行動來當好學生的表率,不僅要言教,更要身教,要用自己的模範行為來教育和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表率和楷模。

五、利用普及教育法規這一重要途徑加強和促進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自從國家實行依法治國戰略以來,在教育中也制定了許多法律法規,其中有不少關於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應如下去做:

(一)普及《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頒布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並就貫徹落實《規范》有關工作發出通知。《規范》從六個方面對高校教師職業責任、道德原則及職業行為提出了要求。內容如下:第一,關於愛國守法。重點是規范高校教師與國家的關系,對高校教師政治上提出要求。強調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第二,關於敬業愛生。重點是規范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強調要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履職盡責,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第三,關於教書育人。主要是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強調要以育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四,關於嚴謹治學。主要是規范高校教師的學術研究行為。強調要弘揚科學精神,勇於探索,協同創新;恪守學術規范,尊重他人勞動和學術成果。第五,關於服務社會。重點是規范高校教師與社會的關系。強調要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要求高校教師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服務。第六,關於為人師表。重點是規范高校教師的社會道德責任。強調要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樹立優良學風教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引領社會風尚。要求切實維護人民教師的良好職業形象,明確提出“自覺抵制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如果高校教師能夠把這些規范內化並付之行動,對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將大有裨益。

(二)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教師法》第二章權利與義務第八條規定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第一,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第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第三,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第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第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第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從這些義務規定中可以得知,不論是教師的教育職責方面還是在教師的教育內容方面,教育的主題都是緊緊圍繞育人育德展開的,這不僅深刻體現了職業道德在教書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更是對教師提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履行義務的同時,其優秀的職業道德就成為教師必須具備的重要資格和條件。

(三)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其他的法律法規

要在廣大教師中廣泛開展普法教育活動,使大家知法守法,並根據這些法規要求對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不斷提升道德水平。同時,還要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教師中的違反道德和法律法規的行為,把內在約束和外部引導、弘揚善德和懲治惡行有機結合起來。對師德表現不佳的教師要及時勸誡,對有嚴重失德行為的教師要依法嚴肅處理。

參考文獻

[1]《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和高等教育法規》.河北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

[2]《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部,2012-1-9

[3]戴世勇吳健.《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必須認真處理的幾對關系》

③ [法律職業道德淺析論文]法律職業道德

法律職業道德是法律人的“脊樑”,是法制社會進一步實現的重要保障,作為法律人我們理應堅守法律職業道德,維護法律的尊嚴與權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這是法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法律職業道德淺析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法律職業道德淺析論文篇一

《堅守法律職業道德,做合格法律人》

【摘 要】法律職業道德是法律人的“脊樑”,是法制社會進一步實現的重要保障,作為法律人我們理應堅守法律職業道德,維護法律的尊嚴與權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這是法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法律人;法律職業道德;司法腐敗;公平正義

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法學是一門施展才華、滿足自尊、喚起激情、伸張正義的學科,從事法律相關職業是法律人引以為豪的資本。

法律功能的發揮,不僅僅依賴於法律人(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專業高深的法律知識,更要依靠法律人過硬的法律職業倫理素養(包括堅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司法道德素養、強烈的法律職業榮譽感、良好的從業心理素質等),而法律職業道德則是職業倫理素養中永恆的重點。

法律職業道德,是指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職業人員在其職務活動中與社會生活中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總和。如果說法律法規是一個法治社會的血肉,那麼職業道德則是法治社會的靈魂和支柱。法律職業道德需要被信仰,需要被遵守,否則法律就形同虛設,建設法治社會也只能是畫餅充飢、痴人說夢。

一、在貪官橫行,富豪霸道的時代,我們的“中國夢”何去何從?

“法不阿貴,繩不繞曲”!在法塵寬李治國家,私權利主體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許有法外特權的存在。由於我國特殊的歷史背景,腐敗成為中國在世界上的代名詞,貧富兩極分化則導致社會仇富心理日益突出,這兩者是我國政治經濟和各項事業發展、社會穩定的最大障礙和瓶頸。做為法律人,是否敢於堅守法律職業道德的陣地,敢於直面慘淡的現實和淋漓的鮮血,敢於用法律的武器給予那些忽視法律、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狂妄之徒以致命打擊,關繫到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每個中國公民公平正義“中國夢”的實現。

鑒於目前我復雜的社會形勢,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們理應崇尚法律的可預測性和權威性,恪守職業道德、維護公平正義。

二、“攘外必先安內”,嚴防自身司法腐敗

當前司法領域中腐敗現象逐步發展蔓延,說明司法隊伍本身存在許多問題,這需要從主體身上找尋司法腐敗的根源。“司法腐敗中的司法主體辦人情案、關系案,就是以人際關系的親疏乃至地位、身份的高低作為司法的依據,若推而至極便是親者、近者非亦是,疏者、遠者是亦非,嚴重影響了司法公正。”①表現在司法領域的人情關系、人際私情嚴重背離了法律職業道德要求,嚴峻挑戰了司法的公平公正和社會的公平正義,動搖了法律的權威和地位。更為嚴重的是,司法的腐敗致使其對行政官員腐敗查處工作寸步難行,不斷突破人民群眾的心理底線。

三、立法工作仍需與時俱進,法律人是職業道德要求有待進一步巧腔規制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法治現代化的進程,我國先後制定了《法官法》、《檢察官法》、《人民警察法》、《律師法》、《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逐步完善了對最法律職業道德要求,規范了法律人的法律行為,很大限度地減少了法律人在執法從業過程中對公民合法權益和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的侵害,但復雜多變的司法實踐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無限放大了法律職業道德立法的滯後性,現實對我們的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派遲要求。相關的法律職業道德的原則、原理有必要進一步具體化、規范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引導性,使法律人真正有法可依、依德而行,讓踐行法律職業道德規范成為法律人的自律行為、自覺行動。

四、法律人應腳踏實地,從自身職業做起踐行法律職業道德,服務社會

並不是每一個法律人都能掌控大量的司法資源,都能控制或對中國的法治進程施加重大影響,但是法律人完全可以從自身做起,從普通崗位普通職業做起,踐行法律職業道德,為法治社會的進一步實現盡綿薄之力。法律就是通過設定權利義務的方式在人與人之間形成相應的權利義務關系(也就是法律關系),從而將人的行為納入到統一的法律秩序之中,以實現法對社會生活的調整。法的存在,意味著人們謀求自身利益的行為的正當性,意味著現實的有生命的個體追求現實利益的正當性。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們有義務嚴格遵守法律職業道德,通過法律的運用以保障公民個人權利的實現,從而使法對社會的調整功能能夠得以實現。

五、法治國家的進一步實現需要法律職業道德的“保駕護航”

在法治國家,公權力行使主體的工作人員必須恪守法律職業道德,必須依法定程序、法定許可權運用公權力,如有不法行為或行為明顯不當,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以對其權力的不當行使予以矯正,對受到不法侵害的合法權益予以彌補,這理應是公平正義法治理念的體現。

在法治國家,公民的個人權利理應得到尊重和維護,理應有一大批具有專業法律知識和職業道德的法律人為其提供專業法律服務,幫助每一位公民實現好、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

在法治國家,國家機關所代表的國家、社會公共利益與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理應達到合理的比例和適當的平衡,如何把握這一尺度以及在現實中如何維護好各方權利(力),需要一大批具有法律職業道德的法律人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

真正的法律人,是認清社會現實後仍然熱愛法律;真正的法律人,是知道司法存在不公現象後,仍然崇尚法律、投身法律事業。法律人應該有這種睥睨一切艱難險阻的豪情,有這種以實現社會公平為己任霸氣。

雖然我們可能在法律職業道路上蹣跚前行,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法律人應有的職業道德,前途是遠大的,未來是光明的!未來屬於法律,努力了,堅持了,就不平凡!

注釋:

①羅旭著.司法腐敗的道德成因與法律人職業倫理教育[M].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法律職業道德淺析論文

④ 職業道德與法律,論文1500字以上,急需!!!

