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班主任法律責任

班主任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4-10-29 21:55:55

① 班主任有哪些權利

1.班主任有哪些權利?

作為普通教師的權利:教育教學權、科學研究權(學術活動權)、管理學生權(指導評定學生權)、獲取報酬待遇權(報酬待遇權)、民主管理權(參與教育管理權)、進修培訓權。班主任的特有權利:班級管理權、地位待遇保障權、獎勵權、崗位培訓權。

2.班主任在哪幾種常見情形下可能承擔教育法律責任

(1)《教師法》第37條規定的情形: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後兩項情節嚴重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妨礙義務教育的行為:

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應當在該地區或者該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就學;因違反規定亂收費而拒絕接受學生就學;以未滿足不合理的入學條件為由拒絕接受學生就學;以學生不能繳納雜費為由拒絕學生就學;對雖有殘疾但不妨礙正常學習的兒童、少年的拒絕接受;對解除管教、解除勞動教養以及工讀學校畢業,但應繼續接受義務教育的少年,因歧視而拒絕接受。

(3)玩忽職守的行為: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9條: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並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學校違反有關規定,組織或者安排未成年學生從事不宜未成年人參加的勞動、體育運動或者其他活動的;學生有特異體質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參加某種教育教學活動,學校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學生在學校期間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學校發現,但未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導致不良後果加重的;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在負有組織、管理未成年學生的職責期間,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但未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者制止的;對未成年學生擅自離校等與學生人身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學校發現或者知道,但未及時告知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導致未成年學生因脫離監護人的保護而發生傷害的。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27條:因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在履行職務中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予以賠償後,可以向有關責任人員追償。

3.班主任的自我保護方式有哪些?

一是班主任全身心地熱愛學生、保護學生,愛生如人、愛生如生、愛生如友、愛生如子、愛生如己,這是對自己最根本的保護。

二是班主任認真學法、守法,依法辦事,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應有的權益,用法律保護自己是最可靠的保護。

三是班主任講求策略,注意方法,將心比心,學會寬容,這是對自己最有效的保護。

4.實施素質教育的四個關鍵環節與核心問題是什麼?

一是課程改革二是德育工作。三是師資隊伍建設。四是考試與評價改革。

5.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工作有哪些特點?

(1)、德育功能上----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更加重視德育在人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中的作用;更加重視德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視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德育的內容上----與時俱進。

更加註重時代性;更加註重針對性;更加註重基礎性。

(3) 、德育的途徑上,更加註重活動育人;更加重視實踐育人;更加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注重從「情感」切入(知、情、意、行);難忘教育,感恩教育,情智教育。

(4)、德育的方法上 (正面教育原則) 更加重視激勵性。

(5)、德育隊伍上更加註重全員育人;更加註重發揮班主任的育人作用。

(6)、德育的方式上,更加重視現代化網路技術在德育中的運用。

(7)、德育推進策略上(德育的一貫性原則)確立持續不斷的推進策略;堅持就是勝利,不能一陣風;反復抓,抓反復。

(8)、德育工作機制上(德育的一致性原則)更加重視建立分工協作的合力機制。

6.江蘇省德育工作「五項主題教育內容」是什麼?

一是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二是突出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三是強化日常行為規范教育。

四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廣泛開展誠信教育。

7.班主任基本工作是什麼?

一是建立班級制度,最初班集體建設的重點。

二是重點放在日常的班級活動(強有力的、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是負起協調各種教育力量的責任。

四是把握班集體活動開展的情況,積累檔案。

8.班主任如何建好班集體?

一是提出前景目標,組織共同的目標。

二是挑選培養班幹部,形成班級集體的核心。

三是培養班集體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四是形成班級集體的正確輿論。

9.班主任與任課教師構建教育共同體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1)、經常與任課教師進行交流溝通。

(2)、協助任課教師開展教育教學。

(3)、邀請任課教師參與班級管理。

10班主任處理偶發事件的原則和方法是什麼?

班主任處理偶發事件的原則是:

(1)、冷靜沉著。(2)、因勢利導。(3)、重在教育。

班主任處理偶發事件的方法是:

