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法律責任表現
『壹』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一、一般情況下造成教輕後果的只負行政責任,只需要承受相關食品衛生監督機構的行政處罰,停止違法行為就行了,此種責任較輕。
二、造成比較嚴重後果的,應當負民事責任,即不但要停止自己的違法行為,還要賠償別人因之受到的損失。
三、造成非常嚴重後果的,就要負刑事責任了,會面臨刑事處罰。
食品安全是一家餐飲企業的立身之本,不注重食品安全管理,一旦出現紕漏,涉及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不僅損失品牌的美譽度,更要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違反法定義務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可能要面臨以下法律責任:
一、民事責任。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
二、行政責任。根據食品生產經營者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後果等不同,食品安全法規定在責令改正的同時,還可以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以及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罰款;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等。
三、刑事責任。若食品生產經營者違反法律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貳』 違反食品安全法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一、一般情況下造成教輕後果的只負行政責任,只需要承受相關食品衛生監督機構的行政處罰,停止違法行為就行了,此種責任較輕。
二、造成比較嚴重後果的,應當負民事責任,即不但要停止自己的違法行為,還要賠償別人因之受到的損失。
三、造成非常嚴重後果的,就要負刑事責任了,會面臨刑事處罰。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經營者財產不足以同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食品安全法法律責任表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一)未確定有關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未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未落實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制;
(二)未制定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或者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後未按規定立即成立事故處置指揮機構、啟動應急預案。
『叄』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應當承擔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應當承擔包括:
(一)民事賠償責任優先。
違反《食品安全法》,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經營者財產不足以同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二)先行賠付。
1.消費者有選擇權: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
2.最先接到消費者賠償請求的單位要先行賠付: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三)懲罰性賠償。
最能體現《食品安全法》嚴格的便是對生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生產經營者的懲罰性賠償。
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的第二款對懲罰性賠償進行了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該條對懲罰性賠償的規定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理解:
1.適用前提: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並不要求造成死傷殘的後果。
2.賠償數額:損失+10倍價款或3倍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3.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瑕疵,該瑕疵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無需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葯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於食品生產經營者以以下三種情形為由進行抗辯,不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抗辯無效:
