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Ⅰ 規范性文件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主觀:
什麼是規范性文件規范性文件是各級機關、團體、組織制發的各類文件中最主要的一類,因其內容具有約束和規范人們行為的性質,故名稱為規范性文件。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對於規范性文件的涵義、制發主體、制發程序和許可權以及審查機制等,尚無全面、統一的規定。通常對於規范性文件的理解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情況。廣義的規范性文件,一般是指屬於法律范疇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國家機關和其他團體、組織制定的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總和。狹義的規范性文件,一般是指法律范疇以外的其他具有約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目前這類非立法性文件的制定主體非常之多,例如各級黨組織、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人民團體、社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法院、檢察院等。國家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和規章以外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的行為,法律上稱之為抽象行政行為。由於這類行政規范性文件纖消數量多,涉及面廣,是行政管理權和行政強制力的體現,直接關繫到公共利益、社會秩序和公民的切身利益,因而日益受到公眾的關注;對抽象行政行為的法律監督也在逐步加強。例如顫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七條規定,如果認為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行政規范性文件不合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審查該文件的申請。此外,國家法律對於行政規范性文件的許可權正在逐步予以嚴格規范。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四條規定,除了法律規范以外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以上是網小編為您整理的規范性文件的相關資料,如有其他疑問,歡迎在毀洞知線咨詢。
Ⅱ 政府五年發展規劃有法律效應嗎
對公民個人或者對政府人員都沒有法律效應,但是對政府各職能部門有規范和引導作用,對部門、地方領導有施政指引作用。它只是一屆班子、政府對未來5年工作的一種規劃,對老百姓是一種生活前景的描繪(可能是糖餅子),對各個政府部門及人員是一種方向指南。
所以它雖然沒有法律效應,但是對 任何一個有政治敏感性的領導和公職人員有強烈的指引作用,是揣摩政府主要領導心思的重要材料;社會經濟人員從該規劃的解讀中可以預測政府未來的走向,可以大致掌握自己各行業未來的經濟增長點;普通公民可以知道未來可能政府會有哪些惠民之舉,自己所在的地區、行業將迎來什麼樣的契機。。。。等等。
總之,它雖然沒有法律的限制、打擊作用,但是它同樣能夠起到引導作用。其作用不可小視。當然,本人覺得鄉鎮、縣區一級政府的的規劃意義不大。
Ⅲ 法律的效力可以分為哪四種
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
基本概述
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4、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詳細解讀
對人的效力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對事的效力
指法律對什麼樣的行為有效力,適用於哪些事項。這種效力范圍的意義在於:
①告訴人們什麼行為應當做,什麼行為不應當做,什麼行為可以做。
②指明法律對什麼事項有效,確定不同法律之間調整范圍的界限。
空間效力
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適用於哪些地區。一般來說,一國法律適用於該國主權范圍所及的全部領域,包括領土、領水及其底土和領空,以及作為領土延伸的本國駐外使館、在外船舶及航空器。
時間效力
指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效力以及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有無溯及力。
生效時間
①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②由該法律規定具體生效時間
③規定法律公布後符合一定條件時生效
終止生效
法律終止生效的時間法律終止生效,即法律被廢止,指法律效力的消滅。它一般分為明示的廢止和默示的廢止兩類。
明示的廢止,即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規定廢止舊法。
默示的廢止,即在適用法律中,新法與舊法沖突時,適用新法而使舊法事實上被廢止。
溯及力
法律的溯及力法律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法律一般以不溯既往為原則。各國普遍採用的通例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溯既往,但是新法不認為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新法。而在某些有關民事權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
Ⅳ 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有什麼區別效力哪個大
地方抄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屬於襲同一效力位階,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出現沖突的話,由下面的方式進行選擇地方性法規或者部門規章:
1.先由國務院裁決,如果國務院認為適用地方性法規,則適用地方性法規的相關規定;
2.但是若國務院認為應適用部門規章,則需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PS:我國法律體系的法律位階共有五級,分別是: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地方性法規;
5.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
Ⅳ 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區別
法律分析:1、定義不同
規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現法的內容的形式或者載體,它是普遍、多次和反復適用的法律文件;
非規范性法律文件是國家機關在適用法的過程中發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個別文件,它是各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律文件。
2、范圍不同
規范性法律文件包括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司法解釋等;
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包括民事判決書、裁定書,刑事判決書、委任狀、逮捕證、營業執照、結婚證等。
3、表現不同
規范性法律文件適用的對象是不特定的人,規定的內容是一般的行為模式和標准;
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適用的對象是特定的人,規定的內容是特定的事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Ⅵ 政府的紅頭文件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地方政府出台的紅頭文磨凱件,只要不與中央政府的大政方針沖突,並且無違背現行法律法規的,就受法律保護,具有法律效力。紅頭文件屬於行政范疇,在一定意義上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一旦同法律沖突時,應按照法律執行。公民對紅頭文件的合法性有異議時,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由法院審理文件的合法性,如果不合法的,法院可以要求發布文件的機關作出修改或者廢除。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則改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瞎盯喚織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一並請求對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審查的,由行政行為案件管轄法院一並審查。
Ⅶ 什麼叫規范性文件
規范性文件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以下是關於規范性文件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特點。規范性文件通常是由政府機構、政府部門或相關的法定組織制定的,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這類文件的特點是具有普遍約束力,針對的是不特定的多數人或事。它們往往是對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的活動進行規范、管理和指導,確保相關活動在法律框架下進行。
2. 內容範圍。規范性文件的內容廣泛,包括但不限於行政法規、規章、命令、通知等。它們可以是針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規定,也可以是針對行業內部的操作規范。這些文件通常涉及到公眾的權利和義務,以及社會各領域的運作規則。
3. 法律效力。由於規范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制定過程需要遵循法律程序,確保文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一旦發布,相關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其中的規定,否則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處罰。
總之,規范性文件是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通常由政府機構或相關部門制定,用於規范社會各領域的活動,確保相關活動在法律框架下進行。這些文件涉及到公眾的權利和義務,對社會公共事務和行業內部操作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