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中美飛機相撞事件法律性質責任分析

中美飛機相撞事件法律性質責任分析

發布時間: 2025-03-28 22:28:36

① 初三歷史復習資料

給你一些熱門題和世界歷史的資料(在後面)

1.文藝復興最早興起於哪個國家?其實質是什麼?
答案:義大利 是資產階級扣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

2.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中具有標志性的歷史事件有哪兩件?這兩國革命的基本模式有什麼不同?說明了什麼問題?
答案: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首先在城市發起暴動,最後奪取政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首先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的勝利。
說明革命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國情符合,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

3.如今的美國有「超級夢幻大國」之稱。根據你所學知識,回答美國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你有什麼啟示?
答案:兩次社會革命的影響:即美國歷史上的獨立戰爭和內戰。獨立戰爭摧毀了英國殖民主義枷鎖,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美國內戰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為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障礙。
兩次科技革命的影響:。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國領先一步,採用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到19世紀末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國在二戰後經濟繼續發展,保持了世界工業大國和科技大國的地位。
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戰前期,美國利用"中立"地位,大發戰爭財,戰後工業迅猛發展;二戰期間,美國遠離歐洲戰場,再發戰爭財;戰後初期美國以絕對的經濟優勢掌握了資本主義世界霸權。
美國經濟發展還得益於:適時調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如羅斯福新政;豐富的國內資源;控制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引進人才、技術、勞動力;穩定的社會環境等。

5.<<獨立宣言>>所表達的基本思想是什麼?它的發表有何意義?此後哪一個國家也發表了類似基本思想的什麼文獻?
答:思想:提倡平等自由。意義:美利堅合眾國誕生。(或者宣告美國獨立。 文獻:法國<<人權宣言>>
6.你認為美國今天的所作所為,是否遵循了<<獨立宣言>>的基本思想?試舉一例說明
答:美國的霸權行徑有違「平等自由「的思想。如對伊拉克的戰爭。(或者科索沃戰爭等)

7.法國在資本主義民主法制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請列舉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統治時期的重要法律性文件。
8.美國獨立後資產階級民主法制建設的憲法性文件是什麼? 20世紀30年代,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寫出與之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
9.1954年,新中國民主法制建設的重大成果是什麼?
答案:7.《人權宣言》《法典》
8.《1787年憲法》、羅斯福新政
9、 你知道1989年以後,歐洲的政治版圖發生了哪些變化?歐洲政治版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這一原因的出現導致了哪一國際組織的解散?

答:變化:①1989年東歐劇變後,歐洲的政治版圖發生了重大變化。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南斯拉夫一分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②1991年底俄羅斯聯邦等11國共同簽署建立「獨聯體」文件,這樣蘇聯解體了。

原因: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導致了歐洲政治版圖的變化。

這一原因的出現導致華沙條約組織的解散。

10、 二戰前及其期間,世界歷史上出現了哪些堅持反法西斯侵略的著名政治家?選擇其中一位,談談他從事反法西斯斗爭的事跡。

答:堅持反法西斯侵略的政治家有: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戴高樂、季米特洛夫、毛澤東。

丘吉爾:丘吉爾是二戰期間英國首相。德國空軍對英國進行空襲期間,丘吉爾領導英國人民進行了頑強抵抗,粉碎了德國的企圖。丘吉爾領導的英國同中、美、蘇等國為反對共同的敵人法西斯而走向聯合,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丘吉爾出席了二戰期間的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貢獻。

羅斯福:1933年任美國總統,實行「新政」,使美國經濟從經濟危機中逐漸復甦;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羅斯福於1942年初聯合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組成國際反法西斯同盟;二戰後期,為盡快戰勝德、日法西斯,分別與中、英、蘇等國召開了四次重要的國際會議,協調了盟國行動。為最後戰勝法西斯作出重要的貢獻。

11、 你認為對二戰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有哪些?你選擇這些事件的理由是什麼?