1.生產者、銷售者以購買者明知食品、葯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仍然購買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生產者、銷售者以消費者未對食品或者葯品的贈品支付對價為由進行免責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食品、葯品雖在銷售前取得檢驗合格證明,且食用或者使用時尚在保質期內,但經檢驗確認產品不合格,生產者或者銷售者以該食品、葯品具有檢驗合格證明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肆』 椋熷搧瀹夊叏鐨勬硶寰嬭矗浠繪槸鎸
椋熷搧瀹夊叏娉曞緥璐d換鍖呮嫭琛屾斂澶勭綒璐d換銆佹皯浜嬭禂鍋胯矗浠誨拰鍒戜簨璐d換銆傞熷搧瀹夊叏鎸囬熷搧鏃犳瘨銆佹棤瀹籌紝絎﹀悎搴斿綋鏈夌殑钀ュ吇瑕佹眰錛屽逛漢浣撳仴搴蜂笉閫犳垚浠諱綍鎬ユс佷簹鎬ユф垨鑰呮參鎬у嵄瀹熾傚瑰嵄瀹抽熷搧瀹夊叏鐘緗鍒嗗瓙鐨勫畾緗閲忓垜錛屼笉浠呰佽冭檻鐘緗鏁伴濄佷漢韜浼や骸鎯呭喌錛岃繕瑕佸厖鍒嗚冭檻鐘緗鍒嗗瓙鐨勪富瑙傛伓鎬с佺姱緗鎵嬫點佺姱緗琛屼負瀵瑰競鍦虹З搴忕殑鐮村潖紼嬪害銆佹伓鍔e獎鍝嶇瓑銆
涓銆佷竴鑸鎯呭喌涓嬮犳垚鏁欒交鍚庢灉鐨勫彧璐熻屾斂璐d換錛屽彧闇瑕佹壙鍙楃浉鍏抽熷搧鍗鐢熺洃鐫f満鏋勭殑琛屾斂澶勭綒錛屽仠姝㈣繚娉曡屼負灝辮屼簡錛屾ょ嶈矗浠昏緝杞匯
浜屻侀犳垚姣旇緝涓ラ噸鍚庢灉鐨勶紝搴斿綋璐熸皯浜嬭矗浠伙紝鍗充笉浣嗚佸仠姝㈣嚜宸辯殑榪濇硶琛屼負錛岃繕瑕佽禂鍋垮埆浜哄洜涔嬪彈鍒扮殑鎹熷け銆
涓夈侀犳垚闈炲父涓ラ噸鍚庢灉鐨勶紝灝辮佽礋鍒戜簨璐d換浜嗭紝浼氶潰涓村垜浜嬪勭綒銆傞熷搧瀹夊叏鏄涓瀹墮愰ギ浼佷笟鐨勭珛韜涔嬫湰錛屼笉娉ㄩ噸椋熷搧瀹夊叏綆$悊錛屼竴鏃﹀嚭鐜扮喊婕忥紝娑夊強椋熷搧鍗鐢熴佸畨鍏ㄩ棶棰橈紝涓嶄粎鎹熷け鍝佺墝鐨勭編瑾夊害錛屾洿瑕佹壙鎷呯浉鍏崇殑娉曞緥璐d換銆傛牴鎹椋熷搧瀹夊叏娉曠浉鍏寵勫畾錛岃繚鍙嶆硶瀹氫箟鍔$殑椋熷搧鐢熶駭緇忚惀鑰呭彲鑳借侀潰涓翠互涓嬫硶寰嬭矗浠伙細
涓銆佹皯浜嬭矗浠匯傛秷璐硅呭洜涓嶇﹀悎椋熷搧瀹夊叏鏍囧噯鐨勯熷搧鍙楀埌鎹熷崇殑錛屽彲浠ュ悜緇忚惀鑰呰佹眰璧斿伩鎹熷け錛屼篃鍙浠ュ悜鐢熶駭鑰呰佹眰璧斿伩鎹熷け銆傛帴鍒版秷璐硅呰禂鍋胯佹眰鐨勭敓浜х粡钀ヨ咃紝搴斿綋瀹炶岄栬礋璐d換鍒訛紝鍏堣岃禂浠橈紝涓嶅緱鎺ㄨ褲
浜屻佽屾斂璐d換銆傛牴鎹椋熷搧鐢熶駭緇忚惀鑰呰繚娉曡屼負鐨勬ц川銆佹儏鑺傘佸悗鏋滅瓑涓嶅悓錛岄熷搧瀹夊叏娉曡勫畾鍦ㄨ矗浠ゆ敼姝g殑鍚屾椂錛岃繕鍙浠ョ粰浜堣﹀憡錛涙病鏀惰繚娉曟墍寰楀拰榪濇硶鐢熶駭緇忚惀鐨勯熷搧銆侀熷搧娣誨姞鍓備互鍙婄敤浜庤繚娉曠敓浜х粡钀ョ殑宸ュ叿銆佽懼囥佸師鏂欑瓑鐗╁搧錛涚綒嬈撅紱璐d護鍋滀駭鍋滀笟錛涘悐閿璁稿彲璇佺瓑銆
涓夈佸垜浜嬭矗浠匯傝嫢椋熷搧鐢熶駭緇忚惀鑰呰繚鍙嶆硶寰嬭勫畾錛屾瀯鎴愮姱緗鐨勶紝渚濇硶榪界┒鍒戜簨璐d換銆
甯屾湜浠ヤ笂鍐呭硅兘瀵規偍鏈夋墍甯鍔╋紝濡傛灉鎮ㄨ繕鏈夊叾瀹冮棶棰樿峰挩璇涓撲笟寰嬪笀銆
銆愭硶寰嬩緷鎹銆戱細銆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椋熷搧瀹夊叏娉曘
絎涓鐧句簩鍗佷笁鏉¤繚鍙嶆湰娉曡勫畾錛屾湁涓嬪垪鎯呭艦涔嬩竴錛屽皻涓嶆瀯鎴愮姱緗鐨勶紝鐢卞幙綰т互涓婁漢姘戞斂搴滈熷搧鑽鍝佺洃鐫g$悊閮ㄩ棬娌℃敹榪濇硶鎵寰楀拰榪濇硶鐢熶駭緇忚惀鐨勯熷搧錛屽苟鍙浠ユ病鏀剁敤浜庤繚娉曠敓浜х粡钀ョ殑宸ュ叿銆佽懼囥佸師鏂欑瓑鐗╁搧錛涜繚娉曠敓浜х粡钀ョ殑椋熷搧璐у奸噾棰濅笉瓚充竴涓囧厓鐨勶紝騫跺勫嶮涓囧厓浠ヤ笂鍗佷簲涓囧厓浠ヤ笅緗氭撅紱璐у奸噾棰濅竴涓囧厓浠ヤ笂鐨勶紝騫跺勮揣鍊奸噾棰濆嶮浜斿嶄互涓婁笁鍗佸嶄互涓嬬綒嬈撅紱鎯呰妭涓ラ噸鐨勶紝鍚婇攢璁稿彲璇侊紝騫跺彲浠ョ敱鍏瀹夋満鍏沖瑰叾鐩存帴璐熻矗鐨勪富綆′漢鍛樺拰鍏朵粬鐩存帴璐d換浜哄憳澶勪簲鏃ヤ互涓婂嶮浜旀棩浠ヤ笅鎷樼暀錛
錛堜竴錛夌敤闈為熷搧鍘熸枡鐢熶駭椋熷搧銆佸湪椋熷搧涓娣誨姞椋熷搧娣誨姞鍓備互澶栫殑鍖栧︾墿璐ㄥ拰鍏朵粬鍙鑳藉嵄瀹充漢浣撳仴搴風殑鐗╄川錛屾垨鑰呯敤鍥炴敹椋熷搧浣滀負鍘熸枡鐢熶駭椋熷搧錛屾垨鑰呯粡钀ヤ笂榪伴熷搧錛
錛堜簩錛夌敓浜х粡钀ヨ惀鍏繪垚鍒嗕笉絎﹀悎椋熷搧瀹夊叏鏍囧噯鐨勪笓渚涘┐騫煎効鍜屽叾浠栫壒瀹氫漢緹ょ殑涓昏緟椋熷搧錛
錛堜笁錛夌粡钀ョ棶姝匯佹瘨姝繪垨鑰呮誨洜涓嶆槑鐨勭姐佺暅銆佸吔銆佹按浜у姩鐗╄倝綾伙紝鎴栬呯敓浜х粡钀ュ叾鍒跺搧錛
錛堝洓錛夌粡钀ユ湭鎸夎勫畾榪涜屾鐤鎴栬呮鐤涓嶅悎鏍肩殑鑲夌被錛屾垨鑰呯敓浜х粡钀ユ湭緇忔楠屾垨鑰呮楠屼笉鍚堟牸鐨勮倝綾誨埗鍝侊紱
錛堜簲錛夌敓浜х粡钀ュ浗瀹朵負闃茬棶絳夌壒孌婇渶瑕佹槑浠ょ佹㈢敓浜х粡钀ョ殑椋熷搧錛
錛堝叚錛夌敓浜х粡钀ユ坊鍔犺嵂鍝佺殑椋熷搧銆
『伍』 違反食品衛生法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違反食品衛生法應承擔如下法律責任:1、一般情況下造成教輕後果的只負行政責任,只需要承受相關食品衛生監督機構的行政處罰,行政責任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以及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
2、造成比較嚴重後果的,應當負民事責任,即不但要停止自己的違法行為,還要賠償別人因之受到的損失。
3、造成非常嚴重後果的構成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會面臨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以及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明知從事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仍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其他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陸』 違反食品衛生法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一、違反食品衛生法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1、違反食品衛生法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需要視情況而定:
