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履行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
一、法院調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1、確定民事法律關系:法院調解協議書具有確定當事人間民事法律關系的效力,這是法院調解書在實體法上的體現。
2、結束訴訟:調解協議書具有結束訴訟的效力,意味著雙方達成協議後,訴訟程序隨之終止。
3、具有強制執行效力:在司法實踐中,若當事人不履行調解協議確定的義務,調解協議書則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二、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案件
1、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此類案件經調解後雙方和好,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
2、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調解成功後維持原有的收養關系,不需製作調解協議書。
3、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對於能夠立即履行完畢的案件,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
4、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除上述情況外,其他一些特殊情況或簡易案件,也可能不需要製作調解協議書。
⑵ 調解書不簽收是不是就不生效
1. 是的,根據法律規定,調解書必須由雙方當事人簽收後才會生效。
2. 法院調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審判組織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自願平等協商,達成協議,並經人民法院認可,從而終結訴訟程序的活動。
3. 調解書是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製作的法律文書,它不僅記錄了雙方的協商結果,也證明了人民法院對調解協議的認可。
4. 調解書必須經當事人簽收後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拒絕簽收,調解書則不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需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
5. 即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如果一方在調解書簽收時反悔,可以拒簽調解書,此時調解書不發生法律效力。
6. 調解書是指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協議內容製作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律文書。它是法律應用寫作的重要文種之一。
7. 裁決書是仲裁庭或仲裁員根據雙方達成的調解協議製作的、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書。
8. 調解書的效力體現在:它是依據當事人達成的協議由法院製作的,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
9. 根據《民事訴訟法》,通過調解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對於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則應當記入筆錄。
10. 調解書和調解筆錄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效力。當事人的調解協議是人民法院製作調解書的前提和基礎,該協議具有契約性質,但需經人民法院確認後才具有法律拘束力。
11. 人民法院的調解書是對當事人協議的確認,是調解協議產生法律上拘束力的法定條件。
12.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21修正)》第一百條明確規定:調解達成協議後,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