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網路上胡亂發言負有法律責任

網路上胡亂發言負有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4-06-22 20:19:51

Ⅰ 在網路上造謠需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通過信息網路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Ⅱ 在網上陳述事實,需要對後果承擔法律責任么

一般情況下,假如「沒有惡意詆毀的言論」的話,是不需要負法律責任的

網路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文字的媒介,就如同在報紙上,雜志上也可以出現一些打假的,或者是揭露黑暗問題的文章,重點是,你必須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你說的都是客觀事實,否則一旦對方將你告上法庭,你有可能因為沒有充足的證據而背上誹謗詆毀的違法行為而必須對對方有所賠償(精神損失等等)

所以,在你在網上客觀陳述醫療糾紛發生的經過時,最好同時准備好一切可以准備的強有說服力的證據!

Ⅲ 如果在網上亂發帖會負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所發內容和造成的後果,可能涉嫌侮辱、誹謗罪,要追究刑事責任。專

《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屬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Ⅳ 發帖子要負法律責任嗎

首先根據你所述如果是事實,你不需負任何法律責任,即便是你捏造了些事實,也不構成刑法上的誣告罪。另外,你們第一次的約定是否書面,後來第二次的口頭約定,很難舉證,從你上述的情形,你主張債權的勝訴率不高!

熱點內容
交通法規兩車停車距離 發布:2024-06-28 08:14:15 瀏覽:851
浙江省考法律碩士 發布:2024-06-28 07:53:51 瀏覽:901
關於法律知識競賽試題 發布:2024-06-28 07:49:38 瀏覽:226
財產保護法法規 發布:2024-06-28 07:40:54 瀏覽:216
道德的核心 發布:2024-06-28 07:08:23 瀏覽:920
勞動法規定病假工資如何支付 發布:2024-06-28 06:32:30 瀏覽:516
勞動法關於彈性工作的規定 發布:2024-06-28 05:37:52 瀏覽:563
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清溪人民法庭 發布:2024-06-28 05:06:16 瀏覽:585
外籍律師 發布:2024-06-28 03:34:12 瀏覽:506
佛山公司法律師 發布:2024-06-28 01:49:42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