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環評人員的法律責任

環評人員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4-06-23 20:34:31

A. 環評的評價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預防因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第三條編制本法第九條所規定的范圍內的規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依照本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第四條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客觀、公開、公正,綜合考慮規劃或者建設項目實施後對各種環境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可能造成的影響,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第五條國家鼓勵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以適當方式參與環境影響評價。
第六條國家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資料庫和評價指標體系建設,鼓勵和支持對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技術規范進行科學研究,建立必要的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環境影響評價的科學性。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建立和完善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資料庫和評價指標體系。
第二章
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
第七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應當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寫該規劃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者說明。
規劃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者說明,應當對規劃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作出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作為規劃草案的組成部分一並報送規劃審批機關。
未編寫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者說明的規劃草案,審批機關不予審批。
第八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遊、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應當在該專項規劃草案上報審批前,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向審批該專項規劃的機關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
前款所列專項規劃中的指導性規劃,按照本法第七條的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第九條依照本法第七條、第八條的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報國務院批准。
第十條專項規劃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實施該規劃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二)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三)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第十一條專項規劃的編制機關對可能造成不良環境影響並直接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規劃,應當在該規劃草案報送審批前,舉行論證會、聽證會,或者採取其他形式,徵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對環境影響報告書草案的意見。但是,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編制機關應當認真考慮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對環境影響報告書草案的意見,並應當在報送審查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中附具對意見採納或者不採納的說明。
第十二條專項規劃的編制機關在報批規劃草案時,應當將環境影響報告書一並附送審批機關審查;未附送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機關不予審批。
第十三條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審批專項規劃草案,作出決策前,應當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部門召集有關部門代表和專家組成審查小組,對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查。審查小組應當提出書面審查意見。
參加前款規定的審查小組的專家,應當從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立的專家庫內的相關專業的專家名單中,以隨機抽取的方式確定。
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審批的專項規劃,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查辦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第十四條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審批專項規劃草案時,應當將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以及審查意見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
在審批中未採納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以及審查意見的,應當作出說明,並存檔備查。
第十五條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規劃實施後,編制機關應當及時組織環境影響的跟蹤評價,並將評價結果報告審批機關;發現有明顯不良環境影響的,應當及時提出改進措施。
第三章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
第十六條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以下統稱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一)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
(二)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三)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十七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四)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五)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六)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七)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設項目,還必須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環境影響報告表和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內容和格式,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八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應當避免與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相重復。
作為一項整體建設項目的規劃,按照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不進行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
已經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所包含的具體建設項目,其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建設單位可以簡化。
第十九條接受委託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應當經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審查合格後,頒發資質證書,按照資質證書規定的等級和評價范圍,從事環境影響評價服務,並對評價結論負責。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的資質條件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已取得資質證書的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的名單,應當予以公布。
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不得與負責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審批部門存在任何利益關系。
第二十條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應當由具有相應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機構編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為建設單位指定對其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機構。
第二十一條除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前,舉行論證會、聽證會,或者採取其他形式,徵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
建設單位報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附具對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採納或者不採納的說明。
