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自動離職會有法律責任

自動離職會有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3-30 22:37:18

A. 無故離職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勞動者自動離職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對於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當按照規定承擔賠償以下損失的責任: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B. 不寫辭職報告直接離開有啥後果

法律分析:不辭職直接走人屬於離職手續中的自動離職,簡稱自離。自離是違法的,勞動者要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勞動者是普通員工且處於試用期內自離,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招聘費用、培訓費用;如果你是正式員工自離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你賠償經濟損失。如果簽了保密協議,自離後勞動者不能在與原工作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單位工作,也不能將在原單位知道的信息外傳,否則構成不正當競爭,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泄露的秘密價值很大,給對方造成了重大損失,還有可能構成犯罪。 簽訂競業協議的,在協議有效期內,不得在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或同類企業中工作,否者,原來單位可以向勞動者主張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熱點內容
騰訊法律顧問姜哲 發布:2025-04-01 21:42:55 瀏覽:5
撤訴後財產保全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01 21:32:11 瀏覽:631
為什麼法官要求寫諒解書 發布:2025-04-01 21:19:43 瀏覽:537
社會與法驚濤大結局上 發布:2025-04-01 21:06:47 瀏覽:480
公司法22條解釋 發布:2025-04-01 21:06:02 瀏覽:571
2014年新婚姻法過錯方 發布:2025-04-01 21:01:41 瀏覽:296
今天社會與法頻道下午 發布:2025-04-01 20:54:26 瀏覽:158
墨讀道德經 發布:2025-04-01 20:53:18 瀏覽:396
工會兩書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01 20:38:04 瀏覽:561
法院公證證 發布:2025-04-01 20:33:02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