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告知存在法律責任

告知存在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4-10-16 03:44:43

❶ 我已經告知他人不能做的事情但是他做了可以追究的法律責任

不能做的事是什麼事?若是法律規定,那可能追究法律責任。若是單位規定,那要看規定是否合法,是否經過合法程序。

❷ 告知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一般情況下,只要本人在告知書上簽名,且告知書的內容合法,上面又有相關單位的公章的話,告知書一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❸ 未履行告知義務的法律責任

法律主觀: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一)未按照規定及時、如實申報產生職業病危害的項目的;(二)未實施由專人負責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或者監測系統不能正常監測的;(三)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時,未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真實情況的;(四)未按照規定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或者未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的;(五)未按照規定在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提供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❹ 法律責任告知函起什麼作用的

法律責任告知函。能明確地告知,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這樣可以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法治社會的一種文明體現。

❺ 告知書有什麼法律效力

告知書具有的法律效力如下:
1、員工告知書一般是用人單位在新員工入職時要求勞動者簽訂,以便告知勞動者已經知曉公司制度和勞動合同內容;
2、員工已經簽字,就視為有效,將來發生爭議,單位就可以以此說明員工知曉公司相關制度和內容,以此免責。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如果本人在告知書上簽名,且告知書內容合法,又有政府的公章的話,告知書一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是員工告知書的,員工告知書一般是用人單位在新員工入職時要求勞動者簽訂,以便告知勞動者已經知曉公司制度和勞動合同內容。員工已經簽字,就視為有效,將來發生爭議,單位就可以以此說明員工知曉公司相關制度和內容,以此免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❻ 未履行告知義務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在作出行政處罰前,行政機關不告知當事人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的,該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就以違反法律程序而予以撤銷。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是告知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各要素相互獨立,缺少其中一個要素,或者各要素其中之一不一致的,即構成未告知。主要遇到以下情況:

(1)告知的事實、理由及法律依據與正式處罰決定不一致;

(2)告知內容缺少其中一個要素。

未履行告知義務或者未完全履行告知義務就影響當事人對陳述和申辯權的行使,行政機關失去兼聽則明的適當機會,增加了蠻橫、武斷處罰的幾率,這種作法對法定程序的權利、義務以及程序能夠保護的實體權益就造成極大的損害。因此,人民法院在審查當中應將未履行告知義務或者未完全履行告知義務作為違反法定程序對行政處罰予以撤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十一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利用電子技術監控設備收集、固定違法事實的,應當經過法制和技術審核,確保電子技術監控設備符合標准、設置合理、標志明顯,設置地點應當向社會公布。電子技術監控設備記錄違法事實應當真實、清晰、完整、准確。行政機關應當審核記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未經審核或者經審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證據。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違法事實,並採取信息化手段或者其他措施,為當事人查詢、陳述和申辯提供便利。不得限制或者變相限制當事人享有的陳述權、申辯權。

熱點內容
銷售口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2-26 02:54:57 瀏覽:217
超法規適用 發布:2024-12-26 02:54:10 瀏覽:406
處置未分割遺產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6 02:17:02 瀏覽:526
日結工受法律和勞動法保護嗎 發布:2024-12-26 02:15:41 瀏覽:769
琉璃中刑法 發布:2024-12-26 02:15:35 瀏覽:259
交通法規簡介中學生 發布:2024-12-26 02:06:29 瀏覽:828
部隊婚姻法上戶口 發布:2024-12-26 01:35:56 瀏覽:882
民法上的民事權利有 發布:2024-12-26 01:21:35 瀏覽:52
掛靠不給注冊章有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4-12-26 01:10:09 瀏覽:573
司法姜明 發布:2024-12-26 01:09:24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