答:除考試說明中的外,還可舉:《開羅宣言》發表、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雅爾塔會議等。

12、 科技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也給人類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你能談談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哪些便利嗎?以比較的方式來表述。

答:交通:第一次科技革命前,人們坐的是馬車,後來坐的是汽船、火車,第二次科技革命後坐的是汽車、飛機,給人們的旅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照明:工業革命前,人們使用自然火或蠟燭等照明,第二次科技革命後電力的廣泛應用,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為人類驅走了黑暗。

通訊:工業革命前,人們通過郵寄或寫信的方式來傳遞信息,第二次科技革命後,人們使用有線電話、有線電報或無線電報來傳遞信息。

13、 簡要評述拿破崙一生的政治軍事活動。

答:拿破崙是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他以其出色的軍事才能,名聲大噪,成為資產階級強有力的代表人物。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實行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秩序。他頒布《法典》,確立了資產階級立法的規范。他還率領法軍抗擊歐洲反法同盟,打擊了歐洲各國封建勢力,但他也借對外戰爭進行掠奪,遭到各國人民反對。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封建王朝得以復辟。

14、 美國一位歷史學家指出20世紀30年代世界歷史發展的特點是「走向戰爭」,你認為這個觀點正確嗎?談談理由。

答:我認為正確。①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打擊下,意、德、日先後建立和強化法西斯統治,擴軍備戰,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②30年代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增強了實力,世界面臨戰爭威脅。③西方大國的「不幹涉」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④受侵略國家人民雖然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沒有形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聯合陣線,有效抑制侵略。⑤德意日法西斯卻於1937年組成「軸心國」軍事政治集團,侵略氣焰更加囂張。⑥1938年英法同德意共同製造了「慕尼黑陰謀」進一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法西斯侵略野心進一步膨脹,最終使世界走向戰爭。

15、 有人說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最大的受益國,因為它每次都是由中立國轉變為參戰國的。請問:這種說法有道理嗎?美國是怎樣完成這一轉變的?又造成了什麼影響?

答: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兩次世界大戰前和戰爭初期,美國實行的都是犧牲弱小國家利益,同交戰雙方進行貿易,大發戰爭橫財的政策。

轉變和影響:

①一戰進行到1917年,交戰雙方都已筋疲力盡,美國為撈取戰利品,爭奪世界霸權,向德國宣戰。這一做法加速了一戰的結束,戰後美國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

②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戰火燒到美國本土。1941年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很快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美國的參戰對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打敗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很大貢獻。

16、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德國的經濟發展為什麼能趕上並超過英國和法國?

答:因為美國和德國在電力方面領先一步。除直接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外,還因為在美國方面:①內戰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②資源豐富;③大量的歐亞移民提供了技術和勞力;④吸收了大量歐洲剩餘資本。 在德國方面:①實現了國家統一;②從法國得到了大量戰爭賠款③通過普法戰爭從法國奪取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重要礦區,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礦藏資源。

