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財經大學法律碩士的學費
㈠ 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的碩士專業
培養目標:法律碩士專業學位(J.M)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學位,它在國際上是一種通行的學位,與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並稱為文科職業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法律碩士專業學位(J.M)為法律實務部門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忠於法律,系統地掌握經濟法學理論與經濟法制度,了解經濟學和管理學基本知識,能夠研究和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建設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職業道德的高層次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本專業以培養復合型、創新型和應用型高級法律實務人才為特色。同時依託山西財經大學雄厚的學科資源優勢,突出財經法律教育培養特色,彰顯本專業的企業法(尤其是合作社法)、財稅法和金融法三大研究方向優勢。既注重法學基礎理論教育,又重點突出財經法律的實務教育,實行雙導師制,每位學生均有一位理論導師和一位實務導師。在法院、律師事務所、公司等單位設立實踐教學基地,聘請多名法律實務專家擔任法律碩士導師,高度重視法律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注重案例教學和「法律診所」教育,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使學生擁有發展自己的廣闊空間,以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服務於民主法治建設。
主要課程及主要技能 :主要包括法理學、民法學、行政法學、經濟法總論、物權法、知識產權法、合同法、商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經濟犯罪研究等學科基礎課,企業法、環境資源保護法、財稅法、金融法、涉外經濟法、市場規製法、宏觀調控法等專業主幹課,經濟法總論前沿課題研究、合作社法研究、財稅法前沿課題研究、金融法前沿課題研究、涉外經濟法前沿課題研究、競爭法前沿課題研究等專業方向課。
畢業生就業適用范圍:在法學及其相關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在公安、檢查院、法院等司法機關擔任執法人員,在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業務和在中介機構從事法律實務工作,還可以在國家管理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管理和法律事務以及其他其他相關工作。招生專業代碼:
035101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
035102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忠於法律,系統地掌握經濟法學理論與經濟法律制度,了解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本知識,能夠研究和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建設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職業道德的復合型、創新型和應用性人才。
主要課程:主要包括法理學專題、民法專題、行政法專題、經濟法總論、企業法專題、財稅法專題、金融法專題、市場規製法專題、宏觀調控法專題、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專題、涉外經濟法專題以及經濟法總論、合作社法、財稅法、金融法、涉外經濟法、競爭法等前沿課題研究。
專業特色及專業技能:本專業以培養復合型、創新型和應用性高級經濟法律專門人才為特色。同時依託我院本科層次財經法學的辦學特色,彰顯本專業中企業法(尤其是合作社法)、財稅法和金融法三大研究方向優勢。
就業適用范圍:在法學、經濟法學及其相關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在公安、檢察、法院等司法機關擔任執法人員,在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業務和在中介機構從事經濟法律實務工作,還可以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經濟法律實務、行政管理及其他相關工作。
招生專業代碼:
030107經濟法學
專業研究方向:
_01企業法
_02財稅法
_03金融法
_04涉外經濟法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忠於法律,系統地掌握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理論,了解經濟學、社會學和環境科學的基本知識,能夠研究和解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制建設中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職業道德的復合型、創新型和應用性人才。
主要課程:主要包括法理學專題、民法專題、行政法專題、經濟法專題、環境法專題、自然資源法專題、能源政策與法律專題、環境犯罪研究、國際環境法原理、外國環境與資源法專題以及環境法學、自然資源法學、能源政策與法律等前沿課題研究。
專業特色及專業技能:本專業以培養復合型、創新型和應用性高級法律專門人才為特色。關注山西省所面對的環境與資源等突出問題,並利用地域優勢研究和解決應對環境與資源問題的法律途徑;同時利用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能源經濟研究所的能源經濟研究資源,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研究和探索國家的能源政策與法律制度。
