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承認的事實有法律效力嗎
㈠ 單位的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單位的證明有法律效力。
單位簽的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承諾書實質上是合同的一種形式,只要滿足以下條件即可發揮其法律效用:首先,承諾書必須真實反映當事人的意願;其次,承諾書內容不得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最後,承諾書不應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只有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前提下,承諾書才能被視為有效,從而在法律上具有約束力。
單位證明的法律效應:
1、證明文件的法律地位:單位證明作為一種書面證據,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證明力,可用於證實某些事實或情況;
2、證明文件的內容要求:單位證明應當包含准確的事實描述、證明人的簽字和單位的公章,以確保其真實性和有效性;
3、證明文件的使用范圍:單位證明通常用於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作為個人身份、資格或情況的證明;
4、證明文件的法律責任:出具虛假證明的單位及個人可能承擔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賠償和刑事處罰;
5、證明文件的輔助作用:在法律訴訟或行政程序中,單位證明可能作為輔助證據使用,但需與其他證據一並考量以確定事實。
綜上所述,單位的承諾書只有在真實反映意願、不違反法律法規、不侵犯他人權益的條件下,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1. 當事人的陳述;
2. 書證;
3. 物證;
4. 視聽資料;
5. 電子數據;
6. 證人證言;
7. 鑒定意見;
8. 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㈡ 個人寫的認罪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並沒有說一定有,需要核實才行。不能是在被脅迫違背自己意願的情況下寫的,這個是可以作為證據,但是沒有其他證據證明的,不能因為這個認罪書定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簽上字的合同、文書等是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分析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於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並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實體上,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違背意願認罪認罰,否認指控犯罪事實,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審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情形的除外。在被逼迫狀況下寫的認罪書,應當不具備法律效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簽上字的合同、文書等是有法律效力的。當事人需要證明自己被脅迫寫下該認罪書的證據才可以不予認定其生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三條 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