道德職業相互關聯

⑤ 法律職業道德淺析論文(2)

法律職業道德淺析論文篇二

《法律信仰是法律職業道德的基礎》

【摘要】法律職業者被認為是現代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者,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不少法律職業者為各種利益或其他不當目的而背棄法律職業道德的現象,直接導致人們對法律職業本身產生各種誤解,進而對法律的權威產生質疑,甚至部分人對相關社會制度信心產生動搖。我國法律職業者中因各種功利而棄道德甚至法律於不顧的根源在於缺乏對法律的精神信仰,建立法律職業者對法律的精神信仰是法律職業道德的基礎,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法律職業道德;精神信仰;法律信仰

一、我國法律職業道德建設的現實發展狀況

法律職業道德是指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員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的總稱。從法律職業的主體構成我們可以看出,法律職業者是法律的直接實施者,其與社會生活關系的緊密程度不僅說明了法律職業者的作為關繫到民眾的切身利益,而且還充當著在建設法治社會進程中法治思想的傳播者角色。

鑒於法律職業者在建設法治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國對法律職業道德建設非常重視。國家先後出台了多項法律、法規對法律職業者的道德和行為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規范: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已經成為了我國法官職業道德的基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試行)》等對檢察官應當遵守的職業道德規范和違反這些規范的紀律責任作了具體規定。而《律師法》、《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等法律、法規對律師的職業道德問題也進行了規范。

以上法律、法規的陸續出台,給我國的法律職業的道德行為進行了有效約束,在促進我國法律職業更加秩序化、正規化的同時也表明了我國法治建設的巨大進步。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在我國的現實社會生活中,司法腐敗案件不時呈現,冤假錯案也時有發生,律師行業之中的各種“潛規則”現象更是層出不窮,甚至有人將之稱為一種“行規”,說律師不是打贏官司,而是打通關系。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表明了我國在完善相關法律職業道德規范的同時,法律職業道德本身卻難以深入人心。對於很多法律職業者來說,法律職業道德只是相關強制性規定在法律職業者心中形成的威懾、約束作用表現,而不能成為法律職業者所具有的個人思想,他們大多是“怕而不做,而不是自己不能做”。這種法律職業道德是十分脆弱的,因為它沒有信仰支撐,形同虛設,可有可無。二、法律信仰是法律職業道德的基礎(一)西方法律信仰起源概述

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法律信仰的概念就已出現,其在後來西方歷史各種法的精神文化建設中初步成型,如十二世紀中葉的羅馬法復興運動以及後來的人文主義者、自然法學派和啟蒙思想家的進一步繼承和發展羅馬法基本精神的運動。

在這些運動中,法學家和思想家們提出“提倡個性自由和解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反對和廢除封建等級和特權”等觀念,這些都為後來的資產階級法治觀念奠定了基礎。在後來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等發起的以“信仰得救”信條的宗教改革運動中,馬克斯・韋伯稱之為“資本主義精神”的新教倫理精神高揚了“信仰”的權威和價值。這一信仰理念,使廣大教徒從等級森嚴的教會制度中解脫出來,並自願在當時已成為社會權威的象徵―法律的支配下,投身於社會的政治、經濟活動中,這促成了西方國家法律信仰理念的形成,進一步為近現代的資本主義法治理念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動力。

縱觀西方法律精神信仰的形成歷史,可以看出西方民眾對法律的信仰與宗教息息相關。西方唯心主義世界觀認為世界分為現實世界和真理世界,人則是二者的結合體,人就是為了追求精神的高度發展而回歸真理世界。西方的宗教信仰乃至法律信仰大都以此為基。“人不是物質的創造者,卻是思想的創造者。”筆者認為唯心主義斷不可取,但是客觀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了人類,人類的特別之處就是具有智慧,那麼,人的這種智慧意識的存在意義及追求人的精神智慧的升華應該就是人類的精神文明的發展方向,這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物質文明的發展當然需要,但是人類自身精神文明的建設也十分必要,這早已被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所證明。一個國家只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沒有社會大眾對法律的信仰,法治是難以實現的。(二)我國的法律信仰建設淺談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建國幾十年來的實踐檢驗,馬克思主義被證明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然而,很多人對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其中的唯物主義理論有重大誤解,說唯物就是物質利益至上,這當然是不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早已提出既要發展經濟又要兼顧精神文明建設。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部分法律職業者在錯誤的價值觀引導下,無法抗拒在社會工作中面對的種種誘惑,背棄法律職業道德的現象多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加強對他們價值觀的正確引導。筆者認為,建立法律職業者乃至整個社會對法律的精神信仰,解決我國的法律信仰危機,為法律職業道德找到支撐基礎,要從社會的各個方面入手。

首先,法律信仰屬於精神文化的方面,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依法治國方略、樹立法律權威和憲法至上等思想無不是先進的精神文明成果。讓整個社會接受這種思想,必須建立相應的宣傳、教育制度,最好由各地方司法機關和基層群眾組織等定期進行民眾化的普法活動,這不僅能讓普通民眾了解法律的作用、價值,而且會讓法律成為人人皆備的救濟手段,長此以往,整個社會將逐漸呈現出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局面。

其次,建立法律信仰必須靠制度建設。這種制度建設不僅是法律職業道德規范建設,還包括整個法治社會的建設,這就對整個社會的法制發展提出了要求。要加強對法律職業者的懲處立法,不論是國家司法機關工作人員還是私人性質的律師,只要違反相關職業道德規范,一定要從嚴、從重懲處,因為法律職業者不僅是知法犯法,還是執法者犯法。同時,要更加全面和認真地審查立法工作,興良法,禁惡法,樹立法律權威。這些措施一方面會使法律職業者不敢隨便踐踏法律和違背道德,另一方面,通過對法律職業者違法行為進行懲罰,可以更好地體現法律的公平正義屬性,使整個社會更加信服法律。

最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建立對法律的精神信仰與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崇高的社會理想追求相一致。建立更加強盛繁榮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而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本身就是對人類精神和真理的最高追求表現。實現這樣的目標,基本要求是物質極大豐富,精神極大提高。而法律是人類最重要的精神文明成果之一,信仰並遵守法律及伴隨法律產生的法律文化和人性精神(當然包括法律職業道德)不僅是對人類最高理想的追求,更是對人之為人的完善。法律職業者在違反法律職業道德或法律、法規的時候不僅僅是對法律權威的褻瀆,也說明了法律職業者本身“人性精神”的喪失!這種法律精神的喪失是與人類社會及自身思想的發展趨勢相背離的。當然,對於思想層次的改造向來是循序漸進的,我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繁榮發展,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不斷潛移默化下,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法律信仰必將逐漸成型。

參考文獻:

[1]哈羅德・J・伯爾曼.法律與宗教[M].梁治平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2]哈羅德・J・伯爾曼.法律與革命[M].賀衛方,高鴻鈞,夏勇,張志銘譯.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

[3]謝晶晶.法律信仰淺析[J].重慶科學院學報,2011.09.

⑥ 道德與法律實踐論文

在我國,道德是行為的底線,法律是行為的警戒線,兩者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卻又相輔相成,共同維護社會的秩序。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道德與法律實踐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道德與法律實踐論文篇1

論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正確看待道德與法律

內容摘要:科技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中國在騰飛,而人才是其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面對挑戰與機遇,當代大學生應該正確看待道德與法律,正確處理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文化修養再高的人,如果缺乏道德與法律的陪襯,就只能是社會的蛀蟲。

關鍵詞:道德、法律、當代大學生、責任、人生觀與價值觀、階級意志、法理。

時代呼喚人才,希望在於青年。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肩負著人民的重託,歷史的責任。大學生對道德與法律的認識直接影響到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一、道德的地位以及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

道德是人生的底線,品質的靈魂。他約束著人們的行為,卻同樣也規范了人生。遵守道德是大學生不可缺少的素質。沒有了道德,人才就不再是人才,而是社會的垃圾,人類的蛀蟲。

(一)正確認識道德

1.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當人們意識到自己作為社會成員與他人或集體的不同利益以及產生了調節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時,道德才得以產生。因此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2.道德是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往往藉助於道德社會、道德准則、道德理想等形式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社會道德規律和原則,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使人們的道德實踐建立在明辨善惡的認識基礎上,從而正確選擇自己的道德行為,積極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3.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祖國高速發展的時刻,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然而只有那些認識道德准收道德的人才能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這正是由於道德對人們根深蒂固的影響。