第二十二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建設項目有行業主管部門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應當經行業主管部門預審後,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的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辦理。
審批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影響報告書之日起六十日內,收到環境影響報告表之日起三十日內,收到環境影響登記表之日起十五日內,分別作出審批決定並書面通知建設單位。
預審、審核、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第二十三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下列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一)核設施、絕密工程等特殊性質的建設項目;
(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的建設項目;
(三)由國務院審批的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審批的建設項目。
前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許可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建設項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區域的不良環境影響,有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有爭議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共同的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十四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批准後,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採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原審批部門應當自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之日起十日內,將審核意見書面通知建設單位。
第二十五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法律規定的審批部門審查或者審查後未予批準的,該項目審批部門不得批准其建設,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第二十六條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應當同時實施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以及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部門審批意見中提出的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第二十七條在項目建設、運行過程中產生不符合經審批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情形的,建設單位應當組織環境影響的後評價,採取改進措施,並報原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部門和建設項目審批部門備案;原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部門也可以責成建設單位進行環境影響的後評價,採取改進措施。
第二十八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後所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跟蹤檢查,對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的,應當查清原因、查明責任。對屬於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編制不實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屬於審批部門工作人員失職、瀆職,對依法不應批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予以批準的,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規劃編制機關違反本法規定,組織環境影響評價時弄虛作假或者有失職行為,造成環境影響評價嚴重失實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條規劃審批機關對依法應當編寫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者說明而未編寫的規劃草案,依法應當附送環境影響報告書而未附送的專項規劃草案,違法予以批準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一條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有前兩款所列違法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二條建設項目依法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而未評價,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依法批准,審批部門擅自批准該項目建設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接受委託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不負責任或者弄虛作假,致使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失實的,由授予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降低其資質等級或者吊銷其資質證書,並處所收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負責預審、審核、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部門在審批中收取費用的,由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退還;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五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違法批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要求對本轄區的縣級人民政府編制的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本法第二章的規定製定。
第三十七條軍事設施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依照本法的原則制定。
第三十八條本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B. 環評單位為其做出的錯誤評價負什麼責任

參考環評法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規劃編制機關違反本法規定,組織環境影響評價時弄虛作假或者有失職行為,造成環境影響評價嚴重失實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條規劃審批機關對依法應當編寫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者說明而未編寫的規劃草案,依法應當附送環境影響報告書而未附送的專項規劃草案,違法予以批準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一條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逾期不補辦手續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有前兩款所列違法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二條建設項目依法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而未評價,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依法批准,審批部門擅自批准該項目建設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接受委託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不負責任或者弄虛作假,致使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失實的,由授予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降低其資質等級或者吊銷其資質證書,並處所收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負責預審、審核、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部門在審批中收取費用的,由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退還;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五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違法批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C.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的管理辦法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環評機構的資質條件
第三章資質的申請與審查
第四章環評機構的管理
第五章環評機構的監督檢查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七章附則
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中的評價范圍類別劃分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提高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質量,維護環境影響評價行業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飢顫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向環境保護部申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以下簡稱資質),經審查合格,取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證書》(以下簡稱資質證書)後,方可在資質證書規定的資質等級和評價范圍內接受建設單位委託,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環境影響報告書(表))。
