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程法律效力
① 幼兒園工作規程有法律效力嗎
不具有法律效力。截止日期2022年12月2日,學前教育沒有專門法律,幼兒園工作規程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有相關的《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這些規章制度法律效力不高,立法層級較低。「規程」是關於幼兒園管理的具有法律性質的幼教行政。
② 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導則,細則等之間的區別
他們都是屬於規則制度,區別在於制定、修改以及實施的對象不同,法律效力內也不同。法律較其它的效容力高。
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簡單說就是「規則+流程」。
意指明文規定或約定俗成的標准。
導則一般由國家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發布,用於規范工程咨詢與設計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細則也稱實施細則,是有關機關或部門為使下級機關或人員更好地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例和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對其所做的詳細的、具體的的解釋和補充。
③ 導則、規范、規程、的區別
導則、規范、規程的區別為:意思不同、出處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導則:由國家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發布,用於規范工程咨詢與設計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2、規范: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准,合乎規范。
3、規程:為進行操作或執行某種制度而作的具體規定。
二、出處不同
1、導則:《<艾青詩選>自序》:「『不倒翁』只能當玩具,卻不宜作為做人的導則。」
2、規范:《二刻拍案驚奇》卷五:「這是大人家規范如此。」 鄒韜奮 《萍蹤寄語》九九:「記者在上期通訊里談過 蘇聯 最大規范的日報--《真理報》--的最新設備。」
3、規程:柳青 《創業史》第二部第十三章:「我們黨有個老規程:只要不是故意搗鬼,錯了也是好同志。」
(3)規程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規范的近義詞:典範
典範
讀音:[ diǎn fàn ]
釋義: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出處:唐弢 《瑣憶》:「 魯迅先生的後期雜文,幾乎都是諷刺文學的典範。」
例句:
1、縣委書記的典範焦裕祿同志最關心群眾的疾苦。
2、他不是只做賠本生意的傻瓜,而是誠信經商的典範。
3、蘇州園林是中國園林建築史上的典範。
④ 規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
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⑤ 規章、規程、規定、規范的區別
規章、規程、規定、規范的區別
規章:是用人單位制定的組織勞動過程和進行勞動管理的規則和制度的總和。也稱為內部勞動規則,是企業內部的「法律」。
規程:簡單說就是「規則+流程」。所謂流程即為實現特定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前後相繼的行動組合,也即多個活動組成的工作程序。規則則是工作的要求、規定、標准和制度等。因此規程可以定義為:將工作程序貫穿一定的標准、要求和規定。
規定:預先制定規則,以作為行為的標准(如在合同、條約、契約、遺囑、法律中) ;權威性地確定為一種指導、指示或行動規則。
規范::即明文規定或約定俗成的標准。如:道德規范、技術規范等。
制度 規程 規定 規范 區別
1、制度 關系全局,如公司相關管理制度,部門制度,一般由行政及人事制定,應屬二級文件;
2、規程,一般特指某一方面的相關流程和規則,如操操作規程,應屬指導性文件,三級文件;
3、規定,可大可小,可以是全局,也可以是特指某一方面;
4、規范和規定很多單位並沒有嚴格區分,也可表現在整體,也可以在局部,如全《公司行為規范》,《XX操作規范》;
08規范和13規范的區別
這個標題貌似你提了N遍,你的問題描述不清,缺乏針對性。永遠不會有確切答案。08規范和13規范都多不勝數,你讓人如何比較
monJS規范和AMD規范的區別
CommonJS是伺服器端模塊的規范,Node.js採用了這個規范。
根據CommonJS規范,一個單獨的文件就是一個模塊。載入模塊使用require方法,該方法讀取一個文件並執行,最後返迴文件內部的exports對象。下面就是一個簡單的模塊文件example.js。
法律、念簡流程、規范的區別?
拘束力的不同!
首先,三個對於員工對於公司都是有拘束力的,不過當三個之間相互矛盾的時候,法律最大,規范次之,流程這個東西好像不是設定權利義務的,只算個辦事套路吧?和那兩個性質上歸為一類進行比較有點牽強。
jtg d60-2004規范和2015規范的區別
jtg d60-2015與jtg d60-2004比較,主要做了如下幾個方面的修訂:
1) 增加了橋涵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和耐久性要求;
2) 完善了極限狀態的設計理論和方法;
3) 改進了作用組合分類及計算方法;
4) 調整了公路橋梁設計汽車荷載標准仔拿褲;
5) 增加、完善了各種作用標准值的計算規定;
6) 完善了有關橋涵總體設計、環境保護、交通安全保障工程等的相關規定;
7) 增加了橋涵風險評估和安全監測的相關規定。
詳見::wenku../view/316992c9a8114431b80dd83d.