經驗:發展經濟要積極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更新設備,擴大海外市場,引進外資。

教訓:①不能固步自封,拒絕先進技術和外來資本。②充分利用國內資本,發展民族工業。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原因:新航路開辟後,英國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開展殖民掠奪,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生貴族力量日益壯大,他們要掌權,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制度來保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總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生產關系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
歷史意義:a.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1689年,為限制國王權利,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
b.它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2.<權利法案>的頒布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為限制國王的權利,確定議會的大權,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以後的國王不能濫用權利,為所欲為,這就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3.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英國採用海盜方式,在海上進行搶劫活動.16世紀晚期,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取得了海上霸權,開始在海外殖民.英法早期殖民活動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北美.在殖民擴張過程中,英法荷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最後,英國戰勝了荷蘭和法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4.來剋星頓的槍聲和美國獨立
a. 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
b. 1775年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整編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c. 1776年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
d. 1777年,在薩拉托加戰役中,美軍打敗英軍,是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e.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f. 意義:
1.獨立戰爭使美國贏得了獨立(1787年,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實行總統制,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它同時又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對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5.攻佔巴士底獄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6.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和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1791年6月,奧地利和普魯士採取軍事行動,幫助路易十六鎮壓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統治,,9月,法國軍隊也把外國軍隊趕出國境,並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資產階級革命高潮過後,法國政局動盪,1799年,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皇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頒布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對外打擊反法聯盟,擴張法國勢力.對外戰爭損害了被侵略地區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1812年遠征俄國失敗,敲響了帝國的喪鍾;在萊比錫戰役中,法軍再次慘敗;1814年反法盟軍開進巴黎,帝國滅亡.
7.英國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促使手工工場發展到機器大生產的一次革命,,它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
條件: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和原料;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早出現於棉紡織業.
進程:a.18世紀六七十年代,珍妮紡紗機,水利紡紗等機器相繼問世;80年代,水利織布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織布的效率.b.機械師瓦特製成了改良蒸氣機,1785年,這種蒸氣機被用來帶動紡織機器,從而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c.蒸氣機的使用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汽船和火車機車相繼誕生.d.19世紀上半期,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
8.工業革命的影響
影響:a.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b.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c.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面貌,是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彼此聯系,不可分離的整體.
9.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工人的兩次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的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論研究同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聯系在一起,在吸收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意義:使無產階級有了自己強大的思想武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0.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及意義
原因: 北部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南部實行大種植園經濟,以黑人奴隸為主要勞動力.雙方在關稅和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的矛盾不可調和.
意義:使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1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為擺脫落後狀態使俄國成為近代強國,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內容包括加強中央集權,擴大軍事力量,發展經濟,推行學校教育.它實際上是一場封建農奴主推行的富國強兵改革.作用:增強了俄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鞏固了專制統治,為對外擴張准備了條件.
1861年改革 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工業有所發展,但由於農奴制的阻礙,發展極其緩慢.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維護貴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農奴的生活;農奴可以出錢贖買一塊份地.它實際上是一場沙皇自上而下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作用: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12.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主要內容: 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意義: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但日本強大起來後,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世界歷史>