(二)責任伴隨一生

進入新的環境大學生們大的負擔輕了許多,但有一樣未曾減少,那就是責任。責任與生俱來,如影隨形。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1]作為大學生就一概肩負起復興中華的責任,努力提高道德文化水平,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用的人。

(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是成才的必要條件

1.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2]也是領導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針。他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斷改革創新,成為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2.人生觀主要是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身價值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作為大學生,只有順應時代潮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堅持摒棄錯誤的人生觀,才能有明確的人生目的,才能端正人生態度,才能懂得人生價值,從而更有利於自己走向成長成才之路,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3.價值觀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為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表現在價值尺度和准則。如何在復雜的社會價值觀念體系中尋求正確的價值目標顯得尤為重要。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當代大學生應從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局出發,理性表達愛國熱情,化愛國熱忱為學習動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3]

二、正確看待法律

(一)如何認識法律

1.法律是由國家創制並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法律有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保證實施,也就是說,法律具有強制性。

2.法治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在我國,工人階級是統治階級。同時,由於工人階級的意志和利益與全體人民的意志與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國法律反映的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們的意志。

3.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中,法律受少數人狹隘利益的局限,容易與客觀事實與歷史規律相背離。中國屈辱的近代史正好證明了這一點。而社會主義法律反映的是全體人民的利益,它與歷史的發展趨勢和基本規律是一致的。

4.社會主義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順利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法律保障,在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遵守並利用法律

在社會主義高速發展的時期,只有堅持遵守法律才能大膽地開辟自己的一片天地。任何組織或個人一旦觸犯法律,都不可能逃避法律的追究。因此大學生要想畢業後展翅翱翔,一帆風順,就必需從現在起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講法律,講證據,講程序,講法理,認真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加強國家安全意識,加深法律修養。只有這樣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利用法律解決一切艱難險阻,才能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與和諧社會建設中做一個知法懂法的合格公民,最終陳成為社會的脊樑,國家的未來。

三、 正確處理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在我國,道德是行為的底線,法律是行為的警戒線,兩者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卻又相輔相成,共同維護社會的秩序。

案例:一男子疑患絕症產生悲觀厭惡情緒,酒後持刀欲刺死父親,所幸及時醒悟,只造成輕傷。該男子以故意傷人罪獲刑兩年,緩刑兩年。[4]

法律固然威嚴,卻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需要社會道德的約束,同時道德作為一種力量,在保證法律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道德隨范圍寬廣,卻缺乏強制力,這就需要法律的強制約束。大學生在創業路上既不能為了道德而忽略法律,也不能因為法律而不顧道德。

注釋:

1)馬克思語。

2)選自《中共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3)選自2005年四月重慶大學學生會和重慶大學“三下鄉”與“三個代表”重要

思想理論研究會聯合向重慶大學生發出的倡議。

4)選自《解放日報》2010年12月18日。

道德與法律實踐論文篇2

淺談護理法律的理論和實踐

【摘要】目的:避免臨床護理中護患糾紛的發生。方法:分析在醫院臨床護理中易引起護患糾紛的諸多因素。加強護士的法律意識教育,增強法律意識;加強責任心,提高技術水平,隨時收集整理具有法律證據的資料;處理特殊和應急事情,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結果:護士尤其是新護士的法律意識淡漠是引起醫療糾紛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護理;法律;護患糾紛;溝通技巧;應對措施

在護理工作中,法律與護理專業的關系已日益受到重視,牽涉到護理人員的訴訟案件也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隨著醫療體制改革和法律知識的普及,人們維權意識逐漸加強,護理糾紛呈上升趨勢,影響護理質量及醫院聲譽,從而導致醫療糾紛的上升[1]。護理工作作為整個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要部分,如稍有不當極易導致醫療糾紛。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必須有慎獨精神,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預防護理糾紛的發生[2]。

1 在醫院臨床護理中易引起糾紛的主要因素

1.1 衛生法律法規教育嚴重滯後,護士相關知識缺乏。

1.2 衛生法律法規種類繁多,自學難度大。

1.3 護理記錄書寫不規范,或是與醫生記錄不一致。

1.4 年輕護士缺乏溝通技巧,且操作技術不夠熟練。

1.5護士工作量大,難免出現急躁情緒。

2 應對措施

2.1 增強法制觀念,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作為護理工作者,必須加強法律知識,做到學法、知法、用法,增強自我防範意識[3]。要不斷練就精湛技術,再加上良好的服務態度和恰當運用溝通技巧,從根本上減少糾紛的發生。法律知識是我們提供醫療服務的行為准則和根本要求[4]。在校護生學習過程中著重學習專業知識,接觸相關法律知識少。最近出版的《護理學基礎》和《護理學導論》雖然增加了“護理與法”的內容,但是課時只有2-4學時。然而德國護理教育中設有與職業有關的法律、公民法、法學課程,總共為140學時[5]。

顯而易見,我國衛生法律法規教育是嚴重滯後的。全國人大會頒布了護士管理辦法、消毒管理辦法、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執法、醫療事故分級標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近500個部門規章。以下與臨床護理關系密切的法律內容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有關醫療責任的內容;《民法通則》中有關公民法人權利、侵權行為及民事責任的內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消費者再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等內容;《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等臨床護士應該重點學習。護理部應該定期組織相關法律知識講座、法律知識競賽及護患糾紛實例分析探討等多種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法律知識,做到警鍾長鳴。

2.2 在工作中要養成隨時收集整理具有法律證據的資料要養成隨時進行認真、客觀、全面記錄的良好習慣,字跡要清楚整潔,杜絕塗改。要認真履行告知義務,維護患者的知情權、同意權、隱私權。對遇到特殊治療護理項目,患者堅決拒絕執行時,當班護士一定要將當時情況及患者的意見詳細記錄,並且經患者核實後簽名無誤,方可放棄執行項目。

對患方疑似輸液、輸血、葯物、注射等引起不良後果的,要嚴格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七條規定要求保留實物。遇到特殊及突發事件,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當正常的醫療護理不被人理解時,應理智高於一切,解釋無效時,應請示上級處理,切忌與患者或家屬進行爭執。當護士人身安全和正常醫護秩序受到干擾時,可以找保衛科或直接撥打“110”協助解決。當護士人身受到傷害時,可依法提出上訴。

2.3 加強業務技術培訓,增進和改善醫患關系針對年輕護士,必須提高技術水平和溝通技巧,加強責任心。臨床上年輕護士佔大部分,引起護患糾紛的往往是年輕護士,尤其是新畢業的護士操作技術欠熟練,溝通不到位,忍耐力差,遇事表現出不耐煩。有關部門調查發現,有50%的醫護人員認為醫患溝通不夠是引發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6]。

所以,應該在平時工作中積累經驗,提高護理工作的規范化和常規化的操作程序和防範護理醫療糾紛的能力。在執行每一項操作前都應給患者講清治療目的,葯物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使病人有思想准備,取得病人的配合、理解,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巡視病房時主動與病人進行交流,注意談話語氣及選擇合適的談話時間,對她們提出問題耐心細致的解釋。

2.4 端正服務態度作為一個護理工作者,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由於任何一個人無論是由於工作不順心,或是因家庭瑣事所煩擾,或是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大,經常會出現情緒低落、心情不暢、性子急躁,而由於我們工作性質和工作對象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全力以赴,絕不能有半點馬虎和放鬆。

3 討論

通過分析引起護患糾紛的諸多因素,從而得知:護士尤其是新護士的法律意識淡漠是引起醫療糾紛的主要因素;雖然積極採取防範措施,但是目前所採取的防範措施並不能很好實施。

3.1 社會因素立法的不完善,從國務院2002年9月實行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四年以來的情況看,我國處理醫療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原則性太強,不易操作,仍需不斷完善和補充[7]。

3.2 醫方因素醫學科學技術的局限已成為醫患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醫療對象是千差萬別的復雜體,有社會屬性也有自然屬性,常見病及多發病在一些人身上也有復雜性轉變的可能,使醫護人員給予治療及技術操作時過多考慮保護自己,不能大膽進行診治。

3.3 患方因素

3.3.1 患者法律意識增強,滿意度標准也在顯著提高,並對人文性醫療服務提出新的要求。

3.3.2 患者對醫療工作的不理解,對醫護人員的技術期望過高,缺少對醫護人員的理解。比如要求護士輸液時一針見血,增加工作者壓力。

總而言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僅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也保護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護理人員應該積極主動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和依法維護醫院正當權利,預防護理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代秀珍,龐金英,初探如何防範護患糾紛.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6,1(2):137.

