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預定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Ⅰ 商品房認購書的概念及效力
商品房認購書 屬於預約合同,當具備合同的生效要件時,是具備法律效力的。根據《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五條,當事人約定在將來一定期限內訂立合同的認購書、訂購書、預訂書等,構成預約合同。當事人 一方不履行 預約合同約定的訂立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預約 合廳讓同的違約 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 商品房買賣 合同糾紛案件 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 商仿伏和品房銷售 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 商品房買賣合同 的主要內容,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民法典》第四百備盯九十五條當事人約定在將來一定期限內訂立合同的認購書、訂購書、預訂書等,構成預約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預約合同約定的訂立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預約合同的違約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
Ⅱ 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有法律效應嗎
商品房預售合同會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違反預售合同,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謂商品房預售合同,就是指商品房預售方和預購方雙方約定,預售方在約定時間將建成的容商品房所有權轉移於預購方,預購方向預售方交付定金或部分房款並按期接受商品房的書面協議,它屬於合同的一種,受相關法律調整。
預約合同是當事人約定將來訂立一定合同的合同;本合同是為了履行預約合同而訂立的合同。預約合同與本合同具有不同的性質和法律效力。預約合同當事人的義務是訂立本合同,所以,當事人一方只能請求對方訂立合同,而不能依預約的本合同內容請求對方履行。商品房預售合同在成立之時;房屋並不存在或尚未建成,所以帶有「預售」的字樣,但商品房預售合同絕不是預約合同。因為:在商品房預售合同中,預售方與預購方關於房屋的坐落與面積、價款的交付方式與期限、房屋的交付期限、房屋的質量、違約責任等都有明確的規定,雙方無須將來另行訂立一個房屋買賣合同,即可以按照商品房預售合同的規定直接履行,並辦理房屋產權過戶登記手續,達到雙方的交易目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Ⅲ 商品房定金協議的法律效力
若商品房定金協議載有《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所述商品房買賣合同核心條款,且已按約收取購房款項,則該協議可視為正式商品房買賣合同。
《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商品房銷售時,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買受人應當訂立書面商品房買賣合同。
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明確以下主要內容
(一)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狀況;
(三)商品房的銷售方式;
(四)商品房價款的確定方式及總價款、付款方式、付款時間;
(五)交付使用條件及日期;
(六)裝飾、設備標准承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