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部簽署合同法律效力
❶ 項目部章簽合同有效嗎
項目部章不可以簽合同。項目部不是法人,只是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不具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因而不能對外簽訂合同。
【法律分析】
通常,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合同行為能力和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這是當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發展狀況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條件。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簽訂合同,而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而項目部不是法人,只是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不具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因而不能對外簽訂合同。企業經營離不開法人印章或者公司的公章,項目部章的法律效力不等同於公司的公章,也不能直接代替公司的公章。但是如果有相關的授權則可以簽訂合同,實踐中以項目部名義對外簽訂合同的情況非常普遍。一般針對每個項目成立一個項目部,公司對工程合同都有履行和管理的權利,而每個項目部只是針對其特定的工程來行使職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三條 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或者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
第五百零四條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外,該代錶行為有效,訂立的合同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
第五百零五條 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的合同的效力,應當依照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編的有關規定確定,不得僅以超越經營范圍確認合同無效。
❷ 工程項目部可否對外簽訂合同如何認定其效力 詳細
目前工程承包一般都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以項目經理為首組成一回個項目經答理部。項目經理部是承包人為了履行某一具體的建設工程合同,便於對施工進度、質量進行直接管理而組建的特定工程的臨時性的管理團隊。
根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範文本)通用條款第1.5 條的規定,項目經理:指承包人在專用條款中指定的負責施工管理和合同履行的代表。因此,在承包人授權的范圍內,項目經理部可以對外簽訂合同,項目經理部在承包人授權范圍內對外簽訂的合同無疑是有效的。
(2)項目管理部簽署合同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合同的訂立由「訂」和「立」兩個階段組成。「訂」強調締約的行為和過程為是締約各方接觸、治商過程,包括締約各方的接觸、洽商並最終達成協議前的整個討價還價過程。此階段由要約邀請、要約、反要約諸制度加以規范和約束,產生先合同義務及締約過失責任。
而「立」強調締約的結果,指的是雙方合意的達成,即雙方當事人就合同條款至少是合同的主要條款已經形成一致意見,各方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得以確定,簡言之,合同成立了。
❸ 最高院項目部印章效力認定
一、印章業務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 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二) 經營場所和設施符合國家消防和治安管理的規定;
(三) 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無詐騙、招搖撞騙、偽造印章等違法犯罪記錄;
二、項目部章與公司公章不具備同等效力。
1、因為項目部章只是項目部行使權利的一個憑證,其效力要由項目部的職權范圍來決定。工程項目部是由作為承包人的施工企業委派的代表承包履行具體工程項目承包合同的施工管理班子,其地位相對於承包人沒有取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一個具體履行合同的直接部門。也就是說項目部一般是為了履行特定的工程項目而成立的,其職權范圍往往局限於特定工程施工合同項下的權利與義務。
2、公司公章的效力由公司的職權范圍決定,顯然公司的職權范圍和項目部的職權范圍不一樣,前者大於後者。在履行某個特定工程施工合同項下的權利與義務時,項目部章可以代替公司章,除此之外,除非有另外的特別授權,項目部章不能代替公司公章。
三、項目部簽訂的合同效力分以下不同情況而定。
1、如果項目部簽訂合同是得到了企業的授權的,那項目部簽訂合同的行為自然有效,其責任由企業承擔。2、如果該項目部簽訂合同時沒有企業授權,但合同簽訂以後,企業法人予以追認的,也應當認定為合同有效。
法律依據:
《公司公章使用管理規定》
第二條 法務經理、風險控制中心主管、非訴中心主管各保管一枚印章。
第三條 各保管人不得私下自用、外借、丟失印章,未經批准不得將印章交接給他人。
第四條 用印人所在分行、組別和法務對蓋章材料共同對外承擔責任。
❹ 項目部公章簽訂合同是否有效
項目部章不可以簽合同。項目部不是法人,只是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不具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因而不能對外簽訂合同。
通常,具備什麼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合同行為能力和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這是當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發展狀況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條件。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簽訂合同,而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而項目部不是法人,只是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不具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因而不能對外簽訂合同。企業經營離不開法人印章或者公司的公章,項目部章的法律效力不等同於公司的公章,也不能直接代替公司的公章。但是如果有相關的授權則可以簽訂合同,實踐中以項目部名義對外簽訂合同的情況非常普遍。一般針對每個項目成立一個項目部,公司對工程合同都有履行和管理的權利,而每個項目部只是針對其特定的工程來行使職權。
綜上所述,項目部公章可以簽合同,只要該合同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勢和內容,在雙方自願、平等的情況下簽訂的是有效的,用項目部的公章簽訂合同應當在簽訂之前經過授權或者在簽訂後進行追認的即為有效。如果出現糾紛等,是負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三條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或者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
第五百零四條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外,該代錶行為有效,訂立的合同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
第五百零五條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的合同的效力,應當依照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編的有關規定確定,不得僅以超越經營范圍確認合同無效。
❺ 項目經理部對外簽署供貨合同,民事責任由企業承擔
2013年,建築公司項目部陳經理以項目部名義、印章與鋼鐵公司簽訂供貨合同並出具280萬欠條。2014年,鋼鐵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建築公司支付貨款,建築公司抗辯稱陳某為轉承包人拒絕支付。法院認為陳某以項目部名義、印章簽訂供貨合同並以項目部名義出具欠條,陳某並非以個人名義與鋼鐵公司開展業務。雖然項目部未領取營業執照,不具有民事責任主體資格,但陳某以該項目經理身份持有使用印章已得到建築公司認可,同時建築公司對陳某以項目經理對外簽訂合同從未表示異議,所以陳某與建築公司具有代理人與被代理人關系,根據我國代理制度,陳某以項目部名義所簽訂合同應由建築公司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63條規定,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目前實踐中發生糾紛較多的為表見代理,表見代理指的是代理人無代理許可權但由於被代理人過失如印章管理不當或無權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某種特殊關系如該無權代理人系被代理人經理,使第三人相信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而與之產生民事行為,如簽訂合同,則最終該合同責任由被代理人承擔。因此,提醒企業應注意規范管理以預防表見代理的風險,如建立公司證照、印章及空白介紹信的保管、使用制度,建立公司分支機構、項目部及辦事處的經營管理制度,建立高管聘任、解聘以及代理人的授權、解除授權的通知制度等。
免責條款:博文內容僅供參考,分析及建議所依據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博主對這些信息的准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依據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化。