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發出執行通知書法律效力
法院發出的協助執行通知書具有法律效力,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執行。如果不執行,會專被法院拘留屬、罰款。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並可以予以罰款:
(一)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二)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的;
(三)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
(四)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
Ⅱ 協助執行通知書的法律效力
法律文件。執行通知書是一種法律文件,法院協助執行指的是需要法院協助的情況下,執行某種事項的情況,法院發出的協助執行通知書具有法律效力,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執行,如果不執行,會被法院拘留、罰款。
Ⅲ 執行通知書是什麼意思
執行通知書是法律文書中重要的一種,通常在法律程序中由法院或其他有關機關出具,用於告知當事人需要履行某項法律義務。
執行通知書的具體含義如下:
1. 含義概述:執行通知書是法律程序中的一環,通常是在訴訟案件結束後,法院或其他相關機構為了執行判決、裁定或決定而發出的正式通知。它明確要求被通知方在一定時間內執行指定的法律義務,比如支付欠款、履行合約、移交物品等。
2. 法律效應:此通知書具有法律效力。一旦收到執行通知書,被通知的當事人必須嚴格遵守其中的要求。否則,法院有權採取強制措施來確保法律義務得到履行,包括但不限於查封財產、凍結銀行賬戶、限制出境等。
3. 內容細節:執行通知書的內容詳細具體,包括執行的事項、期限、地點以及不執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等。通知書的格式和具體內容會根據不同的法律程序和規定有所差異。
4. 目的和作用:執行通知書的目的是確保法律判決和裁定得到有效執行,從而維護法律的權威和社會的公平正義。它是法律程序中的必要環節,保證了法律義務方履行其責任,進而保護權利方的合法權益。
總之,執行通知書是法院或其他有關機關,要求當事人履行法律義務的正式文件。它具備法律效力,被通知方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將承擔相應法律後果。了解執行通知書的含義,有助於當事人依法行事,維護自身權益。
Ⅳ 收到法院的執行通知書,有什麼後果
一、收到法院的執行通知書,有什麼後果
1、被執行人收到法院的執行通知後,應該及時的按照法律的規定,如實的申報財產,積極配合法院執行工作,如果是拒不執行的,法院通常會採取強制的措施執行。
2、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第二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後7日內確定承辦人。
第三條
承辦人收到案件材料後,經審查認為情況緊急、需立即採取執行措施的,經批准後可立即採取相應的執行措施。
第四條
承辦人應當在收到案件材料後3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通知被執行人按照有關規定申報財產,責令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被執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間內有轉移、隱匿、變賣、毀損財產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獲悉後應當立即採取控制性執行措施。
二、法院執行程序流程是怎樣的
法院執行程序流程如下:
1、申請,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
2、法院受理,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
3、申請復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4、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
5、採取強制措施。
Ⅳ 協助執行通知書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法院發出的協助執行通知書具有法律效力,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執行。如果不執行,會被法院拘留、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並可以予以罰款:
(一) 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二) 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的;
(三) 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
(四) 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