規劃局規劃局根據規范的規范的規范的規劃將國際化
活動時間愛回到家愛上就打開哈是空間和健康撒的
導則、規范、規程、的區別
他們都是屬於規則制度,區別在於制定、修改以及實施的對象不同,法律效力也不同。法律較其它的效力高。
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簡單說就是「規則+流程」。
意指明文規定或約定俗成的標准。
導則一般由國家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發布,用於規范工程咨詢與設計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細則也稱實施細則,是有關機關或部門為使下級機關或人員更好地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例和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對其所做的詳細的、具體的的解釋和補充。
intel 2.3版電源規范和2.31版規范的區別?
1)將在ATX12V 2.3版規范上去掉PW-OK信號重新加回到ATX12V 2.31版當中。英特爾內部經過多次的試驗後,發現在去除PW-OK的信號時會造成輸出直流電的時間延長,從而增大電力損耗。
2)對CFX12V的交錯負載進行一系列的調整。這項調整幾乎是針對所有的ATX12V規范,英特爾進一步對CFX12V的交錯負載作了一系列的調整,其中最小負載敏仔部分調整最為突出。通過修改後的調整,使得交叉負載調整率有所提高。並通過對交叉調整的優化,從而使電源的輸出電壓更加穩定。這也就預示著用戶能夠更為自由的搭配CPU以及顯卡,而不用擔心會出現兼容性或不穩定等問題。
3)增加了RoHS環保標准,並提升至最高地位。RoHS-2002環保標准(《關於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由歐盟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於2003年1月27日正式公布,規定針對電氣設備中的鉛Pb,鎘Cd,汞Hg,六價鉻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聯苯PBB等含量進行限制。從這點上也可以看出,英特爾已經加入到保護全球環境以及拯救全球氣候的行動計劃中來。
4)更嚴格的要求提升轉換效率。這也是英特爾為履行其提倡的節能環保計劃而不斷作出的努力,同時也接納了中國3C強制認證針對EMI電路所做出的規定。在確保持續提升節能效果的同時,也帶來了更高的穩定性。
原則與規范的區別
原則是指 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准則。例如 經營管理的目標原則,經營管理的目標不是支配,而是滿足勞資雙方為優先。滿足是指處在某一時點下,從各個狀況,雙方都能同意的水準。也就是雙方設定同意的目標。
制度是管理的行為過程准則,它規定了人們在各種活動中應遵循的原則和方法,強制執行,用行政手段檢查,明確責、權、利,以責任制為核心。例如 企業經營管理制度
標準是對大量重復的現象做出的統一規定,是行為成果的標准,有強制執行的,也有供參考執行的,用技術手段檢查,明確質與量的規定性,以統一尺度為核心。例如 國家標准 行業標准 企業標准
⑥ 規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
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三百四十一條 對我國法律體系、諸要素的法律效力等級及其適用規則規定如下:(1)憲法具有最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3)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4)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5)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6)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7)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此外,根據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制定的任何法律,均不得同各自的基本法相抵觸。
⑦ 規章、規程、規定、規范的區別
規章、規程、規定、規范的區別:
1. 規章:
規章是規定和制度的總稱,通常用於組織管理特定領域或機構的日常運作和事務。它涉及的內容較為寬泛,可以是針對某一具體工作或活動的詳細規則,也可以是為實現某一目的而制定的措施和方法。規章一般具有法律效力,是由相關權威部門制定的行為准則。
2. 規程:
規程更側重於對某一技術操作或工作流程的具體規定和操作指導。它詳細描述了某一過程或任務的實施步驟和方法,確保操作者能夠按照統一的標准進行操作,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或目標。規程具有更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
3. 規定:
規定是特定領域或機構內部制定的關於行為、活動或事務的准則或標准。它通常是針對某一特定問題或方面而制定的,具有明確的規定性和約束力。規定的內容相對具體,且往往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4. 規范:
規范是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它涵蓋了標准、准則、行為規則等多個方面。規范通常用於描述某一領域或社會中普遍接受的行為或事物的標准,是人們在特定環境下應遵循的准則。規范可以是法律、道德、行業等方面的標准,具有指導和約束人們行為的作用。
詳細解釋:
規章通常是一個組織或機構為達到其目的而制定的全面性的行為准則,內容較為寬泛,可能涉及組織管理、人員職責、工作流程等多個方面。規程則更加具體,主要關注某一技術操作或工作流程的詳細步驟和方法,確保操作的統一性和標准化。規定則是針對某一特定問題或方面制定的具體准則或標准,具有明確的規定性和約束力。而規范則是一個更為抽象的概念,涵蓋了標准、准則等多個方面,用於描述某一領域或社會中應遵循的行為或事物的標准。
這四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自的應用場景和重要性。它們共同構成了社會運行的基礎,確保人們的行為和活動能夠有序、有效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