[2] 劉燕群,淺析醫療分析.現代醫葯衛生,2009,10:1587

[3] 丁培霞,王書海,陳秋虹,門診急診工作中存在的護理安全問題和對策.醫學信息,2009,01:124

[4] 聶雙蓮,醫療糾紛預防對策研究.中外醫療,2009,5:107

[5] 張志明,加強高職護理專業法律法規課程建設的思考.衛生職業教育,2009,2:84-58

[6] 支凱林,金月紅,淺談加強醫療溝通在醫療工作中的作用.人民軍醫,2009,1:11

[7] 張華,肖思,醫患關系緊張的成因分析,現代商貿工業,2009(01):329-330

⑦ 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的論文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有著共同的目標和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受;兩者也有很大的區別:性質不同,作用范圍不同,實現形式不同。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的論文篇一

《淺議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

摘要:會計行業主要是為企業或其他組織提供會計信息,其服務質量直接影響企業投資人、經營者甚至社會公眾的利益,進而還對社會的整個經濟秩序產生影響。這里筆者先簡單介紹了當前會計行業職業道德建設的現狀,然後對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之間的關系展開分析與探討,並就如何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和會計法規提出了幾點思考,希望能夠在如何促進會計行業良性發展這個問題上給予一定參考。

關鍵字:會計職業道德;會計法規

在會計人員的實際工作中,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少部分會計人員由於素質較低,沒能抵擋住誘惑,從而喪失了原則。例如,對會計資料故意偽造、隱匿甚至是損毀,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對國家和集體的利益造成了極大的損害;編造虛假的會計報表、會計賬簿,對外提供虛假會計信息以及虛假經濟指標,使得政府的相關決策受到了嚴重影響,社會的正常經濟秩序受到了擾亂;還有一部分會計人員壓根就沒有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缺乏敬業精神和職業理想,將會計工作簡單地認為就是算賬,以至於缺乏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缺乏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而會計行業的職業道德建設卻未能與之相適應,這是造成上述情況存在以及產生的原因之一。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關系分析

會計職業道德作為一種重要的道德行為准則,是指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期間,樹立的和需要遵循的,能夠使會計職業特徵得以體現,能夠對會計職業關系進行調整的基本職業行為規范和准則。會計法規,則是對會計領域一切法律法規的總稱。

(一)兩者互為依託、相互補充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兩者有著相同的調整對象,擔負著相同的職責,還有著共同的目標。會計職業道德經過對會計職業活動中的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達到對國家正常經濟秩序的維護,進而更好地為企業或其他組織理財、用財、聚財、生財。而會計法規則是通過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來對國家正常的經濟秩序進行維護,從而也達到為企業或其他組織理財、用財、聚財、生財的目的。可以說兩者都是對會計工作領域中的各種利益關系進行調整,對會計的行為進行規范。兩者都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維護的工具,都是為了加強和規范會計工作,為了搞好會計管理、會計監督、會計核算的管理手段,都是為增加經濟效益和加強經濟管理而服務的。可以說兩者共同的目的都是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地服務。在對會計行為規范的過程中,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和會計法規的強制功能是互為依託、互相補充的。會計法規是對會計人員的基本會計行為進行強制規范,而當一些會計行為不宜或不需要用會計法規來進行強制規范的時候,會計職業道德就接過這方面的規范功能。會計法規只能規定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不得違法,卻不適宜在會計人員要強化服務、提高技能及勤勉敬業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規定,而會計職業道德則能對這部分予以補充。

(二)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可以說會計法規的相關規定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凡是會計法規中禁止的行為,都是會計職業道德要對其予以譴責的行為;凡是會計法規中規定的行為,均是會計職業道德所提倡的行為。因此,兩者之間相互滲透。會計法規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保障,而會計職業道德又是會計法規能夠得以正常運行的思想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會計法規在制定以及施行的過程中,也是會計人員進行自我職業道德培養和教育的過程。通過對守法、依法的會計行為予以獎勵、表揚,對違法的會計行為予以法律制裁,能夠讓會計法規在會計職業道德培養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關於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建設的思考

(一)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議

首先,會計人員應當加強自身個人職業道德修養。要做到《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裡面的諸如熟悉法規、依法辦事、保守秘密、愛崗敬業、客觀公正、搞好服務等等要求,[1]就必須依靠會計人員的個人職業道德修養。會計行業的廉政性、保密性以及超然性如果沒有良好的個人職業道德修養,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會計人員應當主動提高自身個人職業道德修養,樹立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養成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風,愛崗敬業,嚴格按照規范辦事,自覺對各種不良思想的誘惑和侵蝕予以抵制。其次,應當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要從會計職業品德教育、會計職業紀律教育、會計職業能力教育等三個方面對會計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從而使會計職業道德融入每位會計人員的深層意識中,增強其履行道德義務和工作職責的自覺性,並最終養成堅持原則、實事求是、清正廉潔、恪盡職守的優良道德品質。

(二)完善會計法規建設建議

首先,要對現有的會計法規進行修改完善。對現有會計法規中處罰與責任不明確的條款要予以修改,使之與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相適宜;對法規中沒有涉及的地方也要進行增加,做到有法可依。還有就是增加賠償制度的相關規定。因會計人員造假而造成的損失,按照責任大小對損失予以賠償,尤其要加大企業責任人的賠償比例。一旦會計信息使用者因為虛假會計信息受到了權益損害,就可以依照相關法規向司法機關提交訴訟,從而獲得賠償。其次,提高法規質量。一是要廣泛徵求社會各領域、各階層的意見。二是要向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學習經驗,提高會計准則的質量。再次,對會計法規中的舉報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並對一些重大會議法規的實施進行定期檢查,從而為會計法規的進一步提高提供可靠依據。最後,加快地方會計法規建設。一是各地區要聯系本地實際情況對現有的地方會計法規進行修改或補充。二是要加快基於地區會計調查研究的立法步伐。

三、結論

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兩者是互為依託、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會計職業道德能夠對會計法規的全面執行起到促進作用,提高會計法規的執行效果;而會計法規則能夠促使會計人員遵紀守法,進而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伴隨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能夠預見到,不斷完善的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將會為會計信息的質量帶來有力的保障,將會不斷提高會計行業的社會公信力,最終促進會計行業步入良性發展路途。

(作者單位為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阿蘭.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08):87-90.

[2]王迎雙.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01):126-128.

[3]王仙蕊.淺談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J].現代經濟信息,2014(17):366.

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的論文篇二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

摘要: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商品的生產者和服務的提供者,其職業道德水平直接影響經濟活動的全過程。而會計行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領域,主要提供會計信息或鑒證服務,其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經營者、投資人和社會公眾的利益,進而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本文筆者從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體系概念出發,剖析了我國會計行業職業道德現狀,然後對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道德建設;法律;法規

中圖分類號:F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9-00-01

近年來,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受到了嚴重的挑戰,特別是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頻發,更是加劇了行業的誠信危機,虛假的會計信息會導致很多行業都無法健康運行,嚴重影響到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急需通過會計法規的形式來對會計行為進行規范。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有著共同的目標和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受;兩者也有很大的區別:性質不同,作用范圍不同,實現形式不同。本文對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進行了分析。認為應將會計人員工作置於法律法規的約束和規范之下,以強化職業道德的法律性。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內涵及現狀分析

1.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規范和准則。會計職業道德屬於意識形態范疇,是一般社會公德在會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會計職業道德本質應該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會計人員的“職業之道”,即會計人員的職業技能和技術。職業技能和技術是指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時應具備的必要知識、方法和技能。沒有基本知識難以了解會計和會計工作,沒有基本技能就不能勝任會計工作,沒有基本條件(如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等)則不能從事會計工作。二是會計人員的“職業之德”,即會計人員的職業品質。職業品質是指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應具備的品質、作風、態度、良心、職業觀念、職業責任、職業義務和職業榮譽等。