(1)造成較輕後果的只負行政責任,只需要承受相關食品衛生監督機構的行政處罰,停止違法行為即可;
(2)造成比較嚴重後果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即不但要停止違法行為,還要賠償別人因之受到的損失;
(3)造成非常嚴重後果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會面臨刑事處罰。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
食品生產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准,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並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
(二)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經營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採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
(三)有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安全專業技術人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觸有毒物、不潔物;
(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後應當洗凈,保持清潔;
(六)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並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貯存、運輸;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餐具、飲具和容器;
(八)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生產經營食品時,應當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等;銷售無包裝的直接入口食品時,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容器、售貨工具和設備;
(九)用水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十)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安全、無害;
(十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要求。
非食品生產經營者從事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應當符合前款第六項的規定
二、食品衛生許可證怎麼辦理
食品衛生許可證辦理具體流程如下:
1、申請人填寫相應的申請表,到當地受理窗口遞交某某市食品衛生許可證申請書;
2、提交辦理食品衛生許可證的材料;
3、食品衛生許可證辦理人員審批,在收到申請後五個工作日內做出是否受理決定,受理後二十個工作日內做出審批決定;
4、作出准予決定後十個工作日發放食品衛生許可證。
『柒』 解讀新的《食品安全法》餐飲企業有哪些法律責任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被譽為「史上最嚴」,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是最嚴厲的處罰。如果餐飲企業有違反《食品安全法》的行為,將不僅面臨行政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對消費者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須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
從行政處罰種類看,對於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經營病死畜禽、經營添加葯品的食品等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修訂的《食品安全法》首次規定了行政拘留。
從罰款金額看,行政罰款額度大幅提高,以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生產經營添加葯品的食品為例,原食品安全法最低罰款額度為二千元,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最低罰款額度提升到十萬元;原食品安全法規定最高可以處罰貨值金額10倍的罰款,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規定最高可以處罰貨值金額30倍。
此外,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對於在一年內累計三次因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受到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以外處罰的,行政監管部門可以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需要提醒餐飲服務提供者的是,如果在網路交易平台提供送餐服務,除了獲得相關經營許可之外,還須實名登記,並在交易平台備案。如果發生食品安全問題,食品的提供者要負主體責任,網路交易平台也要承擔連帶責任。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