1.科學成就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科學成就:a.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 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石油的開采和提煉,石油,電力和煤炭構成了三大能源.
b.新機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 德國的西門子創制了第一輛有軌電車;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導致了汽車和飛機的試製成功.
c.新的信息傳遞工具的發明 19世紀中期,發明了有線電報;19世紀晚期,有線電話和無限電報也研製成功.
影響:大大促進了生產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廣泛的途徑.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狀況
19世紀晚期,隨著生產力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其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和托拉斯.
美國和德國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更多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分別成為世界頭號,二號資本主義工業大國.
英國和法國由於技術裝備落後和過分依賴殖民地,經濟發展緩慢,工業生產被美國,德國趕上和超過.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竭力進行武裝擴張,促進了經濟發展;俄國資本主義雖然有較快的發展,但由於大量封建殘余的存在,仍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3.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和主要成員
同盟國集團: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後來參加到協約國一方)
協約國集團:英國,法國,俄國
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西線三大戰役
1914年6月底,一個塞爾維亞青年在薩拉熱窩街頭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薩拉熱窩事件.
西線三大戰役:交戰雙方是英法和德國,分別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5.美國參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大戰爆發時,美國利用中立的地位與交戰國做生意,通過出售軍火,提供貸款,大發橫財,國力大增.1917年,在交戰雙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時候,美國加入協約國,終於參戰了.美國的參戰無論在政治,軍事還是財力方面,使協約國受益極大.
一戰性質: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6.俄國十月革命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經濟陷於全面崩潰,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資產階級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並用武力鎮壓革命群眾.1917年11月7日,在列寧親自領導下,十月革命武裝起義取得勝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人民委員會,推出」一戰」,頒布了沒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的<土地法令>.
蘇聯開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1928年和1933年的兩國五年計劃,其重點都是重工業,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蘇聯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1937年蘇聯基本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同年蘇聯通過新憲法,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的確立.
7.巴黎和會與<凡爾賽和約>
1919年1-6月,參加國有27個,英國,法國,美國三國成為和會的主宰.其主要內容有:同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分別和德國盟國簽訂一系列和約,它們和對德和約共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決定成立制裁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1920年成立,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列強維護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工具).確定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和約內容見初三<世界歷史>第二冊35頁)
8.華盛頓會議
在美國倡議下召開,共有九國國家參加,美,英,日三國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簽訂了<四國條約>,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屬地的權益.美,英,日,法,意五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了五國海軍主力艦的噸位比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實際上成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9.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從美國開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有三大特點: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其內容有:金融方面,首先從金融業開始,使私人現款重新流通;農業方面,政府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撥款補償;工業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1933年國會通過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調節和控制;社會賑濟方面,新建許多公共工程,以減少失業隊伍,刺激消費和生產.
評價: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資本主義統治得到穩定;
b.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改變,產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
希特勒的上台執政,標志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軍部控制的內閣上台,標志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國結成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成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
11.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因:a.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意日建立和強化了法西斯專政,瘋狂對外侵略;
b.英法美的縱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戰的爆發.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聯軍民英勇捍衛國土,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1942年初,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3年9月義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開開羅會議,發表了<開羅宣言>,為戰後處理日本問題提供了依據;美,英,蘇在伊朗德黑蘭舉行了會議,確定了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
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達成重大協議:德國由美蘇英分區佔領;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成立聯合國.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
12.二戰後蘇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措施和影響
從1946年起開始執行第四個五年計劃,在斯大林領導下,集中精力恢復並發展經濟,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是蘇聯工業的發展重點.蘇聯人民取得了經濟振興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業有較大發展,加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吸引力.
13.」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1967年,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的發展,加強互相間的合作,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等六國發起建立了」歐洲共同體」組織.」歐共體」建立後,成員國數目不斷增加,相互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促進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也提高了歐共體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14.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
美國霸權政策的體現: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歐洲推行」冷戰」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動).
美國通過提供經濟援助,抵擋蘇聯和社會主義力量的沖擊,控制西歐各國.
為了進一步控制西歐,對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包圍,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0世紀50.60年代,發動了侵略朝鮮和越南戰爭.
美蘇爭霸: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國立的增強,蘇聯也走上了霸權主義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70年代末,蘇聯出兵佔領了阿富汗,企圖建立在南亞和波斯灣地區的霸權;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美蘇爭霸嚴重威脅世界和平,也給兩國本身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蘇聯力不從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變稱霸政策.
15.第三世界的興起
二戰後亞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運動;
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
十六、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九上P138)
1、18世紀的法國
2、主張: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開明的君主執政,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

② 國際航班哪些東西禁止托運

一、民航旅客禁止隨身攜帶和托運物品:

1、槍支等武器(包括主要零部件)

能夠發射彈葯(包括彈丸及其他物品)並造成人身嚴重傷害的裝置或者可能被誤認為是此類裝置的物品,包括但不限於:

①軍用槍、公務用槍,如手槍、步槍、沖鋒槍、機槍、防暴槍;

②民用槍,如氣槍、獵槍、射擊運動槍、麻醉注射槍;

③其他槍支,如道具槍、發令槍、鋼珠槍、境外槍支以及各類非法製造的槍支;

④上述物品的模擬品。

2、爆炸或者燃燒物質和裝置

能夠造成人身嚴重傷害或者危及航空器安全的爆炸或燃燒裝置(物質)或者可能被誤認為是此類裝置的物品,包括但不限於:

①彈葯,如炸彈、手榴彈、照明彈、燃燒彈、煙幕彈、信號彈、催淚彈、毒氣彈、子彈(鉛彈、空包彈、教練彈);

②爆破器材,如炸葯、雷管、引信、起爆管、導火索、導爆索、爆破劑;

③煙火製品,如煙花爆竹、煙餅、黃煙、禮花彈;

④上述物品的模擬品。

3、管制器具

能夠造成人身傷害或者對航空安全和運輸秩序構成較大危害的管制器具,包括但不限於:

①管制刀具,如匕首(帶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於60度的單刃、雙刃或多刃尖刀)、三棱刮刀(具有三個刀刃的機械加工用刀具)、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或跳刀(刀身展開或彈出後,可被刀柄內的彈簧或卡鎖固定自鎖的折疊刀具);