2.會計法規

會計法律制度亦即會計法律規范,簡稱會計法規。它是指有關會計方面一切具有強制力的法律規範文件的總稱,是會計工作法律規范的具體表現形式。為了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我國會計法規已形成一定的體系,從縱向構成上形成四個層次,即會計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它是調整我國經濟生活中會計關系的法律總規范,是會計法律制度的最高層次。會計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發布的《總會計師條例》。會計地方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會計規章,由國務院各部委制定。如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企業會計條例》等。

3.會計職業道德現狀

每年,國家審計署都審計出大批舞弊的案件,這些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企業通過粉飾、偽造編造會計報表,欺騙投資大眾,從中漁利,不僅嚴重誤導了投資者等眾多社會公眾的經濟決策,致使其決策失誤,造成了無可挽回的經濟損失,而且也極大地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導致社會資源無序盲目地配置和流動,同時更嚴重挫傷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給市場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對於會計造假案件的頻發,究其原由,是因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出現滑坡,價值觀念出現偏差。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社會主義各項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提高政府和國民的公信力和誠信度成為各項事業發展的保障。如何重建會計行業公信力就成為我們面臨的緊迫問題,更是社會和諧發展、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一項必然要求。

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

1.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繫上相互補充

一方面,會計行為不可能全部由會計法規進行規范,還需要通過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來實現,兩者相輔相成,可以說會計法規是會計職道德的最低要求。另一方面,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目標都是為了會計工作的誠實守信,都是為了維護我國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兩者實現的目的是相同的。

2.二者在實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最初的會計職業道德逐漸被吸收到會計法規中,會計法規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規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而會計法規則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會計法規的制定和施行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會計工作主體自我道德教育、培養的過程,通過對違反會計法行為的法律制裁,對依法、守法、執法、護法行為的表揚、獎勵,使會計法規在培養會計職業道德上發揮重要作用。

3.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差異

一方面,會計法規側重於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的合法性,具有較強的客觀性。而會計職業道德重於調整會計人員的內在精神世界,對偏於主觀性。筆者在會計實踐工作中,發現很多人認為職業道德是虛的,而會計法規是實的,只要在會計工作中不違反會計法規就可以了,職業道德更本無法衡量。其實這種狹義上的理解是會計工作所不提倡的。另一方面,會計法規是通過立法程序制定頒布和修改的,其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而會計職業道德出自於會計人員的職業生活和職業實踐,約定俗成。其表現形式既有明確的成文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范,主要是靠社會輿論和道德評價來實現。

4.具有同樣的職責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調整對象均是會計法律關系,即各經濟單位和組織在會計活動中發生的具體經濟關系。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承擔著同樣的職責,即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不做假賬。

三、結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不斷深入,可以預見,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將不斷完善,進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進而提高行業的社會公信力,確保會計行業的良性循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舒.對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關系的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1,21:281.

[2]陳文捷.淺析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系[J].綠色財會,2013,07:36-39.

[3]張一貞,余榕.論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制度[J].中國合作經濟,2004,12:98-99.

[4]林采融.談談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的關系[J].中國商界(上半月),2009,06:36,28.

⑧ 淺論教育政策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2)

淺論教育政策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的論文篇二

《簡論高校教師道德建設與普及教育法規之關系》

摘要:共同的道德標準是法律法規制定的基礎,而法律法規可以推進道德意識的培養。通過學習教育法規可以很好地促進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化,使之成為一種職業習慣。高校教師面對的是有獨立人格的青年學生群體,因此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素質能力以及道德修養,高校教師只有自身道德修養足夠高尚才能夠感染學生,培養出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才。

關鍵詞:道德建設;教育法規;道德標准

中圖分類號:G45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6-0029-02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一定的生產關系和社會輿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而法規是法律、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是用強制性的手段,藉助國家機器的力量來規范人們的行為,進而達到保持社會正常安定健康運轉的目的,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一、道德與法規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一定的生產關系和社會輿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而法規是法律、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是用強制性的手段,藉助國家機器的力量來規范人們的行為,進而達到保持社會正常安定健康運轉的目的,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前者往往是人們發自內心、潛移默化形成的一種意識形態,而後者相對而言則是一種客觀的、外來的、硬性的規定。道德觀念的形成初期往往會藉助於法律法規的約束,從而使人們在不斷地遵守法律法規的過程中形成一種行為及意識習慣,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內化成人自身一種固定的價值形態。而法律法規的正常推行也要建立在大多數人的道德意識基礎上,因為法律法規制訂本身就是以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即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為基礎的。所以說法律法規在某種程度上推進了道德建設,而良好的道德建設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法律法規的有效執行。

二、教師職業道德在教育法規中的規定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五章第四十五條規定:“高等學校的教師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而教師所擁有的權利及其應當履行的義務在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也有明確的闡述。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自然首先要履行好教師應當履行的義務:如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等。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於2011年12月23日發布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更是對高等學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做出了文字上的明確規定:要求高校教師應當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由此可見,在諸多的教育法規中,都或多或少地對教師的道德,特別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了相關的要求,也確立了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目標規范。而高等學校的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已經基本成年或已經成年,身心都趨於發展成熟的,求知慾強烈的,有思想有個性的青年大學生,這些學生由於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與人格,有了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能力和道德修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教師道德建設與普及教育法規的關系

搞好高校教師的道德建設,要在普及教育法規的基礎上進行。這二者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承、相互促進的。教師個體道德的形成,要經歷一個以義務為特徵的他律道德時期,而道德的建設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教師最終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是把外部的普遍被認可的規范內化的過程。教育法規的普及,正好促進了教師的職業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轉化,由一種外在的行為規范經過普及之後深入到每個教師的心裡,進而形成一種內化的意識形態。通過教育法規的普及使高校教師提高職業道德認識,培養職業道德情感,堅定職業道德信念,鍛煉職業道德意志以及培養職業道德行為。而當職業道德規范真正內化到教師的心裡時,反過來又能促進教育法規的進一步推廣和執行。一方面,普及教育法規能使高校教師們認識到自己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對學生應盡的義務,讓他們更加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及所擔負的使命,真正做到如《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所規定的那樣“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樹立優良學風教風,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范教育感染學生。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引領社會風尚。言行雅正,舉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從教,以身作則”。另一方面,良好的高校教師道德建設能夠通過教師這一特殊職業群體的言傳身教,行為世范使道德的火種廣泛傳播開去,當一個群體有了足夠的道德意識的時候,法律法規所起到的作用就會相應淡化,法規的普及推廣與執行也不會再是一件難事,因為這些由法規所規范的東西,已經內化成了人們的思想意識,會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體現和流露出來。從而逐步達到一種理想的道德境界。

四、高校教師自身道德建設剖析

身為一名高校的專業教師,應該大力加強自身的道德建設,積極貫徹履行教育法規中的各項相關規定。自身道德建設的目標應不低於教育法規中的各項相關要求,而且要更進一步。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倡導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品德是學生品德的先導,因此,教師應具備高尚的道德修養。

1.要建設良好的道德修養,首先必須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教育法規,以科學理論作為指導,避免迷失方向。同時也離不開參加社會實踐,特別是不能離開參加教育教學實踐。因為教學活動與培養人才始終是學校工作以及教師工作的核心。

2.高校開始擴招以來,不但高校教師們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高校的學生更是面臨著考研、就業選擇等重重的壓力。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應該發自內心地去關愛學生,要讓他們從我們身上感受到理解、尊重、平等、關懷、給予、責任和寬容。“要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不但要關心學生的學業進步,更要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培養他們控制調節情緒的能力,正確平和地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使他們能夠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品質與和諧的人際關系。要了解和信任學生,認識到他們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與眾不同的一面。要真正做到熱愛學生。這種熱愛,既不是溺愛,也不是遷就,而是愛中有嚴、嚴中有愛。要關心每個學生的全面成長,不偏愛,對學生一視同仁。

3.要著力加強自身的專業技能方面的學習,多向同行請教,多向老教師請教,把教書育人當成一項激情的活動來對待。以育人為本,在此基礎上把課盡量上得生動有吸引力。為此應花大力氣做好教學准備工作,鼓勵學生思考,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站好講台,守住作為一名教師的底線。

4.要努力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並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要用精深的專業知識引導學生,要用寬廣的專業外知識吸引學生,要用幽默精準的語言去打動學生,要用嚴謹的治學態度去感染學生。通過加強各方面知識的學習,在教學和科研中做好自己的本分。

