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壹』 禁毒法律知識
很明顯是選擇:非法種植 毒 品原植物。
一、非法種植 罌 粟不滿五百株以下的:
《治內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3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種植 罌 粟不滿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容原植物的;
(二)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少量未經滅活的罌 粟等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 罌 粟 殼的。
有前款第一項行為,在成熟前自行鏟除的,不予處罰。
二、非法種植罌 粟不滿五百株以上的:
《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條【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種植 罌 粟、大 麻等 毒 品原植物的,一律強制鏟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一)種植 罌 粟五百株以上不滿三千株或者其他 毒 品原植物數量較大的;
(二)經公安機關處理後又種植的;
(三)抗拒鏟除的。
非法種植 罌 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數量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非法種植 罌 粟或者其他 毒 品原植物,在收獲前自動鏟除的,可以免除處罰。
『貳』 禁毒法律法規知識
法律主觀:
一、《治安處罰法》一般吸毒行為會被強制戒毒,根據《治安處罰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非法持有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敏氏(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脅迫、欺騙醫務人員開具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我國螞拿者關於吸毒的法律規定有哪些?二、《禁毒法》而一般的吸毒者,根據《禁毒法》的規定,其法律地位既是違法者,也是被救助者,對於吸毒人員,應該給與更多的挽救和幫助。如果吸毒人員主動接受戒毒治療,將不予處罰。對吸毒成癮人員要進行戒毒治療。《禁毒法》第三十八條吸毒成癮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一)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二)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三)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四)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根據《關於禁毒的決定》第8條第2款的規定,吸毒成癮者要承擔治安處罰、強制戒毒及勞動教養三方面的法律責任。其目的是兼顧懲罰戒毒,並將吸毒者投入勞動教養場所,使之在勞動教養過程中戒除毒癮,從而得悶薯到身心兼治。包括種植罌粟等行為都進行了詳細的處罰規定,並制定各項有關毒品的罪名,針對犯罪情況定立罪名進行懲處。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對毒品深惡痛絕,市民大眾也應該認清毒品的危害,不要貪圖一時刺激,一定要遠離毒品,為自己,也為家人。
法律客觀:
《關於禁毒的決定》第8條第2款吸毒成癮者要承擔治安處罰、強制戒毒及勞動教養三方面的法律責任。其目的是兼顧懲罰戒毒,並將吸毒者投入勞動教養場所,使之在勞動教養過程中戒除毒癮,從而得到身心兼治。
『叄』 小學生禁毒知識
小學生禁毒知識
一、國際禁毒日是哪天?
1987
年6月1
2
日至26日,
聯合國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別國際會議在維
也納召開,
大會將每年的6月26日規定為
「反對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
,
簡稱
「國
際禁毒日」
。
二、什麼是禁毒志願者?
禁毒志願者是指不為物質報酬,基於良知、信念和責任,自願為創造「無毒世界」而為
社會和毒品濫用者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
三、什麼是毒品?
《刑法》
第357條明確規定:
「
本法所稱的毒品,
是指鴉片、
海洛因、
甲基苯丙按
(
「冰」
毒)
、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可能使人形成因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
葯品。
四、什麼是吸毒
吸毒,
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違法行為。
在我國,過去傳統使用的毒品主要是鴉片
(大煙)
,
因最初吸食大煙的方式是從口鼻吸入,所以人們將這種吸毒的方式稱為「吸」
。
在
民間,
「吸毒」和「吸大煙」是同義詞。現在「吸毒」一詞的內涵已擴大:一是毒品的范圍
擴大了,
即凡不是以醫療為目的的濫用麻醉葯品與精神葯品,
都屬於吸毒的范圍;
二是吸毒
的方式增多了,由過去單一的煙吸發展為口服、鼻吸、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等。
五、什麼是新型毒品?
所謂新型毒品是相對鴉片、
海洛因、
大麻和磕打因等傳統毒品而言,
主要指人工很成的
精神類毒品,
是由國際記禁毒公約和我國法律法規所規定管制的、
直接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
系統,
使人興奮或抑制,
連續使用能使人或抑制,
連續使用能使人產生依賴性的一類葯品
(毒
品)
。
六、易染人群和環境
從理論上講,
任何人在一定環境中和條件下均有可能成為吸毒者,
但是,
在現實生活中,
卻見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癮,被認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
盡管各種條件相同,
而吸
毒的可能性小,
被認為是不染吸毒人群。
當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對的,還必須在一定的環
境和毒品存在的情況下易感性強。常見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幾種
(
一
)
從小有人格行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現:
不遵守社會習俗,缺乏自尊心、
抑鬱體驗,易受到外部環境的
控制,經不起挫折,社會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學習慾望;與家庭關系疏遠,精神痛苦,無視
規章制度,尋求感覺刺激;早年就有飲酒、吸煙習慣,逃學和撒謊,尋求獨立和自由,對成
績和目標缺乏興趣,
對社會持批評態度,
有越軌行為,與同伴的關系較父母更為密切。
行為
問題為夥伴強化。
(
二
)
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
缺乏辨別是非能力較易受騙上當,
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
人生觀
腐朽、虛榮心強、愛講排場、情緒不穩定、頑固易怒、逞強好勝等而又對吸毒的危害性缺乏
認識的青少年更易為誘因所驅使而進入吸毒的行業。
七、青少年為什麼要進行毒品預防教育
?
據受毒品侵害較嚴重的
23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因不知毒品危害而吸毒的占吸
毒總人數的
82%
。每個吸毒者每年耗資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幾十萬元。如果普及了禁
毒預防教育,
使人人都了解毒品的危害性,
懂得禁毒的法律法規知識,
全國每年就可少損失
上千億元。
由此可見禁毒預防教育的重要性,
禁毒預防教育是既治標又治本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