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備案的法律效力
1. 行政備案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兩個以上部門聯合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主辦部門向本級人民政府報送備案;上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與下級人民政府聯合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上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向本級人民政府報送備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的規定報送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法律依據:《行政機關文件備案制度》 第四條 規范性文件應當自公布之日起15日內,由制定機關按照下列規定報送上一級行政機關(以下稱備案監督機關)備案:(一)市、縣(市、區)和鄉(鎮)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送備案;(二)省、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向本級人民政府報送備案;(三)省以下實行垂直領導的工作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主管部門報送備案;(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向設立該派出機關的人民政府報送備案;(五)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授權行使行政職能的組織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向直接管理該組織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報送備案;(六)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管理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向管理該機關的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報送備案。兩個以上部門聯合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主辦部門向本級人民政府報送備案;上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與下級人民政府聯合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上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向本級人民政府報送備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的規定報送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 行政法上的許可制度與備案制度有什麼區別
行政許可制度與備案制度都是在政府機關所辦理的,但在其作用性質等方面有所不回同,它們的區別為答:
1、性質不同。行政許可是國家行政機關對不特定的一般人依法負有不作為義務的事項,在特定條件下,對特定對象解除禁令,允許他作為的行政活動。而備案僅僅是在國家行政機關進行了相關信息的提交,並沒有通過許可。
2、作用不同。行政許可是得到了行政部門的允許;而備案僅僅是將信息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3、申請要求方面。行政許可的要求很嚴格,需要通過資質的審查和審批才能完成;而備案相對來說寬松很多,只需要提供相關資料即可。
4、開展項目方面。收到行政許可之後,可以進行在許可范圍內的所有項目;而備案所能開展的項目相對行政許可來說,要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