5.要重視實踐環節的教育,努力做到教學內容不與實踐脫節。讓學生們真正感到學有所用、用有所長。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通過實踐教學調動學生溫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將理論知識真正應用到實踐中來。

6.高校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管理是一項馬虎不得的工作。各項管理工作環環緊扣,每一環都不能鬆懈。作為一名高校的教師,應為學生做出表率,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配合各管理部門做好教師自身以及學生的管理工作,保障學校的教學秩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7.身為一名教師,如果自身的思想品質不過關,書教得再好也是枉然。要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的建設。只有自己做到才能去要求學生。身教重於言教。要有作為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清通過自己的教學活動不僅是要教會學生讀書,最關鍵的是要教會他們做人。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一名高校教師,如果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獻身教育事業的決心,就會自覺主動地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在政治思想、個人品德和文明習慣、談吐舉止等各個方面做出表率,並且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真正做到為人師表。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道德建設與教育法規的普及在當前都是十分重要的任務。二者的關系也非常緊密。每個高校教師都應當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自覺地貫徹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做奉公守法的模範,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嚴格遵循教育法、教師法等教育法律法規的規定,並且要以比這些法規中所規定的規范更高的標准來要求自己。做一名“穩重”、“可親”、“有識”的教師,成為學生以及全社會民眾效仿的楷模。

參考文獻:

[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Z].1998-08-29.

[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Z].1993-10-31.

⑨ 淺析律師的職業道德規范論文

律師職業道德是指從事律師職業的人所應信奉的道德,以及在執行職務、履行職務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律師職業道德對律師具有約束、導向和 教育 的功能。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律師的職業道德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律師的職業道德論文篇一

《淺析我國現今律師行業職業道德問題》

摘要:近幾年,隨著依法治國的理念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律師隊伍不斷壯大,其專業水平也越來越高,總體素質越來越煥然一新。但是,律師整體專業素質的提高,不能掩蓋其職業道德水平的停滯不前甚至下降,在某些地方,社會對律師的滿意度並不高,律師的職業道德水平也許將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發展瓶頸。對此作為未來中國律師隊伍的一員,本文認為了解律師行業的道德水平現狀,找出問題,分析產生原因並提出一些淺薄的對策意見,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律師;職業道德;法治社會

一、律師職業道德的含義及特徵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指在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規范、道德情操與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是一個持久彌新的命題,盡管法律規范試圖與道德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不可否認,道德作為法律的本源之一具有強有力的指引作用,即使是法律職業本身都有規定相關的職業道德。”律師的職業角色就是為社會尤其是委託人提供法律服務,這個職業與法律、社會的接觸面非常寬,在其執業過程中,律師通常可以起到宣傳 法律知識 ,傳播法律 文化 的作用。在運用法律為他人服務的同時,律師如何能夠守住職業道德,使自己能夠不為金錢所誘惑,這兩者既相互結合,又相互矛盾。律師的職業性質與法律的關系決定了其所要求的職業道德水平要比其他職業高得多。律師職業道德除了具備法律職業道德的一般特徵外,還表現為自身的一些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

律師職業道德要求具備一般職業道德的規范,如誠實信用、遵紀守法等。同時,律師既然作為法律職業共同體中的一員,其職業道德規范也就體現了法律職業的特點,也就是要堅定不移地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繼而間接上促進國家的法治建設。但同時,律師的行業性質又區別於法官、檢察官的職業特性,如律師事務所具有公司企業的性質,追求企業利益是其重要木匾,律師作為其員工也是要追求企業效益和經濟利益的。這些都體現了律師職業道德具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二)強制性與自治性的統一

律師可以說是專業服務於委託人的“訟棍”,也可以說是與法官、檢察官共同維護法律的公平與正義,推進民主法治的建設的夥伴。在兩種角色屬性相互結合相互斗爭的過程中,一方面不能成為當事人和金錢利益的奴隸,另一方面也要成為監督制約檢察官和法官的一種獨立力量。可見,律師的自治性是十分重要的。這種獨立性和自治性對律師的自我約束、自我規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較為嚴格的職業道德和懲戒 措施 是維護律師行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規范性和非規范性的統一

律師職業道德在具體表現形式方面,一方面是嚴格的法律規范,如《律師法》中關於律師職業道德的內容,此外還有大量的律師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如中華全國律協制定的《律師執業行為規范》(試行)。除了這些以規范性的文件反映出來的職業道德規范外,還存在大量的非規范性的律師職業道德,如律師職業道德習慣、意識等。可以說,從形式上看,律師職業道德具體表現為規范性和非規范性的統一。

二、我國律師職業道德問題分析

雖然目前我國律師整體的職業道德水平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但相比於西方發達國家的律師道德水平,我國的律師職業道德建設依然困難重重。當前,我國律師職業道德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律師與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問題

律師的職業性質決定其與當事人的關系最為密切,當事人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律師的“衣食父母”,但往往就是這種關系,反而成為律師職業道德素質低下的主要體現:

1.唯利是圖,欺騙當事人。有的律師給委託人做出虛假承諾――以官司“包打贏”作為相互攫取案源的方式。同時為了多收取律師費,故意把簡單的案子說復雜,捶胸頓足地保證案件勝訴絕對沒問題,糊弄當事人。

2.不管不顧,“有活就干”。有的律師在接受當事人咨詢後,不管自己有沒有接觸過當事人委託的法律事務,也不管自己是否具備相應的條件和能力,只要有足夠費用,就接案處理。

3.相互扯皮、敷衍了事。有的律師在拍胸脯保證打贏官司,拿到律師費後,就不聞不問,一會讓當事人送這個材料,一會讓委託人跑那個部門。一旦無法解決問題,便想法設法扯皮推諉,敷衍了事。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最近3年來關於律師違反職業道德規范的統計資料顯示,“2005年至2008年,各級律師協會共受理投訴案件7387件,給予行政處分762件,其中取消會員資格的有7件。”

(二)律師同業之間的關系問題

律師與律師同行關系方面,主要表現為法律服務市場惡性競爭,律師職業的商業化傾向日趨嚴重。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惡性競爭以及過度商業化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律師整個行業的公信力。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爭相向法官贈送錢財,買通關系。然後由法官向當事人推薦該律師作為辯護律師或代理人,以招攬案源;

2.詆毀同行,抬高自己。有的律師,在某些公眾場合如講座上過分貶低對手律師或律師事務所,來抬高自己的聲望和地位,借機獲得案源;

3.藉助新聞媒體炫耀或包裝自己,誇大其詞,實力有限卻大包大攬各項業務,排斥同行:

4.通過向委託人、介紹業務人利益許諾或給予財物,違反職業道德排擠其他律師。

(三)律師與司法機關的關系問題

律師與司法機關的關系本應該是同在法律屋檐下,同為法律人,應同做守法事,但當今律師與法官、檢察官的關系卻表現為違規越矩,知法犯法、“花錢鋪路”現象較為嚴重。律師的形象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影響力,社會大眾一致把律師以及法官和檢察官視為公平正義的象徵,但律師通過自身的專業素質鑽法律漏洞,拉關系賄賂法官檢察官,危害性十分巨大。“2006年阜陽中院、深圳中院、武漢中院腐敗案牽涉到數名律師參與行賄,2007年廣東著名律師馬克東涉嫌詐騙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2008年9月商務部郭京毅涉嫌受賄並牽出數名律師。”除上述不良現象外,律師和法官、檢察官之間也存在相互不尊重,如律師在法庭上藐視法庭紀律,無視法官存在;法官看不起律師,不願意聽取律師意見,甚至無端訓斥律師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社會公眾對司法公正的信任。

三、律師職業道德問題的原因探析

1.經濟原因:由於律師職業本身的商業屬性,隨著律師人數越來越多,市場經濟的規律決定他們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一旦競爭激烈,錢少了,分這杯羹的人多了,缺乏職業道德賺錢的律師、超越法律界限賺錢的律師、突破職業底線賺錢的律師也就越來越多了。經濟層面上的原因會引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那就是律師行業的兩極分化問題。現如今律師貧富兩極分化現象十分嚴重,許多剛入行的年輕律師缺乏必要的物質保障,經濟上無法獨立,飯都吃不飽,怎麼能要求他們在人格上,職業道德上潔身自好?

