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知識古樹保護

法律知識古樹保護

發布時間: 2025-02-08 02:59:19

① 國家保護古樹名木的法律法規

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是活的文物,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文化和經濟價值。在這里給大家普及一下古樹名木保護法律知識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相關規定

第四十條 國家保護古樹名木和珍貴樹木。禁止破壞古樹名木和珍貴樹木及其生存的自然環境。

第七十六條盜伐林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在原地或者異地補種盜伐株數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樹木,並處盜伐林木價值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濫伐林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在原地或者異地補種濫伐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可以處濫伐林木價值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二、《廣東省城市綠化條例》的相關規定

第三十一條百年以上的樹木、稀有珍貴樹木、具有歷史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均屬古樹名木。

古樹名木實行統一管理,分別養護。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古樹名木進行調查鑒定、建立檔案、設置標志,劃定保護范圍,確定養護管理技術規范,加強管理。古樹名木生存地的所屬單位和個人,是該古樹名木的管理責任單位或責任人,必須按照有關技術規范進行養護管理,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和指導。

嚴禁砍伐、遷移或買賣古樹名木,因公益性市政建設確需遷移古樹名木的,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侵害、恢復原狀,並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處以罰款;造成損失的,由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損害古樹名木正常生長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八)擅自遷移、砍伐古樹名木,損害古樹名木致死的,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② 武漢市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保護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的保護管理,維護我市歷史文化名城風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城市綠化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
本條例所稱名木,是指樹種珍貴、稀有以及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和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
本條例所稱古樹後續資源,是指樹齡在八十年以上一百年以下的樹木。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的保護管理。第四條 市和區園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市和區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指導、監督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協調處理養護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政府其他有關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保護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五條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保護的科學研究,推廣應用科學研究成果,宣傳普及保護知識,提高保護管理水平。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的義務;對損害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的行為,有權制止、檢舉和控告。第七條 對在保護管理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表彰、獎勵。第八條 本市對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按照下列規定實行分級保護:
(一)樹齡在三百年以上的古樹,或者特別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重要科研價值的名木,實行一級保護;
(二)樹齡在一百年以上三百年以下的古樹以及其他名木,實行二級保護;
(三)古樹後續資源實行三級保護。第九條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進行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的調查,並按照下列規定進行鑒定和確認:
(一)一級保護的古樹、名木,由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鑒定,按程序報經省人民政府確認後,由市人民政府予以公布;
(二)二級保護的古樹、名木,由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鑒定,報市人民政府確認並予以公布;
(三)古樹後續資源,由區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鑒定,報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確認並予以公布。
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的鑒定程序由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另行制定。第十條 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已確認的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建立檔案,設立標志,標明樹木編號、名稱、學名、樹齡、保護級別、養護責任單位和個人等內容。第十一條 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樹冠垂直投影外不小於五米的標准,劃定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的保護范圍。
對成群落生長的古樹群,由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其實際情況,參照前款規定,劃定保護范圍。第十二條 本市對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實行養護管理責任制,並按照下列規定確定養護責任人:
(一)城市公共綠地、道路綠地內的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由園林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專業綠化養護單位負責養護管理;
(二)林區內的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由林區管理單位負責養護管理;
(三)鐵路、公路、水庫和河道、堤防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由鐵路、公路和水務部門負責養護管理;
(四)風景名勝區內的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由風景名勝區管理部門負責養護管理;
(五)各單位管界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由該單位負責養護管理;
(六)居住區內的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已實行物業管理的,由業主委員會委託物業管理企業負責養護管理,未實行物業管理的,由社區管理機構負責養護管理;
(七)個人所有的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由個人負責養護管理。
建設項目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在建設期間由建設單位負責養護管理。第十三條 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與養護責任人簽訂養護管理責任書,明確養護要求和責任。
變更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的養護責任人,應當到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辦理養護責任轉移手續。第十四條 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分級保護的需要,制定養護技術標准,並無償向養護責任人提供必要的養護知識培訓和技術指導。
養護責任人應當按照養護技術標准進行養護,保障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正常生長。

③ 棗庄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保護,傳承歷史文化,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城市綠化條例》和《山東省森林資源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以及古樹後續資源(以下統稱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

本條例所稱名木,是指珍貴、稀有或者具有重要歷史、文化、科學研究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樹木。

本條例所稱古樹後續資源,是指城市建成區內樹齡在80年以上不滿100年的樹木以及嶧城古石榴國家森林公園、薛城區沙溝鎮古石榴群內地徑超過20厘米的石榴樹。第三條古樹名木保護實行屬地管理、分級保護,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原則。第四條市、區(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並將古樹名木的保護納入城鄉總體規劃。

古樹名木的資源調查、認定、養護、復壯、搶救、宣傳培訓等保護管理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第五條林業、城市綠化部門為古樹名木保護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林業部門負責城市建成區以外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城市綠化部門負責城市建成區以內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

公安、財政、國土資源、規劃、住房城鄉建設、水利漁業、旅遊、環境保護、文化、文物等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協助古樹名木主管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第六條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的文化發掘、科學研究以及成果應用,提高保護管理水平。