就業適用范圍:在法學、環境與資源法學及其相關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在公安、檢察、法院等司法機關擔任執法人員,在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業務和在中介機構從事法律實務工作,還可以在國家環境管理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環境管理和法律實務以及其他相關工作。
招生專業代碼:
03010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專業研究方向:
_01環境法
_02自然資源法
_03能源法制 招生專業代碼:
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專業研究方向:
_01比較行政法
_02經濟行政法制
_03地方政府法制 招生專業代碼:
030105民商法學
專業研究方向:
_01民法
_02商法
_03知識產權法
㈡ 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碩士專業
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碩士專業提供多領域的法律碩士教育,包括法律碩士(JM)和經濟法學等。法律碩士旨在培養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高層次人才,他們熱愛祖國,忠誠法律,掌握經濟法學理論與制度,具備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知識,能解決市場經濟法制建設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具備優秀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旨在成為復合型、創新型和應用型的法律實務專家。
特色上,學院以培養復合型高級法律人才為核心,依託財經學科優勢,強化財經法律教育,特別注重企業法(合作社法)、財稅法和金融法等專業方向的培養。採用雙導師制,理論與實務並重,通過實踐教學基地和法律碩士導師制度,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案例教學。畢業生可在法學、經濟法學等領域從事研究和實務工作,如司法機關、律師事務所、企業等。
經濟法學專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課程包括法理學、民法、經濟法等基礎課程,以及企業法、財稅法等專業課程,以及前沿課題研究。就業方向廣泛,包括研究、司法執法、律師業務和企業法律事務等。
其他專業如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培養的是在環境法、自然資源法和能源法制等領域有深厚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就業方向涉及環保管理、法律實務等。各專業均設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以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
㈢ 法律碩士報考哪個學校好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實力雄厚,對任何讀書的人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夢想。
北大跟人大一樣,每學期開設的講座很多,經常請一些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律師去講課,很吸引人。不過北大法碩,對廣大的貧下中農來說,他收的學費確實太貴了。除了4萬多的學費,畢業論文答辯還要另外交錢,沒有生活補貼,性價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報考北京大學不能保證一定在北京上學,每年分數排名在後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關於北大深院:
1、同樣是法律碩士,其他學校收費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懸殊甚大。
2、盡管有個別優秀的老師來深圳上課,但在整體上,其師資、圖書、體育設施等嚴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較大。
當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廣州與深圳工作(很有錢的城市,法律職業也比較發達。)同學,我覺得去深圳讀書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真心做學術的這年頭也不多!
中國人民大學
培養法碩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是第一批開始招收法碩的學校之一。
人大每年報的人在2500以上,錄取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從04年開始招生規模縮減將大大提高報考難度。學費不便宜,往年(現在已經沒有了)有20左右的公費名額,公費分數線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於宿舍比較緊張,所以不解決住宿,但學校最後會盡力想辦法解決的,人大每年在大運村給安排部分住宿,那邊環境很好,學習生活都很方便,離人大也不遠。
人大對就業工作非常重視,每年人大法碩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人大畢業生向來有去國家機關的傳統,人脈很廣。03年結業的形勢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單單就人大法碩的就業來說,還是不錯,比法學總體會好一點。去機關的最多,佔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為應屆生比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紀委、工商總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公安部、質檢總局、審計署、國務院對台辦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廳機關,或者在一些大單位的省級機構,如保檢會分會。有部分去了公檢法,如北京市高檢,一中院,區級法院。去銀行也比較特別多,除了北京也許去廣州的最多,有廣州日報2個,市委辦公廳,人事廳,中行深分,廣東中行等等。還有部分去了企業,象什麼中興,大唐之類的。
人大法碩只有2年,這是全國唯一的,早畢業早就業,未嘗不是好事!