2.環境問題:此處特指法律環境。不可否認,目前我國司法體制下的法律環境、市場環境以及執業環境,是不容樂觀的。“律師在法庭上被法官無視甚至無故訓斥、因敢於為弱勢群體辯護而得罪某些權要繼而鋃鐺入獄、因為黑社會頭目或貪污犯辯護而遭受公眾貶抑和責難……。按照某種說法就是:中國律師……屬於經濟上相對富裕而又要疲於自我維護權利的弱勢群體。”目前我國的法律制度還不是很完善,裁判結果的不如人意和律師接觸法律最多,代表法律形象最貼近百姓生活的事實相矛盾,這導致律師的職業壓力很大,“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我國的司法制度環境決定了律師的某些不良行為可能無法得到迅速更正。

3.管理原因:司法行政部門監管不力、行業協會管理無力、律師執業機構管理無作為也容易導致有些律師鑽空子,打著所謂大律師的旗號坑蒙拐騙,影響正常的司法秩序。

除上述三種原因之外,律師自身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視的。自身缺乏自律,唯利是圖,見錢眼開等等道德素質不高的表現也極易導致誤入歧途。因此加強自身修養,提高道德水平,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兩手抓,無疑是一種正確選擇。

四、提升律師職業道德水平的對策

綜上分析,律師的職業過程會涉及多方面的關系,且每一方面都對其職業道德有重大影響。因此要提高律師職業道德,將是一項涉及多方面的長期的系統的建設工程。要把這項系統工程建設好,最根本的在於正確認識律師的職業性質和使命,樹立良好的職業理念,尤其要摒棄金錢至上的觀念;最迫切的在於完善監管制度,切實落實各項相關措施。

(一)思想上要正確認識律師職業的性質和使命

《律師法》第二條規定,“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提供法律服務,通過專業勞動和技能賺取金錢,追求一定的經濟利益,養活自己和家人,這本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律師法》同時規定,“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我們由此可知律師不能僅僅以賺取錢財為目的,學習法律最重要的使命還是是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嚴格依法辦事,促進法律合理正確地得到實施,有助於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如果律師銘記自己肩負這樣崇高使命,在職業生涯中,就不會迷失方向,更不會因金錢而做出有悖職業道德的行為。”

(二)內容上通過各種方式加強法律職業道德教育

加強法學院教育中的法律職業道德教育,提前防患於未然;通過律師事務所自身定期組織職業道德教育活動,提升提高自身修養與素質,進而提高律師自律意識;目前我國設有法官學院、檢察官學院等,而律師作為法律職業共同體的一員,也應設立自己的律師學院。因此,可以通過設立律師學院,將其作為一個學習和培訓的基地,同時也可以作為一個律師彼此的交流平台,擴大律師行業的社會影響力和行業凝聚力。

(三)管理上加強監督與管理,嚴格懲戒制度

首先要規范律師事務所內部的管理:2004年4月我國開展了以加強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為主要內容的“律師行業整頓運動”,它從行業整體上對加強律師職業道德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們往往會忽略律師事務所內部的管理問題。律師事務所是每一個律師執業的平台,其一切執業行為都要在這個平台上完成,就必須要受律師事務所的管理和約束。

其次加大嚴懲力度,從嚴治律:具體方面有通過制定更加嚴厲的法律法規,實行整改完善:如律師行業可學習當前法院系統開展的“五個嚴禁”,針對目前律師行業在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幾條禁令,通過行業大整頓和自我整改,接受全社會監督。對於觸犯現有法律法規的害群之馬,一定嚴懲不殆,輕則清除出律師隊伍,重則追究其刑事責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律師隊伍的純潔性。

五、結語

綜上所述,律師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並且律師的職業道德水平也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不斷完善正在不斷提高。但不可否認我國現階段律師行業仍存在很多問題。知道問題,並分析問題,才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律師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但筆者相信,律師行業將會在民主法治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席位,其所存在的問題也終將會被解決。律師行業的明天,還需要廣大法律人的共同努力。讓我們為了法律職業的未來,繼續努力吧!

注釋:

①張善數.中國律師制度專題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頁.

②魏傑.我國律師職業道德之問題分析與解決路徑.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華東政法大學圖書館.2011年4月。

③六屆全國律協亮點紛呈.中國律師.2008(11).第19頁.

④劉桂明.律師不能成為利益集團的工具.中國律師網.2008年.

⑤⑥李學堯.法律職業主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頁.

律師的職業道德論文篇二

《試論中國律師職業道德建設》

【摘要】律師職業道德是指從事律師職業的人所應信奉的道德,以及在執行職務、履行職務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它具有職業性、階級性、繼承性。律師職業道德對律師具有約束、導向和教育的功能。

【關鍵詞】律師,職業道德

律師這個行業在很多人看來是另人羨慕的一個行業,在業外人看來,律師收入高,相對自由。中國的律師制度相對於西方國家來說,起步較晚,所以中國律師的職業道德建設起步也是很晚,相對很是落後,並且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在律師與司法官關系中,一些非正常現象導致雙方職業關系失衡;在律師與委託人關系中,由於律師業務能力和道德能力存在不足,委託人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律師與公眾關系中,存在公眾情緒干擾律師正常執業,傳媒誤導甚至影響司法公正;在律師與律師同業者的關系中,存在惡性競爭問題突出。為維護律師行業的整體形象,強化律師職業道德建設勢在必行。

一、律師職業道德的涵義

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道德在社會職業中的特殊體現。職業道德與一般的社會道德相比,有明顯的職業規范性。律師作為一個行業,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本行業的職業道德,稱為律師職業道德。具體的講,律師職業道德是由一定機構制定的,律師在執業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具有現實約束力的思想信條和行為准則。

二、建設中國律師職業道德的意義

1、律師職業道德建設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市場中介組織要依據市場規則,建立自律性運行機制,並接受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管理和監督。律師事務所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介組織,律師職業作為律師業務的物質運行者,需要建立自律性規章,以切實約束律師客觀、公正、廉潔地從事律師業務,切實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正確實施。

2、職業道德建設有利於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律師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和國家法律正確實施的一支力量。國家法律、法規雖然對於保證律師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進行了具體的規定,但由於各種原因,這些規定難免存在漏洞,並且在某些方面是必須由律師職業道德加以彌補的。因它覆蓋面廣,概括性強,能全面進行調整,能最大限度地對律師提出維護委託人合法權益的要求。

3、律師職業道德建設有利於律師隊伍的建設。律師作為公民合法權益和國家法律正確實施的維護者,本身就應當是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的楷模。但是,有一些律師不能嚴格要求自己,違反法律、道德的事時有發生,給律師隊伍的聲譽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對於律師事業的發展極為不利。律師職業道德就是一個重要的教育手段。規范化的律師職業道德對於律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有利於律師隊伍的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從而進一步提高律師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更出色地完成所肩負的神聖使命。

三、加強中國律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律師榮譽意識的培養。西方律師業的早期,同樣是由於社會民眾對律師業的譏諷刺激了律師們,讓他們意識到了職業榮譽的重要性。為了改變人們的評價,律師們開始為窮人提供免費的服務,有時這種服務完全不計成本,此後經過多年的發展,這種為打不起官司的人進行援助的服務演變成了今天的法律援助制度;不僅如此,律師還剔除在職業隊伍中的道德敗壞者來提高自身的純潔性。希望中國的律師可以建立起職業榮譽感,重視自身行為的修養和性格培養,從內心激發對行業的熱愛,對榮譽的珍惜,進而提高律師整體的職業道德水平。

(二)加大法律普及力度,讓法制理念深入大眾。如果說對抗制訴訟模式是律師的價值體現,那麼現代法制環境的建立和大眾對法律的理解就是律師存在的土壤,沒有土壤的包容,任何存在都是不現實的。而我國法制現代化剛剛起步,可以說法制的環境還沒有完全形成,對律師職業道德的錯誤認識不可避免。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間的矛盾糾紛也日漸增多,任何人都無法避免和法律打交道,這正是律師業發展的大好時機。只有讓更多人真正的認識法律、了解法律,才會對律師職業道德的獨特性做出正確的判斷,律師執業的環境和前景才會更好。