其他相類似的單刃雙刃三棱尖刀(刀尖角度小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15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多刃刀具)以及其他刀尖角度大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22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多刃刀具;

②軍警械具,如警棍、警用電擊器、軍用或警用的匕首、手銬、拇指銬、腳鐐、催淚瓦斯、胡椒辣椒噴劑;

③其他屬於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如弩等。

4、危險物品

能夠造成人身傷害或者對航空安全和運輸秩序構成較大危害的危險物品,包括但不限於:

①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如氫氣、甲烷、乙烷、丁烷、天然氣、乙烯、丙烯、乙炔(溶於介質的)、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氣、氟利昂、氧氣、二氧化碳、水煤氣、打火機燃料及打火機用液化氣體;

②自燃物品,如黃磷、白磷、硝化纖維(含膠片)、油紙及其製品;

③遇濕易燃物品,如金屬鉀、鈉、鋰、碳化鈣(電石)、鎂鋁粉;

④易燃液體,如汽油、煤油、柴油、苯、乙醇(酒精)、丙酮、乙醚、油漆、稀料、松香油及含易燃溶劑製品;

⑤易燃固體,如紅磷、閃光粉、固體酒精、賽璐珞、發泡劑;

⑥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如高錳酸鉀、氯酸鉀、過氧化鈉、過氧化鉀、過氧化鉛、過醋酸、雙氧水;

⑦毒害品,如氰化物、砒霜、劇毒農葯等劇毒化學品;

⑧腐蝕性物品,如硫酸、鹽酸、硝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汞(水銀);

放射性物品,如放射性同位素。

5、其他物品

其他能夠造成人身傷害或者對航空安全和運輸秩序構成較大危害的物品,包括但不限於:

①傳染病病原體,如乙肝病毒、炭疽桿菌、結核桿菌、艾滋病病毒;

②火種(包括各類點火裝置),如打火機、火柴、點煙器、鎂棒(打火石);

③額定能量超過160Wh的充電寶、鋰電池(電動輪椅使用的鋰電池另有規定);

④酒精體積百分含量大於70%的酒精飲料;

⑤強磁化物、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或者容易引起旅客恐慌情緒的物品以及不能判明性質可能具有危險性的物品。

6、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運輸的物品。

二、國際航班經濟艙旅客的免費托運行李限額為20公斤,經濟艙持學生護照的旅客,可以免費托運的行李限額為30公斤;公務艙免費托運行李限額為30公斤;頭等艙免費托運行李限額為40公斤。

但當目的地為美洲時,其托運行李可以為兩件,每件不超過23公斤,單件行李三邊長度和不超過158厘米,兩件行李三邊之總和不超過273CM。當超過時,旅客需要支付逾重行李費。

(2)中美飛機相撞事件法律性質責任分析擴展閱讀

行李破損賠償規定:

如果行李的外包裝完好無損,旅客提出行李內物破損並要求賠償,旅客如無法提供承運人的過失所造成的相關證據,承運人或其代理人可不負賠償責任。

托運行李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的破損,賠償金額按照破損行李包裝或內物重量每公斤不超過人民幣100元計算。已收取的逾重行李費退還。如果行李包裝或內物的價值低於每公斤人民幣100元,按實際價值賠償。

如果托運行李或內物每公斤價值超過人民幣100元時,旅客可以辦理行李或內物聲明價值,按規定付千分之五的聲明價值附加費。聲明價值不超過行李本身的實際價值,每一位旅客的行李聲明價值最高額為人民幣8000元。如果托運人辦理了聲明價值後行李破損的,按聲明價值賠償。

