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讀武大的好嗎
我自己感覺情景不錯,但是我不是很清楚,不過我幫你查了查,你參考一下:(以下是轉來的)
法律碩士就業優勢突出
(轉)法律碩士自少數法學院校在上世紀90年代招生以來,至今已有80所院校開設這個專業,據此一點,也說明法律碩士的市場需求很高,迎合了國家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
法碩前景是每一個考生非常關心一個現實的問題,不僅僅是法碩,實際上所有的研究生都關注這個問題,但法碩近幾年屬於十大專業中很熱門的專業。但是這個問題要通盤辯證看待,我的總的看法是法碩就業不成問題,學校名氣越大,地理位置越好,個人素質越高,就業越好。但樂觀不是盲目的,研究生的擴張,學生自身實力的有限,以及社會政策、經濟形勢等因素不確定性,也影響著研究生的就業。
1、法律碩士明顯勝過其他法律專業的特點就是專業背景的復合性。它是仿照美國法律博士的辦學理念進行的,要求報考的學生應該具有一個非法律的本科學歷背景。這種教育理念無疑有其正確性,因為法律說到底是作為工具為其他各個行業服務的,沒有相關行業背景知識,而談法律運用實際上勉為其難。當然,法學碩士比法律碩士多了幾年本科學習時間,讓人覺得他們的理論功底一定比法律碩士強。但筆者認為,這種以法律研究為培養方向的法學專業在實際法務操作中並不佔優勢。法律碩士可以把本科專業知識跟法律知識有機結合,很容易融入到實際的法務操作中去,這是它的就業優勢之一。在有些需要很強行業知識的法務工作中(如知識產權、醫學等),沒有相關行業知識的法學碩士們往往需要在上崗前惡補其知識缺陷,由於是臨陣磨槍,其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法碩就業趨勢好,名校優勢突出。從近幾年法律碩士畢業生與法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比較來看,法律碩士優勢明顯。影響個人具體就業和發展的直接因素有:一是學校名氣,二是個人綜合能力,三是人脈平台。當然能開設法律碩士專業的學校,相對來說都不錯。也許你會問為什麼筆者認為堅持到名校學習呢?其因有三:第一,能夠學到法律的精髓,吸收名校個人風格,比如像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是很好的,有王立民這些老師。像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非常精深的,像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這些學校都是相當不錯,就業前景發展非常好。第二、就業渠道,名校來講就業渠道廣而順暢,可以這樣說,以北京為例,假如說你是北大、清華、人大、或者政法畢業的,許多用人單位直接向這些名校招聘和推薦學生,目前整個北京司法系統當中,基本上大多數來源於這幾個學校,對你的就業來講無論你個人資源,還是你學位資源都是非常充分的。第三、就是提供個人的發展平台,我認為在一個好的學校發展平台是不一樣的,從畢業生就業情況就可以看得出來。名校學生與一般學校的學生比起來,並非說他比你聰明多少,而是他進入學校以後接觸人的層面一定意義上來講名校佔有優勢,他的信息量很大,渠道與人脈關系順暢。比如像今年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北京大學研究生他們的就業情況遠遠優於一般的學校,因為在這個學校裡面練就綜合素質的很高,再加上學校好的背景,對個人發展改變很大的。我認為在這個階段大家一定要把目標定高一些,在這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要發揮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潛力充分發揮出來進入名校。
3、現今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從事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和企業管理等實際工作,工作單位當然可以是法院、檢察院、律所、公證處,也可以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亦可以從事原有專業與法律結合的管理工作等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規定,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擔任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均應具備法律碩士學位以上文化程度,但是先必須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做行政人員除外,如果你作為書記員在法院不用通過司法考試可以的。我們國家司法部門層次比較高一些,他們現在對法學專業人才要求,基本都要求專業學位以上,因為在歐美一些國家,法學不準本科階段開設,只能在研究生階段開設,所以法學專業的人才,尤其專業人才可以這樣說他是社會的精英,精英群體,所以它要求學位、學歷、知識含量、思維水平都比較高,顯而易見外在學歷就是明顯的標准。
通過了法律碩士考試,要想走法律職業道路的話,你還面臨著要通過司法考試,這是很明顯的。你無論本科畢業、研究生畢業,甚至博士生,你想從事國家司法機關工作的話,那你通過司法考試是必要的,因為司法考試是准入型的東西,你既然考過了法律碩士,同學們大可放心了司法考試不是太挑戰,也許你學完了博士司法考試對你是很大的挑戰。法律碩士和司法考試有一個共性問題就是說,同樣傾向於應用型,實物型的東西。