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的宣傳教育,普及保護知識。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的公益宣傳和輿論監督。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古樹名木的義務,有權制止和舉報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

市、區(市)人民政府對在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或者提供重大違法案件線索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八條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古樹名木組織普查、核實認定、統一編號、登記造冊,建立古樹名木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資料庫,並根據樹木生長、存活情況實行動態管理。第九條古樹名木按照下列規定實行分級保護:

(一)名木和樹齡500年以上的古樹,實行一級保護,由區(市)古樹名木主管部門組織認定,逐級上報經省人民政府古樹名木主管部門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確認公布;

(二)樹齡300年以上不滿500年的古樹,實行二級保護,由區(市)古樹名木主管部門組織認定,經市古樹名木主管部門審核,由市林業部門匯總,報市人民政府確認公布;

(三)樹齡100年以上不滿300年的古樹以及古樹後續資源,實行三級保護,由區(市)古樹名木主管部門組織認定,經區(市)林業部門匯總,報本級人民政府確認公布。第十條名木不受樹齡限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樹木,認定為名木:

(一)國家領袖人物、外國元首或者著名政治人物所植樹木;

(二)國內外著名歷史文化名人、知名科學家所植或者詠題的樹木;

(三)分布在名勝古跡、歷史園林、宗教場所、名人故居等,與著名歷史文化名人或者重大歷史事件有關的樹木;

(四)列入世界自然遺產或者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內涵的標志性樹木;

(五)樹木分類中作為模式標本來源的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樹木;

(六)珍貴、稀有的樹木;

(七)其他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觀賞和科學價值或者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第十一條古樹名木認定公布後,應當劃定保護范圍。古樹名木保護范圍,由區(市)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按照下列規定劃定:

(一)名木和一級保護的古樹,保護范圍不小於樹冠垂直投影外3米;

(二)二級保護的古樹,保護范圍不小於樹冠垂直投影外2米;

(三)三級保護的古樹和古樹後續資源,保護范圍不小於樹冠垂直投影外1米。

在城市建成區和其他特殊區域內的古樹名木,其保護范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另行劃定。

④ 浙江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

第一條簡肢為了保護古樹名友碰木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城市綠化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古樹好咐談,是指經依法認定的樹齡100年以上的樹木;本辦法所稱的名木,是指經依法認定的稀有、珍貴樹木和具有歷史價值、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第四條古樹名木保護實行屬地管理、政府主導、專業保護與公眾保護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將古樹名木的資源調查、認定、搶救以及古樹名木保護的宣傳培訓等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第六條縣級以上林業、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依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協助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第七條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古樹名木的義務,不得損害和自行處置古樹名木,有權制止和舉報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第八條縣級以上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古樹名木資源進行普查,將符合條件的樹木按照以下規定進行認定,實行分級保護:
(一)對樹齡500年以上的古樹實行一級保護,由縣(市、區)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鑒定,報省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認定;
(二)對名木實行一級保護,由縣(市、區)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鑒定,報省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認定;
(三)對樹齡300年以上不滿500年的古樹實行二級保護,由縣(市、區)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鑒定,報設區的市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認定;
(四)對樹齡100年以上不滿300年的古樹實行三級保護,由縣(市、區)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鑒定後認定。設區的市、縣(市、區)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古樹名木目錄報省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縣級以上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古樹名木目錄及時向社會公布。第九條縣級以上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一樹一檔的要求,統一編號,建立古樹名木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資料庫,對古樹名木的位置、特徵、樹齡、生長環境、生長情況、保護現狀等信息進行動態管理。第十條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在古樹名木周圍設立保護標志,設置必要的保護設施,並按照以下規定劃定保護范圍:
(一)一級保護的古樹和名木保護范圍不小於樹冠垂直投影外5米;
(二)二級保護的古樹保護范圍不小於樹冠垂直投影外3米;
(三)三級保護的古樹保護范圍不小於樹冠垂直投影外2米。禁止損毀、擅自移動古樹名木保護標志和保護設施。第十一條縣(市、區)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古樹名木的養護人:
(一)生長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旅遊度假區等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該區域的管理單位為養護人;
(二)生長在文物保護單位、寺廟、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等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該單位為養護人;
(三)生長在園林綠化管理部門管理的公共綠地、公園、城市道路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園林綠化專業養護單位為養護人;
(四)生長在鐵路、公路、江河堤壩和水庫湖渠等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鐵路、公路和水利設施等的管理單位為養護人;
(五)其他生長在農村、城市住宅小區、居民私人庭院范圍內的古樹名木,該古樹名木的所有人或者受所有人委託管理的單位為養護人。養護人不明確或者有異議的,由古樹名木所在地縣(市、區)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協調確定。第十二條省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古樹名木分級保護要求,制定古樹名木養護技術規范,並向社會公布。縣級以上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古樹名木養護知識的宣傳和培訓,指導養護人按照養護技術規范對古樹名木進行養護,並無償提供技術服務。養護人應當按照養護技術規范對古樹名木進行日常養護,古樹名木的日常養護費用由養護人承擔。第十三條縣級以上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古樹名木養護激勵機制,與養護人簽訂養護協議,明確養護責任、養護要求、獎懲措施等事項,並根據古樹名木的保護級別、養護狀況和費用支出等情況給予養護人適當費用補助。

