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定方案的法律效力
Ⅰ 三定方案是指哪三定
一、定機構:這一步驟涉及確定行使職責的部門,其中包括機構名稱、性質以及經費來源等關鍵要素。
二、定職能:明確單位的職責和功能,即規定該單位將承擔的具體職能和任務。
三、定編制:確定單位的編制數量,包括領導職位的數量,為單位的運營和管理提供人員配置上的保障。
"三定方案"作為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對於黨政機關等單位的運作至關重要,相當於它們的身份證和戶口簿。傳統上,除了黨政機關外,所有的事業單位都遵循"九定方案",這可以視為"三定"原則的進一步細化和擴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遵守的審慎經營規則,既可能由法律和行政法規來設定,也可以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來制定。這些規則涵蓋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損失准備金、風險集中度、關聯交易、資產流動性等多個關鍵領域,以確保金融機構的安全穩健運營。
Ⅱ 「三定方案」與「三定規定」有什麼區別
具有一樣的效力,只是用於不同的機構,政府的機構稱「三定規定」;政府以外的機構(例如:黨校)稱「三定方案」。
Ⅲ 各單位三定規定
法律分析:「三定方案」是指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的定編文件。三定即定職輪御能,定機構臘配岩,定人員編制。要成立一個政府的機構,如某市的旅遊局,要成立這個機構就需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後才能成立,同時要在三定方案裡面講清楚這個機構的職能和內設的機構有哪些,配備多少編制。
法律依據:《關於進一步加強機構編制管理的若干規定》 第九條 經各級黨委、政府和編委批準的各部門賣碼「三定」規定(方案),具有權威性和法律效力,各部門必須嚴格執行。未經批准,任何部門不得自行調整「三定」規定(方案)的內容。對已經撤並和轉體的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恢復;實行合署辦公或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的部門,不得擅自改變;現有的機構名稱和規格,不得隨意更改;職能調整和任務增加的部門,也不再新增內設機構,由部門內部調整解決。對個別確因工作需要調整內設機構的,要嚴格控制,按程序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