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以下簡稱環評機構)編制。
第三條資質等級分為甲級和乙級。評價范圍包括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十一個類別和環境影響報告表的二個類別(具體類別見附件),其中環境影響報告書類別分設甲、乙兩個等級。
資質等級為甲級的環評機構(以下簡稱甲級機構),其評價范圍應當至少包含一個環境影響報告書甲級類別;資質等級為乙級的環評機構(以下簡稱乙級機構),其評價范圍只包含環境影響報告書乙級類別和環境影響報告表類別。
應當由具有相應環境影響報告書甲級類別評價范圍的環評機構主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目錄,由環境保護部另行制定。
第四條資質證書在全國范圍內通用,有效期為四年,友亂由環境保護部統一印製、頒發。
資質證書包括正本和副本,記載環評機構的名稱、資質等級、評價范圍、證書編號、有效期,以及環評機構的住所、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第五條國家鼓勵環評機構專業化、規模化發展,積極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技爛告敗術研究,提升技術優勢,增強技術實力,形成一批區域性和專業性技術中心。
第六條國家支持成立環境影響評價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維護行業秩序,組織開展環評機構及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評價,建立健全行業內獎懲機制。
第二章環評機構的資質條件
第七條環評機構應當為依法經登記的企業法人或者核工業、航空和航天行業的事業單位法人。
下列機構不得申請資質:
(一)由負責審批或者核准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主管部門設立的事業單位出資的企業法人;
(二)由負責審批或者核准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主管部門作為業務主管單位或者掛靠單位的社會組織出資的企業法人;
(三)受負責審批或者核准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主管部門委託,開展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技術評估的企業法人;
(四)前三項中的企業法人出資的企業法人。
第八條環評機構應當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具備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質量保證體系,建立並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業務承接、質量控制、檔案管理、資質證書管理等制度。
第九條甲級機構除具備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近四年連續具備資質且主持編制過至少八項主管部門審批或者核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
(二)至少配備十五名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
(三)評價范圍中的每個環境影響報告書甲級類別至少配備六名相應專業類別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其中至少三人主持編制過主管部門近四年內審批或者核準的相應類別環境影響報告書各二項。核工業環境影響報告書甲級類別配備的相應類別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中還應當至少三人為注冊核安全工程師。
(四)評價范圍中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乙級類別以及核與輻射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類別配備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條件應當符合本辦法第十條第(二)項的規定。
(五)近四年內至少完成過一項環境保護相關科研課題,或者至少編制過一項國家或者地方環境保護標准。
第十條乙級機構除具備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至少配備九名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
(二)評價范圍中的每個環境影響報告書乙級類別至少配備四名相應專業類別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其中至少二人主持編制過主管部門近四年內審批或者核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各四項。核工業環境影響報告書乙級類別配備的相應類別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中還應當至少一人為注冊核安全工程師。核與輻射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類別應當至少配備一名相應專業類別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
第十一條乙級機構在資質證書有效期內應當主持編制至少八項主管部門審批或者核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
第三章資質的申請與審查
第十二條環境保護部負責受理資質申請。資質申請包括首次申請、變更、延續以及評價范圍調整、資質等級晉級。
環評機構近一年內違反本辦法相關規定被責令限期整改或者受到行政處罰的,不得申請評價范圍調整和資質等級晉級。
第十三條申請資質的機構應當如實提交相關申請材料,並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准確性負責。申請材料的具體要求由環境保護部另行制定。
第十四條環評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變更登記或者變更發生之日起六十個工作日內申請變更資質證書中的相關內容:
(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部門登記的機構名稱、住所或者法定代表人變更的;
(二)因改制、分立或者合並等原因,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機構名稱變更的。
第十五條資質證書有效期屆滿,環評機構需要繼續從事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工作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九十個工作日前申請資質延續。
第十六條申請資質的機構應當通過環境保護部政府網站提交資質申請,並將書面申請材料一式三份報送環境保護部。
環境保護部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規定形式的資質申請,予以受理,並出具書面受理回執;對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形式的,在五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資質的機構需要補正的內容;對不予受理的,書面說明理由。
環境保護部對已受理的資質申請信息在其政府網站予以公示。
第十七條環境保護部組織對申請資質的機構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並根據情況開展核查。
環境保護部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依照本辦法規定和申請資質的機構實際達到的資質條件作出是否准予資質的決定。必要時,環境保護部可以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或者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意見,專家評審時間不計算在二十個工作日內。
環境保護部應當對是否准予資質的決定和申請機構資質條件等情況在其政府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間無異議的,向准予資質的申請機構頒發資質證書;向不予批准資質的申請機構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八條因改制、分立或者合並等原因申請變更環評機構名稱的,環境保護部應當根據改制、分立或者合並後機構實際達到的資質條件,重新核定其資質等級和評價范圍。
甲級機構申請資質延續,符合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和下列條件,但資質證書有效期內主持編制主管部門審批或者核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少於八項的,按乙級資質延續,並按該機構實際達到的資質條件重新核定其評價范圍:
(一)近四年連續具備資質。
(二)至少配備十五名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評價范圍中至少一個原有環境影響報告書甲級類別配備六名以上相應專業類別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
(三)近四年內至少完成過一項環境保護相關科研課題,或者至少編制過一項國家或者地方環境保護標准。
第十九條申請資質的機構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的,環境保護部不予受理資質申請或者不予批准資質。該機構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資質。
申請資質的機構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資質的,由環境保護部撤銷其資質。該機構在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資質。
前兩款中涉及隱瞞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真實情況的,相關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三年內不得作為資質申請時配備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編制主持人或者主要編制人員。
第二十條環評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環境保護部應當辦理資質注銷手續:
(一)資質有效期屆滿未申請延續或者未准予延續的;
(二)法人資格終止的;
(三)因不再從事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工作,申請資質注銷的;
(四)資質被撤回、撤銷或者資質證書被吊銷的。
第二十一條環境保護部在其政府網站設置資質管理專欄,公開資質審查程序、審查內容、受理情況、審查結果等信息,並及時公布環評機構及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基本信息。
第四章環評機構的管理
第二十二條環評機構應當堅持公正、科學、誠信的原則,遵守職業道德,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管理要求,確保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內容真實、客觀、全面和規范。