⑤ 廣西壯族自治區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古樹名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的保護和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
本條例所稱名木,是指具有重要歷史、文化、景觀、科研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第四條古樹名木保護應當有利於傳承自然與社會發展歷史,有利於弘揚生態文明和鄉土文化,有利於推進鄉村建設,堅持全面保護、科學管護、屬地管理、原地保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古樹名木保護納入城鄉總體規劃,並將古樹名木保護所需經費列入本級預算,用於古樹名木資源的普查、認定、養護、搶救以及古樹名木保護的宣傳、培訓、科研等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城市綠化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古樹名木主管部門)為本行政區域內古樹名木保護主管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外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綠化主管部門負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財政、環境保護、城鄉規劃、文化、旅遊、文物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古樹名木保護科學研究工作的支持,推廣應用科研成果,宣傳普及保護知識,提高保護管理水平。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古樹名木的義務,有權制止和舉報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第九條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等社會力量參與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鼓勵單位和個人向國家捐獻古樹名木以及以捐資、認養等形式參與古樹名木的保護。捐獻、捐資、認養古樹名木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在古樹名木保護牌中享有一定期限的署名權。第二章古樹名木認定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古樹名木主管部門,至少每十年對本轄區內的古樹名木開展一次普查,對古樹名木進行登記、編號、拍照、定位,建立圖文檔案,並根據古樹名木生長、存活情況及時更新。
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協調古樹名木主管部門建設全區古樹名木圖文資料庫,對古樹名木資源進行動態監測管理。第十一條鼓勵單位和個人向古樹名木主管部門報告新發現的古樹名木資源。接到報告的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應當及時進行調查、認定和建檔。第十二條古樹按照下列規定實行分級保護:
(一)樹齡在一千年以上的古樹,實行特級保護;
(二)樹齡在五百年以上不滿一千年的古樹,實行一級保護;
(三)樹齡在三百年以上不滿五百年的古樹,實行二級保護;
(四)樹齡在一百年以上不滿三百年的古樹,實行三級保護。
名木實行一級保護。第十三條古樹名木由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古樹名木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專家鑒定,並將鑒定結果予以公示。
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對古樹名木的鑒定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古樹名木鑒定結果的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提出。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重新組織鑒定。第十四條古樹名木按照下列規定進行認定和公布:
(一)特級、一級保護的古樹和名木由自治區人民政府認定並公布;
(二)二級保護的古樹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認定並公布;
(三)三級保護的古樹由市、縣人民政府認定並公布。第十五條縣級人民政府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古樹名木資源普查情況,確定樹齡在八十年以上不滿一百年的樹木作為古樹後續資源,參照三級古樹的保護措施實行保護。第十六條自治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古樹名木的保護級別,組織、協調古樹名木主管部門制定養護技術規范和相應的保護措施,並向社會公布。第三章古樹名木養護第十七條古樹名木實行養護責任制。縣級人民政府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古樹名木的養護責任單位或者個人(以下簡稱養護責任人):
(一)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文物保護單位、宗教活動場所等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由所在單位負責養護。
(二)機場、鐵路、公路、江河堤壩和水庫湖渠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由機場、鐵路、公路和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負責養護。
(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城市公園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由其管理機構負責養護。
(四)城市道路、街巷、綠地、廣場以及其他公共設施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由其管理機構或者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單位負責養護。
(五)城鎮居住區、居民庭院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負責養護。
(六)鄉鎮街道、綠地、廣場以及其他公共設施用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養護。
(七)農村承包土地上的古樹名木,由該承包人、經營者負責養護;農村宅基地上的古樹名木,由宅基地使用權人負責養護;其他農村土地范圍內的古樹名木,由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負責養護。
(八)個人所有的古樹名木,由個人負責養護。
前款規定范圍以外的古樹名木,養護責任人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古樹名木主管部門確定。
有關單位和個人對確定的養護責任人有異議的,可以向縣級人民政府古樹名木主管部門申請復核。古樹名木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

熱點內容
合同法關於合同有失 發布:2025-02-08 05:36:27 瀏覽:433
司法考試怎麼繳費 發布:2025-02-08 05:21:06 瀏覽:906
刑法評判 發布:2025-02-08 05:16:56 瀏覽:881
改革開放四十年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08 05:05:21 瀏覽:681
合同法糾紛涉及到家人嗎 發布:2025-02-08 04:54:10 瀏覽:102
世俗道德 發布:2025-02-08 04:52:35 瀏覽:96
民事訴訟法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2-08 04:44:01 瀏覽:802
軍事情報條例 發布:2025-02-08 04:29:39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關於賠償物質損失的條款 發布:2025-02-08 04:01:54 瀏覽:958
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 發布:2025-02-08 04:01:16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