旅客可以自願為其托運行李購買保險。發生破損時,按保險額賠償。行李或內物實際價值低於保險額的,按實際價值賠償。

③ 錢學森毅然回國承擔了什麼責任

①應用力學
錢學森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方面和固體力學方面都做過開拓性的工作;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邊界層的研究,揭示了這一領域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創立了卡門——錢學森方法。與郭永懷合作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的概念。
②噴氣推進與航天技術
從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錢學森在火箭與航天領域提出了若乾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並實現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JATO),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飛機概念和關於核火箭的設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際飛行理論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際航行概論》中,提出了用一架裝有噴氣發動機的大飛機作為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動機的飛機作為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概念。
③工程式控制制論
工程式控制制論在其形成過程中,把設計穩定與制導系統這類工程技術實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錢學森本人就是這類研究工作的先驅者。
④物理力學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性,改變過去只靠實驗測定力學性質的方法,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並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1961年他編著的《物理力學講義》正式出版。現在這門科學的帶頭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錢學森向苟清泉建議,把物理力學擴展到原子分子設計的工程技術上。
⑤系統工程
錢學森不僅將中國航天系統工程的實踐提煉成航天系統工程理論,並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國民經濟建設總體設計部的概念,還堅持致力於將航天系統工程概念推廣應用到整個國家和國民經濟建設,並從社會形態和開放復雜巨系統的高度,論述了社會系統。任何一個社會的社會形態都有三個側面:經濟的社會形態,政治的社會形態和意識的社會形態。錢學森從而提出把社會系統劃分為社會經濟系統、社會政治系統和社會意識系統三個組成部分。相應於三種社會形態應有三種文明建設,即物質文明建設(經濟形態)、政治文明建設(政治形態)和精神文明建設(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應是這三種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從實踐角度來看,保證這三種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就是社會系統工程。從改革和開放的現實來看,不僅需要經濟系統工程,更需要社會系統工程。
⑥系統科學
錢學森對系統科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發展了系統學和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的方法論。
⑦思維科學
人工智慧已成為國際上的一大熱門,但學術思想卻處於混亂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錢學森站在科技發展的前沿,提出創建思維科學(noeticscience)這一科學技術部門,把30年代中國哲學界曾議論過,有所爭論,但在當時條件下沒法講清楚的主張,科學地概括成為思維科學。比較突出的貢獻為: (1)錢學森在80年代初提出創建思維科學技術部門,認為思維科學是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大部門。推動思維科學研究的是計算機技術革命的需要。 (2)錢學森主張發展思維科學要同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的工作結合起來。他以自己親身參予應用力學發展的深刻體會,指明研究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應以應用力學為借鑒,走理論聯系實際,實際要理論指導的道路。人工智慧的理論基礎就是思維科學中的基礎科學思維學。研究思維學的途徑是從哲學的成果中去尋找,思維學實際上是從哲學中演化出來的。他還認為形象思維學的建立是當前思維科學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的核心問題。 (3)錢學森把系統科學方法應用到思維科學的研究中,提出思維的系統觀,即首先以邏輯單元思維過程為微觀基礎,逐步構築單一思維類型的一階思維系統,也就是構築抽象思維、形象(直感)思維、社會思維以及特異思維(靈感思維)等;其次是解決二階思維開放大系統的課題;最後是決策咨詢高階思維開放巨系統。 ⑧科學技術體系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錢學森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最高概括,也是現代科學技術(包括科學的社會科學)的最高概括,錢學森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狀況,歸納為十個緊密相聯的科學技術部門。這十大科學技術部門的劃分方法,正是錢學森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系統論對科學分類方法的又一創新。

熱點內容
電梯人為破壞法規 發布:2025-03-31 18:14:06 瀏覽:127
下列規范性衛生行政法規 發布:2025-03-31 18:13:17 瀏覽:913
美國法官爺爺視頻 發布:2025-03-31 18:12:20 瀏覽:178
國家旅遊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3-31 18:09:49 瀏覽:914
遵守法律法規方面總結 發布:2025-03-31 18:07:24 瀏覽:68
刑法學1形成考核冊 發布:2025-03-31 18:05:15 瀏覽:554
2017法規難嗎二建 發布:2025-03-31 18:04:27 瀏覽:925
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 發布:2025-03-31 18:04:25 瀏覽:220
什麼是司法賠償 發布:2025-03-31 17:03:27 瀏覽:379
阿拉伯語讀法規則下載 發布:2025-03-31 16:59:09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