(1)從專業知識的復合背景來看,法律碩士的知識面要廣些,符合公務員考試寬知識面,綜合分析能力強的要求,考上公務員的比例要高出法學碩士許多。
(2)律所需要的法律人才主要是應用性的,並非理論研究,因此以應用型為培養方向的法律碩士也極受律所歡迎。
(3)在競爭高等院校的就業機會中,現今高校就業趨向是高學歷化,一般沒有一個法學博士的頭銜很難覓得一份好的高校教師職業,這樣,法學碩士這樣研究型的一個群體就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上有法學博士擠壓,中有法律碩士競爭,下有法律本科伺伏!所以說,從這點上看,法學碩士在進高校就業這塊並沒有分得更多的機會,喪失了就業的大本營。
(4)在企業公司法務中,和律師一樣,他們對法律人才的選擇也是看是否能給他們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而並非叫這些法律畢業生去做什麼法律論文,他們比較喜歡偏實用型的法律碩士生。
4、相當多的法碩學位研究生畢業以後考取法律博士研究生,所以對於廣大非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考取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是在高起點上直接從事法律工作和進一步深造的最佳選擇,這種選擇很好,它是公平的考試,為什麼?你想考這個專業,它只允許非法律專業人去考,本科階段非法律專業的人來講,我說句不客氣的話,基本上你就停在對法律一無所知這種層面上,大家一塊去准備,就看誰方法得當,努力程度大,時間上、態度上、資料上好一些。因為影響學習變數很多,學習時間、體力、智力,選擇學習資料,這都很重要。體力、智力我們不用過多懷疑,所有的網友和考生都沒有任何問題,否則你不會進入法律碩士的考試,考研的同學體力最充沛的時候。最關鍵就取決於後面兩點,第一學習時間。你的學習態度直接應該影響學習時間,再一個選擇學習資料,學習資料的優與劣對於整個考試影響很大了,所以所有網友一定要堅信自己,在這一年考取法律碩士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創造奇跡。
以上分析,可以筆者親身經歷作為註解:筆者所在班級150人,包括選調生有近40人考入公務員隊伍,近40進入國內知名律所,會計事務所及其他知名國企,近 15人進入了各級高校,有10餘人進入金融,證券,保險行業。全部150人中真正有120人參加就業,其餘30人左右為委培生,不參加就業。
以上分析,並非出於個人私心而對法學碩士有偏見。就其法學碩士這一總體稱謂而言,在下又分許多專業。比如細分為法理學,憲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法制史,訴訟法學,刑法學等。在這中間,有部分法學專業的就業還是很不錯的,如民商,國際法學等,其他比如法制史,法理學的就業途徑相當狹窄,在現今的畢業大壓力下,就業差強人意也屬正常情況。
特別申明,發表這篇文章,我沒有論戰的慾望,也沒有貶低法學碩士而抬高法律碩士之意。我只是就事論事,請大家思考一下我們舉全家之力一學位的本義。把自己的親身體會供學友們分享,希望不要引起誤會!(轉帖)
Ⅱ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的就業情況
清華比人大初試容易過 但復試不如人大容易 人大復試考書本知識 只要背下就可以過,清華復試靈活性大。
Ⅲ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教學怎麼樣歧視法碩么為什武大法碩分數這么低呢12年不會大漲吧
你好啊!教學挺好的啊,沒有歧視的。再者說,什麼叫歧視?就因為獎學金必學碩少,還是啥的?住宿環境也是一樣啊。也許你指的是師資吧……我們民法老師陳本寒(博導)上課超級好;法理汪習根(博導),最近出國在外沒來上過課;憲法伍廷軍(講師)上課也是沒得說;鄧小平法治理論研究張萬洪(副教授)上課也是很好的;刑法葉小琴(講師),理論性太強。這是我們班的老師,其他班的不是很清楚,反正大神不少。分低是多方面導致的,其實你要知道,雖然才315,你還真以為有多少315+分的啊,絕大部分都是335以上的,去年就有350+的被刷,也有315的被錄取,有370+的沒得獎學金,有350+的得全額獎學金。今年啥情況誰也不敢說,但是我們的獎學金制度改革了: 經我校2012年第十二次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新的研究生基本獎學金、普通獎學金設置比例及標准如下:
全日制普通類博士研究生全部獲得一等基本獎學金(全額學費)和普通獎學金(標准為每人每學年不低於18000元);
全日制普通類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全部獲得一等基本獎學金(全額學費),全日制普通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30%獲得一等基本獎學金(全額學費)、30%獲得二等基本獎學金(半額學費);
全日制普通類碩士研究生全部獲得普通獎學金(標准為每人每學年5000元);
調整後的研究生基本獎學金發放對象不包括委培、定向、補錄錄取以及超過規定的基本學制學習年限的研究生,普通獎學金發放對象不包括委培、定向、超過規定的基本學制學習年限的研究生和軟體工程碩士研究生;
研究生普通獎學金設置比例及標準的調整從2013年1月1日起實施,基本獎學金設置比例及標準的調整從2013年9月1日起實施,在校生和新生均按新標准執行。
武大性價比很高的!!!!歡迎報考啊……
Ⅳ 想靠武漢大學法律碩士,想請問下武漢大學的法律碩士如何
被歧視是因為法碩本身門檻不高,錄取人數比較多,很多原來學理工版科的讀研首選都是法權律,因為數學沒學好,考驗首選就是法碩了。武大的法碩毋庸置疑在全國是在最前列的,易進不易出,要扎實學到東西才好畢業。不用擔心別的,學到東西才是扎實的。學法律的其實都想過司法考試這個門檻,碩士學位相比較下就沒那麼重要。