(三)建立有效防控體系,預防權、錢交易。相比於明確的單極利益是律師追求案件勝訴的直接動力,付出和收獲的不對等則是法官受賄的心理痼疾。大多數法官認為自己的付出多於律師,而收入卻不如律師來的豐厚,無法擺正心中的天平使部分法官利用自己手裡的權力為個人牟利,也有的法官會乾脆辭去工作,成為律師後和原來的同事訂立“協議”,錢權交易就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為了打斷這種違法的交易鏈,筆者認為以下措施是必要的:

1.提高法官的社會地位。

2.完善司法獨立的體制建設。

3.完善關於律師和法官關系的迴避制度。

4.建立更加嚴格的懲罰制度。

(四)明確律師應遵守的職業道德

何為律師職業道德是一個道德領域的問題,法律無法對此作出細致的規定。從現在理論界認為有三條基本原則可以作為律師執業道德的最低評價標准:一是良好的形象和聲譽。律師在從業的過程中要帶頭遵守法律法規,以身作則,以良好的形象為當事人服務,保持律師聲譽。二是職業的獨立性。律師執業中要保持獨立,不得和司法機關或其他與案件有關人員進行不正當接觸,不受司法機關干涉,不受當時人的意志左右,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依法執業。三是保持廉潔和清廉。這是對律師的雙重要求,既要對自身保持清廉,也要做到不對法官行賄,做到對司法系統的廉潔。

參考文獻:

[1]倉道來.《律師倫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2]《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1996年10月6日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常務理事會第五資會議通過

[3]司法部1994年1月8日司發[1994]003號《司法部關於印發國務院批復通知和〈司法部關於深化律師工作改革的方案〉的通知》

[4]陶髦等著.《律師制度比較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5]茅彭年,李必達主編.《中國律師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2年5月版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律 師的職 業 道 德論 文”

⑩ 法學本科階段法律職業道德論文

法學本科階段法律職業道德論文

信仰是在法律職業形成的過程中形成的,法律職業共同的精神追求。以下是我J.L為大家分享的關於法學本科階段法律職業道德之論文範文。

一、我國法學本科階段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現狀及其原因

1.國家統一司法考試中法律職業道德考核的分值偏低

從2002年開始,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將法律職業道德納入考試范圍,但是考核的分值始終徘徊在5分左右,與其他的內容動輒幾十分相比較很難引起人們的重視。

目前,很多高校在確定本校的法學專業教學計劃時主動向司法考試中考核內容較多的科目傾斜。暫且不論這種做法的對錯,但在實踐中卻直接導致了法律職業道德課程的虛設,甚至有的高校根本就不設這門課程。有關法律職業道德的內容,卻在法理學、訴訟法或者司法制度概論等課程中講解。

這一點也顯示了法律職業道德課程在高校法學專業課程設置中地位較低。此外,很多高校在法學本科專業教學計劃中設置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作為必修課,但沒有專門設置系統學習法律職業道德的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主要是講解公共道德的課程。法律職業道德雖然屬於道德的范疇,但不同於公共道德。法律職業道德具有主體的特殊性、規范的明確性和具有較強的約束力的特徵。

法律職業道德適用的主體主要是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等法律職業人員,對於非法律職業人員沒有約束力。法律職業道德不能停留在一般道德准則層面,必須形成具有明確權利義務內容的、具體的標准和可操作的行為規范。

如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約束法官行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最高人民檢察院通過的約束檢察官行為的《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試行)和中華律師協會通過的約束律師行為的《律師執業行為規范》(試行),這些基本規則都對相關法律職業的道德作出了特別的要求。而且,這些規范均具有實質性的約束力。

如果違反了職業道德規范,均要求追究相應的紀律責任,甚至是法律責任。所以,思想道德修改課程不能完全取代法律職業道德課程。再加上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效果欠佳,根本不能滿足法學專業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要求。

2.法律職業道德領域的專業研究人員較少,師資缺乏

目前在法律職業道德領域內進行專業研究的人員較少,各高校中從事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師資嚴重缺乏。這也直接導致法律職業道德課程開設的困難。部分高校在法學教學計劃中將法律倫理學作為法學選修課程。

但是因為缺乏專業的師資,該課程一直沒有真正開設。有些高校雖然開設了該課程,但是多由法理學或訴訟法學方面的教師擔任主要教學工作。這些人員沒有真正研究過法律職業道德,因此,該課程的教授也只能限於對有關職業倫理規范的講解。

另外,法律職業道德課程方面的教材和資料也相對較少,對於該課程的開設也有較大的影響,直接制約了法學本科階段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發展。

二、完善法學本科階段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措施

1.明確法律職業道德在法學本科階段的目標和定位

我國目前司法改革中提到了“審判分離”,對於司法官不但要求具有成熟的司法經驗、深厚的法學知識背景和一定的修養,還要求司法官具有公正清廉、忠於法律的職業道德。

法律職業道德是法律職業者必備的素養之一,因此,法學教育必須重視法律職業道德的教育。我們應該改變目前對法律職業道德的忽視態度,在設立法學本科階段的培養目標時,明確法律職業道德的內容。在確定法學本科專業核心課程時,法律職業道德應該成為核心課程之一。

2.加大法律職業道德在國家統一司法考試中的考核比重

設置法律職業道德門檻法律職業道德一直是各國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對法律職業群體具有重要的意義。英國大學的法學院除了比較重視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訓外,還有重點地安排教學計劃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如道德、法律倫理、職業素質、律己意識等。美國大部分州要求學生在獲得律師職業資格之前必須通過律師職業道德考試。

在通過律師職業道德考試和律師資格考試後,美國法科畢業生仍須通過由各州律師公會主持的“道德品格”考察和面試才能宣誓成為正式律師。與英美等國家對法律職業道德的要求相比較,我國對法律職業道德方面的要求是比較低的。

就律師職業來說,只要品行良好,沒有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和被開除公職、吊銷律師執業資格,就可以取得律師執業資格。沒有對法律職業道德做特別的要求。這也直接導致了法律職業道德課程在實踐中得不到重視。

因此,筆者建議應加大法律職業道德在國家統一司法考試中的考核比重,提高相應的分值,改變目前各高校中不設或者虛設法律職業道德課程的現狀。另外,在取得有關職業資格和執業資格時,提出高於普通大眾公共道德的要求。

3.探索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法律職業道德課程的教學效果

法律職業道德的教學必須使法律職業道德要求內化成法律職業人人格的一部分。雖然不同的法律職業,具體的職業道德並不完全相同,但法律職業道德包括忠於法律,忠於職守,廉潔公正以及行為端正自重等,這是法律職業共同體共同遵守的職業倫理。

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單純地對學生進行倫理道德說教,而是應該通過收集大量的法律實踐資料,創設生動的法律職業場景,通過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大學本科階段是法律職業道德培養和教育的關鍵時期,是法律職業人形成法律職業道德的重要階段。

在教學方面上,可以採用案例教學法、模擬法庭和法律診所等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道德情感體驗的環境,使法律職業道德真正內化成他們的信仰。此外,也可以聘請具有較高的法律威望的專業人士為學生做法律職業道德方面的專題講座,提高學生的道德認同。

4.培養法律職業信仰法律職業

信仰是在法律職業形成的過程中形成的,法律職業共同的精神追求。法律職業信仰的表現形態包括法律信念、法律理念、法律觀念、法律意識等,其核心是一種對法治的精神追求。如果主體本身缺乏法律信仰和精神追求,沒有規則至上的信念,沒有權利本位與權力控制的觀念,法治也很難實現。

因此,在法學本科階段的教學中,不僅是法律職業道德課程,其他法學課程包括理論性和應用的課程的教學中,都必須將法律職業信仰的培養作為其重要的內容。

;
熱點內容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
道德教育畫 發布:2025-01-11 03:47:29 瀏覽:413
高新開發區法院 發布:2025-01-11 03:30:11 瀏覽:485
保定法學王浩 發布:2025-01-11 03:05:09 瀏覽:773
濟南市法院書記員的工資大約是多少 發布:2025-01-11 02:33:36 瀏覽:194
勞動法保安上班時間 發布:2025-01-11 02:23:00 瀏覽:930
2015年政策法規總結 發布:2025-01-11 02:22:47 瀏覽:580
深圳市節約糧食的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1 02:19:13 瀏覽:640
2013國家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發布:2025-01-11 02:11:47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