環評機構應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普遍服務的義務,不得無正當理由拒絕承擔公益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第二十三條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應當由一個環評機構主持編制,並由該機構中相應專業類別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作為編制主持人。環境影響報告書各章節和環境影響報告表的主要內容應當由主持編制機構中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作為主要編制人員。
核工業類別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主持人還應當為注冊核安全工程師,各章節的主要編制人員還應當為核工業類別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
主持編制機構對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質量和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負責,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主持人和主要編制人員承擔相應責任。
第二十四條環評機構接受委託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應當與建設單位簽訂書面委託合同。委託合同不得由環評機構的內設機構、分支機構代簽。
禁止塗改、出租、出借資質證書。
第二十五條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應當附主持編制的環評機構資質證書正本縮印件。縮印件頁上應當註明建設項目名稱等內容,並加蓋主持編制機構印章和法定代表人名章。
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中應當附編制人員名單表,列出編制主持人和主要編制人員的姓名及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編號、專業類別和登記編號以及注冊核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編號和注冊證編號。編制主持人和主要編制人員應當在名單表中簽字。
資質證書縮印件頁和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人員名單表格式由環境保護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條環評機構應當建立其主持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完整檔案。檔案中應當包括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編制委託合同、審批或者核准批復文件和相關的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報告原件、公眾參與材料等。
第二十七條環評機構出資人、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等基本情況發生變化的,應當在發生變化後六十個工作日內向環境保護部備案。
第二十八條環評機構在領取新的資質證書時,應當將原資質證書交回環境保護部。
環評機構遺失資質證書的,應當書面申請補發,並在公共媒體上刊登遺失聲明。
第二十九條環評機構中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和參與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的其他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定期參加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業務培訓,更新和補充業務知識。
第五章環評機構的監督檢查
第三十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環評機構的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時可以查閱或者要求環評機構報送有關情況和材料,環評機構應當如實提供。
監督檢查包括抽查、年度檢查以及在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受理和審批過程中對環評機構的審查。
第三十一條環境保護部組織對環評機構的抽查。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組織對住所在本行政區域內的環評機構的年度檢查。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的抽查和年度檢查,應當對環評機構的資質條件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第三十二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受理和審批過程中,應當對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質量、主持編制機構的資質以及編制人員等情況進行審查。
對主持編制機構不具備相應資質等級和評價范圍以及不符合本辦法第二十三條和第二十五條有關規定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不予受理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申請;對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有本辦法第三十六條或者第四十五條規定情形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不予批准。
第三十三條環評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實施監督檢查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該機構給予通報批評:
(一)未與建設單位簽訂書面委託合同接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委託的,或者由環評機構的內設機構、分支機構代簽書面委託合同的;
(二)主持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不符合本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格式的;
(三)未建立主持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完整檔案的。
第三十四條環評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環境保護部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責令其限期整改一至三個月:
(一)逾期未按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申請資質變更的;
(二)逾期未按本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報請備案環評機構出資人和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變化情況的。
第三十五條環評機構主持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實施監督檢查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該機構以及編制主持人和主要編制人員限期整改三至六個月:
(一)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未由相應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作為編制主持人的;
(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各章節和環境影響報告表的主要內容未由相應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作為主要編制人員的。
第三十六條環評機構主持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實施監督檢查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該機構以及編制主持人和主要編制人員限期整改六至十二個月:
(一)建設項目工程分析或者引用的現狀監測數據錯誤的;
(二)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或者主要評價因子遺漏的;
(三)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或者環境標准適用錯誤的;
(四)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方法錯誤的;
(五)主要環境保護措施缺失的。
有前款規定情形,致使建設項目選址、選線不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結論錯誤的,依照本辦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七條環評機構因違反本辦法規定被責令限期整改的,限期整改期間,作出限期整改決定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及其以下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不再受理該機構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申請。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被責令限期整改的,限期整改期間,作出限期整改決定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及其以下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不再受理其作為編制主持人和主要編制人員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申請。
第三十八條環評機構不符合相應資質條件的,由環境保護部根據其實際達到的資質條件,重新核定資質等級和評價范圍或者撤銷資質。
環評機構經重新核定的資質等級降低或者評價范圍縮減的,在重新核定前,按原資質等級和縮減的評價范圍接受委託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需要繼續完成的,應當報經環境保護部審核同意。
第三十九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環評機構及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誠信檔案。
縣級以上地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建立住所在本行政區域、編制本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環評機構及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的誠信檔案,記錄本部門對環評機構及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採取的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和行政處罰等情況,並向社會公開。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和行政處罰等情況應當及時抄報環境保護部。
