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碩士有學歷嗎

法律碩士有學歷嗎

發布時間: 2025-02-10 22:23:26

法律碩士是專業學位,只有碩士學位,沒有研究生學歷。

學歷是指本科學歷,研究生學歷;
學位是指學生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
本科畢業如果拿到雙證是畢業證(證明你的本科學歷)和學位證(證明你的學士學歷)
研究生畢業如果拿到雙證是畢業證(證明你的研究生學歷)和學位證(證明你的碩士學位)
以前專業碩士,除了全日製法律碩士等以外,都是在職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的,所以他們畢業了只有學位證,而沒有學歷證。
但是09年開始,國家提出招收全日制專業碩士的概念,原來的那些在職研究生類型現在全部改為全日制的了,和學術性究生一起考試,一起招生。
樓主你所說的是指非全日制的法律碩士,即在職的法律碩士,全日製法律碩士一直就有雙證的。
純手工打字,不容易啊,希望能給樓主幫助

❷ 法律碩士(JM)跟法學碩士的畢業證、學位證有哪些區別

引言:法律碩士需要研究生學歷,學員可以通過非全日制或者是全日制的形式來讀這門課程。但是需要考試才能夠入學,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學完這門課程。才能獲得相關的學位和畢業證,所以今天小編想分享的話題就是,法律碩士跟法學碩士的畢業證、學位證有哪些區別?

❸ 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就業方面有什麼差別法律碩士有學位和學歷嗎

只要是統招的並順利畢業都有學歷和學位。
法律碩士不同於法學碩士。前者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學位,主要為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經濟管理、行政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部門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後者則是法學學位系列的一個層次。我們通常所說的「考法律專業的研究生」一般都是指報考法學碩士。(事實上,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的最終出路差別不大。)
時下社會上存在一種錯誤認識,只知道法律碩士,而不知道法學碩士。實際上,兩者存在一些區別:
一、招生條件是不一樣的,法學碩士要求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不招收同等學歷的其他專業的畢業生;法律碩士要求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
二、考試試題不同。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傾向於理論化試題,以主觀題為主。而法律碩士起源為英美,遵循美國法律人才培養原則,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碩士是由本科為非法律專業畢業生考錄,題目傾向於實務。
三、錄取比例不一樣。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而法律碩士由於引進於英美國家,目前屬於國內考研熱門專業,加上有權招收全日製法律碩士的院校皆為國家重點大學,所以競爭極為激烈,平均達到15:1。
四、培養方式不同。法律碩士基本是自費,如北大的是每學分800元,論文指導和論文答辯費6000;法學碩士有公費也有自費。
五、教學方式不同。法學碩士分專業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一個導師(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讀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不斷輔導,深入學習相關法律理論。而法律碩士不分專業,採用"雙導師"制.以經世致用為原則,實務為先,貫徹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教學理念。
因此可見,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為指向,而法律碩士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在就業及資格考試上,如國家公務員考試及國家司法考試.法律碩士擁有較大的優勢,通過率也遠遠超過法學碩士,法律碩士也是以後法律教育發展的方向。

❹ 如何區分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

很多同學經常把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混淆,尤其是當法律碩士(法學)於2009年開辦以後。實際上,法律碩士與法學碩士既有聯系,也有區別。這里獵考考研為大家詳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一、招生條件區別
法學碩士要求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原則上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法律碩士要求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但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法學)方向。
二、考試試題傾向不同
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傾向於理論化試題,以主觀題為主,重視理論深度。而法律碩士起源為英美,遵循美國法律人才培養原則,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碩士是由本科為非法律專業畢業生考錄,題目傾向於實務,其試卷較法學碩士試卷難度相對較易。
三、錄取比例不一樣
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按每個高校的報考程度不同而區分,一般在5:1-10:1之間徘徊,個別學校個別專業可能在12:1以上。法律碩士由於引進於英美國家,屬於國內考研熱門專業,加上有權招收全日製法律碩士的院校主要是國家重點大學,所以競爭極為激烈,通常起步比例在15:1,更有甚者在20:1的比例。當然,這其中有一樣特殊情況,即法律碩士(法學)的報錄比,因其僅僅限於法學專業報考,大部分高校報考人數過少,近些年大量出現調劑情況。其報錄比常在2:1,甚至更高。
四、教學培養方式不同
法學碩士分專業採取導師制,每個學生一個導師(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讀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不斷輔導,深入學習相關法律理論,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其實踐階段時間較法律碩士少了許多。
法律碩士大多數不分專業,採用"雙導師"制或教研組教學制。以經世致用為原則,實務為先,貫徹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教學理念。但近些年,一些高校在法律碩士教學與培養方式上也開始變通,有些高校已經在研究生一年級開始分導師培養,主要教學老師即校內老師,校外導師僅僅在二年級做實踐階段的課程指導。還有些高校,已經將法律碩士分方向培養,通常在研究生二年級開始進行。另外,法律碩士(法學)在某些高校已等同於法學碩士培養。
五、學制不同
法學碩士一般學習期限為3-4年,以3年較為常見。法律碩士分為兩種情況,法律碩士(非法學)通常學習期限為3年,而法律碩士(法學)通常學習期限為2年。
六、學費與獎學金比例
自2013年起,我國各大學將逐步進行獎學金改革,即逐步取消公費讀研,改成自費讀書,然後依據學生入學成績進行獎學金評定。通常情況下,一等獎學金額度為當年學費。法學碩士在此環境下也未曾倖免,但其優勢是大部分高校獎學金為法學碩士設立,甚至個別仍在實行公費(主要為非985、211高校)的高校其照顧對象主要是法學碩士而非法律碩士。法律碩士通常是實行自費的,個別學校也給與其參加評定獎學金的資格,但大多數學校僅僅是在單項獎學金上給與其政策優惠,有些學校甚至沒有任何獎學金。法律碩士的學費一般較高,越是名牌法學高校的法律碩士,因其就業形勢較好,通常學費越高。
七、未來就業取向有少許差異
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因其培養模式的稍許差異,以及社會認知情況的影響,其畢業生的就業取向也有稍許差異。以法學碩士為例,常見的就業去向,多為繼續深造讀博、教師教學、科研等工作;法律碩士以務實為主,主要畢業生,還是以律師、法務等工作為首選。這也是未來其他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的發展區分的大勢走向,特別是在碩博化深度發展的未來,學術碩士主要還是以科學研究、高校教師為主要培養目的。

更多考研精華資料、實時資訊、經驗分享請加2016考研交流QQ群:324943679,也可關注官方微信號:zgkaoyan365
相關推薦
>>2016年考研:檔案關系處理
>>2016考研推免生基本常識匯總
>>2016考研:在職考研須知

考研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考研考點內容、不清楚考研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熱點內容
屬於經濟法有 發布:2025-02-11 08:58:02 瀏覽:233
史法治 發布:2025-02-11 08:31:41 瀏覽:204
南寧鐵路運輸法院 發布:2025-02-11 08:30:53 瀏覽:271
跳槽自己開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07:59:36 瀏覽:669
應建全法律法規規章起草 發布:2025-02-11 07:45:33 瀏覽:958
食品安全規章制度銷售 發布:2025-02-11 07:36:23 瀏覽:518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2-11 07:21:27 瀏覽:850
微法院繳費 發布:2025-02-11 06:50:45 瀏覽:819
侵佔罪是刑法多少條 發布:2025-02-11 06:49:55 瀏覽:886
新舊工傷保險條例區別 發布:2025-02-11 06:33:54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