中國政法大學
大量的公費和地處北京,吸引了千萬學子,是該校難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國最大的專業法律大學,校友多,就業不錯,最後學費也不高,性價比比較高。所以中國政法大學報名人數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碩上課地點在昌平,離市區較遠,坐公共汽車需要2個小時左右時間,也有可能喪失一些交流、聆聽知名教授授課、找兼職實踐的機會。
對外經貿大學
硬體很好,就像上海的復旦,吃的好,住的好,還在繁華的朝陽區,離CBD中心近,宿舍還有鳳凰衛視看。國際法實力雄厚,與經濟有關的學科以及與外貿有關的學科實力很強大,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資源。貿大名氣沒北大人大響,但學費不貴,就業不錯(主要去「國」字型大小的大型企業以及跨國公司以及與經貿有關的國家機關),是值得報考的學校之一。
吉林大學
03年宣傳的比較多,法律碩士們也很團結,學校對法碩培育也比較重視,在BBS上吉林大學法學院的老師還專門開設一個專欄介紹吉大的情況。04年有2200人報考,這跟吉林大學對法碩的重視程度和雄厚的法學實力是分不開的。但吉大的缺點也很明顯:地域較差,東北三省的重工業比較發達,但服務業太弱;就業信息的獲得有限,從其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來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國,就業的地區性歧視在短期內仍然無法消除;外部聲譽方面與原來的法學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幾位相比已經有所下滑。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與吉林大學比較相似。原先可能對法碩不太重視,不過現在有所改觀,新設立了以院長曾令良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莫洪憲等為副的法律碩士培養中心(各校現在幾乎都已經成立獨立的「法律碩士管理中心」等類似的專門機構,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法碩師姐師哥抗爭的結果。),其中有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律師的教授指導實習,有律師事務所和弱勢群體救助中心可供實習,任課老師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氣的中青年教授博導,師資力量還可以。
不過由於法律碩士還屬於新興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課老師中仍存在誤解,教理論法學的老師大都對法碩薄有微詞,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課的老師則較重視法碩。武大整個校風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園,到櫻花開放的時候,確實很美-武漢大學是全國最漂亮的校園。
華東政法學院
我國歷史最悠久也是實力最強的法學教育-「五院四系」。「五院」是:中國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學院。「四系」是:北京大學法律系、人民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
這些才是現在我國法律教育的頂峰所在。甚至可以有點誇張的說,只有這五院四系的法學畢業生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法學「科班出身」。
優越的地理位置,全國的經濟中心,自由法制的社會氛圍,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開設法律的大學不少於10家,但只有華政在這五院四系之中,復旦法學院的上升勢頭很強,不過至少現在他的法學教育實力還不能和華政相比。華政有法學教授40多位,博導數十位,法學博士點四個。考華政容易一些,因為招生名額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選擇華政也是不錯的。
西南政法大學
傳統的法學院,深厚的歷史底蘊,學術特點體現務實。03總人數259人,按生源地分5個班,住宿為新裝修宿舍,約30平米,帶衛生間,水房,201電話,寬頻介面,空調,傢具與床一體,費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驕傲的,強大的法學科研實力,輝煌的法學業績,大量優秀的法學畢業生分布全國各地,讓法律院校汗顏的「西政現象」等等。當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為「地方隊」的尷尬,但仍舊無法掩蓋它在法學界的地位!04招生規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蓋了其在就業方面和傳統人脈方面的優勢,一部分考生會選擇其他院校,另外由於不提供生活補助、獎學金和公費醫療,吸引力在下降。但說實話在法律系統中,他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廈門大學
環境一流,在那裡上三年真的一點都不虧。廈門經濟不錯,法學院實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廈大的就業也不錯。
南京大學
學費很低,就業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錯。雖然南大法學院實力是確實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為江蘇是一個經濟大省,南大的法碩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南大法碩學習氣氛特別刻苦,很另人欽佩。基本情況:
1、招生名額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個公費名額,不用交培養費和住宿費,均為應屆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補助。
3、對自費生和委培生提供國家助學貸款。
4、復試公平,嚴格的差額復試。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間,每人600/年。
6、授課老師都是最受歡迎的老師,與法學碩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第一學年末分配導師,每個導師大約帶5名左右。
中山大學
新生進中山大學,首先學校給我們介紹中大歷史,校訓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學院在中大歷史不是很久,在中國不算前幾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學院。對法碩也非常重視。另外中大招生廣東省考生佔多數。
中南政法學院
中南政法大學法學實力一般,但幸運的是它與別人合並成立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成為原來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這樣在學校硬體,資金投入方面無疑佔了一些優勢。
西北政法學院
業內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實力不錯。大家都在研究生樓上住,收費一模一樣。宿舍按級分不按專業分,一個宿舍四個人有陽台有空調。各方面都不錯。03年有近30個公費名額。
第三批(九所院校)
復旦大學
藉助上海的優勢,前景不錯。復旦的學生在上海就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對全國各地想去上海發展的學生來說,吸引力特別大。不過應屆生人事檔案調入學校,外地生員戶籍調入學校;非應屆畢業生一律不轉戶口和檔案。
浙江大學