(1)、降溫處理法。(2)、變退為進。(3)、移花接木法。(4)、幽默化解法。

② 老師這樣處罰學生違反法律哪條教師違反了那些具體法律法

違反了《教師法》第三十七條。

我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 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二) 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而老師說的遲到5次罰1元,上課耍手機罰10元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這樣的罰款屬於行政權力,需有法律明確授權。
老師向學生私自亂收取罰款屬於違法行為。法律分析老師是不能侵權學生的合法權益,所以老師向學生收取罰款的行為明顯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如果學生遇到此類行為,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投訴。 根據教育相關法律規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沒有任何法律法規授權老師可以對學生罰錢,因此,老師的行為顯然是違法的;作為學生可以將有關情況向學校領導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反映;但在此之前,也要先搞清楚,老師罰款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所「罰」的錢,沒有進入老師的腰包,數額很小,只是作為一種班務費的來源,且得到同學們一致同意的,這個可以視為「班規民約」,雖仍有違法之嫌,但性質已經明顯不同。中小學生享受特殊的司法保護。作為未成年人,他們受到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小學生和初中生即使有違法行為,也不允許對他們處以罰款。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五十六條 學校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學校以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等方式謀取利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通報批評;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教科書審查人員參與或者變相參與教科書編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門根據職責許可權責令限期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書面委託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的具體事項、許可權、期限等內容。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組織應當將委託書向社會公布。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1.班主任打了他一個巴掌,並罰站
教師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依據是教師法37條第2項

2.小明慢慢不想上學,引發精神疾病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依據是侵權法16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依據是侵權法22條

就本案而言教師的行為是違法的,對學生的體罰行為造成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的必須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同時還應當因為違反教師法的行政責任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祝順利!
老師這樣處罰學生違反法律哪條 - : 我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 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二) 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而老師說的遲到5次罰1元,上課耍手機罰10元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這樣的罰款屬於行政權力,需有法律明確授權.

老師這樣罰學生屬於違法嗎?: 是屬於體罰學生啦!檢討書、悔改書都是同一類的東西了.

老師向學生罰錢違反了哪條法律? - : 罰款的決定,只有國家執法機關(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公安機關)才有對違反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等違法犯罪的人進行罰款的處罰權,並對受到處罰的人要出具國家統一印製的罰款收據發票,將所有罰款全部上交國庫.除此此外,其它任何...

老師怎樣罰學生算違法 - : 大罵 體罰...

關於老師罰學生的一些罰法是否合法 - : 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得對學生實施辱罵、體罰和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第二節 處罰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尚不夠行政處罰的,由行為人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視情節輕重...

老師罰學生算犯法嗎? - : 算犯法 但是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下 老師是很手尊敬的 當然確實應該手尊敬 不過其中也不乏有心理變態的等等

老師對學生適當懲罰是否違法? - : 老師對學生的懲罰如:體罰、關禁閉、罰面壁或者罰跑都是違法行為;但是,正當的管理行為如:罰抄作業,罰打掃課室等不屬於違法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據此,對學生的體罰不管是否適當都是違法的.

老師對學生進行罰款!觸犯了我國法律的哪項條款? - : 觸犯了我國的《行政處罰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這兩部法律規定罰款的主體只能有有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有權罰款,你們班主任的行為觸犯了法律,你們可以要求返還的,甚至還可以告他

老師體罰學生違反了哪些法律?要承擔什麼責任? - : 老師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老師承擔的責任,要看問題的嚴重性,一般會給予教師「行政處分或者解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五條規定,「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規定,「禁止體罰學生」;《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要給予教師「行政處分或者解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老師罰學生的錢違法嗎??有什麼法律依據?? - : 老師罰款肯定是違法行為. 《行政處罰法》第三條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學校只是企事業單位,不是行政機關,其處罰沒有法律依據,因此是違法的. 另外,如果私自罰錢而侵吞還涉及貪污問題.

③ 學生課間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一、學生課間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1、學生課間受傷班主任是否有責任,需視情況認定:
(1)八周歲內的未成年人,實行的是過錯推定責任,由學校承擔無過錯證明責任;
(2)超過八周歲的在校學生,學校承擔一般過錯責任。
(3)如果是老師有過錯,因為是職務行為,由學校承擔責任;然後再由學校根據內部規定,對老師做出處分。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教育機構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到人身侵害的過錯責任有哪些
教育機構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到人身侵害的過錯責任如下: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限制行為能力人遭受損害,採用過錯責任原則。這是因為限制行為能力人已經具有一定的識別能力,具有一定的社會經驗,能夠對於事件的性質和原因作出判斷和理解;
3、在限制行為能力人遭受損害後,仍然應當由受害的限制行為能力人就教育機構的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如果限制行為能力人及其監護人不能證明教育機構的過錯,則將免除教育機構的責任。

熱點內容
勞動法77和79矛盾 發布:2025-02-25 02:57:28 瀏覽:159
當律師口才 發布:2025-02-25 02:47:28 瀏覽:796
關於商品房備案價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25 02:36:12 瀏覽:535
對司法的認識 發布:2025-02-25 02:05:53 瀏覽:209
北師大法學系 發布:2025-02-25 02:03:04 瀏覽:314
國際仲裁律師 發布:2025-02-25 02:03:04 瀏覽:595
法院退查 發布:2025-02-25 01:42:19 瀏覽:118
政府與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5-02-25 01:13:49 瀏覽:557
我國勞動法調整范圍 發布:2025-02-25 00:59:10 瀏覽:63
法律援助能否申請律師 發布:2025-02-25 00:40:23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