環境保護部應當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環評機構及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採取的行政處理和行政處罰等情況,記入全國環評機構和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誠信檔案,並向社會公開。
第四十條環境保護部在國家環境影響評價基礎資料庫中建立環評機構工作質量監督管理數據信息系統,採集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內容、編制機構、編制人員、編制時間、審批情況等信息,實現對環評機構及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工作質量的動態監控。
第四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不得設置條件限制環評機構承接本行政區域內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工作。
第四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環評機構有本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第四十五條規定情形的,應當及時向環境保護部報告並提出處理建議。
第四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舉報環評機構及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接受舉報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及時調查,並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四條環評機構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者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實施監督檢查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並責令限期整改六至十二個月。
環評機構塗改、出租、出借資質證書或者超越資質等級、評價范圍接受委託和主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由環境保護部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並責令限期整改一至三年。
第四十五條環評機構不負責任或者弄虛作假,致使主持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失實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由環境保護部降低其資質等級或者吊銷其資質證書,並處所收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同時責令編制主持人和主要編制人員限期整改一至三年。
第四十六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環評機構資質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七條環評機構資質被吊銷、撤銷或者注銷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繼續完成已受理的該機構主持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工作。
第四十八條本辦法所稱負責審批或者核准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主管部門包括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海洋主管部門;所稱主管部門審批或者核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是指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或者經海洋主管部門核准完成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不包括因有本辦法第三十六條和第四十五條所列情形不予批准或者核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
第四十九條本辦法所稱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是指已申報所從業的環評機構和專業類別,在申報的環評機構中全日制專職工作且具有相應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從業情況申報的相關管理規定由環境保護部另行制定。
本辦法所稱注冊核安全工程師,是指在注冊的環評機構中全日制專職工作且具有相應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五十條本辦法由環境保護部負責解釋。
第五十一條本辦法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布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26號)同時廢止。

D. 偽造環評文件犯法嗎

法律分析:偽造環評文件犯法。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或其人員,環評造假,情節嚴重的,將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等罪名追究刑責。污染環境罪是環境污染犯罪的基本罪名,入罪要件為「嚴重污染環境」。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應當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或其人員,故意提供虛假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情節嚴重的,或者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存在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後果的,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或者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或其人員,故意提供虛假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情節嚴重的,或者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存在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二百三十一條的規定,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或者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定罪處罰。

E. 環境監測站編造環評監測數據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環保法有規定,來統計法也源有規定。編造數據本身是一種違規的行為,違反了行政規章。如果是一般的編造,按照環保法和統計法的規定,給予直接責任人行政處理。如果數據嚴重影響了其他工作或者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後果,可能會觸犯刑法。

F. 與中國環境影響評價有關的法規、技術規范和標准有哪些

提供一些 注意相關法規的時效性和區域性,另外,環評工程師考試有四本教材,一本法律法規、一本導則標准,這兩本書你可以看看,基本囊括了一個環評工作者所需掌握的基本法規及標准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5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水沙治沙法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評價法
20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21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25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8 機動車輛允許雜訊
29 工業企業雜訊衛生標准(試行草案)
30 衛生部84衛防字16號 職業病診斷管理辦法
31 國務院國發(1984)97號國務院關於加強防塵防毒工作的決定
32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GB5749-1985
33 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GB5817-1986
34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35 對外經濟開放地區環境管理暫行規定
36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37 塵肺病防治條例
38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39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40 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准
41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
4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43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程序
44 建築施工場界雜訊測量方法 GB/T12524-1990
45 廠長經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資格認證規定
46 鐵路邊界雜訊限值及其測量方法
47 建築施工場界雜訊限值 GB12523-1990
48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
49 大氣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50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51 建築卷揚機安全規程 GB13329-1991
52 柴油打樁機安全操作規程 GB13749-1992
53 振動沉拔樁機安全操作規程 GB13750-1992
54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
5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
56 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57 輕型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58 汽油車怠速污染物排放標准
59 車用汽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60 汽油車燃油蒸發污染物排放標准
61 汽油車曲軸箱污染物排放標准
62 柴油車自由加速煙度排放標准
63 汽車柴油機全負荷煙度排放標准
64 城市地下水開發利用保護管理規定
65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
66 易燃易爆化學品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67 起重機械危險部位與標志