Ⅳ 全國哪所學校法律碩士好考啊武漢大學好考嗎
在中國,法學專業最好的院校依舊是以五院四系為代表。五院指的是中政、華東政法、中南財經政法、西南政法和西北政法,而四系則是北大、人大、武大和吉大。五院的招生人數較多,且專注於法律教育,相比之下,四系的綜合性大學在專業性和廣度上更具優勢。
此外,還有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和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多所綜合性大學,在法學領域也有非常強的實力。不過,說到哪所學校法律碩士考試相對容易一些,還是要看具體學校的情況。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歷來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學校,屬於第一梯隊。
除此之外,其他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每年相差不大,難度也相差不大。但總體而言,法學專業的競爭依然激烈。選擇哪所學校,還需結合個人興趣和職業規劃進行綜合考量。
對於想要考取法律碩士的學生來說,除了關注學校的專業排名和錄取難度,還需要考慮自身的學術背景、專業技能和個人興趣。建議學生在備考之前,深入了解目標學校的招生政策、課程設置和師資力量,以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
選擇哪所學校參加法律碩士考試,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關鍵在於學生自身的努力和適應能力。每所學校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色,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Ⅵ 法律碩士 ,上海交大vs武漢大學,哪個值得報考
看你看重哪一方面了。
從單純學術深度和水平,武漢大學的法學全國第三,上海交大的法學全國第十,法學方面應該是武漢大學比上海交大好。
但從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發展潛力而言,絕對是上海交大更好,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還是上海交大值得報考,畢竟上海交大是全國第三的頂尖學府,這也是武漢大學沒法比的。
Ⅶ 武大法律碩士怎麼樣
我個人認為武大法碩很厲害的
一.武漢大學法碩就業
武漢大學法學院本身的學術氛圍好、師資力量強、人脈資源廣,武漢大學法碩在全國的知名度是響當當的,武漢大學在社會上地位也不容小覷,自然就業就沒有問題。
現今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從事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和企業管理等實際工作,工作單位當然可以是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公證處,也可以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亦可以從事原有專業與法律結合的管理工作等等。
二.武漢大學法碩近年招生情況
每年報考武漢大學法律碩士的考生總計在1500人左右,實際錄取人數(不含特殊計劃、推免生)總計在80人左右,報錄比高達18:1。
武大法律碩士招生情況從2015年之後呈現全面縮招的趨勢,在法律碩士(非法律)表現的尤為明顯。下年是武漢大學法律碩士近幾年招生情況統計:
四.武漢大學法碩學費及獎學金政策
1學制、費用
1、學制及學費
法律(非法學)3年、法律(法學)2年
法律碩士全日制學費標准為:13000元/人·年。
2、住宿費:根據住宿條件,800—1200元/人·年
2獎學金
(1)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准為每生每年2萬元。
(2)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達到全覆蓋,來武大讀法律碩士,不掏學費!一等獎學金,30%,全部學費+0.2萬元;二等獎學金,70%,全部學費。
(3)研究生學術創新獎
特等獎,8萬元,不限人數;一等獎,5萬元,0——60人;二等獎,1.5萬元,0——400人。
(4)研究生新生獎學金
特等獎10000元:來自高水平大學、學習成績在生源學校本專業排名前1%且為第1名的碩士研究生新生;
一等獎5000元:來自高水平大學、學習成績在生源學校本專業排名前5%的碩士研究生新生;
二等獎3000元:來自高水平大學、學習成績在生源學校本專業排名前10%的碩士研究生新生;或來自全國重點大學、學習成績在生源學校本專業排名前3%的碩士研究生新生。
(5)研究生國家助學金
法律碩士研究生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6000元,全年按12個月發放。
(6)研究生專項獎學金
社會各界在武大設立專項獎學金50多項,每年為優秀研究生發放專項獎學金300多萬元。法律碩士可申報多項專項獎學金。
(7)設置助教、助研、助管(簡稱「三助」)工作崗位
武大為緩解部分研究生就學期間的經濟壓力,調動研究生參與學校教學、科研、管理的積極性,按照在校全日制非定向就業研究生人數的15%設立崗位。法律碩士可申請「三助」崗位,資助標准為12元/小時,工作時間每周不超過10小時。
參考來源 武漢大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