給的我感覺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邊上,風景很美,伙食也不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女就不用說了吧。基本情況:
1、法學院在合並以前屬於杭大,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有了長足的進步。浙大有雄厚的資金,在引進人才和教學質量方面可謂不遺餘力。浙大的強項是法理學、憲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龍,孫笑俠,林來梵都是國內外著名學者。在民商法方面,原來確實比較弱,但是馬上將變得「強大的不能再強大」,原因是法學院即將引進幾位超重量級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碩士點。
2.對法碩的教學非常重視,每天上午都是課滿,有的老師說相比法學碩士,更喜歡法碩。每兩個人跟一個導師,學習上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去問。壓力挺大,因為法碩和法學碩士一樣,要在核心刊物發表文章才能發學位證書。不過這體現了浙大培養方案的嚴謹務實。
3.待遇方面,與別的研究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往界生沒有補助與醫療保險。住的是碩博樓,居住氛圍感覺不錯。
黑龍江大學
無論地理位置還是法學實力都是很一般,還不如遼大,估計是為了照顧東北三省的緣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碩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龍江工作,還是可以考慮的。
湘潭大學
實力一般,師資還可以,歷史悠久,適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廣東一帶工作的學生報考,經濟實惠,就業主要去南方的廣州深圳佛山等,法學實力比湖南大學強,有幾個在法學界響當當的人物,入他們的法學院院長邱興隆教授,知識產權的馮曉青教授,還有幾個國家級或省級的青年法學家。
四川大學
法律系傳統上有一定的實力,就業方面亦可。同時因在西部,分數線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劃線,有望降分錄取。每年都接受調劑。
安徽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蘇州大學
蘇大的法學實力較強,歷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國民黨的動武大學法學院,加上蘇州異常發達的經濟實力(比省會南京發達的多),就業很不錯。
山東大學
在山東是絕對的老大,其他學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並後實力和吉大有一拼,師資力量強大。就業顯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鄭州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華大學
法學樓非常氣派,我估計大門口的那幾跟柱子一根就值幾百萬。法學院資金雄厚,發展很快,對法碩非常重視,學院從03年開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碩的培養。住宿條件不錯,女生三人一間,男生兩人一間,一般是一個法碩和一個法學研究生住一起。不過招生人數比較少,每年報考的人數比較多,所以難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學風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畢業生就業不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些大的企業事業單位都有人去了。但由於不是傳統法律名校,整體實力還遜一些,畢業生以後發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樣有人脈支撐。另外清華大學在深圳設了一個研究生分院,那邊招100的法碩。不過有人反映那邊的情況不是特別理想,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很大。
南開大學
法碩可以選修任何法學的課程,無論是研一還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師是南開法學院最好的老師,因此師資問題是不用考慮的。上課的地方是南開教學設施最好的地方—模擬法庭,是法碩專用的教室。法碩的統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組織編寫的,每本書的撰稿人都是本領域的權威人士。法碩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為學校住宿條件有限,法碩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間,單獨衛生間,有電扇,每人一個書桌和大衣櫃還有一個貯物箱。條件還是不錯的。實力一般,但牌子好就業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選擇.
山西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蘭州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雲南大學
地方太過偏遠,雖然雲大實力很強,但現狀不好,又因為出了馬事件,未來發展前景堪憂,就業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遼寧大學
對法碩還是比較重視的,在大連與沈陽就業還是很有區位優勢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貴州大學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海南大學
實話實力一般,但海南做為一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地區的發展是他的一個賣點,今年報考人數不多,接受調劑。
河南大學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更何況還有法律實力名氣更強的鄭大。
湖南大學
實力一般,歷史悠久,適合附近考生報考,經濟實惠。
南京師范大學
地理位置不錯,江蘇省經濟實力很強,法學實力也不錯,法理學、訴訟法學蠻有實力,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就是他們法學院的院長公丕祥教授。
江西財經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煙台大學
地理位置好,自然環境一流,民商法學實力在全國很有影響,有幾個著名教授。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在北京,就業渠道穩定,很強的軍事院校色彩,以後會越來越受到考生關注。
上海交通大學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學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碩,在宣傳上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他的吸引力在於二年半二萬元學費上,這在第一檔高校中,無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緣優勢也是很強的!這無疑會成為很多考生報考的目標。他的缺點在於他不是法學傳統強校,在業內人脈不足。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新增招生單位中最受期待的,當然他的吸引力一是傳統法學實力強悍,二是地處北京的優勢,三是未來的就業期望較高,四是他們有意在法碩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點貢獻!05年不招生,估計與去年的招生丑聞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