68 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
69 城市供水條例
70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71 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
72 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73 自然保護區土 地管理辦法
74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
75 環境空氣質量標准
76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國家標准 GB/T16180-1996
77 取水許可監督管理辦法
78 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
79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
80 包裝廢棄物的處理與利用通則
81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82 建築工程消防監督審核管理規定
83 關於推行清潔生產的若干意見
84 鐵路環境保護規定
85 放射性廢物近地表處置的廢物接收准則
86 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
87 職業性健康檢查管理規定
88 加強長江船舶垃圾和沿岸固體廢物管理的若干意見
89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准
90 國際清潔生產宣言
91 關於加強重點交通干線、流域及旅遊景區塑料包裝廢物管理的若干意見
92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93 包裝資源回收利用暫行管理辦法
9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95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
96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97 鐵路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規定
98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99 以雜訊污染為主的工業企業衛生防護距離標准
100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101 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
102 在用汽車排氣污染物限值及測試方法
103 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130-2001,J84-2001)
104 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1)
105 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2)
106 車用壓燃式發動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
107 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108 關於有效控制城市揚塵污染的通知
109 全國道路化學危險貨物運輸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110 建築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JGJ33-2001,J119-2001)
111 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准
112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
113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
114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准
115 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准
116 混凝土外加劑中釋放氨限量
117 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
118 汽車加速行駛車外雜訊限值及測量方法
119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120 國務院352號令 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
121 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122 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
123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124 柴油車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125 交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126 衛生部 84衛防字60號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
127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128 職業病報告辦法
129 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
130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131 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
132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
133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
134 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GB3096-1993
135 交通行業環境保護管理規定
136 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規定
137 危險廢物鑒別標准
138 汽車定置雜訊限值
139 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40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
141 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檢察規定
142 防止船舶垃圾和沿岸固體廢物污染長江水域管理規定
143 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144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
145 關於劃分高污染燃料的規定
146 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147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148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 保持設施驗收管理辦法
149 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准
150 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
151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技術要求(試行)
152 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153 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154 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TB10401-2003
15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JTJ076-95
156 建築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JGJ59-99
157 爆破安全規程 GB6722-1986
158 環境雜訊測量方法 GB/T3222-1994
159 遼寧省道路交通管理實施辦法
160 大連市環境保護條例
161 大連市外來勞務工管理條例
162 大連市建築市場管理條例
163 大連市機動車輛尾氣污染綜合防治的有關規定
164 大連市人民政府關於防治機動車輛雜訊污染的通告
165 大連市人民政府關於在全市推廣使用無磷洗滌用品的通告
166 大連市交通管理處罰規定
167 遼寧省城市住宅區物業管理條例
168 大連市人民政府關於控制城市社會生活雜訊污染的通告
169 大連消防若干規定
170 遼寧省沿海地區污水直接排入海域標准
171 大連市環境保護條例
172 遼寧省消防條例

G. 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未組織環境影響評價,或者組織環境影響評價時弄虛作假或者有失職行為,造成環境影響評價嚴重失實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七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鄉村振興促進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的,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違反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保護、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規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新車交車確認表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6 07:38:06 瀏覽:960
道德經說兵 發布:2024-11-16 07:00:35 瀏覽:683
百民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 發布:2024-11-16 06:59:57 瀏覽:768
技術性貿易壁壘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4-11-16 06:56:16 瀏覽:286
參考文獻中行政法規的寫法 發布:2024-11-16 06:33:39 瀏覽:106
行政訴訟法追加被告通知書 發布:2024-11-16 06:31:28 瀏覽:91
刑法書全名 發布:2024-11-16 06:18:36 瀏覽:815
范健商法學第四版 發布:2024-11-16 05:51:04 瀏覽:455
勞動法企業曠工處理 發布:2024-11-16 05:23:57 瀏覽:792
哈爾濱學院法學 發布:2024-11-16 05:12:55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